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
连环替代法

评价偿债能力
评价营运能力
评价盈利能力
评价发展趋势
整理课件
1
比率分析与因素分析
一、比率分析法
(一)比率分析法的定义 (二)比率分析指标 (三)标准比率 (四)比率分析法的局限
二、因素分析法
(一)连环替代法 (二)差额计算法
整理课件
2
一、比较分析法
1、定义 2、常用形式 (1)趋势比较:同历史比 (2)横向比较:同类企业相比 (3)差异比较:与计划比
整理课件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负债对权益比率 负债与资本比率 负债与资产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
(一)比率分析法定义
比率分析法的定义:
将影响财务状况的两个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 例,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 经营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可用百分率、比率和分数等方法来表示。
整理课件
5
(二)比率分析指标
•1、按投资主体或目的划分: • 1)投资者关注的财务比率 • 2)债权人关注的财务比率 • 3)政府管理者关注的财务比率 • 4)经营者关注的财务比率
• (2)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整理课件
25
连环替代法的特点
因素分解 的相关性
M1
M4
顺序替代 的连环性
分析前提 的假定性
M2
M3
因素替代 的顺序
整理课件
26
2、差额计算法
直接利用各因素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作为 该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省略了第 二个步骤。
整理课件
27
举例说明
• 资料:假定A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800,000元,实际为 851,400元。有关资料如下:
因素分析法

7
举例:现按前例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资料,采用 差额分析法计算如下: 三因素同时变动影响的差异总额 =+200 000+(-48 000)+115 200 =+267 200(元) 差额计算法与连环替代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 但差额计算法比连环替代法简化。 。
8
9
10
2、差额计算法 基期指标N 基期指标N0 = A0×B0×C0 实际指标N 实际指标N1 = A1×B1×C1 第一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一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D1=(A1-A0)×B0×C0 第二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二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D2=A1 ×(B1-B0)×C0 第三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第三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D3=A1 ×B1 ×(C1-C0)
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 互联系的因素, 互联系的因素,计算分析各项因素对综合指标变动 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三因素变动对差异额G 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三因素变动对差异额G影响程 度的计算程序如下: 度的计算程序如下:
2
基期指标: 基期指标: 第一次替代: 第一次替代: 第二次替代: 第二次替代:
6
举例:现按前例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资料, 举例:现按前例A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资料,采 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如下: 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如下: 产品产量变动影响的差异额 200- 000)×10×20=+ =+200 000(元 =(1 200-1 000)×10×20=+200 000(元)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影响的差异额 (48-50)× 200×20= 000(元 =(48-50)×1 200×20= -48 000(元) 材料单价变动影响的差异额 (22-20)×1200×48=+ =+152 000(元 =(22-20)×1200×48=+152 000(元)
财务管理的分析四种方法[资料]
![财务管理的分析四种方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cdcaa0fed630b1c59eeb55f.png)
因素分析法一、什么是因素分析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是指数法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它根据指数法的原理,在分析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此逐项分析,逐项替代,故称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二、因素分析法的方法1、连环替代法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某一个财务指标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由如下式子构成:实际指标:Po=A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为Po-Ps,P G 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以下式子计算求得:A因素变动的影响:(Ao-As)×Bs×Cs;B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Bs)×Cs;C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Co-Cs)。
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就应该等于总差异Po-Ps。
2、差额分析法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企业利润总额是由三个因素影响的,其表达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利润总额的变化,以及三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三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3、指标分解法例如资产利润率,可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的乘4、定基替代法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例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三、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1、确定需要分析的指标;2、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及与该指标的关系;3、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数额。
毛利连环替代法计算

案例:某一公司2001年销售情况:销售A产品10000件,销售单价为500元/件,销售成本为300元/件,实现毛利为2000000元;
2002年销售情况销售A产品15000件,销售单价为550元/件,销售成本为330元/件,实现毛利为3300000元;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分析毛利差额。
因素分析:2001年与2002年毛利差额为:
3300000 — 2000000=1300000元
销售毛利额=销售数量×(销售单价-销售单位成本)
①2001年A产品的毛利为10000×(500-300)=2000000元
②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毛利的影响:
15000×(500-300)=3000000元
②-① 3000000—2000000=1000000元
③由于销售单价的变化对毛利的影响:
15000×(550-300)=3750000元
③-② 3750000-3000000=750000元
④由于销售成本变化对毛利的影响:
15000×(550-330)=3300000元
④-③ 3300000-3750000=-450000元
三项因素合计影响使2002年比2001年毛利增加:
1000000+750000-450000=1300000元。
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

案例分析一一因素分析法(抚钢)抚顺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抚钢)财务分析中常采用因素分析法,即把某一综合指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
例如,企业利用 连环替代法 对构成某种钢锭的原材料费用(金属料费用)进行分析,成本资料列于表1:由表1可以看出,构成该种钢锭的原材料成本比目标超支了 50 400元,影响这一指标变动的因素有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三个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应先替代起决定作用的产量因素,其次替代派生的单耗因素,最后代替单价因素。
分析过程如下:钢锭中材料费目标总成本 =目标产量X 目标单耗X 材料目标单价X 1.2 X 870=2 088 000 (元)(1)替代产量因素=实际产量X 目标单耗X 材料目标单价=2 296 800则产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值 =2 296 800-2 088 000=208 800( 元)(2) 替代单耗因素=实际产量X 实际单耗X 材料目标单价=2 200X 1.08 X 870 =2 067 120(元) 则单耗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 =2 067 120-2 296 800=-229 680(元) (3) 替代单价因素=实际产量X 实际单耗X 材料实际单价=2 200X 1.08 X 900 =2 138 400(元) 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值 =2 138 400-2 067 120=71 280(元) 将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数值相加:208 800+ (-229 680 ) +71 280=50 400 (元)=2 000 =2 200X 1.2 X 870(元)分析结果表明,该钢锭的实际材料成本比目标成本超支了50 400元。
主要原因是:由于产量增加,使钢锭的材料总成本增加208 800 元;由于金属料单耗下降,使钢锭中材料的总成本减少了229 680 元;由于金属料单价上升,使钢锭中材料的总成本上升了71 280元。
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资料讲解

案例分析——因素分析法(抚钢)抚顺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抚钢)财务分析中常采用因素分析法,即把某一综合指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
例如,企业利用连环替代法对构成某种钢锭的原材料费用(金属料费用)进行分析,成本资料列于表1:由表1可以看出,构成该种钢锭的原材料成本比目标超支了50 400元,影响这一指标变动的因素有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三个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应先替代起决定作用的产量因素,其次替代派生的单耗因素,最后代替单价因素。
分析过程如下:钢锭中材料费目标总成本=目标产量×目标单耗×材料目标单价=2 000×1.2×870=2 088 000(元)(1)替代产量因素=实际产量×目标单耗×材料目标单价=2 200×1.2×870=2 296 800(元)则产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值=2 296 800-2 088 000=208 800(元)(2)替代单耗因素=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材料目标单价=2 200×1.08×870=2 067 120(元)则单耗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2 067 120-2 296 800=-229 680(元)(3)替代单价因素=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材料实际单价=2 200×1.08×900=2 138 400(元)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值=2 138 400-2 067 120=71 280(元)将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数值相加:208 800+(-229 680)+71 280=50 400(元)分析结果表明,该钢锭的实际材料成本比目标成本超支了50 400元。
主要原因是:由于产量增加,使钢锭的材料总成本增加208 800元;由于金属料单耗下降,使钢锭中材料的总成本减少了229 680元;由于金属料单价上升,使钢锭中材料的总成本上升了71 280元。
连环替代法与差额计算法的例解

设某一分析指标R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报告期(实际)指标R1=A1×B1×C1
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R的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1)
第一次替代A1×B0×C0(2)
A1×(B1-B0)×C0→B变动对R的影响。
A1×B1×(C1-C0)→C变动对R的影响。
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说明
(1)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基础指标在前,派生指标在后;实物指标在前,货币指标在后。如净利润可分解为销售量×单价×销售净利率。关于替代顺序的确定问题,一般来说在题目条件中会有说明。
第二次替代A1×B1×C0(3)
第三次替代R1=A1×B1×C1(4)
(2)-(1)→A变动对R的影响。
(3)-(2)→B变动对R的影响。
(4)-(3)→C变动对R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R=R1-R0
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法
用下面公式直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R的影响。
A1-A0)×B0×C0→A变动对R的影响。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2)固定时期:按先后顺序分析,分析过的固定在报告期或用实际数,未分析过的固定在基期或用计划数。如分析销售量、单价、销售净利率对净利润的影响:分析销售量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应把其他两个未分析过的指标固定在基期或者计划数;分析单价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分析过的销售量固定在报告期或者实际数,未分析过的销售净利率应固定在基期或计划数;分析销售净利率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已分析过的销售量和单价应固定在报告期或者实际数。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和正确运用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和正确运用因素分析法的概念: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颇为广泛。
因素分析法的方法:1、连环替代法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设某一分析指标M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报告期(实际)指标M1=A1*B1*C1基期(计划)指标M0=A0*B0*C0在测定各因素变动指标对指标R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基期(计划)指标M0=A0*B0*C0 (1)第一次替代A1*B0*C0 (2)第二次替代A1*B1*C0 (3)第三次替代A1*B1*C1 (4)分析如下:(2)-(1)→A变动对M的影响。
(3)-(2)→B变动对M的影响。
(4)-(3)→C变动对M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M=M1-M0=(4)-(3)+(3)-(2)+(2)-(1)2、差额分析法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某一个财务指标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由如下式子构成:实际指标:Po=A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为Po-Ps,Po-Ps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B、C三个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可分别由以下式子计算求得:A因素变动的影响:(Ao-As)×Bs×CB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Bs)×CC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Co-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因素分析法(抚钢)
抚顺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抚钢)财务分析中常采用因素分析法,即把某一综合指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
例如,企业利用连环替代法对构成某种钢锭的原材料费用(金属料费用)进行分析,成本资料列于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构成该种钢锭的原材料成本比目标超支了50 400元,影响这一指标变动的因素有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三个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应先替代起决定作用的产量因素,其次替代派生的单耗因素,最后代替单价因素。
分析过程如下:钢锭中材料费目标总成本=目标产量×目标单耗×材料目标单价
=2 000×1.2×870
=2 088 000(元)
(1)替代产量因素=实际产量×目标单耗×材料目标单价
=2 200×1.2×870
=2 296 800(元)
则产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值=2 296 800-2 088 000=208 800(元)
(2)替代单耗因素=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材料目标单价
=2 200×1.08×870
=2 067 120(元)
则单耗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2 067 120-2 296 800=-229 680(元)
(3)替代单价因素=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材料实际单价
=2 200×1.08×900
=2 138 400(元)
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数值=2 138 400-2 067 120=71 280(元)
将这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数值相加:
208 800+(-229 680)+71 280=50 400(元)
分析结果表明,该钢锭的实际材料成本比目标成本超支了50 400元。
主要原因是:
由于产量增加,使钢锭的材料总成本增加208 800元;由于金属料单耗下降,使钢锭中材料的总成本减少了229 680元;由于金属料单价上升,使钢锭中材料的总成本上升了71 280元。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用连环替代法进行逐一因素替代计算,能找出各个因素变动对某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计算过程浅显易懂,但工作量很大,所以连环替代法往往用于某些专题分析。
为简化分析过程,抚钢在实际工作中又引入了连环替代法的简化方法——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的特点是应用连环替代法的基本原理,以影响经济指标各因素的差额乘地计算公式中的该因素前面各因素的实际数,以及列在该因素后在面的其余因素的计划数,就可求得因素的综合影响值。
仍以前面分析某种钢锭的原材料成本为例:
(1)由于产量变动 = 实际 - 目标×目标×材料目
影响成本数产量产量单耗标单价
=(2 200-2 000)×1.2×870
=208 800(元)
即由于产量的增加,使钢锭的原材料费用增加了208 800元。
(2)由于单耗变动影响成本数=2 200×(1.08-1.2)×870
=-229 680(元)
即由于单耗的降低,使钢锭的原材料费用减少了229 680元。
(3)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影响成本数=2 200×1.08(900-870)
=71 280(元)
即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钢锭的原材料费用增加了71 280元。
将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值相加:
208 800+(-229 680)+71 280=50 400(元)
即为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该这种钢锭的原材料费用比目标超支了50 400元。
抚钢还将差额计算法用于利润分析,现以分析某种钢材产品的毛利为例,资料列于表2:
下面,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本期毛利比上年上升350 000元的原因。
原因,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量×单位销价-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
所以,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有销售量、单位销价、单位销售成本。
另外,从上面毛利计算公式不难看出,毛利受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直接影响:在销售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收入上升,毛利增加: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销售成本上升,毛利减少。
所以,在分析单价、单位销售成本对毛利的影响时,为使分析过程直观明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通过分别分析这两个因素对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影响,进而得出这两个因素对毛利的影响额。
其计算过程如下:
上年毛利额=上年销量×上年单价-上午销量×上年单位销售成本
=2 000×2 300-2 000×2 100
=400 000(元)
(1)由于销量变动影响毛利=(本期销量-上年销量)×上年单价-(本期销量-上年
销量)×上年单位销售成本
=(3 000-2 000)×2 300-(3 000-2 000)×2 100
=200 000(元)
即由于销量上升,使毛利增加200 000元。
(2)由于单价变动影响毛利=本期销量×(本期单价-上年单价)
=3 000×(2 250-2 300)
=-150 000(元)
即在单位销售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单价下降,使毛利下降了150 000元。
(3)由于单位销售成本变动影响毛利=本期销量×(本期单位销量成本-上年单位销
售成本)
=3 000×(2 000-2 100)
=-300 000(元)
即在销价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单位销售成本下降使销售成本降低300 000元,进而使利润增加了300 000元。
三因素共同作用,使本期毛利比上年上升了200 000+(-150 000)+300 000=350 000(元)。
差额计算法比连环替代法简单,应用较广。
以上因素分析法均以分析单一产品为例,实际工作中,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规格繁多,若针对每种产品、每种规格都进行因素分析,工作量会十分繁重,所以,因素分析法仅适于成本、利润核算系统会计电算化较完善的单位。
抚钢运用微机进行成本及利润核算,在成本、利润核算程序基础上又分别编制了分析程序,用微机代表人工计算,减轻了工作量。
抚钢运用因素分析法完善了财务分析的内容,对指导下一步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