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肌群功能解剖学

合集下载

《运动治疗技术》第四章 肌力训练(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第四章 肌力训练(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

运动学概要
膝部肌群运动学概要
伸直:股四头肌收缩可使膝关节伸直
屈曲: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通过膝关 节屈伸轴后面的肌肉收缩可以使膝关节屈曲 内旋:半腱肌、半膜肌、腘肌、股薄肌和缝匠 肌收缩引起
外旋:股二头肌,阔筋膜张肌可起到协助膝关 节外旋的作用
踝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
跖屈: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趾长屈肌 背屈:胫骨前肌、拇长伸肌及趾长伸肌 内翻: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拇长伸肌 及 趾长伸肌收缩引起 外翻: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拇 长伸肌及趾长伸肌收缩引起
踝部肌群
足肌
足背肌:在趾长伸肌腱深面,包括短伸肌和趾 短伸肌,分别助伸拇趾和第2~4趾 。 足底肌:与手掌肌相似,分3群。内侧群3块, 为拇展肌、拇短屈肌和拇收肌。外侧群2块, 为小趾展肌和小趾短屈肌。作用各如其命名。 中间群分3层(略)。
髋部肌群的运动学概要 前屈: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 张肌收缩引起 后伸: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 半腱肌收缩引起 外展: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和臀 大肌上部纤维收缩可使髋外展 内收: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 和大收肌同时收缩可使髋关节内收
髋后伸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及前 臂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 端腘窝上并向下施加阻力。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后伸髋。
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1~3级:
◆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坐立在床边,一手放
肌力1~3级:
踝内翻或外翻肌群肌力增强技术
患者体位:仰卧位,踝关节中立位(内翻)或轻度跖屈(翻)。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坐位,一手握住小腿远端固定在桌面,内翻时另 一手握住足内侧缘,外翻时另一手握住足外侧缘。 方法:1级肌力时治疗师给予助力帮助内翻或外翻踝,2~3级肌力时只 固定小腿远端,不予内翻或外翻踝助力。 肌力4~5级: 患者体位:坐位,小腿垂于床沿,足放在治疗者的大腿上。 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坐位,一手握住小腿远端,当增强内翻肌群肌力 时,另一手握住足的内侧缘并向下施加阻力;当增加外翻肌群肌力时, 另一手握住足的外侧缘向下施加阻力。 抗阻力方法:患者抗阻力全范围内翻或外翻踝。

人体解剖学上肢肌下肢肌

人体解剖学上肢肌下肢肌
作用:使足外翻和屈踝关节(跖屈)。
长伸肌
20
(三)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肠肌外侧头
比目鱼肌
关节。
跟腱
21
2.深层 有4块肌 (1)腘肌
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腘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2) 趾长屈肌
(3)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第2~5趾。
桡动脉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4.第四层 旋前方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
旋前方肌
7
(二)后群(10块)浅、深两层
1.浅层 有5块肌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作用:主要为伸腕,还可使腕外展。 肘肌 作用:伸腕、腕外展。 尺侧腕屈肌 作用:伸指和伸腕。 作用:伸小指。 作用:伸腕,使腕内收。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9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10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
屈肌支持带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 3.半膜肌
作用:后群3块肌可以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19
三、小腿肌
(一)前群 有3块肌 1.胫骨前肌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2.趾长伸肌 3. 长伸肌
作用:伸踝关节、伸趾。 作用为伸踝关节、伸足 趾。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
(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六、上肢筋膜
15
下肢肌 一、髋 肌

下肢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下肢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下肢解剖学知识点整理人体的下肢是指从髂骨到足部的一条支持身体重量、提供运动和平衡的重要部位。

下肢由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组成,包括大腿骨、胫骨和腓骨等多个骨骼结构。

下面将对下肢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髋关节:髋关节是下肢连接骨盆的关节,由髂骨、耻骨和股骨组成。

髋关节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可实现屈曲、伸展、外展、内旋和外旋等运动。

髋关节还由关节囊、韧带和滑膜等结构组成。

大腿骨:大腿骨是下肢最长的骨骼,由股骨头、股骨颈和股骨干组成。

股骨头与髋臼形成髋关节,股骨干在膝关节以下与胫骨和腓骨相连。

股骨内外侧都有一条骨脊,分别称为胫侧骨脊和腓侧骨脊。

大腿骨是支撑体重和保持姿势平衡的主要骨骼。

膝关节:膝关节是连接大腿骨和胫骨的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

它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组成。

膝关节具有屈曲、伸展和旋转等多个运动方式,是下肢承重和运动的重要关节。

胫骨和腓骨:胫骨和腓骨是构成小腿的两根骨骼。

胫骨位于内侧,适于承受体重,主要负责支撑和稳定。

腓骨位于外侧,主要参与肌肉的运动和动作。

踝关节:踝关节连接胫骨和腓骨与跟骨的关节,是下肢的末端关节。

它具有屈曲、伸展、内翻和外翻等运动方式,是保持身体平衡的关键关节。

除了骨骼结构和关节,下肢还包括肌肉、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

大腿肌群包括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肉,这些肌肉参与支撑和运动控制。

下肢还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主要通过大腿动脉和下肢动脉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此外,神经也在下肢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坐骨神经、股神经和腓肠神经等。

综上所述,下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下肢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领域。

通过了解下肢的骨骼、关节、肌肉、血管和神经等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下肢的运动机制、承重能力和平衡调节。

这对于临床诊断、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下肢解剖学知识的整理和掌握对于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肢肌骨系统解剖学模型研究

下肢肌骨系统解剖学模型研究

[摘要] 下肢肌骨系统由骨骼、肌肉、肌腱、韧带组成,健康的下肢肌骨系统能支撑身体活动,为人体内的各个脏器系统提供基础保护。

骨肌系统有很好的免疫功能,它能制造血细胞,而其中坚硬的骨骼表层为血细胞的诞生提供保护膜,像下肢腿骨、髋骨、中的红骨髓是人体循环系统与白细胞活动的源泉。

长期以来,人体运动机制和运动规律备受国内外生物学家广泛关注,同时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已经比较广泛的应用并参与医学当中,为了更充分了解下肢肌骨系统的方方面面,必须利用现代先进测量技术,建立解剖学模型,为推算人体下肢肌肉起止点的空间位置提供科学参数。

基于此背景,笔者对下肢肌骨系统解剖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目标。

[ 关键词] 下肢肌骨系统;解剖学模型;研究该文使用近景测量技术对人体的下肢肌肉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建立直线性变换公式,求解人体下肢肌肉的三维空间坐标,最后连接坐标生成解剖学模型,根据获得的模型推算人体合理的下肢肌肉起止点。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认为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实验材料及方法11 主要仪器及实验对象。

111主要仪器。

主要仪器包括经纬仪、照相机、立体坐标测量仪、人体测量仪、三维坐标量测控制框架及固定夹具、计算机等。

112 实验对象。

尸体五具,三男两女,年龄范围在27~48 岁之间,身高在163~180 之间,实验对象四肢健全,无明显病理性疾病。

12 标本制备与肌肉附着点的标定。

121 下肢肌肉摄影测量标本的制作。

将几具实验对象分别沿着第十二胸椎的下方平面横切,该位置上部的身体放置不用,主要保留下肢各部,着重注意髋、膝盖、脚踝三个点的肌肉,将这三部分的肌肉标定作为坐标起止点。

将下肢平放,沿肌肉的纹理切除附着在骨骼表面的肌腱,完成后用木螺丝固定在起止点上,木螺丝作为标记物需区别记好。

保留下肢各个关节上的韧带和关节囊,为后期的研究和模型建立做准备。

122肌肉起止点位置的确定。

左下肢的解剖学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左下肢的解剖学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左下肢的解剖学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左下肢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它承担着支撑身体重量、行走和运动的功能。

它由多个结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等。

了解左下肢的解剖学名和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左下肢的解剖学名及其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区域的结构和功能。

}}}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左下肢解剖学名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左下肢解剖学名的定义,主要结构和组成,以及其功能和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左下肢解剖学名的重要性进行总结,讨论其应用领域和意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左下肢解剖学名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左下肢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医学生、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提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对左下肢解剖学名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展医学领域的知识边界,为未来的医学进步提供基础和借鉴。

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左下肢解剖学名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潜在的研究方向。

2.正文2.1 左下肢解剖学名的定义左下肢是人体解剖学中与右下肢对称的一侧下肢,包括髋骨、股骨、腓骨、胫骨和足部的骨骼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肌肉、血管、神经和软组织。

左下肢解剖学名指的是对左下肢各个部分的命名和描述,这些名字往往来源于拉丁文或希腊文,用以准确描述解剖结构的位置、形状和功能。

左下肢解剖学名的定义涉及了诸多术语和名词,如股骨、胫骨、腓骨、胫前肌、比目鱼肌等。

这些名词不仅仅是对解剖结构的称呼,更是医学界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基础。

通过了解左下肢解剖学名,能够帮助医学从业者准确描述和理解解剖结构,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因此,对左下肢解剖学名的深入了解是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肢局部解剖学-19

下肢局部解剖学-19

下肢下肢的上界,前方以腹股沟【深面有腹股沟韧带】、髂嵴前部腹部分界后方以髂嵴后部和腰部分界,内侧以股沟与会阴分界。

下肢可以分为臀部股【大腿】小腿足膝关节后面的菱形窝成腘窝下肢深筋膜较厚,呈套状包绕深部结构,在臀部称臀筋膜在股部称阔筋膜【阔筋膜自内侧外侧后三方面向深部发出三个肌间隔,伸入肌群之间,附于股骨粗线,形成三个骨筋膜鞘,将大腿分为股前股后股内侧肌群】在腘窝称腘筋膜,在小腿称小腿筋膜,小腿深筋膜在外侧部向深部发出前后两个肌间隔,附着于腓骨的前外和后外两缘,胫腓骨和小腿骨间膜共同围成三个骨筋膜鞘。

将小腿肌分为前后外侧三个肌群小腿也相应分为前后外侧三区第一节股前区和股内侧区【一】浅筋膜1.股前区上部的浅筋膜浅层富含脂肪,与腹前壁的Camper筋膜相延续深层膜性层腹前壁的Scarpa筋膜下延,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与阔筋膜相融合。

2.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的浅静脉足背静脉弓内侧端----内踝的前方-----小腿的内侧【伴隐神经上行】-----股骨内侧髁后方----大腿内侧行向前上【伴股神经内侧皮支行向前上】----大腿前面----隐静脉裂孔【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穿隐静脉裂口,注入股静脉。

大隐静脉在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有隐神经伴行。

大隐静脉的5条属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腹壁浅静脉:起自脐以下腹前壁旋髂浅静脉:起自髂前上棘阴部外静脉:起自外生殖器以上三条静脉均有股动脉发出的同名动脉伴行。

股内侧浅静脉:起自股内侧股外侧浅静脉:起自股外侧五条静脉注入大隐静脉的形式有多种,有丰富的吻合,大隐静脉与深静脉有交通支相连[小腿2/3 ,股部下1/3为最多]。

大隐静脉约有9-10对瓣膜,交通支内亦有瓣膜,瓣膜方向朝深部开放,防止血液逆流。

大隐静脉和它的属支可发生静脉曲张,治疗时必须熟识其属支和检查静脉瓣膜的功能是否完好,以便选择适当的手术大隐静脉上段的体表投影:耻骨结节外侧2横指处作一垂线腹股沟下方两横指处作一与沟平行的线从两线的交点作直线到收肌结节。

下肢肌肉讲解

下肢肌肉讲解

下肢肌肉讲解
下肢肌肉主要包括大腿肌肉、小腿肌肉和足部肌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支撑身体、行走和跑跳等动作。

大腿肌肉主要包括前侧的股四头肌、后侧的腘绳肌和内侧的髋内收肌群。

股四头肌由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组成,主要负责膝关节的屈曲动作。

腘绳肌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长头组成,主要负责膝关节的伸展动作。

髋内收肌群由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和大收肌组成,主要负责髋关节的内收动作。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前侧的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后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胫骨前肌主要负责踝关节的背屈动作,趾长伸肌主要负责脚趾的背屈动作。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主要负责膝关节的屈曲动作。

足部肌肉主要包括前侧的趾短伸肌和后侧的足底肌肉群。

趾短伸肌主要负责脚趾的伸展动作,足底肌肉群则包括趾长屈肌、趾短屈肌、足底方肌和蚓状肌等,主要负责足部的各种动作,如抓地、抬高等。

总之,下肢肌肉对于保持身体平衡、行走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下肢肌肉的问题或疑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健身教练。

断层解剖学-下肢

断层解剖学-下肢
【刺灸法】侧卧或俯卧,侧卧时伸下足屈上足,当股 骨大转子之上后方取穴。针法:(1)直刺,向外生殖 器方向,深2—3.5寸。感应;局部酸胀、或麻电感向 下肢放射。(2)直刺,向髋关节方向进针,深2—2寸。 感应:酸胀感扩散至髋关节腔。
【进针层次解剖】
皮肤
皮下组织
臀大肌
坐骨神经:该神经正当穴位, 若进针准确,常可刺中,从 而产生强烈的向大腿、小腿 直至足部放射的触电样感。
3、神经血管束:
足底内侧沟:走行内侧神经血管束,包括足底 内侧A、V(居内侧)、足底内侧N。
足底外侧沟:走行外侧神经血管束,包括足底 外侧A、V(居外侧)、足底外侧N。
第一层—— 第二层——
足底方肌 第三层—— 第四层——骨间跖侧肌、骨间背侧肌、腓骨长、
短肌腱
第二部分 断层解剖
经髋关节的横断层 CT
大肌深面,营养臀大肌;深 支分为上、下2支,位于臀 中肌深面,营养臀中肌和 臀小肌。 ②臀上神经:伴臀上A深支, 亦分为上、下2支。
梨状肌下孔由外到内侧 有:坐骨N、股后皮N、臀 下N、臀下血管、阴部内AV、 阴部N。
髋关节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髋臼周缘 附有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在冠状断面上呈尖向 下外的三角形。髋臼中央凹陷为髋臼窝,内被脂肪 组织充盈,在其下部有一宽而深的髋臼切迹,被髋 臼横韧带封闭。股骨头呈半圆形,其关节面约为圆 球的2/3,几乎全部纳入臼内。髋关节关节囊紧张 而坚韧,被多条韧带加强。囊内有髋臼横韧带、股 骨头韧带和轮匝带,囊外有前方的髂股韧带、内上 方的耻股韧带和后上方的坐股韧带。
(三)腘窝:
[境界] 上外侧界:股二头肌 上内侧界:半腱肌
半膜肌
下内侧界: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侧界:腓肠肌外侧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收肌部位:大腿内侧深层。起点:坐骨结节、坐 骨支和耻骨下支。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 股骨内上髁。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伸 和外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耻骨肌、长收肌、大收肌
• 出现问题会导致弹响髋 膝关 节内侧疼痛,外展 屈曲髋关 节受限。
小腿三头肌
• 起、止点: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起自股 骨内、外侧髁,约在小腿中点处移行为 腱性结构;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后 部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肌束向下移形 为肌腱。
• 三个头会合,在小腿的上部形成膨隆的 小腿肚,向下续为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 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 前倾倒。
• 出现问题导致膝关节疼痛,跟骨 脚底 小 腿疼痛,劳累受凉加重。
腓骨长肌
•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使足外翻,腓 骨长肌和腓骨短肌能使踝跖屈。
• 耻骨肌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功能:近固定时,使 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 骨盆前倾。长收肌和短收肌部位:
• 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 肌深层。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 起自耻骨下支外面。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 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功能:近固 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 收缩,使骨盆前倾。
•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 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 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定时, 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 姿势。
• 股四头肌出现问题可表现为膝关节疼 痛 肿胀 弹响 无力。走路软腿,久 坐时站立困难,髌韧带附近疼痛,胫 骨粗隆附近疼痛。
缝匠肌
• 上方附着在髂前上棘,下方 附着在胫骨上段内侧面。
• 具有屈曲 外展 外旋髋关节, 屈曲 内旋膝关节作用。
• 出现问题造成髂前上棘附近 疼痛,大腿前面疼痛,膝关 节内侧疼痛,踢毽子动作出 现疼痛,4字试验+ 。
股二头肌
• 下方附着在腓骨头和胫骨外侧髁, 上方分为两头,长头附着在坐骨结 节,短头附着在股骨粗线外侧。
• 具有后伸外旋髋关节,屈曲外旋膝 关节的功能。
• 可出现坐骨结节处疼痛,膝关节外 侧疼痛,屈膝下蹲 上下楼梯加重。
半腱肌 半膜肌
• 半腱肌起至坐骨结节,止于胫骨 上端的内侧;
• 半膜肌起自坐骨结节,下端止于 胫骨内侧髁伸髋关节,屈膝关节 并微旋内作用。
• 功能同股二头肌相似
耻骨肌、长收肌、大收肌
• 第三腓骨肌能使踝背屈。 • 出现问题表现为膝关节 小腿外侧疼
痛,脚趾麻木等
感谢大家!
下肢肌群功能解剖学
临邑县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臀大肌
• 上方附着在髂骨后面,骶骨背面, 下方分为两部分前部纤维连接到 髂胫束,后部纤维附着到股骨臀 肌粗隆。
• 臀大肌能使髋关节后伸、外旋, 前部纤维能使髋关节外展,后部 纤维能使髋关节内收。
• 出现问题可导致腰骶部疼痛、骶 髂关节处、尾骨疼痛,上坡疼痛 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臀中肌
• 上方附着在髂骨的前后臀线之 间,下方附着在股骨大转子外 侧。
• 是人体最重要的外展髋关节的 肌肉,前部纤维能使髋关节屈 曲 内旋,后部纤维能使髋关节 伸展 外旋。
• 出现问题可导致髂脊 臀部 腰 骶部疼痛,髋关节外展无力。
臀小肌
• 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部,上方 附着在前后臀线之间的髂骨外 面,下方附着在股骨大转子的 前缘。
• 具有外展内旋髋关节功能轻 微屈髋功能。
梨状肌
•梨状肌属于深部旋髋肌,内 侧附着于骶骨前面第2.3.4骶 前孔边缘,外侧附着在股骨 大转子上缘。 •具有外展 外旋髋关节,稳 定髋关节功能。 •出现问题常表现出比较剧烈 的腰臀腿部疼痛,内收内旋 时加重,外展外时旋消失。
股四头肌
•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 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 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 内侧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