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肌肉解剖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上肢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上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上肢骨骼和肌肉的解剖学观察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实验者:[姓名]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上肢骨骼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 认识上肢肌肉的分布、形态和功能。

3. 掌握上肢骨骼和肌肉的解剖学知识,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上肢骨骼标本、上肢肌肉标本。

2. 实验用具: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放大镜等。

三、实验内容1. 观察上肢骨骼(1)肱骨:观察肱骨的形态、结构,包括肱骨体、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解剖颈、肱骨小头等。

(2)桡骨:观察桡骨的形态、结构,包括桡骨体、桡骨茎突、桡骨颈、桡骨粗隆等。

(3)尺骨:观察尺骨的形态、结构,包括尺骨体、尺骨鹰嘴、尺骨冠突、尺骨茎突等。

(4)腕骨:观察腕骨的形态、结构,包括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钩骨等。

(5)掌骨:观察掌骨的形态、结构,包括掌骨体、掌骨底、掌骨颈部等。

(6)指骨:观察指骨的形态、结构,包括指骨体、指骨底、指骨颈部等。

2. 观察上肢肌肉(1)三角肌:观察三角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2)肱二头肌:观察肱二头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3)肱三头肌:观察肱三头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4)肱肌:观察肱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5)桡侧腕屈肌:观察桡侧腕屈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6)尺侧腕屈肌:观察尺侧腕屈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7)指深屈肌:观察指深屈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8)指浅屈肌:观察指浅屈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9)桡侧腕长伸肌:观察桡侧腕长伸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10)桡侧腕短伸肌:观察桡侧腕短伸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11)指伸肌:观察指伸肌的起止点、分布、形态及功能。

四、实验结果1. 上肢骨骼:通过观察,掌握了上肢骨骼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 上肢肌肉:通过观察,认识了上肢肌肉的分布、形态和功能。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臂伸肌群等肌肉。
手部
包括手掌、手背和手指 等部分,手部有多个复 杂的肌肉和神经分布。
上肢的生理功能
运动功能
抓握功能
上肢通过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 协同运动,可以实现上肢的屈伸、旋,可 以实现抓握、捏拿、推拉等多种抓握 功能。
感觉功能
上肢的皮肤和肌肉分布着丰富的神经 末梢,可以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 等多种感觉。
锁骨整体形态呈"S"形弯曲,内侧端 粗大,称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 外侧端扁平,称为肩峰端,与肩胛骨 的肩峰相关节。
锁骨全长可在体表扪及,呈长条形, 位置表浅,易于触摸辨认。
肱骨
01
肱骨是上肢最粗壮的管 状骨,位于上臂,可分 为一体两端。
02
上端膨大,有半球形的 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 节盂相关节;周围环以 关节囊。
05
上肢血管
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上肢动脉主要起自锁骨下动脉,分为腋动脉和肱动脉,其中腋动 脉又分为胸廓内动脉和肩胛下动脉。
上肢动脉的功能
上肢动脉负责向上肢输送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为上肢的肌肉、 骨骼、皮肤等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上肢动脉的病变
上肢动脉的病变包括狭窄、闭塞、动脉瘤等,可能导致上肢缺血、 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和坏死。
掌骨共5块;第1掌骨最短而 粗;第2掌骨次之;第3、4 、5掌骨依次渐短而细。掌 骨头均偏向桡侧。
指骨共14块;拇指为2节指 骨;其余各指均为3节指骨 。其中近节指骨最大;中节 指骨次之;远节指骨最小。 远节指骨头呈球形;近节指 骨头呈卵圆形;中节指骨头 呈梯形。
03
上肢肌肉
肩部肌肉
01
02
03

上肢肌肉解剖实验报告

上肢肌肉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上肢肌肉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2. 确定上肢肌肉的运动功能。

3. 学习上肢肌肉的触扪与观察方法。

实验材料与用具:1. 上肢骨骼标本2. 上肢肌肉模型3. 实验记录本4. 铅笔5. 尺子实验步骤:1. 观察上肢骨骼:首先观察上肢骨骼的结构,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了解各骨骼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观察上肢肌肉模型:接着观察上肢肌肉模型,了解各肌肉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重点关注以下肌肉:-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起始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止于桡骨粗隆。

-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起始于肩胛骨的盂下结节,止于尺骨鹰嘴。

- 肱肌:位于上臂前侧,起始于肱骨,止于尺骨。

- 肩袖肌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共同构成肩袖,负责肩关节的稳定和运动。

- 胸大肌:位于胸部,起始于锁骨、肩胛骨和肋骨,止于肱骨。

- 胸小肌:位于胸部,起始于肩胛骨,止于肱骨。

- 前锯肌:位于胸部,起始于肋骨,止于肩胛骨。

- 三角肌:位于肩部,起始于锁骨、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骨。

- 背阔肌:位于背部,起始于胸椎棘突、肋骨和髂嵴,止于肱骨。

3. 触扪与观察:在教师指导下,对上肢肌肉进行触扪与观察。

重点关注以下肌肉: - 肱二头肌:在上臂前侧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 肱三头肌:在上臂后侧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 肩袖肌群:在肩部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 胸大肌:在胸部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 胸小肌:在胸部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 前锯肌:在胸部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 三角肌:在肩部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 背阔肌:在背部触扪,可感受到肌肉的硬度和轮廓。

4. 记录与总结:将观察到的肌肉位置、形态、起止点和运动功能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上,并进行总结。

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上肢肌肉分布广泛,功能多样,主要参与上肢的运动和稳定。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桡侧腕长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14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走行:臂丛内侧束内侧根与外侧束外侧根汇合而成。 •臂部:伴行肱血管,先行于其外侧,再行于其内侧。行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肘窝:位于肱血管尺侧。 •前臂: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指浅屈肌深面(腱弓 下) 指浅、深屈肌之间 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 肌腱之间 经腕管进入手掌(行于鱼际纹深面) 分内侧支、外侧支和蚓状肌的神经。 内侧支 2条指掌侧总神经 4条指掌侧固有神经 2,3,4指相对缘皮肤。 外侧支 3支指掌侧固有神经 拇指两侧、示指桡侧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1
52
臂内侧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腋静脉内侧 下行,继而沿肱动脉和贵要静脉内侧下 行至臂中份浅出,分布于臂内侧和臂前 份的皮肤。其常和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间有交通。
53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走行: 起自臂丛内侧束
腋 静 脉 腋 动 脉
肱A内侧
臂中份浅出,伴贵要静脉
2.喙肱肌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上肢肌肉解剖Présentation2

上肢肌肉解剖Présentation2

Biceps brachial (m. biceps brachii)
Muscle superficiel de la loge antérieure
Géné.
du bras, bi-articulaire, composéde tion (LP et
Rhomboïde (m. rhomboideus)
Géné.
Ori. Traj. Term.
Act.
Muscle postérieur et profond, aplati, il est tendu entre le rachis et le bord interne de l'omoplate. Généralement constituéde 2 muscles : le Petit (m. minor) et le Grand rhomboïde (m. major)
Bord spinal de l'omoplate
Oblique vers le HT et le DD
Apophyses épineuses de C6 àC7 (Petit rhomboïde) et de D1 àD4 (Grand rhomboïde)
Elévateur et adducteur de l'omoplate qu'il colle contre la cage thoracique
Angulaire (m. levator scapulae)
Géné. Ori. Traj. Term.
Act.
Muscle latéral et profond du cou, tendu des cervicales àl'omoplate Apophyses transverses de C1 àC4 Vertical vers le DH Angle supérieur de l'omoplate Elévateur de l'omoplate en lui appliquant un mouvement de sonnette interne

运动解剖学12运动上肢的肌肉

运动解剖学12运动上肢的肌肉
运动解剖学12运动上肢的肌肉
运动上肢的肌肉
运动肩带的肌群
上提肩带的肌群
有斜方肌上部、菱形肌和提肩胛肌。该群肌近固定收缩
时,使肩带上提,如做耸肩动作等。在远固定收缩时,能
使头和脊柱侧屈、回旋、伸,如做抬头、转头等动作。
斜方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2、菱形肌(见后缩肩带的肌群)
3、提肩胛肌:起于上位四个颈椎的横突,肌纤维向后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前臂在肘关节 处屈并旋后;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肱二头肌
2、肱肌:位于肱二头肌深面。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点:尺骨粗隆。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前臂屈;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
肘关节处屈。
肱桡肌:位于前臂外侧皮下。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若与屈肩肌群一起远固定收
缩,可以完成“十字支撑”运
动。
1、背阔肌:位于躯干背面及侧面的腰背部皮下。
起点:第七胸椎至骶骨的所有椎骨棘突,髂棘和下位两肋 外面,纤维向外上前方集中。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向后内下方拉引肱骨,使上臂伸、内 收、旋内;两上臂处于上举位时,远固定收缩,则拉引躯干 向上臂靠拢(引体向上)或提肋助吸气。
止点:尺骨粗隆。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前臂于肘关节处伸,长头使上臂在 肩关节处伸;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2、肘肌:位于肘关节后外下方皮下。起于肱骨外上髁,止于耻 骨背面上部。伸肘机能同肱三头肌。
采用负重臂屈伸,倒立推(或称倒立臂屈伸)等练习可发展 伸肘肌群的力量;采用屈肘臂上举等练习可发展其伸展性。
外下方,止于肩胛骨内侧角。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远固定
时,单侧收缩使颈(带动头部)向同侧侧屈和转动,双侧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按摩、针灸等,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网球肘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 包扎、抬高患肢等,对于严重的 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封闭治疗等,对于严重的患 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肘部手术入路
肘前侧入路
肘内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等 手术。
适用于肱骨内上髁骨折、尺神经松解 等手术。
肘后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间骨折、肘管综合征等 手术。
手部手术入路
手背侧入路
适用于掌指关节脱位、肌腱修复等手术。
手掌侧入路
适用于手指骨折、腱鞘囊肿等手术。
手指侧入路
适用于指骨骨折、指神经损伤等手术。
VS
上肢的韧带主要包括肩关节韧带、肘 关节韧带和腕关节韧带等。肩关节韧 带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肩韧带等,肘 关节韧带主要有桡侧副韧带、尺侧副 韧带等,腕关节韧带主要有腕横韧带 、腕外侧韧带等。这些韧带的主要功 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限制关节的 运动。
02
上肢的神经和血管
上肢的神经分布01ຫໍສະໝຸດ 020304
上肢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肩周炎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暖 等。康复期可以进行肩部功能锻炼,促进肩部肌肉的恢复 。
网球肘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前臂肌肉锻炼,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和前臂,注意工作 姿势等。康复期可以进行前臂和手腕的功能锻炼,促进肌 肉的恢复。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
肘部局部解剖
肘部骨骼结构
肘部由肱骨、尺骨和桡骨 组成,形成肘关节。

上肢肌肉的实验报告(3篇)

上肢肌肉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上肢肌肉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上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3. 分析上肢肌肉的运动功能和协同作用。

4. 学习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上肢运动中的生理现象。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上肢骨骼模型2. 上肢肌肉模型3. 实体解剖学教材4. 记录纸和笔五、实验步骤1. 观察上肢骨骼模型:首先,我们观察上肢骨骼模型,了解上肢骨骼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等。

2. 观察上肢肌肉模型:接着,我们观察上肢肌肉模型,了解上肢肌肉的形态、位置和起止点。

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肌肉:-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和肱骨,止于尺骨。

- 肱二头肌短头: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肱二头肌长头: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肱三头肌长头: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止于尺骨。

- 肱三头肌内侧头: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止于尺骨。

- 肱三头肌外侧头:位于上臂后侧,起于肩胛骨,止于尺骨。

- 肱肌: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肩胛骨,止于桡骨。

- 桡侧腕屈肌:位于前臂前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 桡侧腕伸肌:位于前臂后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 桡侧腕长伸肌:位于前臂后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 桡侧腕短伸肌:位于前臂后侧,起于肱骨,止于掌骨。

3. 分析上肢肌肉的运动功能和协同作用:我们分析了上肢肌肉的运动功能和协同作用,例如:-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同完成上臂屈伸运动。

- 桡侧腕屈肌和桡侧腕伸肌:协同完成前臂屈伸运动。

- 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协同完成前臂伸直运动。

4. 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上肢运动中的生理现象:我们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了上肢运动中的生理现象,例如:-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是肌肉细胞内的肌纤维缩短,导致肌肉缩短。

- 肌肉放松:肌肉放松是肌肉细胞内的肌纤维伸长,导致肌肉放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拇长展肌、拇短伸肌
解剖:1.拇长展肌起于旋后肌 的下方,包括尺骨、桡骨及骨间膜,向 下在桡骨远端,于拇短伸肌腱共同共同 通过腕背第一纤维骨性鞘管,止于第一 掌骨基底的外侧。2.拇短伸肌起于桡骨 背侧,拇长伸肌起点的远端及骨间膜, 和拇长展肌一起通过第一鞘管,止于近 节指骨基底的背侧。
肘位,前臂抗阻力旋后,于其 肌腹走向扪及肌腹收缩。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桡侧腕屈肌
解剖:起自屈肌总起点
以及前臂近端屈肌深筋膜。在 前臂远端,其肌腱表浅,在腕 部桡侧大多角骨处形成单独腱 鞘,其腱向前止于第二掌骨基 底。
功能:是强有力屈腕肌,
同桡侧腕伸肌协同也有使腕关 节桡偏的作用。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自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
由C6/7神经组成。
检查:屈肘位,前臂抗
阻力旋前,于其肌腹走向扪及 肌腹收缩。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旋前方肌
解剖:起于尺骨远端1/4
屈侧,肌腹扁平,呈方形,止 于桡骨远端1/4屈侧。
功能:前臂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来
自骨间前神经,由C8~T1神经组 成。
检查:肌肉较深,单独
神经支配:桡神经,自
臂丛神经后束C6/8。
检查:抗阻力伸肘时,
可见肱三头肌收缩。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旋前圆肌
解剖:分两头(肱骨头
和尺骨头),肱骨头起于肱骨 内上髁的嵴部、内侧肌间隔及 屈肌总起点,尺骨头起于尺骨 之冠状突,在肱桡肌之深面止 于桡骨干中1/3外侧。
功能:前臂旋前,也有
些屈肘功能。
C6~7神经
检查:此肌表浅,抗阻
力屈腕并桡偏,在腕部偏桡侧 可触及此绷起的肌腱。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掌长肌
解剖:起自屈肌总起点,
起自屈肌总起点以及前臂近端 屈肌深筋膜及肌间隔。其腱较 长而扁,于腕部屈侧中间部, 止于腕横韧带。约15%~20%左 右的掌长肌先天缺如。
功能:屈腕,还有外展
拇指作用。
肌及尺侧腕伸肌协同腕尺偏。
神经支配:尺神经。由
C8~T1神经组成。
检查:紧握拳,并抗阻
力屈腕,在腕部偏尺侧可触及 其绷起肌腱。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指深屈肌
解剖:起于尺骨屈面近侧 1/3~1/2、骨间膜及深筋膜。(其肌腹 较大,可分两部分:外侧部分形成一独 立的肌腱至示指;内侧部分较大,形成 一粗大的肌腱,致腕部分成三股,分别 至中指、环指及小指。在进入手掌之前, 三股肌腱排列成片状,并无明显界限, 因此只有示指具有独立屈指功能。), 止于示、中、环、小指末节指骨基底。
检查:在前臂中立位,
抗阻力屈曲肘关节,在肘及前 臂近端之桡侧可见该肌收缩。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肱三头肌
解剖:其长头起自肩胛
盂下粗隆,外侧头起于肱骨绕 神经沟之上后侧,内侧头起于 桡神经沟下方整个肱骨干后侧。 越过肘关节止于尺骨鹰嘴。
功能:伸肘关节。其长
头起于肩胛骨,因此对肩关节 右辅助性后伸及内收作用。
神经支配:均由肌皮神经 支配,来自C5~6神经。
检查:位置表浅,前臂旋 后位,抗阻力屈肘时可见肱二头肌 收缩,在其远端深部为肱肌。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肱桡肌
解剖: 起自肱骨外上
髁嵴之上1/3处,止于桡骨下端 的外侧。
功能:屈曲肘关节,当
前臂于中立位时力量最大。
神经支配:绕神经,其
纤维来自C5/6神经。
功能:主要屈远指间关节,继 续作用可 屈曲近侧指间关节。在屈曲 手指关节后还可以屈曲掌指关节。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及尺神经, 由C8~T1组成。正中神经支配示、中指, 尺神经支配环、小指的指深肌腱。
检查:检查者固定患者手指之 近侧指间关节于伸直位,主动屈曲末节, 即为指深屈肌功能。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不易检查。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旋后肌
解剖:扁平呈菱形,一
部分起于肱骨外上髁、肘关节 桡侧副韧带及桡骨头环状韧带, 另一部分起于尺骨上端外侧。 肌纤维向下,绕过桡骨后外侧, 止于桡骨前方。
功能:前臂旋后,当屈肘
时由于肱二头肌的协同作用, 旋后力量较强。
神经支配:桡神经,来自
C6神经。
检查:(同旋前圆肌)屈
上肢肌肉
肩胛带 肌



上臂肌肉和前臂肌来自手内 在肌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肱二头肌及肱肌
解剖:肱二头肌的起点有 两个,长头起自肩胛盂上粗 隆, 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主要在 桡骨结节前部(桡骨粗隆)肱肌起 于肱骨干远端1/2以内及内侧肌间 隔,止于尺骨冠突下部)。
功能:肱二头肌主要是屈曲 肘关节及前臂旋后。肱肌 主要功能为屈肘。
• 指浅屈肌 解剖:内侧头起自屈肌总起点, 尺侧副韧带及尺骨冠突基底的内侧缘,外侧 头起自桡骨中上1/3处的屈侧。其肌腱分成四 股,在前臂下端排成两层,浅层二肌腱至中 指及环指,深层二肌腱至示指和小指。在近 节指骨中部,指浅屈肌腱分成两束,并转向 指深屈肌腱的背侧,两束相互交叉后止于中 节指骨中部。指浅屈肌腱之肌腹相关间较为 独立,故可以单独收受,分别屈曲手指。 功能:屈曲近指间关节,在屈指 后继续收缩,还可屈曲掌指关节。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由 C8~T1组成。 检查:检查时可利用指深屈肌相 连成片特点,分别检查各手指浅屈肌及肌腱 的功能。(此方法对于示、小指检查不准确: 因示指有独立的指深屈肌腱,小指在手掌部 有环小指屈指浅肌腱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 间有纤维连接,当拉住中、环、小指示,小 指屈指浅肌腱不能发挥作用,无法屈近侧指 间关节)。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拇长屈肌
解剖:起自于桡骨干屈侧1/3 及骨间膜,其肌腱位于肌腹一侧, 在腕管内位于桡侧的最深层,经拇 指内的腱鞘,止于拇指末节指骨基 底,此肌在手掌内无蚓状肌及键钮 附着。
功能:屈曲拇指指间关节, 继续作用可屈曲掌指关节。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由 C8~T1神经组成。
检查:检查时应将患者腕关 节及拇指掌指关节固定,令患者主 动屈曲指间关节,以此检查拇长屈 肌功能。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
由C7~8神经组成
检查:拇指外展位,抗
阻力屈腕,可见到并可触及掌 长肌腱。
精品课件
上臂及前臂肌
• 尺侧腕屈肌
解剖:尺侧腕屈肌
(肱骨头和尺侧头)之肱骨头 起自屈肌总起点、前臂近端屈 肌筋膜及肌间隔。尺侧头起于 尺骨鹰嘴的内侧缘,尺骨上部 之后侧缘,其肌腱止于豌豆骨。
功能:屈腕。尺侧腕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