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短篇小说研究

合集下载

读书心得——《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读书心得——《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读书心得——《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有学者考证了俄语中的“知识分子”一词的发展史: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个词语都是主要指称“有理性的人”。

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理性或者说智性发达的基础上,П·波波雷金赋予了这个词更复杂的涵义——有伦理道德的人,并认为“知识分子是俄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①知识分子不仅是契诃夫的作品长廊中不可忽视的一组群像,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十二月党人起义、多余人的出现、新人活动到民粹派运动,一部知识分子的形象史、命运史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

②另一方面,此前的学者尽管对契诃夫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多有涉及,但几乎全是围绕契诃夫的小说展开研究;而关于契诃夫戏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创作手段(如停顿)或戏剧风格、美学意义等宏观的架构之上,缺乏对具体的戏剧形象的分析。

由此,研究契诃夫戏剧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走进契诃夫的后期创作思想,也有助于借此窥见俄国文学的一个侧面。

毋庸置疑,在契诃夫戏剧中这些拥有形形色色身份的知识分子都具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生活的失败者。

在《伊凡诺夫》中,伊凡诺夫因无法忍受自己的堕落在情人面前开枪自杀;无独有偶,《海鸥》中的特里波列夫也因无法忍受生活而开枪自杀;在《凡尼亚舅舅》中,沃伊尼茨基一直忍受生活的折磨,却只能在宗教中得到一点安慰;在《三姊妹》中,我们看见庸俗一步步地毁掉三姊妹的希望,把她们拖向毁灭;在《樱桃园》中,地主安德烈耶夫娜一直过着寄生的浑浑噩噩的生活,最终失去樱桃园。

这一系列失败者的诞生一方面和当时俄国的糟糕的社会环境有关——民粹运动的失败使知识分子的希望破裂,他们在一切旧的信仰与价值已毁灭而新的制度和秩序尚未建立的一片废墟中找不到出路。

契诃夫曾在信中说道:“对我们来说,这个时代是疲沓的、抑郁和枯燥的。

我们没有目标,也没有遥远的目标,我们的心中一无所有。

我们没有政治活动,我们不相信政治革命,我们没有上帝,我们不怕幽灵……我也不用美好未来的希望迷惑自己。

小说《变色龙》赏析

小说《变色龙》赏析

小说《变色龙》赏析《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

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

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

作者在这里是只取其“变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会上的一种人。

小说的内容富有喜剧性。

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走来断案。

在断案过程中,他根据狗是或不是将军家的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滑稽的故事,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最突出的是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从他对下属、对百姓的语言中表现他的专横跋扈、作威作福;从他与达官贵人有关的人,甚至狗的语言中暴露他的阿谀奉承、卑劣无耻;从他污秽的谩骂随口喷出来揭开他貌若威严公正里面的粗俗无聊。

同时,作者故意很少写他的外貌神态,令人可以想象:此人在说出这一连串令人难以启齿的语言时,竟然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常态,由此更突出了这一人物丑恶的嘴脸、卑劣的灵魂。

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经历了五次变化。

善变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作品以善于适应周围物体的颜色,很快地改变肤色的“变色龙”作比喻,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

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

因此,当他不断的自我否定时,他都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

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代名词,来讽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反动阶级代表人物。

对他们说来,毫无信义原则可言。

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

他们这一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吗?《变色龙》是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一篇。

《契科夫短篇小说》初中必读名著解析版

《契科夫短篇小说》初中必读名著解析版

《契科夫短篇小说》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习题演练一、作者介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19世纪末期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坚持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忠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况。

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

他的作品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他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

契诃夫采取简洁的写作技巧以避免炫耀文学手段,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二、内容介绍《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收入的20篇小说都是契诃夫小说的代表作。

所选的作品来自契诃夫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

在早期作品中,除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具有一定现实批判色彩的《变色龙》外,还有一些轻松诙谐的纯幽默小说。

在后期作品中,以《套中人》最为著名。

这篇小说表现了沉闷压抑的时代氛围,讽刺了俄国社会普遍的僵化、禁锢的精神状态。

契诃夫的小说描绘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众生相,其中有小人物的心酸无奈,有贵族官吏的贪婪虚伪,有下层官吏的奴颜婢膝、见风使舵,还有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摇摆。

这些小说没有情节上的大起大落,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作者只是撷取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捕捉一些平凡人物的日常琐事,不动声色地写出来,通过人物的自我表演,表达对人性和生活本质的洞察,寓意深刻,留给人思考的余地。

中、短篇小说是契诃夫创作的主要成就,而他的小说创作主要涉及以下四种题材:1.小市民生活题材。

代表作品主要有《醋栗》《约内奇》《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和《带阁楼的房子》等。

2.下层平民生活题材。

主要代表作品有《苦恼》《哀伤》和《万卡》等。

《变色龙》小说赏析

《变色龙》小说赏析

《变色龙》小说赏析《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

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

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

作者在这里是只取其“变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会上的一种人。

小说的内容富有喜剧性。

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走来断案。

在断案过程中,他根据狗是或不是将军家的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滑稽的故事,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最突出的是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从他对下属、对百姓的语言中表现他的专横跋扈、作威作福;从他与达官贵人有关的人,甚至狗的语言中暴露他的阿谀奉承、卑劣无耻;从他污秽的谩骂随口喷出来揭开他貌若威严公正里面的粗俗无聊。

同时,作者故意很少写他的外貌神态,令人可以想象:此人在说出这一连串令人难以启齿的语言时,竟然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常态,由此更突出了这一人物丑恶的嘴脸、卑劣的灵魂。

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经历了五次变化。

善变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作品以善于适应周围物体的颜色,很快地改变肤色的“变色龙”作比喻,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

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

因此,当他不断的自我否定时,他都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

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代名词,来讽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反动阶级代表人物。

对他们说来,毫无信义原则可言。

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

他们这一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吗?《变色龙》是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一篇。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讲解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讲解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讲解《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全世界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

本集收录了契诃夫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涉及了社会现实、人性弱点、家庭关系等多个主题。

通过对这些小说的讲解,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契诃夫的创作风格和思想主张。

一、《契诃夫短篇小说集》的背景《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世纪末,正值俄国社会变革的时期。

契诃夫通过他的短篇小说,详实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不公和人们内心的痛苦。

这些小说可谓是对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二、《契诃夫短篇小说集》的主要作品1.《闹剧》《闹剧》是契诃夫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通过对一个家庭的生活描写,契诃夫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小人物在社会中受到的压制。

在这个小说中,契诃夫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让读者对社会现实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伤心者》《伤心者》是契诃夫的一篇心理小说,通过主人公伊万·伊凡诺维奇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一个富有冷酷的商人背后的孤独和痛苦。

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引起了社会对人情冷漠的关注。

3.《遗书》《遗书》是契诃夫的一篇惊险小说,通过对一个富有的家庭的遭遇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内心的恶意。

这个故事以其悬念和紧张的情节吸引了读者,同时也对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道德沦丧提出了批判。

三、《契诃夫短篇小说集》的艺术特点1.真实与自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以其真实而自然的描写风格著称。

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和对细节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读者能够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他作品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2.讽刺与幽默契诃夫的讽刺与幽默常常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讽刺,他揭示了现实中的荒诞和荒谬。

他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人们的荒谬行为,唤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3.主题的多样性《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涉及了多个不同的主题,从社会现实到人性弱点,从家庭关系到个人命运。

契诃夫短篇小说研究

契诃夫短篇小说研究
·契诃夫和他的妻子
1904年,1月17日,樱桃园在莫斯科艺术剧 院首演,戏剧大获成功,5月,他出现了严重的哮 喘,为此,他于6月赴德国巴登魏莱尔疗养,出现 了心力衰竭,7月15日,契诃夫在巴登魏莱尔与 世长辞,他的遗体被运回俄国,后葬于莫斯科,
契诃夫之墓·
契诃夫文集 译文出版社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述揭露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内幕,小说六号病房和报告文学库页 ·库页岛旅行记书影
岛旅行记均是这次考察之后的产物,
比起以前的作品,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更 为广泛,思想内容更为深刻,艺术技巧也更为 纯熟,这一时期也成了契诃夫创作的繁荣期 和成熟期,主要作品有:
伤寒跳来跳去的女人
1888年,他把中篇小说草原发表在严肃的文学杂志北方导报上,这部 作品颇得好评,标志着他告别了喜剧性小说的创作,是他成熟的标志,他 被俄国科学院授予普希金奖金,
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来到政治犯流放地库页岛进行实地考察, 他形容下的库页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城市、海参崴的贫穷给他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改变了不问政治的 心态,开始著述揭露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内幕,这一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贼、古塞 夫,创作了独幕笑剧被迫无奈的悲剧角色、结婚,
第六病室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首先,契诃夫将对于疯子 格罗莫夫和有头脑的格罗莫夫的描绘巧妙地穿插起来,而且独具匠心地安排了 疯子格罗莫夫同健康人拉京医生之间的争论,自然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在沙 皇专制的俄国,善于思索并敢于直言者被认作疯子,而洞察专制制度罪恶的恰好 是这些疯子和狂人,疯子格罗莫夫形象无疑是契诃夫在沙皇书报检查制度控制 下取得的重大艺术成果,
六号病房标志着契诃夫创作的转折,是他在库页岛之行后的一大成就,从此 以后,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具有了更强烈的社会性、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艺术 性也没有丝毫的减弱,六号病房还秉承了决斗的精神,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勿抗 恶思想进行了更猛烈的冲击,拉京医生的遭遇和惨死表明:托尔斯泰主义以及 一切鼓吹放弃斗争的主必然被生活所否定,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赏析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赏析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赏析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是俄国作家安东·契诃夫的一部代表作品,集结了他为数不多但卓越的短篇小说。

本文将对《契诃夫短篇小说集》进行赏析,介绍其中几个代表性作品,并分析契诃夫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主题。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是契诃夫晚年的创作成果,包括了几十篇以俄国社会为背景的短篇小说。

这部作品主要展现了契诃夫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他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刻画出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相互关系。

其中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是《鹿皮》。

故事以一个富有的地主为主角,讲述了他在一次狩猎活动中击中了一只鹿,却没有将其射杀。

这只鹿成了他心灵深处的痛苦,他无法忘怀。

通过这个故事,契诃夫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侵略和伤害。

另一篇著名的作品是《杰尔托卜的未婚妻》。

这个故事以一个年轻的农村姑娘杰尔托卜为中心,描绘了她对于婚姻的渴望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

契诃夫通过这个角色,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女性的困境和压抑,表达了他对于婚姻自由和个人解放的思考。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描写方式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他善于利用细节和插叙的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而真实。

他对人物内心的描写非常细腻,准确表达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通过这些手法,契诃夫成功地将读者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引发共鸣和思考。

此外,契诃夫的作品中也融入了讽刺和幽默的元素。

他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揭示了人类欲望的无尽和伪善的本质。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荒诞和颠覆常规的情节,打破读者的惯性思维,使人们对于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总之,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是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题材选择、写作手法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揭示上,都展现出了契诃夫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到19世纪俄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世故。

契诃夫以其独到的洞察力和真实感动了无数读者,他的作品无疑是现代文学中的珍宝。

《契诃夫短篇小说》(俄罗斯)契诃夫著读后感

《契诃夫短篇小说》(俄罗斯)契诃夫著读后感

《契诃夫短篇小说》(俄罗斯)契诃夫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契诃夫短篇小说》(俄罗斯)契诃夫著,是一部令人瞩目的文学佳作。

契诃夫以其独特的笔触、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犀利的洞察力,展示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的众生相。

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与希望。

一、尊重事实,还原真实契诃夫的作品始终尊重事实,以真实的笔触描绘出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在《变色龙》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以一名警察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弊端。

他写道:“这个世道,说真话没人信,说假话反倒成了真理。

”这句话恰好映射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现实情况。

二、条理清晰,观点独特在《套中人》这篇小说中,契诃夫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人的故事。

他认为,这种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他们害怕变革,害怕新鲜事物,甚至害怕阳光。

这种观点在当时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使人们意识到,要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就必须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挑战权威。

三、文字犀利,旁征博引在《海鸥》这篇小说中,契诃夫通过主人公索菲亚的遭遇,揭示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

他犀利地指出:“女人在男人眼里,不是妻子,就是情人,再不然就是母亲。

”这种观点不仅令人深思,也使读者对当时女性的命运产生了同情。

此外,契诃夫还善于旁征博引,以丰富作品的内容。

在《海鸥》中,他引用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话:“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

”这句话既强调了主人公索菲亚的崇高精神,也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四、触类旁通,引发思考在阅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时,我时常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小公务员之死》中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他因一次无意中的喷嚏,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小事而紧张、焦虑,甚至失去理智。

契诃夫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不要让琐事困扰我们的生活。

总结《契诃夫短篇小说》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简介
S制作
汝龙(1916年-1991年7月13 日)字及人,江苏苏州人,汝龙 先生是我国翻译契诃夫小说的专 门家,是自学成才的著名翻译家。 他的英文和俄语都是自学的。他 最大的成就是以个人之力,花费 毕生精力,翻译了契诃夫的全部 小说以及戏剧。
早期创作(80年代初期与中期)
“天已经黑了,右面天边升上来一个冷冷的、发红的月 亮。离医院围墙不远,至多不出一百俄丈的地方,矗立着 高大的白房子,被一道石墙围起来。这是监狱。”
·飞越疯人院 剧照
早期代表作品
S制作
契诃夫早期所写的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作 品,从题材和主题看,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嘲笑当时普遍存在的奴性心理,暴 露造成这种奴性心理的专制制度,如 一个文 官 的 死 ( 1883 ) 、 胖 子 和 瘦 子 ( 1883 ) 、 站长(1883)、变色龙(1884)、文官考 试 ( 1884 ) 、 《 普 里 希 别 叶 夫 中 士 》 (1885)等;
《第六病室》解读
S制作
《第六病室》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其一,契诃夫善于构思精巧、真实、概括力强的艺术细 节,既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又 使作品结构更加简洁洗 练。
“工役、助理护士和他们的孩子跟病人一块儿都住在病 房里”,“病房里有不少蟑螂、臭虫和耗子”,“浴室里 堆着土豆”,“整个医院里只有两把外科手术刀,温度计 连一个也没有”,“诊病工作只限于几句简短的问话,发 给药品,如挥发性药膏或者蓖麻油等”。
那种严厉、威慑的态度使下属形成唯唯诺诺、馅
媚取宠、卑躬屈节的积习。它已经深深地烙在下
等小官吏的身上,成为对“大人物”态度的一种
不自觉的条件反射。
·小说插图
变色龙(1884)
S制作
《变色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 了沙皇专制时代,警官奥楚蔑洛夫接到举报, 称有人被野狗咬伤。一开始奥楚蔑洛夫不知 道这是谁家的狗,于是想把狗弄死。可是随 后围观的人当中有人说这是将军家的狗,奥 楚蔑洛夫的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之后随着 围绕着狗是否是将军家里的宠物,奥楚蔑洛 夫借着穿上脱下外套的时间不断发生着“变 色”。最终确定这是将军哥哥家里的狗,奥 楚蔑洛夫不但没有惩罚狗,还把被咬的人威 胁了一番。
·契诃夫与高尔基在雅尔塔契诃夫的家中
短暂的婚姻
S制作
1901年,他在雅尔塔与在《海鸥》中扮演女主 人公的奥尔加·列昂纳多芙娜·克尼碧尔结婚。婚后, 契诃夫的健康每况愈下,直至3年后他逝世。这段婚 姻很短暂,因契诃夫的早逝,而只持续了4年,但契 诃夫的妻子在他死后终生未嫁,并于1959年去世。
1903年,他完成了短篇小说《补偿的障碍》、 《没出嫁的新娘》(他最后一部写成了的小说作品, 也是他最具乐观主义精神的小说),以及一部卓越的 悲喜剧《樱桃园》。
·契诃夫和他的妻子
逝世
S制作
1904年,1月17日,《樱桃园》在莫斯科 艺术剧院首演,戏剧大获成功。5月,他出现 了严重的哮喘,为此,他于6月赴德国巴登魏 莱尔疗养,出现了心力衰竭。7月15日,契诃 夫在巴登魏莱尔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运回 俄国,后葬于莫斯科。
契诃夫之墓·
《契诃夫文集》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契诃夫出生在这幢房子里
1879 年 , 契 诃 夫 完 成了高中学业,前往莫斯科 和家人团聚。在这里他获得 了奖学金得以进入莫斯科大 学医学系。这年年底,他写 成了短篇小说《给博学的邻 居的一封信》,这是他的处 女作。
·契诃夫在莫斯科的故居
创作之路
由于家境困难,1880年,契诃夫开始 以文学记者的身份为一些幽默刊物写些短小 的幽默作品,借以维持生活,他就这样开始 了文学生涯。1883年,他发表了一些早期 创作的短篇小说名篇:《胖子和瘦子》、 《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 洋洋(一位退休的十四品文官的故事)》、 《小公务员之死》、《不平的镜子》、《谜 一样的性格》、《站长》,这些作品奠定了 他在俄国文坛的地位。
1888年,他把中篇小说《草原》发表在严肃的文学杂志《北方导 报》上。这部作品颇得好评,标志着他告别了喜剧性小说的创作,是 他成熟的标志。他被俄国科学院授予“普希金奖金”。
不再不问政事
S制作
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来到政治犯流放地库页岛进行实地考 察。他形容下的库页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城市、海参崴的贫穷给他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改变了不问 政治的心态,开始著述揭露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内幕。这一年,他发表了短篇小 说《贼》、《古塞夫》,创作了独幕笑剧《被迫无奈的悲剧角色》、《结婚》。
S制作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政治背景
作者简介
S制作
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 1860-1904 ),俄 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 19世纪末叶崛起的最为 重要的俄国小说家和剧作家。
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 家,他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 考的余地。其剧作对19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 国社会的状况。其作品表现了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 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他被认为19 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中期创作(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S制作
从一八八六年到发表《第六病室》的一八九二年,这是小 说家契诃夫创作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创作题材比以前 丰富,对生活的开掘也比以前深广。但这些作品大多是从道德 的角度揭示生活矛盾。1890年是契诃夫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 碑,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 流放地库页岛进行实地考察。他形容下的库页岛上地狱般的惨 状和西伯利亚的城市、海参崴的贫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改变了不问政治
·契诃夫签名
1886 年 , 他发 表了 《太太 们》 、《幸 福的 人》、
《在别墅里》、《大提琴的浪漫故事》、《一件艺术品》、
《白嘴鸦》等短篇小说,以及《苦闷》、《万卡》、《食
客》、《校长》等系列短篇小说。这里面的《苦闷》和
《万卡》是其早期创作的一次思想和艺术上的飞跃,他在
里面不再写幽默故事了。接着,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莫
1892年,他创作并发表了《跳来跳去的女人》、《邻居》和《六号病房》。 《六号病房》表现的是重大的社会课题,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反对对人民 群众的精神的摧残,作品语言朴实无华,气氛压抑,文笔精致,但是思想深刻。 《六号病房》标志着契诃夫创作的转折,是他在库页岛之行后的一大成就。从 此以后,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具有了更强烈的社会性、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 艺术性也没有丝毫的减弱。
S制作
契诃夫从1880到1886年间发表的作品都不署 真名。他用的最多的笔名是“安东沙·契洪特”, 因此文史学家把契诃夫早期的创作称作“安东 沙·契洪特时期”。
为了养家和念大学,契诃夫的创作不得不求速 成,因此他写得很多。1883-1885年,他每年都 要写上百篇的小说。仅1805年一年,他就完成了 129篇,数量多得惊人。他一生写了470多篇小说, 其中大约有400篇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另一类是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的,如 哀 伤(1885)、苦恼(1886)、万卡(1886) 等。
胖子和瘦子()
火车站胖子 和瘦子相遇
两人相拥而泣,瘦 子热情的介绍自己 的家人
S制作
两人回忆 童年旧事
胖子厌恶瘦子的谄 媚之态,与瘦子一 家挥手道别
胖子表示自己已是 三品文官,瘦子一 家突然奉承起来
胖子询问近况,瘦 子表示做到了八品 文官
胖子和瘦子在相遇的前几分钟里彼此自然地
流露出友谊的真情,两人坦诚相见。但是瘦子得
知老朋友己是远远高过自己的三品文官时,他的
脸色突然发白,呆若木鸡,一会儿便露出了馅媚
的笑脸,不由自主地藏起了真情。尽管胖子并不
希望他如此,他依然不由自主地露出奴性的嘴脸。
沙俄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大人物”身上特有的
狗的主人 对小猎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1 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肯定是被狗咬了
2
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 的
它那么小,怎么会咬着你?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钉子 弄破的。鬼东西
3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 下贱胚子
受了害,我绝不能不管
4
巡警又说也可能是将 军家的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手指 头伸出来! 怪你不好
契诃夫1680年1月29日出生 在俄国南方小城塔甘罗格。父亲 经商,开一家小杂货铺。契诃夫 小小年纪就被严酷的父亲逼着在 店里站柜台,上教堂唱圣歌。 1876年店铺倒闭后,举家迁居 莫斯科,而契诃夫独自留下继续 上中学。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 他不得不利用课余当家庭教师糊 口度日,契诃夫在困苦和屈辱中 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的心态,开始著述揭露沙俄专制制度下的内幕,小说《六号病 ·《库页岛旅行记》书影
房》和报告文学《库页岛旅行记》均是这次考察之后的产物。
中期代表作品
S制作
比起以前的作品,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 更为广泛,思想内容更为深刻,艺术技巧也 更为纯熟,这一时期也成了契诃夫创作的繁 荣期和成熟期。主要作品有:
《伤寒》 《吻》 《草原》 《祸事》 《决斗》 《婚礼》 《无依无靠的人》 《逃亡者》 《跳来跳去的女人》 《第六病室》
特利故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苦闷》、《万卡》,这
部作品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后来被众多名家一致赞赏。
新西兰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甚至曾说“如果法
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苦闷》留存下来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