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电路中起着限制电流流动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量电阻值,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伏安法这一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值的一种实验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R=U/I。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者电流来观察电阻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调节电流:将电流表的量程调至适当范围,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所需电流值。

3.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将测得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即可得到电阻的数值。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的电阻值进行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阻数值。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直线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应该呈现线性关系。

通过绘制电压-电流图像,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 非线性关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可能呈现非线性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器本身的特性或者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所导致的。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压-电流图像的形状来判断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3. 温度影响:电阻值与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温度来观察电阻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四、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主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电源波动、电路接触不良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大学物理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使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理解伏安特性,掌握伏安法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

实验器材:
伏安计、电源、待测电阻、导线、万用表、示波器。

实验原理:
伏安法是测量电子从一个电极移到另一个电极时所经过的电压
和经过电阻时所产生的电流之间关系的方法。

当电阻两端施加电
位差后,流过电阻的电流会产生一个电压降。

根据欧姆定律,电
流和电压呈比例关系。

这个比例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实验步骤:
1. 测量待测电阻的电阻值,并记录数据。

2. 将待测电阻连接到电源上,并设置电源电压,使待测电阻通电。

3. 将示波器连接到待测电阻两端,并调整示波器显示电压和电
流变化的曲线。

4. 将伏安计连接到待测电阻两端,记录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变化
数据。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6. 计算电阻值,并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误差来源。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待测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根据曲线,
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电阻值为R = 10Ω。

与理论值比较,发现误差较小,基本符合实验要求。

误差来源主要有:示波器精度、电源
电压不稳定、导线接触不良等。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可计算待测电阻的电阻值,从而理解伏安特性,掌握伏安法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精度、电源稳定性和接线的良好性。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2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2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2页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和分析电阻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表现。

3.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具体来说,已知流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阻值:R = U / I其中,R为电阻值(单位:Ω),U为电阻两端的电压(单位:V),I为流过电阻的电流(单位:A)。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伏安法测电阻实验需要电源、电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和导线等。

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将这些器材准备齐全,并检查其性能。

2.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按照正确的方法连接在电路中。

注意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阻器两端。

同时,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短路或开路。

3.调节电阻器:将电阻器调节到适当的阻值,以便在实验中获得合适的电压和电流。

4.调节电压和电流:调节电源的电压,以便得到需要的电流和电压值。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5.计算电阻值:根据实验记录下的电压和电流值,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注意对于不同的电阻值,可能需要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精度。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也相应增大。

这说明电阻器的阻值是线性变化的。

2.通过计算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电阻值,可以发现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幅度逐渐减小。

这可能是因为电阻器具有一定的温度系数,导致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加。

3.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平均电阻值为187.5Ω(平均电阻值=(50+100+150+200+250)/5)。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观察了电阻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表现,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实验(一) 实验原理(二) 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器材和规格(三)实验步骤(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四、进行试验※五、分析与论证※六、评估七、交流与合作※最后:总结实验注意事项第一方面:电学主要实验滑动变阻器复习提纲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构造和铭牌意义——20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3、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4、变阻特点——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5、接线方法——6、使用方法——与被调节电路(用电器)串联7、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所在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或电流大小8、注意事项——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9、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调亮度的电灯、可调热度的电锅、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实验题目: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新教材方案)一、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定性的知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如果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值,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呢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二、猜想与假设:1、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

(填“大”或“小”)2、电压不变,电阻越大,电流越。

(填“大”或“小”)3、电流用I表示,电压用U表示,电阻用R表示,则三者之间可能会有什么关系三、设计实验:(一)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10 Ω和5 Ω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二)实验电路图:1、从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能否能否保证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鉴别一下甲和乙的优劣2、乙图重点:研究的是定值电阻这部分电路,而非整个电路。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伏安法的原理和电路连接方式;2.学习使用伏安表进行电阻测量;3.掌握如何选取适当的电源电压和伏安表量程。

实验仪器和材料:1.直流电源;2.变阻器;3.伏安表;4.电阻箱;5.电路连接线。

实验原理: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当被测电阻连接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应用欧姆定律:U=IR,可以得到被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步骤:1.将电源的正极和电阻箱的一头连接,将电源的负极和伏安表的COM 端连接;2.将伏安表的VΩmA档插入电路中的电流测量端,将其红色表笔连接到电路中的电阻上,黑色表笔连接到电阻的下方;3.将变阻器旋钮调节到最小电阻,将其一头连接到电阻的上方,另一头连接到伏安表的mA端;4.调节电源电压为适当的值,不宜过大,以避免烧毁被测电阻,同时保证电阻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5.打开电源,读取伏安表上的电压和电流数值,同时记录下电阻箱上标示的阻值;6.关闭电源后,调整变阻器使电流表示值在适合伏安表的档位上;7.按照上述步骤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使用伏安法测得的电阻值如下:实验次数电阻值(Ω)1 1002 1023 994 1015 100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得到的电阻平均值为100.4Ω。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

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零点偏差,以及电源电压的波动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小这些误差。

其中一种方法是校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零点偏差,以确保它们的准确性。

此外,可以通过在测量过程中多次采样并求取平均值的方式,来减小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引起的误差。

同时,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电源电压和伏安表量程。

电源电压不宜过高,以避免烧毁电阻;伏安表量程应根据被测电阻的阻值范围来选择,以保证测量结果在量程范围内。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设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2.掌握各种电阻原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3.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1.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原件当一电阻元件两端加上不同的直流电压U时,元件内则有相应的电流I流过,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做出I−U关系曲线,这便是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通常情况下,导电金属丝,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所示。

这类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其阻值是一个不随I,U变化的常量。

对于像晶体二极管,热敏电阻等元件,他们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这类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其阻值不是一个常量。

图(1)2.测量电路的选取利用伏安法测电阻常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类型测量电路。

由图可以得出,测量电路的选取在于电源的选取,变阻器R的选取和电表的选取以及连接方式等几方面。

(1)电源的选取实验时常用的直流电源有三种: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流电源和固定电压源(如干电池等)。

实验时电源的选取应使所选电源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同负载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相同或稍大较为理想,余量过大浪费电能,会使调节变粗,若使用不慎也易损坏电表。

(2)变阻器的选取与连接方式变阻器的用途是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使其达到某一指定的数值,或使其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为此,实验中常用变阻器组成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如上图所示。

分压电路是通过变阻器R的滑动端的移动来改变R X两端的电压;限流电路是通过改变变阻器R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

实验中如能选用合适的直流稳压电源或是稳流电源,一般可不采用变阻器控制电路。

如选用固定电压电源,则需用变阻器来调节R X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按如下考虑:如所选电源的额定电流大于负载R X的两倍以上,宜选用分压电路。

该电路调节的范围宽且可以调为零值。

实验中希望改变R时,负载R X两端的电压变化要尽量均匀,否则调节困难,给实验带来不便。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学习并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目的:1. 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伏安表进行电阻测量。

3. 建立对电路中测量误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直流电源2. 电阻箱3. 伏安表4. 电压表5. 电流表6. 连接线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阻箱相连,再将电阻箱与伏安表和电流表相连,电流表与电阻箱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线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根据实验需求,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适当的范围。

3. 测量电阻:首先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然后用伏安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的电流。

4.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可以计算出所测电阻的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不同的电压和电流下,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

得到的数据如下:电流值(A) 电压值(V) 电阻值(Ω)0.5 2.5 5.01.0 3.0 3.01.5 3.52.32.0 4.0 2.0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伏安法测量的电阻值较为准确。

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大,计算出的电阻值逐渐接近理论值。

这表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是可靠和有效的。

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差,包括仪器本身的误差和操作时的误差。

其中,仪器本身的误差是由于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限制所引起的。

操作时的误差可能来自于电压、电流的测量读数不准确,以及连接线的电阻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伏安法测量了电阻,并得到了可靠的测量结果。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对误差的分析和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对我们今后在工程实践和科研中进行电阻测量和数据分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初中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初中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初中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学习和掌握伏安法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电源、电导仪、千分表、多用电表、电阻箱、导线实验原理: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两端的电流来确定电阻大小的一种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大小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来计算。

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将电导仪的伏安档接在电阻两端,电导仪的电流线路接入电源负极,电源的正极接入电阻的一端。

2.测量电压:将电导仪的测量范围调至适当的档位,通过电导仪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下数值。

3.测量电流: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流适中且稳定,使用千分表或多用电表测量电流,记录下数值。

4.计算电阻:根据伏安法的公式:R=U/I来计算电阻的数值。

实验数据:电压(V):3.5V电流(A):0.5A电阻(R):7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利用伏安法公式计算得到电阻的数值为7Ω,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证明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准确性。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如电源输出的电压不稳定、电导仪的示数误差等。

为减小误差,可以使用稳压电源、校准电导仪等方法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学习到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如何使用电导仪、电阻箱等实验器材来进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路的搭建、电流的稳定以及电压的测量等方面的操作。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符合,表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

这次实验使我对伏安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原理(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器材和规格(三)实验步骤(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四、进行试验※五、分析与论证※六、评估七、交流与合作※最后:总结实验注意事项第一方面:电学主要实验滑动变阻器复习提纲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构造和铭牌意义一一200 Q: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电路符号4、 变阻特点一一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5、 接线方法一一6、 使用方法一一与被调节电路(用电器)串联7、 作用一一1、保护电路2、改变所在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或电流大小8、 注意事项一一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9、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调亮度的电灯 、可调热度的电锅 、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实验题目: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研究欧姆定 律实验新教材方案)一、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定性的知道: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 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现在 我们共同来探究:如果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值,能不 能计算出诵过它的电流呢?即诵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 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二、 猜想与假设:1、 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大”或小”结构示蕙图 C DA B C精殊揍法DDCD2、电压不变,电阻越大,电流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大”或小”3、电流用I表示,电压用U表示,电阻用R表示,则三者之间可能会有什么关系?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10 Q和5 Q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二)实验电路图:1、从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能否能否保证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鉴别一下甲和乙的优劣?2、乙图重点:研究的是定值电阻这部分电路,而非整个电路。

电流表要测定值电阻中电流,电压表要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乙图难点: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变化。

(二)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必要时调零。

3、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认清分度值。

4、识别电池组(学生电源)的正负接线柱,掌握使用方法。

(三)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

2、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

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测量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

5、断开开关,替换另一个定值电阻,依上述方法再测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

(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Q(一)数据分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 )(2)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叙述为在导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正确吗?(二)数据分析: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

R=R1= 5 Q(1) 电流和电阻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叙述为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1234电压IFV1152 5 53电流I/A0.203040.50.6实赖載1234$SJgu/v1 1. .52 2.53(2) (3) (4)”正确吗?(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六、评估: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反思,思考在探究过程中,哪些问题真 正弄懂了,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操作有没有错误; 测量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实验中会造成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实验还有(5) 导体中的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实验结论是否科学合理……对实验进行统筹兼顾的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灵活的对数据加以分析。

七、交流与合作:将你的实验结论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其它各组同学讨论交流。

八、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更换电路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正确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

4、检查电路时要试触,防止损坏电表或电路发生短路。

5、电流表、电压表应选择适当的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始终注意观察电表指针位置,切莫使被测数据超过电表量程,以防损坏。

6、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数后立即断开开关,以防通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

7、测量次数的多少根据时间而定,但至少要得到三组数据。

&读数时,严谨认真,实事求是。

9、明确用什么方法、步骤控制什么量不变,用什么方法、步骤改变什么量,重点分析哪些数据间的关系。

10、无论采用何种办法改变电压,都应尽量使电压成整数倍变化。

11、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探究完该定值电阻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后,还应替换定值电阻进行反复实验。

实验题目: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旧教材方案)(实验一)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一、提出问题: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有怎样的定量关系?二、猜想与假设: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即R 一定时、I与U成正比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10 Q和5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二)实验电路图:(三)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必要时调零。

3、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认清分度值。

4、识别电池组(学生电源)的正负接线柱,掌握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

2、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 同时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

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测量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

5、断开开关,替换另一个定值电阻,依上述方法再测几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

(五)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R=R1= 5 Q34512电S1VV1152253电潦[卑0.2030.405D634512Ou/v11523电涼I吊0.1叮(50.20.240.3(1 )电流和电压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2)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叙述为在导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正确吗?实验结论: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即R 一定时、I与U成正比六、评估:(同前)七、交流与合作:(同前)八、实验注意事项:(同前)(实验二)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

一、提出问题: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有怎样的定量关系?二、猜想与假设: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成反比。

即U —定时、I与R成反比。

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5 Q和10 Q、20 Q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二)实验电路图:(三)实验准备:(同前)(四)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

2、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同时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

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将电阻R1=5 Q两端的电压调至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4、断开开关,替换定值电阻R2=10 Q,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组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 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5、断开开关,替换定值电阻R3=20 Q,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组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6、断开开关,再依次将定值电阻R1、R2、R3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组值,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五)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实验次数123电阻R/ Q电流I/A实验次数123电阻R/ Q电流I/A证: U=U1= 2 V实验次数123电阻R/ Q51020电流I/A0.40.20.1U=U2= 3 V实验次数123电阻R/ Q51020电流I/A0.60.30.15(1 )电流和电阻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2)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5)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叙述为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导体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正确吗?实验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U —定时、I与R成反比六、评估:(同前)七、交流与合作:(同前)八、实验注意事项:(同前)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对“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新、旧教材方案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认真理解记忆,以备中考之用。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提出问题能否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定值电阻中的电猜想与假设流,根据欧姆定律I=U/R的变形公式设计实验R=U/I,就能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一、实验原理:欧姆定律I=U/R二、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10 Q和5 Q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