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协议及组播

合集下载

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设计与实现

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设计与实现

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流媒体传输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常用的传输方式。

而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则是在实现流媒体传输过程中的一种关键技术。

本文将会探讨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一、流媒体传输流媒体传输是一种将音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通过网络传输到终端用户设备并实时播放的过程。

相比于文件下载或者在线直播,流媒体传输更适合较长的音视频内容。

我们可以先下载一个小部分,然后通过先读取该部分,再不断下载后续内容,达到实时的效果。

这种传输方式适用于视频直播、音频直播、在线会议等场景。

二、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为实现流媒体传输,我们需要使用一种流媒体传输协议。

通常情况下,传输协议分为两种:单播和多播。

单播是将内容分辑成数据包,然后发送给需要该内容的每个用户。

而多播则是将数据包复制多份,发送给多个用户。

相比于单播,多播能大大减少网络带宽的浪费,所以成为流媒体传输的主流协议。

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传输效率流媒体内容的数据量很大,如果传输效率不高,就会出现卡顿、卡壳等问题。

传输协议需要保证良好的传输效率,并且不因网速、带宽等网络情况而大幅降低传输效率。

2. 实时性流媒体传输需要保证实时性,即用户需要实时看到音频或视频内容的播放。

这就要求协议在传输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稳定性。

3. 网络安全流媒体传输往往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

但是,互联网上的通信是不安全的,经常会遭到黑客攻击、窃听等。

因此,传输协议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并保证传输内容的安全性。

4.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流媒体传输协议设计的核心之一。

用户需要感受到视频/音频的流畅与清晰,且不会出现缓冲、花屏等问题。

在传输协议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用户体验,并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优化。

三、实现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在面向多媒体的流媒体传输协议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出合适的技术实现方案。

SIP协议栈的多媒体组播设计与实现

SIP协议栈的多媒体组播设计与实现
R S 是 由 R a ew rs 和 N t a e 公 司 和 TP el tok N es p c
式控制模 式便 于管理 ,但 也易造成瓶 颈。SP的成员 I 可 以通 过 多点传送 ( u iat方式 或单 点传送 ( n。 M hc s) Ui cs) 式 , at方 或者 两者 混合 的方 式进行 通信 , 合新 型 适 的通信服务 。 例如 即时消息 、 网络 移动通 信 、 用户 跨 跨 设 备的通信 等。I P的分布模式不 易造成瓶 颈。SP能 I 够 很方 便地 在应 用 系统 中与其 他 协议 协调 工作 ,I SP 模 块可 以同 H. 3应 用相结合 , 3 2 用户可 使用 SP去定 I 位被 叫用户 而后重 定向到 H.2 R 实 际通信功 能 3 3U L,

要 :分析 SP协议和 其实现 方法 , 用开 源程 序代码 开发具 有一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用价值 的 多媒体应 用 I 利
设 计 并 实现 基 于 SP协 议 栈 的 I 网 络 多媒 体 组 播 。 I P
关键 词 : I SP协 议 栈 ;多媒 体 : 播 ; 议 组 协
0 引 言
基于 I P的 SP协议 是用 于创 建 、修改 、终止 I I P 网络上 的多媒 体会 议或 呼 叫的控 制协议 ,它借鉴 了 H P协议 和 S P协议 , 构简单 并具有 可扩展性 。 Tr MT 结
台、 电视 台 的 节 目直 播 , 需 要 向组 播 地 址 发 送 一 份 只 数据 , 可 以支持成千上万 个用户 。 就 Mirsf 也 从 采 用 H.2 coo t 3 3协 议 的 N t e t g转 em e n i 向采 用 SP协 议 的 Mesn e 开 发 。 I se gr

组播协议详细介绍

组播协议详细介绍

一、概述1、组播技术引入的必要性随着宽带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宽带网络应用层出不穷。

IP TV、视频会议、数据和资料分发、网络音频应用、网络视频应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宽带应用都对现有宽带多媒体网络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

采用单播技术构建的传统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新兴宽带网络应用在带宽和网络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延时、数据丢失等等问题。

此时通过引入IP组播技术,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组播网络中,即使组播用户数量成倍增长,骨干网络中网络带宽也无需增加。

简单来说,成百上千的组播应用用户和一个组播应用用户消耗的骨干网带宽是一样的,从而最大限度的解决目前宽带应用对带宽和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

2、IP网络数据传输方式组播技术是IP网络数据传输三种方式之一,在介绍IP组播技术之前,先对IP网络数据传输的单播、组播和广播方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单播(Unicast)传输: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点网络连接。

如果一台发送者同时给多个的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必须相应的复制多份的相同数据包。

如果有大量主机希望获得数据包的同一份拷贝时,将导致发送者负担沉重、延迟长、网络拥塞;为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需增加硬件和带宽。

组播(Multicast)传输: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

如果一台发送者同时给多个的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只需复制一份的相同数据包。

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

减少了骨干网络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广播(Broadcast)传输:是指在IP子网内广播数据包,所有在子网内部的主机都将收到这些数据包。

广播意味着网络向子网每一个主机都投递一份数据包,不论这些主机是否乐于接收该数据包。

所以广播的使用范围非常小,只在本地子网内有效,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网络设备控制广播传输。

二、组播技术1、 IP组播技术体系结构组播协议分为主机-路由器之间的组成员关系协议和路由器-路由器之间的组播路由协议。

组成员关系协议包括IGMP(互连网组管理协议)。

高清电视信号传输设施中的多媒体数据流组播

高清电视信号传输设施中的多媒体数据流组播

高清电视信号传输设施中的多媒体数据流组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清电视信号的传输变得越来越普遍,而多媒体数据流组播成为了实现高效传输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介绍高清电视信号传输设施中的多媒体数据流组播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多媒体数据流组播的概念多媒体数据流组播,简称组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数据传输技术。

它通过在网络中建立一组多媒体数据流的传输路径,使得多个接收者可以同时接收同一份数据。

这种传输方式不同于广播,广播是将数据发送到所有接收者,而组播只发送给那些订阅了该数据流的接收者。

在高清电视信号传输设施中,多媒体数据流组播可以用于实现高质量的多频道高清电视信号的传输,有效提高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二、多媒体数据流组播的原理多媒体数据流组播的实现依赖于两个基本原理:Internet Protocol(IP)组播和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

1. IP组播IP组播是一种基于IP协议的传输方式。

它利用一个特殊的IP地址范围(224.0.0.0至239.255.255.255)来识别组播数据。

发送者使用组播IP地址来发送数据,而接收者使用IGMP加入组播组。

路由器通过学习接收者的IGMP报文,自动建立组播树,将组播数据传递给所有订阅了该组播组的接收者。

这样,一份数据只需要发送一次,就可以被多个接收者接收。

2. IGMPIGMP是一种用于主机和路由器之间通信的协议。

它允许主机向路由器发送加入(JOIN)和离开(LEAVE)组播组的消息。

通过这样的机制,路由器可以动态地建立和维护组播树,将组播数据传输给订阅了该组播组的接收者。

三、多媒体数据流组播的应用1. 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是利用IP网络传输高清电视信号的系统。

通过使用多媒体数据流组播,IPTV可以实现多频道高清电视信号的同时传输。

同时,由于多媒体数据流组播的特性,只有订阅了某个频道的用户会接收到该频道的信号,有效节约了网络带宽。

组播 原理

组播 原理

组播原理
组播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多点通信的方式。

通过组播,发送者可以将数据一次性发送给多个接收者,而不需要为每个接收者单独发送数据。

组播的原理是利用IP协议的多播地址和UDP协议实现。

在IPv4网络中,组播地址是一个特殊的IP地址,其范围为224.0.0.0到239.255.255.255。

接收者可以通过加入特定的组播组来接收组播数据。

当发送者想要发送组播数据时,它首先会将数据封装在UDP 包中。

然后,发送者将目标IP地址设置为一个合法的组播地址,并将该UDP包发送到网络上。

路由器在网络中转发组播数据,以便它可以到达所有的接收者。

接收者在想要接收组播数据时,必须加入一个特定的组播组。

接收者会将自己的IP地址设置为组播地址,并告诉网络中的路由器他们希望接收来自该组播组的数据。

路由器会将组播数据转发到这些接收者。

组播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网络带宽的使用,因为数据只需要一次发送就可以到达多个接收者。

此外,组播还可以实现实时的多媒体传输,如视频会议和流媒体。

总的来说,组播通过利用IP多播地址和UDP协议,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多点通信,提高网络效率,同时减少带宽的使用。

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与实现

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与实现

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多媒体传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无法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电影、游戏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在互联网上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对用户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和实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协议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探讨网络多媒体传输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二、协议设计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是网络工程师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

网络协议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规范网络传输数据的格式、传输速度和执行过程。

1.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传输协议之一。

在网络多媒体传输过程中,TC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但也因为TCP 协议需要进行三次握手,所以在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时容易出现延迟和抖动的问题。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相比TCP来说更适合视频和音频等实时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因为UDP协议具有轻量、低延迟和无拥塞控制等优点。

但同时也有丢包和乱序等不可靠传输问题。

3.数据报协议组播(DVMRP)DVMRP是用于多播传输数据的协议之一,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承载能力的提高。

DVMRP协议可以将数据广播到多个接收器,从而降低了单个接收器的网络负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4.实时传输协议(RTP)RTP是一种专门针对音频或视频等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协议。

RTP协议可以实现实时传输和同步,并且还可以对传输的流添加定位信息,以便接收方更好地处理数据。

5.实时协议控制协议(RTCP)RTCP是RTP的控制协议,用于传输关于RTP流的统计信息和控制信令。

通过RTCP协议,接收端可以告诉发送端有关接收数据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发送端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调整。

三、协议实现协议设计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软件接口和协议规范的过程,而协议实现则是将协议设计应用到具体的网络环境中。

1.编程语言在协议实现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对于开发人员至关重要。

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和使用协议5篇

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和使用协议5篇

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和使用协议5篇篇1协议编号:[协议编号]甲方:[公司名称](以下简称“甲方”)乙方:[用户姓名](以下简称“乙方”)鉴于甲方拥有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资源及服务能力,乙方对甲方的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有需求并使用意愿,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条款:一、协议范围1. 甲方为乙方提供多媒体宽带接入服务,包括互联网接入、在线视频播放、游戏及其他多媒体内容等。

2. 乙方在使用甲方提供的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时,应遵守本协议的所有条款和条件。

二、服务开通与使用1.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规定申请开通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并向甲方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

2. 甲方在收到乙方的申请后,将在合理时间内完成业务开通。

3. 乙方在使用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时,应保证不利用该服务进行任何违法、违规或不道德的活动。

三、服务费用与支付方式1. 乙方应按照甲方公布的标准支付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费。

2. 乙方可选择按月、季度或年度等方式支付服务费用。

3. 乙方逾期未支付服务费用的,甲方有权暂停或终止提供服务。

四、知识产权与保密条款1.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个人信息,应承担保密义务。

2. 乙方在使用甲方提供的多媒体内容时,应尊重版权,不得非法复制、传播或用于商业用途。

3. 如因乙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导致甲方承担连带责任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服务质量与保障1. 甲方应保证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的质量,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接入服务。

2. 如因甲方原因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或中断,甲方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服务,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乙方在遇到网络故障或其他问题时,应及时向甲方报修,甲方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六、协议终止与解除1. 本协议在双方协商一致或一方违约导致协议解除的情况下可以终止。

2. 乙方违反本协议规定的,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协议,并保留追究乙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3. 协议终止后,乙方应停止使用甲方的多媒体宽带业务服务,并办理相关手续。

组播——精选推荐

组播——精选推荐

组播⼀、组播概述:(基于UDP)在IP⽹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通常采⽤点到点的⽅式。

点到多点的传输:使⽤⼴播:占⽤不必要的带宽,不需要的⼈,也会接收到。

数据源发送⼀份数据包链路上传输⼀份数据包所有主机都会接收数据包使⽤单播:需要向每⼀个接收者单独发送⼀份数据,当接收者数量增加时,发送源复制的⼯作负荷会⽐例增加,当接收者数据巨⼤时,⼀些接收者接收数据的延时⼤⼤增加,对延时敏感的应⽤如多媒体会议、视频监控。

数据源发送多份数据包链路上传输多份数据包只有数据接收者才会收到数据包使⽤组播:数据源发送⼀份数据包链路上传输⼀份数据包只有数据接收者才会收到数据包组播优缺点:只要是组播都是⽤UDP优点:增强效率,控制⽹路流量,减少服务器和CPU的负载优化性能,消除流量冗余分布式应⽤,使多点传输成为可能缺点:尽最⼤努⼒交付(UDP),不会重传⽆拥塞控制(qos),⽆法保证优先传输数据包重复数据包的⽆需交付组播典型应⽤:多媒体会议、IP视频监控,QQ共享⽩板等多对⼀。

组⽹技术需求:组播地址:224.0.0.0-- 239.255.255.255(没有什么⼴播地址和⽹络地址)本地协议预留组播地址:224.0.0.0--224.0.1.255(保留给某些协议具体使⽤)仅供本地⽹段上的⽹络协议使⽤。

本地管理组地址:(私⽹)239.0.0.0--239.255.255.255⽤户组播地址:(公⽹)224.0.2.0--238.255.255.255组播MAC地址:以太⽹:01-00-5e-xx-xx-xx组播IP地址到组播MAC地址的映射:组播中:32个IP地址对应⼀个MAC组播MAC地址,第⼀个字节的最后⼀位为1。

单播MAC地址,第⼀个字节的最后⼀位为0。

⼆、组播组管理协议:(1)IGMP简介:是运⾏在主机和路由设备之间的协议→ 主机通过组播组管理协议加⼊或离开某些组播组→ 路由设备通过组播组管理协议管理和维护本地的组播组信息常⽤的组播组管理协议为IGMP(管理和维护本地组的信息)加⼊、查询、离开离开时,得表⽰⾃⼰是不是最后⼀个⼈,如果是最后⼀个⼈,路由设备得删除组播组信息(2)、组播分发树模型(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是组播数据的转发路径根据树根位置的不同,组播分发树模型分为:→ 最短路径树模型:源到每⼀个接收者的最短路径(⽐较耗资源)→ 共享树模型:源到每⼀个接收者的路径不⼀定是最短的(3).组播转发机制:组播转发机制和单播转发机制不同:→ 单播转发关⼼报⽂到哪⾥去(只关⼼报⽂的⽬的地址)→ 组播转发关⼼报⽂从哪⾥来组播转发机制-----当收到两个数据包,会通过单播路由表查询到组播源最短的路径,从⽽确认收哪个数据包,不收哪个数据包,所有没有单播路由表,就不可能有组播转发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P报文说明
V(version):RTP版本,现为2 V(version):RTP版本,现为2. P(padding):填充标志.若设置则报文包含一个填充的八位 P(padding):填充标志.若设置则报文包含一个填充的八位 字节集,用于某些加密算法. X(extension):扩展位标志.若设置则在固定报文头后跟一个 X(extension):扩展位标志.若设置则在固定报文头后跟一个 报文头扩展. CSRC计数:指出固定报文头后跟的作用源标识符的数量. CSRC计数:指出固定报文头后跟的作用源标识符的数量. M(maker):允许标记(帧边界)报文流中的重要事件. M(maker):允许标记(帧边界)报文流中的重要事件. 载荷类型:规定RTP报文中载荷的格式. 载荷类型:规定RTP报文中载荷的格式. 序号:被接收方用来恢复报文序列和检测报文丢失. 时间戳:表示抽样载荷数据时的时间. SSRC(synchronization source)标识符:同步源标识符是为一个 source)标识符:同步源标识符是为一个 RTP主机随机选择的标识符,相同源的所有报文具有相同的 RTP主机随机选择的标识符,相同源的所有报文具有相同的 SSRC标识符,同一个RTP会话中的每个设备必须有一个惟一 SSRC标识符,同一个RTP会话中的每个设备必须有一个惟一 的SSRC标识符. SSRC标识符. CSRC(contributing source)标识符:作用源标识符包含一个当 source)标识符:作用源标识符包含一个当 前报文中载荷源的列表,用于接收方标识源发送方.该字段 只有当使用混合器组合不同的报文流时才使用.
实时传输协议RTP
RTP(Real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用于同 Protocol)是用于同 步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 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 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 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 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 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 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 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 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 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 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 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 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 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 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 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 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
常用视频,音频压缩文件类型
文件格式扩展名 媒体类型与名称
mov mpg mp3 wav aif snd au avi Quicktime Video (Apple) MPEG-I Video MPEGMPEG Layer-3 Audio LayerWave Audio Audio Interchange Format Sound Audio File Format Audio File Format (Sun OS) Audio Video Interleaved (Microsoft Windows)
实时流传输协议
RTP(Real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 Protocol)实时 传输协议.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SP(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 Protocol)实 时流协议 RSVP( RSVP(Resource Reserve Protocol) Protocol) MMS( 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protocol) protocol)
RTP报文头格式
0 78 载荷类型 时间戳 同步源(SSRC)标识符 同步源(SSRC)标识符 作用源(CSRC)标识符 作用源(CSRC)标识符 前12个字节是必须的.CSRC标识符列表只有在混合器 (mixer)插入时才存在 15 16 1516 序号 31 CSRC V=2 P X M 计数
实时流式传输
总是实时传送,特别适合现场事件,也支持随 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前面或后面 的内容. 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必须是匹配的. 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如:RealServer, 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如:RealServer, Windows Media Server,QuickTime Streaming Server, Server.这些服务器允许对媒体发送进行更多 Server.这些服务器允许对媒体发送进行更多 级别的控制,因而系统设置,管理比标准 HTTP服务器更复杂. HTTP服务器更复杂. 需要特殊网络传输协议,如:RTSP 需要特殊网络传输协议,如:RTSP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或MMS (Microsoft Media Protocol)或MMS Server). Server).
媒体发布格式
是一种专门针对多媒体文件的html语言 是一种专门针对多媒体文件的html语言 格式. 用来对视听数据进行组织和安排.
常用媒体发布格式
文件格式扩展名
asf smi ram rpm asx xml
媒体类型和名称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Synchronis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 (smil) RAM File Embedded RAM File ASF Stream Redirector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顺序流传输
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在线 媒体,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 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部分. 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这种形式的文 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这种形式的文 件,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它经常被称作 HTTP流传输. HTTP流传输. 顺序流传输的速度是不能调整的. 在低带宽下,顺序流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 片段,但用户在观看前,必须经历延迟 . 顺序流文件是放在标准HTTP FTP服务器上, 顺序流文件是放在标准HTTP 或 FTP服务器上, 易于管理. 顺序流传输不适合长片段(低带宽)和有随机 访问要求的视频,也不支持现场广播.
流媒体传输的过程
1. 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 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 交换控制信息,检索出所需传输的实时数据. 2. Web浏览器启动A/V Helper程序,使用HTTP Web浏览器启动A/V Helper程序,使用HTTP 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参数(目录信息,编 Web服务器检索相关参数(目录信息,编 码类型等)对Helper程序初始化. 码类型等)对Helper程序初始化. 3. A/V Helper程序及A/V服务器之间运行实时流 Helper程序及A/V A/V服务器之间运行实时流 控制协议(RTSP),交换A/V传输所需的控 控制协议(RTSP),交换A/V传输所需的控 制信息.RTSP提供了操纵播放,快进,快倒, 制信息.RTSP提供了操纵播放,快进,快倒, 暂停及录制等命令的方法. 4. A/V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A/V数据传输 A/V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A/V数据传输 给A/V客户程序(Helper程序)即可播放输出. A/V客户程序(Helper程序)即可播放输出.
流媒体的概念
指在网络上使用流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 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 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 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媒体的数 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 有一些延迟. 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传输.
流传输的定义
现在泛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 音频)的技术总称. 实现流传输的两种方法 实时流传输(realtime streaming):若 实时流传输(realtime streaming):若 视频为实时广播,或使用流传输媒体 服务器,或应用如RTSP的实时协议, 服务器,或应用如RTSP的实时协议, 即为实时流传输. 顺序流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 顺序流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 若使用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 若使用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 流发送.
RTP载荷类型
见P.307~308 表13-1 13RTP不仅支持音/ RTP不仅支持音/视频流,任何连续数据 流的应用都可使用RTP服务. 流的应用都可使用RTP服务.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RTCP(Real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Protocol) 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 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 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 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 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 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 数量,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服 务器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甚 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 RTCP也使用UDP进行通信,它和 RTP配合使 RTCP也使用UDP进行通信,它和 RTP配合使 用,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使传输效 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 据.
流媒体的关键技术
高速缓存: 用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 的顺序正确,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 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通过丢弃已 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 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因此 所需容量并不大. 传输协议: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 传输协议: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 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音像数据. 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音像数据. 需要专用服务器和播放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