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行业标准
服饰行业标准

服饰行业标准导言: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保护身体的功能,更是展现个人品味与时尚态度的重要标志。
而在如此繁荣的服装市场中,制定一套行业标准尤为关键,既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又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就服饰行业标准进行探讨,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一、面料标准面料是服装的基本元素之一,对于保证服装的质量和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面料标准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原材料标准:对于各类面料的原材料,应该明确规定其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确保原材料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1.2 功能标准:面料的各项功能包括透气性、防水性、防晒性等应该有明确的标准,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1.3 耐久性标准:面料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服装的使用寿命,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测试方法能够提高服装的质量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工艺标准服装制造过程中的工艺环节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舒适度。
规定一套工艺标准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2.1 剪裁标准:制定不同款式服装的剪裁尺寸和标准,确保服装的合身性和美观度;2.2 缝纫标准:规定各类缝纫工艺的要求,包括线迹的精细度、线距的一致性等,确保缝纫质量达到标准;2.3 配饰标准:对于服装中使用的各类钮扣、拉链、装饰品等配饰,应该规定其选材、加工和质量要求,确保服装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尺码标准服装尺码的合理性是保证消费者购买到合适尺寸服装的重要因素。
制定一套统一的尺码标准有助于消费者快速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尺码的服装。
3.1 体型调研:通过对消费者的体型数据进行大规模调研,获取身体特征的统计数据,为制定尺码标准提供参考;3.2 基准尺码:根据体型调研数据,确定一套基准尺码,并建立相应的公式,用于计算其他尺码;3.3 试穿测试:在制定尺码标准之后,应该进行大规模的试穿测试,以验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完善并修订尺码标准。
各类服装标准名称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
一等品、合格品
三、床上用品:
1、床单: GB/T22797-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2、被、被套: GB/T22796-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3、蚕丝被: GB/T24252-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枕、垫类产品: GB/T22843-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配套床上用品:GB/T22844-2009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四、其他: 1、 皮革服装:QB/T1615-2006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合格品 2、 毛皮服装:QB/T2822-2006 产品等级 合格品 3、 皮鞋:QB/T1002-2005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合格品 4、 皮凉鞋:GB/T22756-2008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合格品 5、 皮腰带:QB/T1618-2006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合格品 6、 皮票夹:QB/T1619-2006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合格品 7、 背提包:QB/T1333-2004 产品等级分优等品、合格品 8、 ①电子打火机:QB/T1140-1991②气体打火机:QB/T1141-1991 产品等级合格品
服装的执行标准

服装的执行标准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执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服装必须符合一定的执行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服装的安全性和质量。
本文将就服装的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服装的执行标准包括了面料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服装面料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包括色牢度、拉伸强度、耐磨性等指标。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必须选择符合标准的面料,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服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也必须符合相关的执行标准。
服装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穿着舒适,不影响身体健康。
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裁剪、缝制和整烫,确保服装的质量和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服装的标识和包装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部分。
每件服装必须标注清晰的产品信息,包括面料成分、洗涤说明、尺码标准等,以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
同时,服装的包装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能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污染环境的包装材料。
最后,服装的质量检测和抽样检验是确保执行标准的重要环节。
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确保每批产品都符合标准要求。
相关监督部门也会对服装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处理,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服装的执行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执行标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以保障自身权益。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服装的执行标准,共同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
纺织服饰行业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合规指南

纺织服饰行业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合规指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对服装品质、安全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纺织服饰行业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合规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纺织服饰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合规指南,为从业者提供指导。
一、纺织服饰行业的行业标准纺织服饰行业的行业标准是对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的具体要求。
以下是纺织服饰行业中常见的行业标准:1. 纺织产品质量标准:该标准主要涵盖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色牢度、尺寸变化、缩水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确保纺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 服装尺码标准:由于每个品牌的服装尺码标准略有不同,这给消费者选择合适尺码的衣物带来了困扰。
因此,制定统一的服装尺码标准对于纺织服饰行业来说是必要的,可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3. 纺织品绿色环保标准:该标准对纺织品使用的材料、染料、印花等环保指标进行了规范,推动纺织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安全标准:安全标准主要针对儿童服装,包括对面料、纽扣、拉链等材料的安全性要求,旨在确保儿童服装的安全性和无害性。
二、法规合规指南除了行业标准,纺织服饰行业还必须遵守各种法规合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法性。
1. 纺织品进口监管: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纺织服饰的进口必须符合相应标准和质量要求,同时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申报手续。
2. 纺织品安全标准:各国都设有纺织品的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例如,欧盟的REACH法规要求纺织品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必须符合其规定的限制。
3. 劳动法规:纺织服饰行业涉及大量劳动力,因此必须遵守各国相关的劳动法规,包括劳动时间、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4. 知识产权保护:纺织服饰行业需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注册商标、设计专利等,以保证品牌形象和产品独特性。
三、纺织服饰行业法规合规的重要性1. 保护消费者权益:行业标准和法规合规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

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是指对服装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国家对服装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检验,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首先,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对服装面料的检验。
面料是服装的基本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舒适度、耐久度和安全性。
国家对服装面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标准规定,包括对面料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色牢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检验,以确保面料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次,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还包括对服装加工工艺的检验。
服装的加工工艺直接关系到服装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国家对服装的裁剪、缝制、纽扣、拉链等加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检验,以确保服装的外观整洁、线迹平整、不易褪色、不易变形等,保证服装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另外,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还包括对服装成衣的检验。
成衣是指经过加工制作后的成品服装,国家对成衣的尺寸、做工、印花、绣花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检验,以确保成衣的尺寸合适、做工精细、图案清晰等,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成衣符合国家标准。
最后,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还包括对服装配件的检验。
服装配件包括纽扣、拉链、织带等,国家对服装配件的耐久性、安全性等进行严格检验,以确保配件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总之,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的严格执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服装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才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使用服装产品,推动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服装质量检验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服装产品。
第八部分纺织品和服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八部分纺织品和服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纺织品和服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概述目前有关纺织行业标准已形成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以基础标准相配套的纺织标准体系,包括术语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物质标准、和产品标准四类,涉及纤维、纱线、长丝、织物、纺织制品和服装等内容,从数量和覆盖面上基本满足了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和贸易需要。
同是,标准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内容一般是3-5年修订一次,所以标准的年号也是一项值得注意的内容。
消费者可能涉及的主要纺织品与服装标准如下: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 18401—20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03FZ/T 01053—1998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T 8685—1988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图形符号;GB/T 2664—2001男西服、大衣;GB/T 2665—2001女西服、大衣;GB/T 2666—2001男、女西裤;GB/T 2660—1999衬衫;GB/T 2662—1999棉服装;GB/T 18132—2000丝绸服装;FZ/T 81010—2001风雨衣;GB/T 14272—2002羽绒服装;FZ/T 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装;FZ/T 81011—1999领带;QB/T 1615-1997皮革服装(其他标准见附录)。
在国家已经颁布的众多纺织品服装标准中,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是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除这两个标准外,我国主要的纺织产品标准是生产型的,标准的制定以指导生产为主要出发点,技术要求与生产工艺紧密联系,指标定的过细、过死,特别是标准的修订速度滞后于产品的开发速度。
有些企业认为标准水平太低,而有的企业却认为标准指标过高,形成了对标准的不同要求和评价。
我国现行的纺织产品标准还有不少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产物,形成的标准体系以原料或工艺划分的产品标准为主。
服饰行业标准

服饰行业标准服饰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及制定原则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各行各业的服饰行业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加强行业的规范管理,制定一套完善的服饰行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服饰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和制定原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服饰行业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服饰行业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尤为重要。
制定适用于各个环节的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具有品质保证的服饰产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2. 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服饰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明确各类产品的质量要求,加强对服饰产品生产、检验、储存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3.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标准可以推动行业各企业的良性竞争,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规范性的标准可以引导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二、服饰行业标准的制定原则1. 安全性原则服饰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品,其安全性尤为重要。
制定标准时,需考虑各类产品对人体的安全风险,并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 质量控制原则标准应设定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包括材料、工艺、生产工序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3. 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应具备可操作性,即标准制定后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并能辅助企业和消费者有效地实施和使用,并提供实施和使用的指导方法。
4. 时效性原则服饰行业标准应根据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和新技术的应用,及时修订标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5. 公开透明原则标准的制定应基于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制定的标准是公正、公平和科学合理的。
三、服饰行业标准的内容与划分在服饰行业标准中,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和论述。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分类方式:1. 基本标准基本标准是服饰行业标准的基础,主要涵盖服装的尺码、面料、工艺等要求,确保服装的基本质量和使用功能。
国家、行业执行标准(服饰类)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 36 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冲锋衣。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中式立领男装。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 14 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及儿童穿着的服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含有弹性纤维的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裤子。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 36 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轻薄的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户外防晒皮肤衣。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 36 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皮肤衣。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睡衣(含套装)等居家室内穿着服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睡衣(含套装)等居家室内穿着服装。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裙子、连衣裙和裙套等。
国家、行业执行标准(服饰类)
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规格型号的标注。
3:服装类产品执行标准
3.1:常用男装、女装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衬衫,不包括有填充物的衬衫。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 36 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产品。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以各种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共混物等为填充物,或以动物 毛皮、人造毛皮等为里或制成活里,成批生产的棉服装。
《 风衣》
52
FZ/T 81015-2016
《婚纱和礼服》
53
FZ/T 81016-2016
《莨绸服装》
54
FZ/T 81017-2022
《全毛衬西服》
55
FZ/T 81018-2014
《机织人造革服装》
56
FZ/T 81019-2014
《灯芯绒服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行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唯品会销售的服饰类商品所应遵循的商品标识标注规范和质量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在唯品会销售的服饰类商品,包括:服饰内衣类目内女装、男装、内衣、服饰配件分类下的所有商品;母婴纺织类目内所有服饰和服饰配件商品;奢侈品类目内下所有服饰配件商品;运动户外类目内运动服饰。
2. 商品价格描述规范1) 商品市场价格真实客观;2) 商品市场价格不得出现虚报/虚抬价格、错误标注等情形。
3. 标识标志规范在唯品会上出售的服饰类商品须带有完整的规范简体中文标识标志,内容包括:1)吊牌,吊牌上应标注:商品名称、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商品号型和规格、执行标准、使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详见附录A)、商品等级(如标注“合格品”)、洗涤护理标签、商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安全类别(“A类婴幼儿纺织商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商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商品”)。
2)耐久性标签,即为缝在衣服上的耐久性标签,在商品使用过程中应牢固地附着且内容完好无缺,需包含:商品号型和规格、使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护理标签。
*商品标识标注必须符合GB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要求,详见附录C。
* 其他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标注的事项。
4. 服饰类商品质量规范(唯品会将不定期对服饰类商品进行抽检工作)1)商品安全性必须符合GB18401-2010《国家纺织商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如质量标准更新,则以最新的标准为准),详见附录B。
2)商品质量必须符合商品标签上所标识的商品执行标准(执行标准必须符合或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5. 服饰类商品的验货标准附录A纺织品和服装成分含量的标注示例1、由一种类型纤维加工制成的纺织品和服装商品纤维含量标明为“100%”或“纯”时,应符合相应商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加工制成的纺织品和服装2.1一般情况下,可按照含量比例递减的顺序,列出每种纤维的通用名称,并在每种纤维名称前列出该种纤维占商品总体含量的百分率。
2.2如果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纤维的含量不足5%,则按下列方法之一标明其纤维含量;a) 列出该纤维名称和含量;b)集中标明为“其他纤维”字样和这些纤维含量的总量;c)若这些纤维含量的总量不超过5%,则可不提及。
3、由底组织和绒毛组成的纺织品和服装应分别标明商品中每种纤维的含量,或分别标明绒毛和基布中每种纤维的含量。
4、有里料的纺织品和服装含有里料的商品应标明里料的纤维含量。
5、含有填充物的纺织品和服装含有填充物的商品,应标明填充物的种类和含量。
羽绒填充物应标明含绒量和充绒量。
6、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质地的面料构成的单件纺织品和服装应分别标明每部分面料的纤维名称及含量。
附录B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根据指标分为A、B、C三类,其中婴幼儿纺织商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商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商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具体要求见下表:a 后续加工工艺中必须要经过湿处理的非最终产品,pH值可放宽大至4.0~10.5之间。
b 对需经洗涤褪色工艺的非最终产品、本色及漂白产品不要求;扎染等传统的手工着色产品不要求;耐唾液色牢度仅考核婴幼儿纺织产品。
c 致癌芳香胺限量值≤20 mg/kg。
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
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A类、B类或C类)。
产品按件标注一种类别。
注:一般适于身高100cm及以下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纺织产品。
附录C在唯品会上出售的所有商品的最小销售包装需包含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该说明包括以下内容:1.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1)国内商品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应标注:省、市、(县)、区路名、门牌号、邮政编码等。
2)进口商品应当用中文标明该商品的原产地(国家或地区),同时还要标明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或进口商或销售商)的具体名称和详细地址。
进口产品的原产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予以确定。
3)依据《产品标识标注管理办法》,委托加工的生产企业不负责对外销售的,标注委托方的名称和地址。
2.商品名称商品名称应标明商品的真实属性,并符合下列要求:1)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商品名称有规定的,应采用其规定的名称;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商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俗名。
3.商品号型和规格纺织品的号型和规格的标注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服装商品应按照GB/T 1335.1-1335.3的要求标明服装号型。
标示方法:号/型体型分类代号号:指人体的身高;型:指人的净胸围或腰围;体型:指人体的胸围和腰围差数划分的类别,分为Y、A、B和C类;例如:男西服170/88A,适用于身高170cm左右,胸围88左右,胸围与腰围之差为12cm—16cm的男子穿用。
儿童服装:仅规定型号,不带体型代号;毛衣服装(FZ/T73005/FZ/T73018):上衣、裤子和裙子可分别单独标注胸围、裤长、臀围作为尺码号型。
进口服装和出口转内销服装:应符合我国服装号型标志,不能只用“L”、“M”、“S”等代替。
4.使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应标明商品采用原料的成分名称及其含量,纺织纤维含量的标注应符合GB/T 29862-2013的规定。
皮革服装应标明皮革的种类名称,种类名称应标明商品的真实属性,有标准规定的应符合有关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
标注示例见附录A5.执行标准1)应标明所执行的商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编号;2)完整的标注包括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号,常规商品对应标准见图3(标准年号若有更新,则以最新的为准)图3:常规商品对应的执行标准6.商品等级1)商品标准中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商品,应按所执行商品标准中规定的等级系列标注,如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2)不符合商品质量标准的次品、不合格品、不能笼统地标注为“三等品”或“等外品”上市销售;3)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无等级规定的商品,只要经检验满足标准要求,可标为合格品。
7.商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1)每单件商品(销售单元)应有商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2)商品质量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合格证书、合格标签、合格印章和检验印章等。
8.洗涤、护理标签1)应按GB/T 8685规定的图形符号展示洗涤方法,可同时加注与图形符号相对应的简练的说明性文字;2)当图形符号不能满足需要时,可用简练文字予以说明,但不得与图形符号含义的注解并列;3)干洗符号中可分别添加字母W,P,F,用以说明干洗剂的类型;4)洗涤图形符号应按照水洗、漂白、干燥、熨烫和专业纺织品维护顺序排列,不可随意排列其顺序。
9.安全类别婴幼儿类商品标“A类婴幼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类商品标“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商品标“C类”。
10.其它说明1)使用和贮藏条件: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本身损坏的商品,应注明使用注意事项;商品使用和贮藏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必须说明:如无,可不标注;2)商品使用期限:须限期使用的商品(具有特殊功能、防毒、阻燃等),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
如无,可不标;按年、月、日顺序标注;3)羽绒商品耐久性标识、含量标识需标注羽绒含量和充绒量,羽绒商品成分需标明成分类别及颜色,如白鸭绒、灰鸭绒、白鹅绒、灰鹅绒等;牛仔服合格证上需标注是水洗商品还是原色商品。
消费品使用说明的形式1、根据商品的特点采用以下形式:a)、直接印刷或织造在商品上的使用说明;b)、缝合、粘贴或悬挂在商品上的标签;c)、直接印刷在商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d)、粘贴在商品包装上的标签;e)、随同商品提供的资料。
2、商品的号型和规格、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方法等内容应采用耐久性标签。
耐久性标签必须包含号型和规格、成分、洗涤符号,并一直附着在商品本身上,并能承受该商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使用过程,保持字迹清楚易读。
如耐久性标签对商品的使用有影响时(如手套、袜子等商品),则可不采用耐久性标签。
3、当几种形式的使用说明同时出现时,应保证其内容的一致性。
消费品使用说明的基本要求1、使用说明上的文字应清晰、醒目。
图形、符号应直观、规范。
文字、图形符号的颜色与背景色或底色应使用对比色。
2、使用说明所用文字应为国家规定的规范汉字。
可同时使用相应的汉语拼音、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但汉语拼音和外文的字体大小应不大于相应的汉字。
3、使用说明应由适当材料和方式制作,在商品使用寿命期内保持清晰易读。
4、缝制在商品上的标签,若缝边多于一边,所用材料应具有与基础物相近的缩率。
注:附录A中的要求均来源于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附录B中的要求均来源于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中的要求均来源于GB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和《产品质量法》其他未列内容请自行参阅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