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之“我心中理想的父母”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1寒假看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受益匪浅。
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
读了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我觉得尊重这两个字应该时时记在心中,这是教师和学生平等沟通的桥梁。
作为教育者应该尊重理解学生,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
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
我想这就是理解和尊重,这就是师爱。
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一桶水的提法早已过时,而教师具有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
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多读书,多学习,多给孩子更多的爱,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1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
它能扫除那些陈旧得近乎老化的观念,让阅读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
阅读者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也切实感受到自身素质提高对育人工作的重要。
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
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6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6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篇1古人云:开卷有益。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豁达。
好多年了,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总喜欢挤一点闲暇时间,让自己静下心,定下神来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作品。
我觉得使我不改初衷的热爱读书,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可以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共鸣与交流,可以让我从书中的文字中沉淀出自我的思想,汲取精神的奶酪。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我受益非前浅。
尤其是读了“我心中的理想教师“这一章后,我对如何当一名好教师更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是的,教育的确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和活力”。
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
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平,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
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过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要想得到太阳,你可能得到月亮,要想得到月亮,你可能得到星星,要想得到星星说不定你什么也没得到。
可见,教育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而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理想。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
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老师若放开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
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精选22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篇1读完朱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有很多收获,也产生了很多感受,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朱教授论及“理想的教师,就应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给予孩子未来的希望。
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我想结合班上两个人的故事给大家谈谈激励信任学生的力量。
一个学生是九三班的,入班成绩也就是二三十名,可是经过半年的追赶,已经进入班级前五名了。
我对他印象很深。
刚开始教学,我觉得的找个男课代表,这样可以多让一个学生产生责任感,同时帮女课代表搬搬作业。
基于这样的考虑选了陈龙洋做男生课代表。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上课比以前更加积极回答问题,物理成绩也是突飞猛进。
可能是他感受到了我对他本人的认可,因此在这个学科上也更有兴趣更加努力,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兴趣成绩越好,成绩越好越有兴趣。
另一个姚张浩同学情况差不多,也是在课堂中主动回答问题,次数多了之后也敢上台讲题了,久而久之他从一个线下的学生成功的进线了,进步非常明显。
罗森塔尔现象是学生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期望,会变得更加自信努力,从而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
我们每个人心底里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期待,因此,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抓手,让学生在心里作用下发挥正效应,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教师富有知识也需要智慧,教学中要顾及学生感受,观察他们言行,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在犯错中成长。
工作中只有认真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得认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困惑,要想消除困惑就离不开智慧的参与。
读《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9篇)

读《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9篇)读《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范文篇1“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一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后。
我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让我强烈的感觉到,这世界上应该存在着理想的教育,这理想的教育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想。
相信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主要分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等十余章内容。
全书虽然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它能很好地寓理于事之中,因而通俗易懂,让人容易接受,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起到了引领教育健康、全面、高效发展的作用。
作为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能在繁忙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提出如此全面的教育理念,我感到的不仅仅是高兴与自豪,更为重要的是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教育由此发展下去是大有希望、大有前途的。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还提到了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
读到这儿,我又一次审视了我自己的教育心态和教育行为,工作已经两个年头了,虽然已经知道自己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才体会到这份事业的平凡和清贫,或许自己已经习惯于波澜不惊的教学生活,也或许是自己肩负的责任、素质教育的理想和现实生活的矛盾使自己早也丧失了那份教育的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
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自我发展的期望是越来越小,原来期望颇高的职业追求渐渐化成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不知不觉中已把教育沦为一种“做”的程序,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早已荒芜了丰盈的激情和诗意,淡漠了充沛的机智和活力。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7篇[必备]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7篇[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96740a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9.png)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7篇[必备]《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1最近一个月断断续续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虽然只挑了其中的几个章节来读,但是受益匪浅。
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学到了很多切实有用的教育方法。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知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德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现在有很多孩子成绩很好,但是却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做不道德是事情。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就会让我感到心痛。
本书中就指出教育不是说教而已。
德性应该贯穿在自然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提高修养,而不是把德育文字化,大纲化。
学校不应该变成铁笼子,孩子八点到校,四点放学,与世隔绝,只上课写作业。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如何处理矛盾冲突,面对挫折。
孩子与孩子直接多交流,老师与孩子之间多交流,德育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而才艺绝不是一种技能,它不是孩子用来表演的工具,而是当孩子难过和无聊时,可以找到一个出口。
有的时候青少年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人疏导,也不知道做什么,他们就学会抽烟喝酒谈恋爱,很多好孩子就这样误入歧途。
而如果他们从小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运动,喜欢弹琴,这些都会成为他情感宣泄的出口。
因此这些“才艺”真的对陶冶情操非常重要。
也是德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心目中的理想智育德智体美劳,智排在第二,在我看来智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掌握学习的能力。
不是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和创造。
中国的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世界靠后的水平,我们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前人的观点,一遍一遍的背诵,书写,很多老师说多背诵这些东西就变成你自己的了,我觉得这固然重要,但是别忘记思考。
读《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6篇

读《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6篇读《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 (1) 十月的读书计划是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我加入叙事者的时间比较短,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到了十月底了,很快从网上购得,马上开始阅读。
从前言开始,就能感受到一位从事教育工作60年的老教师的赤诚之心,她对孩子的爱是热烈的,是深沉的。
始终以学生为本,是于老师的教育理念。
这在今天也是极力倡导的。
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大爱与无私。
现在的孩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普遍面临道德缺失,情感冷漠。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温暖孩子的心灵,点亮孩子的心灯。
一棵小树尚且需要修枝剪叶,才能茁壮成长,何况是一个人呢?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七年级上学期时,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个学生过来找我,“老师,我丢了20元钱”,“哦,是吗?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忘记放在哪里了?”“不是的,我怀疑是小美偷的”。
我心里一惊,不会吧?这个学生很文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吧?表面上我不懂气色的说,“不要乱说,我相信她不是这样的人。
你先回去上课,我会给你查清楚的。
”我悄悄找了几个同学了解情况,小美家里比较困难,平时很节俭的,这两天突然大方了,买了不少零食吃。
我心里已经大题有数了,但是我没有去找她当面交流,而是放出风声说,钱找到了。
我观察小美的变化,刚开始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她低下头想了好久,像是下决心似的。
我知道她会来找我的。
果然,一个课间,她来到办公室找我,“老师,我捡到了10元钱”“哦,是吗?在哪里捡的?”“教室外面。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值得大家学习!”我看到小美的脸红红的,她的内心一定是纠结了好久的,不过总算战胜了自己!我在心里暗暗祝福这个孩子。
虽然我搭上了10元钱,但是维护了一个人的自尊,这才是重要的!这个世界不光需要参天大树,同样也需要小花小草,只要是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了!!祝福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读《我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 (2)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论,首先,福禄培尔从自身信奉的哲学观出发提出了他的教育观。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9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9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范文篇1虽然今年的夏天炎热异常,但是无法抵挡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先是完成了远程继续教育,然后又趁休息时间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趁热打铁我就来谈谈我的受。
《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给老师们描述的是一个宏观的教育理想,谈到了对老师、校长、学生、甚至是家长的一个理想的描述,要求学生、老师、校长应该是怎样去做,给了大家一个目标与框架,这本书也给出老师、校长要努力的办法与方向:首先我来谈谈理想的老师,他们应该是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自强自信,不断自我挑战;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顽强,不怕挫折。
这样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还是社会中一个优秀的个体,如果老师们能富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何愁教育水平提不上来呢?我心中的老师是应该有大格局的人,他们不仅仅只注意学生的成绩,他们还能目光长远,给孩子们指出发展的方向;我心中的老师是有自己教育风格的老师,他们不仅会给孩子们讲知识,还能通过自己的魅力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我心中的老师是有心的人,他们不仅仅会口吐莲花,还能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钻研自己所做的工作;我心中的老师不仅是苦心诣旨、呕心沥血工作的人,还是爱读书、爱运动、有自己的课余生活,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充实有趣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给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然后我来谈谈理想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理想中的校长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视学校的名誉;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胸怀宽广,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力量发展学校;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注重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挖掘教师潜能;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宋代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之“我心中理想的父母”
读了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第十章我心中理想的父母。
我感想颇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德和良好习惯的父母。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
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对孩子失望,绝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绝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性,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
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
这些都是《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第十章提出的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的特别大。
我们当老师的从孩子的身上都能发现家长的影子。
刚刚一年级新生入学的时候,我和朱老师都发现我们这个班里有几个好苗子:***.***.***他们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我们都喜欢的不得了。
现在到了四年级了,我们两个又都发现有几个孩子变了,掉队了。
他们品行不端了,总爱打个架儿骂个人儿;也不爱学习了,不按时完成作业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我替他们感到可惜,逮到合适的机会就苦口婆心的劝导他们,但是收效甚微。
我冥思苦想:曾经是一个多么勤奋好学的学生啊!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经过调查发现***父母离异了,以前由姑姑带,姑姑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每天督促其完成作业,陪她看书,因而成绩优秀,书写工整,孩子充满阳光,活泼向上。
后来奶奶把她接回家,学习上无法辅导,任其自由散漫,作业越来越马虎,上课爱做小动作,成绩越来越落后。
***同学是个聪明的孩子,由于父母在教育上有分歧,父亲爱玩手机,爱喝酒,孩子的学习生活几乎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还说男孩散养;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可是,每当母亲教育他的时候,父亲却故意唱反调,给孩子壮胆,因而孩子对学习不上心,
自由散漫,作业拖拉,是个令人头疼的学生。
***妈妈为了孩子的成长可谓费尽了心思,今年暑假花重金把他送到无锡参加为期四十天的国学夏令营活动,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让他独自在陌生的环境锻炼自己,这位妈妈平时经常和我们老师探讨孩子的教育方法,对老师的工作更是积极支持,家长进课堂班上让她来给孩子上课,她准备充分,为孩子上了一节生动的卫生知识讲座。
前不久的一个中午,孩子们刚刚吃完午饭来到教室,几个孩子互相追逐奔跑,***一不小心撞到了门上头破了,***妈妈送孩子来校看到了,二话不说立即将他送到了医院。
这个妈妈的举动真的令人敬佩。
在母亲的影响下,这个孩子正在逐渐改变,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一个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人格终归是不健全的。
我们班里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学生***,智商没有任何问题,老师也发现他天性纯良,不是一个坏孩子,但是他就是不爱学习,还最爱跟别人动手,动不动就把他周围的同学弄哭了。
家长们经常在群里指责他,不愿自己的孩子和他同桌。
现在我们头疼的都不知道把他安排在哪里坐了,因为无论坐在哪个位置,他都能够得着人家,人家都会受他的骚扰。
有时候我上课看见他骚扰别的同学就批评他,他还很不服,还特别有理,他理直气壮的说是别人的错,不怨他。
每次上课,我都必须提醒他好几百遍注意听讲,可是他能听进去的时候很少。
总是我行我素,该怎样还怎样,吊儿郎当。
对于他这样好话赖话都不听的学生,老师真的是百愁莫展啊!他的家长在别人指
责的时候反而说别人的孩子惹了他。
真是太溺爱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真是无语了。
在学校他这么爱欺负别人,是不是也是家长纵容的结果呢?
我又想起了一件事。
一天晚上***妈妈打来电话,带着哽咽的声音说,孩子不听话,作业书写马虎,罚他重写结果还是马虎,一气之下把本子撕了,要求从头抄起,我劝她孩子小,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错误发生,不要太着急,得慢慢来。
这个妈妈硬是陪着他一直写到晚上十一点写完了作业。
在她的细心督促下,孩子每天都能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孩子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时候,我就纳闷,同样是学生,同样的年纪,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啊?我想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一位合格的家长!
“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
”所以,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家长无论再忙都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表率,对孩子严格要求,不溺爱,不包庇,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注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优秀的父母成就优秀的孩子。
愿所有的父母记住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愿我们每个父母都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天才的成长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