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百度版

《人体解剖学百度版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战国时代(公元前500 年)的第一部医学著作 《内经》中,就已明确 提出了“解剖”的认识 方法,以及一直沿用至 今的脏器的名称 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 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都进 行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 论著。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 作是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对血液 运行、神经分布及诸多脏器 已有较详细而具体的记叙,
新陈代谢包括两方面:物质代谢和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机体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自外界摄
取营养物质,并在体内经过化学变化以及不断地向 外界排出自身和外来物质的分解产物,这一过程称 为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相伴随的是能量的摄取
及其在体内的转换、利用、贮存和排出,这个过程 称为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是能量代谢的基础,是能 量的根本来源。
呼吸系统
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 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 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 进 行气体交换。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 感受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 激,并产生适当的应答 脊神经 脑神经 内脏神经系 感觉器官神经
内分泌系统
• 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 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 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 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 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 胸腺和性腺等。
21世纪,一些新兴技术如示踪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培养技术 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等在形态学研 究中被广泛采用,使这个古老的学 科唤发出青春的异彩,尤其是神经 解剖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剑突
(三)肋
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分真肋、假 肋和浮肋三类。肋骨属扁骨,包括肋头(与胸椎 肋凹相关节)、肋颈、肋结节(与相应胸椎横突肋 凹相关节)、肋角、肋体、肋沟(内面近下缘处, 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真肋——1~7对; 假肋——8~10对;浮肋——11~
12对;
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 连接形成的结构。
蝶蝶筛八家还)













1.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份。 额骨
2.颞骨
参与构成颅底
和颅腔的侧壁,

分为:

鳞部
鼓部 岩部
鳞 部
鼓 部
岩 部
3.筛骨 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
筛 板

鸡冠



垂 直 板
4.蝶骨 位于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
小翼
大翼



5.顶 骨
筛板
蝶窦
犁骨 骨腭
筛窦 上颌窦
(3)鼻旁窦 鼻旁窦的位置与开口
名称 额窦
筛窦
蝶窦 上颌窦 (4)骨性口腔
位置 眉弓深面
筛骨迷路
蝶骨体 上颌骨体
开口 中鼻道前部 前群 中鼻道 中群 中鼻道 后群 上鼻道 蝶筛隐窝
中鼻道
额窦
蝶窦
筛窦 上颌窦
(四)新生儿颅的特征 特征 脑颅远大于面颅,面颅/全颅为1/8;颅囟(前囟、后 囟、蝶囟、乳突囟)。
棘突
椎体

正常人体解剖学完整

正常人体解剖学完整

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外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相通,称鼻旁窦。

共四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

3.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蝶,颞四骨的会合处称为翼点。

此处骨质较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4.骨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骨膜内层上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时功能最为活跃。

5.椎间盘:连接在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

有连接和缓解冲击的作用。

6.骨盆界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又为小骨盆的上口,由骶骨的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共同围成。

7.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和淋巴管等。

临床皮下注射,即将药物注入浅筋膜内。

8.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

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

结构分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滑膜层又分为包于肌腱表面的脏层和紧贴纤维层内面的壁层。

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与骨面的摩擦。

9.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一段叫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空肠到肛门的一段叫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和大肠。

10.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通道11.轮廓乳头:在舌上面的粘膜表面,有7~11个体积最大的突起,排列在界沟的前方,乳头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内含味蕾,司味觉。

12.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的左后壁上有一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其下端的乳头状突起,叫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13.麦克伯尼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置,位于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该处有明显的压痛。

最全人体解剖学图谱

最全人体解剖学图谱
放射影像技术
利用X射线、CT和MRI等放射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无创性检查, 以获取内部结构和组织形态的信息。
超声影像技术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人体软组织和器官的形态,适用于实时监测和 诊断。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内窥镜、显微镜等光学设备对人体内部进行观察,适用于组 织结构和细胞水平的观察。
人体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定义
03
详细描述: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的构造和功能, 包括骨骼、肌肉、内脏、神经系统等各个部分。通过了解 人体解剖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疾病 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医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是 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是 医学生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它 不仅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理论支持,还 为手术操作、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 重要的指导。此外,人体解剖学还为 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 资料和经验。
运动康复
根据运动员的解剖学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促进其快 速恢复。
运动生物力学
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 效率。
05
人体解剖学研究展望
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人体解剖学与生物化学物理地质材料 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深入 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促进医学和相 关领域的发展。
人体解剖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人体解剖学领域,通过图像识别和 分析,提高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更加精确的人 体结构模型,为医学教育和培训提供更好的模拟工具,提高 医学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正常人体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它分为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两部分。

大体解剖学主要借助解剖器械切割尸体,用肉眼观察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

而显微解剖学则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放大作用来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大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1.运动系统,包括骨学、关节学和肌肉学,主要研究人体的运动器官及其组成、连接和运动方式。

2.内脏学,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主要研究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主要研究血液流动和循环的机制以及器官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4.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主要研究感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等,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6.内分泌系统,主要研究内分泌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激素的产生与作用。

显微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

细胞学主要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组织学则进一步研究组织的类型、组成和功能。

以上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

人体解剖学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构造及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及生理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包括人体组织的构造及细节的研究,以及组织器官的功能研究。

解剖学包括比较解剖学、发育解剖学、形态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免疫解剖学等方面。

它是形态学、生理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医学临床研究的重要依据。

人体大致由头、颈、躯干及四肢组成。

从解剖学体系上看,全身可以划分成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肢体、肌肉等主要部位。

其中,头部包括颅、眼、耳等多个器官;颈部包括颈部软骨、脊柱、颈椎等;胸部包括胸腔、胸膜、心脏、肺脏、大血管、淋巴管等;腹部包括腹腔、腹膜、肝脏、胆囊、胰脏及腹股沟等;肢体包括手臂、腕、掌、足臂、足踝等;肌肉赋有支持、改变人体姿势及机械活动等功能。

正常人体内部大多数组织器官都有一定的解剖结构,如果这一结构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人体功能受损,甚至出现疾病。

因此,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及功能是了解和预防人体疾病的基础和关键。

解剖学的发展也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比如骨骼解剖学及肌肉解剖学,还有呼吸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解剖学,泌尿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解剖学等等,它们构成了人体机械功能及机理的基础。

从解剖学角度看,人体内有两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即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调节肌肉、血管、内脏等器官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它又称为主要神经系统,它包括了头部、脊髓、迷走神经及自主神经四大部分。

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涉及到激素分泌的调节系统,它的调节对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与生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主要有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腺体。

人体组织与器官解剖结构的构造复杂,细微错综,蕴藏着莫大的宝藏。

未来,通过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将更好地探索与认识人体内部的神奇机械,以求开发出更有效的医疗理疗手段,服务人类健康与福祉。

人体解剖学介绍

人体解剖学介绍

人体解剖学介绍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科学,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生理功能等方面。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

人体解剖学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向:系统解剖学和区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构成和功能,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区域解剖学则以区域为单位,研究人体的不同区域的结构和组织,如头颈部、胸腔、腹腔、骨盆等。

人体解剖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尸体解剖、活体解剖、镜下解剖、影像学解剖等。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解剖成为人体解剖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包括X线摄影、CT扫描、MRI等。

人体解剖学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人体解剖学也为手术的规划和操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为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提供基础知识。

总之,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科学,对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1、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纤维环为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

髓核是富有弹性的胶状物,位于推间盘的中部偏后方。

椎间盘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

2、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之间全部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下达膈,上至胸廓上口。

3、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

壁内有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可感受血压变化的刺激。

4、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眼科称眼底,该处有圆形隆起,称为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汇集而成,该处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出入。

5、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

6、椎间孔: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上切迹围成一孔,称椎间孔。

7、咽隐窝:在鼻咽部,咽鼓管园枕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凹陷称咽隐窝,为鼻咽癌好发部。

8、气管杈:气管向下至第4、5胸椎体交界处(相当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杈9、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10、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多数轴突有髓鞘,颜色苍白,称为白质。

11、内侧丘系交叉:由薄束核、楔束核内的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呈弓形走向延髓中央管的腹侧,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折向上行,组成内侧丘系。

12、齿状线:各肛瓣的边缘与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

13、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该区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无论在膀胱膨胀或收缩时,粘膜经常保持平滑状态。

膀胱三角是肿瘤和膀胱结核的好发部位。

14、声门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

15、精索:是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深环延至睾丸上端,其主要成分为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丛和淋巴管等,其表面包有被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骨盆
5
髂后上棘 髂结节 髂嵴 髂后上棘
髂骨翼
髂 髂粗隆
前 上

髂窝 弓状线
髂骨体

髂前下棘 耳








6棘
髂嵴最高点平第4腰椎棘突 7
坐骨
坐骨大切迹
坐骨结节
坐骨棘 坐骨小切迹
8
耻骨
髂耻隆起
耻骨梳 耻骨结节 耻骨联合面
9
股骨 位于大腿
上端 体
下端
前面
后面 10
(二)自由下肢骨 1. 股骨
29
股四头肌
全身中体积最大的肌肉。
股直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股中间肌
向下延续为髌韧带, 止于胫骨粗隆
30
功能: 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
31
32
• 缝匠肌
位置: 位于大腿内侧浅层
是人体中最长的肌肉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内 侧面。
33
作用:屈膝屈髋
34
后群
• 股二头肌 • 半腱肌 • 半膜肌
35
股二头肌
位置:位于大腿后外侧浅层,为梭形肌。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
短头起自股骨粗线。 止点:止于腓骨头。
36
• 半腱肌
起于:坐骨结节 止于:胫骨上端内侧
• 半膜肌
起于:坐骨结节 止于:胫骨内侧髁
位置:位于大腿后内侧,半膜
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 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人 下体 肢解 部剖 )学
1
下肢带骨:髋骨 下肢骨
自由下肢骨:股骨、膑骨、胫骨和腓骨、
下肢骨的连接
跗骨、跖骨、趾骨 下肢带连接
自由下肢骨连接:髋关节、膝关节、
下肢肌 盆带肌(髋肌) 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胫腓连接、足关节
2
一、下肢骨
① 股骨 ② 腓骨 ③ 胫骨 ④ 髌骨 ⑤ 髋骨
3
(一)下肢带骨 髋骨 :髂骨、耻骨 、坐骨
37
大腿后群肌
功能:屈膝关节 伸髋关节
38
39
内侧群
位于: 大腿内侧,合称为内收肌群,分
为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大收 肌和股薄肌。
40
41
42
小腿肌
前群 外侧群 后群
43
趾长伸肌
前群
胫骨前肌
外侧群
腓骨长肌
拇长伸肌
小腿肌
腓骨短肌
44
小腿三头肌:
位置:位于小腿的后部浅层,
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合成。
结构:腓肠肌有内、外侧两个头,呈梭
形。比目鱼肌一个头,形似比目鱼。
腓肠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
内、外上髁。
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
止点:以跟腱形式止于跟骨结节。
小腿肌后群
比目鱼肌
45
46
47
48
足肌
足背肌 足底肌49足弓:是由跗骨、跖骨的拱形砌合 ,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等具有 弹性和收缩力的组织共同构成的 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可分为纵弓 及横弓。
18
躯体
侧屈
前屈
19
20
• 阔筋膜张肌
起点:起于髂前上棘。 止点:该肌在大腿外侧移行 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 使阔筋膜紧张并屈髋关节。
21
后群
•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 梨状肌
22
1.臀大肌 位置:位于臀部皮下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 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
23
趾骨
14
下肢肌
• 髋肌 • 大腿肌 • 小腿肌 • 足肌
15
髋肌
前群 1. 髂腰肌 腰大肌 髂肌 2. 阔筋膜张肌
16
1. 髂腰肌 位置: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起点:
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 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
止于股骨小转子。
17
髋关节
前屈
外旋
近固定时,使大 腿伸和外旋。上部肌 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 下部使大腿内收。
24
25
臀中肌和臀小肌
被臀大肌覆盖 起于髂骨外面 止于股骨大转子 功能:外展大腿
26
梨状肌
起点:骶骨前面 止于:股骨大转子
梨状肌
27
功能: 大腿外展和外旋; 骨盆转向对侧。
28
大腿肌
前群
股四头肌 缝匠肌
内侧群
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大转子
股骨头 股骨颈
小转子 臀肌粗隆
外侧髁、外上髁
内侧髁、内上髁
髁间窝
11
2. 髌骨
包于股四头肌腱内
最大的籽骨
前面
后面
12
3. 胫骨和腓骨 髁间隆起 内侧髁 胫骨粗隆
腓骨位于小腿的外侧 胫骨位于小腿的内侧
内踝
外侧髁 腓骨头 腓骨颈
外踝
13
4. 足骨:
跗骨 7块 跖骨 5块 趾骨 14块
跗骨
跖骨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