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1、2、3、4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1、2、3、4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1、2、3、4参考答案作业1一、选择题A D A DC DBA二、判断题1.× 2.√3.×4.×5.×6.√7.×8.×9.√10.√三、简答题1.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物理和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钢筋和混凝土之间良好的黏结力;2)接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3)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试分析素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面的差异。

答:素混凝土梁承载力很低,受拉区混凝土一开裂,裂缝迅速发展,梁在瞬间骤然脆裂断开,变形发展不充分,属脆性破坏,梁中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未能充分利用。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梁有很大提高,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可以代替受拉区混凝土承受拉力,裂缝不会迅速发展,直到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随后荷载略有增加,致使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梁破坏前,其裂缝充分发展,变形明显增大,有明显的破坏预兆,结构的受力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钢筋的抗拉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选用钢筋的原则是什么?答:1)较高的强度和合适的屈强比;2)足够的塑性;3)可焊性;4)耐久性和耐火性5)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黏结力。

4.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几类,其含义是什么?答: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疲劳破坏或者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5.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分为哪两种?荷载属于哪种作用?答:结构上的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或构件上的力,以及引起结构变形和产生内力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解答(第四版)-沈浦生主编(完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解答(第四版)-沈浦生主编(完整版)

绪论0-1: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它们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工作?答:其主要原因是:①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的粘结在一起,相互传递内力。

粘结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共同工作的基础。

②钢筋的线膨胀系数为1.2×10-5C-1,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5~1.5×10-5C-1,二者的数值相近。

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形和温度应力而发生粘结破坏。

习题0-2: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 实验方法、实验尺寸、混凝土抗压实验室,加载速度对立方体抗压强度也有影响。

第一章1-1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有什么要求?各项要求指标能达到什么目的?答:1强度高,强度系指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

采用较高强度的钢筋可以节省钢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塑性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求钢筋在断裂前有足够的的变形,能给人以破坏的预兆。

因此,钢筋的塑性应保证钢筋的伸长率和冷弯性能合格。

3可焊性好,在很多情况下,钢筋的接长和钢筋的钢筋之间的链接需通过焊接,因此,要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钢筋焊接后不产生裂纹及过大的变形,保证焊接后的接头性能良好。

4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好,为了使钢筋的强度能够充分的被利用和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二者之间应有足够的粘结力。

1-2 钢筋冷拉和冷拔的抗压、抗拉强度都能提高吗?为什么?答:冷拉能提高抗拉强度却不能提高抗压强度,冷拉是使热轧钢筋的冷拉应力值先超过屈服强度,然后卸载,在卸载的过程中钢筋产生残余变形,停留一段时间再进行张拉,屈服点会有所提高,从而提高抗拉强度,在冷拉过程中有塑性变化,所以不能提高抗压强度。

冷拨可以同时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冷拨是将钢筋用强力拔过比其径小的硬质合金拔丝模,钢筋受到纵向拉力和横向压力作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截面变小,而长度增加,因此抗拉抗压增强。

1-3 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的因素有哪些?答:1、混凝土的组成和配合比是影响徐变的内在因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开始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设计方法和理论。

性能化方法是确定工程结构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或设计性能,设计师根据性能目标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评估设计方案是否达到性能目标的要求。

学习(1)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是非均匀、非连续、非弹性的材料。

力学关系是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几何、物理和平衡关系建立的。

(2)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两种材料在强度和数量上存在一个合理的配比范围。

如果钢筋和混凝土在面积上的比例及材料强度的搭配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引起构件受力性能的改变,从而引起构件截面设计方法的改变,这是学习时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离散性,混凝土材料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的。

许多假定依赖与试验结果,许多公式来源于试验验证,许多因素无法控制,仍需通过构造措施加以解决,许多理论尚需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不同功能的混凝土材料性能尚需不断挖掘。

(4)本课程主要讲解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应当了解每一种构件在结构体系的作用、受力情况。

例如梁、柱是受弯构件,主要受弯、受剪;柱、墙、受压弦杆是受压构件,主要受压、弯,受压、剪,双向受压弯;雨蓬梁、柱是受扭构件,主要受扭,受弯、剪、扭,受压、弯、剪、扭;受拉弦杆是受拉构件,主要受拉、弯。

(5)本课程所要解决的不仅是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等问题,还包括构件的截面形式、材料选用及配筋构造等。

结构构件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因此,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学会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培养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一章绪论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上梁承载能力()。

A.相同;B.提高许多;C.有所提高;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提高不多;B.提高许多;C.完全相同;3.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D.均提高不多;4.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练习册习题一一、填空题1.混凝土是一种抗压强度( 高 ),而抗拉强度( 很低 )的材料。

2.在一般温度的范围内,钢筋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基本相同,钢的膨胀系数为(1.2x10-5),而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为(1.0~1.4x10-5)。

3.为了不使钢筋锈蚀。

故设(保护层)。

4.在钢筋混凝土的理论计算方面,首先是按(容许应力法)计算,但这种方法不 反映钢筋混凝土破坏前的实际情况。

五十年代开始采用更为合理的(破坏阶段法)。

5.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三种:(立方体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局部承压强度) 6.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是(立方体强度)。

7.“400号混凝土”,其中“400”的含义是(在标准条件下,混凝土在压力机下压至破坏所得的极限强度为400kg/cm 2)。

8.(棱柱体抗压强度)是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强度指标。

9.局部承压强度一般(大于)混凝土表面均匀受压时的强度。

10.在我国的《桥规》中规定:R a =(0.67)R.11.在我国的规范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混凝土的立方强度之间的关系为(3248.0R R L )。

12.在混凝土的疲劳强度的研究中,ρ是指(最小压应力与最大压应力之比)。

13.在混凝土的疲劳强度的研究中,N 是指(重复加载次数)。

14.一般工程中,混凝土的疲劳强度取(0.5R a ),而铁路桥梁设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安全系数取(2.5),故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不作混凝土强度检算。

15.混凝土在受力后的变形有(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6.从混凝土应力—应变图上分析,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分为(瞬时弹性模量)和( 割线模量 )。

桥规中所取用的模量为(割线模量)。

17.轴心受压构件,其最大压应变取为(0.002)。

18.铁路桥梁中所用的钢筋是(A 3)、(A 5)和(T20MnSI )。

19.在钢筋ζ—ε图上,屈服台阶是指(变形增大而应力不变的一个过程)。

20.钢筋的容许应力或计算强度的主要依据是(屈服极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A.一样;
B.提高许多;
C.有所提高;
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提高不多;
B.提高许多;
C.完全一样;
3.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
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
D.均提高不多;
〔7〕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是一种社会实践行为,不能离开社会的制约因素进展,应当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平安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8〕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是一种法律责任行为,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否那么,就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绪论
单选题
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上梁承载能力〔〕。
3.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冷拉方法?
答:钢筋冷加工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以节约钢材。除冷拉钢筋仍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外,其余冷加工钢筋无屈服点或屈服台阶,冷加工钢筋的设计强度提高,而延性大幅度下降。
冷加工方法有冷拨、冷拉、冷轧、冷扭。
冷拉钢筋由热轧钢筋在常温下经机械拉伸而成,冷拉应力值应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钢筋经冷拉后,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拉强化。冷拉后,经过一段时间钢筋的屈服点比原来的屈服点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时效硬化和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过高〔450℃以上〕强度反而有所降低而塑性性能却有所增加,温度超过700℃,钢材会恢复到冷拉前的力学性能,不会发生时效硬化。为了防止冷拉钢筋在焊接时高温软化,要先焊好后再进展冷拉。钢筋经过冷拉和时效硬化以后,能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但冷拉后钢筋的塑性〔伸长率〕有所降低。为了保证钢筋在强度提高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塑性,冷拉时应同时控制应力和控制应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解答(沈浦生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解答(沈浦生主编)
= =0.2330 200 465 =993
bh=0.2% 200 500=200
(3)当选用HPB235钢筋M=180 kN·m时:
查附表1—2、2—3、表4—2、4—4得:
=1.0 , =11.9 N/ , =210N/ , =0.614
= = =0.350
查附表4—1得 =0.4523< =0.614
『解』
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as=35mm
=h—as=500—35=465mm
(1)当选用HPB235钢筋时:
查附表1—2、2—3、表4—2、4—4得:
=1.0 , =11.9 N/ , =210N/ , =0.614
= = =0.2330
查附表4—1得 =0.2692< =0.614
所需纵筋面积 :
(4)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as=35mm
=h—as=400—35=365mm
查附表1—2、2—3、表4—2、4—4得:
=1.0 , =11.9N/ , =210N/ , =0.614
由题设的 =1017
= = =0.246< =0.614
= (1 0.5 )=0.216
= =0.216 200 1.0 11.9=68.41kN·m
=h—as=600—35=565mm
查附表1—2、2—3、表4—2、4—4得:
=1.0 , =9.6N/ , =300N/ , =0.550
由题设的 =1964
= = =0.543< =0.550
= (1 0.5 )=0.396
= =0.396 200 1.0 9.6=242.5 kN·m
(2)C25混凝土
查表3-1得: =0.96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有哪些特点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的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利用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很弱,钢筋的抗拉能力很强的特点,用混凝土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钢筋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继续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以后,荷载再略有增加,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

由于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十分接近,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二者之间的粘结,从而保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主要优点和主要缺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1)经济性好,材料性能得到合理利用;2)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好,维护费用低;4)整体性好,且通过合适的配筋,可获得较好的延性;5)刚度大,阻尼大;6)就地取材。

缺点有: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5)加固困难。

结构有哪些功能要求简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概念。

结构功能: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者变形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中某项规定限度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第二章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通常认为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徐变结构或材料承受的荷载或应力不变,而应变或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徐变对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它会使构件的变形增加,在钢筋混凝土截面中引起应力重分布的现象,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会造成预应力损失。

【练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习题及答案

【练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分别称它们为_软钢___________和硬钢。

2、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残余应变为 0.2% 时的应力作为假定的屈服点,即条件屈服强度。

3、碳素钢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在低碳钢中加入少量锰、硅、钛、铬等合金元素,变成为普通低合金钢。

4、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主要是强度高、塑性好可焊性好、对混泥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好。

5、钢筋和混凝土是不同的材料,两者能够共同工作是因为两者能牢固粘结在一起、线膨胀系数相近、混泥土能保护钢筋不被锈蚀6、光面钢筋的粘结力由化学胶结力、摩擦力、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三个部分组成。

7、钢筋在混凝土中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的强度越高、直径越粗、混凝土强度越低,则钢筋的锚固长度就越长。

8、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包括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塑性应变部分越大,表明变形能力越大,延性越好。

9、混凝土的延性随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

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随着加荷速度的减小,延性有所提高,最大压应力值随加荷速度的减小而减小。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混凝土收缩,则混凝土的应力减少,钢筋的应力增加。

11、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混凝土徐变,则混凝土的应力减少,钢筋的应力增加。

12、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混凝土收缩,则混凝土的应力增加,钢筋的应力减少。

二、判断题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一组立方体试块抗压后的平均强度确定的。

N2、采用边长为100mm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做抗压试验时,其换算系数是0.95。

Y3、混凝土双向受压时强度比其单向受压时强度降低。

N4、线性徐变是指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之间为线性关系。

Y5、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设计时其强度标准值取值依据是条件屈服强度。

Y6、强度与应力的概念完全一样。

N7、含碳量越高的钢筋,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越小、塑性性能越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习题1.如图所示等截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250mm,550mm b h ==C20,纵向受拉钢筋为HRB335级,箍筋为HPB300级,承受均布荷载,支座边最大剪力设计值。

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已配有2B 25+2B 22max 165.6kN V =纵向受拉钢筋。

请按下述两中情况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只配置箍筋(要求选定箍筋直径与间距);(2)按构造要求配置最低数量的箍筋后,计算所需弯起钢筋排数及数量,并选定直径与根数。

习题1图解:(1) 确定设计参数查表可知,C20混凝土f c =9.6N/mm 2,f t =1.10N/mm 2,,HRB335级0.1=c β钢f y =300N/mm 2;HPB300级钢筋f yv =270N/mm 2。

取保护层厚度c=25mm ,已有纵向受拉钢筋可放一层,mm ,mm5.472/251025s =++=a 5.5025.475500=-=h (2) 验算截面尺寸, mm 5.5020w ==h h 401.2250/5.502/w <==b h KN6.165kN 5.013N 3015005.5022506.90.125.025.0max 0c c =>==⨯⨯⨯⨯=V bh f β所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3) 验算是否按计算配置腹筋kN 6.165kN 73.69N 25.967315.50225010.17.0max 0t =<==⨯⨯⨯=V bh f cv α故需按计算配置腹筋。

(4) 计算腹筋数量方案一:只配箍筋/m mm 5076.05.50227025.9673116560020yv 0t sv =⨯-=-≥h f bh f V s A cv α选用A 8 双肢箍,,2=n =⨯==3.5021sv sv nA A 2mm 101,实取mm ,满足表7-1规定的构造要mm 9.9815076.01015076.0===sv A s 901=s 求。

验算配箍率: %088.070210.124.024.0%312.0901250101yv t min sv,sv sv =⨯==>=⨯==f f bs A ρρ故所配双肢A 8@180箍筋满足要求。

方案二:既配箍筋又配弯起钢筋选用双肢A 8@250箍筋,满足构造要求。

2y cs sb 82.83mm 45sin 3008.0.520525*********.96731165600sin 8.0=︒⨯⨯⎪⎭⎫ ⎝⎛⨯⨯+-=-≥s f V V A α将跨中抵抗正弯矩钢筋弯起1B 22(),满足计算要求。

2sb mm 1.380=A 验算是否需要第二排弯起钢筋:取,弯起钢筋水平投影长度,则钢筋mm 2001=s mm 455955502s =-=-=a h s b 弯起点至支座边缘的距离为。

mm 655455200=+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设计值和该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如下:1V cs V ,则ql V 21max =KN/m 60=q ()kN 3.126655.0224.076.560211=⨯--⨯⨯=V 0sv yv 0t cs h s A f bh f V cv +=α1151.54kN N 95.515431.520525010107225.96731V >==⨯⨯+=该截面满足受剪承载力要求,所以该梁只需配置一排弯起钢筋。

习题2.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一类环境,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p =8kN/m (包括自重),集中荷载设计值P =100kN ,如图7-34所示,截面尺寸b ×h =250×600mm ,纵筋按两排布置。

混凝土为C25级,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试确定箍筋数量。

习题2图解:(1) 确定设计参数查表可知,C25混凝土f c =11.9N/mm 2,f t =1.27N/mm 2,箍筋为0.1=c βHPB335级f yv =300N/mm 2; 查表得保护层厚度c=25 mm ,双排钢筋取a s =25+20+10+25/2=67.5mm ,h 0=600–67.5=532.5mm 。

(2) 验算截面尺寸mm ,5.5320==h h w 413.22505.532<==b h w 支座边缘截面最大剪力KN 1241010060008213max =⨯+⨯⨯=V kN 124kN 05.3965.5322509.110.125.025.0max 0c c =>=⨯⨯⨯⨯=V bh f β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3)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腹筋 ,取0.3755.3532.520000>===h a λ0.3=λ4375.00.10.375.10.175.1=+=+=λαcv max0t cv kN 97.735.53225027.14375.0V bh f <=⨯⨯⨯=α故须按计算配置箍筋:mm mm 348.032.552701097.73101242330yv 0t cv max sv1=⨯⨯-⨯=-≥h f bh f V s nA α选用A 10双肢箍,,,代入上式得2sv1mm 3.50=A 2=n mm ,实取s =250mm 2.290=s 验算配箍率:,满足要求。

%123.024.0%16.02502503.502sv t min sv,sv ==>=⨯⨯=f f ρρ习题3.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p 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安全等级为二级,处于一类环境,截面尺寸b ×h =200×400mm ,梁净跨度l n =4.5m ,混凝土为C20级,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梁中已配有双肢A 8@200箍筋,试求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按斜截面承载力要求所能承担的荷载设计值p 。

解:(1) 确定设计参数查附表可知,C20混凝土f c =9.6N/mm 2,f t =1.10N/mm 2,,箍筋为0.1=c βHPB300级=270N/mm 2; yv f 查附表得保护层厚度c=25 mm ,单排钢筋取mm ,h 0=h –a s =400–54=s a 45=355mm 。

查附表,=50.3mm 2。

sv1A (2) 计算cs V 882.6N 1025532003.5020725532001.17.00sv1yv 0t =⨯⨯⨯+⨯⨯⨯=+=h s nA f bh f V cv cs α102.88kN ≈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设计值88kN .102cs ==V V (3) 复核梁截面尺寸及配箍率mm ,5530==h h w 47751200553<==.b h w 102.88kN170.4kN 0400N 175532006.90.125.025.00c c =>≈=⨯⨯⨯⨯=cs V bh f β截面满足要求。

%098.00721.124.024.0min ,=⨯==yv t sv f f ρ,满足。

min ,%25.02002003.502sv sv sv bs A ρρ>=⨯⨯==已配双肢A 8@200箍筋,直径和间距符合构造要求。

(4) 求按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梁所能承担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72.455.488.10222=⨯==n cs l V q 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按斜截面承载力要求所能承担的荷载设计值为45.72KN/m 。

习题4.已知T 形截面简支梁b =250mm ,h =850mm ,b 'f =600mm ,h 'f =200mm ,a s =60 mm ,计算截面承受剪力设计值V =296.2kN(其中由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值占80%),λ=3,采用C30级混凝土,HPB300级箍筋,若设置双肢A 8箍筋,求箍筋间距。

解:(1) 确定设计参数查表可知,C30混凝土f c =14.3N/mm 2,f t =1.43N/mm 2,箍筋为0.1c =βHPB335级f yv =300N/mm 2; 查表得保护层厚度c=20 mm ,本题考虑双排钢筋,取a s =60mm ,h 0=850–60=790mm 。

(2) 验算截面尺寸mm ,0592007900w =-='-=f h h h 436.2250905w <==b h kN 2.296kN 06.7067902503.140.125.025.0max 0c c =>=⨯⨯⨯⨯=V bh f β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3)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腹筋0.3=λ5437.00.10.375.10.175.1cv =+=+=λαmax0t cv kN 56.12307925043.14375.0V bh f <=⨯⨯⨯=α须按计算配置箍筋。

(4) 计算腹筋数量mm mm 809.00792701056.123102.2962330yv 0t cv max sv1=⨯⨯-⨯=-≥h f bh f V s nA α选用A 8双肢箍,,,代入上式得2sv1mm 3.50=A 2=n mm ,实取,满足表7-1构造要求。

35.124=s mm 120=s 验算配箍率:,满足要求。

%127.024.0%335.01202503.502svt min sv,sv ==>=⨯⨯=f f ρρ习题5.T 形截面简支梁b =200mm ,h =600mm ,b 'f =600mm ,h 'f =80mm ,净跨l =6.76m ,采用C30混凝土,并已沿梁全长配HRB335级B 8@200箍筋,试按受剪承载力确定该梁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

解:(1) 确定设计参数,,,,,214.3/c f N mm =21.43/t f N mm = 1.0c β=2300/yv f N mm =20c mm =,,40s a mm =0560s h h a mm =-=2150.3sv A mm =(2) 计算cs V 100250.30.70.7 1.43200560300560196.6200sv cs t yvnA V f bh f h KN s ⨯=+=⨯⨯⨯+⨯⨯=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设计值为。

196.6KN (3) 复合梁截面尺寸和配箍率,'056080480w f h h h mm =-=-=480 2.44200w h b ==<00.250.25 1.014.3200560400.4196.6c c cs f bh KN V KN β=⨯⨯⨯⨯=>=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min 1.430.240.240.11%300t sv yv f f ρ==⨯=1,min 250.30.25%200200sv sv sv nA bs ρρ⨯===>⨯以配双肢B 8@200箍筋,直径和间距均满足构造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