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材料的高效电化学能源转换装置。

其优势包括高效率、低排放、燃料灵活性和长寿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能源领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是其关键组成部分。

传统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采用氧化铈(CeO2)等金属氧化物作为电解质材料。

然而,这些材料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温下易形成裂纹、导电性较差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新型的电解质材料被提出和研究。

氧化锆(ZrO2)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材料。

其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此外,氧化锆材料的晶相结构可以通过控制添加剂的类型和浓度来调控,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例如,添加稀土元素(如钇、镧等)可以增强氧化锆的离子导电性能。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也是一种常用的电解质材料。

YSZ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离子导电性能,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氧离子迁移率。

然而,YSZ的导电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低温下的性能较差。

除了氧化锆材料,钙钛矿型氧化物也是一类潜在的电解质材料。

钙钛矿型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和热稳定性,且在较低的温度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例如,钙钛矿型氧化物La0.9Sr0.1Ga0.8Mg0.2O3-δ(LSGM)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钙钛矿型氧化物也可以通过调控材料结构和成分来提高电解质的性能。

例如,部分取代钙钛矿结构中的稀土元素可以改善其离子传输性能。

同时,合适的添加剂可以减少材料的缺陷和提高材料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解质的性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氧化锆和钙钛矿型氧化物是常用的电解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未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电解质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其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进展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进展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的、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从燃料(如氢气、煤气、天然气等)中产生电能,且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燃料能量,大大减少CO2排放。

因此,它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SOFC的原理是由一种称为固体氧化物的材料来发电,其工作温度可达到700℃,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能。

它可以将燃料中的能量直接转化成电能,无需经过复杂的机械过程,因此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此外,由于其温度较低,比其他燃料电池技术(如燃料电池)更加安全,对环境污染也要少得多。

此外,SOFC电池可以实现形成热电联产,在一个系统中同时产生电能和热能,同时满足高效热能和电能的需求,实现节能减排。

这使得SOFC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变得更加有意义。

此外,SOFC电池技术也可以用于发电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上,通过对汽车电网的改造,能够提高汽车的整体能效,提高汽车的行驶距离,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汽车排放的污染物。

SOFC是目前最具前景的新型燃料电池技术,它可以实现高效、可再生的能源转换,而且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也有很大减少。

因此,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SOFC电池技术将会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汽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SOFC简介(固体燃料电池)

SOFC简介(固体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的发展与关键材料
谷肄静 2014.9.16
主要内容
SOFC的发展背景及研究意义 SOFC概述 SOFC的组成及关键材料
1.1 发展背景
Energy
Economy
Environment
1.1 发展背景
时代 远古时期 18世纪60年 代
第一次
19世纪70年 代以后
第二次
日本
SOFC研究是“月光计划”的一部分。电子综 合技术研究所、富士电机综合研究所、三洋 电机、三菱重工及多家大型电力公司和煤气 公司都开展了SOFC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KEPCO是日本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该公 司于2001年开始与MMC合作开发600~800 ℃中温SOFC,2004年以来,在NEDO的资 助下,致力于开发用于固定电站的10kW级 板式中温SOFC以及10 kW级CHP系统,并 有述
SOFC工作原理及分类 SOFC发展历史 SOFC发展现状 SOFC发展规划
SOFC发展历史
1839年, William Grove 发现了燃料电池,可以利用装置 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SOFC发展历史
1889年,Nernst发明Nernst灯。
SOFC发展历史
出现了许多新兴 工业部门,重工 业为主,电气化 时代到来;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持续破坏 计算机、空间技 术出现、第三产 业比重增加,主 要工业国家经济 的迅速发展 很差,开始治理
环境
良好
研究意义
——对策
如何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
——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发展可替代能源和新 型发电技术。
SOFC发展历史
1970年,电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开发成功,Isenberg 将燃料电池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981年,H.Iwahara首先报道了质子型导体材料钙 钛矿型掺杂SrCeO3。 1983年,Argonne国家实验室研究并制定了共烧的 平板式电池堆。 1986年,西屋公司首次制造了324根单电池组成的 5kW的SOFC发电机。 1998年1月,在荷兰Westervoort附近开始运行了一 台1152个单电池组成的100kW的SOFC发电系统。 2000年,澳大利亚Ceramic Fuel Cells公司制备了 一个以天然气为燃料的25kW的平板式电池系统, 由3840块电解质制成的单电池(11cm*9cm)组成。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高转换效率、低成本、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情况。

一、国内现状近年来,中国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材料研究方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机构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和创新,如引入新的钙钛矿材料、优化电池结构等。

在工艺制备方面,国内研究机构不断改进制备工艺,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国内企业也开始投入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中,推动了产业化进程。

二、国外现状国外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也非常活跃。

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例如,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弯曲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柔性电子设备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三、发展趋势从国内外现状来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和优化。

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寻找更好的钙钛矿材料,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2. 工艺制备:制备工艺的改进将有助于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采用新的工艺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推动产业化进程。

3. 应用拓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光伏发电,还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设备、建筑一体化等领域。

未来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拓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

4. 环境友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技术。

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

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

通汛联系人: 徐庆 , , 男 教授
维普资讯
26 7
《 瓷 学报 1 0 6年 第 3期 陶 20
(S C 为代表的钙钛矿结构复合氧化物一直是中温 LF)
SF O C阴极 的主要 候 选材 料 。L F S C体 系兼有 优 良的 电子导 电性 能和 离 子导 电性 能 , 80 在 0 ℃时其 电子 电
阴极材料是 S F O C的重要组件 , 其欧姆损失在整 个 中温 S F O C的欧姆损失中约 占6 %。 5 若降低 S F OC 的运行温度 , 将引起阴极的极化过 电位增加 、 界面 电 阻增大。因此 , 研制与电解质材料匹配性 良好的新型
能, 但仍不能 完全满足在中温下使用的要求嘲 。 若选用 电子 一离子混合导体 为 S F O C的阴极材
材 料 1 。
究 较 多 的 阴 极 材 料 包 括 L 。 r O L M) a S ̄ s(S 和 Mn
L 。 r e o O-(S C 等 , a S Fy l . L F ) 但这些材料还难以满足 C s 8 SF O C中温化的要求。 本论文对近年来中温 S F O C阴
关键词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 电性能 , 胀性能 导 热膨
中图分类号 :Q1 47 文献标识码 : T 7 .5 A
阴极材料是发展 中温 S F O C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研
1 前 言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O C 具有能源的综合利 SF) 用率高 、 运行无污染等突 出优 点 , 是一种极具发展前 景的新型能源转换系统 。将运行温度降低到 中温范 围(0~ 0 o) 60 80 是当前 S F c O C的一个 主要发 展方向。 运行温度的降低不仅可以避免工作温度过高带来的 密封 、 热应力 、 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 还可以减小在电池 材料和配套材料的选择与制备上的困难 , 有利于降低 SF O C的成本 , 促进 S F O C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应 用[ 1 1 。然而, 随着运行温度的降低 ,O C的工作性能 S的薄膜化 、 采用具 有高 电导 率的新型 电 解 质材 料 和选 用 与 电解 质 材 料 相 容 的新 型 阴极

能源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能源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常见种类
常见的阳极材料包括掺杂的金属氧化 物、复合金属氧化物和钙钛矿型材料 等。
阴极材料
适用范围
阴极材料主要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氧还原反应, 要求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电子导电性和稳定性。
常见种类
常见的阴极材料包括钙钛矿型材料、层状结构材料和复合 阴极材料等。
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SOFC的阴极性能,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具有高氧 还原催化活性、高电子导电性和稳定性的新型阴极材料, 如过渡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等。
密封与连接
采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和工艺,确保电池的气密 性和稳定性,同时将电极引出线与外部电路连 接。
电性能测试
测量 SOFC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电 性能参数,以评估其性能表现。
稳定性测试
通过长时间运行测试,观察SOFC的性能 衰减情况,评估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测试
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压力等环境下测试 SOFC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实际应用能 力。
组件制备
01
02
03
流延成型
将制备好的粉末与粘结剂 混合,通过流延机制备出 薄膜状的电解质和连接体。
热压成型
将粉末填充到模具中,通 过热压成型制备出电极和 连接体组件。
烧结
在一定温度下对组件进行 烧结,去除粘结剂并使粉 末颗粒间形成致密的陶瓷 相。
电池装配
组件叠层
将电极、电解质和连接体按照设计好 的顺序叠层装配在一起。
低成本化
降低SOFC的成本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通过开发低成本制备工艺、优化材料配 方、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方式,可以降低SOFC的制造成本。
规模化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SOFC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分布式发电、 移动电源、电动汽车等领域,SOFC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4Sr1.6Mn2--xCoxO7(x=0-0.5)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4Sr1.6Mn2--xCoxO7(x=0-0.5)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O 引言
中温 固 体 氧 化 物 燃 料 电 池 (T O C) 操 作 温 度 5 0 IS F ( 0 ~ 80 ) 0 ℃ 由于 具 有 良好 的潜 在 商 业 前 景 而 逐 渐 成 为 关 注 的 热 点 。
1 实 验
按 照 I 1S ¨C 2x 7 一0 0 5 的 化 学 计 量 配 比 . . r o Mn- O ( a4 ~ .)

REN n i~,LAO n e Yo gl Li g’ r ,H U ANG n c i Yi g a ,L1 Yi U
( C l g fS in e Gu z o ie st , ia g 5 0 0 ;2 Co lg fCh m i lEn i e r g 1 o l e o ce c , i u Un v r iy Gu y n 5 0 3 e h l e o e c g n e i ,Gu z o e a n ih u
电导 率 随 C 。 杂 量 的 增加 和 温度 的 升 高 而增 加 , 导 电机 理 符 合 半 导 体 小 极 化 子 模 型 。 o 掺 其
关键 词 层状钙钛矿锰氧化物 热膨胀 电导率 小极化子
S n h ss a d Pr pe te fLa 4Sr_M n 一 Co O7Ca h d a e i l o T- oFC y t e i n o r i s o 1 l 6 2 x t o eM t rasf rI S
中温 固体 氧化 物燃料 电池 阴极材料 L ¨S Mn C ( —O . ) a r 2 o O7z ~O 5 的制备和 性 能研 究/ 永 力等 ・2 3 ・ 任 6
中温 固体 氧 化 物 燃 料 电 池 阴 极 材 料 L 1 S 1 Mn- C ( =O-O 5 a. r. 2 x o 07 x 4 6 - .) - 的 制 备 和 性 能 研 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又叫连续电池,它在等温条件下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燃料电池的发电原理:阳极进行燃料的氧化过程,阴极进行氧化剂的还原过程,导电离子在电解质内迁移,电子通过外电路做功并构成电的回路。

燃料电池的工作方式: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储存在电池内,而是储存在电池外的储罐中。

当电池发电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输送燃料和氧化剂,排除产物和废热。

燃料电池的组成:(1) 电极。

为多孔结构,可由具有电化学催化活性的材料制成,也可以只作为电化学反应的载体和反应电流的传导体。

(2) 电解质。

通常为固态或液态,但也有关于NH3 气氛中NH4Cl 电解质的研究。

电解质的状态取决于电池的使用条件。

(3) 燃料。

可以是气态(氢气等)或液态(甲醇等),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以是固态(碳)。

(4) 氧化剂。

选择比较方便,纯氧、空气或卤素都可以胜任,而空气是最便宜的。

燃料电池的特点:可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这使燃料电池兼具普通化学电源能量转换效率高和常规发电机组连续工作时间长的两种优势。

高效——它不通过热机过程,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能量转化效率在40-60%;如果实现热电联供,燃料的总利用率可高达80%以上。

环境友好——以纯氢为燃料时,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物仅为水;以富氢气体为燃料时,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热机过程减少40%以上,这对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是十分重要的。

安静——燃料电池运动部件很少,工作时安静,噪声很低。

可靠性高——碱性燃料电池和磷酸燃料电池的运行均证明燃料电池的运行高度可靠,可作为各种应急电源和不间断电源使用。

燃料电池的类型:按电解质的性质分:1、碱性燃料电池,简称AFC。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称PEMFC。

3、磷酸燃料电池,PAFC。

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如ZrO2、BiO3等,阳极材料是Ni-YSZ陶瓷,阴极材料主要采用锰酸镧材料,SOFC的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在高温下800~1000℃具有传递O2-的能力,在电池中起传递O2和分隔氧化剂与燃料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酸盐学报· 1140 ·2010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谢志翔1,赵海雷1,2,周雄1,沈永娜1(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北京 100083;2.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摘要:电极材料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工作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双钙钛矿型A2BB′O6氧化物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氧离子传输能力、较低的膨胀系数、良好的催化活性、较强的抗硫中毒和抗碳沉积能力,成为非常有发展潜力的SOFC电极材料,其双B位元素特征使材料具有更强的结构和性能可调节性。

本文综述双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作为SOFC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总结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电子和离子电导率以及电催化活性,指出目前双钙钛矿电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双钙钛矿结构;综述中图分类号:TM9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0)06–1140–05RESEARCH PROGRESS IN DOUBLE-PEROVSKITE AS ANODE MATERIALS FORSOLID OXIDE FUEL CELLSXIE Zhixiang1,ZHAO Hailei1,2,ZHOU Xiong1,SHEN Yongna1(1. Department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2.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Electrode materials have strong impact on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Due to the high trans-portation ability for oxygen ions, the low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high tolerance to sulfur poisoning and strong resistance against carbon deposition, the double-perovskite A2BB'O6 oxide becomes a promising electrode material for the SOFCs. The double B-site characteristic in double-perovskite oxides has strong controllability on lattic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progress on double-perovskite based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SOFCs is reviewed. The emphasis focuses on their structure stability, electronic and ionic conductivity as well as catalytic activity. The main concerns about current double-perovskite based electrode material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roposed.Key words: solid oxide fuel cells; electrode materials; double-perovskite structure; revie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直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着传统发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高效清洁,对人和环境友好,是21世纪最有希望替代火力发电的一种新型能源装置。

[1] SOFC是一种全固态装置,其电解质、阳极、阴极及连接体分别使用了不同性质的陶瓷或金属陶瓷材料,这些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SOFC的输出功率特性和长期工作稳定性,电池关键材料性能的改进以及电池制备工艺的完善是研究和开发高性能SOFC的重点。

目前,NiO/YSZ复合陶瓷是在以H2为燃料时最理想的阳极材料。

在燃料电池工作时,阳极的H2气氛使NiO被还原为Ni,分散在YSZ颗粒表面。

Ni是一种很好地破坏H—H键的催化剂,使H2变成两个H+,放出2个电子,H+又和阴极过来的氧离子反应生成水。

当前,氢气的制备和储存还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是要以合成气(H2和CO混合气)或碳氢化合物气体直接收稿日期:2009–01–12。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0–0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3021)及国家“863”计划(2006AA11–A189)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谢志翔(1982—),男,博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赵海雷(1966—),女,博士,教授。

Received date:2009–01–12. Approved date: 2010–02–20.First author: XIE Zhixiang (1982–), male, postgraduate student for doctordegree.E-mail: xzx821016@Correspondent author: ZHAO Hailei (1966–), female, Doctor, professor.E-mail: hlzhao@第38卷第6期2010年6月硅酸盐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Vol. 38,No. 6J u n e,2010谢志翔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141 ·第38卷第6期作为燃料,而Ni/YSZ阳极会催化C—C键的形成产生碳沉积,从而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并且由于天然气中的一些杂质,特别是硫,会和Ni反应形成NiS,使Ni发生硫中毒失去催化作用;因此Ni/YSZ不适合用来催化碳氢气体的氧化反应,也就不适合作为以碳氢气体为燃料的SOFC的阳极材料。

[2–3] 人们努力寻找可以直接催化甲烷等碳氢气体的新型阳极材料。

目前常用的钙钛矿型阴极材料La1–x Sr x MnO3在应用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olid oxide fuel cell,IT-SOFC)时,极化电阻增大,影响电池的输出功率。

[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开发出许多新型阴极材料,如Ln1–x Sr x Co y Fe1–y O3–δ (Ln=La,Pr,Nd,Sm和Gd),[5]但是这些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大(≈20×10–6/K),与常用电解质难易匹配,影响新型阴极材料的实际应用,因而开发低膨胀系数的新型阴极材料也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双钙钛矿结构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新型阴阳极材料的候选者。

1 双钙钛矿材料的结构双钙钛矿结构是针对钙钛矿AB O3型结构提出的,可表示为A2BB′O6,其中A为碱土金属(Sr、Ca 及Ba);B为二价或三价的金属;B′为五价(通常为Nb、Mo、W及Te)的过渡金属。

[6]由于B位离子半径、电子组态的不同,很多时候并不是理想的结构(空间群Oh6),多数情况将发生畸变,形成四方晶体、正交晶体或单斜晶体;同时离子半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形成不同结构的影响很大。

A2BB′O6的结构与单层钙钛矿化合物AB O3相比较,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点:相似处是它们都有稳定的骨架结构,骨架结构中的阳离子具有可取代性,低价取代会产生氧空位或过渡金属氧化物价态变化而形成缺陷,由此可以改变氧的吸脱附性质和电导率,提高催化性能;最大的不同点是双钙钛矿结构中,B 位原子的八面体结构由B O6和B′O6交替排列而成,各个B离子和B′离子被氧离子隔开而形成B—O—B′的结合(见图1所示[7])。

2 双钙钛矿阳极材料在早期的研究中,Sr2FeNbO6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电导率,900℃、5%H2/Ar气氛下的电导率可以达到2.39 S/cm,并且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8]为了提高其氧空位浓度进而提高离子电导率,Xia等[9]在B位中掺杂与Fe3+ (离子半径r=0.0785nm)半径图1 双层钙钛矿的晶体结构示意图[7]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double perovskite structure[7]差不多的二价金属离子Cu2+ (r=0.087nm)和Zn2+ (r= 0.088nm),制备了Sr2Fe1–x Zn x NbO6–x/2(0≤x≤0.5)和Sr2Fe1–x Cu x NbO6–x/2 (0.01≤x≤0.05)等材料,根据电荷补偿原理,材料中将产生氧空位,从而提高材料的离子电导率。

Thangadural等[10]提出B位为一价金属掺杂的Ba2BB′O5.5 (B=Li、Na;B′=Mo、W、Te)等一系列阴离子缺陷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由于B—O主要以离子键为主,而B′—O主要以共价键为主,该系列化合物主要表现出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其中以含Mo的化合物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性能,可能是因为Mo具有d0电子轨道,容易偏离Mo—O 八面体中心,因此降低了氧离子的迁移能,使离子电导率相对较高。

近年来,Huang 等[11–12]证明了一种B位有序的双钙钛矿材料Sr2MgMoO6(SMMO),该材料的氧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率都比较高,有很好的抗硫中毒和碳沉积能力,并且对碳氢燃料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由于SMMO是混合导体,电化学反应在整个电极/气体的相界面上发生,而不局限在三相界面上,将降低电池的浓差极化;但是这种材料的电导率依赖于材料的还原状态,在5%H2/Ar中制备出的样品没有经过进一步的还原时电导率非常低,然而在5%H2/Ar中还原20h后,电导率增大了3个数量级,800℃、在5%H2/Ar中的电导率可达4S/cm,在纯H2中的电导率为10S/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