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120-2007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ISO50001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清单

全文
是
2
《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571号)
全厂
全文
是
3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全厂
全文
是
4
《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371号)全厂Fra bibliotek全文是
5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2006)
策划部
全文
是
32
DL/T606.5-1996《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5部分:水平衡试验
策划部
全文
是
33
DL/T783-2001《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
策划部
全文
是
34
DL/T891-2004《热电联产电厂热力产品》
策划部
全文
是
35
DL/T892-2004《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策划部、检修部、运行部
策划部、检修部、运行部
全文
是
40
GB/T 18021《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表面温度法》
策划部、检修部、运行部
全文
是
41
GB/T 18916.1-2002《取水定额火力发电部分》
策划部、检修部、运行部
全文
是
42
GB/T 8117.1-2003《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第一部分》
策划部、检修部、运行部
全文
是
36
DL/T904-2004《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策划部、检修部、运行部
全文
是
37
DL/T985-2005《配电变压器能效及经济技术评价导则》
DB37T120-2007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ICS29.240.99F23DB37准山东省地方标前 言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DB/T 120-1990。
本标准与DB/T 120-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8kW、额定温度≤600℃的各种电加热设备。
将原容量为“15kW”改成≥8kW,有了额定温度限制。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处理电炉和机械成型加工系统中电加热器具及真空电热设备的节能监测。
此条是新增加的,以上两条的变化与国家相关标准相统一(1990版的1;本版的1);——变更了相关的引用文件(1990版的2;本版的2);——本标准将第3章、第4章的标题变更为“监测检查内容”、“监测测试项目”(1990版的3、4;本版的3、4);——本标准对监测用仪器、仪表只规定了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应在检定周期内及其准确度等级要求,未详细列出仪器、仪表种类,这是考虑到监测一个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仪表,而且仪表发展较快,要求监测仪表必须满足测试的准确度要求,达到监测要求的效果和技术水平,将测试所用仪器、仪表的要求集中列出,便于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990版的5.1.2、5.1.3、5.2.2、5.3.2、5.4.2;本版的5.1);——考核指标变更为“考核合格指标”;指标更加明确(1990版的6;本版的6);——增加了结果评价、报告格式、计算表(本版的7、附录A、附录B)。
本标准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洪芬、朱辉、王忠、赵凤忠、奚修斌。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的监测检查项目、监测测试项目、监测测试方法及考核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8kW、额定温度≤600℃的各种电加热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热处理电炉和机械成型加工系统中电加热器具及真空电热设备的节能监测。
电加热器标准表

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液体 加热器用(重量啮合式)耦合器的 () 特殊要求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 性能试
验规程
()
汽油机用混合气加热器 型号编制 方法
()
汽油机用混合气加热器 技术条件 ()
汽车机用混合气加热器 试验方法 ()
电机用电加热器 第 1 部分:通用技 术条件
()
电机用电加热器 第 2 部分:普通型
量方法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寿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lifetime of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振动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vibration of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测量 Measuring method for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红外辐射加热器电-热辐射转换效 率测量方法
Measuring method for electric-to-radiant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of infrared heater
红外辐射加热器功率偏差检测方法 Measuring method for power deviation rate of infrared heater
电加热器标准表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站在役给水加热器铁磁性钢管远 场涡流检验技术导则
()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 7 部分:特殊装置 或场所的要求第 703 节:装有桑拿 浴加热器的场所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 --Part 7: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installations or locations--Section 703:Locations containing sauna heaters
热电联产供电标准煤耗限额

4.1 热电比 机组在统计报告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 R = Qgr ×106 ×100 ………………………………………………………(1) ∑ 3600 Wg
式中:
R ——热电比,单位为百分值,%;
∑ Qgr ——统计报告期内的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
∑Wg ——统计报告期内的供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1
DB37/ 738-2007
4.2 供热比 机组在gr ×100 ………………………………………………………(2) ∑ Qsr
式中:
α ——供热比,单位为百分值,%;
∑ Qsr ——统计报告期内的总热耗量,单位为吉焦,GJ。
4.3 发电厂用电量 统计报告期内用于发电的电能消耗量。
2
DB37/ 738-2007
W f ——统计报告期内机组的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4.6 供热厂用电率 统计报告期间用于供热的电能消耗率。
∑ Lrcy =
3600Wr ×100 Qgr ×10 6
………………………………………………………(6)
式中:
Lrcy ——供热厂用电率,单位为百分值,%;
4.8 供热标准煤耗量 统计报告期内用于供热的标准煤消耗量。
式中:
Br
=
Bb
×α 100
………………………………………………………………(8)
Br ——供热标准煤耗量,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4.9 发电标准煤耗量 统计报告期内用于发电的标准煤消耗量。
Bd = Bb − Br ………………………………………………………………(9)
=
Bb
×10 3 Q gr
DB37738-2007热电联产供电标准煤耗限额(20161021144037)

( ) Wd =
Wcy - Ww - W cf - Wkc ×??1 -
α
? ?
+
Wcf
? 100 ?
……………………………………( 3)
式中:
Wd ——发电厂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
Wcy ——用于发电、供热和其它生产的电能消耗量,单位为千瓦时, kW·h;
Wcf ——纯发电用的厂用电量,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只与发电有关的设备用电量,单位为千瓦
1
DB37/ 738- 2007
4.2 供热比 机组在统计报告期内供热量与总耗热量的比值,即
∑Q gr
α=
×100 ………………………………………………………(
∑Q sr
式中:
α——供热比,单位为百分值,%;
2)
∑Qsr ——统计报告期内的总热耗量,单位为吉焦, GJ。
4.3 发电厂用电量 统计报告期内用于发电的电能消耗量。
tce 。
4.9 发电标准煤耗量 统计报告期内用于发电的标准煤消耗量。
式中 :
Bd = Bb - Br ………………………………………………………………( 9)
Bd ——供热标准煤量,单位为吨标准煤, tce 。
4.10 发电标准煤耗 统计报告期内用于发电的标准煤消耗率。
式中:
Bb??1 -
ηo ——机组总热效率,单位为百分值,%。
5 供电标准煤耗限额
表1 供电标准煤耗限额
机组容量 (MW)
供电标准煤耗 gce/ (kW·h) 2008 年 2010 年 2012 年
100 以下 466
426
408
4
2020年度省地方标准复审结果--予以废止目录

2009/12/25
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服务管理规范
省工信厅
废止
40
DB37/T 1367-2009
2009/12/25
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外包人才培训服务规范
省工信厅
废止
41
DB37/T 1369-2009
2010/1/1
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咨询服务规范
省工信厅
废止
42
DB37/T 1432-2009
2010/1/1
饲料中色氨酸的测定
省畜牧局
废止
18
DB37/T 1424-2009
2010/1/1
饲料添加剂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
省畜牧局
废止
19
DB37/T 1425-2009
2010/1/1
饲料添加剂赖氨酸盐酸盐的测定
省畜牧局
废止
20
DB37/T 1812-2011
2011/4/1
自然养猪法(发酵床)技术操作规程
省民政厅
废止
103
DB37/T 2025.4-2012
2012/2/1
和谐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 第4部分:就业服务
省民政厅
废止
104
DB37/T 2025.5-2012
2012/2/1
和谐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 第5部分 社区安全
省民政厅
废止
105
DB37/T 2025.6-2012
2012/2/1
和谐社区管理与服务规范 第6部分 社区环境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省民政厅
废止
91
DB37/T 1935-2011
2011/11/1
用电业务办理告知书低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110kV 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的术语
和定义、用户受电工程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要求、用户受电工程设备选 型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申请编号: 供电企业(盖章):
—6—
授权委托书
国网##供电公司:
兹授权委托单位工作人员:Fra bibliotek名,职务
,部
门
,居民身份证号码
(固定电话
移动电
话
),全权代表我单位与贵公司办理
项目用电业
务。有效期自
起至
止。
受托人办理业务期间所签署的所有文件我单位均予以承认,所产生的
法律责任由我单位承担。
委托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委托日期: 年 月 日
3.19 电能计量装置 指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10 —
3.1 电力用户受电工程 用户新装、增容和供用电变更工程。
3.2 双电源 由两个独立的供电线路向同一个用电负荷实施的供电。这两条供
电线路是由两个电源供电,即由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变电站或来自具 有两回及以上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不同母线分别提供的电源。 3.3 双回路
gb390620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123262008电能质量标准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5005319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b37t22162012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国家电网企管20141082国家电网公司计量工作管理规定国家电网企管2014717国家电网公司计量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7841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23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 (1)

10
JJF(石化)113-2024
落砂耐磨试验仪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以落砂法进行耐磨性测定的落砂耐磨试验仪的校准
2025-02-01
11
JJF(石化)114-2024
润滑脂宽温滴点测定仪校准规范
本规范的校准方法适用于温度范围(0~400)℃的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校准
2025-02-01
2025-02-01
39
JJF(建材)223-2024
钢筋弯曲试验机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钢筋弯曲试验机的校准
2025-02-01
40
JJF(建材)224-2024
陶瓷板表面平整度测试仪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大规格陶瓷板、陶瓷岩板表面平整度测试仪的校准
2025-02-01
41
JJF(建材)225-2024
2025-02-01
14
JJF(石化)117-2024
多试样橡胶脆性温度试验机校准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多试样橡胶脆性温度试验机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用设备及校准方法
2025-02-01
15
JJF(有色金属)0024-2024
落球冲击试验机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A类和B类落球冲击试验机的校准,该规范涉及重锤质量示值误差、导管刻度示值误差和冲击深度的校准
2025-02-01
4
JJF(石化)107-2024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两半轴式径向力测定仪校准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两半轴式径向力测定仪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用设备及校准方法
2025-02-01
5
JJF(石化)108-2024
联氨分析仪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水中联氨含量,且测量上限不超过100μg/L的联氨分析仪的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29.240.99
F23
DB37
准
山东省地方标
前 言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DB/T 120-1990。
本标准与DB/T 120-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8kW、额定温度≤600℃的各种电加热设备。
将原容量为“15kW”改成≥8kW,有了额定温度限制。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处理电炉和机械成型加工系统中电加热器具及真空电热设备的节能监测。
此条是新增加的,以上两条的变化与国家相关标准相统一(1990版的1;本版的1);
——变更了相关的引用文件(1990版的2;本版的2);
——本标准将第3章、第4章的标题变更为“监测检查内容”、“监测测试项目”(1990版的3、4;本版的3、4);
——本标准对监测用仪器、仪表只规定了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应在检定周期内及其准确度等级要求,未详细列出仪器、仪表种类,这是考虑到监测一个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仪表,而且仪表发展较快,要求监测仪表必须满足测试的准确度要求,达到监测要求的效果和技术水平,将测试所用仪器、仪表的要求集中列出,便于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990版的5.1.2、5.1.3、5.2.2、5.3.2、5.4.2;本版的5.1);
——考核指标变更为“考核合格指标”;指标更加明确(1990版的6;本版的6);
——增加了结果评价、报告格式、计算表(本版的7、附录A、附录B)。
本标准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洪芬、朱辉、王忠、赵凤忠、奚修斌。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的监测检查项目、监测测试项目、监测测试方法及考核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8kW、额定温度≤600℃的各种电加热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热处理电炉和机械成型加工系统中电加热器具及真空电热设备的节能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91 工业电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4746 远红外干燥箱
GB/T 8222 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GB/T 10066.1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通用部分
GB/T 10066.4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间接电阻炉
GB/T 10067.1 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通用部分
3 监测检查内容
3.1 应采用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先进电热元件及其它节能措施。
3.2 50kW以上的电加热设备应配置电压、电流、有功电量、无功电量(不包括电阻炉及电熔槽)等仪表。
3.3 设备外型、炉门、内衬及附属设备完好。
3.4 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加热设备。
3.5 是否采用国家限制的落后生产工艺。
3.6 是否有健全的运行记录和装炉量记录。
4 监测测试项目
4.1 空炉升温时间。
4.2 表面温升。
4.3 热效率。
5 测试方法
5.1 测试所用的仪器仪表应能满足测试项目的要求,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在检定周期内,并满足以下准确度要求:
5.1.1 时间计量用秒表分辨率不应大于1秒。
5.1.2 温度计量用玻璃温度计或数字温度计分辨率不应大于1℃,热电偶准确度不应低于2.5级。
5.1.3 电能表准确度不应低于2.0级。
5.1.4 工件质量的计量选用准确度不应低于0.5级的衡器测量。
5.2 电加热设备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5.3 空炉升温时间的测量
5.3.1 空炉升温时间是设备空载自冷态开始升温,到达额定温度时所需的时间。
5.3.2 当设备内各点温度均达到额定温度时记录用秒表测得的空炉升温时间。
5.3.3 对连续生产的设备可以不进行此项测量。
5.4 表面温度的测量
5.4.1 每0.5m 2
不少于一个测点,每个表面取不少于5个测点,均匀分布,测点不应受辐射热的影响。
5.4.2 表面温度的测量应在电加热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用温度计测量各点表面温度,取各点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5.5 热效率(η)的测量
5.5.1 连续运行电加热设备,测试周期取1小时;间断运行设备,测试周期取一个加热周期。
5.5.2 用电能表测量供入电量,用衡器测量工件质量,用温度计测量工件加热前的温度。
5.5.3 按(1)式计算热效率:
(1)
式中:
η——热效率,%;
G W ——设备供入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
G ——工件质量,单位为千克,kg;
t 1——工件加热前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 2——工件加热要求的工艺温度,由加热工艺确定,单位为摄氏度,℃。
C ——工件材料在t 1、t 2间的平均比热,由手册查取,单位为千焦每千克·度,kJ/kg·℃。
6 考核合格指标
6.1 空炉升温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加热设备空炉升温时间不应超过表1规定。
表1 电加热设备空载升温时间规定表
工作温度,℃ ≤200 ≤300 ≤400 ≤500 ≤600 升温时间,min ﹤60 ﹤90 ﹤120 ﹤140 ﹤160
以20℃为基点,低于20℃加热到20℃时计时,高于20℃,可按平均升温时间进行折算。
6.2 表面温升应符合以下要求:
6.2.1 对于额定温度下工作的电加热设备,表面温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电加热设备表面温升规定表
额定温度,℃ 200 300 500 600 表面温升,℃ ≤30 ≤35 ≤45 ≤50
6.2.2 对于不是在额定温度下工作的电加热设备,应符合公式(2)计算后的要求。
△t ≤[(t 123-20)/(t 4-20)].△t (2)
式中:
△——测得的表面温升,单位为摄氏度,℃;
1t
t3——测量时的工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4——电热设备的额定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
△——在额定温度下的最大允许表面温升(见表2),单位为摄氏度,℃。
2
6.3 热效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6.3.1 间断生产的电加热设备热效率不得低于35%。
6.3.2 连续生产的电加热设备热效率不得低于45%。
7 电加热设备节能监测结果评价
7.1 本标准规定的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检查内容和监测测试项目的考核合格指标是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
全部监测指标同时合格视为“能源利用监测合格电加热设备”。
7.2 监测单位应依此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
7.3 对监测不合格者,监测单位应做出能源浪费程度的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报告
表A.1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电加热设备型号 监测日期
被监测设备编号 被监测设备用途
监测依据
被监测设备状况
检查内容 检查结论 检查内容 检查结论
是否采用新型保温材料 是否采用新型电热元件 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
设备
仪表配置是否齐全 是否采用国家限制的生
产工艺
检查结论
设备是否完好 是否有健全的运行记录
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空炉升温时间,min
表面温升,℃
监测结果
热效率,%
评价结论及建议:
监测人员: 审核人员:(签字) 授权签字人;(签字)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计算表
表B.1
被监测电加热
监测时 间 设备编号 # 设备地点
设备型号 额定效率 % 额定功率 kW 序 号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数据来源 数 值 备 注
1 空炉升温时间 min 实测
2 表面温升 t b℃ 实测
3 工件质量 G kg 实测
t℃ 实测
4 工件加热前温度
1
t℃ 实测
5 工件加热后温度
2
6 设备供入电量 W G kW 测试
7 工件材料平均比热 C kJ/kg·℃ 查表
8 热效率 η% 计算
监测人员:(签字) 审核人员:(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