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民族的生活习俗
非洲人的饮食习俗及特色菜肴

非洲人的饮食习俗及特色菜肴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重要标志,非洲大陆上便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和特色菜肴。
非洲的食物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色彩。
本文将介绍非洲人的饮食习俗以及一些著名的特色菜肴。
一. 饮食习俗1. 多样的食材: 由于非洲地域广阔,食材种类丰富多样。
谷物(如玉米、小麦、稻米)、肉类(如牛肉、羊肉、禽类)和各种蔬菜水果是非洲人日常饮食的主要构成部分。
2. 社交性强: 在非洲文化中,饭桌是人们的交流和沟通的场所。
非洲人喜欢邀请家人、朋友和邻居共进晚餐,这是展示他们友好关系的一种方式。
3. 分食习俗: 在一些非洲国家,人们习惯用手直接分食。
他们将食物放在大盘或者托盘上,供大家一起分享。
这种方式体现了非洲人的团结和亲密。
二. 特色菜肴1. 喜欢炖菜: 汤类菜肴在非洲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尼日利亚的“吉诺比汤”是一道用西非的豆类和绿叶菜制作的浓郁汤品,口感浓郁而美味。
2. 曼达拉榨菜饭: 这是一道非洲东南部的传统菜肴。
制作该菜肴时,将榨菜和大米一起煮熟,搭配上浓郁的香料和酱汁,让这道菜肴独具风味。
3. 火腿豆浆面糊: 这是坦桑尼亚的特色菜肴之一。
火腿、豆浆和麦面混合制作成面糊,再用平底锅煎熟。
这道菜肴通常作为早餐食用,香气四溢。
4. 纳米比亚烧烤: 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地区以烧烤闻名。
人们使用传统的开放式篝火或者炭火来进行烧烤,通常会选择羊肉、牛肉和鸡肉作为主要食材。
总结:非洲人的饮食习俗和特色菜肴展示了非洲大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尽管非洲地区由于地域广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俗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多样的食材还是独特的烹饪方式都在彰显着非洲人民对生活和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让我们一同探索非洲的饮食文化,品味其中的独特风味。
非洲的部落文化非洲各国的部落生活习俗

非洲的部落文化非洲各国的部落生活习俗非洲的部落文化与非洲各国的部落生活习俗非洲大陆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部落文化最为丰富多样的地方之一。
非洲各国众多部落拥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音乐舞蹈等多元文化特征。
本文将就非洲的部落文化与非洲各国的部落生活习俗展开讨论。
一、部落文化的概述非洲部落文化源远流长,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价值观。
部落并非仅指家族或氏族,更多的是指一群具有相同民族血统、语言和历史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并共享一种文化体验。
在这些部落中,传统的文化、宗教和社交规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非洲各国的部落生活习俗1. 尼日尔的图阿雷格部落在尼日尔的图阿雷格部落中,人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取决于他们在狩猎和战斗中的表现。
他们的社会架构基于男性成员的等级制度,年长者常常担任领导角色。
人们在部落中通过各种信仰和仪式与祖先保持联系,并以此来寻求力量和保护。
2. 肯尼亚的马萨伊部落马萨伊部落是肯尼亚最知名的部落之一。
他们以畜牧为主要生活方式,尊重牛的重要性,并视其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马萨伊人也以勇敢战士和精湛的羽毛制作技艺而闻名,他们的文化体现在服饰、饮食、音乐和传统仪式上。
3. 纳米比亚的赫雷罗部落赫雷罗部落是纳米比亚的一个重要部落,他们以他们的独特刺青和服饰而闻名。
部落内部有分工明确的社会制度,男性通常担任决策者和宗教领袖的角色,女性则负责家务和养育孩子。
祖先崇拜和信仰宗教在赫雷罗部落中非常重要。
4. 加纳的阿肯人部落阿肯人是加纳最大的部落之一。
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在音乐、舞蹈和雕刻方面表现突出。
阿肯人善于传统的手工艺和绘画,他们以独特的黏土雕塑和面具而著名,这些作品通常用于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总结:非洲各国的部落文化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特有的身份认同和传统价值观,这些文化传承经久不衰,并为当地人民带来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了解和尊重非洲的部落文化,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个多元化的大陆。
非洲的风土人情

非洲的风土人情1、无限制娶妻制;2、要娶媳妇先建厕所;3、另类美食:昆虫美食节;4、非洲买婚制:1个老婆60美元;5、神奇的非洲:“咬人”治病术;6、不穿上衣的非洲时尚;7、非洲女孩的“百辫”发型;8、非洲人喜欢穿蓝色婚纱:非洲人穿婚纱吗?要说以前,还真没什么非洲女孩结婚穿婚纱。
那时候的婚礼照片上,新娘自然是传统的非洲打扮,不少人选择蜡染布、绣花布等高档布料制作的漂亮衣裙。
即使非洲沿海城市里的天主教、基督教徒,已经习惯在教堂结婚,却同样很少穿婚纱拍照。
究其原因,一是一般人不舍得在这方面花钱;另一个是传统的婚纱比较适合…9、爱美的富拉尼人:身上刺青展示美;10、拔门牙切耳朵:马赛人的“独特”的爱美方式;11、西非:女孩求婚男孩不能拒绝;12、西非沙漠美男大赛,胜者可以一夜风流;一般地说,北非国家遵循阿拉伯的礼仪、规则及行为准则,采用阿拉伯的手势语言及礼貌习惯;中非国家沿袭黑非洲的多种文化的特点,而南非在很大程度上受荷兰及英国影响。
埃及:在埃及,每周的工作日是从星期六到星期四,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
所有的人,要进入清真寺,都必须脱鞋子。
如果被邀请到埃及人家吃饭,习惯上带花或巧克力作为礼品,在送礼或受礼时,一定要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能只用左手。
款待埃及人,要用不含酒精的饮料。
埃及的社会活动开始的时间一般比其他地方晚。
晚宴一般要10:30或更晚些才开始。
利比亚:在利比亚安排会晤要尽量提前,并准时到达。
但利比亚人对时间的运用很灵活,他们并不很遵守时间表上的安排。
邀请吃饭或参加招待会是一般的款待形式。
制定有严厉的禁酒法律条文。
如被邀请到利比亚人家吃饭,只有男人能参加,而且要为男主人带礼物,不能为他的妻子带礼物。
谈话时避免谈政治、宗教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
南非:在南非,存在严格的有关种族与肤色的习俗和社会成规,在这方面,你最好效仿你的东道主行事。
在南非很难避免谈到当地政治,尤其是种族隔离政策。
你可以发现,当地人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
非洲人的习俗

非洲人的习俗非洲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大陆,拥有众多丰富且多样化的习俗。
这些习俗反映了非洲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非洲人习俗,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非洲文化。
1. 社交礼仪非洲人非常重视社交礼仪,他们注重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友好。
在非洲,人们经常通过握手来问候和告别。
握手是一种表示尊敬和友善的方式,通常会进行一段时间,以表达真诚和友好。
在非洲一些地区,人们还有传统的问候方式。
例如,在南非,人们会相互鞠躬,有时还会轻轻碰头,这是一种尊重的象征。
2. 文化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在非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非洲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每个部落和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
音乐常常伴随着舞蹈,这是非洲人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非洲,舞蹈不仅仅是娱乐活动,它还承载着文化、宗教和社会意义。
舞蹈可以用来庆祝节日、纪念重要事件,也可以用来传递神话和传统故事。
3. 宗教信仰宗教在非洲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非洲人民信仰多种多样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传统宗教以及其他新兴宗教。
宗教对非洲人的日常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宗教仪式在非洲非常常见,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参与祈祷、歌唱和跳舞。
宗教活动不仅是信仰的表达,也是社交和团结的途径。
4. 婚姻和家庭非洲人对于婚姻和家庭的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有所不同。
在非洲,婚姻被看作是一个家庭和社区的事务,而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联姻。
传统婚礼在非洲是一个盛大的仪式,常常持续几天。
在婚礼上,有音乐、舞蹈和美食,整个社区都会参与进来,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
非洲人民非常重视家庭价值观,他们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
家庭关系不仅限于核心家庭,还包括扩展家庭和亲戚关系。
亲密的家庭关系在非洲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重要。
5. 艺术和手工艺品非洲人的艺术和手工艺品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之一。
艺术和手工艺品在非洲的部落和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艺术家和工匠的创作成果,也反映了民族文化和历史。
探索非洲的古老部落独特的习俗与生活方式

探索非洲的古老部落独特的习俗与生活方式非洲大陆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地区,其许多古老部落保留着独特的习俗与生活方式。
这些部落自古以来就在这片土地上居住,并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社会、经济和宗教结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索非洲的古老部落以及他们独特的习俗与生活方式。
1. 狩猎与游牧部落在非洲的广袤土地上,许多游牧和狩猎部落拥有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些部落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迁徙于大草原和丛林之间。
他们使用传统的捕猎技巧,如弓箭和陷阱,来获取食物和皮毛。
同时,这些部落还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来制作工具、建造住所,并注重保护环境以保持他们的生态平衡。
2. 农耕与定居部落另一类古老的非洲部落为农耕与定居部落。
这些部落靠种植粮食和养殖牲畜为生,为土地带来了丰收和永久定居。
他们通常采用传统的农业方法,如手工耕种和天然灌溉系统。
这些部落注重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传承着农耕技术和知识至今。
3. 部落的社会结构与组织无论是游牧部落还是农耕部落,古老的非洲部落都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
部落的首领通常由长者或族长担任,他们负责决策和协调部落的活动。
部落内部的人际关系紧密,相互之间注重互助和合作。
同时,文化、信仰和传统在部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华丽的服饰与身体装饰古老的非洲部落以华丽、多样的服饰和身体装饰而闻名于世。
他们使用鲜艳的颜料、羽毛、兽皮和珠宝等材料来装饰自己。
这些装饰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承载着部落成员的身份、地位和传统。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方式,可以通过服饰和装饰品来区分彼此。
5. 独特的仪式与庆典古老的非洲部落保留了许多独特的仪式和庆典,这些活动反映了他们的宗教和信仰。
例如,成人礼、婚礼和丰收庆典等都是部落中重要的仪式活动。
在这些庆典中,人们会穿着华丽的服饰,跳舞、唱歌和演奏传统乐器,以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总结:非洲的古老部落一直保持着他们独特的习俗与生活方式。
非洲的传统农耕习俗

非洲的传统农耕习俗非洲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农耕习俗的大陆。
这些习俗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对于非洲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非洲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农耕习俗,包括耕种方式、农事活动、社会结构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非洲大陆的农业发展和文化传承。
非洲的传统农耕习俗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中最著名的习俗之一就是“烧草田”。
在过去,非洲人们会选择一块恰当的土地,清理其植被,并烧掉草木残余物。
这样,土地上的养分会被释放出来,使得土壤更加肥沃。
然后,在雨季来临之前,他们会使用锄头等简单工具将土地耕翻。
这种传统的播种方式被称为“刨种”,即将种子密集地直接刨入土地中。
此外,非洲的农民们也非常善于利用自然资源来增加土壤的肥力。
他们经常会使用动物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这不仅提供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会使用河床泥沙来施肥,这样一来,土地不仅肥沃,而且还能保持湿润。
非洲的农事活动在社区中起到了重要的社交功能。
在种植季节,很多农民会组成耕作小组,共同劳作。
这不仅能够分担劳动力,还能够加强邻里关系。
在耕种的过程中,人们会唱歌、跳舞,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和文化传统,为劳动增添乐趣。
此外,非洲的传统农耕习俗也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
在一些地区,农业劳动被视为一种社区责任。
年轻人会为老年人提供农业劳动力,并接受其指导和经验传承。
这种传统习俗不仅促进了代际间的交流,也有助于保护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一些传统农耕习俗正在逐渐消失。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农耕方式产生了冲击。
农民们逐渐开始采用机械化耕种,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
虽然这些新的方法可能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也对土地环境和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总的来说,非洲的传统农耕习俗是非洲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并发展至今。
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非洲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还体现了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非洲部落文化多姿多彩的传统

非洲部落文化多姿多彩的传统非洲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文化传统的大陆,各个部落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在这片土地上,传统文化扎根于部落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节日、音乐、舞蹈和传统习俗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仅传承了几千年,而且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慰藉。
一、礼节与习俗在非洲的部落中,礼节与习俗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部落有着各自不同的礼节和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
比如,在马赛族部落中,举办婚礼时,新娘会被穿上特别的婚礼服饰,然后由众人陪伴着跳起传统的婚舞。
另外,在扎伊尔的姆巴族部落中,成人仪式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
当一个孩子达到成年时,会举行一场隆重的仪式,宣布他已经成为一个成年人,并对他的生活和责任做出个人承诺。
二、节日庆典非洲的部落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节日庆典,这些庆典常常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仪式,也是他们用来纪念特定事件或庆祝特定节日的方式。
比如,在肯尼亚的马萨伊部落中,他们举办“赛琳”节,来纪念一位历史上的英雄。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唱歌跳舞,举行骑战象的表演,展示他们的勇敢和豪迈。
三、音乐与舞蹈非洲部落的音乐和舞蹈是他们文化传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和舞蹈不仅是他们表达情感和沟通的方式,还是祭祀、庆祝以及演绎他们的历史和传说的媒介。
每个部落都有着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风格,如肯尼亚的马萨伊族舞蹈以其奔放、热情的舞姿闻名于世;刚果的神秘舞蹈则充满了神奇与荒诞的意象。
音乐和舞蹈成为了非洲部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外界对非洲文化向往的象征。
四、传统艺术和工艺品非洲的部落文化也在大量艺术和工艺品中得以展现。
这些艺术作品通常是用手工制作而成,反映了部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雕塑、壁画、制作器物等成为了部落人民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媒介。
比如,在尼日尔的图阿雷格部落中,他们以奇特的蓝色墙壁画而闻名。
这些墙壁画不仅具有装饰性,也传达了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
非洲传统节日习俗与庆祝方式

非洲传统节日习俗与庆祝方式非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
这些习俗和庆祝方式反映了非洲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非洲一些著名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
一、非洲的传统节日1. 尼日利亚的奥修节奥修节是尼日利亚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十月份庆祝。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尼日利亚民族英雄奥修,他在尼日利亚独立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奥修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游行、音乐表演和传统舞蹈。
此外,人们还会穿着传统的尼日利亚服装,品尝当地美食,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2. 肯尼亚的马斯卡特节马斯卡特节是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庆祝。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肯尼亚的独立,并庆祝肯尼亚文化的多样性。
在马斯卡特节期间,人们会穿着华丽的面具和传统服装,举行各种游行和表演活动。
此外,人们还会参加传统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品尝当地美食,共同庆祝这个喜庆的节日。
二、非洲的庆祝方式1. 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在非洲的传统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非洲人民通过音乐和舞蹈表达他们的喜悦和庆祝之情。
他们会穿着传统服装,在鼓乐声中跳舞,展示他们独特的舞蹈技巧和身体灵活性。
音乐和舞蹈不仅是庆祝的一种方式,也是非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传统美食非洲的传统美食也是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如烤肉、炖菜和传统点心,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
这些美食通常使用当地的食材和独特的调味料,味道独特而美味。
通过美食,人们可以感受到非洲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分享食物来加强彼此的联系。
3. 社区聚会非洲的庆祝方式还包括社区聚会。
人们会在特定的地点,如村庄广场或礼堂,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节日。
在这些聚会中,人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快乐,并参加各种活动,如游戏、比赛和表演。
社区聚会不仅是庆祝的场所,也是人们加强社交关系和团结的重要途径。
总结起来,非洲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丰富多样,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人讲究发型,尤其是妇女,她们除了穿着艳丽多彩的服饰外,还喜欢梳新颖、雅致的发型。
非洲妇女的头发生来卷曲,自己无法梳理,需要别人帮助。
所以在非洲各国城乡,到处可看到专门为妇女梳头的流动摊位。
非洲理发师心灵手巧,能根据不同年龄、身份和职业,设计、梳理出各式各样美观大方、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型。
小姑娘的发型大都轻巧活泼,有的是冲天小辫,直立头顶,有的以头顶为中心,从上往下紧贴头皮梳成排列匀称的多条发辫;青年妇女喜欢圆型发式,由向四周竖起的无数根辫子组成,或用青丝黑线缠绕编成各种图案;中年妇女则用丝线与头发一起编成辫子,或挽在头顶,或披在肩上,有的将短发拉成紧贴头皮的一条条小辫,形如西瓜,有的将头发分成大小相同的小块,扎紧后相连,状似菠萝。
此外,因形状而得名的还有“鱼鳞型”、“螺丝型”、“贝壳花纹型”。
有的妇女还在发型上装饰贝壳和珠子,显得光彩照人。
近年来,非洲理发师又设计出一种新发型,即在头顶和脖根之间,梳起两排高低一致,相间有序的多孔小桥,恰似“小桥流水”,异常别致。
非洲妇女梳一次头很费时间,短则一二小时,长则三四小时。
非洲人讲究发型不仅是爱美的表现,而且还表明非洲各国人民的民族属性、传统观念和性格特点,乃至人的不同处境。
例如,妇女剃了光头,通常是寡妇标志,说明她已失去了丈夫;尼日尔小孩头上分别留有一绺、两绺或三绺头发,这表明孩子已失去了父亲、母亲或双亲;几内亚富尔贝族人不论男女,只要头发蓬松散乱,便是告诉人们,他们正在服丧。
在非洲,男人的发型并不比妇女的逊色。
如有的祖卢族男人,把辫子理成缨络垂额的造型。
几内亚的科尼亚克族男人有个传统观念:公鸡是宝贵品质的化身。
因此,他们常在剃得精光的头顶上,梳一个高高的鸡冠式发型,引以为自豪和骄傲。
马里人喜欢把发型做得很高,就像羊犄角一样竖在头上。
摩尔族人的发式像驼峰,有时干脆模仿骆驼,以表明自己具有骆驼那样吃苦耐劳的精神。
人们在东非发现,一些军人常把头发集中到脑后,梳成一条辫子,好像尖尖的蛇信子拖在背上,并用油脂和其它粘合物把发型固定,这是马萨伊族的传统习惯和爱好。
乌干达的迪迪族人把头发梳成蘑菇伞型,据说是为了保护眼睛,防止耀眼阳光的直接照射。
非洲人梳辫子的数量也因习俗不同而有差别。
譬如多贡族人,他们用头发捻成整整80条小辫,以示“民族团结”之意。
位于乌干达—肯尼亚边境的游牧民族南迪人外出参战时,家乡任何人都不能提出征战士的名字,而必须用飞鸟的名字来称呼他们。
假如哪个孩子忘记这一禁忌,脱口说出远方战士的名字,妈妈便训斥道:“不要说那些天上的飞鸟!”刚果的班加拉人如果正在打鱼或者打鱼回来时,他的名字便暂时不用,任何人都不得提起。
无论这位打鱼人的真名叫什么,人们都不加区别地称之为“姆威尔”。
其原因是河里到处有精灵,如果听到渔人的真名,就会捉弄渔人,使之一无所获或所获甚微。
即使渔人捕到鱼带上岸来,出售时,买主也不能呼其真名,因为此刻,若精灵听到渔人的真名,便会记在心里,日后惩罚他或损坏他捕到的鱼,使其卖不了好价钱。
因此,渔人若受到任何叫他名字的人的严重危害,他都可以要求那位无意中喊出他名字的人,以较好的价钱买下他的鱼,作为补偿。
乌干达部落的卢格巴拉人,很讲究由母亲给新生儿取名,所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常常表示父母双方或一方的行为及性格,如:“犯懒”,指父母懒惰;“在啤酒杯里”,父亲是个酒鬼;“不给”,母亲为丈夫准备的饭菜太差。
此类名字,大多对父母都是非赞美性的,甚至常常暗示父母一方或双方的疏忽、品行不端或社会地位低下以及物质的匮乏。
像“恶巫女”、“养汉老婆”、“无亲无友”、“穷丁当”、“挨饿”等,都是人名,当地巴尼欧罗人的名字,则常与死亡、忧伤、贫穷、邻里仇怨等主题有关。
非洲有个家喻户晓的童话,记述了一则取名的故事:有位母亲接连生了6个儿子。
他们长大后,结伴外出旅行,很久都没回来,母亲又着急又担心,却毫无办法。
后来母亲生下第七个儿子,因为他生下来时恰好落在母亲大拇指旁,便起名叫“大拇指”。
我有一位远亲,曾在坦桑尼亚工作。
据他讲,那儿的人喜欢用官职“少校”、“部长”等取名。
有一次他问一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小伙子却说:“再见。
”他愣住了。
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姑娘,问她的名字,她说:“您好。
”他便答道:“谢谢,你叫什么名字?”姑娘又说:“您好。
”这样重复了好几遍,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再见”、“您好”都是人名。
我的一位朋友在刚果任过教,他的学生中有许多人的名字很怪。
有一个叫“痛苦”,他是母亲难产生下来的;另有一个叫“声音”,他落地时母亲刚好听到远方火车的汽笛声;还有一位因为是双胞胎,名字叫“珍珠鸡”。
1.打招呼的方式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
”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
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negro和black是禁句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
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
非洲人对Ne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
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称呼非洲人,最好照他们的国籍来称呼。
非洲人一般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其国名,他们听来就很受用。
3.African的称呼有特定对象称非洲黑人为African可犯了严重的错误。
在非洲,所谓的African并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国荷裔白人。
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别人称他们为African,就露骨地表示厌恶。
4.莫拍落后镜头任何国家都有肮脏透顶、穷人群集的地区,世界首富的美国,亦不例外。
你若在那些脏乱地区兴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当地人就会提出抗议,甚至不肯当你的向导。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最不喜欢自尊心受损,这是身为观光客务必认清的事实。
一见落后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这无异在找人家的渣儿,如此欠考虑的行为,还是不做为妙。
5.莫瞪眼看对方古时候的埃塞俄比亚,侍者是背对主人(或客人)来服务的。
埃塞俄比亚有个迷信,那就是:有人瞪你看时,被瞪看的人不是灾祸必至,就是死神要找上他。
在这个国家,跟当地人交谈或碰面的时候,可不能目不转睛地瞪看对方,这么做,对方一定大感不悦。
在非洲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因气候、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特色,在非洲,原产的香料与蔬菜、水果较多,且品种多样,所以自古就形成了将许多种食品混在一起烹饪的方法,对于肉食大多采用烤制之后,再用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淋拌的制作方法,对于面食则采用与其他水果相拌过油微炸的方法。
由于历史的因素,非洲菜式在保留传统的烹制方法外,也吸纳了很多法国菜式的做法,另外还受来自意大利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影响,从而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食物结构。
从北非到南非,由于种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饮食的主要风格在于以烤煮烩炖等方式下的各种食物的“杂烩”。
非洲食物向来以调味的艺术而闻名,将各种香料与调味料,如辣椒、豆蔻、肉桂、丁香等,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
吃饭时,大家围坐一圈,一个饭盒和一个菜盒放在中间。
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
此时,你会无所适从,甚至抓得满手沾饭,而非洲人自己抓饭、吃饭时个个动作干净利落。
客人吃饭时应注意的是,切勿将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
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须向父母行礼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
如在马里,鸡大腿当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
又如在博茨瓦纳,在公众大型宴会上,宾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的妇女吃杂碎,两者分开煮,分开食,不得混淆。
随乡入俗,须了解为宜。
东非人美容五花八门(一方水土)世代生活在东非地区的一些部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出现了形态各异的面部美容,特别是在那些比较封闭的民族聚居区。
东非面部美容分为三大类:“画脸儿”、“开门儿”、“钻眼儿”。
先说“画脸儿”,文气点说叫做文面。
一般用细刃剃刀在面部割划,然后用锅底灰在伤口上“勾缝儿”或用水竹叶流出的液汁涂抹,以防感染溃烂破容。
也有用火棍儿烧烫的,具有“点击”效果,同样可以永不消失。
部族不同,脸部图案也各有其异:坦桑尼亚的思登盖莱科人面部纹络上下走向,在脸颊两侧呈“Ⅱ”型;篙篙人则围绕整个面孔画一个圆圈;乌干达的兰戈族在额头烫三排横向走势的圆点;阿里乔人则在两边太阳穴各划三道竖纹;肯尼亚的土尔卡纳人从鼻子上方开辟竖纹扇面;南迪人横纹布局则为上额三、下额四。
再说“开门儿”,即牙齿“外科手术”,各部族均有独出心裁标新立异之处。
坦桑尼亚的扎纳克族人通常把前边的牙挫成锯齿形,苏穆布阿族人一般要锯成木梳状,而肯尼亚的卡姆巴族人则把其磨成笋尖样。
他们认为如此处理牙齿漂亮而不呆板。
最后是“钻眼儿”。
东非女性在嘴唇上刺孔有相当规模,如:马孔戴人穿上唇,萨穆布卢人穿下唇,基库尤人过去上下唇一齐来。
那么嘴唇上方的鼻子要不要美化一番呢?要的,但部位有所差别。
如:东非地区的马赛族、兰迪莱族、兰格族人习惯在鼻翼两侧穿孔,波克特族、萨穆布卢族、卡姆巴人则热衷在鼻隔上打洞。
其实,东非部族面部美容的最高成就在耳朵上,各部族女性不扎耳眼儿的几乎没有,而且出生后就扎。
有的扎耳垂,有的扎耳轮,有的在耳廓中央下手,鲁雅族人一古脑儿就扎它10个洞。
马赛族、库里亚族、马孔戴族男女普遍把耳轮极力往下扩张,而萨穆布卢族男女则反其道而行之,把耳轮拼命向上发展,他们的总体目标出奇的一致:孔洞越大越美不胜收,凡是有洞的地方都要戴上珠 以达到尽善尽美。
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一幅部族妇女照片:从额头中间穿线戴饰,顺两颊下垂到下颌,又由下颌上升到双耳,简直是满脸珠光宝气。
刘润山文/摘自《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