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南

《中药药剂学》学习指南

上篇第一章绪论【学习指导】任何学科的研究都要有指导思想、研究手段以及研究内容,按照上述三条线索就理解了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含义。

一门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一些术语,如:药物与药品、剂型、制剂、调剂、中成药以及新药等,熟悉和理解这些术语对学好中药药剂学十分重要。

从事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要学会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要善于从中医药宝库中挖掘关于中药药剂的丰富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药剂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过渡,加速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其发展历史,对本学科的起源与发展简况、现代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的了解,是深入学习本门课程的必备基础。

中药药剂学研究的核心是剂型,而几千年以来形成的剂型多达几十种,为了便于学习、研究与应用,剂型分类的方法及特点应加以掌握,这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一种药物其疗效发挥的好与不好,与选择的剂型关系很大,故应掌握选择剂型的基本原则。

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以及使用必须有所依据,只有掌握了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才能保证药剂工作质量,使临床用药有效、安全。

本节要重点理解药典的性质与作用,并熟悉药典外的其他标准。

【重点归纳】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与药品: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药品一般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3.原料药一般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应制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临床使用、保存。

这些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4.根据《中国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第一章; 绪论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第一章; 绪论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实用文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 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目前正在实 施的是2005年版。分一,二部,一部专门收载中 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及其 制剂。
3 国外药典 世界上有40个国家编制了药典,另外还有3种区 域药典和WHO装置编制的《国际药典》。如美 国药典简称UP,英国药典简称BP,日本药局方 简称JP,国际药典简称Ph.Int。
界面化学等。 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实用文档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
实用文档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
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药剂学概念 药物剂型(dosage form): 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 制剂的含义:1.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2.制剂的研制过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包括: ➢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理论等) ➢ 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 ➢ 质量控制(“制备”与“检测”的关系) ➢ 合理使用(剂型和制剂的选择等) 因此,药剂学知识贯穿整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监控、使用等 领域→药学的主干课程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doc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doc

药剂学知识总结一第1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20120028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20120028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狗脑治疗狂犬病
•天花免疫 •青蒿抗疟 •“药洲” •弟子冯子成:冯了性药店 •谢瘐潜开设敬修堂 《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
青蒿素
青蒿素是1972年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 体,由我国率先研发成功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被医药界 称为“国宝”,并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和推广。
H
O
O
O H O H
青蒿素
O
1986年,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1987年,青蒿琥酯获一类新药证书,2005年桂林 制药正式通过WHO的预供应商资格认证。 1992年双氢青蒿素获一类新药证书(中医中药研 究院,屠呦呦研究员等) 具有新颖结构的抗疟新药蒿甲醚,是我国第一个被 国际公认的首创新药,1997年列入世界药典 。 (上海药物所朱大元、顾浩明、李英等)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是青蒿素的第三代产品,得到 国际疟疾风险基金资助资金500万美元(广州 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李国桥教授)
战国时代(公元前221年以前)

《黄帝内经》: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 佐、使) 《汤液醪醴论》:汤(饮)、 丸、散、丹、涂剂等。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19年
汉:《五十二病方》 口服、外敷 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药物熨法 丸剂:

以酒制丸,以油脂制丸;以醋制丸;丸碎 入酒
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制药理论和制备法则

外科正宗:冰硼散 如意金黄散 理瀹骈文:外用膏剂

二、近代中药药剂的概况


西方医药的传入有一定影响 中药药剂学发展比较缓慢。 中成药产业得到了发展
三、现代中药药剂学的进展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发展迅速。

《中药药剂学》PPT课件

《中药药剂学》PPT课件

精选ppt
8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依据
(三)根据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选择 剂型
选择的剂型是否最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评 价一般采用体内药代动力学、药理效应法和体外溶 出度法等进行评价。
(四)根据生产条件和方便性的要求选择剂型
选择的剂型要充分考虑生产条件,实现 规模化生产,并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考虑 到剂型方便性问题。
精选ppt
4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天 然药物(中药),人工合成(西药)。
2.药品:一般指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的各种药物制品 (剂型,成品)。
3.剂型: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 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4.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
精选ppt
9
课堂练习
一、选择:
1、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 等内容 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A、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 学 D、方剂学
2、根据《部颁药品标准》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 制品,称为( )A、方剂 B、调剂 C、中药 D、制剂
二、多选:
精选ppt
12
第三节 中药药剂工作依据
一、药品标准
1、药典 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性质: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发施行,具有法律的 约束力。
作用: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 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 查、含量测定、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作为药物生产、检验、 供应与使用的依据。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 医疗和科技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 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有效安全,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上起到重 大作用。

《药剂学》章节重点

《药剂学》章节重点

《药剂学》章节重点第一章绪论1、概念:药剂学、药物剂型(剂型)、药物制剂(制剂)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药物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药物制剂:是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2、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无型不成药(原料药无法给药)疾病——剂型(急症缓症)药物——剂型(作用疾病类型、作用速度、作用部位、毒副作用、疗效等)3、药剂学的三大支柱是什么?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4、下面缩写字母代表的意思:DDS、GMP、OTC、SFDA、GLP、GCPDDS:药物传输系统,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OTC:非处方药,SFD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LP:药品安全试验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5、GMP的检查对象和三大要素分别是什么?它适用于制药的哪个阶段?检查对象是人、生产环境和制剂生产的全过程。

三大要素: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防止对药品的污染和降低质量;保证高质量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药品的生产阶段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概念:界面、表面、表面张力、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胶束、CMC、HLB、Krafft点、昙点界面:指物质的相与相之间的交界面。

表面:通常将有气体组成的气—固,气—液等界面称为表面表面张力:是指一种使表面分子具有向内运动的趋势,并使表面自动收缩至最小面积的力。

表面活性:甲物质的加入能降低乙液体的表面张力,则称甲对乙有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胶束: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形成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

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HLB(亲水亲油平衡值):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能力大小的值(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药物与药品
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简称为药。 一般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两大类。 药品:其在实质上与药物没有区别,严格地讲药品则是指将原料药 物经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剂型 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 简称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 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正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 老体弱者尤需注意。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药物是否有 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有脚注, 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3)处方中属“自费药”是否开自费处方。 审方中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 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处方审查合格后审方人签字。
调配处方
调剂人员接方后首先查验是否已批价、交款。配方时按处方顺序逐味 称量,又称“拼盘”;多剂量处方先称取总量,然后再用递减法(退打 法)使分剂量均匀准确;需特殊处理的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法。若 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及药量调配。调配完毕, 自查无误后签名,交核对员核对。调配处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精神集中,认真仔细,以免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 ②配方时应参看处方,不要凭记忆操作,以防记错。 ③配方取药时应执行“三三制”,即药名与标签、实物三次核对; 用量与戥秤刻度、砝码三次核对以防差错。 ④药物称量后应立即将药斗关好,以免其他药物撒落;瓶装药应立 即将瓶塞盖好,以免张冠李戴。 ⑤一张处方未调配完了决不应调配第二张处方,以免混淆。 ⑥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 ⑦保持配方室工作台、容器、用具等的整齐清洁。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01章_绪论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01章_绪论

(二)药剂学资料: 1962年:首次出版《中国中药成药处方 集》方6000余首,中成药2700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宋 《和剂局方》以来又一次中成药的大 总结。 1983年:出版《中药制剂汇编》收载 1949-1977年中药制剂4000种,剂型30 余种。
(三)、建国后剂型研究与生产 1.剂型与制剂现代化的发展: (1)传统剂型的改进提高; (2)西药剂型引进:创制中药现代新 剂型 (3) DDS系统新剂型、新工艺的研究 发展(缓释控释、经皮给药系统、靶 向给药、纳米药物)
一、药典 (一)、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1、定义: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 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 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 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作用: (1). 是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使 用、监督的法定依据, (2). 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3). 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发展, (4).反映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 技水平。
新增附录10个,修订附录3个; 取消了95版冲剂副名; 将剂量、注意两项 移至中国药典 2000出版的《临床用药须知》中。
(五)、中国药典的发展简况 唐《新修本草》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近代《中华药典》 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53-2000共出7版, 每5年修订出 版一次, 现行药典是2000版。
药品经营企业
医疗单位的药剂
特殊药品
药品监督
药品
法律责任、
(二)、国家新药审批办法: 85年 卫生部制定发布。 99.3.12.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务会审议通过99.5.1. 施行。 凡在国内进行新药研究、生产、经 营、使用、检验、监督管理的单位 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的有关规 定。 (三)、新药审批办法有关中药的 补充规定 87、92.9.1、卫生部颁 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
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
2.胶体溶液型
3.乳剂型
4.混悬型
5.气体分散型
6.微粒分散型
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
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
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

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

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例题: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
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