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势及发展前景论文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首先,中国煤炭行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产能过剩。
过去几十年来,中
国煤炭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扩张,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
大量的
煤矿开发和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
此外,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煤炭价格也一直处于低位,给煤炭企业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着环保压力。
煤炭的燃烧释放大量的二氧化
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问题。
随着全球环保意
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例如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大对高污染煤矿的整顿力度等。
这些政策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未来,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煤炭行业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
其次,煤炭企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再者,煤炭行业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转型和布局,发
展清洁煤技术、液化天然气等替代能源。
最后,煤炭行业将积极寻求国际
市场的拓展,通过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煤炭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严峻挑战,但
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
技术创新、发展清洁能源、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转
型和升级,中国煤炭行业才能适应新的能源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介绍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一直在供应全球的能源需求。
煤炭行业不仅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煤炭行业现状1. 全球煤炭产量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各国煤炭产量不断增长。
目前,中国、印度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煤炭利用情况煤炭的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发电、工业生产和居民供暖。
发电是煤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尽管环保压力不断增加,但煤炭发电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然而,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炭在发电中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渐下降。
3. 环保压力煤炭行业受到了严重的环保压力。
煤炭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环保压力,许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政策,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
4. 国际贸易煤炭是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
一些煤炭生产国通过出口煤炭获取外汇收入,而一些煤炭进口国则依赖进口满足能源需求。
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全球煤炭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行业发展前景1. 煤炭需求尽管环保压力不断增加,煤炭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目前发展中国家对煤炭的需求仍然较高,而发达国家正在逐渐减少对煤炭的需求。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2. 清洁能源转型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煤炭行业正面临转型的挑战。
许多国家将清洁能源作为替代煤炭的重要选择,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
而煤炭行业也在不断努力提高煤炭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以适应环保要求。
3. 可持续发展煤炭行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降低能耗、重视环境保护、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等。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煤炭行业可以更好地适应环保要求,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4. 国际合作煤炭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保压力和挑战。
煤炭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煤炭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首先,煤炭行业的现状是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
煤炭燃烧会产生大
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
同时,煤炭开采也会导致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污染。
因此,政府和企业都面临
着来自社会和环保组织的压力,要求他们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寻找更清洁
的能源替代品。
其次,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清洁能源转变。
随着技术的进步,
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不断降低,而煤炭的成本则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政府
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和政策鼓励也促使企业转向清洁能源。
因此,未来煤
炭行业将逐渐减少,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不断增加。
另外,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开采技术和环保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与此
同时,煤炭的利用效率也需要提高,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这可以通
过提高发电厂的燃煤效率,以及研发新型的煤炭利用技术来实现。
此外,国际间的能源合作也是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许多国家都
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寻找替代能源。
因此,各国之间可以进行能源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这不仅能够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还有助于
减少能源价格的波动。
总之,煤炭行业正面临着环境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未来,煤
炭行业将逐渐减少,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增加。
同时,煤炭行业还将加
强技术创新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国际间的能源合作。
这些发展趋势为中
国和其他国家的能源转型提供了方向和机会。
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资源,一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凸显,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的煤炭产能仍然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煤炭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来源。
然而,随着清洁能源的兴起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炭的利用遭遇了困境。
严重的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使得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煤炭的使用。
同时,煤炭行业还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等挑战,使得市场需求逐渐下滑。
其次,让我们来讨论煤炭行业的未来趋势。
尽管煤炭的发展前景面临巨大挑战,但并非一蹶不振。
煤炭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正在迈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技术方面,煤炭行业加大了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加强煤炭洗选、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等技术的应用,以减少煤炭的污染排放。
此外,煤炭行业还积极探索利用低品位煤等副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结构调整方面,煤炭行业应推动产业升级,转向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领域,如发展煤制燃料、煤化学工业等。
此外,煤炭产业可以与其他新兴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如煤炭与新能源的结合,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未来,煤炭行业还需面对诸多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煤炭行业必须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煤炭行业将面临来自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竞争。
因此,煤炭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煤炭行业的未来。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煤炭仍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且易于获取。
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技术的创新,煤炭行业将逐渐向清洁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势及发展前景论文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势及发展前景摘要:煤炭市场在10月份中旬前后出现企稳迹象,煤炭价格在615元/吨左右徘徊,连续几日出现小幅上涨。
今年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延续了上季度的跌势。
剔除随机因素后,景气指数创下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新低。
Abstract: Coal market in mid-October, before and after signs of stabilization, coal prices hovering around 615 yuan / ton, for a few days in a row a slight rise.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this year, by the coal industry prosperity index continuation of the decline of the previous quarter. Eliminate random factors, climate index hit a new low sinc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能源正文: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历史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历经了数次调整,这期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49年至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我国煤炭行业也像所有其他行业一样,完全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所有的煤炭生产任务都由国有企业承担。
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基本上依赖国家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遵从政府计划。
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粗放发展时期: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各个行业的发展趋于活跃,社会经济对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的需求量猛增,煤炭供应紧张。
煤炭供应紧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因素。
煤炭工业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煤炭工业的发展与未来趋势煤炭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全球能源产业的龙头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强,煤炭工业持续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的特点。
本文将从煤炭工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煤炭工业的现状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东北等老工业区依靠煤炭开采过度发展,使得地质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遭受了很大的压力,资源消耗过大,煤炭资源供给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煤炭开采技术滞后,粉尘、瓦斯等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加工、运输、利用环节也仍然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无法适应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和安全需求。
然而,煤炭产业也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首先,煤炭开采效率不断提高,这得益于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向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型。
其次,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逐渐成熟,发展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机燃联合发电、煤气化发电、煤基合成油、清洁利用煤炭技术等,加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二、煤炭工业面临的问题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阻碍。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煤炭开采、加工、燃烧都会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次是安全问题,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抽底式挖煤、无人驾驶技术等尚未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降低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很小,打击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还有煤炭资源的衰竭和数量有限,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利用的效益不断提高,资源消耗率得到了控制,但硬伤依旧明显。
三、煤炭工业的未来趋势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国家能源转型的要求,未来煤炭工业将呈现出几个趋势:a. 资源利用更加智能化:煤炭产业将逐渐改造成集生产、制造、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生产过程中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中国煤炭行业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煤炭行业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支撑到今天的环保压力和被动减产。
本文将探讨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一、现状1. 产能过剩中国煤炭行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就开始快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也在不断增加。
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结束,煤炭消费增长缓慢,同时国家环保政策加强,煤炭企业不得不减产,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问题。
2. 降本增效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趋势,煤炭企业开始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
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家的环保政策,也是为了避免产能过剩问题。
煤炭企业开始投资先进技术、互联网+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型技术手段。
3. 煤炭质量逐渐提高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煤炭企业的煤质等级逐渐提高,特别是低质、高硫煤逐渐减少。
这对整个煤炭行业来说带来了利好。
二、未来1. 行业整合目前煤炭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将一些规模较小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
同时,行业内的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大,整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 产业多元化为了降低煤炭企业的单一性和依存度,未来的煤炭企业将会不断地进行产业多元化发展。
比如,在煤炭加工、热电联产和环保综合利用等领域,企业将会不断地进行投资和布局。
3. 技术更新技术的更新将会是未来煤炭企业的一个主要趋势。
未来的煤炭企业要面对的竞争将不仅是国内企业,还有来自全球范围的竞争对手。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不断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4. 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环保问题在未来将成为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适应环保政策的推动,煤炭企业将需要大规模进行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这将会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5. 质量提高随着中国市场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煤炭行业需要不断提高煤质等级,建立完善的煤炭质量审查机制。
煤炭行业的未来和分析煤炭市场的发展前景

煤炭行业的未来和分析煤炭市场的发展前景煤炭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然而,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逐渐普及的背景下,煤炭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转型。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和分析煤炭市场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煤炭行业的现状煤炭是全球最主要的化石燃料之一,被广泛用于发电、钢铁冶炼、化工和建筑材料制造等行业。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碳排放限制的日益严格,煤炭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煤炭的使用逐渐减少,并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同时,煤炭行业也面临着运输成本增加、煤矿安全等种种问题。
这些因素都对煤炭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能源转型的推动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煤炭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替代品。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渐降低,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因此,煤炭行业需加速推动能源转型,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降低碳排放,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为了应对煤炭行业的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煤炭供给侧改革。
该改革旨在通过减少过剩产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优化供应结构等措施,推动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政府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生产安全和环保水平。
3. 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煤炭市场的变化也将对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尤其是一些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他们对于煤炭的需求仍然较高。
因此,煤炭行业可以通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三、分析煤炭市场的发展前景1. 煤炭市场的前景尽管煤炭行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煤炭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
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由于能源需求的增长,他们仍然对煤炭有一定的需求。
同时,煤炭作为一种相对便宜的能源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其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势及发展前景摘要:煤炭市场在10月份中旬前后出现企稳迹象,煤炭价格在615元/吨左右徘徊,连续几日出现小幅上涨。
今年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延续了上季度的跌势。
剔除随机因素后,景气指数创下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新低。
Abstract: Coal market in mid-October, before and after signs of stabilization, coal prices hovering around 615 yuan / ton, for a few days in a row a slight rise.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this year, by the coal industry prosperity index continuation of the decline of the previous quarter. Eliminate random factors, climate index hit a new low sinc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能源正文: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历史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历经了数次调整,这期间,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49年至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我国煤炭行业也像所有其他行业一样,完全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所有的煤炭生产任务都由国有企业承担。
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基本上依赖国家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遵从政府计划。
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粗放发展时期: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各个行业的发展趋于活跃,社会经济对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的需求量猛增,煤炭供应紧张。
煤炭供应紧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因素。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放宽了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在加快发展国有重点煤矿发展的同时,鼓励发展乡镇小煤矿。
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的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地方国营煤矿和小煤矿',倡导'大中小煤矿并举'的政策。
随后的1984年和1985年,政府分别提出'有水快流'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
其结果是我国煤矿数量迅速增加,产业集中度极低。
截至到1997年底,我国共有大小矿井6.4万处,其中6.1万处为小矿井,占比接近总数的94%。
1998年至2007年的整顿治理期:由于前一阶段粗放型管理政策的引导,煤炭行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质量相当低下。
过低的产业集中度造成供需两端信息传导不畅,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价格秩序混乱,全行业陷入不景气。
1996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2000年。
在这种混乱的行业秩序下,我国国有大型煤矿经营举步维艰。
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在1998年撤销了煤炭工业部,将重点煤矿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并针对煤炭行业的问题相继颁布了若干政策,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整顿期。
二,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一)煤炭行业在市场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2008年煤炭市场上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煤炭价格由快速上涨到急速下滑的急剧动荡的情况,煤炭市场运行很不稳。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煤炭市场由供应紧张向宽松方向发展,大部分地区出现供过于求的形势,煤炭价格通过大幅度跳水下滑后,价格逐步趋于相对稳定。
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以此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今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重点合同的煤炭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10%左右,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双轨制”。
(二)煤炭行业如何在能源行业中健康发展问题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推动能源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009年2月5日在京闭幕,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
在全球能源形势剧烈波动,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考验的形势下,这次会议突出了重要举措。
1.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然而,能源形势的迅速变化让人始料不及。
从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电荒”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过剩”,煤炭、石油价格也一路下滑,能源消费需求下降,能源企业效益减少,能源投资增速放缓。
专家指出,利用当前扩张性的政策环境,推进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能源投资,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又有利于锻造能源长远保障的链条,增强能源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矛盾突出,煤炭行业内部也存在着“合同煤”“市场煤”的“双轨制”。
而且,由于大煤矿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多、散、乱,国家对煤炭生产供应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有利于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
”张国宝指出,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是必由之路。
三,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和前景秦皇岛煤炭网港口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周(3月5日-3月11日),秦皇岛港煤炭铁路调入量共计455.1万吨,较前一周的调入量(448.1万吨)下降7万吨,港口煤炭调入量整体处在较低水平,日均调入煤炭65万吨环比前一周小幅增加1万吨,3月8日秦皇港煤炭调入量一度出现55.5万吨的较低水平。
上周,调出量继续保持上升态势,装船量达到505.7万吨,突破500万吨大关,较前一周(494.6万吨)的调出水平再次增加11.1万吨,日均调出煤炭72.2万吨,较前一周日均增加1.5万吨,增幅为2.1%。
吞吐量大幅增长,秦皇岛港锚地船舶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日均锚地船舶为115艘,较上周日均增加5艘,近期电厂日耗上升,下游电厂煤炭需求增长态势明显。
调出量的继续提升使得秦皇岛煤炭库存连续两周快速下降。
瑞银证券认为,3月初已观测到阶段性的需求回暖伴随着库存下降现货价涨,但变化幅度和持续时间将受限于整体宏观经济资本面的变动,因而煤炭库存及价格变动或将呈现区间震荡格局。
东北证券认为,在对一季报成长性的判断上,去年下半年价格未收到冲击的无烟煤企业显然更有优势,兰花科创、神火股份、昊化能源等无烟煤企业具备迅速提高估值水平的潜力。
当然,低估值焦煤股吸引力仍在,建议配置的平煤股份、盘江股份都值得关注;长期最看好产量持续扩张或整合大股东资产预期较强的平庄能源、大有能源、永泰能源、神火股份和山煤国际."十二五"规划即将推出煤炭行业迎来机遇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权威人士透露,煤炭"十二五"规划或将在本月内正式公布。
该人士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其能源主体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为了保障能源供给,"十二五"末煤炭供应需将达到42亿吨,其中国内煤炭供应40.5亿吨,净进口1.5亿吨。
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煤炭需求量达到39亿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 3.8%。
考虑到国民经济实际增速和能源需求可能超出预期,煤炭进口有不确定性,为增强能源应急保障能力,产能安排略大于预测需求。
2015年,全国煤炭产能达到41亿吨。
总体判断,机会大于风险,关注未来估值提升的动力。
继续关注促使煤炭估值提升因素(经济趋底、通胀缓解、流动性改善)的确认,目前重点煤炭公司平均估值为13.6倍,预计上涨空间在30%左右。
招商证券认为,2月电力消耗增速数据表明,下游电力行业对动力煤需求已经重新启动,秦皇岛存煤大幅下降印证了沿海动力煤下游需求回暖,未来宏观政策放松预期将继续增强。
坚持政策面向上,继续建议战略性建仓煤炭股。
四,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从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看,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资源支撑难以为继。
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总量很大,但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焦煤、无烟煤等稀缺煤种资源储量尤其匮乏。
资源勘探程度低,储采比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资源回采率低,部分大矿采肥丢瘦、小矿乱采滥挖,资源开发方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二是开发布局矛盾加剧。
东部资源日渐枯竭,中部资源开发潜力变小,煤炭开发加速向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转移。
预计到“十二五”末,晋陕蒙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54%提高到近60%。
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将由煤炭调出省转为调入省,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压力增大。
煤炭长距离运输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的是在冬夏季用煤高峰期和遇有极端恶劣天气时段,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的难度和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是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
煤炭领域很多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亟待突破和创新,煤炭技术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及可靠性程度低,采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远低于先进产煤国家。
产学研融合程度较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煤炭生产建设快速增长受到制约。
小煤矿数量仍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0%以上,绝大多数装备水平差、管理能力弱、职工素质低、作业环境差。
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全国大中型矿井平均开采深度接近500米,且以年均约20米的已占30%。
超过千米的深井达30处。
随着采深增加,煤炭开采条件更为复杂,高瓦斯矿井每年增加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增加3%;占1/3产能的煤矿亟需安全改造,占1/3产能的煤矿需要逐步淘汰。
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般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依然突出。
去年11月10日,云南省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5人死亡,煤矿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
五是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大。
煤炭开采引发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地表沉陷等问题,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