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分析

合集下载

贺绿汀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影响分析

贺绿汀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影响分析

贺绿汀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影响分析贺绿汀(1903-1999),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是我国二十世纪现代音乐文化事业不可缺少的参与者,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民族音乐教育思想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引导了正确的方向。

近年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使我国中小学生了解优秀的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爱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在多元化教学内容中强调民族音乐的地位,从而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得到真正的继承、弘扬和。

ﻭ贺绿汀;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中小学贺绿汀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他在为我们留下大量钢琴声乐以及配乐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为音乐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新成立以来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之一,贺绿汀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在办学观方面首创“一条龙”的音乐教育办学,为高等音乐教育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

贺绿汀不仅重视专业音乐文化教育,而且在全民音乐文化培养方面强调普及意识,注重音乐对于普通群众素质所起的作用以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上多次深入。

现代中小学虽然已经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但美育仍然是有所缺失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界的老师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过分重视智育而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够完善的教育。

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注意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贺绿汀曾说,“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应该是金字塔形的,既有宽厚的塔基还要有坚实的塔身和高耸的塔尖,一个民族音乐文化亦复如此”。

笔者认为我们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教育就是金字塔的塔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智育、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同时还为金字塔塔尖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高等音乐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ﻭ一、民族音乐遗产丰富但受重视程度不够ﻭ在民族音乐教育思想方面,贺绿汀认为“是一个众多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其民间音乐遗产之丰富,世所”。

贝多芬音乐的历史分析

贝多芬音乐的历史分析

贝多芬音乐的历史分析贝多芬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古典音乐中的高峰之一。

他的音乐风格和作品的演奏方式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直到今天仍被艺术家所推崇。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贝多芬音乐的发展和影响。

音乐风格的演化贝多芬的音乐被广泛的认为是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之间的转折点。

在贝多芬之前,音乐强调对和声的掌握,而后则更加注重情感博采。

贝多芬可以被视为这种转变的代表。

他不再局限于和声的线性发展,而将音乐作为情感的表达,直接渗透到作品中去。

这种风格被称为“素材式主题”,即从一个和声中提取出一个完整的旋律作为主题,而主题依赖于情感表达。

在贝多芬时代的音乐中,节奏和和声的发展非常重要。

贝多芬将协调的旋律与独奏的构成方式相结合,融合出前所未有的强烈情感和力量,这引起了很多评论员的关注。

他的音乐风格被称为“英雄式风格”,因为它使听众能够在情感深处体验到一种力量。

作品的演奏方式随着音乐风格的转变,贝多芬的作品演奏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在贝多芬之前,音乐家们更喜欢慢慢地演奏,强调和声和旋律的完美结合。

而贝多芬的音乐却被演奏家们更加迅速地演奏,特别是在转折和气氛变化的地方。

这种方式使音乐更加富有动感和动力,使听众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此外,贝多芬的作品通常以较高的速度演奏,而在当时这是不寻常的。

他的音乐也常常要求演奏家们将他们的演奏范围的极限,使复杂的技巧和艰难的指法更加清楚地表现出来。

这种方式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有违传统的,但现在已成为现代艺术家的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贝多芬对后世音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长青之作”,不仅在古典音乐中,也在现代音乐中影响深远。

许多现代艺术家受到了贝多芬的影响,包括摇滚音乐家和电影配乐创作者。

他的音乐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音乐时代,成为了艺术家们深受欢迎的创作源泉。

总结总之,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方式代表了一种转折的时代,他对音乐的发展和推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多芬最细致讲述及人物分析

贝多芬最细致讲述及人物分析

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交响乐之王。

一生共写有九部交响曲都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而这些交响曲的艺术形式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而这四个词也与他的人生紧密相连。

它们是命运:《第二、五、七、八交响曲》,表现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力量;革命:《第一、三、九交响曲》,宣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爱情:《第四交响曲》,是他爱情写照;大自然:《第六交响曲》,体现他对大自然的至深情感。

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和第九交响曲《合唱》。

此外,他一生还涉猎很多其他音乐形式,共创作有9首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生平: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科隆波恩,祖父是当地为宫廷演奏的乐队队长。

而他父亲为男高音,键盘和小提琴的才华也较出众,担任宫廷的乐师负责教授贵族子弟声乐与小提琴,但长得并不好看,脸上有疤,发辨稀疏,眼神严肃,所以贝多芬长相丑陋,与他父亲有一定关系。

他父亲在贝多芬小的时候,就想把他当作自己的摇钱树,便在音乐方面严格要求贝多芬。

每天让他在小板凳上弹键盘,拉小提琴,父亲在一旁监督,当他拉错音时,出口就骂,抬手便打。

6岁时便安排他登台演奏,并开始学习理论、声乐、作曲。

11岁之后再也没上过学。

贝多芬天资聪慧并不懈努力,11岁之后已小有名气,13岁作为弦乐团的键盘手参加演出,14岁开始得到薪水,15岁独立教学生养家,而此时父亲因酗酒也辞去工作。

母亲又多病,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独自担起了养家的责任。

在此期间他也曾来到维也纳游学,并展现了不平凡的音乐才华,当时两大著名音乐家都对他的未来给予了肯定:莫扎特就曾说,“注意他,有一天整个世界都会谈论他”。

海顿也预言,“贝多芬迟早会在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音乐史上的重要作曲家与作品介绍

音乐史上的重要作曲家与作品介绍

音乐史上的重要作曲家与作品介绍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曲家则是创造音乐的重要人物。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音乐作品,对音乐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位音乐史上的重要作曲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1.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贝多芬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创造力。

他的音乐风格富有激情和力量,常被人们形容为“音乐的泰斗”。

《命运交响曲》(Symphony No. 5)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开头旋律而闻名,四个短促的音符成为了史上最著名的音乐片段之一。

2.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才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露无疑。

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音乐的天赋和对艺术的追求。

《G小调弦乐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是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

这首小夜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活力四溢的节奏,成为了经典的古典音乐之一。

3. 肖邦(Frédéric Chopin)肖邦是浪漫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浪漫情怀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

他是钢琴音乐的大师,被誉为“维尔图奇”(Piano Poet)。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Nocturne in E-flat major)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夜曲充满了柔和的旋律和细腻的表达,被认为是肖邦音乐中最优雅、最富有感情的代表作之一。

4.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兼具复杂性和艺术性。

他在教堂音乐、器乐音乐和声乐音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WV 1043 D小调双协奏曲》(Concerto for Two Violins in D minor)是巴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家——聂耳》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家——聂耳》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家——聂耳》教案【教材分析】聂耳,人民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金蛇狂舞》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这节课主要欣赏的是《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金蛇狂舞》以活泼跳跃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以鲜明的民族色彩,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风俗画面。

全曲由三段构成循环结构,其中第二段采用“螺丝结顶”旋法,上下对答呼应把龙舟比赛你追我赶、交替前行的场面写活了,是同学重点分析的乐段。

《毕业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讲述的是“9.18”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刻画了学生们热血沸腾、勇往直前,担负天下兴亡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

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

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学生:“聂耳”“冼星海”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

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

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

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勋伯格音乐特征分析勋伯格是20世纪初以来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一直备受推崇。

勋伯格的音乐特征独具匠心,是其音乐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勋伯格音乐特征进行分析。

1. 重视和声勋伯格注重和声的表现,他在作品中经常使用复杂的调性和和声结构。

这些和声结构包括倒退旋律、模因处理、融合chord 和scale 的技术,以及大量使用非传统和弦和调性。

例如,他在《变体曲》中使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和弦结构,这种和弦被称为“Tristan” 和弦,它在勋伯格的音乐中经常出现。

这种和弦在常规三和弦上加上声部的四声部组成,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层次感,让听众感受到了深度和稳定感。

2. 先进的演奏技术勋伯格不仅是一名作曲家,他还是一名钢琴家,他的演奏技巧也非常高超。

他的钢琴曲往往需要使用复杂的技术,例如琶音、双手交替演奏、跨度大的和弦和快速的节奏处理。

他的钢琴曲也被广泛地用于教学,因为它是练习高级演奏技术的绝佳例子。

3. 非传统的乐器使用勋伯格经常使用非传统的乐器组合,例如大型打击乐器、弦乐和木管乐器的组合,这些组合使他的音乐更具有创意和多样性。

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声音效果和颤音效果,这些效果产生了复杂的声学效果,使勋伯格的音乐更加丰富和多变。

4. 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勋伯格的音乐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表现力,这主要得益于他富有表现力的旋律。

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简单、优美的旋律,同时也有大量的对位技巧和复杂的改合和声。

这些旋律经常通过和声的变化和演奏技术的改变,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和强烈。

总结: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独特而具有影响力,他的音乐特征包括复杂的和声结构、高级的演奏技术、非传统的乐器使用和富有表现力的旋律。

这些特征让勋伯格的音乐有了创造性和多样性,成为20世纪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典音乐代表人物

古典音乐代表人物

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巴赫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又是管风琴演奏家。

他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但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

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

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淮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宗教改革运动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器乐作品《布朗登堡协奏曲》六首、《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赋格的艺术》一集、《音乐的奉献》一集、《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六首等。

但由于当时种种社会原因,巴赫的创作才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经门德尔松等人的大力推荐,他的作品才得到大量出版和演奏。

巴赫的作品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欧他有"音乐之父"和"不可超越的大师"的荣称。

古典音乐代表人物: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

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1717年定居英国,1726年加入英国籍。

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在伦敦创作。

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迫倒闭。

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

黄自《玫瑰三愿》音乐分析

黄自《玫瑰三愿》音乐分析

黄自《玫瑰三愿》音乐分析黄自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玫瑰三愿》是一首备受瞩目的音乐作品,被广泛演绎和传唱。

这首音乐作品融合了传统和现代音乐元素,充满了华丽与神秘的魅力。

下面我们将对这首音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曲式结构、旋律情感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的特点。

我们来讨论《玫瑰三愿》的曲式结构。

这首音乐采用了复调的形式,整体结构分为前奏、主题部分、中间部分和尾声。

前奏部分的典雅旋律渐渐转入主题部分,音乐由静入动,气氛逐渐升腾。

在主题部分中,黄自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和旋律,使得整个音乐充满了情感和张力。

中间部分以及尾声部分则通过不同的乐器组合和演奏技法,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整首音乐曲线优美,节奏分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来谈谈《玫瑰三愿》的旋律情感。

这首音乐的旋律非常优美,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黄自通过音乐的旋律来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音乐的旋律变化丰富,情感起伏跌宕,给人以沉浸在音乐情境中的感觉。

尤其是在中间部分的高潮部分,音乐的旋律情感达到了顶峰,令人动容。

这种旋律情感的表达,使得《玫瑰三愿》成为了一首充满魅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我们来探讨《玫瑰三愿》的演奏技法。

这首音乐的演奏技法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琴弦的拉扯、弹奏,击鼓的敲击,以及木管乐器的吹奏等。

黄自通过运用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技法,使得整首音乐达到了更加生动和立体的效果。

特别是在尾声部分,音乐的演奏技法更是独具匠心,通过巧妙的编排和灵活的运用,使得音乐的高潮部分更加淋漓尽致。

整首音乐的演奏技法不仅展现了黄自的音乐功底,更是为整首音乐增添了不少亮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玫瑰三愿》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丰富魅力的音乐作品。

它将传统和现代音乐元素融为一体,以其独有的曲式结构、动人的旋律情感和精湛的演奏技法,展现了黄自的音乐魅力和技艺水平。

这首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对音乐艺术的一次完美展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音乐家 介绍
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
10/27/2018
聂耳——中国音乐家。
代表作:《义勇军进 行 曲 》 《卖报歌》
10/27/2018
聂耳(1912年--1935年) “国歌”曲作者,作曲家,云南玉溪人。他开辟了 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是我国现代音乐发展史中第一个准确而又深刻地反 映我国无产阶级形象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领域,音 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 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 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卖 报歌》 1935年到日本,不幸溺水身亡。
舒伯特——奥地利 家
作曲
代表作:《魔王》《鳟鱼》 《菩提树》《美丽的磨坊 少女》
被称为“歌曲之王”
10/27/2018
弗朗茨· 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
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是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 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他以抒情的弦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流露自然,浑然天 成。
《黄河大合唱》等数百首。
贺绿汀——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 代表作:《牧童短笛》《摇篮曲》 弦乐:《森吉德玛》
10/27/2018
• •
贺绿汀(1903年--1999年) 本世纪抗日救亡运动专业音乐创作代表人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 阳人。建国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19 34年,学生时代的他即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获“征求中国风味 的钢琴曲”头奖和名誉二等奖,其中《牧童短笛》较早地将中国旋律和西洋 复调手法进行了成功结合,令世人瞩目。 1934年至1938年间,曾为16部电影配乐,其中一些歌曲如《天涯歌女》等广 为流传。
代表作品:《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 少女》
被称为“歌曲之王”
音乐之父——巴赫 (德国) 音乐神童——莫扎特(德国) 古今乐圣——贝多芬(德国) 歌曲之王——舒伯特(德国) 音乐神灵——韩德尔(德国) 指挥之王——卡拉扬(德国) 歌剧之王——威尔第(意大利) 音乐之王——斯卡拉蒂(意大利)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意大利) 进行曲之王——苏萨(美国) 流行歌曲之王——福斯特(英国) 圆舞曲之父——老约翰· 斯特劳斯(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 斯特劳斯(奥地利) 交响曲之王——海顿(奥地利) 交响乐诗人——柏辽兹(法国)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法国)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法国) 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法国) 钢琴诗人——肖邦(波兰) 钢琴之王——李斯特(匈牙利) 舞剧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俄国)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这是耳聋的前兆。
代表作品: 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交响曲》 序 曲——《哀格蒙特》 钢琴曲——《悲怆》《月光曲》 第九《欢乐颂》


10/27/2018
国外著名音乐家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 钢琴家,指挥家。
代表作:《悲怆》 《月光曲》《命运》 《欢乐颂》 被称为“古今乐圣” 他与海顿,莫扎特 被后人称为“维也 纳三杰”
10/27/2018
国外近现代著名音乐家: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1770.12.16—1827.03.26)
10/27/2018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11
海顿——奥地利 作曲家
艺术
代表作:《惊愕》《告别》 《创世纪》
被称为 “交响乐之父”
10/27/2018
海顿(1732年--1809年) 奥地利艺术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他是世 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也是维也纳古典 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被人们称为 “交响乐之父” ; 绰号 “海顿老爹” 主要成就:伟大的器乐作曲家;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惊愕交响曲》《创世纪》《告别》
4
洗星海——中国近现代 作曲家,钢琴家。
代表作:《黄河 大合唱》《在太 行山上》
10/27/2018
冼星海(1905年--1945年)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原籍广东番禺,自幼酷爱 音乐。 1930年赴法国学习,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 挥,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 作品。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真实 反映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抗 日斗争的生活。创作有《游击军》、《在太行山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