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精神》有感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读《中华魂》中《长征精神》有感六(2)班张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的一首著名诗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词:长征。
二万五千里,就是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走过的。
更何况,红军走的这二万五千里,坎坷难行,而且后面还有国民党的不懈追击,粮食、弹药又不是很充足,这二万五千里,红军到底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我想,他们靠的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
众多事例不难让我们看出,无论是士兵还是领导,有权还是没权,是老是少,几乎本着的都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
你瞧,那一位位飞夺泸定桥、抢渡金沙江……,为中央领导开路的士兵们,自己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筑成一条保卫线,不求回报,一心只为能够让中央领导平安地走过去,只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复兴的精神,是多么的令人感动。
你看,那一位位领导干部,自己吃粗茶淡饭过日子,与士兵同甘共苦,把好的东西留给士兵,把自己领导的身份忘得干干净净,只想着能够保住士兵们的命,能够为战斗的成功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苗,他们的思想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这便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因为红军有这种精神,所以他们人少对人多,照样能够大胜仗;路程坎坷,照样可以走过去;敌人凶狠,照样不会畏惧……既然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这么伟大,那么,已经取得战斗胜利的今天,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
不为了图一时方便乱扔纸屑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方式;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方式;兢兢业业,为祖国献上宝贵的,对你来说微不足道的贡献亦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方式……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做到它的方式太多了,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这八个字,我们的社会一定会非常美好。
读了长征心得体会6篇

读了长征心得体会6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读了长征心得体会6篇心得体会是感受性文字的一种,主要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内心感受,工作总结是对过往的工作体会进行认真分析的应用文体,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了长征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读《七律长征》有感:长征精神_700字

读《七律长征》有感:长征精神_700字
今天我学了《七律长征》,令我心中感触万千,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最终因为付出了重大代价之后所留下的火种孕育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英雄们的长征,是中国人民的史诗,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给人类,给后世留下了永远的纪念。
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历是悲惨的,可是他们的精神却是悲壮的。
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的资料,红军“行程万里,行军 368 天,余下的 100 多天都是在战斗中度过的,途中共爬过 18 条山脉,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个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 71 华里……”这些数据还不够震撼人心吗?
整整两年啊,长征路上的英雄红军,就象一条永不褪色的红飘带!这条“红飘带”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转战乌蒙山,穿越沼泽地,与险阻雪山比高低,与饥寒伤病赛毅力。
历经曲折与磨难,纵横十一个省,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锻炼和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如果有人问我,在无与伦比的长征路上,什么最使我感动和流泪?我说:是那种宁可牺牲自我、也要保全集体的”无我”精神。
这种宁可牺牲自我、也要保全集体的“无我”精神,是红军战士长征坚强意志的体现,是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和保证,是红飘带上最亮丽的鲜红。
一个军队,一个民族,只要拥有这样的长征,那它就无坚不摧了。
你可能也喜欢:《长征故事》读书笔记读《长征·七律》有感长征。
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有感五篇范文

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有感五篇范文《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有感一长征的故事有很多,我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当我把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眼前……长征初期的湘江战役,是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中央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红军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还有后来的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红军的顽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看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
而我们面对困难时却知难而退,如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有时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放过了。
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做就牢骚满腹,找借口和理由推脱逃避。
在他们的面前我们变得那么渺小和苍白无力……从红军长征中我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今天,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安定的生活。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将这些高贵的品德精神发扬下去,学好每一科知识,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
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可爱的祖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有感二奇迹!真是从古至今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是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之后,从内心发出的赞叹。
它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让我终生难忘!奇迹!数千人马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江河汹涌阻去路,群山险要助敌兵。
他们却履险如夷,横扫千军,这难道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吗?面对着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
这支被誉为天下无敌的队伍,就是红军!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红色书籍》心得体会10篇

《红色书籍》心得体会10篇《红色书籍》心得体会(篇1)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
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海娃虽然比我们大几岁,但是,他沉着冷静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的。
他不怕鬼子,用智慧赢了鬼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海娃是全世界儿童中,最勇敢,最沉着冷静,不向困难低头的人!《红色书籍》心得体会(篇2)虽然本书不是红色经典,但它有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
三大本厚厚的小说,一群人拼搏的人生,不也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王健说,孙少平的求学经历让他触动,一个人的生活条件再恶劣也不应该放弃精神世界的追求。
餐餐只吃得起黑馍馍(最差的伙食)的孙少平,却能做到广泛阅读,他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尤其是在与贫乏的物质条件的强烈对比下,令人敬佩。
人格的高低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定的,孙少平从班长顾养民身上学会了这点,而不是陷入对富有人家的嫉妒中不可自拔。
他不因读书人的身份而怕苦怕累,搬砖下煤矿样样身体力行,后背伤痕累累却仍坚持挑灯读书;他的哥哥孙少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向我们展示了贫困百姓如何靠自己摆脱贫穷而又不忘回报家乡;他的妹妹兰香懂事用功,成为本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他的爱人田云霞不因身份地位的高低而轻视孙少平,反而尊敬他喜爱他,最后这个善良正直的女孩为了救人而消失在洪水中……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诠释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我们又怎能轻视我们自己的人生呢?平凡中本就孕育不平凡,以此共勉。
读《长征》有感500字-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读《长征》有感500字-长征精神心得体会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长征精神值得人们铭记。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长征读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长征读后感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
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长征读后感500字长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
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
读《长征》有感(15篇)

读《长征》有感(15篇)读《长征》有感1长征是悲壮和惨痛的记忆,是血性和理想的化身。
雪山草地挑战着意志的极限,求吉战役浸透这英烈的鲜血。
因为长征,造就了绝不屈服的铁军,因为长征,造就了乐观豪迈的诗人;因为长征,造就了震撼世界的精神。
作者从走长征路,触景生情,感慨良多在魅力无穷的阿坝地区情不自禁地会想到七十年前红军艰苦卓绝的经历,告诫后人在歌舞开平的太平盛世中,不要忘记历史,要保持清醒和睿智,要永葆长征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再创辉煌,让明天灿烂起来。
最令我震撼的是破旧的寺庙里那堵弹洞累累的墙,像逼问历史的一只只大睁着的眼。
山上隐然的一条沟壑,说那是当年拖尸体拖出来的沟。
作者当时感到脚下土地的滚烫,仿佛听到厮杀与呐喊,声浪正从山脊冲下,挟裹起雷霆风暴,直直地冲入心底。
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刀光剑影的格斗,你死我活的拼杀,让求吉战中的重要人物王友均突显了出来,让人看了不由觉得悲怆。
该书生动再现了长征的艰苦卓绝。
对长征途中牺牲的许多将领和战士,都做了大写意,给他们竖起了巍巍丰碑。
长征的胜利确实是以无数红军将士的牺牲做代价换来的。
看到那么多曾经鲜活如花般怒放的年轻生命瞬间就如烟散去彻底消弭,只留下一座座雪山白茫茫真干净,只留下一片片草地绿茵茵真茂盛,只留下一条条江河流哗哗真澎湃。
红军战士依靠钢铁般坚不可摧的意志,血肉之躯的沉重付出为我们换来了一方乐土,我会以中国为荣,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荣,感谢长征。
读《长征》有感2在黄土高原一个偏僻的沟壑区,漫漫黄土,茫茫荒漠,一场战役在这里悄然无声的打响了。
火光冲天,战火轰鸣,战争打得异常地激烈,如果不是这场战争,相信没有人会知道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这里就是山城堡。
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山城堡战役。
这是红军在长征会师后的第一场战役,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站。
这场战争当时是毛泽东直接领导,彭德怀任司令员,周恩来亲自研究部署,可以说是实现了三个方面军会师后的一场协同作战,这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争,它决定了未来两党在对抗中的走势,谁将拔得头筹,取得敌对的优势。
《长征》有感

《长征》有感
长征,那可是一段超级了不起的历史啊。
以前读书的时候就知道长征,觉得那就是一群人在走很长很长的路呗。
可真的去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哪是简单的走路呀。
那时候的红军战士们,可真是苦得不能再苦了。
翻雪山,那雪山冷得要命,风一吹,感觉能把人直接吹跑。
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每一步都可能是生死之间。
可他们还是咬着牙,互相搀扶着前进。
过草地就更吓人了,到处都是泥潭。
一不小心陷进去,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
战士们饿了没多少东西吃,就吃草根,啃树皮。
这要是搁现在,咱吃个快餐还挑三拣四的呢。
他们却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啊。
我就在想啊,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估计早就哭着喊着放弃了。
可红军战士们不一样,他们心里有个信念,就是要为了人民,为了新中国。
这个信念就像一团火,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雪,都不会熄灭。
现在咱们的生活多好呀,吃穿不愁,出门还有各种交通工具。
这都是当年红军战士们用命换来的呀。
我们可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得好好珍惜现在的
生活。
有时候我就会跟身边的朋友说,咱们现在遇到的那点小困难,跟长征比起来,简直就是毛毛雨。
所以啊,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想到长征的那些故事,我就觉得充满了力量,觉得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
咱们要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遇到困难就勇往直前,这才对得起那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英雄们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多年前的长征不是一个遥远的故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辉煌精神,仍是我们事业鲜活的灵魂。
进行在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外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发展的凯歌。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风范的结晶。
在国际国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这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沿途各族人民广大群众共同谱写的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铸就的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因而可以说是党的历史中最惊心动魄、也最精彩感人的篇章。
长征是对党领导的红军的空前严酷考验。
这个考验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大搏斗。
其次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搏击中,共产党内部的正确指导思想与错误指导思想也存在尖锐斗争。
再次,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使红军一再面临着能否克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折磨的严重考验。
经过长征,党和红军如同经受了一次炼狱考验。
它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红军不愧为党领导的、任何力量也摧毁不垮的人民军队,是具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先锋战士。
长征精神的内涵,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
上面讲了,红军长征包括三个方面的严酷斗争。
它既要同围追堵截的
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又要与党内的错误思想展开斗争,还要克
服无数道大川高山天然屏障的阻隔困扼,特别是爬雪山过草地极端恶
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那种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
广大红军将士靠什
么来战胜敌人、克服险阻、度过艰辛、挺住磨难?首要的一条就是对
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党能够领导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这是战胜
敌人、克服险阻、度过艰辛、挺住磨难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
他要义的初始源泉,因而也可以说是整个长征精神的精神之源。
二.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伟大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
这是红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
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在正确思
想路线的指导下,长征就能取得胜利。
没有这种精神状态,长征不可
能胜利,也就没有长征精神。
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重要关键。
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党的坚信,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
牲的精神,是红军将士作为革命军人的基本素质。
可仅有这种精神,
并不能使革命取得胜利。
在错误路线指导下,红军将士不知道其错误,
也能发挥这种精神,并能谱写出天惊地撼的英雄史诗,如湘江之战,
但结局异常惨烈。
只有在正确的路线和战略战术指导下,这种精神才
能结出灿烂之果。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红军是无产阶级政党领
导的革命军队。
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有严
格的组织纪律性,能够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紧密团结、互助友
爱。
因而它具有其他军队所没有的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红军长征已成历史,但红军长征精神是永存的。
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因此,仍需要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使新的万里长征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