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的营养器官→根
第3章植物营养器官-根

侧根的发生
(2)侧根发生的位置
• 侧根在母根上发生的位置,在同一种植物上常
常是较稳定的,这是由于侧根的发生和母根的
初生木质部的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侧根的发生
• 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在对着 初生韧皮部或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 • 在三原型、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 生木质部发生的 • 在多原型的根上,侧根是对着初生韧皮部的
• 由于侧根的位置有一定,因而在母根的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 侧根常较规则地纵列成行
三、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侧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 经生长分化后形成的结构叫次生结构,这 种分裂活动使根的直径增粗和形成周皮的 生长为次生生长。(双子叶植物) 根的侧生分生组织:* 维管形成层 * 木栓形成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由中柱鞘细胞发生,连接成环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不等速分裂,形成层环由多角形变为圆形 •等速分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 次生 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 轴向系统: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纤维等 径向系统:射线 (木射线、韧皮射线)
2、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形成层的发生:开始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 力而形成,以后的发生逐渐内 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向外形成大量木栓,向内形 成栓内层,木栓、栓内层与 木栓形成层合称周皮 周皮的作用:次生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
根和根系的类型
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和根系的类型
根和根系的类型
2、根系: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
• • • • 根系的类型: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 根系的分布:根系有深根系和浅根系 大多数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主根深达10~20米 单子植物的须根系则入土较浅,如禾本科植物 的根系入土一般仅有20~30厘米 • 根系在土壤中伸展的范围及根量的多少,与植 物种类和外界环境,如土壤的结构、通气状况、 水分的含量等有关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优质教案一、根的形态与功能(一)根的形态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
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
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
直根系植物的根常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属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属浅根性。
(二)根的结构1.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
根尖从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区。
2.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1)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2)次生结构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
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
外皮层内侧为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不加厚。
在木质部放射角处的少数细胞仍保留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养分进出的通道,这类细胞叫通道细胞。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是指植物体内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1.根: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负责固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合成部分有机物质。
根的结构从顶端到底部分分别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茎:茎是植物的另一个营养器官,主要负责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同时起到支持枝叶、花和果实的作用。
茎的结构包括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髓等部分。
3.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组织和维管束等。
4.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负责繁殖后代。
花的主要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根据花的结构,可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5.果实:果实是由花后发育而来的,主要负责保护和传播种子。
果实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子。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果实可分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
6.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单元,包含有植物的遗传信息。
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
这些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
同时,植物器官培养技术的发展,也为植物繁殖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各个植物食用的部分属于什么器官知识点总结

各个植物食用的部分属于什么器官知识点总结
植物食用的部分器官总结:
1.根:根是植物的主要营养来源,它们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根的类型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胡萝卜、萝卜和甘薯等植物的食用部分是根。
2.茎:茎是植物的支撑结构,它支撑着叶子、花朵和果实。
茎通常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纤维素。
茎的种类包括地下茎(如马铃薯、山药等)、地上茎(如竹笋、芦笋等)和匍匐茎(如草莓、红薯等)。
3.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阳光并制造食物。
叶的种类包括大叶(如菠菜、油菜等)、小叶(如芹菜、芫荽等)和嫩叶(如豆芽、青椒等)。
4.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它包含花蕊和花瓣。
一些植物的花可以食用,如金针菜、菊花脑等。
5.果实:果实是植物的生殖产物,它由花蕊发育而来。
果实的种类包括浆果(如番茄、草莓等)、核果(如桃、李等)、瓜果(如黄瓜、西瓜等)和坚果(如核桃、杏仁等)。
果实通常含有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它们具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
6.种子:种子是植物生命的延续,它们由胚珠发育而来,包含胚芽、胚轴和胚根。
种子通常包含营养物质,可供下一
代使用或供人类食用。
种子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如米、面、豆类等。
总之,植物食用的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这些器官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
在食用植物时,应注意不同器官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影响。
《营养器官根》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根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根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01
02
03
固定植物
根系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 中,防止风吹雨打造成倒 伏。
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 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生 长所需的物质。
合成有机物
根系中的细胞能合成有机 物,如氨基酸、蛋白质等 ,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和 物质。
药用和食用根的开发利用
中药材
许多植物的根具有药用价值,如 人参、甘草等,被广泛用于中药 制剂。
食用根
一些植物的根可以食用,如甘薯 、萝卜等,富含营养且味道鲜美 。
根在农业和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改良土壤
通过种植一些根系发达的 植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肥力。
繁殖育种
一些植物的根可以用于无 性繁殖,如菊花、玫瑰等 ,通过扦插繁殖快速繁衍 。
详细描述
根的形态有多种,如直根、须根等。根的结构包括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等部 分。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具有保护作用;生长点是根的生长区域,能不断分裂细胞, 使根伸长;伸长区是生长点以外的部分,细胞停止分裂,主要是细胞伸长;成熟区是根
的末梢部分,细胞停止伸长,分化成具有吸收功能的组织。
根的发生与发育
胞的分裂和伸长。
根与植物基因表达的关系
根系中的基因表达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如营养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影响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植物激素对根系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如生长素可以诱导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根系 的生长发育。
环境因素对根系基因表达的影响,如水分、养分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 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功能。
1植物器官-- 根

药用植物学
在主根或不定根开始初生生 长不久,将产生侧根,侧根上又能 依次再长出各级侧根。 侧根的形成增加了根的吸收 面积和根的支持作用。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1)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发生,形成条状形成层; (2)由中柱鞘细胞发生,连接成环。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形成层出现后,主要是进行切向分裂。向内分裂
产生的细胞形成新的木质部,加在初生木质部的外 方,称为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所生的细胞形成新 的韧皮部,加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称为次生韧皮 部。 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 是次生结构的主要部分。在具有次生生长的根中, 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间始终存在着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的组成,基本上和初生 结构中的相似,但次生韧皮部内,韧皮薄壁组织较 发达,韧皮纤维的量较少。
药用植物学
根的初生结构——维管柱
药用植物学
根的初生 结构 维管柱
药用植物学
侧根的发生
种子植物的侧根,不论它们 是发生在主根、侧根或不定根 上,通常总是起源于中柱鞘, 而内皮层可能以不同程度参加 到新的根原基形成的过程中。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侧根的根原基,这是侧根最早的分化阶段 根原基的分裂、生长、逐渐分化出生长点和根 冠。 侧根不断生长所产生的机械压力和根冠所分泌 的物质能溶解皮层和表皮细胞,这样,就能使 侧根较顺利无阻地依次穿越内皮层、皮层和表 皮,而露出母根以外,进入土壤。 由于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 根的内部组织,因此,它的起源被称为内起源。
五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

五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一、实验原理根是植物的地下器官,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合成及贮藏的功能。
根的最先端是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两者之间保留有未分化的原形成层。
由于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形成根的次生结构。
根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对根尖的形态结构的观察,掌握根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及其发育的特点。
2 、掌握侧根发育的特点与基本规律。
3 、掌握不同类群植物根系和根的结构特点,了解常见变态根。
三、实验用品1 .材料:蚕豆(油菜)、小麦(玉米、水稻)幼苗标本、洋葱(玉米)根尖纵切永久制片,毛莨(蚕豆)根成熟区横切永久制片、洋葱根横切永久制片、萝卜幼根横切永久制片、菟丝子寄生根纵切永久制片、萝卜、胡萝卜、白薯等。
2 .仪器设备: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滤纸等。
四、方法和步骤1 .根系观察蚕豆和小麦、水稻的幼苗标本。
2 .根尖的外形与结构取玉米或洋葱根尖纵切永久制片,置于显微镜下,由根的最先端逐渐向上观察根尖的各区,注意各区细胞的物点。
3 .根的初生结构( 1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取毛莨或蚕豆根的成熟区横切片观察,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①表皮②皮层③维管柱 幼根的中央部分是维管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构成。
观察毛莨根横切永久制片与蚕豆根的区别。
特别注意内皮层细胞壁的加厚情况,其细胞壁为全面加厚。
内皮层中不加厚的细胞是通道细胞,根的物质交换通过内皮层的通道细胞进入维管柱。
( 2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取洋葱或苡仁根横切永久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由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其维管柱 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组成。
中柱鞘为紧贴内皮层的一层薄壁细胞。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木质部脊数目较多,为多原型。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根

表皮
外皮层 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
薄壁细胞
初生韧皮部
内皮层
中柱鞘
后生韧皮部
原生韧皮部 后生木质部
原生木质部 薄壁细胞
凯氏带立体示意图
功能:控制物
质进出维管柱。
维管柱——皮层以内的柱状体,是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
维管柱的组成
(1)中柱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2)初生木质部—包括原生和后生 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意义) 组成: 功能:物质输送 (3)初生韧皮部—包括原生和后生。 发育方式:也为外始式 初木与初韧相间排列 (4)薄壁细胞(髓)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
根的向地性
2)分生区
分生区位于根冠的内侧,全长约 1-2毫米。又称生长点。 分生区细胞形状为多面体,个体 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 核大、细胞质浓,液泡很小,外 观不透明。
分生区细胞全部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构成,分裂能力强, 在根的生活过程中,分生区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经分裂产 生的细胞一部分补充到根冠,以补偿根冠中损伤脱落的细胞; 大部分细胞进入根后方的伸长区,是产生和分化成根各部分结 构的基础;同时,仍有一部分分生细胞始终存在而保持分生区 的体积和功能。
根的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维 管 形 成 层 的 发 生 和 活 动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维管射线
在次生维管组织中, 形成了一些径向排列
的薄壁细胞群,称为维管射线,在木质部的
称木射线, 在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
功能: 径向物质运输。
维管射线形成后,使维管组织内有轴向系统
和径向系统之分。
内 皮 层
原生木质部
后生木质部
维 管 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
一、根的生理功能
⒈吸收功能
⒉固定和支持功能
⒊输导功能
⒋合成、储藏和繁殖功能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㈠根的类型
⒈主根(main root):由胚根形成。
⒉侧根(lateral root):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上的支根。
来源于母根中柱鞘或内皮层。
⒊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来源不固定,由茎、叶或胚轴上生出。
㈡根系(root system)的类型
⒈直根系:有明显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
⒉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无有明显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
直根系多为深根系。
须根系多为浅根系。
三、根的发育
㈠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生长、分化。
原始细胞:在植物的分生组织中,一些经过不断更新始终保留在分生组织中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称为原始细胞。
㈡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
⒈根冠:根特有的组织,由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对分生区起保护作用。
⒉分生区:位于根冠内方的顶端分生组织, 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
⒊伸长区:细胞分裂逐渐停止,细胞体积扩大,细胞沿根的长轴方向伸长。
⒋成熟区(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多已分化成熟,表皮常产生根毛(是根的表皮细胞外壁向外延伸的管状结构,为根特有的结构,具有吸收和固着作用。
)
四、根的初生结构
由根的初生分生组织分裂衍生而来的细胞,经过生长,形成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来。
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
维管柱(中柱):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
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㈠表皮
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壁薄,角质层薄,不具气孔,部分细胞细胞壁外突生长,形成根毛。
㈡皮层
外皮层为紧靠表皮的一层或几层细胞,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在一定时期,能代替表皮起保护功能。
皮层薄壁细胞占皮层的绝大部分,细胞体积大,排列疏松,有明显的胞间隙。
内皮层为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隙。
最明显的特征是其上具有凯氏带的结构。
凯氏带(casparian strip):内皮层细胞的细胞壁的横壁和径壁上,常有一条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
凯氏带可控制水分和溶质的横向运输。
㈢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有的有髓。
1、中柱鞘:维管柱最外的一层(也有的有2层、多层)细胞,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具潜在的分生能力。
由此可产生部分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侧根和不定根。
2、初生维管组织: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相间排列。
3、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发育。
原生木质部在外,后生木质部在内。
木质部脊:二原型、三原型、……多原型。
4、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原生韧皮部在外,后生韧皮部在内。
成束。
在同一根中的束数与木质部的脊数相同,相间排列。
㈣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差异
⒈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常具五面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保持薄壁。
⒉单子叶植物根少数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
但壁不增厚,称为通道细胞(passage cell)。
⒊单子叶植物根初生木质部常为多原型。
⒋单子叶植物根中央常具髓。
五、侧根的形成
㈠侧根的来源
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内皮层也可能以不同程度参与侧根的形成。
(内起源)
过程:形成根原基,突破表皮。
㈡与母根关系
二原型根:⒈正对初生韧皮部。
⒉正对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
三、四原型根:正对初生木质部。
多原型根:正对初生韧皮部。
六、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1次生生长: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使植物根进行加粗生长或形成周皮的过程,称为次生生长。
2维管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一种侧生分生组织,由薄壁细胞反分化而来。
3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等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的一种侧生分生组织。
4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所产生的次生组织形成的结构。
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
`
㈠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⒈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形成条状形成层
⒉初生木质部正对的中柱鞘细胞,连接成环
㈡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⒈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
⒉还进行径向分裂和其它方向的分裂,使形成层周径扩大。
⒊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之间产生新的组织,使维管组织内有轴向和径向之分。
(三)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1、形成层的发生:开始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形成。
以后的发生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
2、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向外形成大量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
木栓、栓内层与木栓形成层合称周皮。
周皮的作用:次生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
七、根瘤和菌根
植物根部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共生现象。
㈠根瘤根部与细菌的共生现象。
根毛分泌物吸引根瘤菌→根瘤菌分泌物刺激根毛卷曲、膨胀→根瘤菌侵入根毛,进入皮层细胞→根瘤菌分泌物刺激皮层细胞→皮层细胞分裂,使局部体积膨大,形成根瘤。
功能:固氮作用。
(根瘤菌含有固氮酶----钼蛋白和钼铁蛋白)
㈡菌根根部与真菌的共生现象。
类型:外生菌根:菌丝不进入细胞内。
内生菌根:菌丝进入细胞内。
混生菌根:又称内外生菌根。
功能:⒈真菌提供所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转化的有机物质;种子植物提供制造的有机养料。
⒉菌根还可以起到促进根细胞的输导和吸收;促进根细胞储藏物质的分解等作用。
八、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1、肉质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来。
萝卜:次生木质部发达。
胡萝卜:次生韧皮部发达。
甜菜:三生结构。
除初生、次生结构外,甜菜的中柱鞘细胞还可产生新的形成层,称额外形成层,它分裂产生大量的薄壁细胞和新的维管组织。
2、块根: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而来。
贮藏根肉质直根萝卜、胡萝卜
块根甘薯
气生根支柱根榕树
攀援根常春藤
呼吸根水松、红树
寄生根菟丝子
(二)气生根
⒈支柱根⒉攀缘根⒊呼吸根
(三)寄生根:寄生植物叶退化,根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寄主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