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浅谈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什么论文3000字

3d打印技术是什么论文3000字3D打印技术将摄影、计算机、互联网、新材料等结合在一起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店铺整理了3d打印技术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3d打印技术3000字论文篇一:《试谈3D打印机及其工作原理》【摘要】3D打印机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利用粉末状的塑料及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采取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
3D打印机依托多种尖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打印空间。
本文对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分析,探讨3D打印机的发展。
【关键词】3D打印;打印技术;工作原理;3D打印机;发展引言3D打印机是意大利发明家恩里科.迪尼发明的新型打印机。
恩里科.迪恩用3D打印机打印了一栋完美的建筑。
不仅如此,3D打印机甚至可以在航天器中为宇航员提供需要的任何形状物品。
3D打印机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是科技发展及技术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
1 3D打印技术概述3D打印技术是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加工技术不同,因此又称为添加制造。
作为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3D打印技术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3D打印机是3D打印的核心装备。
它是集机械、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的复杂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高精度机械系统、数控系统、喷射系统和成型环境等子系统组成。
此外,新型打印材料、打印工艺、设计与控制软件等也是3D打印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产品原型、模具制造,以及艺术创作、珠宝制作等领域,替代这些领域传统依赖的精细加工工艺。
3D打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制作的效率和精密程度。
除此之外,在生物工程与医学、建筑、服装等领域,3D打印技术的引入也为创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 3D打印机及其工作原理2.1 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通俗地说,首先在电脑上设计一个完整的三维立体模型(也成为计算机辅助性设计),然后把胶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装入打印机,再将打印机与电脑相连接,就可以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和三维立体模型一层层地叠加,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三d打印技术论文

三d打印技术论文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三d打印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三d打印技术论文篇一3D打印技术摘要: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增加。
本文对3D打印的原理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3D打印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3D打印;应用现状;教学领域1 引言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以其“制造灵活”和“节约原材料”的特点在制造业掀起了一股浪潮。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精确,打印材料种类的增加,打印价格的降低,3D打印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增加,不仅在机械制造、国防军工、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走进学校、家庭、医院等大众熟悉的场所,在教育、生物医疗、玩具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应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本文将在介绍3D打印的原理、优势、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3D打印在教育领域的角色及应用模式。
2 3D打印概述2.1 3D打印原理3D打印(3D printing,又称三维打印),是利用设计好的3D模型,通过3D打印机逐层增加塑料、粉末状金属等材料来制造三维产品的技术[1]。
一般来说,通过3D打印获得物品需要经历建模、分割、打印、后期处理等四个环节[2],其中3D虚拟模型,可以是利用扫描设备获取物品的三维数据,并以数字化方式生成三维模型,或者是利用AutoCAD等工程或设计软件创建的3D模型,有些应用程序甚至可以使用普通的数码照片来制作3D模型,比如123D Catch[3]。
2.2 3D打印的优势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不需事先制模,也不必铸造原型,大大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减少了产品从研发到应用的时间,降低了企业因开模不当可能导致的高成本风险,使得特殊和复杂结构的模型的制作也变得相对简单,产品也更能凸显个性化。
中国3d打印技术论文范文怎么写

中国3d打印技术论文范文怎么写随着科技的发展,3D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3D打印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将会随着市场的需求加快,3D打印可以使美梦成真。
店铺整理了3d打印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3d打印技术论文范文篇一:《试谈正走向现实的3D打印》摘要:3D打印技术这一新概念的普及和市场的兴起,3D打印机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将会随着市场的需求加快,3D打印可以使美梦成真。
关键词:便宜;食品领域;个性化定制传统机床的铣、车、钻等工艺都是切削加工的工艺,算是“减材制造”,而最近兴起的3D打印技术则是通过原材料的堆叠,逐层加工形成预先设计的形状。
这种“增材制造”的技术具有节约材料、低成本、快速适应和定制化的特点,俨然成为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序幕的新技术。
一、3D打印的三大优势一般认为,在生产一件产品的同时,想要实现又好又快又便宜是非常困难的,通常只能达到三分之二的预期效果,但是3D打印恰恰可以使美梦成真。
1、好。
3D打印脱离了传统车床的制造工艺,技术人员不再拘泥于每种机器只能做一种加工的限制,从加工手段上打开了无限的设计空间;而在操作手法上,对熟练工的要求转变为对电脑软件的操作和对机器的校准,无需经过多年的学艺就能掌握完整的操作流程;从材料角度来看,一件产品往往不是由单一材料制成的,3D打印可以简便地实现材料组合;最重要的是结合了3D扫描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将实体世界的形状扫描成可编辑的设计文档,并借助3D打印技术获得精确的复制。
这些新的变化,都降低了3D打印操作的门槛,更容易获得令人满意的产品。
2、快。
3D打印能够实现一体化成型,通过省略组装环节的方式缩短了供应链,同时减少相应的劳动力、运输成本和由此带来的能耗和污染;3D打印机虽然体积不大,但可以生产比自己大的物体,并且便于移动,可以实现就近生产,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制造时间。
3、便宜。
3D打印是逐层叠加的制造工艺,因此最终产品的成本与所制造物体的复杂程度和产品的多样性无关,其成本取决于最终产品的实际体积,即消耗原材料的用量。
3D打印毕业论文

3D打印毕业论文简介本文旨在探讨3D打印技术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首先,将介绍3D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接着,将讨论3D打印在毕业论文中的相关主题,包括材料选择、设计和建模、打印过程控制等。
最后,将探讨3D打印在毕业论文中的优势和限制,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3D打印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3D打印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体的技术。
它通过逐层添加材料的方式来制造物体,相比传统的减材料制造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3D打印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3D打印在毕业论文中的相关主题材料选择毕业论文中的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打印出的物体的质量和性能。
3D打印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选择,包括塑料、金属、陶瓷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物体的用途、需求和成本等因素。
设计和建模3D打印技术能够将复杂的设计想法转化为现实,因此在毕业论文中的设计和建模阶段,可以更加自由地实现创意和创新。
借助专业的3D建模软件,可以实现各种形状的设计,并进行模拟和优化。
打印过程控制在实际打印过程中,需要对参数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打印出的物体具有所需的质量和精度。
传统的打印参数包括打印速度、温度和层高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D打印在毕业论文中的优势和限制优势- 可以实现复杂的设计和创新的构思。
- 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 节约材料和能源。
- 加速制造和原型开发的过程。
限制- 目前的打印速度较慢,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 部分材料的性能和强度有限。
未来的发展方向3D打印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 提高打印速度和效率。
- 开发新的高性能材料。
- 提高打印精度和质量控制技术。
结论3D打印技术在毕业论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实现复杂的设计和创新的构思。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目前的限制,并期待未来的发展和突破。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对于我们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3D打印技术简介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数控技术,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
与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3D打印技术具有灵活性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3D打印技术有光固化、熔融沉积、喷墨、激光烧结等。
二、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领域1. 快速原型制作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设计师的设计图纸,将设计模型快速制作出来。
这为设计师提供了快速验证产品设计的能力,有利于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减少原型制作的时间和成本,为产品研发提供了便利。
2. 制造定制化产品传统的制造方式通常需要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而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灵活地生产出定制化产品。
这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或特殊人群来说尤为重要,比如医疗行业中的医疗器械、鞋履行业中的定制鞋、航空航天行业中的零部件等。
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定制化产品的制造中,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还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3. 制造复杂结构零部件传统制造方式在制造复杂结构零部件时往往面临困难,而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制造出复杂结构的零部件。
这对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器件等领域来说尤为重要。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制造出一体化的产品,大大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
三、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与发展趋势1. 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制造方式通常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流水线进行生产,而3D打印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生产过程简化为将设计模型输入计算机,再通过3D打印机进行生产。
3d打印技术论文

3d打印技术论文3D打印的发明及应用为工业设计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3d打印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3d打印技术论文篇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方向摘要:3D打印技术将摄影、计算机、互联网、新材料等结合在一起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广泛应用在个性化产品、生物工程、高端工业产品、数码娱乐等领域,3D打印技术未来将向精密化、智能化、通用化以及便捷化等方面发展。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应用瓶颈发展方向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3D打印技术将摄影、计算机、互联网、新材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带来巨大的改变。
一、3D打印技术的前景3D打印技术源于美国军方的快速成型技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商业3D打印机[1],由于3D打印技术颠覆性的制造理念,在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发展很快。
1.3D打印技术简介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它综合了摄影、数字建模、材料、机电控制和计算机等前沿技术知识,也称增材制造、立体印刷或直接数字制造等[2],主要包括建模、打印和后处理三个步骤,先建立数字化模型,运用液体(如液态光敏树脂)、固体粉末(如金属粉或塑料粉)、丝材(如塑料丝)等,通过光固化成型或熔融挤出以逐层成型的方式打印出实体产品。
2.3D打印技术的历程由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重视和大力投入,3D打印的关键技术不断被突破,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出现了光固化成型(SL)、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挤出成型(FDM)、三维印刷(3DP)等一系列3D打印的核心专利技术,随后各种不同用途的3D打印机相继问世:1984年美国人Charles Hull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1986年Charles Hull成立了3D Systems公司,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生产3D 打印机的公司;2009年美国Organovo公司首次使用3D打印机造出人造血管;2011年8月,南安普敦大学研发出世界第一台可以打印飞机的3D打印机;2012年11月,苏格兰科学家利用人体细胞首次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人造肝脏组织。
3d打印技术的应用论文2500字

3d打印技术的应用论文2500字现如今,3D打印机是民用市场出现的一个新词,在专业领域有另一个名称叫“快速成形技术”。
店铺整理了3d打印技术25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3d打印技术2500字论文篇一:《试谈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分析3D打印机的原理,总结了几种典型的3D 打印技术,分析其市场应用和发展方向,得出3D打印技术的发展会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关键词】3D;打印机;3D打印技术1.前言近来,三维(3D)打印技术[1]在发达国家兴起,前不久在网上流传的3D打印手枪,引来许多网友围观。
3D打印现在已不再只是概念产物,全球已有不少公司推出了个人3D打印机,它已在平常生活中开始普及。
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刊文认为,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
传统制造技术是“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则是“增材制造技术”,它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明显优势。
2.3D打印机的原理及技术2.1 3D打印机3D打印机是近年来在民用市场出现的一个新词。
在专业领域有另一个名称叫“快速成形技术”[2]。
快速成形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全新制造技术。
它集分层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数控技术、CAD、激光技术、逆向工程技术、材料科学于一体,可以直接、快速、自动、精确地将设计电子模型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的实现手段。
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不同种类的快速成型系统因所用成形材料不同,成形原理和系统特点也各有不同。
但是基本原理一样,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3],类似于数学上的积分过程。
形象地讲,快速成形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因此得名。
2.2 3D打印机的原理3D打印机根据零件的形状,每次制做一个具有一定微小厚度和特定形状的截面,然后再把它们逐层粘结起来,就得到了所需制造的立体的零件。
《2024年3D打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3D打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篇一一、引言3D打印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技术。
它通过将材料逐层叠加的方式构建物体,无论是在产品原型开发、零件生产,还是建筑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全面阐述3D打印技术的理论概念及实践应用,分析其原理及当前的技术进展,并结合实例来讨论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运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二、3D打印技术的理论3D打印技术的理论主要包括3D模型数字化与建模技术、打印原理以及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3D打印模型通常从数字化技术开始,即利用软件生成物品的三维模型。
接着,通过特定的设备将模型转化为可打印的格式。
打印原理则是通过将材料逐层叠加,最终形成三维实体。
材料种类繁多,包括塑料、金属、陶瓷等。
三、3D打印技术的实践在实践应用方面,3D打印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在工业领域,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复杂的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和周期。
其次,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用于生产人体骨骼、牙齿等植入物以及医学模型的制作。
此外,建筑领域也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建筑物的建设。
四、不同领域的实践应用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中,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复杂的零部件和原型。
例如,汽车行业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发动机的零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航空、船舶等高端制造业也广泛应用了3D打印技术。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3D打印技术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例如,医生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定制植入物,如骨骼、牙齿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医学模型,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
3.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中,3D打印技术用于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建筑物的建设。
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建筑师可以更快地构建建筑模型并更好地理解设计细节。
此外,建筑师还可以利用该技术直接建造小型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如小型住宅和公寓楼等。
五、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虽然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3D打印技术摘要: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
在详细介绍3D打印技术具有数字制造、降维制造、堆积制造、直接制造和快速制造等优点的基础上,具体给出了光固化成形、材料喷射、粘结剂喷射、熔融沉积制造、选择性激光烧结、片层压和定向能量沉积这七类3D打印工艺。
分别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全球商业化状况和应用领域,并进一步展望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趋势。
最后指出,3D打印技术将深刻改变传统行业的产业模式,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关键词:3d打印技术快速成型添加制造智能制造0.引言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机则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即一种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装置。
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如今这一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用它来制造服装、建筑模型、汽车、巧克力甜品等。
1.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
然后是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而没有胶水的区域仍保持松散状态。
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打印完毕后只要扫除松散的粉末即可“刨”出模型,而剩余粉末还可循环利用。
打印耗材由传统的墨水、纸张转变为胶水、粉末,当然胶水和粉末都是经过处理的特殊材料,不仅对固化反应速度有要求,对于模型强度以及“打印”分辨率都有直接影响。
3D 打印技术能够实现600dpi分辨率,每层厚度只有0.01毫米,即使模型表面有文字或图片也能够清晰打印。
受到喷打印原理的限制,打印速度势必不会很快,较先进的产品可以实现每小时25毫米高度的垂直速率,相比早期产品有10倍提升,而且可以利用有色胶水实现彩色打印,色彩深度高达24位。
由于打印精度高,打印出的模型品质自然不错。
除了可以表现出外形曲线上的设计,结构以及运动部件也不在话下。
如果用来打印机械装配图,齿轮、轴承、拉杆等都可以正常活动,而腔体、沟槽等形态特征位置准确,甚至可以满足装配要求,打印出的实体还可通过打磨、钻孔、电镀等方式进一步加工。
同时粉末材料不限于砂型材料,还有弹性伸缩、高性能复合、熔模铸造等其它材料可供选择。
2.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体系,同时该技术可应用的领域也逐渐扩大,已涵盖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工程、医学研究、文化艺术、建筑工程等各个领域,前景远大。
显然,只有不断提高3D打印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持续推动3D 技术的发展。
3D打印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产品设计领域在新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能快速、直接、准确地将设计者的思想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实物样件,缩短了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和降低了开发成本。
该技术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产品开发模式。
2.2建筑设计领域传统的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高端设计要求,借助打印技术强大的优势和无可比拟的逼真效果,现今大多设计机构在大型设施或大型场馆设计中采用3D 打印技术先期构建精准的建筑模型来进行效果测试。
2.3模具制造领域传统的玩具模具制造耗时长,制作成本高,3D打印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大大缩减了开发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采用直接制模和间接制模两种,前者是指利用3D打印技术直接堆积模具,后者是先制出快速成型零件,再由零件复制得到所需要的模具。
2.4机械制造和家电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内主要用于单件制造和小批量金属零件的制造,具有成本低和周期短的优势。
在家电行业,许多大型家电企业,如江苏的春兰、小天鹅,广东的美的、华宝、科龙,青岛的海尔等,在3D打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上都走在了国内前列,这些企业率先采用3D打印技术开发新产品,成效显著。
2.5生物医学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应用研究的增多,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人体器官模型,进行医疗模型和体外医疗器械制造,个性化和永久化的组织工程植入等,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此外,在文化艺术、美学教育、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3D打印技术都展示了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3.3D打印技术的优势与劣势3.13D打印技术的优势1.节省材料。
不用剔除边角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能做到较高的精度和很高的复杂程度,可以制造出采用传统方法制造不出来的、非常复杂的制件;2.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机床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把计算机的任何形状的三维CAD图形生成实物产品;3.它可以自动、快速、直接和比较精确地将计算机中的三维设计转化为实物模型,甚至直接制造零件或模具,从而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4.3D打印无需集中的、固定的制造车间,具有分布式生产的特点;5.3D打印能在数小时内成形,它让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实现了从平面图到实体的飞跃;它能打印出组装好的产品,因此降低了组装成本,甚至可以挑战大规模生产方式。
3.23D打印技术的劣势存在成本高、工时长的软肋:3D打印仍是比较昂贵的技术。
由于用于增材制造的材料研发难度大、而使用量不大等原因,导致3D打印制造成本较高,而制造效率不高。
目前,3D打印技术在我国主要应用于新产品研发,且制造成本高,制造效率低,制造精度尚不能令人满意。
3D打印目前并不能取代传统制造业。
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减材制造法仍是主流”。
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尚不具备优势:3D打印技术既然具有分布式生产的优点,那么相反,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就不具备优势。
目前,3D打印技术尚不具备取代传统制造业的条件,在大批量、规模化制造等方面,高效、低成本的传统减材制造法更胜一筹。
现在看来,想用3D打印作为生产方式来取代大规模生产不太可能。
且不说3D打印技术目前尚且不具备直接生产像汽车这样复杂的混合材料产品,即使该技术在未来取得长足进步,完全打印一辆车只怕要耗时好几个月,在成本上远远高于大规模生产汽车时均摊到每辆汽车上的成本。
所以,对于生产有大量刚性需求的产品来说,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规模生产仍比重点放在“个性化、定制化”的3D打印生产方式更加经济。
打印材料受到限制:3D打印技术的局限和瓶颈主要体现在材料上。
目前,打印材料主要是塑料、树脂、石膏、陶瓷、砂和金属等,能用于3D打印的材料非常有限。
尽管已经开发了许多应用于3D打印的同质和异质材料,但是开发新材料的需求仍然存在,一些新的材料正在研发中。
这种需求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不仅需要对已经得到应用的材料—工艺—结构—特性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其优点和限制;二是需要开发新的测试工艺和方法,以扩展可用材料的范围。
精度和质量问题:天津天易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讲,由于3D打印技术固有的成型原理及发展还不完善,其打印成型零件的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物理性能(如强度、刚度、耐疲劳性等)及化学性能等大多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使用要求,不能作为功能性零件,只能做原型件使用,从而其应用将大打折扣。
而且,由于3D打印采用“分层制造,层层叠加”的增材制造工艺,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再紧密,也无法和传统模具整体浇铸而成的零件相媲美,而零件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结构决定了零件的使用性能。
4.3D打印技术的性能指标4.1打印速度打印速度是指单个打印作业在Z轴方向打印一段有限距离所需的时间(拥有稳定垂直构建速度的3D打印机通常采用这种表达方式。
其垂直打印速度与打印部件的几何形状和(或)单个打印工作的部件数无关。
垂直构建速度快、且因部件几何形状或打印部件数而产生很少或不产生速度损失的3D打印机,是概念建模的首选。
因为这类打印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生产大量替换部件。
打印速度始终是越快越好,对概念建模应用而言更是如此。
垂直构建速度不受打印数量和复杂度影响的3D打印机,是概念建模应用的首选,因为它们可以快速地大量打印不同的模型,用于同时进行比较,这就能加速和改善早期决策过程。
4.2部件成本部件成本通常表示为每单位体积的成本,如每立方英寸的成本或每立方厘米的成本。
即使是同一台3D打印机,打印单个零部件的成本也会因为几何形状的不同而相差很大,根据常用的典型零部件STL文件包来估算部件成本,往往更有助于决定部件成本。
部件成本取决于3D打印机打印一组既定部件所消耗的材料总量和使用材料的价格。
通常,使用粉末材料的3D打印技术,部件成本最低。
廉价的石膏粉是基础建模材料。
未使用的粉末会不断地在打印机中回收和再利用,因此其部件成本可以达到其他3D 打印技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有一类塑料部件技术仅使用一种消耗材料,既用于打印部件所需,也用于印刷过程中的支持需要。
相比其他塑料部件技术,它通常使用较少的材料作为支撑材料,因此其产生稀疏的支撑结构,而且很容易被清理掉。
大多数单材料3D打印机不会产生大量工艺废料,这使其具有极高的材料性价比。
4.3最小细节分辨率分辨率一般写成每英寸点数(DPI)、z轴层厚、像素尺寸、束斑大小和喷嘴直径等等。
最好的比较策略是亲自用眼睛去鉴定不同技术打印出来的部件成品。
查看锋利的边缘和拐角清晰度、最小细节尺寸、侧壁质量和表面光滑度。
使用数字显微镜会有助于部件成品的鉴定,因为这种廉价设备可放大并拍摄微小的细节便于比较。
对3D打印机进行鉴定测试时,至关重要的是打印部件能准确地呈现设计效果。
根据鉴定测试方式,对最小细节质量进行妥协,降低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4.4精度精度分为精密度和精确度。
在3d打印行业通常说的精度是精确度即是指打印物品与模型比较的准确程度。
3D打印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制造部件,将材料从一种形式处理成另一种形式,从而创造出打印部件。
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数,如材料收缩——在打印过程中,必须进行补偿以确保最终部件的准确度。
粉末材料的3D打印机通常使用粘合剂,打印过程中拥有最小的收缩变形度,因而成品准确度往往较高。
塑料3D打印技术一般通过加热、紫外线光或二者共用来处理打印材料,这就增加了影响准确度的风险因素。
其他影响3D打印准确度的因素还包括部件尺寸和几何形状。
有些3D打印机提供不同程度的打印准备工具,可以为特定的几何形状细调准确度。
4.4.1精度要素3d打印机的精度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1、机械部分中的行走系统是否准确合理。
2、软件控制系统是否合理。
3、机箱、底座不可以有抖动或者松动现象。
4、不要选择皮带或齿条带类的软连接的行走连接结构,以保证运行时不抖动,不变位。
5、机器框架要坚固,最好是工业化生产的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