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命题与证明专题训练-最新汇编

合集下载

2019九年级数学复习: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含答案

2019九年级数学复习: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含答案

、选择题班级姓名1.以下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与y的和等于0 吗?、对顶角不相等。

C x D2.如图,△ ABC中,ACB90 ,BE均分∠ABC,DE AB ,垂足为D,假如AC3cm ,那么 AE DE 的值为()、 2 ㎝、 3 ㎝、5 ㎝、 4 ㎝A B C D3.以下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两个锐角的和必定是钝角B.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均分线相互垂直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该直线的距离AACDEHE EAD F BB CB DCD C21A E B(第 2题)(第 4题)(第 5题)(第 9题)4. 如图,Rt △中,是斜边上的高,角均分线交于,⊥于,则以下ABC CD AB AE CD H EF AB F结论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ACD=∠ BB、 CH=CE=EFC、 AC=AFD、 CH=HD5. 如图,已知AB=AC,BE=CE,延伸AE交 BC于 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6.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起码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应先假定()A.两个锐角都小于45°B.两个锐角都大于45°.有一个锐角都小于45°.有一个锐角都大于或等于45°C D7.关于命题“假如∠ 1+∠2=90°,那么∠ 1≠∠ 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1=50°,∠2=40°B.∠1=50°,∠2=50°.∠ 1=∠2=45°.∠ 1=40°,∠ 2=40°C D8.知足以下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 =2:3:5.A B A C B AB CC.∠ A=2∠ B=3∠ C.D.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一个内角.9.如图,点 E 在正方形 ABCD 的边 AB 上,若 EB 的长为 1,EC 的长为 2,那么正方形 ABCD 的面积是()A、3B、5C、 3D、 510.某超级市场失窃,大批的商品在夜间被犯人用汽车运走。

全国各省2019年中考数学计算、统计和证明专项训【含答案】(二)

全国各省2019年中考数学计算、统计和证明专项训【含答案】(二)

3中考数学计算、统计和证明专项训练(二)三、解答题16. (8分)然后从不等式组2324x x -+⎧⎨<⎩≤的解集中,选取一个你认为符合题意的x的值代入求值.17. (9分)小明参加班长竞选,需进行演讲答辩与民主测评,民主测评时一人一票,按“优秀、良好、一般”三选一投票.如图是7位评委对小明“演讲答辩”的评分统计图及全班50位同学民主测评票数统计图.(1)求评委给小明演讲答辩分数的众数,以及民主测评为“良好”票数的扇形圆心角度数;(2)小明的综合得分是多少?(3)在竞选中,小亮的民主测评得分为82分,如 果他的综合得分不小于小明的综合得分,那么他 的演讲答辩得分至少是多少分?18. (9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90°,CD ⊥AD ,AD 2+CD 2=2AB 2.(1)求证:AB =BC ;(2)当BE ⊥AD 于点E 时,试证明:BE =AE +CD .民主测评票数统计图一般10%良好优秀70%1号2号3号4号5号6号85909510098959488929094评委7号分数演讲答辩评委评分统计图评分规则:(1)演讲答辩得分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分”的方法确定.(2)民主测评得分=“优秀”票数×2+“良好”票数×1+“一般”票数×0.(3)综合得分=演讲答辩得分×0.4+民主测评得分×0.6.E DC BA中考数学计算、统计和证明专项训练(二)参考答案16-1≤x<2,当x=0时,原式=0(答案不唯一).17.(1)评委给小明演讲答辩分数的众数为94分,民主测评为“良好”票数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72°;(2)85.2分;(3)至少是90分.18.证明略.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命题与证明(含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命题与证明(含解析)

命题与证明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真命题的抗命题是真命题B. 原命题是假命题,则它的抗命题也是假命题C. 定理必定有逆定理D. 命题必定有抗命题【答案】D【分析】: A 、真命题的抗命题可能是真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故 A 不切合题意;B、原命题是假命题,则它的抗命题可能是假命题,也可能是真命题,故 B 不切合题意;C、逆定理必定是真命题,定理不必定有逆定理,故 C 不切合题意;D、随意一个命题都有抗命题;故 D 切合题意;故答案为:D【剖析】依据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交换就获取它的抗命题,用逻辑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定理,任何命题都有抗命题,对各选项逐个判断即可。

2.以下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率B.相像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像比C.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 按序连接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答案】A【分析】: A. 依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定理即可判断正确, A 切合题意;B. 相像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像比的平方,故错误, B 不切合题意;C.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 C 不切合题意;D. 按序连接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菱形,故错误,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A.【剖析】 A. 依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定理即可判断对错;B.依据相像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对错;C.依据菱形的判断即可判断对错;D.依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判断对错;3.用反证法证明时,假定结论“点在圆外”不建立,那么点与圆的地点关系只好是()A. 点在圆内B. 点在圆上C. 点在圆心上D. 点在圆上或圆内【答案】 D【分析】:点与圆的地点关系只有三种: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假如点不在圆外,那么点就有可能在圆上或圆内故答案为 D【剖析】运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就要假定结论不建立,即结论的反面,要考虑到反面全部的状况。

2019年中考专题《命题、定理、证明》复习课件(共30张PPT)

2019年中考专题《命题、定理、证明》复习课件(共30张PPT)

2. 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MN所截, ∠1=∠2.
求证:∠2=∠3,∠3+∠来自=180°.证明: ∵ ∠1=∠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 =∠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3. 已知:如图,AB与CD 相交于点E. 求证:∠A+∠C=∠B+∠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观察、操作、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 要手段,而且人们可以从中猜测发现出一些 结论.
做一做 采用剪拼或度量的方法,猜测“三角形的
外角和”等于多少度.
从剪拼或度量可以猜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和 等于360°,但是剪拼时难以真正拼成一个周角, 只是接近周角;分别度量这三个角后再相加,结果 可能接近360°,但不能很准确地都得到360°.
一个假命题,我们举出“0.1是有理数,但是0.1不是整数”这 一例子即可判断该命题是假命题.
说一说 判断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依据是什么?
(1)如果a是整数,那么a是有理数; (2)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BC是
等腰三角形.
分别是根据有理数、等腰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作出的 判断.
从上可以看到,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命题时常常要利 用一些概念的定义,但是光用定义只能判断一些很简单的命题 是否为真.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命题的真假的判断,光用定义是远 远不够的.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约公元前330—前275年) 对他那个时代的数学知识作了系统的总结,他挑选了一些人们 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认的真命题作为证明的原始依据, 称这些真命题为公理.
本书中,我们把少数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 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

2019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命题与证明反证法(含解析)

2019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命题与证明反证法(含解析)

2019备战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命题与证明反证法(含解析)一、单选题1.用反证法证明“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90°”时第一步应假设()A. 四个角中最多有一个角不小于90°B. 四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90°C. 四个内角全都小于90°D. 以上都不对2.用反证法证明“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d<r,则点P在⊙O的内部”首先应假设()A. d≤rB. d≥rC. 点P在⊙O的外部D. 点P在⊙O上或点P在⊙O的外部3.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过程中,可以先()A.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60°的角B.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等于60°的角C.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小于或等于60°的角D. 假设三个内角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60°的角4.用反证法证明“△ABC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第一步应假设()A.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60°B.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多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C. 三角形的兰个内角中有两个角大于或等于60°D.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大于或等于60°5.用反证法证明“△ABC中,若∠A>∠B>∠C,则∠A>60°”,第一步应假设()A. ∠A=60°B. ∠A<60°C. ∠A≠60°D. ∠A≤60°6.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A.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锐角B.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两个锐角C.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锐角D. 假设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钝角7.对于命题“已知:a∥b,b∥c,求证:a∥c”.如果用反证法,应先假设()A. a不平行bB. b不平行cC. a⊥cD. a不平行c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钝角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45°”时,首先应该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有一个内角小于45°B. 每一个内角都小于45°C. 有一个内角大于等于45°D.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等于45°9.用反证法证明“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d<r,则点P在⊙O的内部”首先应假设()A. d≤rB. d≥rC. 点P在⊙O的外部D. 点P在⊙O上或点P在⊙O的外部10.用反证法证明“若a⊥c,b⊥c,则a∥b”时,应假设()A. a不垂直于cB. a,b都不垂直于cC. a与b相交D. a⊥b1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至多有两个角小于60度B. 都小于60度C. 至少有一个角是小于60度D. 都大于60度12.对假命题举反例时,应注意使反例()A. 满足命题的条件,并满足命题的结论B. 不满足命题的条件,但满足命题的结论C. 不满足命题的条件,也不满足命题的结论D. 满足命题的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13.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应该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 没有一个内角小于60°B. 每一个内角小于60°C. 至多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D.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二、填空题14.用反证法证明AB≠AC时,首先假设________成立.15.用反证法证明∠A>60°时,应先假设________1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________17.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应假设: ________18.用反证法证明“∠A≥60°”时,应假设________.三、解答题19.用反证法求证: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CD交于点F,则BE,CD不能互相平分”是真命题.2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EF⊥AB于F,GH⊥CD于H.求证:EF和GH必相交.。

【精品】2019中考数学几何证明专题试卷精选汇编(有解析答案)

【精品】2019中考数学几何证明专题试卷精选汇编(有解析答案)

几何证明东城区19. 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 BF 平分∠ABC 交AD 于点E ,交AC 于点F . 求证:AE =AF .19.证明: ∵∠BAC =90°,∴∠FBA +∠AFB =90°. -------------------1分 ∵AD ⊥BC ,∴∠DBE +∠DEB =90°.---------------- 2分 ∵BE 平分∠ABC ,∴∠DBE =∠FBA . -------------------3分 ∴∠AFB =∠DEB . -------------------4分 ∵∠DEB =∠FEA , ∴∠AFB =∠FEA .∴AE =AF . -------------------5分 西城区19.如图,AD 平分BAC ∠,BD AD ⊥于点D ,AB 的中点为E ,AE AC <. (1)求证:DE AC ∥.(2)点F 在线段AC 上运动,当AF AE =时,图中与ADF △全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ECBA【解析】(1)证明:∵AD 平分BAC ∠, ∴12∠=∠, ∵BD AD ⊥于点D , ∴90ADB ∠=︒, ∴ABD △为直角三角形. ∵AB 的中点为E , ∴2AB AE =,2ABDE =, ∴DE AE =, ∴13∠=∠, ∴23∠=∠, ∴DE AC ∥. (2)ADE △.321ECBA海淀区19.如图,△ABC 中,90ACB ∠=︒,D 为AB 的中点,连接CD ,过点B 作CD 的平行线EF ,求证:BC 平分ABF ∠.FE DCB A19. 证明:∵90ACB ∠=︒,D 为AB 的中点, ∴12CD AB BD ==. ∴ABC DCB ∠=∠. …………… ∵DC EF ∥,∴CBF DCB ∠=∠.∴CBF ABC ∠=∠. ∴BC 平分ABF ∠. 丰台区19.如图,在△ABC 中,AB = A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求证:DE = DF .F E CBA19.证明:连接AD .∵AB =B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BAD =∠CAD . ………………………3分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DE =DF . ………………………5分 (其他证法相应给分) 石景山区19.问题:将菱形的面积五等分.小红发现只要将菱形周长五等分,再将各分点与菱形的对角线交点连接即可解决问题.如图,点O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5AB =,下面是小红将菱形ABCD 面积五等分的操作与证明思路,请补充完整.O H FE DCB A(1)在AB 边上取点E ,使4AE =,连接OA ,OE ; (2)在BC 边上取点F ,使BF = ,连接OF ; (3)在CD 边上取点G ,使CG = ,连接OG ; (4)在DA 边上取点H ,使DH = ,连接OH .由于AE = + = + = + = . 可证S △AOE ==EOFB FOGC GOHD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S △HOA .19.解:3,2,1; ………………2分EB 、BF ;FC 、CG ;GD 、DH ;HA. ………………4分朝阳区19. 如图,在△ACB 中,AC =BC ,AD 为△ACB 的高线,CE 为△ACB 的中线.求证:∠DAB =∠ACE.19. 证明:∵AC =BC ,CE 为△ACB 的中线,AB CEF∴∠CAB=∠B,CE⊥AB. ……………………………………………2分∴∠CAB+∠ACE=90°. ………………………………………………3分∵AD为△ACB的高线,∴∠D=90°.∴∠DAB+∠B=90°. ……………………………………………………4分∴∠DAB=∠ACE. ………………………………………………………5分燕山区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研究过用圆弧围成的部分图形的面积问题。

2019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33:命题与证明(含解析)

2019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33:命题与证明(含解析)

2019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33 命题与证明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19•包头)已知下列命题:①若a3>b3,则a2>b2;②若点A(x1,y1)和点B(x2,y2)在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上,且满足x1<x2<1,则y1>y2>﹣2;③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④周长相等的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解答】解:①若a3>b3,则a2>b2不一定成立,故错误;②若点A(x1,y1)和点B(x2,y2)在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上,且满足x1<x2<1,则y1>y2>﹣2,故正确;③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故错误;④周长相等的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故正确.故选:C.2.(2019•嘉兴)用反证法证明时,假设结论“点在圆外”不成立,那么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只能是()A.点在圆内 B.点在圆上C.点在圆心上D.点在圆上或圆内【解答】解:反证法证明时,假设结论“点在圆外”不成立,那么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只能是:点在圆上或圆内.故选:D.3.(2019•通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B.“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真命题C.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半径D.“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解答】解: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A正确,不符合题意;“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B错误,符合题意;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半径,C正确,不符合题意;“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19•岳阳)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B.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D.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是假命题;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B是假命题;五边形的内角和=(5﹣2)×180°=540°,C是真命题;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D是假命题;故选:C.5.(2019•台州)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解答】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错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B错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正确;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C.6.(2019•台湾)小柔要榨果汁,她有苹果、芭乐、柳丁三种水果,且其颗数比为9:7:6,小柔榨完果汁后,苹果、芭乐、柳丁的颗数比变为6:3:4,已知小柔榨果汁时没有使用柳丁,关于她榨果汁时另外两种水果的使用情形,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只使用苹果B.只使用芭乐C.使用苹果及芭乐,且使用的苹果颗数比使用的芭乐颗数多D.使用苹果及芭乐,且使用的芭乐颗数比使用的苹果颗数多【解答】解:∵苹果、芭乐、柳丁三种水果,且其颗数比为9:7:6,∴设苹果为9x颗,芭乐7x颗,铆钉6x颗(x是正整数),∵小柔榨果汁时没有使用柳丁,∴设小柔榨完果汁后,苹果a颗,芭乐b颗,∵小柔榨完果汁后,苹果、芭乐、柳丁的颗数比变为6:3:4,∴,,∴a=9x,b=x,∴苹果的用量为9x﹣a=9x﹣9x=0,芭乐的用量为7x﹣b=7x﹣x=x>0,∴她榨果汁时,只用了芭乐,故选:B.7.(2019•嘉兴)某届世界杯的小组比赛规则:四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队赛一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小组比赛结束后,甲、乙、丙、丁四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四个连续奇数,则与乙打平的球队是()A.甲B.甲与丁C.丙D.丙与丁【解答】解:∵甲、乙、丙、丁四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四个连续奇数,∴甲得分为7分,2胜1平,乙得分5分,1胜2平,丙得分3分,1胜0平,丁得分1分,0胜1平,∵甲、乙都没有输球,∴甲一定与乙平,∵丙得分3分,1胜0平,乙得分5分,1胜2平,∴与乙打平的球队是甲与丁.故选:B.8.(2019•荆门)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B.矩形一定有外接圆C.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A、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若外角和=内角和=360°,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故此选项正确;B、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满足对角互补,根据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四点共圆,则矩形一定有外接圆,故此选项正确;C、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一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或是梯形,故此选项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命题,故选:D.9.(2019•滨州)下列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为()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解答】解:A、例如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菱形的判定,应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10.(2019•荆门)如图,等腰Rt△ABC中,斜边AB的长为2,O为AB的中点,P为AC边上的动点,OQ⊥OP交BC于点Q,M为PQ的中点,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C时,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为()A.B.C.1 D.2【解答】解: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于F,如图,∵△ACB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B=,∠A=∠B=45°,∵O为AB的中点,∴OC⊥AB,OC平分∠ACB,OC=OA=OB=1,∴∠OCB=45°,∵∠POQ=90°,∠COA=90°,∴∠AOP=∠COQ,在Rt△AOP和△COQ中,∴Rt△AOP≌△COQ,∴AP=CQ,易得△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AP=CQ,QF=BQ,∴PE+QF=(CQ+BQ)=BC=×=1,∵M点为PQ的中点,∴MH为梯形PEFQ的中位线,∴MH=(PE+QF)=,即点M到AB的距离为,而CO=1,∴点M的运动路线为△ABC的中位线,∴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C时,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AB=1.故选:C.11.(2019•广安)下列命题中:①如果a>b,那么a2>b2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1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解答】解:①如果a>b,那么a2>b2,错误;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错误;③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正确;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1且a≠0,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12.(2019•重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假命题;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假命题;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是假命题;D、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真命题;故选:D.13.(2019•永州)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D.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答】解: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A选项为假命题;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B选项为假命题;C、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D.14.(2019•淄博)甲、乙、丙、丁4人进行乒乓球单循环比赛(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场),结果甲胜了丁,并且甲、乙、丙胜的场数相同,则丁胜的场数是()A.3 B.2 C.1 D.0【解答】解:四个人共有6场比赛,由于甲、乙、丙三人胜的场数相同,所以只有两种可能性:甲胜1场或甲胜2场;若甲只胜一场,这时乙、丙各胜一场,说明丁胜三场,这与甲胜丁矛盾,所以甲只能是胜两场,即:甲、乙、丙各胜2场,此时丁三场全败,也就是胜0场.答:甲、乙、丙各胜2场,此时丁三场全败,丁胜0场.故选:D.15.(2019•贵港)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 =()2一定成立B.位似图形不可能全等C.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D.圆锥的主视图一定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A、=()2当a<0不成立,假命题;B、位似图形在位似比为1时全等,假命题;C、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真命题;D、圆锥的主视图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假命题;故选:C.16.(2019•怀化)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解答】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是真命题;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B是假命题;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不一定相等,C是假命题;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D是假命题;故选:A.17.(2019•重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解答】解: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真命题;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是假命题;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假命题;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假命题;故选:A.18.(2019•衡阳)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解答】解:正五边形的内角和=(5﹣2)×180°=540°,A是真命题;矩形的对角线相等,B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是假命题;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D是真命题;故选:C.19.(2019•眉山)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B.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顺次连结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解答】解: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A是真命题;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B是假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是假命题;顺次连结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D是假命题;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20.(2019•无锡)命题“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的逆命题是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解答】解:命题“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的逆命题是菱形的四条边相等,故答案为:菱形的四条边相等.21.(2019•达州)如图,Rt△ABC中,∠C=90°,AC=2,BC=5,点D是BC边上一点且CD=1,点P是线段DB上一动点,连接AP,以AP为斜边在AP的下方作等腰Rt△AOP.当P从点D出发运动至点B停止时,点O的运动路径长为2.【解答】解:过O点作OE⊥CA于E,OF⊥BC于F,连接CO,如图,∵△AO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OP,∠AOP=90°,易得四边形OECF为矩形,∴∠EOF=90°,CE=CF,∴∠AOE=∠POF,∴△OAE≌△OPF,∴AE=PF,OE=OF,∴CO平分∠ACP,∴当P从点D出发运动至点B停止时,点O的运动路径为一条线段,∵AE=PF,即AC﹣CE=CF﹣CP,而CE=CF,∴CE=(AC+CP),∴OC=CE=(AC+CP),当AC=2,CP=CD=1时,OC=×(2+1)=,当AC=2,CP=CB=5时,OC=×(2+5)=,∴当P从点D出发运动至点B停止时,点O的运动路径长=﹣=2.故答案为2.22.(2019•宿迁)如图,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顶点A、B 分别落在x、y轴的正半轴上,∠OAB=60°,点A的坐标为(1,0).将三角板ABC沿x轴向右作无滑动的滚动(先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再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当点B第一次落在x轴上时,则点B运动的路径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是.【解答】解:由点A的坐标为(1,0).得OA=1,又∵∠OAB=60°,∴AB=2,∵∠ABC=30°,AB=2,∴AC=1,BC=,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的长度和角度不变,∴点B运动的路径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故答案:23.(2019北京)用一组a,b,c的值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 1 ,b= 2 ,c= ﹣1 .【解答】解:当a=1,b=2,c=﹣2时,1<2,而1×(﹣1)>2×(﹣1),∴命题“若a<b,则ac<bc”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2;﹣1.24.(2019•恩施州)在Rt△ABC中,AB=1,∠A=60°,∠ABC=90°,如图所示将Rt△ABC 沿直线l无滑动地滚动至Rt△DEF,则点B所经过的路径与直线l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π+.(结果不取近似值)【解答】解:∵Rt△ABC中,∠A=60°,∠ABC=90°,∴∠ACB=30°,BC=,将Rt△ABC沿直线l无滑动地滚动至Rt△DEF,点B路径分部分:第一部分为以直角三角形30°的直角顶点为圆心,为半径,圆心角为150°的弧长;第二部分为以直角三角形60°的直角顶点为圆心,1为半径,圆心角为120°的弧长;第三部分为△ABC的面积;∴点B所经过的路径与直线l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1•=+.故答案为π+.三.解答题(共2小题)25.(2019•无锡)如图,矩形ABCD中,AB=m,BC=n,将此矩形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θ(0°<θ<90°)得到矩形A1BC1D1,点A1在边CD上.(1)若m=2,n=1,求在旋转过程中,点D到点D1所经过路径的长度;(2)将矩形A1BC1D1继续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A2BC2D2,点D2在BC的延长线上,设边A2B与CD交于点E,若=﹣1,求的值.【解答】解:(1)作A1H⊥AB于H,连接BD,BD1,则四边形ADA1H是矩形.∴AD=HA1=n=1,在Rt△A1HB中,∵BA1=BA=m=2,∴BA1=2HA1,∴∠ABA1=30°,∴旋转角为30°,∵BD==,∴D到点D1所经过路径的长度==π.(2)∵△BCE∽△BA2D2,∴==,∴CE=∵=﹣1∴=,∴AC=•,∴BH=AC==•,∴m2﹣n2=6•,∴m4﹣m2n2=6n4,1﹣=6•,∴=(负根已经舍弃).26.(2019•江西)图1是一种折叠门,由上下轨道和两扇长宽相等的活页门组成,整个活页门的右轴固定在门框上,通过推动左侧活页门开关.图2是其俯视简化示意图,已知轨道AB=120cm,两扇活页门的宽OC=OB=60m,点B固定,当点C在AB上左右运动时,OC与OB 的长度不变.(所有的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若∠OBC=50°,求AC的长;(2)当点C从点A向右运动60cm时,求点O在此过程中运动的路径长.参考数据:sn50°≈0.77.cos50°≈0.64,tan50°≈1.19,π取3.14.【解答】解:(1)作OH⊥BC于H,如图2,∵OB=OC,∴BH=CH,在Rt△OBH中,∵cos∠OBH=,∴BH=60•cos50°=60×0.64=38.4,∴BC=2BH=2×38.4=76.8,∴AC=AB﹣BC=120﹣76.8=43.2.答:AC的长为43.2cm;(2)∵OB=OC=60,而BC=60,∴△OBC为等边三角形,∴∠OBC=60°,∴当点C从点A向右运动60cm时,点O在此过程中运动路径是以B点为圆心,BO为半径,圆心角为60°的弧,∴点O在此过程中运动的路径长==20π≈62.8(cm).。

2019中考数学专题汇编全集 几何探究与证明

2019中考数学专题汇编全集 几何探究与证明

几何探究与证明类型一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1. 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作等边△ADE(顶点A、D、E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CE.(1)如图①,当点D在边BC上时,求证:①BD=CE,②AC=CE+CD;第1题图(2)如图②,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CE+C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CE、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点D在边BC的反向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直接写出AC、CE、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1)证明:①∵△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BC,AD=AE,∠BAC=∠DAE=60°,∴∠BAC-∠CAD=∠DAE-∠CAD,即∠BAD=∠CAE,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ABD ≌△ACE (SAS),∴BD =CE ;②∵BC =BD +CD ,AC =BC ,BD =CE ,∴AC =CE +CD ;(2)解:AC =CE +CD 不成立,AC 、CE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AC =CE -CD .理由:∵△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C ,AD =AE ,∠BAC =∠DAE =60°,∴∠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ABD ≌△ACE (SAS),∴BD =CE ,∵BC =BD -CD ,∴BC =CE -CD ,∵AC =BC ,∴AC =CE -CD ;(3)解:AC 、CE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AC =CD -CE .【解法提示】∵△ABC 和△ADE 是等边三角形,∴AD =AE ,AB =AC ,∵∠DAE =∠BAC =60°,∴∠DAB =∠EAC ,∴在△ADB 和△AEC 中,⎩⎪⎨⎪⎧AD =AE ∠DAB =∠EAC AB =AC,∴△ADB ≌△AEC ,∵BD =CE ,∵CD =BD +BC ,∴BC =CD -CE ,∴AC =CD -CE .★2. 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D 为直线BC 上的一动点(点D 不与B 、C 重合),以AD 为边作∠DAF =60°,在射线AF 上截取点F ,使AF =AD ,过点D 作DE ∥AF ,过点F 作EF ∥AD ,DE 、EF 交于点E ,连接CF ,(1)如图①,当点D 在边BC 上时,求证:①BD =CF ;②AC =CF +CD ;(2)如图②,当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结论AC =CF +CD 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AC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点D 在边CB 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并直接写出AC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第2题图(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C ,∠BAC =∠DAF =60°,∴∠BAC -∠DAC =∠DAF -∠DAC ,∴∠BAD =∠CAF ,∵在△BAD 和△CAF 中⎩⎪⎨⎪⎧AB =AC ∠BAD =∠CAF AD =AF,∴△BAD ≌△CAF (SAS),∴CF =BD ,∴CF +CD =BD +CD =BC =AC ,即①BD =CF ,②AC =CF +CD ;(2)解:AC =CF +CD 不成立,AC 、CF 、CD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AC =CF -CD ,理由是:由(1)知:AB =AC =BC ,AD =AF ,∠BAC =∠DAF =60°,∴∠BAC +∠DAC =∠DAF +∠DAC ,即∠BAD =∠CAF ,∵在△BAD 和△CAF 中,⎩⎪⎨⎪⎧AB =AC ∠BAD =∠CAF AD =AF,∴△BAD ≌△CAF (SAS),∴BD =CF ,∴CF -CD =BD -CD =BC =AC ,即AC =CF -CD ;(3)解:AC =CD -CF .【解法提示】理由是:∵∠BAC =∠DAF =60°,∴∠DAB =∠CAF ,∵在△BAD 和△CAF 中,⎩⎪⎨⎪⎧AB =AC ∠DAB =∠F AC AD =AF,∴△BAD ≌△CAF (SAS),∴CF =BD ,∴CD -CF =CD -BD =BC =AC ,即AC =CD -CF .★3.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直线AB 上,点F 在直线BC 上,连接DE 、DF ,∠EDF =45°.(1)如图①,点E ,点F 分别在线段AB ,BC 上时,直接写出AE ,CF ,EF 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求AE,CF,EF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AE=2AB=8,求EF的长.第3题图解:(1)EF=AE+CF.【解法提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AD,∠B=∠C=∠ADC=∠DAB=90°,如解图①:延长BA,使AM=CF,且AD=CD,∠C=∠MAD,∴△AMD≌△CFD(SAS),∴∠ADM=∠CDF,DM=DF,∵∠EDF=45°,∴∠ADE+∠FDC=45°,∴∠ADM+∠ADE =45°=∠MDE,∴∠MDE=∠FDE,且DM=DF,DE=DE,∴△EDF ≌△EDM(SAS),∴EF=EM,∵EM=AM+AE=AE+CF,∴EF=AE+CF;第3题解图①第3题解图②(2)如解图②:在AB上截取AM=CF,∵AD=CD,AM=CF,∠A=∠DCF=90°,∴△ADM≌△CDF(SAS),∴DM=DF,∠ADM=∠CDF,∵∠ADM+∠MDC=90°,∴∠CDF+∠MDC=90°,即∠MDF=90°,∵∠EDF=45°,∴∠EDF=∠MDE=45°,且DM=DF,DE=DE,∴△MDE≌△FDE(SAS),∴EF=EM,∵AE=AM+ME,∴AE=CF+EF;(3)∵AE=2AB=8,∴AB=BC=BE=4,∵AE=CF+EF,∴CF=8-EF,在Rt△BEF中,EF2=BE2+BF2,∴EF2=16+(4+8-EF)2,∴EF=203.★4. 在菱形ABCD中,P为直线AD上的点,Q为直线CD上的点,分别连接PC,PQ,且PC=PQ.(1)若∠B=60°,点P在线段DA上,点Q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如图①,证明:DQ+PD=AB;(2)若∠B=60°,点P在线段DA的延长线上,点Q在线段CD 上,如图②,猜想线段DQ,PD和AB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若∠B=120°,点P在线段DA上,点Q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如图③,猜想线段DQ,PD和AB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第4题图(1)证明:如解图①,在CD上取CH=DQ,连接PH,∵PC=PQ,∴∠PCQ=∠PQC,∵CH=DQ,∴△PCH≌△PQD(SAS),∴PH=PD,∵四边形ABCD是菱形,∴CD=AB,∠PDC=∠B=60°,∴△PHD是等边三角形,∴PD=HD,∴PD+DQ=DH+CH=CD=AB;(2)解:猜想PD-DQ=AB.证明:如解图②,延长CA到点M,使得AM=AP,连接PM. ∵四边形ABCD是菱形,∠B=60°,∴△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CAD=∠P AM=60°,∴△P AM是等边三角形,∴AM=PM,∠M=∠ACD=60°,∴PM∥CD,∴∠PCD+∠CPM=180°,∵PC=PQ,∴∠PCQ=∠PQC,∵∠PQC+∠PQD=180°,∴∠CPM=∠PQD,∴△PCM≌△QPD(AAS),∴CM=PD,PM=DQ=AM,∵CM=AC+AM=AB+DQ,∴PD-DQ=AB;(3)解:猜想:DQ-PD=AB.证明:如解图③,在DQ上截取DM=DP,连接PM.∵∠B=∠ADC=120°,∴∠PDM=60°,∴△PDM是等边三角形,∴PD=PM,∠PMC=∠PDQ=60°,∵PC=PQ,∴∠PCM=∠Q,∴△PCM≌△PQD(AAS),∴CM=DQ,∴CD+DM=DQ,∴AB+PD=DQ,即DQ-PD=AB.第4题解图★5.在△ABC中,已知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k,过点E作EF∥AB交AC的延长点E在DC的延长线上,且DEBD线于点F .(1)如图①,当k =1时,求证:AF +EF =AB ;(2)如图②,当k =2时,直接写出线段AF 、EF 、AB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________;(3)如图③,当DEBD =k 时,请猜想线段AF 、EF 、AB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含k ),并证明你的结论.第5题图(1)证明:如解图①,延长AD 、EF 交于点G , 当k =1时,DE =BD , ∵EF ∥AB , ∴∠BAD =∠EGD , 在△ABD 与△GED 中, ⎩⎪⎨⎪⎧∠BAD =∠EGD ∠BDA =∠EDG BD =ED, ∴△ABD ≌GED (AAS),∴AB=GE,又∵AD平分∠BAC,∴∠BAD=∠DAC,∴∠FGD=∠DAC,∴AF=GF,∵GF+EF=GE,∴AF+EF=AB;(2)解:AF+EF=2AB.【解法提示】如解图②,延长AD、EF交于点G,当k=2时,∵EF∥AB,∴∠BAD=∠EGD,又∵∠BDA=∠EDG,∴△ABD∽△GED,∴GE AB =DEDB=2,即GE=2AB,又∵AD平分∠BAC,∴∠BAD=∠DAC,∵∠FGD=∠DAC,∴AF=GF,∵GF+EF=GE,∴AF+EF=2AB;(3)解:猜想:AF+EF=kAB.证明:如解图③,延长AD、EF交于点G,当DEBD=k时,∵EF∥AB,∴∠BAD=∠EGD,又∵∠BDA=∠EDG,∴△ABD∽△GED,∴GE AB =DEBD=k,即GE=kAB,又∵AD平分∠BAC,∴∠BAD=∠DAC,∴∠FGD=∠DAC,∴AF=GF,∵GF+EF=GE,∴AF+EF=kAB.第5题解图类型二两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证明★6. 如图,已知△ACB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ADE=90°,连接BE,点F为BE的中点,连接CF,DF.(1)如图①,点D在AC上,延长DF,交BC于点G,请判断线段CF,D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将图①中的△ADE绕点A旋转到图②位置,延长DF至G使GF=DF,DG与AB交于点O,连接BG,CG,DC,请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第6题图解:(1)DF=CF,DF⊥CF;理由:∵∠ADE=∠ACB=90°,∴DE∥BC,∴∠DEF=∠GBF,∠EDF=∠BGF. ∵F为BE中点,∴EF=BF,∴△DEF≌△GBF(AAS),∴DE=GB,DF=GF.∵AD=DE,∴AD=GB,∵AC=BC,∴AC-AD=BC-GB,∴DC=GC.∵∠ACB=90°,∴△DC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GF,∴DF =CF ,DF ⊥CF ;(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是: 在△FDE 和△FGB 中, ⎩⎪⎨⎪⎧DF =FG ∠DFE =∠GFB EF =FB, ∴△FDE ≌△FGB (SAS), ∴∠DEF =∠GBF ,DE =GB , ∴BG ∥DE ,如解图,延长DE 交BC 于点M , ∵DE ∥BG , ∴∠CBG =∠DMB , ∵∠ADE =∠ACB =90°, ∴∠DAC +∠DMC =180°, ∴∠DMB =∠DAC =∠CBG , 在△CAD 和△CBG 中, ∵⎩⎪⎨⎪⎧AD =BG ∠DAC =∠GBC AC =BC, ∴△CAD ≌△CBG (SAS), ∴CD =CG ,∠DCA =∠GCB ,∴∠DCG =∠BCG +∠BCD =∠ACD +∠BCD =∠ACB =90°,∵DF=GF,∴DF=CF,DF⊥CF.第6题解图★7. 在正方形ABCD中,BD是一条对角线,点E在直线CD上(与点CD不重合),连接AE,平移△ADE使点D移动到点C得到△BCF,过点F作FG⊥BD于点G,连接AG,EG.第7题图(1)如图①,若点E在线段CD上,试猜想AG与EG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如图②,若点E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时,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你给出证明;(3)若点E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且∠AGF=120°,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直接写出DE的长度.(1)解:AG=EG,AG⊥EG,理由如下:由平移得EF =CD =AD , ∵BD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 ∴∠ADB =∠CDB =45°, ∵FG ⊥BD , ∴∠DGF =90°, ∴∠GFD +∠CDB =90°, ∴∠DFG =45°, ∴GD =GF ,在△AGD 和△EGF 中,⎩⎪⎨⎪⎧AD =EF∠ADG =∠EFG DG =FG ,∴△AGD ≌△EGF (SAS), ∴AG =EG ,∠AGD =∠EGF ,∴∠AGE =∠AGD +∠DGE =∠EGF +∠DGE =90°, ∴AG ⊥EG ;(2)解:(1)中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由平移得EF =CD =AD , ∵BD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 ∴∠ADB =∠CDB =45°, ∵FG ⊥BD , ∴∠DGF =90°, ∴∠GFD +∠CDB =90°,∴∠DFG =45°, ∴GD =GF ,在△AGD 和△EGF 中,⎩⎪⎨⎪⎧AD =EF∠ADG =∠EFG DG =FG ,∴△AGD ≌△EGF (SAS), ∴AG =EG ,∠AGD =∠EGF ,∴∠AGE =∠AGD -∠DGE =∠EGF -∠DGE =90°, ∴AG ⊥EG ; (3)DE =2 3.【解法提示】同(1)可得,AG =EG ,AG ⊥EG ,∴∠GEA =45°,∵∠AGF =120°,∴∠AGB =∠EGF =30°,又∵∠GFD =45°,∴∠CEG =∠EFG +∠EGF =75°,∴∠AED =∠CEG -∠GEA =30°,在Rt △ADE 中,AD =2, ∴DE =23.第7题解图★8.在矩形ABCD 中,已知AD >AB .在边AD 上取点E ,使AE =AB ,连接CE ,过点E 作EF ⊥CE ,与直线AB 交于点F .猜想:如图①,当点F 在边AB 上时,线段AF 与DE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探究:如图②,当点F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时,EF 与边BC 交于点G .判断线段AF 与DE 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应用:如图②,若AB =2,AD =5,利用探究得到的结论,求线段BG 的长.第8题图解:猜想:AF =DE ;【解法提示】∵∠CEF =90°,∴∠AEF +∠CED =90°,∵∠AFE +∠AEF =90°,∴∠AFE =∠CED ,∠AEF =∠DCE ,∵AE =AB ,AB =CD ,∴AE =CD ,∴在△AEF 和△DCE 中,⎩⎪⎨⎪⎧∠AEF =∠DCE∠AFE =∠EDC AE =CD,∴△AEF ≌△DCE ,∴AF =DE ; 探究:AF =DE ,证明:∵∠A =∠FEC =∠D =90°, ∴∠AEF =∠DCE ,在△AEF 和△DCE 中, ⎩⎪⎨⎪⎧∠A =∠D AE =CD∠AEF =∠DCE , ∴△AEF ≌△DCE (ASA), ∴AF =DE .应用:∵△AEF ≌△DCE ,∴AE =CD =AB =2,AF =DE =3,FB =F A -AB =1, ∵BG ∥AD , ∴BG AE =FB F A , ∴BG 2=13, ∴BG =23.★9.如图①,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点E 作EF ⊥BD 交BC 于点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第9题图(1)求证:EG =CG ;(2)将图①中△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45°,则点F落在对角线BD上,如图②,取DF中点G,连接EG,CG.问EG和CG相等吗?若相等,请给出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线段EG和CG有何关系?(请直接写出答案)(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BCD=90°.∵EF⊥BD,∴∠FED=90°.∵G为DF中点,∴EG=12DF,CG=12DF.∴EG=CG;(2)解:EG=CG.证明:如解图①,延长EF交CD于点H,连接GH,第9题解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ABC=90°,BD平分∠ABC,∴∠EBF=1∠ABC=45°.2∵EF⊥AB,∴∠FEB=90°,∴∠EFB=90°-∠EBF=45°,∴∠EBF=∠EFB,∴BE=FE.∵∠BCD=∠ABC=∠BEF=90°,∴四边形EBCH是矩形,∴HC=EB=EF,∠FHC=90°,∴∠FHD=180°-∠FHC=90°. ∵CD∥EB,∴∠HDF=∠EBF=45°,∴∠DFH=90°-∠HDF=45°,∴∠HDF=∠DFH,∴HD=FH.∵G为DF中点,∠DHF=45°,∴∠DHG=12∴∠GHC=180°-∠DHG=135°. ∵∠EFG=180°-∠DFH=135°,∴∠GHC=∠EFG,∵在Rt△DHF中,G为DF中点,∴GH=12DF=GF,∴△EFG≌△CHG(SAS),∴EG=CG;(3)解:EG=CG,EG⊥CG.【解法提示】如解图③,理由如下:第9题解图②过点F作CD的平行线并延长CG交于点M,连接EM、EC,过点F作FN垂直于AB于点N,∵G为FD中点,易证△CDG≌△MFG,得到CD=FM,又∵BE=EF,∴∠EBF=∠EFB,∴∠EFM=180°-45°-∠BFH=135°-∠BFH,∠EBC=∠EBF+∠FBH=45°+90°-∠BFH=135°-∠BFH,∴∠EFM=∠EBC,∴△EFM≌△EBC(SAS),∴∠FEM=∠BEC,EM=EC,∵∠FEC+∠BEC=90°,∴∠FEC+∠FEM =90°,即∠MEC=90°,∴△M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G为CM中点,∴EG=CG,EG⊥CG.★10. 如图,在△ABC中,∠ACB=90°,过点A作射线AP⊥AB,点D是线段AC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连接BD,过点D作DE⊥BD,交射线AP于点E.(1)如图①,当∠BAC=45°时,则线段AE与线段C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2)如图②,当∠BAC=30°时,猜想线段AE与线段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BAC=α时,直接写出线段AE与线段CD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三角函数表示).第10题图解:(1)AE=2CD;【解法提示】如解图①,在BC上取一点G,使AD=BG,连接DG,∵∠BAC=45°,∠ACB=90°,∴△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C-CD=BC-BG,即CD=CG,∴△C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G=2CD,∠DGC=45°,∴∠DGB=135°,∵AP⊥AB,∴∠BAP =90°,∴∠DAE =90°+45°=135°,∴∠DAE =∠DGB ,∵DE ⊥DB ,∴∠EDB =90°,∴∠EDA +∠BDC =90°,∵∠BDC +∠DBC =90°,∴∠EDA =∠DBC ,∴△EAD ≌△DGB (ASA),∴AE =DG ,∴AE =2CD ;(2)猜想:AE =2CD ,理由是:如解图②,过点D 作DF ∥AB ,交BC 于点F ,则∠FDC =∠BAC =30°,AD CD =BF CF ,∴AD BF =CD CF ,∵AP ⊥AB ,DE ⊥BD ,∴∠BAP =∠BDE =90°,∵∠ADE +∠BDE +∠BDC =180°,∴∠ADE +∠BDC =90°,∵∠ACB =90°,∠FDC =30°,∴∠DBC +∠BDC =90°,CF =12DF ,∴∠ADE =∠DBC ,∵∠DAE =∠BAC +∠BAP ,∠BFD =∠FDC +∠ACB ,∴∠DAE =∠BFD ,∴△DAE ∽△BFD ,∴AD BF =AE FD ,∴CD CF =AE FD ,∴DF CF =AE CD ,∴AE CD =2,即AE =2CD ;(3)CD =AE ·sin α,【解法提示】如解图③,过点D 作DF ∥AB ,交BC 于点F ,则∠FDC =∠BAC =α,AD CD =BF CF ,∴AD BF =CD CF ,∵AP ⊥AB ,DE ⊥BD ,∴∠BAP =∠BDE =90°,∵∠ADE +∠BDE +∠BDC =180°,∴∠ADE +∠BDC =90°,∵∠ACB =90°,∠FDC =α,∴∠DBC +∠BDC =90°,sin∠FDC =sin α=CF DF ,∴∠ADE =∠DBC ,∵∠DAE =∠BAC +∠BAP ,∠BFD =∠FDC +∠ACB ,∴∠DAE =∠BFD ,∴△DAE ∽△BFD ,∴AD BF =AE FD ,∴CD CF =AE FD ,∴CD AE =CF FD =sin α,∴CD =AE ·sin α.第10题解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与证明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B.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C.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B. 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角小
C. 一对对顶角的两条角平分线必在同一条直线上
D. 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3.已知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①的算术平方根是4;
②若ma2>na2 ,则m>n;
③正八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35°;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4.给出下列命题;①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B. 等腰梯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D.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4的平方根是2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同旁内角互补
D. 0没有立方根
7.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距离相等
B.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A. 有一个内角大于60°
B. 有一个内角小于60°
C.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
D. 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
9.有下列4个命题:①方程2﹣(+ )+ =0的根是和.
②在△ABC中,∠ACB=90°,CD⊥AB于D.若AD=4,BD= ,则CD=3.
③点P(,y)的坐标,y满足2+y2+2﹣2y+2=0,若点P也在y= 的图象上,则=﹣1.
④若实数B.c满足1+b+c>0,1﹣b+c<0,则关于的方程2+b+c=0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较大的实数根0满足﹣1<0<1.
上述4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10.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必然事件
B. “任意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是随机事件
C. “同位角相等”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D. “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这一事件是随机事件
11.下列命题真命题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不相等的角不是内错角
D. 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
12.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A. 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三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二、填空题
13.命题“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逆命题是________
14.下列命题中:
①若,则;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③对顶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5.命题:“如果m是整数,那么它是有理数”,则它的逆命题为:________.
16.把命题“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
17.由红点与蓝点组成的16行与16列的正方形点阵中,相邻同色两点用与点同色的线段连接,相邻异色两点均用黄色的线段连接.已知共有133个红点,其中32个点在方阵的边界上,2个点在方阵的角上.若共有196条黄色线段,试问应有 ________条蓝色线段.
18.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2倍,则此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9.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时应首先假设________
20.下面三个命题:①若是方程组的解,则a+b=1或a+b=0;
②函数y=﹣22+4+1通过配方可化为y=﹣2(﹣1)2+3;
③最小角等于50°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命题“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互补,那么这两个角是邻补角”是真命题吗?如果是,说出理由;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22.小红、小强、小华三名同学中有一个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事后,老师问他们三人是谁做的好事.小红说:“是小强做的”;小强说:“不是我做的”;小华说:“不是我做的”
如果他们三人中有两个说了假话,一人说了真话,那么老师能判定教室是哪个打扫的吗?
(要有分析)
2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CD交于点F,则BE,CD不能互相平分”是真命题.
24.如图是某汽车维修公司的维修点在环形公路上的分布图.公司在年初分配给A,B,C,D四个维修点某种配件各50件.在使用前发现需将A,B,C,D四个维修点的这批配件分别调整为40,45,54,61件,但调整只能在相邻维修点之间进行,那么要完成上述调整,最少的调动件次为多少?说明理由.(注:n件配件从一个维修点调整到相邻维修点的调动件次为n)
25.请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性,若是假命题请举反例说明,若是真命题,请证明.
(1)三角形一条边的两个顶点到这条边的中线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2)若,则点在第四象限.
26.嘉淇同学要证明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正确的,她先用尺规作出了如图1的四边形ABCD,并写出了如下不完整的已知和求证.
(1)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AD,AB=________ 求证:四边形ABCD是________四边形.
填空,补全已知和求证;
(2)按嘉淇的想法写出证明;
(3)用文字叙述所证命题的逆命题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 D
4. B
5.C
6. B
7. C
8. C
9.①②③④10. D 11. D 12. D
二、填空题
13.90°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4. ②③④15.“如果m是有理数,那么它是整数”
16.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7.134 18.36°,72°,72°
19.三角形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20.②③
三、解答题
21.解:它是假命题.
例如:∠AOB=60°,∠COD=120°,∠AOB和∠COD有公共顶点且互补,但它们不是邻补角.
22.解:若小红说的是对的,那么小强,小华就是错的,那么小红与小华的话相矛盾;
若小华说的是对的,那么小红,小强就是错的,那么三人之话也相矛盾;
所以小强所说的是对的.
分析出是小华做的.
∴教室是小华打扫的.
23.证明:设BE,CD互相平分.
∵BE和CD互相平分,
∴连接DE,则四边形DECB是平行四边形,
∴BD∥EC,
∴BD和EC不相交.
与△ABC中,AB和AC相交于A矛盾.
∴BE和CD不能互相平分.
24.解:根据互不相邻两点B.D,B处至少调整5件次,D处至少调整11件次,两处之和至少16件次,因而四个维修点调动件次至少16件,又A.B的配件减少,C.D的配件增加,
所以从A调11件到D,从B调1件到A,调4件到C,共调整了11+1+4=16件.
综上,最少调动16件次.
25.(1)解:真命题,
如图,BF是AC上的中线,则AF=BF,因为 ,所以
,所以AD=CE
(2)解:若,则,,
∵,∴,
∴点 (1,0)在轴的正半轴上,
∴()为假命题
26.(1)CD;平行
(2)证明:连接BD,
在△ABD和△CDB中,

∴△ABD≌△CDB(SSS),
∴∠ADB=∠DBC,∠ABD=∠CDB,∴AB∥CD,AD∥C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