2016三下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认识千米(苏教版)高品质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 认识千米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   认识千米

【重点】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米和千米的关系,掌握1千米=1000米,并能 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 感知1千米的实际长度。
下面的情形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呢?
情境导入 眼镜片的厚度 ( 毫米 ) 窗户的宽度(分米)
橡皮的长度 ( 厘米 )
床的长度( 米 )
郑州到北京的距 离( ? )
计量路程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
1 下面三幅图中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意思?
探究新知
表表示示轿此车处的到最杭高宁行高驶速速路度口不距得离超为过16每千小米时。120千米。 表表 表表表表示示 示示示示从该货此大此铁路车处客处路段的到车到起的最杭的杭点最高新最徽到低行景高高标行驶高行速志驶速速驶路处速度路速口的度不口度距距不得距不离离得超离得为是低过为超351于每过5千820每小千每米千小时米小。米时9时。。06千100千米0千米。米。。

千米和吨
第1课时 认识千米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1 . 在 具 体 情 境 中 感 知 和 了 解 长 度 单 位 千 米 , 初 步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和千米的关系,
学习目标
掌握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 . 感 知 1 千 米 的 实 际 长 度 , 感 受 千 米 在 日 常 生 活 中的广泛应用。
4
(1)太原到青岛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
北京
4
(2)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
太原
长300千米,估一估南京到
济南 532 km
青岛
393 km
济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 大约各长多少千米。
南京到济南的铁路
把南京到上海的 长大约是2份多一些
南京 铁路长看成1份 上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千米-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千米-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千米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千米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第2单元的第1课时,认识千米。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千米的概念,并学会用千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千米的基本概念,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用千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用千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千米尺、地图、模型等。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幅地图,并指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距离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2. 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介绍千米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例讲解:我会用千米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用千米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千米的基本概念2.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3. 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千米作为单位,测量你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2. 请用千米作为单位,测量你房间的长度和宽度。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千米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课后,我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的环境,用千米来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延伸,向学生介绍其他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地图作为引入工具,这是因为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千米概念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千米》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千米》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千米》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学情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

3重点难点
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复习导入
师: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

苏教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课时 认识千米

苏教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课时  认识千米

1
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千米)? 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1
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 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千米
千米
3.
(1)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532+393=920(千米)
答: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920千米。
3.
(2)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一估南,京到 济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各长多少千米。(口答)
300×3=900(千米) 答: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长900千米。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 课前的活动。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__( )大约是100米,你 怎么记住它的?
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
是1千米。 1千米=1000米
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呢? 10个
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 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 多长时间? 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苏教版)
数学三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1课时 认识千米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同学们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 米、1毫米的长度。
2.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厘米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毫米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米 ) 课桌长约10( 分米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材通过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换算,但对千米这个单位还是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千米的存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理解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喜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1)出示一条1千米长的道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

(2)引导学生探讨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得出1千米等于1000米的结论。

(3)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进行换算。

3.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练习。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千米与米之间换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千米 = 1000 米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1.认识千米》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1.认识千米》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1.认识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1.认识千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

此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千米作为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还是较为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千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千米,理解千米。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表象。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关千米的相关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教学学具:千米尺、米尺、实际场景图片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学场地,便于学生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让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新单位——千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场景图片,如学校到家的距离、操场的长度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千米。

同时,教师介绍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明白1千米等于1000米。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千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1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千米作为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可能对千米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如知道1千米大约等于步行10分钟的路程。

但如何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体会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2.教学难点: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灵活进行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米尺、米尺、课件、实物等。

2.学具:学生尺、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如自行车赛、马拉松比赛等,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场景中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米、厘米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1千米长的图片,如操场、公园等,让学生直观感受1千米的长度。

–提问:你们觉得1千米长什么样?–学生回答:很长的样子。

–教师总结:1千米就是很长很长的一条线段。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学生尺,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长度,如教室的长度、课桌的高度等,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1认识千米 - 苏教版(共16张PPT)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1认识千米 - 苏教版(共16张PPT)
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 ● 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 ● ● 周南高速公路全长205公里,公里也就是千米。所以说周南高速公路全
长?
你们知道“千米”的符号与读写方法吗?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km
联系
生活
● 你在那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你知道每幅图片的含义吗?
随堂练习
想一想,
做一做。
● 长度单位:千米 ● 通常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又
叫做公里 ● 1000米=1千米
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作业
● 1.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
● 2.继续感受1千米的长度,从你家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猜测1千米到底有多长?猜猜看!
1千米比一米多一个千 1千米=1000米
验证猜测
●操场跑道大约是100米
●走了10圈大约有1000米。
单位换算
● 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也就是1000米
● 1千米=1000米
●1米=10 分米 ● 1分米=10厘米 ● 1厘米=10毫米
● 如果跑道一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 ● 如果跑道一圈是250米,那么几圈是1千米呢? ● 如果一圈400米,几圈是1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导入
课件PPT
①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 厘米)。 2、旗杆的高度是300( 分米)。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米 )跑。 ②填空:
2米=( 20 )分米 60厘米=( 6 )分米 300厘米=( 3 )米
探索新知
课件PPT
( A)。
C 千米
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建成
后,将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缩短200( C )。
A 厘米 B 米 C 千米
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街头到天台距离27( 千米 );
数学课本厚7( 厘米
);
学校跑道长250( 米 );
成人3小时行15( 千米 )。
填空: 8千米=( 8000 )米 6千米=( 6000 )米 4千米400米=( 4400 )米 3千米25米 =(3025 )米 6千米720米 =( 6720 )米
课件PPT
2.1 认识千米
学习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件PPT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 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 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 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
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驶40千米。 火车1小时可行驶驶80千米。 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课件PPT
180千米、60km、98千米都是表示 路程的长度;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 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也是长度单位。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 。 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 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
走一走,看看100米有多长。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公里)。
运动场的跑道,跑一圈是400米
想一想: 沿着跑道跑两圈半是多少米? (1000米) 1千米==1000米
学校田径场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沿着跑道走4圈就是(1000 )米。
也就是:1千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①用等号相连,说明它们的长度怎么样? ②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③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
6000米=( 6 )千米 9000米=( 9 )千米 2750千米=( 2 )千米( 750 5830千米=( 5 )千米( 830 7308千米=( 7 )千米( 308
)米 )米
)米
议一议: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出行方式用线 连接起来。
800千米 60千米 4千米 15千米
课堂小结
千米
看什么? 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⑤米可以用符号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 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样表示?
课件PPT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等号两边的数字和单位不同,
但是表示的距离是一样的。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不能 只看数字,还要看单位。
学以致用
1、冰箱的高度是140 A 厘米 B 米

分米
厘米
( 1000 ) ( 10 )
( 10 )
( 100 )
随着年岁的叠加,我们会渐渐发现: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谦虚,因为昂头的只是稗子,低头的才是稻子;越是富有的人,越是高贵,因为真正的富裕是灵魂上的高贵以 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因为优秀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随着沧桑的累积,我们也会慢慢懂得:成功的路,其实并不拥挤,因为 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实在太少;所有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活得很努力的人,所谓的胜利,其实最后就是自身价值观的胜利。人到中年,突然间醒悟许多,总算明白:人生, 只有将世间的路一一走遍,才能到尽头;生活,只有将尘世况味种种尝遍,才能熬出头。这世间,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天,总想要努力醒得比太阳还早,因为总 觉得世间万物,太阳是最能赐人力量和能量的。每当面对喷薄的日出,心中的太阳随之冉冉腾起,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生活的热情就会光芒四射。我真的难以想象,那些 从来不早起的人,一生到底能够看到几回日升?那些从来没有良好习惯的人,活到最后到底该是多么的遗憾与愧疚?曾国藩说: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 生的事。尼采也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光阴易逝,岂容我待?越是努力的人,越是没有时间抱怨,越是没有工夫颓丧。每当走在黎明的曙光里, 看到那些兢兢业业清洁城市的“美容师”,我就会由衷地欣赏并在心底赞叹他们,因为他们活得很努力很认真。每当看见那些奔跑在朝霞绚烂里的晨练者,我就会从心里 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们给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赠予他人能量。我总觉得:你可以不优秀,但你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你可以不成功,但你必须努力。这个世界上,从 来没有谁比谁更优秀,只有谁比谁更努力。我也始终认为:一个活得很努力的人,自带光芒万丈;一个人认真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一个能够自律自控的人,他 的人生也就成功了大半。世间每一种的好,从来都只为懂得努力的人盛装而来。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人生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叫做努力,努力了就会无悔,努力了就会无 愧;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应该叫做煎熬,熬过了漫漫黑夜,天就亮了,熬过了萧萧冬日,春天就来了。人生不易,越努力越幸运;余生不长,越珍惜越精彩。人生,是一本 太仓促的书,越认真越深刻;生命,是一条无名的河,越往前越深邃。愿你不要为已逝的年华叹息,不要为前路的茫茫而裹足不前愿你相信所有的坚持总能奏响黎明的号 角,所有的努力总能孕育硕果的盛驾光临。愿你坚信越是成功的人越是不允许自己颓废散漫,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会 很容易被眼前的障碍所蒙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如果能从当前的环境脱离出来,从一个新角度去解决问题,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一个土豪,每次出门都担 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 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护院,未必一定要养狗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大不同。一位大爷到菜市场买菜,挑了3个西红柿到到秤盘,摊主秤了下:“一斤半3块 7。”大爷:“做汤不用那么多。”去掉了最大的西红柿。摊主:“一斤二两,3块。”正当身边人想提醒大爷注意秤时,大爷从容的掏出了七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 的西红柿,潇洒地换种算法,独辟蹊径,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方法。生活中,我们特别容易陷入非A即B的思维死角,但其实,遭遇两难困境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 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有路。一个鱼塘新开张,钓费100块。钓了一整天没钓到鱼,老板说凡是没钓到的就送一只鸡。很多人都去了,回来的时候每人拎着一只鸡,大家 都很高兴!觉得老板很够意思。后来,钓鱼场看门大爷告诉大家,老板本来就是个养鸡专业户,这鱼塘本来就没鱼。巧妙的去库存,还让顾客心甘情愿买单。新时代,做 营销,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课外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 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不过他可能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作业都做错了。巧妙转换角色,后退一步,有时候是另一种前进。一个博士群里有 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计算,足足讨论 了近一个小时 后来,一个不小心进错群的人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人们常常容易被日常思维所禁锢,而忘却了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路有两个年轻人,大学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