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导学案】高中化学 3.1.2烷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2课时 烷烃

第2课时烷烃【考点要求】了解烷烃的概念和结构,烷烃的物化性质,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教学目标】掌握烷烃的概念和结构,烷烃的物化性质,同系物、同分异构体1.烷烃的概念:烷烃又叫_____________。
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间都以______键结合成_______,碳原子上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相结合。
2.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n≥1)。
3.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课本P63,表3-1)①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逐渐,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②碳原子数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是,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是③相对密度:烷烃的相对密度都较小,且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
(2)化学性质:(课本P63)①稳定性:通常状况下与、、不反应②可燃性:烷烃都能燃烧,燃烧通式为③取代反应:烷烃都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写出C2H6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探究一:烷烃的定义与性质的应用1. 下列烷烃:①正己烷②丙烷③正戊烷④正丁烷⑤癸烷中,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⑤③④①②C.⑤①③④②D.③④⑤②①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烷烃的是()A. CH4B. C3H8C. C4H8D. C5H123. 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A.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与Cl2发生取代反应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探究二:烷烃的命名碳原子在十以内时,以_________ ___________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C8H18命名为。
碳数在十以上,以代表,如C18H38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我们把结构___________,在分子组成上相差__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
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课本P63,表3-1)(2)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但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内蒙古高中化学《甲烷第二课时烷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互为同位素, __ 是同素异形体,
物, __ _是同一物质。
C C ① 12 和 14
6
6
②白磷、红磷
是同分异构体是同系
③H
H
H-C- Cl
Cl -C- Cl
④ CH3CH3、CH3CHCH3
Cl
H
CH
3
⑤ CH 3 CH(CH3)CH2CH3 C(CH3) 4
6.有四种烷烃:① 3,3 一二甲基戊烷、②正庚烷、③ 2 一甲基己烷、④正丁烷。它们的沸点
D 、6mol
3、下列哪组是同系物?( )
A、 CH3CH2CH2CH3 CH3CH(CH3)CH3
B、 CH3CH3
CH
3CH(CH3)CH3
CH2
C、CH3- CH= CH3 CH2
CH2
4、下列哪些物质是属于同一物质?
A、 C— C— C—C
C
CC
C、 C—C— C
C
E、 C—C
F
C
C B、 C— C— C
②是 ______一类物质;
③组成元素 _____;
④分子式不同 , 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⑤结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⑥物性 , 化学性质
。
取代基: 甲基:
乙基:
注意:(1)结构相似是指有机物中 ( 2)同系物规律:
均相同
①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逐渐
___,分子 间作用力逐渐 _____,熔、沸点
里碳原子 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5. 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6. 通过烷烃分子通式的总结推导过程,学会用“通式思想”认识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组成 特征。
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第3章 第1节 烷烃同系物

烷烃同系物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常见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①CH3CH(CH3)CH2CH3②(CH3)2CHCH2CH3③C(CH3) 41、烷烃: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___键结合成________,碳原子上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也称为烷烃。
2、烷烃的结构特点:(1)碳碳键(2)碳都(3)碳成状,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只有两个碳原子除外)。
3、烷烃的通式为。
4、同系物: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思考]:围绕同系物的概念思考下列问题①同系物_________是同一类物质。
②同系物_________符合同一通式。
③同系物的碳原子数_________。
④同系物组成元素_________。
⑤同系物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_________。
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_____;因结构相似,同系物之间的化学性质一般_______。
5、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现性的变化(1)常温下,状态由气态变到液态变到固态; 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_______时,均为气态(新戊烷常温下也为气态)。
(2)烷烃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______,当碳原子数相同时,一般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密度,总小于1(4)烷烃均____溶于水,6、烷烃的化学性质跟甲烷相似,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点燃,下能与氯气发生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通式为:。
烷烃都__ ___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例: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B.C2H6C.C3H6D.C6H6(2)取代反应:烷烃在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产物。
二、烃基1、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一般用R—表示2、烷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烷基;如—CH3叫______、—CH2CH3叫___________。
专题3.1.2+烷烃(教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必修2)+

一、教材分析:在学习甲烷的基础上,类推烷烃的知识,有点到面,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进行学习,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为进一步学习选修5打下最基本的基础,激发求知欲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2.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3.通过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解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从甲烷的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的性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烷烃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预习探究(学生用)1.饱和烃又称烷烃,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
2.为了书写方便,有机物除用结构式表示外,还可以用结构简式表示,如乙烷、丙烷的结构简式可以分别表示为CH3CH3、CH3CH2CH3。
3.烷烃的熔沸点随着碳原子的数增加而增加,碳原子数≤4,烷烃的状态为气态。
烷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通常比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点燃,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5.碳原子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一烷”。
6.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其燃烧通式为C n H2n+2+(3n+1)/2O2→nCO2+(n+1)H2O。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

烷烃学习目标1、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掌握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探究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
3、通过对烷烃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发现事物内部联系的科学精神,并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重点:烷烃的命名,同系物的判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难点:烷烃的命名,同系物的判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了解烷烃的命名、同系物的概念,能判定同系物,并能书写同分异构体。
通过烷烃的学习,是学生能够类比推断其他烷烃的简单的性质。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知识准备1、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烷烃?3、为什么碳是形成的物质最多的元素?教材助读阅读课本P62-64中与烷烃有关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1)有机物的定义:。
(2)有机物的特点:种类繁多(碳元素是形成物质最多的元素);结构复杂;难溶于水;易分解、易燃烧、不易导电。
(3)烃是指的有机物,也称为。
其中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2、烷烃(1)烷烃,也称为,分子中。
(2)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物理性质会呈现变化。
状态:;熔沸点,密度。
预习自测1.有关烷烃的叙述: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只有① D.①和②2.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烷烃几乎不溶于水B.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2,符合该通式的烃不一定是烷烃D.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课后反思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3.12烷烃导学案 (第2课时)

3.12烷烃导学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式、通式理解同系物、烷基、同分异构的概念学会烷烃的命名了解影烷烃性质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式、通式难点:理解同系物、烷基、同分异构的概念;烷烃的命名【新课引入】【自主学习】一、烷烃定义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2.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递增)多碳原子烷烃(如CH3—CH2—CH2—CH3)分子中,碳链是直线状吗?3.化学性质(与CH4相似)燃烧反应1取代反应4.烷烃的命名(1)表示(2)举例:C6H14命名为,C18H38命名为。
二、同系物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1)概念:结构,在分子组成上相差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2)实例:碳原子个数不同的烷烃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1)概念(2)实例: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1).碳原子成键多碳原子有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
( 2)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多样碳原子间可形成较长的或;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等多种形式。
(3)结构多样含有相同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分子可能具有。
【课堂深化】同系物的判断1.判断标准——“同类不同碳”2(1)结构相似①结构相似,主要指化学键类型相似,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方式相似。
对烷烃而言就是指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全部结合氢原子。
②结构相似,则组成元素必相同,反之,不一定成立。
如CH4与CH2===CH2,二者组成元素均为C、H,但不是同系物。
(1)同系物必须是“有机化合物”。
(2)同系物一定具有不同的分子式。
若分子式相同就可能属于同分异构体,如CH3CH2CH2CH3和CH3CH(CH3)2是同分异构体而不是同系物。
(3)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
2.同系物的性质同系物的特征:分子相差CH2,随着C个数的增多其物理性质出现规律性的化。
同系物的结构:结构相似,故其化学性质相似,结构决定性质。
同分异构的判断1.判断标准“同”——分子式相同;“异”——结构不同。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1 烷烃 学案

第二章 烃第一节 烷烃 1.结合代表物,认识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理解烷烃的性质及应用。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1.烷烃的存在__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凡士林、石蜡__等,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烷烃。
2.烷烃的结构与组成(1)结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都采取__sp 3__杂化,以伸向四面体4个顶点方向的__sp 3__杂化轨道与其他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形成__σ__键。
烷烃分子中的共价键全部是单键。
(2)组成:链状烷烃的通式为__C n H 2n +2__。
3.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甲烷的化学性质__比较稳定__,常温下__不能__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不与__强酸、强碱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反应。
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表现为能在空气中燃烧和能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辛烷(C 8H 1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2C 8H 18+25O 2__――→点燃__16CO 2+18H 2O__。
(2)乙烷与Cl 2在光照下生成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CH 3CH 3+Cl 2――→光CH 3CH 2Cl +HCl__,该反应为__取代__反应,乙烷断裂的键为__C —H__,形成的键为__C —Cl__和__H —Cl__。
4.同系物__结构相似__、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__CH 2__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与乙烷。
5.烷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点和沸点逐渐__升高__,密度逐渐__增大__,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其中少于或等于__4__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态。
1.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__。
①甲烷 ②白磷 ③氨 ④二氯甲烷 ⑤四氯化碳答案:①②⑤2.1 mol CH 4和一定量的Cl 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氯化物均为0.25 mol ,则消耗Cl 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
高中化学 3.1.2烷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烷烃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丙烷、丁烷中碳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烷烃的结构。
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只要求识别、判断和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1.分子结构特点及命名(1)碳原子间只以①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②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作饱和烃,也称为③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④C n H2n+2,丙烷的分子式为⑤C3H8,其结构简式为⑥CH3CH2CH3。
(2)烷烃可以根据碳原子数的多少进行命名,当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常以甲、乙、丙、丁、⑦戊、⑧己、⑨庚、⑩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五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戊烷。
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二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C12H26,可命名为十二烷。
2.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其密度均比水小,状态依次由气态、液态到固态。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4及以内的烷烃常温下为气态。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常温下,不能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1 mol丙烷最多可与8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烷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用烷烃的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n H2n+2+O2n CO2+(n+1)H2O。
二、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烷烃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丙烷、丁烷中碳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烷烃的结构。
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只要求识别、判断和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1.分子结构特点及命名(1)碳原子间只以①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②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作饱和烃,也称为③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④C n H2n+2,丙烷的分子式为⑤C3H8,其结构简式为⑥CH3CH2CH3。
(2)烷烃可以根据碳原子数的多少进行命名,当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常以甲、乙、丙、丁、⑦戊、⑧己、⑨庚、⑩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五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戊烷。
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二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C12H26,可命名为十二烷。
2.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其密度均比水小,状态依次由气态、液态到固态。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4及以内的烷烃常温下为气态。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常温下,不能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1 mol丙烷最多可与8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烷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用烷烃的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n H2n+2+O2n CO2+(n+1)H2O。
二、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
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1.有同学认为正丁烷的碳链上无支链,所以是直线形的分子,你同意该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正丁烷的碳链是锯齿形的,不是直线形的。
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吗?请举例说明。
【答案】不一定,如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1: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辨析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A.O2和O3BC和C C.CH3CH2CH2CH3和 D.和E.CH3CH2CH2CH3和(1) 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2) 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 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答案】(1)B(2)A(3)C(4)E(5)D甲烷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若甲烷是平面正四边形结构,甲烷的四种取代物中,哪种会存在同分异构体?【答案】甲烷如果是平面正四边形结构,其二氯代物存在如下两种结构:和,即二氯甲烷会存在同分异构体。
探究2: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C4H9Cl由—C4H9和—Cl组成,而丁基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故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D1.乙烷、丙烷、正丁烷的一氯取代物分别有几种?【答案】1种、2种、2种。
2.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如何分析其结构?【答案】5种;①将分子中全部碳原子连成直链作为母链:C—C—C—C—C—C。
②从母链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即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有两种:注意:不能连在Ⅰ位和Ⅴ位上,否则会使碳链变长,Ⅱ位和Ⅳ位等效,只能用一个,否则重复。
③从母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作为一个支链(即乙基)或两个支链(即两个甲基),依次连在主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此时碳架结构有两种:Ⅱ位或Ⅲ位上不能连乙基,否则会使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使主链变长。
1.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书写规律可概括为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
①先写出碳原子数最多的主链。
②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一个碳原子作为甲基接在主链某碳原子上。
③写出少两个碳原子的主链,另两个碳原子作为乙基或两个甲基接在主链碳原子上,以此类推。
2.“三同”的比较(1)同位素①适用对象:原子。
②判断依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③性质: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异。
④实例:H、D、T;16O与18O。
(2)同系物①适用对象:有机物。
②判断依据:a.结构相似的同一类物质;b.符合同一通式;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差14n)。
③性质: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呈规律性变化。
④实例:甲烷与丁烷。
(3)同分异构体①适用对象:有机物、无机物。
②判断依据:a.分子式相同;b.结构不同;c.不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③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④实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1.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C.同系物的组成一定相差n个CH2原子团(n>0)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答案】D2.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
A.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B.C2H6和C4H8C.C2H4和C2H6D.CH3CH2CH3和【答案】D3.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是( )。
A.CH3CH2CH2CH3B.C. D.【解析】判断一氯代物有几种,主要是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可以通过对称法则分析碳原子,即对称的碳原子上含有的氢原子是同种原子。
A项,CH3CH2CH2CH3从中间对称,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B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CH3是相同的,所以共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C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H3是相同的,中间的C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理可推知D项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4.下列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CH3—CH2—CH2—CH2—CH3②③④⑤这些结构简式中出现重复的是(填序号)。
【解析】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是可以任意旋转的,不可把同一物质的不同写法当成不同物质。
例如题中②③④均为同一种物质,只不过写法不同而已。
【答案】②③④。
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
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
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勤思考,多动笔每周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