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斜拉桥简介

合集下载

斜拉桥整体介绍及实例分析(90页)

斜拉桥整体介绍及实例分析(90页)

1.2.2 索塔布置
横向布置形式
从横桥向,索塔的布置方式主 要有柱型(单或双)、门型或H型、 A型、倒Y型及菱型等,如图 19.5所示。柱型塔构造简单, 但承受横向水平力的能力低。较 单柱型而言,门型塔抵抗横向水 平荷载的能力较强。A型和倒Y 型主塔具有较大的横向刚度,但 其构造及受力复杂,施工难度较 大。
单索面类型兼具美学与结构的优势,但拉索不起抗扭的作用,主梁 要采用抗扭刚度较大的截面。这种体系不适合太宽的桥
平行双索面类型对主梁截面抗扭有利,主梁可采用较小抗扭刚度的 截面并且具有较好的抗风稳定性,
斜向双索面对桥面梁体抵抗风力扭振十分有利,尤其适合于特大跨 径的桥梁,倾斜的双索面应采用倒Y型、A型或双子型索塔。若跨径 过小,考虑视野问题,不宜采用。
1.2.2 索塔布置
普通索
拉索锚点处荷载P作用下, 主梁 下挠量:


Pb
EAsin2
பைடு நூலகம்
cos

Pb3 3EI
tan
sin2 cos 值最大,拉索的支承刚度最大, α 为55°最大;tanα越小,塔的
支承刚度越大。
1.2.2 索塔布置
端锚索
中跨布载时,水平力F作用下,塔顶水平位移为:

F H
EAsin cos2
α为35°时,Δ最小,端锚索提供的支承刚度最大
综合考虑索和塔的共同影响,对于 每座斜拉桥存在一个最佳高度H, 使得索和塔对主梁的支承刚度达到 最大。
1.2.3拉索布置
1、索面布置
索面布置主要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空间斜向双索面等类型,如图 19.6所示。
1.2.3拉索布置
密索布置
第三阶段:密索布置,主梁更矮,并广泛采用梁板式开口断面。

斜拉桥概述

斜拉桥概述

拉 优越性:
桥 1.跨越能力大; 概 2.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和抗风稳定性; 述 3.依靠斜拉索的应力调整,能设计的很经济;
4.结构轻巧,适应性强;
5.利用斜拉索,发挥无支架施工的优越性。
桥 梁 工 程
二、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斜 (一)孔跨布置
拉 1、 双塔三跨式
桥 概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斜拉桥孔跨布置方式。由于它的主跨跨 径较大,一般可适用于跨越较大的河流。如下图所示。
直线形状,不发生大的位移,故斜拉桥整体刚度要比悬索桥
大的多。
桥 梁 工 程
一、斜拉桥的特点
斜 拉 桥 概 述
斜拉桥充分利用斜拉索的刚性,巧妙地将索与梁结合 桥
起来。因此,斜拉桥这一桥式属于梁式桥与悬索桥之间的 梁
大跨度桥梁,它可有效的用于1000—600m之间的跨度。
工 程
一、斜拉桥的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具有下列显著的
拉 2、 独塔双跨式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斜拉桥孔跨布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概 述
由于它的主孔跨径一般比双塔三跨式的主孔跨径小,适用 于跨越中小河流和城市通道。
桥 梁 工 程
二、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斜 (一)孔跨布置
拉 2、 独塔双跨式 桥 概 述 独塔双跨式斜拉桥的主跨跨径L2与边跨跨径L1之间的比例关
系一般为L1=(0.5—0.8)L2,但多数接近于L1=0.66L2 。 国内资料统计为:

桥 梁 工 程
二、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斜 (一)孔跨布置
拉 1、 双塔三跨式 桥
概 述
主跨跨径L2与边跨跨径L1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统计资料为: 钢斜拉桥:L1=(0.40-0.45)L2;

3.5.12.5.1斜拉桥概述

3.5.12.5.1斜拉桥概述

发展
稀索布置
2
第一阶段:稀索布置,主梁较高,主梁以受弯为主,拉索更换不方便。
中密索布置
2
第二阶段:中密索布置,主梁较矮,主梁承受较大轴力和弯矩。
密索布置
2
第三阶段:密索布置,主梁更矮,并广泛采用梁板式开口断面,主梁承受轴力为主,弯矩为辅。
受力
a图中给出了在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的弯矩分布图,
b图给出了在相同荷载作用下三跨斜拉桥的弯矩分布图, 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斜索的支承作用,使主梁恒载弯矩 显著减小。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主梁以受压为主, 索塔也是以受压为 主,斜索承受拉力。
美国P-K桥(L=299m, 1978年)
美国日照桥的防撞设施 (L=366m, 1987年)
挪威Skarnsundet桥(L=530m,1991 年) 于L1=0.66L2
两跨相等时,由于失去了边跨及端锚 索对主跨变形的约束作用,造成主跨 变形过大,因而这种形式较少采用。
多塔多跨式
(≥3塔)( ≥4跨)
(a) 三塔四跨式斜拉桥 的变形
(b) 双塔三跨式斜拉桥 的变形
做中间刚 性塔
增加主梁 梁高
1
拉索加劲 中间塔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一种由主梁、索塔、和斜索组成的组合体系桥梁。 它的荷载传递路径是: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 车辆(准备小车)等其它荷载传至索塔,再通过索塔基础传至地基。
索塔
斜拉索
主梁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一种由主梁、 索塔、和斜索组成的组合体系桥梁。
它的荷载传递路径是:受拉的斜索将主梁多点吊起,并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 (准备小车)等其它荷载传至索塔,再通过索塔基础传至地基
2
3

《斜拉桥简介》课件

《斜拉桥简介》课件

世界上著名的斜拉桥案例
东京湾海底隧道大桥
全长约14.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金门大桥
连接旧金山和美洲大陆,是美国著名的地标之一。
长江大桥
位于中国武汉,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斜拉桥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1 大跨度
斜拉桥可以跨越较长的距 离,适用于需要大跨度的 工程项目。
2 美观
3 抗风能力
斜拉桥的独特设计和外观 给城市增添了美丽与特色。
斜拉桥的结构具有良好的 抗风性能,适用于风力较 大的地区。
斜拉桥的设计与建造
1
设计阶段
斜拉桥的设计包括结构分析、桥塔选址、斜拉索布置等。
2
建造阶段
斜拉桥的建造包括基础施工、塔身制作、斜拉索张拉等。
3
竣工验收
斜拉桥在竣工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其安全可靠。
《斜拉桥简介》PPT课件
斜拉桥是一种采用斜拉索作为主要结构的桥梁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美 观的外观而闻名于世界各地。
定义和起源
斜拉桥是一种桥梁结构,通过悬挂在桥塔上的斜拉索承载桥面荷载。它起源于古代木桥的悬索结构,并在现代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结构和工作原理
斜拉桥的主要结构包括桥塔、斜拉索和桥面。桥塔支撑斜拉索,斜拉索再传递荷载到桥面,达到承载车辆和行 人通行的目的。
斜拉桥的维护与保养
斜拉桥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定期巡查、螺栓检查、铺装养护等,以确保桥梁的良好状态和安全运营。
斜拉桥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斜拉桥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打造更高效、更美 观、更环保的桥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斜拉桥简介 PPT

斜拉桥简介 PPT

谢谢聆听
静力分析 1.斜拉桥的分析 稳定性分析
动力分析
整体分析 局部分析
抗风分析 抗震分析
2.内力计算的基本要素
非线性因素
几何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Hale Waihona Puke 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影响
活载内计力算
2.斜拉索合理索力的确定
力学概念方法 优化方法
3.塔、梁、索截面计算
4.斜拉桥的稳定分析 5.斜拉桥的抗风问题
风力静态的效应 风力动态的效应 斜拉桥的风振及减振措施
3.塔梁固结、塔墩分离——塔梁固结系 4.主梁、索塔、桥墩三者互为固结——钢构体系
漂浮体系
半漂浮体系
塔梁墩 的不同结合
塔梁固结体系
钢构体系
1.漂浮体系主梁除 两端有支座外,其 余位置均有拉索支 撑,成为在纵向可 自由漂移的多点弹 性支撑连续梁,次 内力较小,受力均 匀。具有很好的抗 震消能作用。塔梁 之间要设横向约束。
2)塔柱的截面尺寸:考虑塔柱受力、锚固区构造、 张拉设备所需空间等因素。
3.斜拉索的锚固区构造
1.实心塔柱的交叉锚固 2.空心塔柱上的对称锚固
塔柱上直接锚固
钢锚梁锚固
钢锚箱锚固
(四)主梁的构造与截面尺寸
1.主梁的横截面布置
2.主梁的截面尺寸
主梁高度 主梁宽度 横梁
3.斜拉索与主梁的锚固构造
四、斜拉桥的设计计算
协部作多分体塔斜系 斜斜拉拉拉桥桥桥
部分 斜拉桥
其他体系 斜拉桥
多塔 斜拉桥
除端载弯度顶刚主改的索比斜其这城将边锚下曲和水度梁远于支梁或利矩离弯变初与例拉他就矮斜塔索塔,弯平的的离拉撑与连用卸塔矩塔张主关索荷是塔拉外 的柱 使 矩 位 同 自索索效变续连载柱。柱力梁系只载部斜索,锚向荷大移时由塔倾率截钢续作处高,承。承仍分拉称中固荷载增和保伸的角低面构梁用主度可担塔担由斜桥超塔作载跨。提证缩主很,连相的减梁和以的柱部主拉,剂均用作主控高温式梁小将续连负少的斜改外较分梁桥国量没,用梁制全差关由,主梁,弯远负拉变荷低荷承。外预有活跨挠塔桥下键索拉载时载担也也应。,,, 力。

斜拉桥简介分解

斜拉桥简介分解

钻孔灌注桩
主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箱形空心承台基础。 按照上部结构荷载以及船撞力的要求,桩基础需 要41根直径为2.5 m的钻孔灌注桩,桩底标高109.0 m,桩长为100 m。承台顶面标高6.3 m,考 虑到避免船舶直接撞击桩身的构造要求,根据船 撞力作用范围(参见船撞力研究成果表)以及最 低通航水位-1.46 m,确定底面标高-9.0 m,因此 承台设计为厚15.3 m的箱形空心承台;承台顶、 底板厚度均为4m,外壁厚度1.5 m,隔舱壁厚度 1 m, 隔舱大小为6.25³6.25 m;承台平面尺寸为 62.75³29.5 m的圆端形。
索塔
索塔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呈倒Y形。塔柱分 上、中、下三段,上塔柱高89.396m,中塔 柱高146.692m,下塔柱高61.612m,总高 度297.700m,桥面以上高230.410m。塔柱 顺桥向宽度由塔顶的9m直线变化至塔底的 15m;横桥向塔顶宽8m,自上向下逐渐变 宽,中、下塔柱横向宽度由分叉点处的 5.5m直线变化至塔底的8m。采用矩形断面, 在外侧中部设置凹槽
斜拉索
钻孔灌注桩
水上钻孔灌注桩采用一般钻孔平台进行施工; 钻孔平台采用钢管桩(钢护筒)、桁架梁和型钢 等进行搭设,钢管桩(钢护筒)利用打桩设备进 行打设,钢管桩的倾斜率应控制在1%以内,平面 偏移应小于30cm。钢管桩(钢护筒)的打设宜选 择在平潮时进行,钢管桩(钢护筒)打设到位后 立即进行连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搭设钻孔平 台的桁架梁和型钢等先用连接设备在岸上或施工 船舶上拼接成施工需要的长度,再利用吊装设备 吊装到位。陆地钻孔灌注桩施工根据施工荷载及 墩位地基承载能力,采用筑岛法或桩基平台法施 工。筑岛施工时筑岛面积应根据钻孔方法、钻孔 机具的大小等要求决定,筑岛高度应高出地面 0.5~1.0m,并需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

桥梁工程课件-斜拉桥

桥梁工程课件-斜拉桥
寸应根据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的要求, 并结合拉索在索塔上的锚固构造要求和桥梁美学 上的要求来确定。
四、斜拉桥的支承
斜拉桥的支承体系包括主梁的支承和索塔的支 承。支承的不同布置对斜拉桥的结构受力性能影响 很大,在全桥的总体布置及构造设计中应予以充分 考虑。斜拉桥的支承除应满足正常使用阶段的各种 受力情况外,还应考虑其在环境条件较差时保持良 好的工作性能,并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需易于更换拉 索或支座。
2. 零位移法
零位移法的出发点是通过索力调整,使成桥状态下主梁和斜 拉索交点的位移为零。对于采用满堂支架一次落架的斜拉桥体系, 其结果与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这两种方法用于确定主跨和边跨对称的 单塔斜拉桥的索力是最为有效的,对于主跨和边跨几乎对称的三 跨斜拉桥次之,对于主跨和边跨的不对称性较大的斜拉桥,几乎 失去了作用。因为这两种方法必然导致比较大的塔根弯矩,失去 了索力优化的意义。
5. 内力平衡法
内力平衡法的基本原理是设计适当或合理的斜拉索初张力,以使 结构各控制截面在恒载和活载共同作用下,上翼缘的最大应力和材料 允许应力之比等于下冀缘的最大应力和材料容许应力之比。
内力平衡法假设斜拉索的初张力为未知数,各截面特性以及初张 力以外的恒载内力和活载内力为已知数。
二、斜拉桥的平面分析
以全飘浮体系的斜拉桥为例,拆除过程一般由下列步骤组成: 1.移去二期恒载。 2.拆除中间合龙段。 3. 在桥塔和主梁交接处增加临时固结约束。 4.拆除斜拉索、主梁单元。 5.增加支架现浇梁段的临时支承。 6.拆除斜拉索、梁单元到桥塔为止。
4.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无应力状态法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不计斜拉索的非线性 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采用完全线性理论对斜拉桥解体, 只要保证单元长度和曲率不变,则无论按照何种程序恢复还 原后的结构内力和线形将与原结构一致。应用这一原理,建 立斜拉桥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的联系。

斜拉桥2

斜拉桥2

桥梁工程
索距的布置
可以分为“稀索”与“密索”:在早期的斜拉桥中都为 “稀索” (超静定次数少),现代斜拉桥则多为“密索”( 必 须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
早期:稀索
拉索间距 现代:密索 混凝土达6m~12m 钢梁(或组合梁)斜拉桥达8m~16m 混凝土达15m~30m
钢斜拉桥达30m~50m
拉索倾角(边索)
2015/12/12
斜拉桥的种类 矮塔斜拉桥,又称部分斜拉桥。塔高较低,梁体刚度较大, 斜拉索对承载力的贡献相对较小。
多塔斜拉桥,具有两个以上索塔的斜拉桥。
混凝土梁斜拉桥,主梁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的斜拉桥。 钢梁斜拉桥,主梁与桥面板均为钢结构的斜拉桥。 组合梁斜拉桥,主梁为钢结构,桥面板为混凝土结构,主 梁与桥面板组合共同承载的斜拉桥。 混合梁斜拉桥,边跨的一部分或全部采用混凝土梁,主跨 的大部分或全部采用钢梁或组合梁的斜拉桥。
交工三班汪浩组
第一节
斜拉桥概述
一、斜拉桥 (cable-stayed bridge ) 的简介
定义: 由梁、索、塔三类构件组成的一种桥面体系以加 劲梁受压(密索)或受弯(稀索)为主,支承体系以斜 拉索受拉及桥塔受压为主的桥梁。
特点:与吊桥相比
它是一种自锚体系,不需昂贵的地锚基础;
防腐技术要求较低,还可在通车情况下换索; 刚度较大,抗风能力较好;
桥梁工程
1. 双塔三跨式 适用:跨越较大的河流、海口及海面;最常用,分对称式和 非对称式。
边跨L1与中跨L2之比: 一般宜为0.33~0.50 钢主梁宜为0.30 ~0.40;组合梁宜为0.40~0.50;混合梁 宜为0.30~0.45;混凝土主梁宜为 0.40~0.45。但在特殊的 地形条件下,可采用更小的跨径比或采用地锚式斜拉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n2 cos值最大,拉索的支 承刚度最大, α 为55°最大; tanα越小,塔的支承刚度越 大。
普通索:塔高与索长、倾 角的关系
2020/4/29
桥梁工程
对于端锚索,当中跨布载时,水平力F作用下,塔顶水 平位移为:
FH
EAsin cos2
α为35°时,Δ最小,端锚索提 供的支承刚度最大
拉索轴力N与倾角α有关, 经推导, α取值45 °。
桥梁工程
二、半漂浮体系
• 该体系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在塔墩上设置竖向 支承,接近于在跨度内具有弹性支承的三跨连续梁。
2020/4/29
桥梁工程
特点:
(1)这种体系的主梁内力在塔墩支点处产生急剧变化, 出现了负弯矩尖峰,通常须加强支承区段的主梁截面。
(2)支承体系的主梁一般均设置活动支座,在横桥方向 亦须在桥台和塔墩处设置侧向水平约束。
桥的纵向弯曲。 主梁设计时,需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
2020/4/29
桥梁工程
• 按截面形式: 1.实体梁式和板式主梁
适用于双索面斜拉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空气动力性能合理。 2.箱形截面 抗弯和抗扭刚度大,能适应稀索、密索、单索 面或双索面等不同斜索布置。 具体见表4-2-1
2020/4/29
2020/4/29
桥梁工程
第六节 斜拉桥构造
一 主梁构造
主梁的主要作用: (1)将作用分散传给拉索。 (2)主梁承受的力主要是拉索的水平分力所形成的轴压
力。 (3)抵抗横向风载和地震荷载,并把这些力传给下部结
构。
2020/4/29
桥梁工程
主梁设计时的控制因素: (1)拉索间距较大时,采用弯矩控制设计; (2)单索面斜拉桥,采用扭转控制设计; (3)双索面密索体系,主要考虑轴压力和整个
• 双索面 扭矩可用拉索的轴力来抵抗,主梁可用较小抗扭刚度 的截面。
• 斜向双索面 对于桥面梁体抗风力扭振特别有利。
2020/4/29
桥梁工程
2.索面形状
• 辐射形 斜拉索沿主梁均匀分布,而集中于塔顶一点。 优点:斜拉索与水平面交角大,故斜拉索的垂直分力对主 梁的支承效果也大。 缺点:但塔顶锚固点构造过于复杂。
主跨跨径大,一般适用于跨越较大的河流。 跨径分割比:边跨与主跨合理而均衡比为1:2:1 • 主 跨 经 济 性 跨 径 : 400m ~ 500m 。 超 长 斜 拉 桥
1000m。 • 边主跨之比与斜拉桥的整体刚度、端锚索的应力变幅
有着很大的关系。
2020/4/29
桥梁工程
二、独塔双跨式
主孔跨径一般比双塔三跨式跨径小,适用于跨越中小河 流和城市河道。
桥梁工程
主梁的主要组合方式(材料决定): (1)预应力混凝土梁,称混凝土斜拉桥 (2)钢-混凝土组合梁,称组合梁斜拉桥
(3) 钢主梁,称钢斜拉桥 (4)主跨为钢主梁或钢-混凝土组合梁,边跨为 混凝土梁,称为混合式斜拉桥。
2020/4/29
桥梁工程
各种材料主梁的经济跨径:
• 研究认为: 跨径200~ 400m ,采用混凝土主梁; 400~ 600m ,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 大于600m, 采用钢主梁。 400、600m临界区域,综合考虑,做经济比较。
2020/4/29
桥梁工程
斜拉索不能给梁提供有效的横向支承,为了抵抗风力引 起的主梁横向位移,故设之。
2020/4/29
桥梁工程
该体系优点:
(1)全跨满载时,塔柱处主梁无负弯矩峰值;
(2)主梁可以随塔柱的缩短而下降,所以温度、收缩和 徐变内力均较小。
(3)密索体系主梁各截面的变形和内力变化较平缓,受 力较均匀;
• 现代斜拉桥的发展:
第一阶段:稀索布置,主梁较高,主梁以受弯 为主,拉索更换不方便;
第二阶段:中密索布置,主梁较矮,主梁承受 较大轴力和弯矩;
第三阶段:密索布置,主梁更矮,并广泛采用 梁板式开口断面。
2020/4/29
桥梁工程
稀索布置
2020/4/29
密索布置
桥梁工程
第二节 孔跨布局
一、双塔三跨式
2020/4/29
桥梁工程
• 竖琴形 斜拉索成平行排列。 优点:可简化与塔的连接构造,塔上锚固点分散,对 索塔的受力有利。 缺点:倾角小,索的总拉力大时,钢索用量多。
2020/4/29
桥梁工程
• 扇形 斜拉索不互相平行,兼有上述两种布置方式的优点。 故广泛采用。
2020/4/29
桥梁工程
3.索距的布置
2020/4/29
桥梁工程
2.平行钢绞线配夹片锚。
2020/4/29
桥梁工程
• 平行钢丝索中的钢丝换成等截面的钢绞线即成 为平行钢绞线索;钢索线在索中平行排列,故 称为平行钢绞线索。
• 采用夹片锚的原因:现场施工中难以将 15mm的钢铰线镦头和保证其质量。
• 钢绞线的逐根张拉中,须使最终斜索中的各根 钢绞线拉力相等。此张拉工艺称为“等值张拉 法”。
综合考虑索和塔的共同影响, 对于每座斜拉桥存在一个最 佳高度H,使得索和塔对主 梁的支承刚度达到最大。
端锚索:塔高与索长、倾 角的关系
2020/4/29
桥梁工程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4/29桥梁工程
1.索面位置
第四节 拉索布置
2020/4/29
桥梁工程
• 单索面 拉索对抗扭不起作用,所以主梁应采用抗扭刚度较大 的截面。优点:桥面视野开阔。
(4)地震时允许全梁纵向摆荡,成为长周期运动,从而 抗震消能,因此地震烈度较高地区可考虑选择这类体 系。
2020/4/29
桥梁工程
该体系缺点:
(1)当采用悬臂施工时,塔柱处主梁需临时固结。 (2)斜拉索不能对梁提供有效的横向支承,为抵抗由于
风力等所引起的横向摆动,必须增加一定的横向约束。
2020/4/29
• 力学特性:主梁在斜拉索的多点支承下,像多 跨弹性支撑的连续梁一样,使弯矩值得以大大 地降低,这不但可以使主梁尺寸大大减小,而 且由于结构自重显著减轻,既节省了结构材料, 又能大幅度地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 在主梁承受荷载之前需要对斜拉索进行预张拉。
2020/4/29
桥梁工程
• 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包含较多的设计 变量,桥型方案和寻求合理设计较为困难。
各种空心截面包括H形截面,一般均在每一层拉索 锚头处增设水平隔板。
① 有利于将索力传递到塔柱全截面上;
② 在施工阶段和养护时可作为工作平台。
2020/4/29
桥梁工程
三、拉索 拉索的构造
• 拉索构造分为整体安装的拉索和分散安装的拉索。 整体安装:平行钢丝索配冷铸锚。 分散安装:平行钢绞线索配夹片锚。
• 索塔大都采用混凝土结构,主梁一般采用混 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结构,斜 拉索则采用高强材料(高强钢丝或钢绞线)z 制成。
2020/4/29
桥梁工程
2020/4/29
桥梁工程
• 斜拉桥荷载传递途径:斜拉索的两端分别锚固 在主梁和斜塔上,将主梁的恒载和车辆荷载传 递至索塔,再通过索塔传至地基。
2020/4/29
桥梁工程
五、T构体系
• T构体系与刚构体系的区别是主梁跨中区域无轴拉力。 具体方法: ① 在中跨中央部分插入一小跨悬挂结构(活动支座, 卸力)。 ② 以剪力铰代替悬挂结构。
2020/4/29
桥梁工程
六、部分地锚体系
主跨很大,边跨很小时采用。
2020/4/29
桥梁工程
七、矮塔部分斜拉桥体系
桥梁工程概论
主讲人:杨果岳
第十章 斜拉桥简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孔跨布局 • 第三节 索塔布置 • 第四节 拉索布置 • 第五节 主要结构体系 • 第六节 斜拉桥构造
2020/4/29
桥梁工程
第一节 概述
• 是指用锚在塔上的若干斜索吊住梁跨结构的 桥,也叫斜张桥。主要由主梁、索塔和斜拉 索三大部分组成。
塔高降低能提高塔身刚度,但拉索的水平倾角也将减小, 故矮塔部分斜拉桥拉索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承刚度,要求主 梁的刚度较大。受力性能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
2020/4/29
桥梁工程
特点:
(1)塔较矮; (2)梁的无索区较长,没有端锚索; (3)边主跨之比较大; (4)梁高较大; (5)受力以梁为主,索为辅; (6)活载作用下斜拉索的应力变幅较小。
主跨和边跨主梁的设计理念区别: 主跨必须有良好的动力特性,自重较轻; 边跨应具有克服上提力的功能:自重、刚度或设辅助
墩解决。
2020/4/29
桥梁工程
二、索塔
索塔的组成:
2020/4/29
桥梁工程
混凝土索塔的构造
中小跨度
中等跨度
多边形截面索塔比矩形截面的对抗风有利。
2020/4/29
桥梁工程
2020/4/29
桥梁工程
拉索的锚固
1.斜拉索与混凝土梁的锚固 ① 顶板锚固块
以箱梁顶板为基础, 向上、下两个方向延 伸加厚而成。
拉索水平力传至梁截 面,垂直分力由加劲 斜杆平衡。
适用范围:箱内具有 加劲斜杆的单索面斜 拉桥。
2020/4/29
2020/4/29
桥梁工程
三、塔梁固结体系
• 塔梁固结并支承在墩上,斜拉索为弹性支承,相当于 梁顶面用斜索加强的一根连续梁,主梁的内力与挠曲 直接与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刚度有关。
• 支座布置:只在一个塔柱处设置固定支座,其余皆为 纵向可以活动支座。
2020/4/29
桥梁工程
特点:
• 优点:减小了塔墩弯矩和主梁中央段的轴向拉力。 • 缺点(1)中孔满载时,主梁在墩顶处转角位移导致塔
柱倾斜,显著增大主梁跨中挠度和边跨负弯矩; (2)上部结构重力和活载反力都需由支座传给桥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