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合理使用多效唑培育高产壮秧

合理使用多效唑培育高产壮秧

2019.3科学用药合理使用多效唑培育高产壮秧在水稻的高产栽培中,秧苗时使用多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壮秧、早发争穗、增强抗性、防病抑草、增产增收等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不当造成秧苗过于矮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贪青迟熟等不良后果。

为了避免上述弊端给水稻带来的不利后果,必须合理使用。

在水稻育秧上的作用。

用多效唑培育秧苗,可以省种,一般每亩杂交稻节省种子0.3~0.5公斤;常规稻节省种子3~4公斤。

秧田使用后可以省工,它对水稻恶苗病、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稻田杂草牛毛毡、三棱草可基本杀死,对稗草也有很好的触杀变形和抑制生长作用。

秧田使用多效唑后,既节省开支,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据农技部门多年试验证明,水稻喷施多效唑,杂交中稻每亩可增产8%以上,杂交晚稻可增产10%以上,常规晚稻增产更显著。

秧田的使用方法。

秧田使用后,秧苗分蘖快、水肥吸收快,应注意施足秧田底肥,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注意秧田耙平耙细,达到上虚下实,软硬适中,厢面平整、泥熟、田平、草净的良好生长环境。

其具体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一是浸芽谷。

按每克多效唑兑水0.5公斤配成药液,将催好芽的谷种用通水透气的袋子装好,放入药液中浸泡2~3分钟,稍搅拌,捞出稍沥干即可播种。

此法可避免芽谷受药不均匀现象,浓度易控制,不易造成药害,并能节省用药。

二是秧厢喷雾。

当水稻播种后3~4天,长到1叶1心左右时喷雾。

喷药时要提前将厢面水放干,一般施用浓度200~300ppm ,即每亩100克药粉(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50~75公斤,每亩秧田用50~75公斤药液。

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多效唑施用浓度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各类秧田每亩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量,早稻秧田为120克,加水60公斤喷雾;晚稻秧田200克,加水100公斤;中稻秧田早熟品种为150克,加水75公斤;迟熟品种为180克,加水90公斤,应掌握在早晚喷药。

喷药后遇大雨应及时堵好出水口,并在雨后每亩用35~50克药粉兑足水补喷一次。

多效唑的作用和用途多效唑的使用方法!

多效唑的作用和用途多效唑的使用方法!

多效唑的作用和用途多效唑的使用方法!多效唑是一种经常会在种植生产中应用到的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能够抑制植物茎秆的伸长,促进植物分蘖,对植物的抗逆性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多效唑的作用和用途。

1、改变激素水平多效唑对于植物来说,能够一直赤霉素的合成,延缓其生长时间,缩短节间,避免植株生长过高。

还能够减少植株内吲哚乙酸的合成。

提高植株体内源脱落酸的含量,促进乙烯的释放。

从而使植株的叶片颜色加深,提高叶绿素、核酸以及光合色素等含量。

还能够增强植物的抗衰老能力与生命力。

2、提高植物抗逆性多效唑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抗病菌的能力。

让植株的表皮细胞膨胀,然后下陷,从而提高气孔的阻力,将其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

水分蒸发减少之后,植物细胞受到的威胁便会减少,促使正常生长发育。

增强植物本身的抗旱性。

并且施用多效唑的话,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因为多效唑能够增强植物内逆境激素的脱落酸含量,降低低温对叶片造成的伤害。

3、促进侧芽生长多效唑对于植物的伸长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抑制能力的。

能够减少植物的顶端生长优势,因此对于植物侧芽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尤其是对于水稻等作物的生长来来说,能够促使水稻秧苗分蘖,提早水稻秧苗分蘖的时间与提高分蘖量。

从而避免水稻生长过高,矮化水稻植物,增粗水稻的茎基部。

4、杀菌作用其实多效唑早期使用主要是作为一种杀菌剂而使用的。

多效唑对于各种植物病害有着明显的防治效果,例如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以及苹果炭疽病等。

因为多效唑对于这些病害的病原菌来说,能够起到抑制活性的作用。

有着抑菌的广谱性,同时还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矮化杂草,延缓杂草的生长,减少杂草危害。

5、果树上应用多效唑对于果树的应用也是非常不错的。

多效唑能够控制果树枝梢的生长,矮化果树。

促进果树的花芽分化,提高果树的开花量,能够有效的控制果树坐果。

从而调节果树的采收时间,不仅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其品质也是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常用多效唑的三大作用多效唑的使用手册

常用多效唑的三大作用多效唑的使用手册

常用多效唑的三大作用多效唑的使用手册多效唑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

其药效期长,活性谱非常宽,易为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在水稻、小麦、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上都有应用。

多效唑的强大作用多效唑为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减慢植物生长速度,控制作物茎干的伸长,缩短作物节间、促进植物的分蘖、能够促进植物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玉米幼苗的影响改变内源激素的水平多效唑能抑制赤霉素合成,延缓生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

减少了吲哚乙酸的合成或代谢,促使植株内源脱落酸含量增加,还可以调节植株的乙烯释放。

植物的叶绿体增加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含量多效唑可使植物叶片变得深绿,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植株体内核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增加,能够提高植物的抗衰老能力,使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电镜下植物的气孔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多效唑能提高植物抗逆境和抗病菌等能力。

能使植物表皮细胞膨胀,造成气孔被挤压而下陷,引起气孔阻力增加,蒸腾降低,水分散失减小。

通过缓解水分缺失,植物细胞所受的胁迫减轻,正常的生长发育得以进行,植物自身抗旱能力增强。

施用多效唑能提高植物抗冷害和冻害能力,施用多效唑后增加了植物体内逆境激素脱落酸的含量,减轻了低温对叶片细胞膜的损伤。

水稻分蘖促进侧芽萌发和生长多效唑能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

如施用多效唑能使水稻秧苗早分蘖、多分蘖,植株变矮,茎基部变粗。

小麦纹枯病杀菌作用多效唑最早作为杀菌剂开发,对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和苹果炭疽病等10多种病原菌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具有抑菌广谱性,还可以控制草害,使杂草矮化,迟缓生长,减轻危害。

柑橘花芽分化在果树上的应用控制枝梢生长,矮化果树;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量;调节坐果率;改变采收期,提高果品质量;减少夏季修剪量;提高果树的抗旱及抗寒性。

多效唑的使用手册多效唑在大田、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上都有运用,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方法。

水稻育秧使用多效唑技术要点

水稻育秧使用多效唑技术要点

17/761 在水稻的高产栽培中,秧苗使用多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壮秧、早发争穗、增强抗性、防病抑草、增产增收等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不当造成秧苗过于矮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贪青迟熟等不良后果。

为了避免上述弊端给水稻带来的不利后果,必须合理使用。

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的作用。

用多效唑培育秧苗,可以省种,一般每亩杂交稻节省种子0.3~0.5公斤;常规稻节省种子3~4公斤。

秧田使用后可以省工,因它对水稻恶苗病、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稻田杂草牛毛毡、三棱草可基本杀死,对稗草也有很好的触杀变形和抑制生长作用,秧田使用多效唑后,既节省开支,又减轻了劳动强度。

据农技部门多年试验证明,水稻喷施多效唑,杂交中稻每亩可增产8%以上,杂交晚稻可增产10%以上,常规晚稻增产更显著。

多效唑在秧田使用方法。

秧田使用后,秧苗分蘖快、水肥吸收快,应注意施足秧田底肥,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注意秧田耙平耙细,达到上虚下实,软硬适中,厢面平整、泥熟、田平、草净的良好生长环境。

其具体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一是浸芽谷。

按每克多效唑对水0.5公斤配成药液,将催好芽的谷种用通水透气的袋子装好,放入药液中浸泡2-3分钟,稍搅拌,捞出稍沥干即可播种。

此法可避免芽谷受药不均匀现象,浓度易控制,不易造成药害,并能节省用药。

二是秧厢喷雾。

当水稻播种后3-4天,长到1叶1心左右时喷雾。

喷药时要提前将厢面水放干,一般施用浓度200~300ppm,即每亩100克药粉(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50-75公斤,每亩秧田用50~75公斤药液。

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多效唑施用浓度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各类秧田每亩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应掌握在早晚喷药。

喷药后遇大雨应及时堵好出水口,并在雨后每亩用35~50克药粉对足水补喷一次。

若用浓度过大而造成秧苗滞长,可喷施5000倍液的碧护,促使秧苗转入正常生长。

多效唑使用后的秧田管理。

合理管水,喷施前排干田水,只保持厢沟有水,喷后第二天再灌水,3叶期后保持满沟水,厢面有灌水。

多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多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多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多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核心提示: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

国际上通用代号pp333,我国生产的代号为MET对水稻的生理效应主要是矮化、促蘖和提高抗逆性。

而且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措施。

辽宁各地经过近几年试验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

国际上通用代号pp333,我国生产的代号为MET对水稻的生理效应主要是矮化、促蘖和提高抗逆性。

而且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措施。

辽宁各地经过近几年试验发现,水稻秧苗喷多产唑比对照有以下变化:1.秧苗变矮。

水稻苗期喷多效唑后返青快秧苗变矮,秧苗健壮、、叶挺、茎部变短,一般秧苗比对照短3.4-4.8厘米,叶片短3.2-5厘米,叶宽0.04厘米左右。

分蘖增加0.9-1.8个。

2.根系发育好,抗逆性增强。

喷多效唑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粗壮,奶长。

总数多2.5-3.5根,白根多3.8-6.4根,根系活力旺盛。

插秧后返青早34天,耐旱、抗寒力强,病害轻。

3.有效分蘖率增加,成穗率高,结实率高。

多效唑的秧苗,分蘖发生早、多朋效分蘖率增加,叶片挺直。

据调查,每亩有效穗数增加1-2.7万,成穗率提高2.5%-4.8%。

4.产量提高。

每亩增产20-40公斤。

水稻育秧使用多效唑的方法:1.喷药时间。

浸种或在秧苗1叶1心期喷药。

2.药量标准。

据各地试验、应用效果看,一般每亩用15%多效唑100-1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在秧苗上。

3.注意事项。

喷药前1天撤水排干秧田。

辽宁多是旱育秧,育秧期没有水尼。

喷药后!天一夜再复水,进行正常管理,喷药当天遇雨要重新喷药,但药量可迁当减少,喷药过程中要均匀搅动药液,边喷药边搅动。

要严禁各按使用说明书配制多效唑液的浓度和用量,过量抑制植株生长,造成减产。

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

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

毕业论文题目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学号姓名文涛专业农学班级二〇一五年七月目录一、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一)多效唑浸种应用效果(二)多效唑在秧苗喷施效果1、控长矮化,秧苗矮壮2、促蘖早发,分蘖增加3、根系发达,盘根良好4、秧苗抗逆性增强5、秧田杂草受抑制二、多效唑在水稻生长后期应用效果三、多效唑在水稻上主要使用技术(一)秧苗喷施多效唑技术(二)多效唑浸种技术四、多效唑使用注意事项(一)适时适量用药1、用药时期2、使用剂量3、超剂量的解决办法(二)科学施药1、旱育秧喷药方法2、湿润秧田喷药方法3、对育秧秧板的要求4、注意残留毒性5、解决迟熟问题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容摘要】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起着延缓细胞生长、抑制顶芽、促进侧芽的化学调控物质。

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水稻生产上,对水稻的生理效应主要是矮化、促蘖和提高抗逆性,而且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措施。

秧田中喷施多效唑,具有明显增加秧苗分蘖的作用,促使秧苗根系发达,移栽后返青分蘖快,生长迅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能有效地提高秧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或避免秧苗超龄;还能有效抑制秧田杂草的发生。

本文根据多年来生产上使用情况,就多效唑在水稻秧苗期和生育后期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技术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多效唑水稻应用效果使用技术引言多效唑, 其化学名称为:(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

多效唑能抑制植物源赤霉素的合成,减少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也可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稻苗源IAA的水平,明显减弱稻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

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根系发达。

解剖学研究表明,多效唑可使稻苗根、叶鞘、叶的细胞变小,各器官的细胞层数增加。

果树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施用方法,你用对了吗?

果树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施用方法,你用对了吗?

果树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施用方法,你用对了吗?多效唑的作用与使用方法在种植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等作物都可以使用到多效唑,以下列出多效唑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等供大家参考。

多效唑的作用:多效唑为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主要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减慢植物生长速度,控制作物茎干的伸长,缩短作物节间、促进植物的分蘖、能够促进植物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

多效唑的使用方法一、水稻使用多效唑的方法:1、在水稻秧苗一叶一心期,每亩用100千克浓度为0.0003%的多效唑水溶液,对水稻秧苗进行均匀喷雾,可以有效地控制秧苗高度,培育分蘖多、发根力强的水稻秧苗。

2、在水稻插秧后,在稻穗分化期,每亩用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80g/每亩,对水50~60L喷雾,能抑制水稻茎茎干的伸长,使节间短粗矮化,以起到防倒伏促进增产。

二、大豆使用多效唑的方法:对于长势旺盛的大豆,可以在大豆初花期喷施浓度为0.0002%的多效唑溶液,能够有效调控大豆株型,防止疯长和倒伏,减少养份的损失,以起到促进分枝和增产作用。

三、油菜使用多效唑的方法:一般在油菜秧苗长至三叶一心期使用,每亩用40~50千克浓度为0.00015%的多效唑溶液均匀喷雾,可以有效地培育油菜壮秧,防止高脚苗的发生,促进油菜移栽后的成活率,同时有一定的防冻效果。

四、果树使用多效唑的方法:果树使用多效唑主要用于土壤处理、涂树干和叶面喷雾。

但以土壤处理使用效果最好。

土壤处理以每立方米树冠用10%可湿性粉剂10~15g,以类似环状施肥沟形式,宽30cm,深20cm,以露根而不伤根为原则,将药撒人沟内,覆土。

施药前和施药后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采用果树涂树干法,可以用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300倍液涂干。

采用叶面喷雾法,用15%可湿性粉剂75~150倍液叶面喷雾,用于幼树,可使树冠矮化、紧凑,早开花结果;用于成年树,能抑制新梢生长,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多效唑有什么作用?多效唑对不同作物的使用方法

多效唑有什么作用?多效唑对不同作物的使用方法

多效唑有什么作用?多效唑对不同作物的使用方法多效唑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药效期长,活性谱宽等特点,容易被植物的根、茎吸收,在很多作物上都有应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多效唑的作用及使用事项。

一、多效唑的作用1、调节植株多效唑能抑制赤霉素合成,延缓生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

减少了吲哚乙酸的合成或代谢,促使植株内源脱落酸含量增加,还可以调节植株的乙烯释放。

2、提高抗衰能力多效唑可使植物叶片变得深绿,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植株体内核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增加,能够提高植物的抗衰老能力,使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提高抗病菌能力多效唑能提高植物抗逆境和抗病菌等能力。

能使植物表皮细胞膨胀,造成气孔被挤压而下陷,引起气孔阻力增加,蒸腾降低,水分散失减小。

4、提高植物康达能力施用多效唑能提高植物抗冷害和冻害能力,施用多效唑后增加了植物体内逆境激素脱落酸的含量,减轻了低温对叶片细胞膜的损伤。

5、抑制植物顶端优势多效唑能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

如施用多效唑能使水稻秧苗早分蘖、多分蘖,植株变矮,茎基部变粗。

6、抑制活性控制草害多效唑最早作为杀菌剂开发,对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和苹果炭疽病等10多种病原菌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可以控制草害,使杂草矮化,迟缓生长,减轻危害。

二、多效唑对不同作物的使用方法1、水稻在水稻秧苗一叶一心期,每亩用100千克浓度为0.0003%的多效唑水溶液,对水稻秧苗进行均匀喷雾,可以有效地控制秧苗高度,培育分蘖多、发根力强的水稻秧苗。

在水稻插秧后,在稻穗分化期,每亩用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80g/每亩,对水50~60L喷雾,能抑制水稻茎茎干的伸长,使节间短粗矮化,以起到防倒伏促进增产。

2、大豆对于长势旺盛的大豆,可以在大豆初花期喷施浓度为0.0002%的多效唑溶液,能够有效调控大豆株型,防止疯长和倒伏,减少养份的损失,以起到促进分枝和增产作用。

3、油菜一般在油菜秧苗长至三叶一心期使用,每亩用40~50千克浓度为0.00015%的多效唑溶液均匀喷雾,可以有效地培育油菜壮秧,防止高脚苗的发生,促进油菜移栽后的成活率,同时有一定的防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核心提示: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

国际上通用代号pp333,我国生产的代号为MET对水稻的生理效应主要是矮化、促蘖和提高抗逆性。

而且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措施。

辽宁各地经过近几年试验
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

国际上通用代号pp333,我国生产的代号为MET对水稻的生理效应主要是矮化、促蘖和提高抗逆性。

而且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措施。

辽宁各地经过近几年试验发现,水稻秧苗喷多产唑比对照有以下变化:
1.秧苗变矮。

水稻苗期喷多效唑后返青快秧苗变矮,秧苗健壮、、叶挺、茎部变短,一般秧苗比对照短3.4-4.8厘米,叶片短3.2-5厘米,叶宽0.04厘米左右。

分蘖增加0.9-1.8个。

2.根系发育好,抗逆性增强。

喷多效唑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粗壮,奶长。

总数多2.5-
3.5根,白根多3.8-6.4根,根系活力旺盛。

插秧后返青早34天,耐旱、抗寒力强,病害轻。

3.有效分蘖率增加,成穗率高,结实率高。

多效唑的秧苗,分蘖发生早、多朋效分蘖率增加,叶片挺直。

据调查,每亩有效穗数增加1-2.7万,成穗率提高2.5%-
4.8%。

4.产量提高。

每亩增产20-40公斤。

水稻育秧使用多效唑的方法:
1.喷药时间。

浸种或在秧苗1叶1心期喷药。

2.药量标准。

据各地试验、应用效果看,一般每亩用15%多效唑100-1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在秧苗上。

3.注意事项。

喷药前1天撤水排干秧田。

辽宁多是旱育秧,育秧期没有水尼。

喷药后!天一夜再复水,进行正常管理,喷药当天遇雨要重新喷药,但药量可迁当减少,喷药过程中要均匀搅动药液,边喷药边搅动。

要严禁各按使用说明书配制多效唑液的浓度和用量,过量抑制植株生长,造成减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