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一)
主要讲了两位母亲在我心中的地位,当“我”丢掉亲生母亲时亲
生的巨大痛苦。
当“我”在漫长的留学整个过程中,“我”借用日记、散文来表达“我”对母亲和祖国的思念。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
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
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并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转捩点在
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思念。
本文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
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二)
怀念缅怀母亲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失去母亲后的悔恨,到了国外后,开始怀念丈夫祖国父母和生身母亲,在的心目中这两个威望母亲
是同等地位的。
怀念母亲多半内容(三)
课文以回忆的为形式,介绍了译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深沉爱慕”,恰
当表达了对亲生亲生母亲永久的怀念,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
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生命中同
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八位引出下文对两位
母亲的描述。
接着,本版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
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长了自
己对母亲父母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母亲的
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一
波三折漫长的留学生涯中所,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六位母亲同
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着重所在。
最后,交相辉映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如上所述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或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怀念母亲作文(9篇)

怀念母亲作文怀念母亲作文(9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怀念母亲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怀念母亲作文1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让母亲为我写有关“母爱”的文章提供一些材料。
母亲就给我讲了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母亲的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的母亲就是我的曾祖母,家住浙西北山区,为了心疼女儿,也就是我的祖母,就把我的母亲接走了。
母亲在上幼儿园前的童年就在她祖母身边度过的。
母亲告诉我,在山区,冬天的清晨是非常寒冷的。
每天清晨,曾祖母起得非常早,年幼的母亲跟着也起得非常早。
曾祖母总是轻手轻脚的起床,总是被早已习惯早起的妈妈发现。
妈妈就捂在床上等曾祖母来穿衣服。
曾祖母来不及扣上扣子,一手夹起着母亲的棉袄、棉裤,另一手拎起“火筒”——一种能烤火取暖的凳子,就出了房门。
曾祖母家是大户人家,坐下来吃饭就有一大圆桌,可想而知,烧洗脸水、烧早饭、喂牲口……但是过不了多久,曾祖母就会拎着火筒,上面烘着母亲的棉衣棉裤进来了。
这时候,曾祖母的棉袄和外面的罩衫依旧还没有扣上。
曾祖家的房子是木结构的祖屋,房子很大,有厢房,有天井,到厨房还要经过一天长长的过道,但却不挡风,跟室外的温度不相上下。
曾祖母给母亲穿上暖和的棉衣棉裤,就拉着母亲,拎着火筒出了房门。
那斜襟上用布盘成的扣子不知是什么时候扣上的,年幼的母亲未曾观察到。
母亲说到这,有些惭愧。
故事二: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就是我的祖母,家住杭州市郊区的最东边紧邻余杭市,为了照顾年幼的我,为了不影响父母的工作,我们一家三口是住在祖母家的,等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才搬到镇上住。
镇上离祖母家只有两三里路,这是我最熟悉的路。
在我上大班的时候,母亲突然失声了,因为爸爸出差,母亲怕祖母担心,就把我托付给姑姑(母亲的堂姐),自己就悄悄地办了入院手续。
当时我的幼儿园在城里,上下幼儿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当祖母得知妈妈动手术的消息,马上把我接到祖母家。
怀念母亲的作文

怀念母亲的作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以下是橙子整理的关于怀念母亲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怀念母亲的作文【1】今天,我怀着崇高的心情,再一次阅览了季羡林老爷爷的文章——《怀念母亲》,在这篇文章中我体会到了季羡林老爷爷,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这让我回忆起了我对母亲的思念。
那一年我还小,妈妈因为是党员,所以参加了村里的九寨沟旅行。
而我和我爸爸依然在家里过着安逸的生活,第一天我并没有因为妈妈的离开而敢到难过,依然与邻居家的孩子玩耍嬉戏,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身体里变,似乎我的身体里面有什么东西失去似地,在后面几天里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两眼都冒出黑眼圈身体瘦了整整一大圈,爸爸这下可被吓坏了。
甚至给我去医院检查,知道妈妈回来的那个晚上,我的状况才恢复了正常。
不过,我心中充满了疑问:是什么东西让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在我绞尽脑汁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母亲的离去。
母亲!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是你展开翅膀保护着我,是你在失败的时候给予我帮助,没有你,我犹如一只无头苍蝇,在迷失中醉落。
这个故事,一直在我脑海中留着,永远永远。
怀念母亲的作文【2】“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这首《我的中国心》表达了作者黄霑的爱国之情。
季羡林爷爷爱国之情同样很令我敬佩,尤其是那篇《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主要讲得是季羡林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去世,后来他去了德国,在那儿,他不仅怀念自己的生身母亲,还怀念起了自己的祖国母亲。
作者还引用了几段日记加以说明,构思新颖独特,写作手法很有创意,表达了作者季羡林的爱国之情。
这也正照应了前文中的“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两样真挚的爱慕”这句话。
最初看到“怀念母亲”这个题目上,我还以为是写作者怀念生母,没想到还写怀念祖国母亲,表现作者爱国之情。
是呀,作者对生母有如此崇高的敬意,对祖国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同样如此。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继承人,如果心中没有祖国,怎么当好祖国的接班人?生身母亲在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如果祖国的地位和生母的地位一样,我们就能以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治理好祖国。
怀念母亲的作文600字

怀念母亲的作文600字导读:作文一:怀念母亲母亲是崇高的,母亲是伟大的,而祖国母亲又培养了千千万万个花朵,今天我学了一篇,叫做《怀念母亲》的感人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
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
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
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
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
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
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
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
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
”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没能孝敬母亲。
现在,我以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
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爱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作文二:怀念母亲“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这首《我的中国心》表达了作者黄霑的爱国之情。
季羡林爷爷爱国之情同样很令我敬佩,尤其是那篇《怀念母亲》话题作文怀念母亲作文600字话题作文怀念母亲作文600字。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主要讲得是季羡林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去世,后来他去了德国,在那儿,他不仅怀念自己的生身母亲,还怀念起了自己的祖国母亲。
作者还引用了几段日记加以说明,构思新颖独特,写作手法很有创意,表达了作者季羡林的爱国之情。
《怀念母亲》ppt课件

采用适当的字体、字号和颜色进行排版设计,使引言部分更加突出和醒目。可 以添加一些简单的装饰元素或背景色平与事迹
母亲的出生与成长
出生地与家庭背景
母亲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养 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育经历
母亲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她一直非 常重视学习和自我提升,通过自学和参加各 种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怀念母亲》ppt课 件
目录
• 封面与引言 • 母亲的生平与事迹 • 母亲对我的影响与教育 • 与母亲的美好回忆 • 对母亲的感恩与敬意 • 结语与展望
01
封面与引言
课件标题:《怀念母亲》
标题设计
采用温馨、感性的字体和色彩, 如微软雅黑字体、暖色调背景, 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怀旧的氛围。
标题效果
可以添加简单的动画效果,如淡 入、擦除等,以增强课件的吸引 力和感染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回顾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惑时,母亲给予的关怀和倾听,以 及她如何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培养独立能力
分享母亲如何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如教授家务、鼓励参加社会 实践等。
成年后的相聚与别离
珍贵的相聚时光
描述成年后与母亲难得的相聚时光,如节假日、生日等特殊场合 的庆祝和回忆。
不可避免的别离
表达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与母亲的相聚变得越来越少,别离成 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无微不至的关怀
母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 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 她们的爱如同阳光般温 暖,照耀着我们成长的 道路。
感谢母亲的教诲与指导
1 2
言传身教
母亲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 榜样,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
培养品德
怀念母亲作文(通用15篇)

怀念母亲作文怀念母亲作文(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怀念母亲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怀念母亲作文1前几天我学了《怀念母亲》这一课。
作者是季羡林老爷爷写的,这是一个吹人泪下的文章。
让人觉得好像有和作者一样让人同情。
这个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到城里去住中,间只回故乡几回,还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
更不幸的是,在作者读大学时候,他的母亲弃养了,只活了四十多岁。
“母亲”的离去给作者留下了万分悔恨,应为作者认为他没有照顾好母亲,没能让母亲享受论天之乐。
于是作者就伤心地每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后来作者店铺,又增加了一个祖国母亲。
读完这个文章让人们都感到季老那万分悲痛之情。
怀念母亲作文2敲击键盘的的声音还没有习惯,心里的思绪不知从何写起,今天是母亲节,我在qq空间里暗暗的怀念母亲。
母亲的失去在我的心灵上留下爱的阴影。
我不懂得爱母亲,母亲的突然逝去,让我措手不及。
母亲对我的爱,我还没有好好回报,只有在qq空间里写下爱的忏悔。
但愿有来生我还做母亲的儿子,妈妈我爱你。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从来没有享过福。
生下我们姐弟八个。
哥五个,姐三个。
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到了该享福的年龄,却突然过世了,我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失职。
愿看到我的日记的朋友们,好好的爱自己的父母亲,在你的有生之年去尽你的职责。
后记这是我在教地震中父与子写的,在开家长会时我读给他们的。
怀念母亲作文3我最敬佩的刻苦学习的妈妈。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比如是清洁工、叔叔、阿姨……可是最值得我敬佩的是刻苦学习的妈妈。
妈妈觉的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自己知识不是很多,就去参加英语学习班。
每天晚上八点妈妈都要去英语班。
在放假时,我也跟着妈妈去。
开始上课了,那位老师给每位学习的人都发英语本,老师耐心的教他们反反复复,不停的练,别的人听得不耐烦了,只有我妈妈,一直在认真听老师说,跟老师读整整过了几小时,课才结束。
怀念母亲作文六篇

怀念母亲作文六篇怀念母亲作文一今天我读完了《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季羡林那种思乡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篇文章写了季羡林的母亲弃养他来到德国留学,但心中却每天怀念着亲生母亲与祖国母亲,对她们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与同样真挚的爱慕,这种怀念一直伴随了他十一年。
是啊,谁人不爱自己的祖国呢?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季羡林这样呢?他曾在日记中说过自己真的很想家,想故国,想朋友,甚至不能忍耐。
如果我们来到国外,谁会像季羡林那样思乡呢?读完文章,我不禁想到作为小学生的我们。
我们,不能像诗人那样写出诗词赞美祖国;不能像乐曲家演奏出爱祖国的歌曲;也不能像作家写出美文描写出祖国;更不能学大人们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我们只能努力学习,认真学习,把自己变得优秀,长大报效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把祖国建设得更好!除了这些,还可以从小事做起:每周一学校的升旗,你带没带好红领巾?每次读关于祖国的课文,你是否声音响亮?每次音乐课上唱起国歌时,你是不是唱得最入神?这样的事还有许多许多。
季羡林那种爱国的精神,我真的比不上他。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更努力,更认真,更仔细地学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长大报效祖国。
怀念母亲作文二每个人都有的七情六欲,不论你是掩埋在心中,还是都表达在脸上。
喜怒哀乐,都不可回避。
也这是如此,季羡林也的确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泪水——正是母亲的怀念。
如今差不多入秋了,而秋天也正是一个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海外的游子也正是在这个秋中,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思念故乡的亲人、故乡的朋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千古名词,是多少人的心声呀。
一个四分五裂的家需要的时重逢。
当你被外面的大千世界所迷惑住了时,你想到过自己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吗?想到过自己还有亲人在时时刻刻盼望着你回家吗?但是,季羡林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温暖的家,也知道自己还有亲人在时时刻刻盼望着自己回家,为何他又不回家?其实他心中也是茅盾的,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他的心头,所以我们说——思念会让人多愁善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怀念母亲》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原文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
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裏去住。
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裏。
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
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
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
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
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為了說明當時的感情,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中摘抄幾段: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
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
我不開燈,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
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
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時,活動起來。
我想到故鄉,故鄉裏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
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935年11月18日從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向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回家,從學校回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兒子一直沒有回來,她有點沮喪。
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回來的。
我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此刻才明白,全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1935年11月20日此刻我真的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
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1935年11月28日我仰躺在沙發上,聽風路過窗外。
風裏夾著雨。
天色陰得如黑夜。
心裏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
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裏,引用了這幾段。
實際上,類似的地方還有不少,從這幾段中也可見一斑了。
一想到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湧,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
幾個月以後,我寫了一篇散文,題目叫《尋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母亲
冬日,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
早晨起来,发觉放在暖气旁边的衣服煨得热乎乎的,遍溢周身的温暖,让我瞬间想起了母亲。
二十几年前的冬天特别冷,连堂屋里放在炉子旁边的水缸都要结一层冰。
每天早上,妈妈把要穿的棉袄棉裤在煤球炉上烤热,然后才许我们兄弟俩离开被窝。
我们村子的形状有点像镰刀,东西窄,南北长。
而我家住在村子的最北边,学校在村子的最南边。
每天差不多要走三里地才能到学校。
刚上学的那年,我马上要六周岁,觉得那个冬天的雪特别多,特别厚,整个冬天都是在没到了膝盖的雪地里走来走去,而我只有一双张着大嘴的球鞋,直到春节,年初一,要出门拜年的时候才能穿上棉鞋。
说实话,那时候只知道到处疯跑,还真没觉出怎么样,只是妈妈那阵子跟人唠叨:“我太‘愚’啦,连双鞋都没让孩子穿上!幸亏小孩身上火力足,熬到穿上棉鞋!”
当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吃饭,肚子里本来就没油水,落下哪一顿人都受不了;棉袄、棉裤也是越冬的必备武器;再就是偿还人家的债务,为了下一次借钱,只能有钱的时候及时还账。
这样一来,鞋子的排名只能靠后了。
后来读到《诗经》,也找到了证据。
在《七月》中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人说:没有什么御寒的衣服,怎么能熬过这一年?作者只说衣服,又何曾提到鞋子?所以鞋子的问题靠后解决是天经地义的。
七岁的时候,正月十五去看花灯,就想吃苹果,一块钱四个,很大很红的苹果。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冲动,因为平常不是个贪嘴的人。
踌躇了半天,还是说了出来。
妈妈没带钱,向同行的所有人借,没有一个人肯借钱满足一下我的奢望。
妈妈很惭愧,过了好多天,连我都忘记了,她又提起来。
也许是因为借不到钱的尴尬;也许因为我第一次额外的求她,也是最后一次。
家里最穷困的时候,父亲兄弟三人刚分了家,除了三缸咸菜,分到手的就剩下一堆借钱、借粮的欠条。
因为分了家,所以要搬到新家去住。
而盖房子的钱也全都是借的,小院的院墙更是十年以后才修建完成。
后来,有一次跟哥哥闲聊。
他问我:“你有没有发觉,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跟我们开过玩笑,一次也没有。
父亲在村子里一直以嘴贫著称,可是却不敢逗家里人笑,怕笑过之后,关系会变得亲近,会提出各种要求。
”我这才发现真的是这样,虽然妈妈喜欢黄梅戏,却只会自己哼唱;虽然我和哥哥在学校都是以调皮捣蛋闻名,都有几次差点被开除的经历,回到家却不由自主的沉默。
贫穷也许没那么可怕,却一直在离间着家人之间的感情。
我参加工作后,家庭情况好转起来。
不但还清了外债,还置办了电视机、冰箱、空调,后来哥哥也毕业了,我们家搬进了二层小楼。
96年的元旦,我给母亲买了一件枣红色的羽绒服,价钱是当时我们全家一年的菜金,也是村子里她这个年龄段的人拥有的最昂贵的衣服。
妈妈很高兴,试穿了几次就赶紧收藏起来。
大年初一拜年,我中间回家,看见出去拜年的妈妈急急忙忙进门,一边走一边说:“唉哟,你看看,竟然忘穿羽绒服啦!”找出来以后直接穿在身上,又急急忙忙出门去了。
其实,当时妈妈穿得就够多了,棉袄、棉裤是穿惯了的,加上过年的外套,现在又加上羽绒服,体态立刻显得臃肿起来,走路竟有了蹒跚的样子。
她不是爱美,只是要人知道儿子的孝心,那是她的骄傲。
妈妈才四十几岁,要是城里的女性,正是跟青春做争斗的年龄,然而妈妈却已经老了,我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变老的。
我参加工作以后还是那种半生不熟的性子,所以也没什么出息,只有这件衣服,让妈妈高兴了很久。
然而,人世间的沧桑从来不曾因为心灵的祈求而变得柔软。
母亲有一句话始终让我铭记,她说:掐头去尾,人这一辈子实在没几天好日子!说这话的时候,她已经重病缠身,刚过五十岁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为了牙疼生平第一次走进医院,得到的却是预知死亡的通知书!
那是得病的第三年,母亲的肺癌到了晚期,几次化疗、放疗之后,已经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慌乱。
卧室的光线有些黑暗,而她就坐在最里面的角落里。
那样热切地望着我,问我工作情况,女朋友的情况,我长年在外工作,一年在家的时间不到二十天,彼此之间那样生疏。
问过之后,说到了她的病。
她竟笑了:“你看,这老天爷还挺会安排的,让你们兄弟俩挣钱,你爸爸陪着我,我没事儿干,就只好长病了!我长病好啊,要是可以的话,我愿意把所有的病都替你们长了。
我不识字,要是你们有点啥事儿,我帮不了什
么忙。
而我长病呢,你们全都能帮上忙!”这也许是我听到妈妈说的第一个笑话,却没能笑出来。
母亲六岁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外公虽然慈爱,但是因为有强悍的哥哥、嫂子,让她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再就是贫穷,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一家人的头上。
母亲虽然聪明,却只能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大不了她几岁的二哥。
除了拾柴、种地、做饭,生活里再也没有其它事情。
这是一个生长在大山里的女子的童年、少年。
这中间没有过年的新装,没有溺爱,没有培养自尊、自信的土壤,不知道该怎样撒娇,怎样矜持,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有夏天穿的衣服……
再后来就正式做了人家的媳妇。
我不知道母亲是否知道灰姑娘的故事,女主角通过婚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是否知道曾有一对私奔的夫妇叫做卓文君、司马相如,他们可以举案齐眉。
但一定知道的就是牛郎织女了,因为他们就在头顶上。
知道在变成星星之前,织女的日常生活就是做饭织布,为烟火人间的日子忙碌。
母亲也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忙碌地点发生了改变。
过去拾柴、做饭为一大家子人服务,而结婚以后,她依旧不停地忙碌,只不过供养的对象换了一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怎么做好的男人。
我从没听到母亲抱怨过什么,虽然所有的兄弟姐妹、左邻右舍都把父亲当作一个充满古怪幻想的人。
只有她以为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才使得男人变成这样的。
因为她的丈夫整天嫌弃她不认字、不会说话。
让她以为世界上所有的错误,都是由她引起的,男人的毛病也是她引起的。
也许,第一次争取到权利,是她儿子的功劳。
那时候我已经十几岁,坚定地站在母亲一边,终于让父亲知道自己在家里不再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
人生已经大半,他才开始向母亲妥协,两个人有了些平等的样子。
三年前母亲去世了,也许当初供我们上学、吃饭、穿衣的钱算是偿还,流下的汗水做了补偿。
然而,还没给妈妈洗过衣服,叠过被子,更不曾将她的衣服暖热,侍候她穿上,而我也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甚至当时都没注意,妈妈的眼神是否像书本里说的那样充满期许。
这只是母亲做给儿子的许多事情之一,大家觉得那样稀松平常,那样天经地义,如今却只有遗憾萦绕在心头。
降温的那个冬日,正是妈妈的祭日。
我在外地回不了家,哥哥打电话来:你放心吧,我已经把你的心意带给妈妈了。
霎那间,脑海里涌起过去的场景,当年那间简陋的堂屋,晚上冻得睡不着觉,静静看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慢慢形成,静静看妈妈忙碌。
她在把每一颗不饱满的向日葵瓜子挑出来,然后才会煮熟、晾晒,接着上锅热炒,便有喷香的瓜子可以卖了。
有时候进货不好,一麻袋瓜子竟需要挑出1/3的空壳,挑出来粃子挨挨挤挤地围在妈妈的脚边,越积越厚,而瓜子上的灰尘也落到妈妈的鬓发上,把妈妈的头发提前染白了。
一首歌有段时期很流行,歌词是:“妈妈在严冬的深夜里,为我编织手套,担心冻坏我的手,不怕狂风呼啸,不知疲倦的在操劳。
”妈妈不会打毛衣,因为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钱买毛线,更弄不全织毛线的那套设备。
然而,她却一直在不知疲倦的操劳。
陋室不眠听北风,地炉馀烬月葱胧,冰花排蚁薄窗逢;
学剑未成天涯去,应惭黄鸟好音空,当时未觉慈恩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