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A.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钠2.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 x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盐酸、硫酸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一一二者溶液中都含有H+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原子形成离子后电子层数一定不变C.固体氯化钠中不存在Na+和Cl¯D.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 B.氯化钠 C.氦气 D.锌6.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B. C. D.7.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8.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的废料中提炼出0.3g镭。

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A.226 B.88 C.138 D.319.缺少下列元素易得侏儒症的是A.Ca B.Fe C.Zn D.I10.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A.B.C.D.11.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宏观到微观,下列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B.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C.气体和固体相比较,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1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校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63分。

)1.关于分子基本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 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D.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不会改变2.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其中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C.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也可能相同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水B.氧气C. 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H2O2)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中子数6.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O2B.Fe C.H2D.NaCl7.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种类B.中子数C.原子序数D.物质的化学性质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不带电,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运动9.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质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中子数D. 核电荷数10.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11. 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A.氧离子B.氧分子 C. 氧原子D.氧元素12. 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A.离子B.分子C.原子D.中子2.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3.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H+B.2H C.H2D.2H2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A.氯、碳、钙、铜B.氢、汞、铁、银C.钠、镁、氧、氮D.锰、硫、锌、钡5.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按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8.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Og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10.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11.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B.②的粒子符号为Na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④中x可能为812.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13.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图是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钪的元素符号为Sc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C.钪原子的中子数为21D.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3.蔬菜中含有钙、钾、镁、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机盐,其中钙、钾、镁、钠指的是A.元素B.离子C.原子D.分子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了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A.A B.B C.C D.D5.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核电荷数是55C.位于第六周期D.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6.兔兔同学总结了物质、元素及构成粒子的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不同元素的两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不相同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7.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的金属,下图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8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8.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时间:65分钟 分值: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氢的元素符号是( )A.hB.HC.HeD.H22.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材料C10和C14,构成这两种碳材料的粒子是( ) A.原子 B.离子C.元素D.分子3.含有“氚”的核污水直接排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已知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0B.1C.2D.34.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水分子B.氧分子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5.分别加热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都可以制得氧气,说明这两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分子C.氧原子D.氧元素6.已知“●”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7.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部分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B.铈的原子序数为58C.铈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8.“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

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C.水分子间隔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汤姆孙、卢瑟福、波义耳等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现在仍在探索中。

图2是锂原子结构的现代行星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A.从模型可以看出,锂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B.构成原子的微粒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C.结合模型可知,锂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10.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 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3所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0 B.34 C.44 D.78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重要微粒。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升高,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第3题图第4题图4、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原子质量为58.69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6、在某泉水瓶上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如图,其中的“钾、镁、钠、钙”指的是()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原子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C .该粒子是原子D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8、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 、b 、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粒子a 表示的是电子B .原子中b 与c 的数目不一定相同C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b 和c 两种粒子构成D .该原子为碳原子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 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 段滤纸条先变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此处的“氧”是指()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 C.O2D.Fe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H——3个氢元素B.O——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D.Mg+2——1个镁离子4.真空包装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往往会鼓起,这是因为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A.质量增大B.间隔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5.朱砂又名辰砂,是天然的硫化汞(HgS),具有鲜红色泽,很早就被人们作为颜料使用。

我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朱砂。

如图是汞和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B.质量相等的汞和硫,汞比硫所含的原子数目少C.汞和硫都是非金属元素D.汞单质的熔点比硫低6.镨(Pr)是一种稀土元素,已知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9,相对原子质量为141,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141 B.92 C.59 D.82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8.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A.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B.水结成冰C.过氧化氢的分解D.蜡烛熔化9.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选项事实观点A 冬天人们讲话时出现“白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 氧化汞分解可得到汞和氧气化学变化时元素种类不会变C 食品包装袋中虫氮气以防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D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 微粒间有间隔10.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他在试验中得到三个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我会选择(30分)1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蒸馏B 电解水C 静置沉淀 D冰融化成水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蒸馏水C精制碘盐D啤酒3 、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上天,举世瞩目,在其升空过程中,为其助推的主要燃料是()A汽油B航空煤油C液氢D太阳能电池4、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A 1∶2B 1∶8C 8∶1D 2∶15、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水空气B 自来水氧气C 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 高锰酸钾双氧水7、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此时水作为()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稀释作用8、在化学变化中()A分子、原子都不变B分子变、原子不变C分子不变、原子变D分子、原子都改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1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A+B→ABB、AB→A+BC、A+BC→B+ACD、AB+CD→AD+CB12、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地区A 土壤土质有关B 空气污染有关C 水源水质有关D 居民体质有关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14、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B农药化肥的流失C植物的蒸腾作用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流水漂洗衣物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C工业用水循环使用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有些是由构成的,如。

17、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分解成和,它们再通过分别构成和,这其实反映了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这个变化能说明的问题有①②‥‥‥18、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总体积(填“大于”“=”“小于”)200ml,这说明了,生活中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例子有(举一例)。

19、张老师在化学实验操作台上摆放了如下一些物质:①铜片②蒸馏水③石灰水④硫粉⑤大理石⑥氧气⑦双氧水⑧空气⑨高锰酸钾。

现请你将这些物质按如下表分类摆放(填序号)单质纯净物化合物物质混合物20、(03年宜昌市中考题)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⑴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

⑵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来检验。

⑶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的方法。

⑷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

我加入洗洁精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的功能。

21、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

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②防止船舶污染;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22、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①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③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具有①资源丰富②产热高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这三大优点,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的角度,你认为它作为一种能源和现有其它能源物质比较,最.大.的一条优点是(填序号)。

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氢气的获得技术,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产生氢气,但此法不宜大面积使用,理由是,你认为科学家们目前主要研究点在哪里?。

三我会分析(15分)24、请观察如下标志徽记,你认为它是什么徽记?(1分)其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曾经污染或浪费水的事例(举一具体事例,50字内)(1分);再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源、净化水源的建议或措施。

(2分)25、小雨同学发现生活中铁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较易生锈,于是他认为有水铁就生.....锈,无水铁不生锈........。

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他设计了实验来验证。

如图,他在A 试管中盛市售新制蒸馏水,并将崭新铁片浸没于水中,上面滴入一层植物油;他将B 试管烘干,放入同样铁片,并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分析:小雨在A 试管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放置一周后,结果他发现两只试管中铁片均未..生锈,于是经过重新思考他改变了先前的观点,又得出了新结论;为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装置C B A又放置一周后,明显地观察到了铁锈,小雨终于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是 。

通过该实验探究,小雨同学获得了许多启示..(请你写出一条) 。

四 我会探究(15分)26、“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刚同学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

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 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第一步: 第二步:酚酞试液他用上套装置进行实验,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他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7、请你用实验鉴别蒸馏水与自来水.........,按照方法、现象、结论的顺序填表:物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蒸馏水自来水五我会设计(10分)28、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节内容后,发现在实验室里用5%H2O2溶液加热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很难复燃。

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为了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第二组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第三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见图):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之一是;②由第二组同学的实验可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所起的作用可能是;③第三组同学的实验验证了实验前同学们猜想的正确性,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④小三同学认真观察了第三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结合O2的物理性质,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改进装置,经现场实验,效果很好,请你画出他的实验装置简图。

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⒈ B⒉ B⒊ C⒋ A⒌ B⒍ C⒎ C⒏ B⒐ D⒑ D⒒ B⒓ C⒔ C⒕ C⒖ A二、我会填空16.分子氧气原子铁17.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氢分组、分子氧分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合理的结论均算对)18.小于分子间有间隙举例(任意合理举例均可得分)19.单质①④⑥化合物②⑦⑨混合物③⑤⑧20.⑴过滤吸附⑵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或洗洁精)⑶蒸馏(或煮沸)⑷乳化21.①②③④22.①水氢气+氧气②过氧化氢水+氧气③氢气+氧气水23.③消耗电能,不经济;目前正致力于研发理想的催化剂,寻找分解水的最合理的条件三我会分析24.节水节约每一滴水(举例合理均可得分)建议或措施合理可得分25.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影响(或隔绝空气或氧气)在仅有水的情况下铁不会生锈,仅有空气或氧气的条件下铁也不能生锈,铁生锈是水和空气(或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图如下)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它正确结论或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理答案均算对)四我会探究26.B烧杯中液体变红色酚酞试液遇氨水变红色滴管酚酞试液浓氨水滤纸上酚酞试液由外向里逐渐变红色27.五 我会设计28.可能原因是生成的大量水蒸气对实验造成了干扰 ① H 2O 2溶液浓度的大小 ② 促进H 2O 2分解,减少水分蒸发 ③干燥吸水 ④(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