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运行指南

合集下载

WRF模式运行指南

WRF模式运行指南

WRF模式运行指南(2006.3.13~2006.3.22)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室(内部资料请勿扩散)二○○六年三月十三日目录1.WRF模式简介 (1)2.WRF模式的安装 (2)2.1安装环境 (2)2.2模式源程序 (2)2.3NetCDF函数库的安装 (2)2.4标准初始化(SI)的安装 (6)2.5WRF模式的安装 (9)3.WRF模式与T213模式嵌套 (17)3.1嵌套方案 (17)3.2嵌套程序设计 (17)3.3编译嵌套程序 (21)3.4嵌套的实现 (22)4.WRF模式系统的运行 (29)4.1理想大气方案 (29)4.2真实大气方案 (32)5.WRF模式系统作业卡 (47)5.1源程序 (47)5.2真实大气方案 (48)6.模式结果的显示处理 (61)6.1Vis5D格式 (61)6.2MICAPS格式 (62)6.2GrADS格式 (65)附录1.WRF模式参数配置说明 (68)附录2.T213场库参数表 (78)WRF模式系统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数值预报室邓莲堂1.WRF模式简介WRF(WeatherResearchForecast)模式系统是由许多美国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的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系统。

WRF模式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在1997年由NCAR中小尺度气象处、NCEP的环境模拟中心、FSL 的预报研究处和奥克拉荷马大学的风暴分析预报中心四部门联合发起建立的,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NOAA共同支持。

现在,这项计划,得到了许多其他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

WRF模式系统具有可移植、易维护、可扩充、高效率、方便的等诸多特性,将为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业务预报模式更为便捷,并使得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单位及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WRF模式系统将成为改进从云尺度到天气尺度等不同尺度重要天气特征预报精度的工具。

重点考虑1-10公里的水平网格。

WRF模式简单操作技巧-中文指南

WRF模式简单操作技巧-中文指南

WRF 模式操作指南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一七年三月二十日目录1. WRF模式简介 (1)2. WRF模式的安装 (2)2.1 安装环境 (2)2.2 模式源程序 (2)2.3 NetCDF函数库的安装 (2)2.4 标准初始化(SI)的安装 (6)2.5 WRF模式的安装 (9)3. WRF模式与T213模式嵌套 (17)3.1 嵌套方案 (17)3.2 嵌套程序设计 (17)3.3编译嵌套程序 (21)3.4 嵌套的实现 (22)4. WRF模式系统的运行 (29)4.1 理想大气方案 (29)4.2 真实大气方案 (32)5. WRF模式系统作业卡 (47)5.1 源程序 (47)5.2 真实大气方案 (48)6. 模式结果的显示处理 (61)6.1 Vis5D格式 (61)6.2 MICAPS格式 (62)6.2 GrADS格式 (65)附录1. WRF模式参数配置说明 (68)附录2. T213场库参数表 (78)WRF模式系统安装/调试技术报告1. WRF模式简介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系统是由许多美国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的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系统。

WRF模式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在1997年由NCAR中小尺度气象处、NCEP的环境模拟中心、FSL的预报研究处和奥克拉荷马大学的风暴分析预报中心四部门联合发起建立的,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NOAA共同支持。

现在,这项计划,得到了许多其他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

WRF模式上机手册

WRF模式上机手册

WRF模式上机手册一.安装1.登陆系统连接服务器:telnet 172.16.21.200(如果是用客户端软件,则直接用客户端软件进行登陆)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创建自己的用户目录(如huangq):mkdir huangq进到用户自己的目录(如huangq):cd huangq2.编译安装WRF模式主体1)获取源程序包(获取源程序代码可从WRF的官方网站下载,/wrf/users/download/get_sources.html2)cp /public1/Model/WRFV3.7.TAR.gz ./3)解压源程序压缩包tar –xzvf WRFV3.7.TAR4)进入释放后的源程序目录cd WRFV35)设置环境变量NETCDFexport NETCDF= /public/software/mathlib/netcdf/4.3.0/intel/6)配置编译环境./configure出现如下的选择列表:checking for perl5... nochecking for perl... found /usr/bin/perl (perl)Will use NETCDF in dir: /public/software/mathlib/netcdf/4.3.0/intel/PHDF5 not set in environment. Will configure WRF for use without.Will use 'time' to report timing informationIf you REALL Y want Grib2 output from WRF, modify the arch/Config_new.pl script.Right now you are not getting the Jasper lib, from the environment, compiled into WRF.------------------------------------------------------------------------Please select from among the following Linux x86_64 options:1. (serial)2. (smpar)3. (dmpar)4. (dm+sm) PGI (pgf90/gcc)5. (serial)6. (smpar)7. (dmpar)8. (dm+sm) PGI (pgf90/pgcc): SGI MPT9. (serial) 10. (smpar) 11. (dmpar) 12. (dm+sm) PGI (pgf90/gcc): PGI accelerator13. (serial) 14. (smpar) 15. (dmpar) 16. (dm+sm) INTEL (ifort/icc)17. (dm+sm) INTEL (ifort/icc): XeonPhi (MIC architecture)18. (serial) 19. (smpar) 20. (dmpar) 21. (dm+sm) INTEL (ifort/icc): Xeon (SNBwith AVX mods)22. (serial) 23. (smpar) 24. (dmpar) 25. (dm+sm) INTEL (ifort/icc): SGI MPT26. (serial) 27. (smpar) 28. (dmpar) 29. (dm+sm) INTEL (ifort/icc): IBM POE30. (serial) 31. (dmpar) PA THSCALE (pathf90/pathcc)32. (serial) 33. (smpar) 34. (dmpar) 35. (dm+sm) GNU (gfortran/gcc)36. (serial) 37. (smpar) 38. (dmpar) 39. (dm+sm) IBM (xlf90_r/cc_r)40. (serial) 41. (smpar) 42. (dmpar) 43. (dm+sm) PGI (ftn/gcc): Cray XC CLE44. (serial) 45. (smpar) 46. (dmpar) 47. (dm+sm) CRAY CCE (ftn/gcc): Cray XEand XC48. (serial) 49. (smpar) 50. (dmpar) 51. (dm+sm) INTEL (ftn/icc): Cray XC52. (serial) 53. (smpar) 54. (dmpar) 55. (dm+sm) PGI (pgf90/pgcc)56. (serial) 57. (smpar) 58. (dmpar) 59. (dm+sm) PGI (pgf90/gcc): -f90=pgf9060. (serial) 61. (smpar) 62. (dmpar) 63. (dm+sm) PGI (pgf90/pgcc): -f90=pgf90Enter selection [1-63] : 15 (建议选择16)7)编译模式主体./compile em_real编译成功后,在main目录下有real.exe和wrf.exe。

WRF模式运行步骤

WRF模式运行步骤

网格区域设置
数据初始化
插值
2为新网格区 域取名
1选择建立新 网格 所建立的网格信息存 储路径(默认)
3确定点击进行 下一步
2地图选择所有国家 (默认是美国)
1选择大致的母 网格区域
3选择Lambert投 影
4更新
更 新 后
3母网格设好后,点 击此进行嵌套设置 子网格
2选择Lambert投 影的基准纬度
修改control_file-2
二维量选择:
HGT RAINC RAINNC ! Terrain Height ! ACCUMULATED TOTAL CUMULUS PRECIPITATION ! ACCUMULATED TOTAL GRID SCALE PRECIPITATION
数据路径设置: /data/student/wangy/WRFV2/test/em_real/wrfout_d02_2005-06-08_12:00:00 其他参数设置: real 1 1 ! real (input/output) / ideal / static ! 0=no map background in grads, 1=map background in grads ! specify grads vertical grid ! 0=cartesian, ! -1=interp to z from lowest h ! 1 list levels (either height in km, or pressure in mb)
namelist.input-4
动 力 框 架 设 置
namelist.input-5
边 条 件 设 置
运行real.exe
出现此信息,说明运 行成功,生成椭圆框 中所示WRF主程序 (wrf.exe)的初始场

WRF模式简易操作中文指南

WRF模式简易操作中文指南

WRF 模式操作指南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一七年三月二十日目录1. WRF模式简介 (1)2. WRF模式的安装 (2)安装环境 (2)模式源程序 (2)NetCDF函数库的安装 (2)标准初始化(SI)的安装 (6)WRF模式的安装 (9)3. WRF模式与T213模式嵌套 (17)嵌套方案 (17)嵌套程序设计 (17)编译嵌套程序 (21)嵌套的实现 (22)4. WRF模式系统的运行 (29)理想大气方案 (29)真实大气方案 (32)5. WRF模式系统作业卡 (47)源程序 (47)真实大气方案 (48)6. 模式结果的显示处理 (61)Vis5D格式 (61)MICAPS格式 (62)GrADS格式 (65)附录1. WRF模式参数配置说明 (68)附录 2. T213场库参数表 (78)WRF模式系统安装/调试技术报告1. WRF模式简介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系统是由许多美国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的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系统。

WRF模式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在1997年由NCAR中小尺度气象处、NCEP的环境模拟中心、FSL 的预报研究处和奥克拉荷马大学的风暴分析预报中心四部门联合发起建立的,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NOAA共同支持。

现在,这项计划,得到了许多其他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

WRF模式系统具有可移植、易维护、可扩充、高效率、方便的等诸多特性,将为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业务预报模式更为便捷,并使得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单位及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WRF模式入门指南

WRF模式入门指南

WRF模式入门指南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是一种用于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的大气模式。

它是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五国共同研究中心(UCAR)和其他合作机构共同开发的。

WRF模式具有高分辨率、多尺度、灵活性和可拓展性等特点,可以模拟各种天气系统,从小尺度的雷暴到大尺度的气压系统。

WRF模式的使用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气候学家和环境科学家等研究人员预测天气现象,了解气候变化,并提供有关空气质量、灾害风险和海洋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一个WRF模式的入门指南,帮助初学者开始使用该模式。

安装完成后,你需要创建一个工作目录,并设置WRF模式的运行环境。

这包括设置环境变量和路径,以及配置模型运行参数。

这些信息可以在WRF模式的用户指南中找到,你需要仔细阅读并按照指导进行设置。

在模型运行之前,你需要准备输入数据。

WRF模式的输入数据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是指在模型开始时的大气状态,通常是由一个初始观测和分析数据集生成的。

边界条件是在模拟区域外部的边界上提供的数据,用于模拟区域和外部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全球或区域的气候模式输出。

一旦你准备好了输入数据,就可以开始运行模型了。

WRF模式提供了多种运行方式,包括单节点运行和并行运行。

单节点运行适用于小规模模拟,而并行运行适用于大规模或高分辨率模拟。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运行方式,并使用相应的命令将模型提交到计算节点上运行。

模型运行完成后,你可以使用WRF模式的后处理工具来分析模拟结果。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提取和可视化模拟数据,例如气温、风速、降水量等。

你可以使用Python或其他编程语言编写自己的后处理脚本,以满足特定的分析需求。

最后,进行模型验证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将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型的性能。

这可以帮助你了解模型在不同天气事件中的表现如何,并识别模拟结果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WRF软件最新使用指南

WRF软件最新使用指南

WRF软件最新使用指南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是一种先进的天气预报和研究软件,广泛应用于气象学、气候学和大气科学领域。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精细化的气象模拟和预测结果,并支持各种天气要素的分析和可视化。

下面是WRF软件的最新使用指南。

一、安装和配置2.打开终端或命令提示符,进入WRF的源码目录。

3. 运行`./clean -a`命令清理之前的编译配置。

4. 运行`./configure`命令进行编译配置,选择适合本地系统的选项。

二、数据准备1.收集所需的初始和边界条件数据,包括地面观测、卫星数据、雷达数据等。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进行插值、纠正偏差等。

3.将处理后的数据按照WRF要求的格式组织,并保存到相应的文件中。

三、运行模拟1. 运行`./real.exe`命令生成WRF模拟所需的初始和边界条件文件。

2. 运行`./wrf.exe`命令进行气象模拟,并根据需要设定模拟的时间跨度和时间步长。

3. 在模拟过程中可以使用`./wrfout_to_nc`命令将输出文件转换为NetCDF格式,方便后续的后处理和分析。

四、模拟结果的后处理和分析2.根据需要,可以绘制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图、剖面图、时序图等,以及计算和分析模拟结果的统计特征。

3. 可以使用WRF自带的工具如WPP(WRF Preprocessing System)进行数据的后处理和分析。

4.可以编写自定义的脚本或程序对模拟结果进行特定的处理和分析。

五、模式验证和评估1.使用观测数据对WRF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比较模拟结果和观测数据的差异。

2.进行模式评估,比较不同模拟配置和参数设置下的模拟结果,评估模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精度。

3.使用不同评估方法和指标,例如平均误差、相关系数、误差分布等,对模拟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六、模式改进和优化1.根据模式验证和评估结果,发现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WRF模式入门指南

WRF模式入门指南
三、WRF 模式运行----------------------------------------------(28)
(一)WPS 预处理过程----------------------------------------------------(28) (二)WRF 主程序过程----------------------------------------------------(29) 附 1:namelist.wps 的参数简单说明-------------------------------------(30) 附 2:namelist.input 的参数简单说明-----------------------------------(32) 附 3:模拟 1013 号台风的 namelist.wps 及 namelist.input 范例-----(35) 附 4:一些简单的 LINUX、UNIX 命令--------------------------------------(39)
IP 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8
兰溪之水修订版
WRF 模式入门指南
图 15 配置时区,保留默认即(亚洲/上海),然后下一步
图 16 配置超级管理员 root 的口令,登录系统时的密码是这个口令,或者以超级管理员 的身份操作时,也要输入这个口令
9
兰溪之水修订版
WRF 模式入门指南
图 17 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 (请大家在下面一步的时候注意选择安装包。)
图 1 安装菜单及安装选项,按下回车键直接开始安装 (这里可以选择文本界面和图形界面两种形式的安装,按 ENTER 键直接进行图形界面的安
装,如果敲写 linux text 再按 ENTER 则进行文本界面的安装,强烈建议直接回车安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RF 模式运行指南(2007.8.24~2007.8.30)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室(内部资料请勿扩散)二○○七年八月二十四日目录1. WRF模式简介 (1)2. WRF模式的安装 (2)2.1 安装环境 (2)2.2 模式源程序 (2)2.3 NetCDF函数库的安装 (2)2.4 WRF模式的安装 (6)2.5资料前处理系统(WPS)的安装 (9)3. WRF模式与T213模式连接 (17)3.1 连接方案 (17)3.2 连接程序设计 (17)3.3编译连接程序 (21)3.4 连接的实现 (22)4. WRF模式系统的运行 (29)4.1 理想大气方案 (29)4.2 真实大气方案 (32)5. WRF模式系统作业卡 (47)5.1 源程序 (47)5.2 真实大气方案 (48)6. 模式结果的显示处理 (61)6.1 Vis5D格式 (61)6.2 MICAPS格式 (62)6.2 GrADS格式 (65)附录1. WRF模式参数配置说明 (68)附录2. T213场库参数表 (78)WRF模式系统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数值预报室邓莲堂1. WRF模式简介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系统是由许多美国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的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和同化系统。

WRF模式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在1997年由NCAR中小尺度气象处、NCEP的环境模拟中心、FSL的预报研究处和奥克拉荷马大学的风暴分析预报中心四部门联合发起建立的,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NOAA共同支持。

现在,这项计划,得到了许多其他研究部门及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开发研究。

WRF模式系统具有可移植、易维护、可扩充、高效率、方便的等诸多特性,将为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业务预报模式更为便捷,并使得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单位及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WRF模式系统将成为改进从云尺度到天气尺度等不同尺度重要天气特征预报精度的工具。

重点考虑1-10公里的水平网格。

模式将结合先进的数值方法和资料同化技术,采用经过改进的物理过程方案,同时具有多重嵌套及易于定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能力。

它将很好的适应从理想化的研究到业务预报等应用的需要,并具有便于进一步加强完善的灵活性。

WRF模式作为一个公共模式,由NCAR负责维护和技术支持,免费对外发布。

第一版的发布在2000年11月30日。

随后在2001年5月8日,第二次发布了WRF模式,版本号为1.1。

2001年11月6日,很快进行了模式的第三次发布,只是改了两个错误,没有很大的改动,因此版本号定为1.1.1。

直到2002年4月24日,才正式第四次发布,版本号为1.2。

同样,在稍微修改一些错误后,2002年5月22日第五次版发布模式系统,版本号为1.2.1。

原定于2002年10月份左右的第六次发布,直到2003年3月20才推出,版本号为1.3。

2003年11月21日进行了更新。

2004年5月21日推出了嵌套版本V2.0。

2004年6月3日进行了更新。

2006年1月30日升级为新版本2.1.2。

2006年11月22日升级为2.2版。

2.WRF模式的安装2.1 硬件环境WRF模式是一个多机型、跨平台、标准化的模式。

可以在IBM AIX,SGI IRIX,PC LINUX等机型上运行。

2.2 软件环境WRF模式的运行系统中的一般需要的安装软件环境包括:UNIX(LINUX)操作系统Perl5.003以上Fortran程序编辑器(包括Fortran90和Fortran77编译器)C程序编译器NetCDF函数库,版本在3.3.1以上(必须包含Fortran77,Fortran90以及C的程序调用接口)MICAPS图形显示系统、VIS5D图形显示系统、GrADS或者RIP等2.2.1 UNIX环境计算机系统是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构成。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它控制程序的执行和提供资源分配、调度、输入/输出控制和数据管理服务。

UN IX 系统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的操作系统, 由于其安全可靠、开放性和可移植性良好等优点, 迅速成为小型机和工作站上普遍使用的一种主流操作系统。

UNIX系统大致分为三层:最里层是UNIX内核,即UNIX操作系统常驻内存部分,它直接附着在硬件上;中间层是shell,即命令解释程序,这是用户与系统和核心的接口;最外层是应用层,它包含众多的应用软件、实用程序和除UNIX操作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软件。

在UNIX操作系统中,通常提供三种不同的shell,即Bourne shell(简称sh)、C-shell(简称csh)和Korn shell(检查ksh)。

Bourne shell是AT&T Bell试验室的Slephen Bourne为AT&T的UNIX开发的,它室其它shell的开发基础,也是各种UNIX系统上最常用、最基本的shell。

C-shell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Bill Joy 为BSD UNIX开发的,它与sh不同,主要是模拟C语言。

Korn shell是AT&T Bell 实验室的David Korn开发的,它与sh兼容,但功能更强大。

在Linux系统中使用的Bash(代表GNU的Bourne Again shell),他是由Bourne shell发展而来。

Bash与sh稍有不同,它还包含了csh和ksh的特色。

不过,大多数sh脚本可以不加修改地在Bash上运行。

在UNIX系统的应用层,通常可以提供十几种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和解释程序。

如C、FORTRAN、BASIC、PASCAL、Ada、COBOL和Perl等。

UNIX 系统丰富的核外系统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软件运行和开发环境。

这正是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大多数都运行在UN IX 系统平台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UNIX系统自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产生了很种版本,如IBM公司的AIX、DEC公司的Ultrix、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SunOS/solaris 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软件Linux近十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

Linux系统是遵循UNIX相同的同一标准的操作系统,它不仅可以在Intel、AMD及Cyrix系列个人机上,还可以用在许多工作站上。

它继承了UNIX系统的主要特征,使中尺度数值模式在个人微机上运行成为可能。

为了是数值模式本身的维护和发展,大多数数值模式开发是都尽量保持程序的可移植性,使模式可以运行在多种版本的UNIX操作系统上。

例如,新一代中尺度天气模式ARW就可以运行在多种UNIX系统平台上,具体包括:开发商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编译器Cray X1 UniCOS vendorHP/Compaq alpha Tru64 vendorHP/Compaq IA64 (Intel) Linux vendorHP/Compaq IA64 HPUX vendorIBM Power Series AIX xlfSGI IA64 Linux IntelSGI MIPS Irix vendorSun UltraSPARC SunOS vendorCOTS* IA32/AMD32 Linux Intel / PGICOTS IA64/Opteron Linux Intel / PGIMac G5 Darwin xlf2.2.2 PERL环境Perl 是Practical Extraction and Report Language的缩写,是由Larrt Wall 融合了awk/sed/cut/grep等unix 上常见的工具与C language的语法所创造的一种language。

Perl 是一种解译式的语言,在速度上并没有C 这类编译式的语言来得快,不过Perl 在执行时事实上是先将原始档实时编译后再执行,所以速度其实并不慢。

Perl 极为适合处理用来处理一些用C 处理并不方便,用shell 处理又嫌太复杂的工作. Perl 强大的文字处理能力,使得它极为适合作为CGI 程序所用的language。

事实上,针对许多的应用,已经有现成的Perl module 可供使用,因此perl 也很适合作为应用程序的发展语言。

配合Perl/Tk, Perl 也能用来发展窗口程序。

Perl 目前支持极多种操作系统,包含大部份的Unix 操作系统及其它如Mac. VMS,BeOS,OS2,Windows NT,Windows 95 甚至MsDos。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支持大部份相同的功能,因为Perl 的创造者Larry Wall坚持Perl 必须是“一种”语言。

这意味着用Perl所写的程序有极佳的可移植性。

数值模式中,比如WRF模式,经常用perl来初始化模式运行的参数环境,以及运行一些程序。

2.2.3 MPI并行环境MPI 是一种消息传递编程模型, 目的是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MPI 不是一门语言, 而是一个运行库, 可以由Fortran77/Fortran90/C/C++语言调用, 在语法上, 他完全以库的形式呈现, 因此很好地融入了宿主语言中。

MPI 已经在很多科研领域被广泛地使用。

作为一种消息传递式的并行编程环境, MPI 并行程序要求将任务分块, 同时启动多个进程并发执行, 各进程之间通过调用MPI 的库函数实现消息传递。

由于其消息传递并行编程模型的特点, MPI 程序的各个参与计算的进程可以被容易的分布在不同的计算节点上, 这使得MPI程序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为了支持异构环境编程, MPI 定义了一些数据类型, 使得进程之间可以跨平台交互。

这些数据类型与语种中的数据类型对应, 但是又中立于语言。

MPI 不同于PVM, 他的各个进程运行相同的源代码,一般地,根据自己不同的进程号, 进入到程序中的不同分支进行运行, 既可以使用对等模式来编程, 也可以使用主从模式来编程。

对等模式中程序的各个部分使用相同的代码来处理不同的数据, 主从模式中则是由一个主进程来控制其它进程的运行, 体现了依赖的关系。

MPI-1 提供了128 个调用接口, MPI-2 提供了287 个调用接口, 但是最基本的MPI 调用只有6 个。

用以下的6 个函数, 可以实现基本的并行编程:(1)MPI_Init(): 初始化MPI 程序(2)MPI_Finalize(): 结束MPI 程序, 做清理工作(3)MPI_COMM_Size(): 确定参与计算的进程数(4)MPI_COMM_Rank(): 确定当前进程的进程号(5)MPI_Send(): 发送消息( 阻塞式)(6)MPI_Recv(): 接受消息( 阻塞式)2.2.4 Open MP并行环境在常用的并行方法中,MPI要求程序员将数据结构按不同的处理区分开,并且不支持增量并行,因而MPI编程较为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