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语文 学案-四季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季》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季》部编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四季》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为什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四季的奥秘。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与背诵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四季变化的美好,并能流利地背诵课文。
举例:注意课文中字词的发音,如“春、花、草、树”等,以及句子的韵律美。
(4)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观察生活中的四季变化,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5)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一年级学生可能对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不够熟悉,需要教师逐步引导。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
(2)生字的书写:学生可能对生字的书写笔顺、结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反复练习。
举例:在书写生字时,教师应强调“秋”字的笔顺,让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进行书写。
(3)词语的运用:学生可能在实际情景中难以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需要教师设置相关活动进行引导。
举例:开展“四季词语接龙”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词语。
(2)识字与写字:掌握本课生字,了解字的笔画和结构,学会正确书写。
举例:生字“春”的笔画数为6画,结构为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3)词语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如“春天花开、夏天树绿、秋天叶黄、冬天雪白”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季》|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季》|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季》|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四季》的基本概念;2.通过诵读、绘画等多方面途径了解中国的四季变化;3.通过阅读、口头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4.引导学生对自然界进行观察,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通过多方面途径了解中国的四季变化;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自然界进行观察,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四季变化,引导学生对这些变化进行认识。

2. 发散思维(5分钟)教师可以出一些有关四季变化的问题,如“你们在春天喜欢什么?”,“看到秋天你们想到的是什么?”等等,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新知输入(30分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向学生讲解四季变化的概念,同时着重介绍中国四季的变化规律。

通过让学生看着图片、视频等感性认识四季变化,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

4. 实践操作(30分钟)1.让学生诵读《四季》,通过诵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2.让学生画出不同季节自然界的变化,通过绘画进行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3.让学生出门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5. 总结(5分钟)与学生分享他们在操作中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第一课,通过让学生感性认识四季变化和理解基本概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对自然界进行观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实践操作环节,结合课堂后的记录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 四季(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 四季(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四季一、课文简介《四季》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讲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季节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2.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3.让学生能够通过描述季节的变化,锻炼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和关心生态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季节的特点;2.帮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季节变化。

四、教学方法1.呈现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春、夏、秋、冬季节的特点;2.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3.描述法:通过让学生描述季节的变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季节的视频或播放季节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激发学生对季节的兴趣。

2、预览课文通过简单的预览,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学习目的,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3、呈现法教学1.春季:播放春季温暖、花儿开放等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春季的特点;2.夏季:播放夏季阳光普照、果树丰收等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夏季的特点;3.秋季:播放秋季秋叶飘落、果实成熟等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秋季的特点;4.冬季:播放冬季雪花飘落、寒风刺骨等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冬季的特点。

通过呈现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通过声音、画面等多种媒介形式学习四季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4、讨论法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四季的特点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四季的认识和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加深对季节的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5、描述法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季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积累能力。

6、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目,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试,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在分享中更好地理解季节的变化,丰富知识结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名称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和自然景观。

3.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不同季节的名称和特点。

2.掌握描述不同季节的常用词汇。

难点1.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能力培养。

2.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和学习积极性提高。

三、教学方法1.呈现法: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四季的特点和景象。

2.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季节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感知自然风光的美好。

3.游戏法:通过季节记忆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1. 导入1)引入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四季的名称:(展示图片)老师:这张图片展示了四季,让我们观察一下,你们知道这是哪四个季节吗?学生: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老师:很好,这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

2. 学习2)通过幻灯片呈现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和描述:(展示图片)老师:这是春天的景象,可以看到,百花争艳,万物复苏。

你们观察一下图片,能描述一下春天的特点吗?学生:温暖、花香、青翠。

老师:很好,再来看一下夏天的图片,你们能描述一下夏天的特点吗?(展示夏天图片)学生:炎热、阳光、绿草如茵。

老师:非常好,看来你们已经对四季有了很好的了解。

现在,请跟我一起读一读包含四季的句子:春天来了,暖风吹,树叶抖,花儿开。

夏天来了,太阳大,冰棍、西瓜、葡萄爽。

秋天来了,果实红,硕果繁,一阵风儿把它吹。

冬天来了,雪花飘,雪人笑,围起来唱对口。

3)学生小组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象,描述并呈现:(组织学生观察并呈现图片)老师:现在,我把你们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个季节的观察,然后简要说一下就行。

(学生观察并呈现)3. 进一步学习4)通过游戏方式活跃教学气氛:老师:我们来玩一下季节记忆游戏,看看你们的记忆力怎么样。

一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四课《四季》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四课《四季》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四课《四季》部编版
一、课前导入
本节课的主题是“四季”,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回忆起自己所经历过的四季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用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
•在你家附近,你可以观察到哪些四季的变化?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的特色?
二、课堂教学
1. 听读课文
首先,让学生听读课文,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四季的名称和不同特点
•描写每个季节的句子及其特点
2. 课文理解
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每个季节的特点,并形成简单的总结。

可以使用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
•冬天有什么特点?
•春天有什么特点?
•夏天有什么特点?
•秋天有什么特点?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合作完成总结汇报。

3. 小组合作
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自主设计一幅图画,展示不同的季节特点。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名代表展示图画,并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

4. 课堂作业
让学生回家完成以下作业:
•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场景,并写下相关描写词语。

•找出家里一本与季节有关的书,并编写一个简单的读书报告,包括书名、作者、书中有哪些描写和自己的读后感。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听读、理解、小组合作和个人作业等多种形式,来深入学习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这样的多元化学习方式,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团队合作,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

认识2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学生观察想象。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和小节。

1、整体识字,全体认读生字,小老师带读生字。

2、注意“说”“是”读翘舌音,“圆”是整体认读音节,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生字的字形让学生自主识记,整体感知,注意形义的联系。

当堂板书,让学生动态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句(1)指名读。

思考:这一句写的是什么(2)看图认识“草芽”。

(3)提问:草芽为什么说他就是春天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4)指导朗读。

握好朗读基调。

要把描写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句子是重点,读出它们各自的形态,如“草芽尖尖”,“尖尖”要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荷叶圆圆”,“圆圆”声音微微上扬;“雪人大肚子一挺”,“一挺”要重读,表现出雪人顽皮的样子。

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

四)词句讲释1、“穗”,看图,让学生感知,告诉学生“穗”是谷类植物簇生在一起的花或果实。

组词:稻穗、谷穗、麦穗。

2、注意儿歌的四个小节,结构、句式都相同,抓住第一节(只有一句话),引导学生读懂草芽是春天有特征的事物,所以他说自己是春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丰富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有感情并准确的朗读课文。

2、体味作者笔下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运用。

4、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感悟作者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体味作者笔下四季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景散文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2、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的“抒情诗之王”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二、字词预习检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的字词,弄清字词读音、字形以及含义。

组内练写,互相检查。

)①读准字音。

静谧(mì)莅临(lì)吝啬(lìn)(sè)咄咄逼人(duō)粗犷(guǎng)干涩(sè)②掌握下列词语静谧:安静。

谧,安宁、平静。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2.会用季节词汇进行描述二、教学重点:1.通过图画和文字来了解季节的特点2.掌握季节词汇和句式三、教学难点:1.识别季节特点的描写2.初步掌握季节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PPT、采访录音及图片、互动游戏卡片、注意“四季基础知识”详情见附件2.学生准备:课前复习、本课听、看、说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 热身1.教师与学生互动,掌握季节的名称,齐说四季:春夏秋冬!2.回顾上一课,复习季节的变化和特征2. 采访1.呈现采访录音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提问和回答,如:这张图片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季节的树上会有如此地漂亮的花?哪个季节雨水多,天气湿润?2.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图片上,从中提取季节的特征和语言表达3. 练习1.学生阅读《四季》这篇课文,学习季节的词汇和句式。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的名字是什么?2.文章是如何描述四季变化的?3.季节的词汇和句式有哪些?2.学生练习小组、配对,讨论以下问题:1.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2.喜欢的季节有什么特点?3.喜欢的季节有哪些活动可以参加?4.听同伴分享,并给予自己的感受4. 游戏1.分发“四季卡片”。

让学生围成圈,依次以“我看到了春天,我喜欢春天的…”和“我看到了夏天,我喜欢夏天的…”的方式交替发言,每个人都要说一种不同的特点或活动,注意答案不能重复2.对于初一次接触季节的学生,应重复春夏秋冬的简单记忆方式,引导学生轻松记忆5. 小结1.回顾课堂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图片、课文、游戏等形式进行,同时强调季节词汇和句式的运用。

教师注意了对学生趣味的启发,使学生在游戏中能习惯性地熟记四季的特点,同时在交谈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季节词汇和句式。

由于本堂课主要是对初一次接触季节的学生进行知识普及,因此提出了季节基础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认识3个偏旁“讠、虫、夂”。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学习重难点】
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

认识3个偏旁“讠、虫、夂”。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组词。

天()
2.填空。

“冬天”的“冬”偏旁是_____。

3.填空。

“传说”的“说”的偏旁是_____字旁。

4.在()中为()前一个字注音。

雪()
5.假如你是坐在荷叶上的青蛙,你会对荷叶说什么,又会对荷花说什么?
二、达标检测
1.判断对错。

一年有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合起来就叫“四季”。

2.照样子,说一说。

例:荷叶圆圆
()圆圆
3.仿照课文说一说秋天的景物。

(),他对()说:“我是秋天。

”4.组词。

是()
5.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难忘的第一次
飞机现在是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了。

我第一次坐飞机离现在已有三年之久,但第一次坐飞机时的感受,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三年级暑假“北京三日游”的最后一天。

下午,我们全家来到首都机场,候机大厅里人山人海,很难找到空位。

我和姐姐是耐不住性子的人,等心绪稍稍平稳,立即在大厅转悠起来。

我可不像大人们那么从容,隔一会儿就上一次厕所,担心在飞机上不能如厕,三番五次,连厕所的清洁工都认识我了。

在紧张激动而又漫长的等待中,我们的航班通知要起飞了。

我们赶忙坐上机场载向飞机的巴士。

透过车窗我看见首都庞大的机场被暮色笼罩着,一架架飞机如同一只只展开双翼的大鸟,闪着银灰色的光,安静地停在机场。

下了巴士,不知不觉被人流冲进机仓。

机仓门口的乘务员阿姨彬彬有礼的欢迎着每一位乘客,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我拣着靠窗的位子坐下了。

随着乘务员的最后一次安全提醒,飞机慢慢启动了,开始在滑道上滑行,并且速度越来越快,渐渐离开地面。

我的心也绷的越来越紧,总觉得脚下空落落的。

为缓解紧张,我向窗外望去,把美丽的首都夜景尽收眼底。

哇,平日里眼中的摩登大楼此时变得这般矮小,一束束灯光从高楼大厦里射出,把城市点缀的金碧辉煌。

我顿时产生一种自己是世界元首的感觉。

我尤如一只雄鹰自由飞翔在地球的上空,俯瞰着地球与人类。

而再往上看,飞机四周黢黑的夜空,此时如同一头猛兽张开着大嘴,仿佛立刻要把飞机吞噬,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的耳朵居然不由自主的“嗡嗡”响起来,又酸又胀。

妈妈看到我奇怪惊恐的表情,告诉我不要紧张,坐飞机出现耳鸣是正常的。

外面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将目光转移到仓内,好奇地摆弄着座位前后的桌子。

不一会儿,空姐推着小推车走来了,车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饮料和航空食品。

我的肚子条件反射般的“咕咕”叫起来,这时我才想起许久没有进食了,于是连忙要了一份,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当飞机飞到五千米高空时,仓内静悄悄的,似乎很多人都睡着了。

我也打起盹来,但我的心并没有因疲倦而放松。

恍惚中飞机上多了一种敲击窗户的声音,怎么回事?大部分乘客都惊醒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声“下雨了”!我的心猛的提到了嗓子眼,抓住妈妈忐忑不安地问:“要不要紧”?妈妈轻声安慰我:“傻孩子,不会有事的,飞机就要到合肥了”!我看着豆大的雨点敲击着窗户,心里竟然祈祷飞机安全着陆来。

飞机终于开始降落,和起飞时一样,在滑道上滑行了一会儿。

渐渐地,速度慢下来,在一阵刺耳的声音中停住了,我的心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在一片欢笑声中我第一次乘飞机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这次坐飞机虽然让我体会到了居高临下的感觉,但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脚踏实地的踏实感。

4/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