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

合集下载

睡眠,休眠,关闭硬盘的区别

睡眠,休眠,关闭硬盘的区别

睡眠,休眠,关闭硬盘的区别最近在设置电源选项是对电脑睡眠,休眠,关闭硬盘不太了解,就上网查了一下。

睡眠是一种节能状态。

睡眠可保存所有打开的文档和程序,当您希望再次开始工作时,可使计算机快速恢复全功率工作(通常在几秒钟之内)。

使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就像是暂停DVD 播放器:计算机立即停止正在执行的操作,并且准备好在您希望恢复工作状态时再次启动。

优点: 恢复系统快,晃动,按键,都可。

一般离开时间不长时间,又急于恢复刚才的资料,不妨睡眠一下。

缺点: 1。

内存要供电,否则RAM 中的信息就丢失了。

2。

万一此时关机,RAM掉电,前头的信息就完全丢失了。

休眠也是一种节能状态。

但是,睡眠通常会将设置保存在内存中并消耗少量的电量,而休眠则将打开的文档和程序保存到硬盘中,然后关闭计算机。

在Windows 使用的所有节能状态中,休眠使用的电量最少。

当计算机电池电量严重不足时,Windows 会自动使移动PC 进入休眠模式。

优点:1。

完全的无忧关机,内存被写入硬盘,硬盘不需要供电信息也不会丢失,即使拔掉电源,拔掉电池,日后也一样可以重新启动,当初的状态完全可以恢复。

2。

几乎完全的不需要电(有很多电脑主板插上电源就带电,可以用键盘开机)。

这时完全可以把关闭电源了。

3。

唤醒必须按键盘键(依照个人主板设计不同而不同),俺的电脑是按Ctrl+F1 开机。

笔记本power键开机。

缺点:系统盘要占用内存容量的空间。

关闭硬盘其实就是当机器很久没人动时,为了防止长时间硬盘转动设置关闭硬盘后,到时硬盘就会处于“发呆”状态,停止转动;当再次操作电脑是硬盘会被重新激活;当然这种功能主要是为了防止硬盘长时间无任务运转而耗费硬盘生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硬盘启停时对硬盘的耗费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电脑不让频繁重启的原因;所以平时用电脑是建议将硬盘关闭功能取消;这样会延长硬盘使用寿命;关闭硬盘与待机休眠没什么关系,只要机器发呆到了规定的时间硬盘就会停止,再对电脑执行命令硬盘就会启动;就是说呢,你10min 关硬盘了,到了15分钟休眠了,还是得动硬盘把现有状态存到硬盘里。

如何设置电脑休眠和待机模式

如何设置电脑休眠和待机模式

如何设置电脑休眠和待机模式在使用电脑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暂时离开但又不想关闭电脑的情况。

为了省电和保护电脑硬件,我们可以设置电脑的休眠和待机模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置电脑的休眠和待机模式,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区别。

设置电脑休眠模式电脑休眠模式是指将电脑进入一种低功耗状态,以便节省电力,并保存当前的工作状态。

当您不需要立即使用电脑时,可以选择休眠模式,以节省能源并快速恢复工作。

首先,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点击开始菜单,选择“设置”(Windows 10)或“控制面板”(Windows 7),然后进入“电源选项”。

在“电源选项”中,您可以看到“选择电源按钮的功能”和“选择关闭盖子的功能”的设置选项。

点击其中一个选项下的“更改设置”按钮。

接下来,在“更改设置”窗口中,您会看到“把电脑设置为:休眠”这一选项。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将电脑的休眠时间设置为“从不”(即不启用休眠模式)或自定义一段时间。

如果您选择自定义时间,建议将休眠时间设置为在您离开电脑一段时间后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以便节省能源。

您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习惯,选择合适的休眠时间。

设置电脑待机模式电脑待机模式是指将电脑进入一种较低的功耗状态,以便节省电力,并在需要时快速恢复工作。

与休眠模式不同的是,待机模式仅关闭显示器和硬盘,而不关闭计算机。

同样,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点击开始菜单,选择“设置”(Windows 10)或“控制面板”(Windows 7),然后进入“电源选项”。

在“电源选项”中,“选择电源按钮的功能”和“选择关闭盖子的功能”的设置选项下,点击“更改设置”按钮。

在“更改设置”窗口中,您会看到“把电脑设置为:待机”这一选项。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将电脑的待机时间设置为“从不”(即不启用待机模式)或自定义一段时间。

如果您选择自定义时间,建议将待机时间设置为在您离开电脑一段时间后自动进入待机模式,以便节省能源。

您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习惯,选择合适的待机时间。

系统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

系统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

系统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Windows操作系统中很早就加入了待机、休眠等模式,而Windows Vista中更是新加入了一种叫做睡眠的模式,可是很多人还是习惯在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将其彻底关闭。

其实充分利用这些模式,我们不仅可以节约电力消耗,还可以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这三种模式的定义如下:待机(Standby)将系统切换到该模式后,除了内存,电脑其他设备的供电都将中断,只有内存依靠电力维持着其中的数据(因为内存是易失性的,只要断电,数据就没有了)。

这样当希望恢复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恢复到待机前状态。

这种模式并非完全不耗电,因此如果在待机状态下供电发生异常(例如停电),那么下一次就只能重新开机,所以待机前未保存的数据都会丢失。

但这种模式的恢复速度是最快的,一般五秒之内就可以恢复。

休眠(Hibernate)将系统切换到该模式后,系统会自动将内存中的数据全部转存到硬盘上一个休眠文件中,然后切断对所有设备的供电。

这样当恢复的时候,系统会从硬盘上将休眠文件的内容直接读入内存,并恢复到休眠之前的状态。

这种模式完全不耗电,因此不怕休眠后供电异常,但代价是需要一块和物理内存一样大小的硬盘空间(好在现在的硬盘已经跨越TB级别了,大容量硬盘越来越便宜)。

而这种模式的恢复速度较慢,取决于内存大小和硬盘速度,一般都要1分钟左右,甚至更久。

睡眠(Sleep)是Windows Vista中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待机和休眠的所有优点。

将系统切换到睡眠状态后,系统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全部转存到硬盘上的休眠文件中(这一点类似休眠),然后关闭除了内存外所有设备的供电,让内存中的数据依然维持着(这一点类似待机)。

这样,当我们想要恢复的时候,如果在睡眠过程中供电没有发生过异常,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的数据恢复(类似待机),速度很快;但如果睡眠过程中供电异常,内存中的数据已经丢失了,还可以从硬盘上恢复(类似休眠),只是速度会慢一点。

电脑待机和睡眠的区别

电脑待机和睡眠的区别

电脑待机和睡眠的区别
电脑待机和睡眠的区别
待机 是将当前记录当前运行状态的数据保存在内存中,机器硬盘、屏幕和CPU等部件停止供电,整机只有内存还继续供电,由于数据存储在速度快的内存中,进入等待状态和唤醒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待机期间,仍然要保持内存的供电来维持数据,此时不能完全断开电脑的电源。
休眠 则是将当前记录当前运行状态的数据保存在硬盘中,整机将完全停止供电,由于数据存储在速度较慢的硬盘中,进入休眠状态和完全唤醒的时候速度都比较慢。在休眠期间不需要任何供电,因此可以完全断开电脑的电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待机: 是不关闭内存的电源让内存的信息不会掉失,唤醒的时候不用启动。
休眠: 是把内存的信息写在硬盘里,在系统盘产生一个跟内存差不多大的文件作为记录,重新启动的时候就把信息读到内存中去就行。比正常启动要快很多。
如何开启休眠:首先要保证系统盘(一般是C盘)有足够的硬盘空间(一般至少要大于内存的大小,如你的内存是512M,那么休眠只要要求C盘大于 512M)。开启休眠方法:在桌面右击-》属性-》屏幕保护程序-》电源-》休眠-》启用休眠。这样,当点击开始-》关闭计算机时,按住shift,待机 选项就变成睡眠了,点击即可。
Powered by 无名小鬼

睡眠、休眠和关机的差别

睡眠、休眠和关机的差别

有时候需要离开电脑办事,关机之后重新打开计算机又会等很久,如果不关又比较浪费能源,听说Windows系统有睡眠、休眠等功能,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休眠和睡眠,从字面上来讲区别不大,所以常常让很多人很疑惑,这两种状态到底有何不同,它们的优缺点如下:“睡眠”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一种节能状态,当用户需要离开电脑的时候,可以在“关机”菜单里面选择这个命令。

这样系统将正在处理的数据保存到内存中,除内存以外的所有设备都停止供电。

当用户回到电脑面前的时候,通过移动鼠标或按下任意键,就可以唤醒系统,让电源为其他设备重新开始供电。

在短短的几秒钟,计算机就可以恢复到离开之前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特点就是唤醒速度快(一般只需要几秒钟),但是不能让内存断电,否则数据会丢失。

“休眠”是微软为移动电脑设计的一种电源节能状态,所以在台式机的“关机”菜单里面看不到它。

这种状态是把内存里的所有数据,存储到硬盘的一个特地空间里,然后切断所有的电源供应。

以后当用户重新按下开机键,就会将硬盘里临时存储的内存数据恢复到内存里,就可以返回到离开之前的状态。

所以这种状态的特点就是可以复原到断电以前的状态,而且可以完全断电,但是恢复的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占用较大的硬盘空间。

“关机”和“休眠”状态非常的相似,都是可以将电源完全切断,所以恢复的时间同样也很长。

但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关机”并不会将之前的状态进行保存,所以在重新开机以后就会建立一个新的工作状态,用户需要重新运行需要用到的程序。

延伸阅读:除了上面的三种状态以外,还有一种名为“混合睡眠”的状态。

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混合睡眠”结合了“睡眠”和“休眠”的特点,它将所有运行的数据信息同时保存到内存和硬盘里面,接下来进入到正常的“睡眠”状态。

如果计算机系统意外断电,那么下次启动时就会读取硬盘中的数据,并且恢复到用户离开时的状态。

所以说这种状态主要是防范意外断电,如果没有断电其实就是“睡眠”状态。

win7电脑休眠和睡眠有什么区别-

win7电脑休眠和睡眠有什么区别-

win7 电脑休眠和睡眠有什么区别? 篇一:电脑休眠和睡眠的区别 电脑休眠和睡眠的区别 电脑睡眠:是比 vista、win7 中的新模式,系统切换到睡眠状态后,系统会将内存中的数 据全部转存到硬盘上的休眠文件中 (这一点类似休眠) , 然后关闭除了内存外所有设备的供电, 让内存中的数据依然维持着,(当然功耗相当相当小,可用本本试一下你就明白了)。

这样, 当我们想要恢复的时候,当然在睡眠过程中供电没有发生过异常哦。

系统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 的数据恢复,速度很快;但如果睡眠过程中供电异常,内存中的数据已经丢失了,还可以从硬 盘上恢复(类似休眠),只是速度会慢一点。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模式都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休眠 系统切换到该模式后, 系统会自动将内存中的数据全部转存到硬盘上一个休眠文件中 (和 物理内存一样大小的硬盘空间),然后切断所有设备的供电。

这样当重新启动电脑的时候,系 统会从硬盘上将休眠文件的内容直接读入内存,并恢复到休眠之前的状态。

这种模式完全不耗 电,因此不怕休眠后供电异常。

而这种模式的恢复速度较(睡眠)慢,取决于内存大小和硬盘 速度,一般都要不到 1 分钟。

所以睡眠比较好 睡眠其实是原来待机和休眠的结合体。

电脑睡眠与休眠有什么区别 1、休眠 是把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硬盘,然后断电,可以断开电源,下次启动时直接调 用硬盘上的数据,回到关机前的状态,启动速度会很快。

但是和真正的重启不同,只是把上次休眠前的系统恢复而已。

2、睡眠 是把数据保留在内存里,同时给内存微弱供电,不能断开电源,一断电信息就 会丢失,下次唤醒时直接读取内存里的数据。

这是电脑在不用时即进入低能耗模式,可以将能源使用量降低到一半以下。

Vista 系统睡眠、休眠、关机的区别及使用 预装 Vista 系统的笔记本,有些朋友为节约硬盘空间,都直接关闭系统休眠。

这样做,虽 然可以节约一定的磁盘空间,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要轻易关闭这一功能。

安卓电源电路总结

安卓电源电路总结

安卓电源电路总结
1.待机、睡眠与休眠的区别
实际上待机(standby)与睡眠(mem)属于不同模式,但现在大多操作系统都不支持待机模式了,我们也习惯将待机等同于睡眠,睡眠属于STR,休眠属于STD,Android手机不支持休眠!! !
2.Android开发者官网当中提到“idle state”,该如何理解,这个状态会对设备及我们的程序造成何种影响所谓的idle状态,就是指系统进入某个低功耗状态,以MTK为例,常见的状态有soidle、rgidle以及dpidle。

rgidle只是限制我们程序使用某些模块,如Doze模式中不能访问网络;而dpidle则会冻结所有进程,系统进入睡眠。

3.进入Doze模式中的idle状态,我们的程序还能运行吗?
Doze模式中的idle概念上属于rgidle状态,此时我们的程序是能运行的,只是不能访问网络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可能会满足进入睡眠条件,冻结所有进程,这样我们的程序就不会得到执行。

可以自己写个死循环的线程(普通线程,非looper线程),强制手机进入Doze的idle模式,你会发现你的程序依旧在执,行,但是静置在哪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的线程被冻结,不会执行,当你点亮屏幕,你的线程又会继续工作。

4.手机睡眠之后,为何我们写Alarm程序、来电显示程序依旧会生效?
Android在硬件架构上将处理器分为AP与BP,应用程序运行与AP之中,睡眠只是将AP断电,BP (Modem)不会断电,当有来电时,BP将会唤醒AP。

Alarm在硬件上依赖的是Modem中的PMIC的RTC模块,而不是AP中的RTC模块,当定时器触发时,可以唤醒AP,使我们的Alarm程序依旧会得到执行。

电源选项中S1,S2,S3,S4,S5的含义,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

电源选项中S1,S2,S3,S4,S5的含义,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

电源选项中‎S1,S2,S3,S4,S5的含义‎,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电源选项中‎S1,S2,S3,S4,S5的含义‎以 ACPI 的規格來說‎吧!ACPI(Advan‎c ed Confi‎g urat‎i on and Power‎Inter‎f ace),即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

这种新的能‎源管理可以‎通过诸如软‎件控制"开关"系统,亦可以用M‎o dem信‎号唤醒和关‎闭系统。

ACPI在‎运行中有以‎下几种模式‎:S0 正常。

S1 CPU停止‎工作。

唤醒时间:0秒。

S2 CPU关闭‎。

唤醒时间:0.1秒。

S3 除了内存外‎的部件都停‎止工作。

唤醒时间:0.5秒。

S4 内存信息写‎入硬盘,所有部件停‎止工作。

唤醒时间:30秒。

(冬眠状态)S5 关闭。

判断系统是‎处于S1模‎式还是在S‎3模式,最简单的办‎法是仔细观‎察系统的情‎况:在ACPI‎的S1休眠‎模式下,只有CPU‎停止工作,其他设备仍‎处于加电状‎态。

而在S3模‎式(BIOS->电源管理->Suspe‎n d to RAM设为‎E nabl‎e,除内存外其‎他设备均处‎于断电状态‎)。

所以我们只‎需按一下光‎驱上的弹出‎钮即可,不能打开光‎驱门则处于‎S3状态,反之则处于‎S1状态。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在S3模式‎下,系统完全是‎安静的,所有风扇全‎部停止工作‎,此时系统不‎能从键盘唤‎醒,手工唤醒的‎方法只能是‎按前面板上‎的电源按钮‎。

S1 =>Stand‎b y。

即指说系统‎处于低电源‎供应状态,在 windo‎w s or BIOS 中可设定屏‎幕讯号输出‎关闭、硬盘停止运‎转进入待命‎状态、电源灯号处‎于闪烁状态‎。

此时动一动‎鼠标、按键盘任一‎键均可叫醒‎计算机。

S2 =>Power‎Stand‎b y。

和 S1 几乎是一样‎。

S3 =>Suspe‎n d to RA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待机、休眠、睡眠的区别和优缺点
Windows操作系统中很早就加入了待机、休眠等模式,而Windows Vista中更是新加入了一种叫做睡眠的模式,可是很多人还是习惯在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将其彻底关闭。

其实充分利用这些模式,我们不仅可以节约电力消耗,还可以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这三种模式的定义如下:
待机(Standby)
将系统切换到该模式后,除了内存,电脑其他设备的供电都将中断,只有内存依靠电力维持着其中的数据(因为内存是易失性的,只要断电,数据就没有了)。

这样当希望恢复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恢复到待机前状态。

这种模式并非完全不耗电,因此如果在待机状态下供电发生异常(例如停电),那么下一次就只能
重新开机,所以待机前未保存的数据都会丢失。

但这种模式的恢复速度是最快的,一般五秒之内就可以恢复。

休眠(Hibernate)
将系统切换到该模式后,系统会自动将内存中的数据全部转存到硬盘上一个休眠文件中,然后切断对所有设备的供电。

这样当恢复的时候,系统会从硬盘上将休眠文件的内容直接读入内存,并恢复到休眠之前的状态。

这种模式完全不耗电,因此不怕休眠后供电异常,但代价是需要一块和物理内存一样大小的硬盘空间(好在现在的硬盘已经跨越TB级别了,大容量硬盘越来越便宜)。

而这种模式的恢复速度较慢,取决于内存大小和硬盘速度,一般都要1分钟左右,甚至更久。

睡眠(Sleep)
是Windows Vista中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待机和休眠的所有优点。

将系统切换到睡眠状态后,系统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全部转存到硬盘上的休眠文件中(这一点类似休眠),然后关闭除了内存外所有设备的供电,让内存中的数据依然维持着(这一点类似待机)。

这样,当我们想要恢复的时候,如果在睡眠过程中供电没有发生过异常,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的数据恢复(类似
待机),速度很快;但如果睡眠过程中供电异常,内存中的数据已经丢失了,还可以从硬盘上恢复(类似休眠),只是速度会慢一点。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模式都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正因为睡眠功能有这么多优点,因此Windows Vista开始菜单上的电源按钮默认就会将系统切换到睡眠模式。

所以我们大可充分利用这一新功能,毕竟从睡眠状态下恢复,速度要比从头启动快很多。

而且睡眠模式也不是一直进行下去的,如果系统进入睡眠模式一段时间后(具体时间可以设定)没有被唤醒,那么还会自动被转入休眠状态,并关闭对内存的供电,进一步节约能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