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坪铜多金属矿地质踏勘报告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N114B O40>4B 63 9:4 N114B P80>B-8< /:8:47:8<. ,6B089-6< % "?Q6R4B O40>4B 63 9:4 N114B P80>B-8< /:8:47:8<. ,6B089-6< % !?N114B O40>4B 63 9:4 N114B P80>B-8< ;49861-<. ,6B089-6< % &?O-5524 O40>4B 63 9:4 N114B P80>B-8< ;49861-<. ,6B089-6< % ’?Q6R4B O40>4B 63 9:4 N114B P80>B-8< ;49861-<. ,6B089-6< % (?D8A-7 5-S4 %)? /S8B< %*?TB4>65J%+?H4626.-782 >6F<58BJ% #%?,8F29 048AFB45 8<5 -<34BB45 %##?U99-9F54 63 A9B898
铜官山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预测

铜官山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预测
王西荣;李绍侠
【期刊名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3)004
【摘要】矿区位于中生代溧阳火山盆地南西部,郎溪中生代红层盆地北侧,在东西向坳陷带和北北东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处,现已发现小型铜、铁矿床和多个铜铁矿化点.经过先期勘查,区内已圈定铜矿体3个,矿体平面形态为S形,矿体主要赋存于北北东断裂中,产状与断裂一致.矿石有益组分主要为铜、铁、铅、锌、金等.在铜官山矿床外围及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铜铁矿找矿潜力较大.
【总页数】5页(P67-71)
【作者】王西荣;李绍侠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0;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安徽六安2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樟坑铁铜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倪建辉
2.海南岛石碌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肖勇;蔡仁杰;符启基;刘朝露;武占超;陈炳金
3.新疆西天山阿德勒别克萨伊铁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J], 许明;刘虎;贾金龙;杨育振;曹景良
4.安徽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李红阳;李英杰;康桂玲;曹积飞;杨竹森;侯增谦;蒙义峰
5.安徽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J], 吕才玉;曹晓生;肖福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化探在保山核桃坪矿床中的综合应用

矿集 区重 点矿段 开展 了 11万直 流 激 电 ( : 中梯 、对 称 四极 、偶 极 )测 量 ,矽 卡岩 型铅 锌 多 金属 矿 矿 体 出现 明显 的低阻高 极化异 常 。围岩 的视 充 电率 低 ,无干扰 因素 ,矿 体视充 电率异 常大 于 围岩 两倍 ,矿 层
视电阻率一般为 50 M左右,与围岩差异较大 ,形成明显的低阻、高极化异常。 ( sp) 比值 G 在矿 01 q M/。 s 层 异常更 加 突出 ,与非矿异 常存在较 大 的差异 。 矽 卡岩型 铅锌 多金属矿 层 电性 测定 ,辉绿岩 P 低 ,比灰 岩 、砂 板岩低 2倍 ~ 5倍 ;矽 卡岩 型铅锌多 金 属 矿层极 化率 矿层最 高 ,是 辉绿岩 Ms 2倍 ,是 灰岩 、砂 板岩 的 3倍 一 的 5倍 。 电性差 异 明显 ,激 电具 有 良好 的物性前 提 。对 Ms G 、P 和 s曲线 综合分 析 ,能够判 识矿集 区的矿致 异常 和非矿异 常 。 2 2 地球 化学 . 矿集 区及外围 15 : 万地球化学土壤测量 ,多元素异常发育 、浓集中心清晰,主成矿元素套合性强。全 区共 圈定 2 8处异 常 ,重要 的有 :核 桃坪 、上厂 、打厂 凹 、陡崖 、黄家 地 、木 瓜树 、茅竹棚 、新 厂 、草 山 、 金 厂河 等 。核 桃坪 、上厂 、打厂 凹 、陡崖 、黄家 地异 常分布在 核桃坪 背斜西 翼 ,茅竹棚 、新厂 、草 山、金 厂河异 常分 布在核桃 坪背斜 东 ,木瓜 树 异 常位 于 核 桃坪 背 斜北 倾 伏端 ,矿 集 区的化 探 异 常 围绕 核桃 坪 背
21年 0 第1 8 8页 01 第3卷 期7 2
云 南 地 质
C5—0/ S 14 15 N3 1 1 IN 0—8 4P S 0 8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王昊;赵金洲;秦旺;张莹
【期刊名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08(44)3
【摘要】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位于秦岭褶皱带东段的南召—刘山岩铜锌多金属成矿带内,该矿床产于早古生界二郎坪群酸性火山岩(Pz1er)内,并受水洞岭复向斜东北翼控制。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物源区,成矿热液则是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组成的混合水。
矿床成因属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弱改造块状黄铁矿型铜锌矿床。
【总页数】6页(P12-17)
【关键词】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水洞岭;河南省
【作者】王昊;赵金洲;秦旺;张莹
【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郑州450016;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郑州45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P618.43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模式及成矿机制 [J], 左家;李金虎;秦明;秦林坡;姜骁疆
2.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J], 崔华瑞;门道改;徐刚;
殷德耀;夏雪刚;方芳;伏雄
3.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J], 秦战营;胡伟;秦岭;杨二毛
4.河南省水洞岭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探讨及找矿方向 [J], 伏雄
5.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式块状硫化物型铜锌矿成矿规律及矿床模型 [J], 徐刚;李金虎;李俊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山核桃坪区多金属矿成矿相关性及典型矿床

28 第2卷 第 期1 ~8页 0年 7 0 2 8 1 1 8
云 南 地 质
C 3 11 S 14 15 N —0/ IN 0— 8 5 4 P S 0 8
保 山核桃 坪区多金属矿成矿相关性及典 型矿床
王泽传 ,张兴恒 ,崔子 良 ,杨鹏魁
1 地 层 与 成 矿 的 相 关 性
地 层 出露较齐全 ,但 容矿 地层 主要 为上 寒武 统核桃 坪组 ,其 次为保 山组 、沙 河厂组 ,容 矿 围岩分 析成 果见 图 2 ,可看 出 :核桃 坪组 中下 段 、沙 河厂 组及 保 山组 上 段是 C 、P 、Z 、 u b n
A 、A 矿化 的主要矿源层 ,特别是核桃坪组中段更为富集。 u g 矿 区及其 外 围的核桃 坪组 ,按 岩性 分段 取 样分 析 ( 1 ,得 出 地层 中铅 锌 铜分 别 高 出 表 ) 地壳 中金属元素丰度 铅 1 10 、锌 1 ~3 倍 0~1 1 、铜 05~ 0 。岩性上 ,铜铅锌等成 0倍 . 3倍
在有 利条件下沉积 ,形成地 下水热液矿床 或与先期 矿床叠加 。
关键词 :多种控矿 因素 ;沉积及后期叠加 ;中低温热液 ;高温接触交代 ;核桃坪 保山
中图分类号 :P 1. 文献标识码 :A 6 84 文章编号 :0 418 (0 8 0 -8 -8 10 —85 2 0 )210/
D 一 . /
。
l
兆 麦
’
‘
/
I F、 、 l , \ l \
・3 o 24 I 7/
j
一
74
{0墨 f 6 3山 4 ^ 8 . 6 魏 家 大
一一 。 ^ l |
V / ̄ 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周云,唐菊兴,秦志鹏,彭慧娟,《金属矿山》2012.6)

Series No.432 June2012金属矿山METAL MINE总第432期2012年第6期*国家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3),中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编号:200911007-02),科技部行业专项协作研究项目(编号:200911007-12)。
周云(1984—),女,博士研究生,430205湖北省武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9号。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周云1,2唐菊兴3秦志鹏1彭慧娟3(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摘要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和斑岩S、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两者S同位素和Pb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变化幅度较小,S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显示出岩浆硫组成特点,无论是岩石铅还是矿石铅应具有相同的起源与演化历史,在铅构造模式图上均位于造山带铅演化曲线上。
甲玛矿床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岩浆和成矿物质起源于参与造山带的下地壳,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关键词S同位素Pb同位素铜多金属矿床西藏甲玛Sulfur and Lead Isotope Compositions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sof the Jiam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Zhou Yun1,2Tang Juxing3Qin Zhipeng1Peng Huijuan3(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Wuhan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3.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Abstract The study of S and Pb isotopic data for the bearing-copper porphyries and metals in Jiam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how that the S isotope and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from ore minerals are similar to those from porphyries,and vary slightly.The sulfur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the ore fluid almost reaches the equilibrium,showing the typical signa-ture of mantle S.The uniform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for the deposit imply that the Pb isotopes may have the same origin and similar developing history.The Pb isotopes are plotted mostly between the mantle and orogenic belt evolution curves in the plumbotectonic framework diagram.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Jiam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were mainly from magma.The ore-forming porphyry was formed due to upper-crust under the orogene,and the input of enriched mantle com-ponents.Keywords Sulfur isotope,Lead isotope,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Tibet Jiama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青藏高原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上目前已探明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1],矿床位于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之上,拉萨地体南缘,平行展布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矿床就位于甲玛弧间盆地中,是目前冈底斯成矿带中较具代表性的斑岩-矽卡岩型超大铜多金属矿床。
铜铅锌铁金矿地质勘查报告

铜铅锌铁金矿地质勘查报告2020-10-31 15:47:56矿区位置、交通、自然及经济概略菲律宾国北甘玛粦省巴拉噶列市aspa-066-lot2矿权区于北甘马粦省〔camarines norte province〕巴拉噶列市〔paracale city〕的西南方向,直距约7公里,附属该市管辖。
矿权区北距巴托巴拉尼〔batobalane〕镇约2公里,有乡间公路可通汽车,巴托巴拉尼镇至马尼拉〔manila〕有水泥公路相连,距离约328公里,每日均有班车运转,交通十分方便。
矿权区地处热带陆地性气候区,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约23度,湿润多雨,年均降雨量达2928mm。
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为雨季,少有晴日;雨季亦多阵雨。
平均每年有四次台风,最高台风时速可达200公里/小时。
矿权区大致南高北低,水系大都向北注入巴托巴拉尼河。
南部最高处海拔450米,北部最低处海拔40米,相对高差390米。
但地貌全体上为陡峭丘陵,坡度大都小于20°,仅南部局部稍陡。
除平地种植水稻外,其他中央均为茂密的林木掩盖。
外地居民稀疏散居其间,少有聚居村落。
农民以种植水稻及椰子、香蕉为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休息力较廉价及丰厚,但动力用电需从巴托巴拉尼镇架设。
矿权区状况矿权区面积1053公顷(10.53平方公里)。
西部呈哑铃形,西北部呈矩形。
其范围由以下拐点圈定〔见表1〕:expa-000066-v-lot2 表1注销,西正与业主谈判,估量不久将有结果。
先人地质任务及评述1.3.1 先人地质任务鉴于区内矿化剧烈,矿产丰厚,原菲律宾铁矿公司〔pim—phillipine iron mines . inc〕曾作为重点,投入了少量的地质任务。
但资料大都流失,我公司仅搜集到一局部完整不全的图件,从中管窥並试作如下统计与剖析。
其任务量见下表〔表2〕pim公司完成地质任务量表表21.3.2.1 经过上述任务,发现了少量的矿体和矿化体。
我公司关于其中一些矿体或铁帽停止追索和研讨,进一步一定了矿权区内找矿的庞大希望和良好前景,为我们昔日的找矿奠定了基础。
云南省保山市核桃坪铅锌矿区综合地质研究及远景找矿

云南省保山市核桃坪铅锌矿区综合地质研究及远景找矿摘要:为提高矿山铅锌储量,同时兼顾对矿区内推断可能存在的多金属矿进行查找,公司聘请专业队伍对核桃坪矿山矿区内进行地质勘探。
本着从点着手,由点到面,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系统收集面上矿化信息,选取矿化信息较好的地段重点解剖,力求在点上取得突破,根据点上规律指导面上找矿。
关键词:核桃坪铅锌矿;综合地质研究;远景找矿1.地质概况:矿区位于保山市360°方向,平距 37 km 处,属保山市瓦窑乡所辖。
地理坐标: 东经99°08' 2l″—99° 10' 08″,北纬25° 25' 24″—25° 27' 34″。
矿区位于茅竹棚—核桃坪复式背斜北部白冲河背斜倾伏端,北东向木瓜树—朱石箐断裂和北西向木瓜树—阿石寨断裂组成的马蹄形构造范围内。
矿区主矿体产于背斜倾伏端东翼近核部的断层破碎带中。
北北西向断层破碎带有利于含矿热液的运移和充填交代,为矿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场所,既是导矿又是容矿构造。
此外,北北西向F1和F1-1断裂交汇部位是含矿热液交代沉淀的有利场所,有利于矿体形成[1]。
矿区分为本部矿段、上厂矿段和回子洞矿段共三个矿段。
F1控制V1矿体范围为本部矿段。
F2控制V6矿体范围为上厂矿段。
南部V20-0~V20-5六条矿体为回子硐矿段。
2.综合地质研究:2.1核桃坪铅锌矿区自1976年至2015年先后进行多次地质勘查工作。
但是由于矿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勘查工作大多限于地表及矿体浅部。
而且各期勘查工作时间间隔较长,对以往地质、矿产、物化探工作成果以及以往钻探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不够,尤其是对成矿期后构造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
工作中应注意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特别要关注矿体连接部位及深部。
2.2根据以往地质工作:核桃坪地区磁异常、化探异常,集中分布于核桃坪组及柳水组地层之上,与已知矿床( 点) 对应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现场踏勘咨询报告
2015年12月22日至2015年12月23日,受陕西金刚五矿资源有限公司邀请,陕西汇金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董事长史光德带队,总工程师宫元集、勘查部经理景振钧、刘继庆等六人,对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进行了现场地质踏勘和咨询。
一、基本情况
勘查区位于镇安县城西北方向约60公里,属东川镇管辖,距陕西省西安市95公里,距商洛市178公里。
勘查区西起核桃坪一带,东止寨沟一带;南起水围城一带,北止川河口一带。
东西长约3.10公里,南北宽约2.77公里,面积8.41平方公里。
该探矿权首立于2010年12月,是以挂牌竞拍方式获得。
2014年5月勘查面积缩减至8.41km2,有效期限为2014年8月22日至2016年8月22日。
矿权首立以来,几年的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结果显示该区钨矿成矿地质
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大。
截止目前,该区已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年月年月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目前矿区范围内共圈出六条矿化蚀变带、11条钨矿体,各矿体大致呈层状、似层状平行产出,其中主矿体K1沿走向工程控制长900.00m,控制斜深136.00m, 平均厚度5.48m, WO平均品位0.622 X 10-2。
目前共获得矿石资源量(333+334)资源量470.67 X 104t , WO金属量27658.11t , WO平均品位0.588%。
其中(333)矿石量100.81 X 104t , WO金属量5978.07t , WO平均品位0.593%; (334)矿石量369.86 X 104t , WO金属量21680.04t , WO平均品位
0.586%。
本次地质踏勘咨询的目的是通过对已完工的钻探岩芯进行现场观察研究和
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踏勘,以及对该矿的成因、规模、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为下步勘查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和手段。
具体任务如下:
1、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已完工钻探岩芯,分析判断矿床质量和规模。
2、通过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观察、踏勘,结合以往地质
成果,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和潜力价值。
3、认真总结分析目前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4、提出下步工作总体思路、工作部署及建议和意见。
二、对矿区认识
该区处于秦岭褶皱系(I)、南秦岭印支褶皱系带(U)、凤县一镇安皱褶束(川)与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川)交汇的东段。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新元古界耀岭河岩组、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及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地层。
该区区域上经历加里东期-海西期多期次伸展-挤压构造变形,又经印支-燕山期陆内收缩-推覆构造变形,形成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带。
矿区构造形迹以北西西向为主,矿区北部有陈家沟一胡家岭区域大断裂通过,区内F1、F2为陈家沟一胡家岭断裂的次级断裂;矿区位于最具潜力的金堆城-胭脂坝NE向构造岩浆岩Mo W成矿远景区。
区域内矿化点分布广泛,主要有金、铁、铅、锌、钼、钨、黄铁矿等。
金、铅、锌、钼、钨、铁矿分布。
通过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和研究,大家一直认为:
1、从现场岩芯、矿石品级、矿床规模、成矿类型分析判断,该矿前景比较
好,现在已达到中型规模,继续勘探后,可有望达到大型以上规模。
2、根据目前勘查成果,该矿六条矿化蚀变带具呈北西西向展布,与主要构造形迹线方向一致。
圈定的11 条钨矿体均平行分布于六条矿化蚀变带之内,现场观察可以看出,大多细脉状、密集分布的高品位钨矿分布与北东向的构造裂隙有关,表明其矿体受近东西向F1、F2 控制,主要赋存于北东向羽状构造裂隙中,这可能与金堆城-胭脂坝NE向构造岩浆岩有直接关系。
3、现场探讨认为:该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与石英脉关系密切,初步确定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白钨矿石。
4、野外可见与成矿有关的绿柱石、透辉石、金云母、铜铀云母等等,表明其成矿的多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目前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矿区山高林密,沟谷水系发育,地形及其复杂,以往从未做过地形测绘,造成对控矿工程的定位及设计困难。
2、主矿体地表多被水系及第四系覆盖,地表无法揭露,对矿体的地表研究不够,从而加大了深部探矿工程的风险;
3、区内构造发育,地层出露较多,以往仅完成了1/ 万的地质草测,地层仅划分到组,基础地质研究薄弱,无法指导现阶段的探矿工作。
致使已施工钻孔地质编录与地表地层单元不统一、无法对比划分,造成全区岩性命名混乱和钻探工作量的浪费;
4、矿区面积为8.41Km2,目前仅对西南部的月河一带做的工作较多,北部及东部的大部分区域勘查程度较低;
5、已施工的钻孔取样未圈边,或漏采样样品,达不到规范要求;
6、对已发现的含绿柱石大理岩仅做了光谱分析,还不能确定其他元素的含量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7、各类测试样品未系统采集,如小体重、物相样等。
四、下部工作建议
1 、及时补采钻孔遗漏样品及圈边样,重新圈连矿体。
2、加快矿区1/2 千地形测绘,为下部地质填图及勘探线测量等地质工作做准备
3、加快1/ 万地质修测和1/2 千地质测量,划分矿区地质单元,为探矿工程的布置及施工打好基础。
4、对矿区北部及东部继续进行物探扫面和异常测深,为下步探槽和钻探实施提供依据。
5、以K1 矿体为主矿体,兼顾其它矿体,尽快制定全面、系统的详查实施方案,为2018年8月顺利提交详查地质报告打好基础。
6、硐探实施应慎重进行。
要本着就矿找矿的思路,由已知到未知,先稀后密的原则施工探矿工程。
建议条件成熟时,可以在东部有利地形处,向南穿脉布置探矿坑道。
7、对已发现的含绿柱石大理岩、铜铀云母等应做光谱全分析或化学全分析,以确定该区矿床所有有益元素数量、含量和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8、系统采集各类测试样品。
陕西汇金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