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517题。

(17分)描花的日子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

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

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

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

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

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

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

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③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

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

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

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

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

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

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

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

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

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

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

外祖母过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

”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

2018年语文九年级试卷

2018年语文九年级试卷

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 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半期考试(教师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总分:120分 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

A 卷(共100)分 第一部分一、积累与运用。

(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B )(3分) A .解剖(p óu ) 轻觑(q ù) 强聒(guō) 絮絮叨叨(x ù) B .尴尬(gān) 襟怀(jīn ) 佝偻(gōu) 附庸风雅(yōng) C .恪守(k è) 麾下(hu ī) 广袤(m ào) 自惭形秽(su ì) D .宽宥(y òu) 窗棂(l íng) 坍塌(d ān) 金戈铁马(g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3分) A.亵读 劫掠 言不及义 疲惫不堪 B.贸然 广袤 形消骨立 不知所错 C.腐烂 聘婷 扭捏作态 金戈铁马 D.宽宥 汲取 附庸风雅 自吹自擂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3分) A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与每个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B 漫步在诗词艺苑,风景旖旎,心旌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C 东方破晓,云蒸霞蔚....,好一幅壮丽美景。

D 老师讲解诗词,冠冕堂皇....,深受同学们敬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3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发现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二、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9分)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018年陕西省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陕西省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陕西省初中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星宿.(xiù)伫.立(chù)慰藉.(jí)退避三舍.(shè)B. 拂.晓(fú)收敛.(liǎn)自诩.(yǔ)期期艾.艾(ài)C. 揩.油(kāi)裨.益(bì)明眸.(móu)鞭辟.入里(pì)D. 蓦.然(mù)旌.旗(jīng)媲.美(bì)面面相觑.(x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A伫立(zhù);慰藉(jiè)。

B自诩(xǔ)。

D蓦然(mò);媲美(pì);面面相觑(q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生涯惬意通霄达旦顾明思义B. 潮汛拌嘴记忆犹新呕心沥血C. 诸候遐想莫衷一事来势凶凶D. 娇艳眼睑更胜一筹白壁无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 通宵达旦;顾名思义。

C诸侯;莫衷一是;来势汹汹。

D白璧无瑕。

3. 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九年级18年语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18年语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18年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李白B. 林黛玉C. 杜甫D. 王维2.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呐喊》3. 以下哪个是李白的诗句?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 以下哪个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A. 宋江B. 林冲C. 贾宝玉D. 唐僧5. 以下哪个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A. 孙悟空B. 贾宝玉C. 林黛玉D. 岳不群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人的故事。

()3. 李白是唐代的诗人。

()4. 《呐喊》是鲁迅的散文集。

()5.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三、填空题1.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贾宝玉和______。

2. 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他的作品《______》。

3.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林冲等人的故事,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逼上梁山,最终形成了______。

4. 鲁迅的代表作有《呐喊》和《______》。

5.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其中孙悟空是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简述《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及他们的故事。

3. 简述李白的主要诗歌创作特点。

4. 简述鲁迅的文学成就。

5. 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五、应用题1. 请用李白的一首诗来描述一下你的家乡的美景。

2. 请用《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来形容一下你的一个朋友。

3. 请用《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来比喻一下你的一个经历。

4. 请用鲁迅的一篇作品来阐述一下你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5. 请用《西游记》中的一个情节来描述一下你的一个梦想。

六、分析题1.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018年下期九年级期考试题—语文

2018年下期九年级期考试题—语文

2018年下期九年级期考试题语文说明:1.本试卷共10页(试题6页,答题卡4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3.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基础(24分)1. 按要求默写古诗词。

(每空1分,共10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2)__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二则)(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卖炭翁》中揭示了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王维的《使至塞上》补充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这顶cù xīn()的花轿就停在陆家的廊檐下。

(2)他在这其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mí màn()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

(3)他们在qián pū hòu jì()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4)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bù kě míng zhuàng ()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九年级语文】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0

【九年级语文】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0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5 c 21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5.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分)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这首诗每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阅读下面的言,回答7-11题。

(15分)
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东坡倾囊仅能偿之。

卜吉日入新第,既得日矣。

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徒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

”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东坡,泣自若。

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吾今日迁徒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

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综合测试卷二语文试卷

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综合测试卷二语文试卷

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综合测试卷二语文试卷(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综合测试卷二语文试卷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综合测试卷二语文试卷一、句子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九年级语文】2018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2018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含答案)
5 -标 -第 -一- 网
14.第②段。

(1分)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②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意思对即可。

2分)(共3分)
三、古诗阅读(共15分)
15D(2分)
16.(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

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

共2分)(共4分)
17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

(2分)(意思对即可。

共3分)
18诸葛亮直言进谏。

(1分)魏郑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19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
45分)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从字顺,
表达较好结构完整,
层次比较清楚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 -39分)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语言通顺,
病句少结构基本完整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
(30 -34分)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结构不够完整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润材料,关注首尾,让作文内容“丰富”起来——中考作文升格之内容丰富篇【试题回放】写作(60分)题目:从那一刻开始要求:(1)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09年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思路提示】1.要抓住文题关键词来展开思考,学会掂量和咀嚼词语。

这个文题中,关键词是显而易见的:“那一刻”“开始”。

此题易写成流水账形式,导致内容单薄、主题浅显。

所以选材上要具体可感,要充分,要有生活的真实感。

另外叙述时切忌平铺直叙,“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要在曲折之中彰显生动,只有叙述生动起来,文章才能丰富。

2.在习作中若牵涉到人物的描写,一定要使人物的形象饱满圆润。

所以必须在写作手法上做到多管齐下,比如,细节的刻画,修辞手法的运用。

也可以通过环境的渲染来烘托人物的形象,因为人物是一篇文章内容是否丰富的关键性因素。

3.好的文章多意蕴丰厚,因只有这样才能让使主题丰富、博大、厚重起来,所以写作时要把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原文再现】从那一刻开始(二类文)学习书法已经好几年了,但总是找不到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

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但是结局是不行,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

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而我)自然体会不到颜的情感。

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找)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笔锋很重,完全不受拘束。

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方向。

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死板,从“刷字”中深受启发。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

我想有时人也好似这样啊!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是被繁重学习压的透不过气来,有时要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欣赏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读来令人有点如坠雾中,不知所云。

可改为“从而获得心灵的顿悟”)。

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升格作文】从那一刻开始(一类文)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

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神似程度。

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

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

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我没有他的经历,自然体会不到那份内心情感。

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找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致,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

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

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受启发。

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在朝着自己的方向泼墨。

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厚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心灵的顿悟与生活的本真。

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的旋律,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打造细节,融入真情,让作文“深刻”起来——中考作文升格之主题深刻【试题回放】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②不出现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09年浙江绍兴)【思路提示】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从题目的构成来看,宜于写成记叙文,并以充实的细节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倾注为其主要得分点。

雕刻细节,呈现事件感人之处。

“你我走过的日子”,必然在回忆往事中展开写作,这个回忆,要撷取生活的朵朵浪花: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点点心理的变化,等等都可以成为特写镜头。

有了这些镜头,文章便有了足够的看点,形象生动。

细节的打造,要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来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可综合运用,以达到夺人眼目之效。

注入情感,赋予“日子”以情味。

既然是一起“走过”,那么这段日子一定发生过什么,一定让你有着难以忘怀的感触。

分享、分担、交流、误会、感激、眷恋、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等等,不管你选择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讲述一定要情真意切,可以借用环境烘托等手法,把故事的情感基调明晰地呈现。

【原文再现】你我走过的日子(三类文)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回忆。

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怀念。

我在农村中成长,父母都在城里上班,我住在奶奶家,每天都跟在她的身后,唯恐把自己丢在小路里,爷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没见过一次面,不知道长什么样。

秋收季节,你去田里干活,我就屁颠屁颠地跟在你的身后,在田里东翻西找去,看到了长长的黑乎乎的东西就问:“奶奶,那是什么东西啊?”你就会跟我讲那是我们的朋友,之后我就会小心地把他放回原处,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真傻。

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闷热,于是你就把我抱在怀里坐在树底下帮我扇着风,我看到了你那满头银发就问:“奶奶,你的头发怎么和月亮一样白啊?”你就会告诉我:奶奶是从月亮上来的。

于是我全身的闷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看着奶奶觉得又新奇又疑惑。

你是那样地辛勤地劳动,但最终累倒了,爸妈把奶奶和我一起都接到城里去了。

每当吃饭都不见奶奶来吃饭,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说:“奶奶在房间里,你自己去看她吧!”我跑一般推开了房间的门,小心地走到奶奶床前,奶奶见我来了叫我陪她一起说说话。

于是我坐在了床边,我问她为什么不起床吃饭,奶奶笑着说:“人老了,走不动了!”但我却不知道当时奶奶已经是高位瘫痪,永远站不起来了。

当我第二次进入房间,你扬起手,我走过去抓住你的手,但是你却不说话。

我那时不知道你已不会说话,成植物人了。

最后一次见面时你在冰冷的玻璃棺材里,而我在外面,你走了,你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我哭了,哭得是那样的伤心,从来没有过的伤心,因为你离我而去了。

回想起你我走过的日子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充实,那样的值得怀念。

【升格作文】你我走过的日子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回忆;你我走过的日子,值得怀念。

生长在农村我,从小父母就为了生计去城里打拼,爷爷很早也离开了我们。

所以每当在落日的余晖下,晚风中升起的炊烟中,我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伴而随,形影不离。

当每天的朝阳升起之时,我就开始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唯恐把自己丢在小路上,这样的日子平淡而温馨悠远。

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闷热,四周一片寂静,你和我就相依在门口的老槐树下纳凉,我半躺在你的怀抱里,享受着你手中那把蒲扇轻轻摇曳带来的丝丝凉风。

星星也像怕热似的不知道躲那去了,只有一轮圆月静静的停在我们的头顶,俯瞰着大地上万物。

偶尔邻居一两声低语夹杂着村口的犬吠,把整个夜晚衬得幽静而旷远。

夜色中,我看到了你那满头银发在隐约闪烁,就好奇地问:“奶奶,你的头发怎么和月亮一样白啊?”你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脸神秘地跟我说:“因为奶奶是从月亮上来的。

”“奶奶,月球上好玩嘛,和这里一样嘛?”我睁大着双眼好奇地问。

“有的啊,有美丽的嫦娥、聪明的白兔……”你每次都津津有味地讲着。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从月亮上来的奶奶,而且一直在陪伴着我,呵护着我。

奶奶的声音在黑夜里慢慢的氤氲,就如同一朵开在我心里的花,把远离父母的孤独和胆小一起消淡。

无数个夏夜就这样过去了,现在想想和你一起的日子虽然很简单,甚至乏味,那从我手指间流逝的夏夜,还有你那奇幻的故事将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烛照着我的远方道路,让我感到人生不再苦短,生命也有另一种美丽。

秋风起时,你种在野外的那些庄稼都已成熟了。

秋收季节,你去田里干活,我就会屁颠屁颠地跟在你的身后,在田里东翻西找,追寻着自己的一方乐土。

每次看到那些长的黑乎乎的东西就问:“奶奶,这是什么东西啊,长这么奇怪又难看?”你就会笑呵呵地跟我说:“虽然它长得比较丑,但那是我们的朋友……”之后我就会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回原处,知道了原来外表丑陋的东西并不全都是坏的,不能以貌取物。

每次看你都细致的捡起落在田里的大豆,麦穗等粮食,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一点点的粮食你竟要如此费力的去拾捡,本以佝偻的身躯在夕阳下更加的贴近土地。

现在想起来我才恍然醒悟,原来这是你对粮食的珍惜,对土地的敬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膜拜。

春去秋来,燕子也飞向了远方,爸爸把我从农村老家接到城里来读书了。

虽然城里的环境很好,但我总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孤单,常常看着天边的飞鸟,很是羡慕它们飞过天空时轻盈的姿态,多像自己跟随奶奶到处行走一样啊!在这里,我开始怀念雨后土地的芬芳气息,怀念落日炊烟的袅袅,怀念我们一起手牵手走在村口小路上倒影。

终于我又回到你的身边,但那个远逝的夏夜再也不会来了,我再也不能在月下听你讲故事了,再也不能跟随你到处乱窜了。

你静静的躺在那张我多么熟悉的小床上,那从窗单下蔓出的干稻草,是我们一起从野外运回来的吗?你说稻草在冬天很暖和,也很干净。

我知道稻草上面有露珠的芬芳,有阳光的甘甜,也有你温暖的体温,而这一切都已经远逝,无法寻回。

门外邻家屋脊上的炊烟又一次升起,而我只能在这里一个人默默地流着泪,我知道,在我的世界里,再也没有你了。

从此我只能一个人回到从前,回到我们那些熟悉的往事中,用回忆来温暖你我走过的日子。

恍惚中,阳光四溢,在田野的小路上,我们一起牵手走来……半命题作文题目及思路点拨一、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针对本文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审清题意。

“从此”指明了叙述的时间范围,'不再'表明了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不再怎么样'上。

二是精心选材。

如果考生曾经有过孤独、悲观、迷茫、自私、自卑等生活体验,那么只要从中选择最典型的生活素材,就能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三是合理布局。

要略写过去,详写现在,重点突出转变之后的情况。

二、请以'________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