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一等奖

合集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
文章内容与主旨
本文通过邹忌与齐王之间的对话,阐述了纳谏的 重要性,以及作为君主应该具备的明智和胸怀。
文学价值与影响
文学价值
本文以其生动的笔触、巧妙的构思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杰出 代表之一。
对后世的影响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思想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作品都以这个故事为题材或灵感来源,同时它也启示 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要注重纳谏和听取不同意见的重要性。
启示三
作为领导者,更要广开言路、虚 心纳谏,以推动团队或国家的更
好发展。
05
文化内涵拓展与延伸
战国时期思想观念对比
诸子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活跃, 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其中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
派各有特色,相互争鸣。
邹忌的思想倾向
通过邹忌的言行,可以窥见战国时 期士人的思想倾向。他们关注国家 大事,勇于进谏,同时注重个人修 养和道德品质。
散文特点
分析古代散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深入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情节设计 、语言运用等。
哲学知识:儒家思想核心观念
01
儒家思想概述
简述儒家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02
核心观念
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仁爱、礼义廉耻、忠孝等。
齐王的思想转变
齐王在听取邹忌的讽谏后,思想发 生了转变。他开始重视纳谏,关注 民生,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儒家思想在本文中体现
仁政思想
01
儒家强调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在本文中,邹忌通过
讽谏的方式,引导齐王实行仁政,关注百姓疾苦。

初中语文九下第21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初中语文九下第21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2.邹忌为什么要进谏?
邹忌在与徐公比美中,听到三人的奉承而差点 受蒙蔽,想到国君身边奉承者大有人在,受蒙蔽的 机会更多,因而他在朝廷上现身说法,讽谏齐王。
重难点解析
3.具体说明邹忌怎样类比推理。
妻私我→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有求于我→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皆 以 美 于 徐 公 → 王之蔽甚矣
昳 丽 yì 谤 bànɡ 衣 冠 ɡuān
窥 镜 kuī 纳 谏 jiàn 间 进 jiàn
暮 寝 qǐn 朝 服 zhāo 期 年 jī
词类活用
吾 妻 之 美 我 者( 形 容 词 意 动 用 法 , 以 … … 为 美 , 认 为 … … 美 )
私我也
(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面刺
(名词作状语,当面)
三变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重难点解析
1.由于感情的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问题 时的口气也不同,请揣摩各自语气的感情色彩。
他问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亲昵。 他问妾:“吾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严肃。 他问客:“吾与徐公孰美?”感情色彩是平淡。
重难点解析
一词多义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形容词,指品级高的 ——动词,呈上、进献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漂亮,好看

吾妻之美我者
——认为……美
研读课文
邹忌比美 威王受蔽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
说比 理喻
研读课文
威王 除蔽
除蔽 结果
三令
面刺→上赏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白描与渲染
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
(抽象、概括)
1.《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 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渲染的例子:(形象、具体)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 桦林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 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我想起绒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 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 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 的风……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字 词 小 结
(3)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 美:认为……美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闻: 使……闻
字 词 小 结
4.特殊句式: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者”“也”表判断 (2)忌不自信, “不信自” ,宾语前置 (3)朝服衣冠, (邹忌)朝服衣冠,省略句
(4)王之蔽甚矣。
字 词 积 累
(2)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泛指睡觉。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
字 词 积 累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义,指责; 今义,诽谤,恶意中伤。
(5)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义,第二天;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字 词 积 累
(6)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处所、地点。
字 词 小 结
2.一词多义: 朝 ①朝服衣冠 (早晨)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③皆朝于齐 (朝拜)

《邹忌讽齐王纳谏》 省优质课一等奖57页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 省优质课一等奖57页PPT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读书。 ——周 恩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 省优质课一等奖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私, 偏爱,形容词做动词)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闻,动词使动使用方 法)
(二)古今异义
❖ 1、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 今:地理位置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国君旁边旳近臣。今:方位词 )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委婉劝说。 今:挖苦 ) ❖4、能谤讥于市朝
❖ 答:不盲目轻信,对别人旳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 思索,能正视自己。(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 索”)
❖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旳问题,妻、 妾、客旳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详细旳语句分析 阐明不同在哪里?
❖ 答: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应了妻旳偏爱 (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在家中 旳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如“徐公何 能及君也”);客因为他旳主要目旳是有事相求, 所以回答用了一种陈说句,比妾旳反问句,语气更 轻(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2、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用了哪些措施?利用 这些措施有什么好处?
❖ 答:(1)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2) 有力地体现了人物旳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 拓展延伸:
1、本文讲述一种什么故事?阐明了什么 道理? 2、邹忌进谏旳方式对我们今日旳人际交 往有什么启示? 3、邹忌进谏旳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体现作用。 ❖ 2、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
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阐明了什么? ❖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旳“此”指代什么?
“战胜于朝廷”旳意思是什么? ❖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本文中旳邹忌旳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 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 5、为何说邹忌进谏旳措施很巧妙?邹忌为何不“直 谏”而要“讽喻”? ❖ 6、本文旳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 占全文二分之一旳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 是详略不当?

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面刺:
当面指责
谤讥: 市朝:
批评议论 公共场合
门庭若市: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诸多
时时而间进: 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期年:
满一年
这种情况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旳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这种情况:三赏三变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国别 体旳史书《 战国策》。该书 是由 西汉 时期旳 刘向 编订而成旳。
解 题
兼语句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
之类旳措施,委婉地劝戒。
纳——接受。
分组学习
1、一人主讲 2、其别人补充修正 3、分角色朗诵表演
字词小结
• 1、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修: • 古义:长,这里指身高。 • 今义:修理。 • 尺: • 古义旳尺相当于当代旳六寸。
字词小结
(2)暮寝而思之。
第二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 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节奏感 很强,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
讨论交流
(1)邹忌旳劝谏技巧对我们今日旳人 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旳频率很高,了 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 要较高旳口语体现能力。所以鉴赏邹忌旳劝谏 技巧,对提升我们适应社会交际旳能力有十分 主要旳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 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是邹忌给我们旳启示,也是人际交往旳基本原 则。
课文旳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醒1、邹忌向几种人问询自己有无徐公美?
2、他们旳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旳回答分别怎样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 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旳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邹忌讽齐王纳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邹忌讽齐王纳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早晨 朝廷
公共场所 朝见
我与城北徐公哪一个更漂亮 吾妻以我 为美,是偏爱我 今齐土地方圆千里 当面指责我过失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主页
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朗诵提醒
1、注意读音:朝(cháo、zhāo)、期(jī) 2、注意语气:对话中问话语气、劝说时诚
恳语气、齐王同意时赞赏语气 3、注意停顿:句中词语略停、段中层意转停、
劝谏前中后三部分之间较长停顿
主页
第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主页
文言实词
朝服衣冠
第9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
语境3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捉野兔
老鹰。烛邹不妥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 景公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 晏子走上公堂,怎样进谏才救得了烛邹?
主页
第10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文言实词意义及虚词使用方法; 2、能正确地翻译全文; 3、熟练地朗诵全文; 4、能从多个角度思索本文,得到不一样启示; 5、学习邹忌谈话技巧,练习口语交际。
主页
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思绪
了解背景 小声试读 正音注音 朗诵全文.
释疑翻译 讨论启示 训练说话 写读后感
第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主页
讽 邹忌“比美”
齐王治国
妻——私—— 宫妇左右 妾——畏—— 朝廷之臣 客——求—— 四境之内 察觉遭受蒙蔽 王之蔽甚矣
讽喻
纳谏
达到目
终成霸业

第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创优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创优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历史事件
03
深入了解邹忌如何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成功说服齐王采纳其
谏言,从而改革政治、加强国家实力的历史事件。
12
类似寓言故事比较
《愚公移山》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
分析两个故事在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的异同,以及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其他寓言故事中的讽谏元素
列举其他寓言故事中与讽谏相关的元素,探讨这些元素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思考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
准备课堂讨论和提问
2024/1/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27
教师点评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 出学生在沟通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17
分享交流
2024/1/24
分享交流的目的
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 接受和给予建议,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分享内容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建议或者被建议的 经历,以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同时,也可以分 享一些成功的沟通经验和方法。
16
角色扮演:模拟邹忌劝谏过程,体验沟通技巧
2024/1/24
角色扮演的目的
通过模拟邹忌劝谏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沟通技巧的重 要性,并学习如何在与人沟通时运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
角色分配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分别扮演邹忌、齐王以 及其他大臣等角色。在扮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尽可能地还 原历史场景,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024/1/24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介绍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
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
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
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
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
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
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
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
探究交流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 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在表达上的 有什么作用?
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 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从 语势与论证关系上谈即可)
于市市朝朝,,公闻共场寡合人之耳者使,…受听下到 赏。”令初下,群臣
进谏,门即庭使若市;集数市月之后,不时时时而偶然间进满;一期年年
有时候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齐这王闻件纳事谏之”,皆朝朝见cháo于到齐。所此说所的 谓
探究交流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 “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 样的品质有? 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 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 著作。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规劝。 ➢齐威王,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
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
臣之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臣之妾畏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
三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赏
能上书谏寡人者 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
下赏
(6)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1)邹忌有三问:
三 问其妻:“我孰与成北徐公?”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三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 思 三 比
(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 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 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妾在 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客因为 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 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
王曰:“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国使臣求见
赵国使臣求见
魏国使臣求见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
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
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人物介绍
▪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
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 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 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 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 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 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 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 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7、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 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 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1、本文邹忌是怎样设喻说理的?
邹忌抓住私事与国事之间的相似点,拿私事去比 国事,说明了“私”、“畏”、“有求”可以 导致听话人受蒙,所以不能轻信奉承话的道理。
2、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①邹忌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 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 劝谏。
②齐威王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 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3、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A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 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B、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 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文 图解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其妻曰……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5、“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 字的表达作用。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齐威 王善于纳谏
探究交流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 “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 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 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
第1段:邹徐比美 第2段: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3段:齐王纳谏及结果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长,身高
朝 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早晨
穿戴,名→


对…说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固定句式。“与…相比, 更…” 。 孰:副词,谁
=甚美。太
比得上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

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
上 的 谏
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 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 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 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

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历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上 的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臣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昳 yì
窥 kuī
间进 jiàn 期年 jī 谤讥 bàng jī
三 初
门庭若市
变 数月 期年
间进 无可进
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 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 王痛快地接受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 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 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 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 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朝服衣冠 zhāo
皆朝于齐 cháo
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
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 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
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 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 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 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美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判断句。标志:……者也。

即“信自”。宾语前置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与…相比,谁更…” 。 孰:副词,谁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第二天
补足音节 无意义
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与…孰…”,句式:
“与…相比,谁更…”
3、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
句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 也要重读;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表示结果或程 度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重读。
4、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句读示例
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国君旁边的近 臣
没有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
表被动。受蒙蔽
第三段:齐王纳谏及结果。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 对,好
当面。名→状
指责
之过过失者,受上上赏等;的 上书谏寡人者,受授予中赏;பைடு நூலகம்议谤论讥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③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 ④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一字多义
朝服衣冠 早晨 朝 入朝见威王 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泛指公共场合 皆朝于齐 朝见
吾孰与徐公美 谁,哪一个

徐公来,孰视之仔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