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壮秧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谈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谈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植业 ・
i水稻高产栽培 钽 窳 炎
邢 丽 君 王 兴 强 刘 东林 ( 同江 市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1 6 0 5 4 0)
水 稻 是 同江 市主 栽 作 物 之 一 , 在全 市农 业 生 产 中 占 有 举 足 轻重 的地 位 。2 1年 水 稻种 植 面 积5 万 亩 , 00 1 占全 市 粮 豆 薯 总播 种 面 积 的 2 .% , 稻 谷 产 量 却 占全 市 粮 32 但 豆总产的5 %左右 。随着我 市临江 灌区等大型水利工 0 程 的建设 , 市水稻面积可发展到 10 全 0 多万亩 , 成为我省 重 要的水稻生产主产 区。水 稻产 量构成 因素是 有效 穗 数、 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 在生产实践中 , 我们常常盲 目 地 追 求 密度 , 致 水 稻 穗数 过 多 , 穗 粒 数 、 实 率 、 导 每 结 粒 重 反 而 下 降 , 成 了 减产 。在 穗 数少 时 , 造 每穗 粒 数 虽 多 , 但 因穗 数 不 足 , 粒 数 也 相 应 减 少 , 量 也 不 高 。因 此 总 产 在 栽 培 过程 中 , 使 三个 因素 得到 协调 发 展 才能 获 得 高 要 产 。水 稻 的 生 产 过 程 中 , 须 掌 握 好 良种 选 用 、 期 安 必 播 排 、 理 密 植 、 学排 灌 、 理 施 肥 、 学 调控 有效 分 蘖 合 科 合 科 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生产技术环节, 才能使水稻获得较高 的产 量 。


培 育壮 秧
1种 子 处理 : 话 说 苗好 七 成 粮 , 稻 要 想 高 产 第 、 俗 水 步 必须 育好 苗 、 育壮 苗 。育 好 苗 的基 础 环 节就 是 抓 好 种 子 工 作 。种 子 处 理 主 要是 抓 住 晒 种 、 种 、 毒 、 选 消 浸 种. 催芽等技术环节 , 这些技术措施看似简单 , 但是直接 影 响到水稻秧苗素质的好坏 , 以要认真对待 。 所 2 催 芽 : 充 分 吸 胀 水 分 的 种 子 进 行 催 芽 , 循 高 、 将 遵 温 ( 度 保 持 在 3 一3℃ 之 问 ) 胸 、 温 长 芽 、 温 炼 温 O 2 破 适 降 芽 的原 则 , 芽 长到 两 毫 米 时 即可 进 行播 种 。 当 3 适 时播 种及 掌 握 密度 : 时播 种 是 培 育壮 秧 的 关 、 适 键 。具 体 时 间应 根 据 当 地 的气 候 条 件 、 气变 化情 况 以 天 及 不 同 品种 生 育期 长 短 来确 定 。一般 在 地 温 超过 6 时 ℃ 即 可 播种 。注 意 控 制 播 量 , 密会 造 成 弱 苗 、 长 苗 , 过 徒 每 盘播 芽 种 26—2 8 。 . .两 二 、 肥 原 则 施 水 稻 生 产 期 间 , 温 变 化 具 有 由低 到 高 , 稻 生 育 气 水 期 问短 、 动积温少 、 期升温慢 、 活 前 中期 高温 时 间 短 、 后 期 降 温 快 、 温 冷 害 多 、 雨 量 由少 到 多 等特 点 , 以安 低 降 应 全 抽 穗 为 中心 , 实施 计 划 栽 培 。据 农 垦 科 学 院 研 究 , 寒 地 稻 田氮 索释 放 过 程 , 翻 稻 田经 过 冬 春 风 化 , 效 氮 秋 速 含 量逐 渐 增 加 , 水泡 田后 略趋 下降 , 6 中旬 气 温 升 灌 到 月 高 , 效 氮 含 量 E趋 回升 ,- 月 中 旬 形 成 高 峰 , 速 t  ̄7 ] f 以后 随 气 温 降低 又 趋 下 降 。这 与 水 稻 一 生对 氮 肥 的 需要 相 比 , 前期 明 显 不 足 , 期 相 差 不 大 , 期 略 呈短 缺 。根 据 这 中 后 些 特 点 , 水 稻的 施 肥 必须 按 照 前 重 中控 、 补 的原 则 对 后 进 行 , 有 机 肥 与速 效 化肥 相 结 合 , 将 以适 应 寒 地 水 稻 生 育 期 间 短 、 期 营 养 生 长要 早 生快 发 、 期 生 殖 生 长要 前 后 防 止 脱肥 早 衰 的特 点 。高产 栽 培 必 须氮 、 、 配合 , 磷 钾 适

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稻种植水平也不断提高,作为我国农作物的基本组成,水稻种植工作对提升农业经济与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对水稻栽培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字:水稻种植;种植技术;水稻管理;种植管理引言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环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水稻种植中,通过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等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水稻的种植环节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农业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水稻种植环节,并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水稻栽培种植技术简述水稻栽培种植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在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支持下,我国渡过了较为艰难的历史时期。

时至今日,水稻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作物,其体现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因此栽培新技术的开发要点也转为了绿色可持续、机械化、增产减负等方面。

水稻依旧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种植人员应积极尝试种植栽培的新技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益,利用机械生产设备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提高整体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发挥地区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水稻种植常见问题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适宜水稻种植的土地资源逐年吃紧,为缓解此现象及抑制其范围的扩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合理调研该地区水稻种植情况,提升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规划管理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种植与管理。

换言之,为水稻种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情况下,相关部门过度开垦土地以提升水稻生产效率,不但严重损害了土壤及生态环境,也与我国目前水稻生产与发展的要求相悖,得不偿失。

3新时期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措施3.1营养土的准备工作一是合理配制营养土。

水稻育苗盘育苗技术及秧苗管理方案

水稻育苗盘育苗技术及秧苗管理方案

水稻育苗盘育苗技术及秧苗管理方案一、水稻育苗盘育苗技术。

1. 育苗盘选择。

咱先得选好育苗盘,这就像给水稻宝宝选个合适的小床。

一般来说,有那种平底的塑料育苗盘就挺不错的。

育苗盘的孔穴大小和数量得根据咱的需求来,要是育的苗比较多,就选孔穴多一点的。

比如说,32孔或者50孔的育苗盘就挺常用的。

而且这个育苗盘得质量好,不能一捏就碎,要能经得住折腾。

2.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可是水稻苗茁壮成长的关键。

咱可以把肥沃的田土、腐熟的农家肥还有适量的草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大概是田土占六成,农家肥占三成,草炭土占一成这样的比例。

然后呢,为了防止土里有病菌和害虫,得给这营养土消消毒。

可以用高温消毒的方法,把营养土摊开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个几天,那些病菌和害虫就受不了啦。

3.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就像一个个小生命的种子,得好好对待。

先把种子放在太阳下晒个一两天,这就像是给它们做做热身运动。

然后用盐水或者泥水选种,把那些瘪瘪的、不饱满的种子挑出去,留下那些饱满的壮种子。

选好种之后,再用浸种灵之类的药剂浸种,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来,一般浸个两三天就差不多了。

浸种完了之后,把种子捞出来洗干净,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4. 播种。

播种的时候就像给小床安排小客人一样。

先把育苗盘里装满营养土,装到差不多离盘口一厘米左右的地方就行。

然后把处理好的种子一颗一颗地放到孔穴里,每个孔穴放个两三粒种子就够了。

放好种子之后,再轻轻地盖上一层薄土,就像给种子盖个小被子一样,这层土大概有0.5厘米厚就可以了。

5. 浇水。

播完种就得浇水啦,这就像给刚种下种子的小床浇水一样。

要浇透,让营养土都湿透了,但是又不能积水,不然种子会被泡坏的。

可以用那种细眼的喷壶慢慢地浇,直到育苗盘底部有水渗出来为止。

二、秧苗管理方案。

1. 温度管理。

秧苗就像个小娃娃,对温度很敏感。

在刚播种后的几天,要保持比较高的温度,就像给小娃娃盖个厚被子一样。

白天温度保持在25 30℃,晚上也不能太低,大概15 20℃。

冷凉地区水稻培育壮秧关键技术

冷凉地区水稻培育壮秧关键技术
发 芽 。催 芽 时 每 天 要 翻 动种 子 2 3 , 温度 均 匀 一 致 ,  ̄ 次 使 防 止高温烧种 。
状 , 入 钵 盘 内 , 后 再播 种 , 样 才 能 不散 坨 , 盘 播 催 芽 抹 然 这 每
种 子 9 左 右 , 到 每 个 钵 孔内有 3 5粒 种 子 即 可 。 0g 达  ̄ 播种
播 种 等 方 面 归 纳 出培 育壮 秧 的关 键 技 术 。
关键 词 : 稻 ; 秧 ; 种 ; 术 水 壮 播 技
中 图 分类 号 : 3 1 1 ¥ 6 ¥ 5 . ;3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1 种子 处理
选 择 晴天 , 稻种 平铺 5 e 左 右 , 种 2 3 d即 可 ; 将 m 晒 - 用
制 秧 苗 徒 长 。 发 现 有 立 枯 病 用 10 0倍 液 敌 克 松 喷浇 。 如 0 缺
水时要 1 次浇 透 。 54 3叶 至 移 栽 期 .
拱 棚 内 温 度 要 控 制 在 2 ℃左 右 , 温 超 过 2 ℃时 要 0 气 0
大通风炼苗 , 白天 揭 膜 、 晚上 盖膜 , 秧 前 4 5 d 彻 底 揭 膜 插 — ,
想 的 壮秧 。
5 秧 田管理
51 播 种 至 出 苗 期 .
2 秧 田选择
秧 田应 选 择 地 势 平 坦 、 风 向 阳 、 背 阳光 充 足 、 质疏 松 、 土
拱 棚 内 温 度 控 制 在 3 ℃ 以内 , 苗 后 及 时 抽 出地 膜 。 0 出 如 苗 床 缺 水应 及 时浇 1 透 水 。 次
41 标 准化 旱 育 苗 .
4月 1 日左 右 开 始 育 苗 ,播 种 前 苗 床 要 浇 透 底 水 , 0 每 平方 米播 催 芽 种 子 20 g左 右 , 到 稀播 育壮 秧 。 0 做

水稻育秧技术全解

水稻育秧技术全解

摊晾炼芽: 催芽后芽长达到2 毫米时要及时摊晾炼 芽。一般在谷芽催好后,置室内摊晾4~6 小时,当种子水分适宜、不粘手即可播种。 机械播种的种子芽不能过长。为抑制芽长, 催好芽的种子可在大棚或室内常温条件下晾 芽,提高芽种的抗寒性,散去芽种表面多余 水分,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晾芽时不能在阳 光直射的环境下进行,温度不能过高,严防 种芽过长;不能晾芽过度,严防谷芽干燥。
塑料薄膜保温育秧
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 播种后于厢面加盖一层薄 膜,多为低拱架覆盖。这 种育秧方式有利于保温、 保湿、增温,可适时早播. 防止烂芽,烂秧,提高成 秧率. 对早春播种预防低 温冷害来说十分必要。
水稻无纺布旱育保姆育苗技术
无纺布具有保温、透气、耐用等特点,旱育保 姆具有保水抗旱、壮苗壮根、出苗率高、延长秧龄 等特点,采用无纺布覆盖育秧,一方面操作便捷, 对出苗安全,可多季使用,省工节本;另一方面具 有防雀害、防虫害、防渍害、防热害“四防”作用。 水稻无纺布旱育保姆育苗技术的优点:种子不 需催芽、苗床不需调酸、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 移栽返青快、秧苗分蘖好、秧田管理方便、增产效 果明显,不论在高山和平地、山区和坝区都适宜推 广。
从出苗至1 叶1 心期,这段时间耗水量较 少,一般少浇水或不浇水,使床土保持旱田状 态,仅在床土过干处用喷壶适量补水。此阶段 要注意“三看”的浇水原则:一看土面是否发 白及根系的生长状况,二看早、晚时叶尖所吐 水珠的大小;三看午间高温时新叶是否卷曲, 如床土发白、早晚吐水珠变小或午间新叶卷曲, 要在早上8 点钟左右用16℃以上的水进行适当 浇灌,一次浇足。
水稻大棚育秧技术
品种选择 种子处理 床土制作 定量播种 出苗期间管理 出苗后管理 机插前秧苗准备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机插秧种植的水稻优 良品种,在播种前按要求进行发芽试验, 种子发芽率要求在85% ~90%以上。水 稻机插秧品种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品种熟 期、产量、株型、分蘖能力、穗型和抗 逆性等因素。在北方黑龙江等地,由于 水稻生长季节紧张,需要重点考虑品种 生育期和抗低温能力。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除了选用优良的种子和品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水稻的施肥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期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出土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出土期和拔节期,可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土壤肥力。

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的灌浆期前的重要时期,此时适当的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穗粒形成,增加产量。

而在灌浆期,水稻需要更多的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加水稻的沉积量,提高稻谷的重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排水水稻是喜欢水的作物,但是过多地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水稻时应采取科学排水的方法。

排水主要分为中耕排水和水口排水两种方式。

中耕排水是指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对田间进行轻微的深翻,以便排出积水。

水口排水是指在水稻丰水的时期,及时开口放水,保证积水不淤滞,从而避免水稻根部出现缺氧现象。

科学排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高产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水稻密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水稻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但是密植太多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密植应该合理掌握。

在一定的肥料和生长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植株密度,加强水稻间的竞争关系,既防止了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科学预防和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农药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扩散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农药,以避免使用过多农药,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试论水稻育秧技术

试论水稻育秧技术

度低 , 出苗慢 , 出苗率低 , 生长慢苗生长 苗 25株。为使秧苗健壮生长 , . 除要求 畦面 4 —5寸 , 把膜覆 在支架上 , 紧 、 拉
弱, 容易烂秧 ; 过晚成秧率虽高 , 但影响 床 土肥 沃, 还要加入适量速效养分 。一 四周 掩 埋 严 实 , 好 防风 绳日揭夜盖 , 逐渐进 工效 高, 质量好 。 可育苗集约化 , 生产专 以确保水稻顺利发芽出苗 。 如水 过量存有 明水时 , 多 行 , 将 最后达到全揭 。此时畦面可 以上浅 业化 。 省种 、 省水 , 经济效益高。 合 于 不 存明水 , 适 不同生产体制采用 。 余 的水放掉 。 水 , 膜时排掉。 盖
育稀植技 术为主 导的综合栽 培技术体 发芽 、出苗生长显著变弱。当土壤 p 千克)盖床土 0 H , . 5厘米。 系, 实现 了由直播 向育苗 、 由湿润育秧 值低于 4时水稻发 芽也受抑 制。土壤 向旱育秧的技术进 步。 培育壮秧 :

三、 塑料薄膜育秧

p H值 以 5 —6最适 宜水稻发 芽 出苗 及 薄膜 育秧是在 湿润育 秧的基 础上 幼 苗 生 长 。 调 酸 方 法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加盖塑料薄膜保温 , 于春寒时提早育苗
1选好秧 田 、 、 整好地 、 施足基肥 根 种。 a . 酸化煤调酸剂 粉碎后风化煤作 的一种办法。 由于覆盖薄膜 , 利用太阳 据种稻计划 , 确定育苗面积 。 选择背风 、 载体 ,加 入 硫 酸 ,调 制 成 含腐 植 酸 能 ,膜 内温度一般 比气温高 4 ℃, —6 晴
向阳、 离水 源近 、 排灌方便 、 土壤肥沃 、 1 %, H值 3的调酸剂。把床土调制 天最 高可增加 1—2 ℃, . p 5 2 0 最低也能提高 结构 良好 、 杂草 少 、 无病虫 、 离本 田近 的 到 p H值 6 效果 良好 。 b酸化草炭调 1 0 这种育秧方法气 温稳定在 6 , . —3 ℃, —

浅析简阳市水稻旱育秧抗灾增产技术

浅析简阳市水稻旱育秧抗灾增产技术

以 上 ,充 分显 示 了科 技 制 旱 的效 果 。
2 0 年 省、 07 市专家组对简阳市东溪镇旱 产量验 收 , 实收亩 产 705 g 刷新了 我 8 .k , 市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0 8年四川省科 20 技厅 委托 资阳市 科技 局组 织省 内有 关
秧是在 没有 水源保 证的地 方 才搞的 育 秧方式 ,本地 没有必 要推 广 水稻旱 育 工、 节本 、 高效 的突 出效果 。
了 21 00年前期 低温寡照的 影响 ,为夺 统 农业 的生 产过程 、生 产工艺 轻车 熟 取我市水稻丰收奠定了基础 。
2 育秧 推 广 成 效 显 著 . 旱 20 年我 06 市 遭 受 了 5 一 遇 的 特 大 干 旱 ,不 少 O年
地方的水稻减 产在 3成以上 , 而东溪镇
4 6g 亩增 加 141g 增 产 2 .% , 8k , 3. , k 76 为 1 . 早播早发促 高产 早 发是旱 育秧
《 j 农 业 科技 》 四 l l
21 0 0年第 8 鞭
秧龄 8 ,叶龄 上 , 上节本增 效 , 0天 加 推广旱 育秧 亩平可 的基本特点和突出优势 。 在水育秧栽培 到 7月 1日前移栽 (
面积的 7 . 5 ‰ 其中河东片区推广面 积 0 达9% 0 以上 。 0 0年全市水稻旱 育秧面 21 积已达到 3 .万 亩 , 27 占全市水稻面积 的 8. 61 %。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 , 有效抵 御
1 . 群众认知程度不足
由于 目前农
村劳动 力普 遍文化水平低 , 对科学技 术
足 , 小粒少 ; 穗 ④季 节性干 旱影 响了 水 稻满栽 满插和上林结实 率 , 从而 导致 水 稻栽插面积不稳定 , 单产不高。因此 , 要 使水稻 单产 再上新台阶 , 就必须协调 好 低 温与播 期的 矛盾 、前作 与秧 龄的 矛 盾 、长秧龄与难 以形成大穗 的矛盾 、 干 旱缺水与栽插面积的矛盾 。 由于 目前农 村劳 力大量 外出打工 , 精耕细作难 以实 现 , 此情况 下 , 力推广 水稻 旱育 秧 在 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稻壮秧关键技术
摘要:水稻壮秧是移栽后发根快而多,返青早,抗逆性强,分蘖力强,易早生快发。

俗话说“好秧半年粮”,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目前,水稻育苗中主要存在水稻育出的秧苗整齐度差,苗体黄、瘦、高,大田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生重,秧盘不好卷、提起易散落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水稻高产的一个瓶颈问题。

水稻壮秧是水稻育苗中关键的技术环节,引起栽培者的普遍重视,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水稻育秧推广经验,对水稻壮秧中关键技术进行归纳。

关键词:水稻;壮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94-1
1 水稻壮秧的标准
秧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的提高,培育壮秧,为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般来讲,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制度、不同育苗方式、不同熟期的品种等,应具有不同的壮秧标准。

尽管壮秧方法不同,但标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水稻壮秧标准如下:
(1)叶片挺健,叶色青绿,不浓不淡,绿叶数多,苗身健硬,不软弱披散,茎基部粗壮。

(2)基部扁蒲,生长旺盛,是“扁蒲秧”而不是“牛毛秧”。

(3)根系发达,短白根多,对肥、水吸收能力强。

(4)秧苗个体间差异小。

(5)移栽后发根力强。

移栽后秧苗发根迟早和多少是决定早活快发的关键,发根力强,秧苗就会根强叶茂,互相促进。

(6)移栽后返青快抗逆性强。

返青快,分蘖早,有利于形成足够的有效穗。

同时,早生分蘖生长量大,干物质积累多,可为建成大穗创造物质基础。

2 水稻壮秧关键技术
确定单位面积适宜的播种量;施用充足高质量营养土;使用无纺布拱棚;不建立水层;适时通风炼苗,及时防治立枯病。

2.1 选种催芽
(1)选用优质品种:应选择抗病性强、品质好、光合效能和补偿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2)晒种:浸种发芽前,选晴天晒种2-3d,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

(3)浸种:清水浸种12h,再用强氯精500倍液浸12h,然后用清水洗净。

把消毒过的种子浸在流动水中或用桶浸种,每天换清水1-2次,总浸种时间大约70h左右。

(4)催芽:温度是能否催好芽的关键所在。

用32℃-40℃温水淋种后保温,保持谷堆温度32℃-35℃,待破胸后翻动谷堆降温,保持25℃-30℃,经24h左右,使根芽达到标准长度。

2.2 营养土的处理
营养土的质量与水稻壮苗有直接关系。

营养土的质量不同,培育出的秧苗素质不同。

在壮苗过程中,一般要进行旱田原土加农家
肥配比处理和增施氮磷化肥调酸处理。

(1)旱田原土加农肥配比处理
农家肥所含营养元素全面,有机质含量高,既可提供养分,又能改良土壤,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保水、保肥能力强,孔隙适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协调,在准备苗床营养土的时候加入能为秧苗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但在应用农肥过程中需进行堆埋发酵处理,这样在保证育苗营养,改变土壤质地的基础上,也有力的防止了农家肥的寄生虫。

(2)增施氮磷化肥调酸处理
苗床ph在5左右时,有明显的防病和壮苗作用,通过增施氮、磷化肥调酸处理,一方面可满足3叶期秧苗生理需要,利于秧苗对氨态氮的吸收,土壤中速效磷增加,水溶性钾增加;另一方面能抑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减轻立枯病发生。

2.3 大棚通风炼苗
塑料大棚育苗,要壮秧,适时通风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

随着秧苗由小到大生长,秧苗抗性逐渐降低,长到3叶以上的秧苗其抗性已大大降低,此时通风炼苗,极易因温度的变化使秧苗不适,生理活性降低,引起发病。

所以通风炼苗一般在三叶期以前。

一叶期,要求控温控湿,防止徒长,出苗见绿后,若白天膜内温度超过35℃,应两头小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二叶期,为提高秧苗素质,则开始炼苗,炼苗的方法是白天两头通风,晚上盖严,降温天应注意盖膜保温防寒,一直炼到秧苗适应膜外温度时才全面
揭膜,严禁一步到位,不炼苗就揭膜。

在炼苗时要注意:一要防止通风时期晚,超过三叶期以后炼苗,往往易造成秧苗素质降低、容易感染病害形成弱苗;二要每天的通风时间过晚、密闭时间过晚炼苗,这样因一早一晚气温低,苗床内外温差比较大,会引起秧苗滞长。

2.4 壮秧剂应用
稻壮秧营养剂具有以下特点:(1)含有多种水稻秧苗期的多种矿质元素,营养全面而平衡;(2)含有调酸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功能齐全;(3)一般与床土按比例混合后就可以使用,使用方便。

这些特点满足了水稻壮秧的要求,所以在生产上被广泛推广应用。

总的来说,水稻壮秧是水稻高产保障,要培育出叶片挺健、叶色青绿、根系发达、生长整齐、叶龄适当的壮秧,必须掌握壮秧技术环节。

参考文献
[1] 张岩.北方水稻旱育苗关键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
技,2010,(04).
[2] 周玮,王崇生.寒地水稻酿热物育壮秧高产栽培技术[j].各界(科技与教育),2010,(03).
[3] 杨春波.辽北地区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j].北方水稻,2010,(02).
[4] 王丽娟,刘春艳.水稻应用无土育苗的效果探讨[a].2004年
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