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与校准规程
拌和站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制度

拌和站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制度
1、拌合站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计量电子秤必须根据有关计量规定,合理编排周期检定计划。
2、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由拌合站试验人员负责制定,并按计划提前半个月联系,防止超期使用,检定证书统一管理。
3、拌合站电子称等需要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按检定周期每半年由地方技术监督局进行检定;对需自校仪器设备根据规定和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自校,用于自校的计量器具要溯源到国家标准;检定合格后张贴有效标识。
4、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损坏,修复后必须重新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5、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贴停用标识,并禁止使用。
6、为保证拌合站计量精度,拌合站购置砝码,每半月或对精度有怀疑时对电子称进行自校准,同时做好自校记录。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关键计量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并符合预期要求。
2.范围:计量器具流转的全过程。
3.责任人: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设备使用人员。
4.内容:4.1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4.1.1企业应根据计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
计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编写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对计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按编号将计量设备登记,编制“计量设备管理台帐”。
4.1.2计量设备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1.2.1A类计量设备: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标准器及标准物质),<<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的计量设备列入A类管理。
4.1.2.2B类计量设备: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检测中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以及其它对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列入B类管理。
4.1.2.3C类计量设备: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难以拆装的计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设备,性能稳定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损的计量设备,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设备列入C类管理。
4.2.计量设备性能的确认:4.2.1企业可以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及具体使用情况,对不同管理类别的计量检测设备,分别采用检定、校准、验证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2.2对有强制检定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必须由上级计量部门定时、定点检定;其它计量检测设备可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技术指标或是否处于满足预期要求的状态进行确认和评定。
4.3.检定、校准与验证的分类:4.3.1入库验收检定: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志是否正确,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无撞击,无破损)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误差等项目进行检定或全项目检定。
检验检测设备校准检定和计量溯源程序

检验检测设备校准/ 检定和计量溯源程序1目的为了保证用于检验检测的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用于检验检测的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
3职责检验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和计量溯源工作,由综合部统一归口管理,各检验检测部配合。
4工作程序4.1用于检验检测设备(包括对检验检测和抽样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校准/检定,并需满足要求。
4.2制订检验检测设备计量溯源的总体计划。
4.2.1综合部协同相关部门对所有承检项目进行评估,审核设备校准/检定对检验检测结果总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合理地制订适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的计值溯源的总体计划。
4.2.2对占总测量不确定度主要分量的检验检测设备,按国家对设备计量溯源的要求,制订计量源计划。
明确区分:1)可以溯源到SI 单位制基准或国家测量基准的,应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或比较链与之连接,可以用图表或文字表达;2)无法溯源到SI 单位或与之无关时,要提供溯源依据、证明材料和综合部的审核结论。
对要求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也应绘制量值溯源图表或文字说明。
对按约定的方法和协商标准追溯的,应列出有关标准、协商合同和使用说明书等。
可能参加公司间比对时,要提供结果证明4.2.3对检验检测总的不确定度几乎没有影响的设备,要列出清单,给出检验检测结果不确定度报告,并写出分析报告,论证该设备具备的不确定度无须再校准即可满足某项检验检测工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分析报告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实施。
4.3设备的校准4.3.1综合部制订《检验检测设备校准计划表》,对所有需校准/检定的检验检测设备,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分类列出,规定校准/检定时间和有效期,并按计划提前给公司相关部门发出《设备校准/检定通知书》。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公司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和使用管理制度发文文号一、测绘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1、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GNSS接收机、水准仪、全站仪等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
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3、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准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按相关规定仪器的检定周期为1年,仪器维修后及碰撞后应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按照项目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一般用仪器自带校准功能进行校准),1个月校准一次。
4、管理人员负责仪器的检定和校准,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在次年检定校准日期前,将仪器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测量仪器检定校准计划》,并按照一览表上的计划日期送检。
二、测绘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4、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5、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6、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7、当测量仪器出现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8、测量仪器的申请购买及报废由工程测绘部报公司总经理,由公司总经理及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工程测绘部对公司的仪器配备和管理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技术档案齐全。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流程

计量设备检定工作流程一、引言计量设备的检定工作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对于各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计量设备检定的工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检定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
二、准备工作1. 确定检定目标:根据设备的用途和精度要求,明确检定范围和检定目标。
2. 资源准备:包括检定设备、标准器具和测试软件等。
确保设备完好、准确,并具备相应的校准证书。
3. 制定检定计划:根据设备数量和优先级,合理安排检定时间和人力资源,并编制检定记录表格。
三、检定方法1. 校准准备:将待检设备连接至标准器具,根据设备特点选择适当的校准方法。
2. 校准检定:依次进行各项测试和校准工作,包括量程测试、灵敏度测试、线性度测试等。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多种校准方法,如对比法、电桥法、宽带法等。
3. 检定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或仪器记录检定过程中所得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四、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将检定过程中得到的原始数据整理成统一的格式,包括设备编号、检定仪器型号、检定日期、测试结果等。
2. 数据校验:根据检定标准和设备规格,对检定结果进行比对和校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数据存储:将检定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以备日后查询和分析使用。
五、结果分析1. 结果评定:根据检定数据和标准规定,对设备的检定结果进行评定,判断设备的合格性或不合格性。
2. 不确定度评定:根据不确定度评定要求,对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计算。
3. 结果记录:将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整理成检定报告,包括设备信息、检定过程、结果评定、不确定度等内容。
并在报告中标明检定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六、质量控制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检定工作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外部认可:定期联系检定机构,接受外部认可审核,确保检定工作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3. 持续改进:根据内外部审核结果和用户反馈,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员:确保校准检查⼯作能够及时执⾏,使⽤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仪器的开机校准⼯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开机校准才能运⾏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要求进⾏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录、检定⽅式(见附表),且每年⼀次进⾏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期⼀个⽉或半个⽉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保管。
2.5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期间,均使⽤绿⾊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使⽤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定(大全五篇)

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定(大全五篇)第一篇: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管理,有效保障计量、检测设备精度及适应质量检测的要求,加强物料和产品的质量管控,以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监视和测量设备范围各生产单位、部门使用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和器具,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原燃料计量(称)设备、地磅称重系统、化验仪器及设备、各产品储量计量仪器、水及蒸汽的流量计量设备等。
二、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1、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由使用单位负责日常使用、保管、维护工作,确保各设备的正常使用、规范操作。
2、计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由具有资质和有专业技术的单位进行。
强制检定需外协质量检验部门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及设备部上报企划部对外协调联系;需自检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根据各部门职责范围,由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或化验室等专业人员承担。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机械维修车间)进行修复,需要联系厂家协助维修的,由设备部联系供应部(公司)对外联系。
4、供应部(公司)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器具的管理中分管对外联系厂家进行设备、器具的维修工作和新增计量、器具、仪表检测设备的选型和购置。
5、设备部负责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器具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新增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经济论证,做好各种检测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
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细则1、生产系统、化验、质检等所有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单位,要对所归属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统一标识并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附表一)。
2、设备部、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机械维修车间)协同使用部门编制有关电子、计量、仪表、检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日常维修保养细则,努力提高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障精确操作和计量。
设备检定校准计划

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备的检定校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展开讨论,介绍其背景、目的以及实施步骤。
二、计划目的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旨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并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可以使其保持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计划内容1. 制定检定标准:根据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设备的检定标准。
检定标准应明确设备的测量范围、准确度要求以及检定周期等关键因素。
2. 选定检定机构:选择具备合适资质和信誉度的检定机构进行设备的检定工作。
检定机构应具备专业的人员和先进的设备,并能出具符合标准的检定证书。
3. 制定详细计划:根据设备类型和数量,制定详细的设备检定校准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设备的检定日期、检定内容、检定人员、检定方法等相关信息。
4. 设备检定执行:按照制定的计划,组织设备的检定工作。
确保所有参与设备检定的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并记录检定结果和任何异常。
5. 处理检定异常:对于检定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设备能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6. 更新记录和证书:更新设备检定记录和相关证书,确保其准确完整,并妥善保存。
7.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计划实施步骤1. 确定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责任人,并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2. 收集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并制定检定标准。
3. 选择合适的检定机构,签订检定合同。
4. 制定设备检定校准计划,确定检定日期和检定内容。
5. 组织设备检定工作,确保按照计划进行。
6. 对检定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及时处理检定异常情况。
7. 更新检定记录和证书,存档备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
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校准计划
和校准规程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发布日期:2015年8月24日实施日期:2015年8月24日
1.目的:定期对测量和监视装置进行检定和校准,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和测量准确度,保证罐头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2.围:适用于影响罐头卫生质量计量监控设备的检定、部校准。
3.职责:
3.1品管部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外部送校计量;
3.2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部校准和化验室有关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3.3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4 检定校准计划和部校准规程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5 相关记录
《校记录》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检查)状态记录》
检定证书
合格证
. 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