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装饰教学设计
新年装饰幼儿园教案

新年装饰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的传统文化和习俗;2.制作新年装饰品,提高幼儿自制力和动手能力;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新年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介绍;2.制作新年装饰品,包括红包、窗花、春联等;3.展示装饰品,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引导幼儿回顾即将到来的新年节日,询问他们对新年的期待和了解;2.简要介绍新年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鼓励幼儿了解更多。
第二步:制作新年装饰品1.制作红包:准备红纸、金色纸带和胶水。
跟着老师的指导,幼儿们将红纸剪成方形,将金色纸带粘在中间并折叠成红包的形状;2.制作窗花:准备颜色鲜艳的纸张、剪刀和胶水。
跟着老师的指导,幼儿们将纸张剪成不同的形状,并用胶水粘在窗户上,增加新年节日的气氛;3.制作春联:准备红色和黑色纸张、金色或白色的毛笔和墨汁。
跟着老师的指导,幼儿们将红色纸张剪成横幅,用白色或金色的毛笔进行书写,可以写上祝福语或对新年的期待。
第三步:展示装饰品1.教师把幼儿用红包、窗花、春联等装饰物进行整理;2.提醒幼儿介绍他们的装饰品,可以分享他们的心得和制作过程;3.最后,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装饰品。
教师可以为所有幼儿评选出最具创意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耐心细致,引导和帮助幼儿完成任务;2.幼儿的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必须确保教学环节中无危险因素,如使用剪刀要避免剪伤等。
教学效果评估1.考察幼儿制作新年装饰品的完成情况;2.考察幼儿对新年文化和习俗的了解和掌握程度;3.通过幼儿展示装饰品和分享自己的心得,考察幼儿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给幼儿们播放新年歌曲或故事,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年文化;2.每个幼儿在教学过程中都制作好了一份新年装饰品,可以装饰幼儿园教室或者其他场所;3.在新年节日期间,组织幼儿和父母一起观看新年文化展或走访户外庙会等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体验和了解新年的文化底蕴。
结语经过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新年装饰活动,孩子们既了解了新年的文化底蕴,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制力,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更多色彩。
小学美术《节日的装饰》教案

(1)图像识读能力:学生对节日装饰品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如何从装饰品中提取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举例:引导学生从窗花的形状、图案中了解其寓意和民间传说。
(2)美术表现能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举例:如何将剪纸技巧运用到节日装饰品的制作中,使之具有个人特色。
2.实践活动的设置: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设计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实践活动的内容和难度,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学生讨论的引导: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4.教学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关注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评价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些方法对学生掌握节日装饰的知识和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创新能力:学生在创作节日装饰品时,如何进行创新,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举例:在制作灯笼时,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废旧材料,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节日装饰品的制作中。
举例:通过学习端午节龙舟的制作,让学生了解龙舟竞渡的起源和意义,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节日的装饰(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节日的装饰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搭配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
2. 色彩的搭配原则。
3. 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
4. 节日装饰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1. 节日装饰的特点和寓意。
2. 色彩的搭配原则。
3. 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原则。
2. 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装饰材料、制作工具、参考资料等。
2. 学生准备:彩色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节日的装饰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和感受,教师总结节日的装饰寓意。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如春节的红色灯笼、鞭炮,端午节的龙舟、粽子等。
2. 教师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如对比色、邻近色等,并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例子。
3. 教师讲解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节日,选择相应的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节日装饰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以及色彩的搭配原则。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制作一个节日装饰品,并与家人分享节日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搭配能力。
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欢乐的节日装饰》

活动名称:《欢乐的节日装饰》年龄段: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常见节日的特色元素与文化内涵,认识到装饰在庆祝节日中的重要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学习使用简单美术材料创作节日装饰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集体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团队协作意识,感受节日喜庆气氛,增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准备:1. 知识准备:搜集有关春节、中秋节、儿童节等节日的图片、故事资料,提前向幼儿介绍各节日的传统习俗和代表性装饰物。
2.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皱纹纸、剪刀、胶水、彩笔、毛线、小铃铛、亮片等各种易于幼儿操作的安全美术材料。
3. 场地准备:清理出足够的空间供幼儿集体手工制作,可预先布置一些节日主题背景板,增加节日氛围。
活动流程:一、导入环节(约10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和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突出节日装饰的重要性。
-向幼儿展示不同节日的典型装饰品图片,例如灯笼、窗花、彩旗、月饼模子等,讲解它们的象征意义和制作方法。
二、示范与探索环节(约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制作一种简单的节日装饰品,如折叠小灯笼、剪纸窗花或制作简易挂饰等。
-幼儿分组探索材料包内的各种材料,尝试模仿老师的示范或自由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节日装饰品。
三、动手实践环节(约40分钟)1. 组织幼儿开始制作各自的节日装饰品,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作品。
2.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合作完成大型装饰项目,比如共同拼接一条彩链或搭建一个小舞台场景。
四、展示与分享环节(约10分钟)-制作完成后,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阐述创作思路和装饰品所代表的节日寓意。
-在班级内设置节日角,将所有装饰品统一布置展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五、评价与总结环节(约5分钟)-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积极评价,强调每一个创意都是独特的,并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巧手饰新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

《2 巧手饰新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一、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中与生活紧密结合且富有节日氛围的课程内容。
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过“巧手饰新年”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新年装饰的创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年的文化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以新年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新年装饰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美术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和生活实践奠定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些新年期间常见的装饰场景和物品,如红灯笼、春联、福字、剪纸、窗花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和装饰特色。
然后通过简单的文字说明和步骤图示,介绍了一些制作新年装饰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绘画、剪纸、粘贴等,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教材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新年的理解,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新年装饰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1. 认知水平一年级学生对新年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他们知道新年是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会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漂亮的装饰。
但对于如何用美术的方式来装饰新年,以及新年装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引导和讲解。
在美术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如简单的线条画、折纸、撕纸等,但对于制作较为复杂的新年装饰品,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
2. 学习特点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游戏和活动,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热情。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喜欢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节日的装饰》教案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加深了对各个节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视频、图片观看分析能说出节日的装饰是通过活动、环境、服饰才能体现节日的,欣赏分析后能根据作品说出绘画方法,能进行节日的简单创作。
板书
18.节日的装饰
国庆节、中秋节、元旦、春节、建军节
表现节日要通过:活动、环境、服饰
为什么节日里的服装都爱使用红色?红色可以传达什么样的心情呢?
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火热、幸福、豪放、斗志、革命、轰轰烈烈、激情澎湃等。
在节日里,除了关注服装上的色彩以外,你们还发现哪些不同的装饰了?
欣赏评述
出示:节日里的天安门广场、踩高跷、彩龙船、节日的街头花坛、儿童动漫节表演
小组说一说这些节日的装饰通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小组互相说一说出绘画方法根据作业要求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创作自己试着组织语言介绍给同学生总结提高小组合作意提高学生对绘画方法的掌握激发创作欲望进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加深了对各个节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视频图片观看分析能说出节日的装饰是通过活动环境服饰才能体现节日的欣赏分析后能根据作品说出绘画方法能进行节日的简单创作
观察图片回答
小组互相说一说
说出绘画方法
根据作业要求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创作
自己试着组织语言介绍给同学们听。
学生总结
提高对生活和节日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图片的观察能力
提高观察对比能力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对绘画方法的掌握
激发创作欲望,进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节日的装饰》教学设计
课题
《节日的装饰》教学设计

语“ 吾妻死之年所手檀”今 已亭亭如盏” “ 的枇杷 ・ 空
0 忆里 , 母爱是最温馨 、 最值得 回昧 的
参 考文献 :
引导:,、 j 纽同学互相观看节 日里的图片, 它们画下来。 我们比 一比, 看一季, 哪一小组同
) 让学生将溧下收集的过节的图片或拍 引导学生 回忆 自己身边的节 日的装饰 。从造 学表现 的节 日最有特色。
( 工器 爨2 9再) 一 罂材 料 只是 叙 事 或 写 :河里的泥沙 , 在不断地被 冲刷中 , 渐渐沉淀, 使 结合成完美的整体。” 震川先生的《 项脊轩志》
工制作 。
看 或心情 ) ?为 学 习描绘节 日装饰 的造 型 、 色彩 。 进行 手 到节 日里的人是美 的、 日里的物是美 、 日 看 : 了这段 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节 节
什么? 三、 做画要求
[ 教学过程]
一
,
=、 深入欣 赏
、
导入新课
师: 我们 是一个和 睦团结 的多民族 的国
为什么在那拍?描述一下 自己或是别人 的服 :
师具及你的感受 。 学习描述节 日不同的装饰 。 谈一谈 自己的 饰 、 、
: 还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的节 日 吗? 离我们最近 问 : 日中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 : 节 如 在春 下面老师播放一段 国庆节时 全国各地欢
教师提要求 : 嘶一幅你记忆中的节 日。根
制作拉花、 窗花、 纸花把教 出示多张身着少数 民族盛装 的载歌载舞 家 , 除了有统一的节 日 。 外 不同的民族还有不同 据 自己喜爱的内容 ,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8课《节日的装饰》人美版(2014秋)

《节日的装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在节日中,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生活,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节日装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气氛。
学习节日装饰方法,认识各类装饰,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民俗、民风,传承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
2. 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 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各地不同的节日装饰及装饰方法。
(二)教学难点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花纹。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过渡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场景呢?没错,节日里的欢闹能让我们记忆犹新,节日的装饰更能让我们耳目一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日里,共同感受《节日的装饰》。
板书课题:《节日的装饰》(二)讲授新知过渡语:现在,让我们坐着观光小火车,一起走进节日的缤纷世界!1. 汉族节日——端午节过渡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包、斗草、挂艾虎、挂草药、画额、佩长命锁、跳钟馗、划龙舟的习俗。
2. 彝族节日——火把节过渡语: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歌舞表演、选美等。
3. 傣族节日——泼水节过渡语: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主要的庆祝活动有:歌舞活动、浴佛、丢包、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等。
4. 回族节日——开斋节过渡语:回族的开斋节必须奉行一个月的斋戒。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准备馓子、烩菜等,互相拜节问候。
主要活动有踩高跷、唱花儿等。
小结:我们不难看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盛大节日。
无论哪个民族,人们在节日上都会着五颜六色的盛装,参与庆祝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的装饰教学设计
Decoration teaching design of festivals
节日的装饰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节日的装饰(欣赏)》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在节日中,无论是中国,外国,地方民间,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服饰、花车、彩灯、园艺,无不表现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节日装饰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气氛。
通过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片及周围生活,学习节日装饰方法,认识古代,现代,各民族(国家、地区)的装饰。
懂得可以运用美术生活,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民俗、民风,注重传承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
2、能力目标: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课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
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
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
本课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有意识的认识到节日的多彩装饰?
2、学生能否描述出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及自己的感受;
3、学生对自己家乡(身边)节日装饰有无发现或新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播放国庆节欢庆节日的场景录象)这段录象是什么节日的场景?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受(或心情)?为什么?
二、讲授:
1、(让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过节时的图片或照片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
(1)是在什么时候拍的?在哪拍的?为什么在那拍?
(2)描述一下自己或别人的服装,头饰,面具等。
(3)你的感受?
2、将收集到的节日的照片或图片贴在教室的展板上,学生自由参观。
刚才同学们谈到了一些节日,那么你还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离我们最近的节日是什么节呢?
(1)我们这里怎么过春节的?我们国家有好多的地方,许多不同地过春节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看录像看看他们是怎样或春节的?
(2)春节时你准备怎么打扮自己的节日?
(3)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分组。
环境组,食物造型,服饰文化。
4、学生制作
分工合作,进行想象创作。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