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6计算汇总
药剂学6计算汇总

第六部分:相关计算1.渗透压调节之冰点降低数据法:一般情况下,血浆冰点值为-0.52℃,任何溶液其冰点降低到-0.52℃,即与血浆等渗。
等渗调节剂用量计算:W=(0.52-a)/bW,配制等渗溶液需加入的等渗调节剂的百分含量;a,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用以调节的等渗剂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例1.1%氯化钠的冰点下降度为0.58℃,血浆的冰点下降度为0.52℃,求等渗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已知b=0.58,纯水a=0,按式计算得W=0.9%即0.9%氯化钠为等渗溶液,配制100ml氯化钠溶液需用0.9g氯化钠。
例2.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用氯化钠调节等渗,求所需氯化钠的加入量。
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12。
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a)为0.12×2=0.24℃,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b)为0.58℃,则W=(0.52-0.24)/0.58=0.48%即,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需加入氯化钠0.48g。
例3. 硫酸锌滴眼剂中含硫酸锌0.2%,硼酸1%,欲配制500ml,问:①须补加氯化钠多少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液?②求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值?已知:硫酸锌a1%=0.085 E=0.12 ;a1%=0.28 b=0.578①W=(0.52-a)/b=【0.52-(0.085×0.2+0.28)】/0.578=0.39(g)须补加氯化钠量=0.39×5=1.95(g)②1.95=0.009×500-(0.12×0.2×5+5E) E=0.486(g)须补加氯化钠1.95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液.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是0.486克.2.渗透压调节之氯化钠等渗当量法:是指与1g药物呈等渗的氯化钠质量。
例1.配制1000ml葡萄糖等渗溶液,需加无水葡萄糖多少克(W)。
1 g无水葡萄糖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根据0.9%氯化钠为等渗溶液。
(完整word版)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

药剂学所有计算题公式(均出过考题)
一、片重计算
1、片重= 标示量/颗粒主药百含量
2、片重= 干颗粒重+片前辅料重
应压片数
二、栓剂所需基质的计算Xn =(G—W/f) n
制备鞣酸栓剂,已知每粒含鞣酸0.2g,空白栓重2g,鞣酸的置换价为1.6,则每粒鞣酸栓剂所需的可可豆脂理论用量:X=2-0.2/1.6=1.875g
三、表面活性剂混合后HLB计算HLB=(HLBa Wa + HLBb Wb)/ (Wa + Wb)
四、注射剂渗透压调节计算
1、冰点降低法:W =(0.52 – a ) / b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时相当于氯化钠的量E
χ=0.009V—EW
五、Edler假说: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混合后的CRH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
即CRHAB = CRHA× CRHAB。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word精品

药剂学所有计算题公式(均出过考题)
一、片重计算
1、片重=标示量/颗粒主药百含量
2、片重=干颗粒重+片前辅料重
应压片数
二、栓剂所需基质的计算Xn = (G—W/f) n
制备鞣酸栓剂,已知每粒含鞣酸0.2g,空白栓重2g,鞣酸的置换价为1.6,则每粒鞣酸栓剂所需的可可豆脂理论用量:X=2-0.2/1.6=1.875g
、表面活性剂混合后HLB 计算HLB=( HLBa Wa + HLBb Wb)/ (Wa + Wb)
四、注射剂渗透压调节计算
1、冰点降低法:W = (0.52 -a ) / b
例2;处方:乳隧环丙沙星0.25(g)
on這量
注射用水加鋤00助帥)
制成尊港注射液。
乳酸环丙沙星的】屜(”血1)水溶液冰点降
为0.04。
氯化钠的水溶液冰点降低值(花)为05爲初融I曉朋妙硕翊越傭站
即:上述处方中加0用盹氯化讷即为等渗溶液、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时相当于氯化钠的量E
X =0.009V —W
五、Edler假说: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混合后的CRH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
执业药师药剂小结---常考的计算题目公式

药剂小结---常考的计算题目公式
1、冰点降低法:W=(0.52-a)/b
W:每100ml溶液中需要加入调渗剂的量(g/v)
a:需调等渗的药物溶液的冰点降度数
a值由1%药物溶液冰点降低数(查表或给出)乘以药物溶液浓度得到,如:1%盐酸普鲁卡因冰点降低数为0.12,浓度为2%时,a=0.12×2=0.24
b:1%的调渗剂的冰点降低数
1%的氯化钠调渗剂的冰点降低数b=0.58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指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
X=0.009V-E•W
X:配成体积为V的等渗溶液需加入氯化钠的量(g)
V:欲配药液体积(ml)
E:1g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查表或给出)
W:配制体积为V的药物溶液需加入药物的量
3、亲水亲油平衡值(HLB)HLB=(HLBA•W A + HLBB•WB)/(W A+WB)Krafft点是离子型表面
4、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为该药物的置换价。
计算公式为:f = W/(G-(M-W))
式中:M:含药栓的平均重量;W:每个含药栓的平均含药重量;(M-W):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G:纯基质栓的平均栓重量;f:置换价。
置换价的测定方法:取基质作空白栓剂,称得平均重量G,另取基质与药物制成栓剂称得含药栓的平均重量M,每个含药栓的平均含药重量W,代入上式,可得置换价f。
用置换价可方便的计算出这种含药栓所需要的基质的重量x
x = (G-W/f)×n。
药剂学公式归纳

药剂学中运用公式归纳1.Noyes-Whitney dc/dt=K·S·Cs溶出原理(K为溶出常数,S为药物与溶出介质的接触面积,Cs是药物的溶解度)方程说明了药物溶出的规律,所以增加溶解速度的方法有:1)升高温度,增加药物分子的扩散系数D;2)搅拌,可减少扩散层的厚度δ;3)减小药物粒径,增加药物与溶出介质接触的表面积S。
•dc/dt=DS /vδ×(Cs-C),K=D /v δ•dc/dt—药物的溶出速度•D—药物的扩散系数•V-溶出介质的量•δ-扩散边界层厚•K-溶出速度常数•Cs-药物的溶解度•C-介质中药物的浓度•S-溶出界面面积(表面积S将会极大的增加,溶出速率显著加快,运用于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药物高度分散状态)•在漏槽条件下, Cs》C, dc/dt=KSCs•1、S↑,粉碎,P109图4-4•2、K ↑,搅拌,介质的粘度•3、CS↑,改变晶型、固体分散体。
缓控释制剂设计中的运用根据Noyes-Whitney溶出速度公式,通过减少药物的溶解度,增大药物粒径,以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达到长效作用,具体方法有:1、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盐、睾丸素丙酯。
2、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如鞣酸与生物碱类药物可形成难溶性盐。
3、控制粒子大小,药物的表面积减小,溶出速度减慢。
4、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2.液体的流动符合Poiseuile公式V=Pπr4t/8ηl(V——液体的滤过体积,P——滤过时的操作压力差,r——毛细管的半径,l——滤层的厚度,η——滤液的粘度,t——滤过的时间)滤过的影响因素滤过的压力、药液的粘度、滤过介质的孔径、滤饼中的毛细管半径与长度等提高过滤速度的措施1)改变压力采用加压或减压的方法2)降低药液粘度趁热滤过3)加入助滤剂减少滤材的毛细孔堵塞。
常用的助滤剂有活性炭、纸浆、硅藻土等。
4)更换滤材或动态滤过减小滤渣的阻力5)先粗滤再精滤滤过时先用孔径大的滤过介质(如滤纸、棉、绸布、尼龙布、涤纶布、砂滤棒等)滤过,再用孔径小的滤过介质(如垂熔玻璃、微孔薄膜等)滤过3.stoke’s定律:V=2r2(ρ1-ρ2)g/9η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措施1.减少混悬剂微粒的半径2.减少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3.增大分散介质的粘度4.fick’s 定律:扩散第二定律扩散过程尚未达到稳定状态前,物质浓度随时间和位置(只考虑方向)而变化的关系,服从偏微分式。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医药学是一个包含多个科室和领域的学科,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典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学、临床药学、药物分析学等多个方面。
在医药学的实践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医药学专业人员进行药物的剂量计算、药物浓度计算以及临床实验等工作。
以下是一些医药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1.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给药剂量(Dose) = 欲达到的药物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 清除速率(Clearance rate)- 给药剂量(Dose) = 目标AUC(Area under the curve) × 缩水因子(Shrinkage factor) / 个体曲线下AUC(Area under the curve)2.药物浓度计算公式:- 药物浓度(Concentration) = 给药剂量(Dose) / 体积(Volume)- 药物浓度(Concentration) = 药物清除率(Drug clearance rate) / 血浆容积(Plasma volume)3.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公式:- 药物清除率(Drug clearance rate) = 药物的排泄速率(Drug excretion rate) / 药物浓度(Drug concentration)- 血浆半衰期(Half-life) = 0.693 / 药物消除速率常数(Drug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初始速率(Constant rate) = 强度(Intensity) / 剂量(Dose)4.药物稳态剂量计算公式:- 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 = 维持剂量浓度(Maintenance dose concentration) × 消除速率(Clearance rate)- 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 = 目标AUC × 缩水因子 / 首次剂量分布比例(First dose distribution proportion)5.药物代谢动力学计算公式:-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 肝内清除率(hepatic clearance rate) / 失活率(Inactivation rate)- 估计清除率(Estimated clearance rate) = 肝排泄率(Hepatic excretion rate) / 肝内药物浓度(Intracellular drug concentration)此外,不同科室和领域中还有一些特定的计算公式,如:-药剂学中的溶解度计算公式、溶液配制和稀释计算公式-药理学中的药物效应计算公式、药物相互作用计算公式等-临床药学中的药物换算计算公式、剂量调整计算公式等-药物分析学中的样品预处理计算公式、药物测定计算公式等。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医药学中使用的计算公式很多,下面将列举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其应用场景和计算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所以在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公式说明,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
1.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基础剂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根据体重和身高等因素确定的药物基础剂量。
例如,西药儿童剂量计算公式:【基础剂量 =(儿童体重(kg)× 成人用药剂量)/(70kg × 系数)】,其中系数通常为1.85 -血浆药浓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药物浓度(μg/mL)=给药剂量(μg)/血浆体积(L)】。
2.药代动力学计算公式-药物消除常数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消除速度的常数。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消除常数(K)=药物消除速度常数/药物分布体积】。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半衰期(T1/2)=0.693/消除常数(K)】。
3.药物配伍溶解度计算公式- 溶解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
例如,可以通过公式【摩尔溶解度 = 溶质摩尔量(mol) / 溶剂摩尔容积(L)】来计算药物的溶解度。
4.药物稀释计算公式-C1V1=C2V2公式:用于计算稀释药物所需的溶液体积。
其中V1表示原始液体的体积,C1表示原始液体的浓度,V2表示需要稀释的液体的体积,C2表示稀释液体的浓度。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需要稀释的药物在稀释液中的最终浓度。
5.药物计量变化计算公式- 重量和体积转换公式:用于计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公式【mg = g × 1000】可用于将克转换为毫克。
6.药物活性计算公式- ED50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
例如,一般的计算公式为【ED50 = (A / total)× 100】,其中A表示有效治疗组患者数,total表示总患者数。
药剂学知识点高一数学下册

药剂学知识点高一数学下册药剂学知识点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科学,它关注药物的制备、性质、稳定性、使用和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数学下册中与药剂学相关的知识点。
1.浓度计算在药剂学中,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百分比、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等。
在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比例和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计算药物的浓度。
2.稀释计算在制备药物时,常常需要进行稀释操作。
稀释是指将一定容量的浓溶液与一定量的溶剂混合,使药物浓度降低到所需的浓度。
在数学中,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可以用于计算稀释液的浓度和体积等。
3.药物溶解度药剂学中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液中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溶解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溶质的化学性质以及温度等因素。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代数知识来建立溶解度和其他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
4.药物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物化性质保持不变的程度。
药物的稳定性与时间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函数和方程的知识,可以用于建立药物稳定性与时间、温度等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5.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具体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不同的药物剂型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特点。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几何和图形的知识,对药物剂型进行形状和结构的描述。
6.药物计量药物计量是指合理使用药物并准确控制剂量。
在药剂学中,计算药物剂量需要考虑药物的浓度、体表面积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在数学中,我们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和单位换算,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药物计量的计算。
总结:药剂学涉及到药物的制备、性质、稳定性、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一数学下册中,我们学习的比例、百分数、代数、函数、方程、几何和图形等知识都可以应用于药剂学的学习和实践中。
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剂学相关的概念和方法,进而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部分:相关计算
1.渗透压调节之冰点降低数据法:一般情况下,血浆冰点值为-0.52℃,任何溶液其冰点降低到-0.52℃,即与血浆等渗。
等渗调节剂用量计算:W=(0.52-a)/b
W,配制等渗溶液需加入的等渗调节剂的百分含量;a,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用以调节的等渗剂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
例1.1%氯化钠的冰点下降度为0.58℃,血浆的冰点下降度为0.52℃,求等渗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已知b=0.58,纯水a=0,按式计算得W=0.9%
即0.9%氯化钠为等渗溶液,配制100ml氯化钠溶液需用0.9g氯化钠。
例2.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用氯化钠调节等渗,求所需氯化钠的加入量。
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12。
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a)为0.12×2=0.24℃,
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下降度(b)为0.58℃,则W=(0.52-0.24)/0.58=0.48%
即,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需加入氯化钠0.48g。
例3. 硫酸锌滴眼剂中含硫酸锌0.2%,硼酸1%,欲配制500ml,问:①须补加氯化钠多少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液?②求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值?
已知:硫酸锌a1%=0.085 E=0.12 ;a1%=0.28 b=0.578
①W=(0.52-a)/b=【0.52-(0.085×0.2+0.28)】/0.578=0.39(g)
须补加氯化钠量=0.39×5=1.95(g)
②1.95=0.009×500-(0.12×0.2×5+5E) E=0.486(g)
须补加氯化钠1.95克可使溶液成为等渗溶液.
硼酸的氯化钠等渗当量是0.486克.
2.渗透压调节之氯化钠等渗当量法:是指与1g药物呈等渗的氯化钠质量。
例1.配制1000ml葡萄糖等渗溶液,需加无水葡萄糖多少克(W)。
1 g无水葡萄糖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根据0.9%氯化钠为等渗溶液。
W=(0.9/0.18)×1000/100=50g即,5%无水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
例2.配制2%盐酸麻黄碱溶液200ml,欲使其等渗,需加入多少克氯化钠或无水葡萄糖。
1g盐酸麻黄碱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28,无水葡萄糖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
设所需加入的氯化钠和葡萄糖量分别为X和Y。
X=(0.9-0.28×2)×200/100=0.68 g Y=0.68/0.18=3.78 g 或Y=(5%/0.9%)×0.68=3.78 g
3.临界相对湿度计算
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组分CRH的乘积,即CRH AB=CRH A*CRH B
葡萄糖和抗坏血酸钠的CRH分别为82%和71%,则混合物的CRH为58.3%
4.按主药含量计算片重
片重=每片含主要量(标示量)/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实测值)
例:某片剂中含主药量为0.2g,测得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为50%,则每片所需颗粒的重量应为0.4g,若片重的重量差异限度为5%,本品的片重上下限为0.38-0.42g。
5.按干颗粒总重计算片重
片重=(干颗粒重+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预定的应压片数
在重要的片剂生产中成分复杂,没有准确的含量测定方法时应用。
茶碱片的制备中,压片前颗粒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是茶碱含量为33.6%,每片标示规格为茶碱1000mg,含量
限度均应为标示量的90-110%,计算其理论片重范围。
片重应为100mg/33.6%=298mg 片重范围为268-328mg
6.HLB 计算 B A B
B A A AB W W W HLB W HLB HLB ++ ⨯⨯=
用45%司盘60 HLB=4.7和55%吐温 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 为10.31
7.栓剂置换价计算
纯基质栓的平均重量为G ,含药栓的平均栓重为M ,含药栓每个栓的平均含药量为W 。
置换价DV=W/[G-(M-W)]
已知肛门栓模具的装量为2g ,苯巴比妥的置换价为0.8,现有苯巴比妥4g ,欲制成20枚栓剂,则需要可可豆脂多少? 35g
置换价f=W/[G-(M-W )] ,W 为含药栓中平均含药量,G 为纯基质栓平均重,M 为含药栓平均重,苯巴比妥4g ,欲制成20枚栓剂,那么每个栓中含药量为0.2g ,即W=0.2g ,G 为纯基质量,本体在这块说明不太清楚,可以理解G 为栓模具的装量为2g ,即f=0.8,W=0.2,G=2,计算的M=1.95,即可求得M-W 为含药栓平均含药基质为1.95-0.2=1.75,那么20枚,20*1.75=35
8.零级药物有效期和降解半衰期计算
零级反应 C=-kt+Co k:浓度•时间-1 t0.9=0.1 Co /k t0.5=0.5 Co /k
已知某药物的混悬剂,配制时浓度为125mg/ml ,以零级动力学降解,降解速度常数k 为0.5mg/ml/h ,求其有效期和降解半衰期
9.一级药物有效期和降解半衰期计算
一级反应 lnC=-kt+lnCo k:时间-1 t0.9=0.1054/k t0.5=0.6931/k
一种扩瞳药物的滴眼液,浓度为5mg/ml ,表现为一级速度降解,降解速率为0.0005/天,120天后还剩多少药物,试求其有效期和降解半衰期。
lnC=-0.0005*120+ln5=1.549 C=4.71mg/ml
t0.9=0.1054/k=0.1054/0.0005=210.8天 t0.5=0.6931/k=1386.2天
应正确计算原料的用量,称量时应两人核对。
若在制备过程中(如灭菌后)药物含量易下降,应酌情增加投料量。
含结晶水药物应注意其换算。
投料量可按下式计算:
量原料(附加剂)实际含成品标示量百分数量原料(附加剂)理论用量=原料(附加剂)实际用⨯
成品标示量百分数通常为100%,有些产品因灭菌或储藏期间含量会有所下降,可适当增加投料量(即提高成品标示量的百分数)。
原料(附加剂)用量=实际配液量×成品含量%。
实际配液量=实际灌注量+实际灌注时损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