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1)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图文

完整版人教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图文

完整版人教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_图文一、选择题1.16的平方根是().A .8B .4C .4±D .4-2.下列图案可以由部分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是()3,2--,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③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⑤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5.如图,小明课间把老师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黑板的两条平行线a ,b 中的直线b 上,已知155∠=︒,则2∠的度数为( )A .45︒B .35︒C .55︒D .25︒6.下列叙述中,①1的立方根为±1;②4的平方根为±2;③-8立方根是-2;④116的算术平方根为14.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 =30°),其中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A .55°B .45°C .30°D .25°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A 2,A 3,A 4,A 5,A 6的坐标依次为A 1(0,1),A 2(1,1),A 3(1,0),A 4(2,0),A 5(2,1),A 6(3,1),…按此规律排列,则点A 2021的坐标是( )A .(10101),B .(10100),C .(10111),D .(10110),二、填空题9.已知1x -=8,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的坐标为(﹣2,5),点Q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P 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则点P 的坐标是___. 11.三角形ABC 中,∠A=60°,则内角∠B ,∠C 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为_____. 12.如图,把一把直尺放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板上,量得154∠=︒,则2∠的度数是_______.13.如图,四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将△BMN 沿MN 翻折,得△FMN ,若MF ∥AD ,FN ∥DC ,则∠D 的度数为 ___.14.对于这样的等式:若(x +1)5=a 0x 5+a 1x 4+a 2x 3+a 3x 2+a 4x +a 5,则﹣32a 0+16a 1﹣8a 2+4a 3﹣2a 4+a 5的值为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M 到横轴的距离为2,到纵轴的距离为3,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则点2021A 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3(2)1627(1)--+--⨯-(2)223(5)3-+--18.已知6a b +=,4ab =-,求下列各式的值:(1)22a b +;(2)22a ab b -+.19.阅读并完成下列的推理过程.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连结ED 、EF ,已知∠AFE =∠CDF ,∠BCD +∠DEF =180°.证明BC ∥DE ;证明:∵∠AFE =∠CDF (已知)∴EF ∥CD ( )∴∠DEF =∠CDE ( )∵∠BCD +∠DEF =180°( )∴ ( )∴BC ∥DE ( )20.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写出ABC 各顶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3)若把ABC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111A B C △,请画出111A B C △,并写出1A ,1B ,1C 的坐标.21.已知a 是10的整数部分,b 是10的小数部分,求代数式()1b 10a --的平方根. 22.(1)如图1,分别把两个边长为1cm 的小正方形沿一条对角线裁成4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2)若一个圆的面积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2πcm ,设圆的周长为C 圆.正方形的周长为C 正,则C 圆______C 正(填“=”,或“<”,或“>”)(3)如图2,若正方形的面积为2900cm ,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2740cm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5:4,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23.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如图,已知两直线,a b ,且,a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90BCA ∠=︒,操作发现:(1)如图1.若148∠=︒,求2∠的度数;(2)如图2,若30,1A ∠=︒∠的度数不确定,同学们把直线a 向上平移,并把2∠的位置改变,发现21120∠-∠=︒,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A =30°,AC 平分BAM ∠,此时发现1∠与2∠又存在新的数量关系,请写出1∠与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点睛】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牢记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轴对称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是平移,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图形的大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是旋转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轴对称变换,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是平移,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不是平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图形是否由平移得到,要把握两个“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一个“变”,位置改变.3.B【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特征解答.【详解】解:设点P纵坐标为y,--,点P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是(3,2)y∴-=-,42∴2y=-,∴点P的坐标为(3,2)∴点P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出点P'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4.D根据对顶角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①是真命题,故①正确;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是假命题,故②错误;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是假命题,故③是错误;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是假命题,故④错误;⑤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⑤是真命题,故⑤正确;综上所述,真命题有①⑤,有2个.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5.B【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的同位角,再由两角互余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即可;【详解】∵直线a∥b,∠1=55°,∴∠1=∠3=55°,∵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b上,∴∠3+∠2=90°,∴∠2=90°-55°=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互余的两角,正确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6.D【分析】分别求出每个数的立方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再判断即可.【详解】∵1的立方根为1,∴①错误;∵4的平方根为±2,∴②正确;∵−8的立方根是−2,∴③正确;∵116的算术平方根是14,∴④正确; 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7.A【分析】易求ABD ∠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30ABC =︒∠,125∠=︒,155ABD ABC ∴∠=∠+∠=︒,直线//m n ,255ABD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找规律得出的坐标,再确定的坐标,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2,0),A5解析:A【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找规律得出4n A 的坐标,再确定2020A 的坐标,从而可得出点A 2021的坐标.【详解】解:A 1(0,1),A 2(1,1),A 3(1,0),A 4(2,0),A 5(2,1),A 6(3,1),…, ∴4A 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0,8A 的横坐标为224⨯=,纵坐标为0,……以此类推,4n A 的横坐标为22n n ⨯=,纵坐标为0,∵202145051÷=,∴2020A 的坐标为(5052,0)⨯,∴2021A 的坐标为(1010,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得到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二、填空题9.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解析:65【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确定x-1的值,解方程即可.【详解】 ∵8∴x-1=64x=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10.(2,﹣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点P ,先关于y 轴对称,再求关于x 轴对称的点即可【详解】∵点A 的坐标为(﹣2,5),点Q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Q的坐标为(2,5),∵点P与点Q关于x轴解析:(2,﹣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点P,先关于y轴对称,再求关于x轴对称的点即可【详解】∵点A的坐标为(﹣2,5),点Q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Q的坐标为(2,5),∵点P与点Q关于x轴对称,∴点P的坐标是(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轴对称,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1.120°和60°【详解】试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B+∠C=180°-∠A=180°-60°=120°,又因为∠DFE=∠BFC,∠BFC=180°-(∠FBC+∠FCB),解析:120°和60°【详解】试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B+∠C=180°-∠A=180°-60°=120°,又因为∠DFE=∠BFC,∠BFC=180°-(∠FBC+∠FCB),因为角平分线CD、EF相交于F,所以∠FBC+∠FCB=(∠B+∠C)÷2=120°÷2=60°,再代入∠DFE=∠BFC=180°-(∠FBC+∠FCB),即可解答.试题解析:∠B+∠C=180°-∠A=180°-60°=120°,又因为∠DFE=∠BFC,∠BFC=180°-(∠FBC+∠FCB),因为角平分线CD、EF相交于F,所以∠FBC+∠FCB=(∠B+∠C)÷2=120°÷2=60°,∠DFE=180°-(∠FBC+∠FCB),=180°-60°,=120°;∠DFE的邻补角的度数为:180°-120°=60°.考点:角的度量.12.【分析】由已知可知,由平行可知,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从而求得的答案.【详解】已知可知直尺的两边平行故答案为:11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解析:114︒【分析】由已知可知460∠=︒,由平行可知13∠=∠,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234∠=∠+∠从而求得的答案.【详解】已知可知460∠=︒直尺的两边平行∴13∠=∠∴234145460114∠=∠+∠=∠+∠=︒+︒=︒故答案为:11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95°【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MF =100°,∠FNB =70°,再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 =∠BMN =50°,∠FNM =∠MNB =35°,进而求出∠B 的度数以及得出∠D 的度数.解析:95°【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MF =100°,∠FNB =70°,再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 =∠BMN =50°,∠FNM =∠MNB =35°,进而求出∠B 的度数以及得出∠D 的度数.【详解】解:∵MF ∥AD ,FN ∥DC ,∠A =100°,∠C =70°,∴∠BMF =100°,∠FNB =70°,∵将△BMN 沿MN 翻折,得△FMN ,∴∠FMN =∠BMN =50°,∠FNM =∠MNB =35°,∴∠F =∠B =180°−50°−35°=95°,∴∠D =360°−100°−70°−95°=95°.故答案为:9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BMN,∠FNM=∠MNB是解题关键.14.-1.【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得出字母的值,进而代入解答即可.【详解】解:(x+1)5=x5+5x4+10x3+10x2+5x+1,∵(x+1)5=a0x5+a1x4+a2x3+a3x2+解析:-1.【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得出字母的值,进而代入解答即可.【详解】解:(x+1)5=x5+5x4+10x3+10x2+5x+1,∵(x+1)5=a0x5+a1x4+a2x3+a3x2+a4x+a5,∴a0=1,a1=5,a2=10,a3=10,a4=5,a5=1,把a0=1,a1=5,a2=10,a3=10,a4=5,a5=1代入﹣32a0+16a1﹣8a2+4a3﹣2a4+a5中,可得:﹣32a0+16a1﹣8a2+4a3﹣2a4+a5=﹣32+80﹣80+40﹣10+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得a0,a1,a2,a3,a4,a5的值. 15.(-3,2)【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可得答案.【详解】∵点到横轴的距离为,到纵轴的距离为,解析:(-3,2)【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可得答案.【详解】∵点M到横轴的距离为2,到纵轴的距离为3,∴|y|=2,|x|=3,由M是第二象限的点,得:x=−3,y=2.即点M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点睛】此题考查象限及点的坐标的有关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16.(1010,1)【分析】根据图象先计算出A4和A8的坐标,进而得出点A4n的坐标为(2n,0),再用2020÷4=505,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由图可知A4,A8都在x轴上,解析:(1010,1)【分析】根据图象先计算出A4和A8的坐标,进而得出点A4n的坐标为(2n,0),再用2020÷4=505,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由图可知A4,A8都在x轴上,∵蚂蚁每次移动1个单位,∴OA4=2,OA8=4,∴A4(2,0),A8(4,0),∴OA4n=4n÷2=2n,∴点A4n的坐标为(2n,0).∵2020÷4=505,∴点A2020的坐标是(1010,0).∴点A2021的坐标是(1010,1).故答案为:(1010,1).【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问题在点的坐标问题中的应用,数形结合并正确得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2)【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结合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以及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解析:(1)3;(2)5【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结合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以及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4(3)(1)+--⨯-=633-=;(255【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求法,绝对值等知识点,题目比较基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是关键.18.(1)44;(2)48【分析】(1)把a+b=6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将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原式的值;(2)将a2+b2与a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把解析:(1)44;(2)48【分析】(1)把a +b =6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将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原式的值;(2)将a 2+b 2与a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把6a b +=两边平方得:()222236a b a b ab +=++=,把4ab =-代入得:()222436a b ++⨯-=, ∴2244a b +=;(2)∵2244a b +=,4ab =-,∴22a ab b -+=22a b ab +-=()444--=48.【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BCD+∠CDE =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填空即可【详解】证明:∵∠AFE=∠CD解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BCD+∠CDE=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填空即可【详解】证明:∵∠AFE=∠CDF(已知)∴EF∥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EF=∠C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CD+∠DEF=180°(已知)∴∠BCD+∠CDE=180°(等量代换)∴BC∥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BCD+∠CDE=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0.(1)A(-1,-1),B(4,2),C(1,3);(2)7;(3)画图见解析,A1(0,1),B1(5,4),C1(2,5)【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出所求点坐标即可;(2)由长解析:(1)A(-1,-1),B(4,2),C(1,3);(2)7;(3)画图见解析,A1(0,1),B1(5,4),C1(2,5)【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出所求点坐标即可;(2)由长方形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求出所求即可;(3)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而得出对应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由图可知:A(-1,-1),B(4,2),C(1,3);(2)根据题意得:S△△ABC=111⨯-⨯⨯-⨯⨯-⨯⨯=7;54243153222(3)如图所示:△A1B1C1为所求,此时A1(0,1),B1(5,4),C1(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21..【分析】根据可得,即可得到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即可求解.【详解】解:∵,∴,∴的整数部分是3,则,的小数部分是,则,∴,∴9的平方根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估算、实数解析:3±.【分析】根据223104<<可得3104<<103103,即可求解.【详解】解:∵223104<<, ∴3104, ∴103,则3a =10103,则103b , ∴(()1312101031039a b --==-=, ∴9的平方根为3±.【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估算、实数的运算、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实数估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即可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2)由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分别求的圆的半径及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可求得圆和正方形的解析:(12)<;(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即可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2)由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分别求的圆的半径及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可求得圆和正方形的周长,利用作商法比较这两数大小即可;(3)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cm 2,∴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2cm 2,即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 cm 2,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22x = , ∴x∴;(2)设圆的半径为r ,∴由题意得22r ππ=, ∴r = ∴=22C r π=圆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22a π=, ∴a∴=4C a =正∴1C C ===<圆正 故答案为:<;(3)解:不能裁剪出,理由如下:∵正方形的面积为900cm 2,∴正方形的边长为30cm∵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之比为5:4,∴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5x ,宽为4x ,则54740x x ⋅=,整理得:237x =,∴22(5)252537925900x x ==⨯=>,∴22(5)30x >,∴530x ,∴长方形纸片的长大于正方形的边长,∴不能裁出这样的长方形纸片.【点睛】本题通过圆和正方形的面积考查了对算术平方根的应用,主要是对学生无理数运算及比较大小进行了考查.23.(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解析:(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1=∠DBC,则∠ABD=∠ABC-∠DBC=60°-∠1,进而得出结论;(3)过点C作CP∥a,由角平分线定义得∠CAM=∠BAC=30°,∠BAM=2∠BAC=6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BAM=60°,∠PCA=∠CAM=30°,∠2=∠BCP=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1=48°,∠BCA=90°,∴∠3=180°-∠BCA-∠1=180°-90°-48°=42°,∵a∥b,∴∠2=∠3=42°;(2)理由如下:过点B作BD∥a.如图2所示:则∠2+∠ABD=180°,∵a∥b,∴b∥BD,∴∠1=∠DBC,∴∠ABD=∠ABC-∠DBC=60°-∠1,∴∠2+60°-∠1=180°,∴∠2-∠1=120°;(3)∠1=∠2,理由如下:过点C作CP∥a,如图3所示:∵AC平分∠BAM∴∠CAM=∠BAC=30°,∠BAM=2∠BAC=60°,又∵a∥b,∴CP∥b,∠1=∠BAM=60°,∴∠PCA=∠CAM=30°,∴∠BCP=∠BCA-∠PCA=90°-30°=60°,又∵CP∥a,∴∠2=∠BCP=60°,∴∠1=∠2.【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角的定义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5的相反数是()A.15-B.15C.5 D.-52.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平分∠DOB.若∠COB=35°,则∠AOD等于( ).A.35° B.70° C.110° D.145°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B(3,5),C(x,y),若AC∥x 轴,则线段BC的最小值及此时点C的坐标分别为()A.6,(﹣3,5) B.10,(3,﹣5)C.1,(3,4) D.3,(3,2)4.若a x=6,a y=4,则a2x﹣y的值为()A.8 B.9 C.32 D.405.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2213x x ax x<⎧-⎪⎨-≤⎪⎩恰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12a≤<B.01a≤<C.12a-<≤D.10a-≤<6.如图所示,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数字0,1,2,3,先让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点与数轴上的数-2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圆沿着数轴按顺时针方向滚动,那么数轴上的数-2017将与圆周上的哪个数字重合()A .0B .1C .2D .37.明月从家里骑车去游乐场,若速度为每小时10km ,则可早到8分钟,若速度为每小时8km ,则就会迟到5分钟,设她家到游乐场的路程为xkm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 )A .851060860x x -=-B .851060860x x -=+C .851060860x x +=-D .85108x x +=+ 8.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a ∠与β∠互余的是( )A .图①B .图②C .图③D .图④9.如图,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a a c c b -++-的结果是( )A .2c ﹣bB .﹣bC .bD .﹣2a ﹣b10.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12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 .不盈不亏B .盈利20元C .亏损10元D .亏损30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因式分解:x 3﹣4x=________.2.如图,DA ⊥CE 于点A ,CD ∥AB ,∠1=30°,则∠D=________.3.有4根细木棒,长度分别为2cm 、3cm 、4cm 、5cm ,从中任选3根,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__.4.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y(℉)与摄氏度数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y =95x +32.若某一温度的摄氏度数值与华氏度数值恰好相等,则此温度的摄氏度数为__ ______℃.5.为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班计划购买甲、乙两种体育用品(每种体育用品都购买),其中甲种体育用品每件20元,乙种体育用品每件30元,共用去150元,请你设计一下,共有________种购买方案.6.近年来,国家重视精准扶贫,收效显著,据统计约65000000人脱贫,6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5(8)6(27)22m m m +--=-+ (2)2(3)7636x x x --+=-2.甲、乙两名同学在解方程组5{213mx y x ny +=-=时,甲解题时看错了m ,解得7{22x y ==- ;乙解题时看错了n ,解得3{7x y ==-.请你以上两种结果,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3.小玲和弟弟小东分别从家和图书馆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玲开始跑步中途改为步行,到达图书馆恰好用30min .小东骑自行车以300m/min 的速度直接回家,两人离家的路程y(m)与各自离开出发地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为多少m,小玲步行的速度为多少m/min;(2)求小东离家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求两人相遇的时间.4.如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O,M,射线OP在∠AOE的内部,且OP⊥EF,垂足为点O.若∠AOP=30°,求∠EMD的度数.5.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市某中学决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因此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下列两幅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学校这次调查共抽取了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戏曲”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4)设该校共有学生2000名,请你估计该校有多少名学生喜欢书法?6.去冬今春,我市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旱灾,“旱灾无情人有情”.某单位给某乡中小学捐献一批饮用水和蔬菜共320件,其中饮用水比蔬菜多80件.(1)求饮用水和蔬菜各有多少件?(2)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一次性将这批饮用水和蔬菜全部运往该乡中小学.已知每辆甲种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40件和蔬菜10件,每辆乙种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和蔬菜各20件.则运输部门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3)在(2)的条件下,如果甲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费400元,乙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费360元.运输部门应选择哪种方案可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C3、D4、B5、A6、B7、C8、A9、A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x (x+2)(x ﹣2)2、60°3、344、-405、两6、76.51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0m =;(2)5x =2、n = 3 , m = 4, 2{3x y ==-3、(1)家与图书馆之间路程为4000m ,小玲步行速度为100m/s ;(2)自变量x 的范围为0≤x ≤403;(3)两人相遇时间为第8分钟.4、60°5、(1)100;(2)补全图形见解析;(3)36°;(4)估计该校喜欢书法的学生人数为500人.6、(1)饮用水和蔬菜分别为200件和120件(2)设计方案分别为:①甲车2辆,乙车6辆;②甲车3辆,乙车5辆;③甲车4辆,乙车4辆(3)运输部门应选择甲车2辆,乙车6辆,可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2960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B 3=-C2=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是分数B .227是无理数C .π-3.14是有理数D .3是有理数3.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3,﹣2),“车”位于点(﹣1,﹣2),则“马”位于A .(1,3)B .(5,3)C .(6,1)D .(8,2)4.如图,直线12l l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1l 上,一锐角顶点B 在直线2l 上,若0135∠=,则2∠的度数是A .65B .55C .45D .355.如图,△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已知BC=7,EC=4,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2B .3C .5D .7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不重合的三条直线a、b、c,若//a b,//b c,则//a c.A.1个B.2个C.3个D.4个7.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在直线l上,若5cmPA=,7cmPB=,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等于5cm B.小于5cm C.不大于5cm D.等于6cm 8.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的是()A.180∠+∠=︒B.BAC ACDD BAD∠=∠C.CAD ACB∠=∠∠=∠D.B DCE9.如图,这是小明学校周边环境的示意图,以学校为参照点,儿童公园,图书市场分别距离学校500m、700m,若以(南偏西30°,500)来表示儿童公园的位置,则图书市场的位置应表示为()A.(700,南偏东45︒)B.(南偏东45︒,700)C.(700,北偏东45︒)D.(北偏东45︒,700)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1A,第二次移动到点2A……,第n次移动到点n A,A的坐标是()则点2021A .()1010,0B .()1010,1C .()1011,0D .()1011,1二、填空题11325-3-.(填“>”“<”或“=”)12.根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x 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x 533.61538.24542.89547.56552.25556.96561.69566.44571.21满足23.623.7n <<的整数n 有________个.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8-、()11,6-、()14,0-、()0,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15.如图所示,//AB CD ,EC CD ⊥.若28BEC ∠=︒,则ABE ∠的度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16.(12-(2)求下列式子中x 的值:()229x -=17.根据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如图,点P 在AOC ∠的边OA 上.①过点P 画OA 的垂线交OC 于B ;②过点P 作直线//PM OC ;(2)表示点О到直线PB 的距离的线段是__________;(3)直接写出所作图中与O ∠互余的角(可以表示出来的角).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0,4,线段MN 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 的坐标为()3,1--,点N 的坐标为()3,2-.(1)将线段MN 平移得到线段AB ,其中点M 的对应点为A ,点N 的对应点为B .点M 平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②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若点C 的坐标为()4,1,连接AC ,BC ,求ABC ∆的面积.19.如图,已知∠1=∠2,∠3=∠4,∠5=∠A ,试说明:BE ∥CF .完善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写理由或数学式:解:∵∠3=∠4(已知)∴AE ∥()∴∠EDC=∠5()∵∠5=∠A (已知)∴∠EDC=()∴DC ∥AB ()∴∠5+∠ABC=180°()即∠5+∠2+∠3=180°∵∠1=∠2(已知)∴∠5+∠1+∠3=180°()即∠BCF+∠3=180°∴BE ∥CF ().2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AOC 与∠AOD 的度数比为4:5,OE ⊥AB ,OF 平分∠DOB ,求∠EOF 的度数.21.(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计算上面各式的值,你发现:对于任意有理数a=__________.(2)利用所得结论解决问题:若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22.如图1,AB∥CD,E是射线FD上的一点,∠ABC=140°,∠CDF=40°(1)试说明BC∥EF;(2)若∠BAE=110°,连接BD,如图2.若BD∥AE,则BD是否平分∠ABC,请说明理由.2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1),其中30∠=︒,A∠=︒,4560B∠=∠=︒.D E(1)若112∠的度数;BCD∠=︒,求ACE(2)试猜想BCD∠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与ACE(3)若三角板ABC保持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在转动过程中,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 AB?请你直接写出答案.参考答案1.D 2.D 3.C 4.B 5.B 6.A 7.C 8.C 9.D 10.B 11.>【详解】解:因为-25>-27,3-,故答案为:>.12.5【详解】解:∵23.62=556.96,23.72=561.69,∴556.96561.69n <<∴满足23.623.7<<的整数n 有5个,故答案为:5.13.()5,4-【详解】解:∵点M 在第四象限,∴点M 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点M 的坐标为()5,4-,故答案为:()5,4-.14.80【详解】解:(1)如图所示: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B 作BF ⊥x 轴于点F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14-11)×6+12×(6+8)×(11-2)+12×2×8,=9+63+8,=80;故答案为:80.15.118︒【详解】解:过点E 作EG ∥AB ,则E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 =90°,所以∠GEB =90°-28°=62°,因为EG ∥AB ,所以∠ABE =180°-62°=118°.故答案为:118°.16.(1)63(2)1x =-或5【详解】解:(1()238127232---93232=--+63=-;(2)∵()229x -=,∴23x -=±,∴1x =-或5.【详解】解:(1)如图所示,(2)∵OP ⊥PB∴线段OP 的长为点O 到直线PB 的距离故答案为:OP .(3)∵OP ⊥PB ∴∠OPB =90゜∴∠O +∠PBO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PBO ∠∵PM ∥OC ∴∠BPM =∠PBO∴∠O +∠BPM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BPM∠∴与O ∠互余的角为PBO ∠,BPM ∠.18.(1)①右,3,上,5(或上,5,右,3均可以);②()6,3;(2)7【分析】(1)①由点M 及其对应点的A 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即可;②根据①可得点N 的对应点B 的坐标;(2)割补法求解可得.【详解】解:(1)①∵点A 的坐标为()0,4,点M 的坐标为()3,1--,∴点M 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也可以是:先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②由①得:将N (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坐标是(6,3),∴点B 的坐标为(6,3);(2)如图,过点C 作CF y ⊥于点F ,过点B 作BE CF ⊥交FC 延长线于点E ,过点A 作AD y ⊥轴交EB 的延长线于点D ,则四边形AFED 是矩形,∴3AF =,4CF =,2CE =,2BE =,1BD =,6AD =,∴矩形AFED ABC Rt AFC Rt BCE Rt ABDS S S S S =--- 111634322617222=⨯-⨯⨯-⨯⨯-⨯⨯=.19.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灵活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逐步可求解.试题解析:解:∵3=4∠∠(已知)∴A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ED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A ∠∠(已知)∴EDC ∠=A ∠(等量代换)∴DC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05180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0523180∠+∠+∠=∵1=2∠∠(已知)∴0513180∠+∠+∠=(等量代换)即03180BCF ∠+∠=∴BE ∥C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50°.【详解】解:设∠AOC =4x ,则∠AOD =5x ,∵∠AOC +∠AOD =180°,∴4x +5x =180°,解得x =20°,∴∠AOC =4x =80°,∴∠BOD =∠AOC =80°,∵OE ⊥AB ,∴∠BOE =90°,∴∠DOE =∠BOE ﹣∠BOD =10°,又∵OF 平分∠DOB ,∴∠DOF =12∠BOD =40°,∴∠EOF =∠EOD +∠DOF =10°+40°=50°.21.(1)4;13;0;3;5;1;a 或()()00a a a a ⎧≥⎪⎨-<⎪⎩;(2)a b-+【详解】(1)4;13;0;3;5;1;a 或()()00a a a a ⎧≥⎪⎨-<⎪⎩(2)解:由数轴知:21a -<<-,01b <<,∴0a b +<,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22.(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证明:∵AB ∥CD ,∴∠ABC+∠BCD =180°,∵∠ABC =140°,∴∠BCD =40°,∵∠CDF =40°,∴∠BCD =∠CDF ,∴BC ∥EF .(2)解:结论:BD 平分∠ABC .理由:∵AE ∥BD ,∴∠BAE+∠ABD =180°,∵∠BAE =110°,∴∠ABD =70°,∵∠ABC =140°,∴∠ABD =∠DBC =70°,∴BD 平分∠ABC .23.(1)68°;(2)180BCD ACE ∠+∠=︒,理由见解析;(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详解】解:(1)∵90BCA ECD ∠=∠=︒,112BCD ∠=︒∴1129022DCA BCD BCA ∠=∠-∠=︒-︒=︒.∴902268ACE ECD DCA ∠=∠-∠=-︒=︒.(2)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ACE DCE ACD ACD ∠=∠-∠=︒-∠,∴180BCD ACE ∠+∠=︒.(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如图2,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180B BCD ∠+∠=︒时,//CD AB ,此时180BCD ∠=︒-18060120B ∠=︒-︒=︒;如图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60B BCD ∠=∠=︒时,//CD AB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能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是()A .朝阳大道右侧B .好运花园2号楼C .东经103︒,北纬30°D .南偏西55︒2.在0.21)A .0.2BC .﹣1D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2=±B 1=-C 2=±D .3=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B .对顶角相等C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M (5,2)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则移动后的点的坐标是()A .(2,0)B .(3,5)C .(8,4)D .(2,3)6.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45AOC ∠=︒,射线OE 是BOD ∠的角平分线,则∠BOE 的度数为()A .22.5︒B .23.5︒C .45︒D .40︒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A .∠1=∠2B .∠BAD =∠BCDC .∠BAD +∠ADC =180°D .∠3=∠48.小明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后,把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摆放在自己的文具上,如图,AD ∥BC ,若∠2=70°,则∠1=()A .22°B .20°C .25°D .30°9.如图,数轴上有M ,N ,P ,Q 四点,则这四点中所表示的数最接近)A .点MB .点NC .点PD .点Q10.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所截,//AB CD ,E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E 不在直线AB ,CD ,AC 上),设∠BAE =α,∠DCE =β.下列各式:①α+β,②α﹣β,③180°﹣α﹣β,④360°﹣α﹣β,∠AEC 的度数可能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1.已知点(1,3)M m m ++在x 轴上,则m 等于______.12.如果一个正数a 的两个不同平方根分别是22x -和63x -,则a =______.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5,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_.14.如图://AB CD ,AE CE ⊥,13EAF EAB ∠=∠,13ECF ECD ∠=∠,则AFC ∠=__.15a ,小数部分是b ,计算a ﹣2b 的值是__.16<x x 的整数有4个;③﹣3⑥对于任意实数a a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三、解答题172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24810x -=;(2)35(1)48x -+=.19.如图,已知AD BC ⊥于点D ,点E 在AB 上,EF BC ⊥于点F ,12∠=∠,试说明//DE AC .20.按要求画图及填空: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O 及△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点A 的坐标为;(2)将△ABC 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1.(3)△A 1B 1C 1的面积为.21.(1)由8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组成的魔方,体积为64,则出这个魔方的棱长是_____.(2)图1正方形EFGH 的边长等于魔方的棱长,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及其边长.(3)把正方形ABCD 放到数轴上,如图2,使得A 与1-重合,那么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2,a +1),B(a ﹣1,4),C(b ﹣2,b )三点.(1)当点C 在y 轴上时,求点C 的坐标;(2)当AB ∥x 轴时,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3)当CD ⊥x 轴于点D ,且CD =1时,求点C 的坐标.23.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其两点间的距离P 1P 2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 2﹣x 1|或|y 2﹣y 1|.(1)已知A (1,3),B (﹣3,﹣5),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线段MN ∥y 轴,MN =4,若点M 的坐标为(2,﹣1),试求点N 的坐标;(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D (0,6),E (﹣3,2),F (3,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24.已知//AM CN ,点B 为平面内一点,AB BC ⊥于B .(1)如图1,直接写出A ∠和C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2)如图2,过点B 作BD AM ⊥于点D ,请说明ABD C ∠=∠的理由;(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 、F 在DM 上,连接BE ,BP 、CF ,BF 平分DBC ∠,BE 平分ABD ∠,若180FCB NCF ∠+∠=︒,3BFC DBE ∠=∠,求EBC ∠的度数.参考答案1.C【分析】在平面中,要用两个数据才能表示一个点的位置.【详解】解:朝阳大道右侧、好运花园2号楼、南偏西55︒都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东经103︒,北纬30°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要明确,一个有序数对才能确定一个点的位置.2.D【分析】按照无理数的定义逐个来判定即可.【详解】解:A、0.2属于有理数,故A不符合题意;3,为有理数,故B不符合题意;BC、﹣1为有理数,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D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无理数的定义.3.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判断即可.【详解】解:A2=,故选项错误;B1=-,故选项正确;C2=,故选项错误;D、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4.A【分析】根据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内角和等性质,对选项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对顶角相等,为真命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加为90︒,即互余,为真命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为真命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真假命题,涉及到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内角和、平行公理等内容,熟练掌握相关几何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详解】因为M点坐标为(5,2),根据平移变换的坐标变化规律可知,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5−3,2-2),即(2,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6.A【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D=∠AOC,再根据射线OE是∠BOD的角平分线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45°,∵射线OE是∠BOD的角平分线,∴∠BOE=12∠BOD=12×45°=22.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概念并求出∠BOD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由∠1=∠2可判断AD∥BC,不符合题意;B.∠BAD=∠BCD不能判定图中直线平行,不符合题意;C.由∠BAD+∠ADC=180°可判定AB∥DC,符合题意;D.由∠3=∠4可判定AD∥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过F作FG∥AD,则FG∥BC,即可得到∠2=∠EFG=70°,再根据∠AFE=90°,即可得出∠AFG=90°-70°=20°,进而得到∠1=∠AFG=20°.【详解】解:如图,过F作FG∥AD,则FG∥BC,∴∠2=∠EFG=70°,又∵∠AFE=90°,∴∠AFG=90°-70°=20°,∴∠1=∠AFG=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先估算.【详解】∵∴43-<-∴最接近N故答案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正确估算.10.D【分析】根据点E有6种可能位置,分情况进行讨论,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1,由AB//CD,可得∠AOC=∠DCE1=β,∵∠AOC=∠BAE1+∠AE1C,∴∠AE1C=β﹣α.(2)如图2,过E2作AB平行线,则由AB//CD,可得∠1=∠BAE2=α,∠2=∠DCE2=β,∴∠AE2C=α+β.当AE2平分∠BAC,CE2平分∠ACD时,∠BAE2+∠DCE2=12(∠BAC+∠ACD)=12×180°=90°,即α+β=90°,又∵∠AE2C=∠BAE2+∠DCE2,∴∠AE2C=180°﹣(α+β)=180°﹣α﹣β;(3)如图3,由AB//CD,可得∠BOE3=∠DCE3=β,∵∠BAE3=∠BOE3+∠AE3C,∴∠AE3C=α﹣β.(4)如图4,由AB//CD,可得∠BAE4+∠AE4C+∠DCE4=360°,∴∠AE4C=360°﹣α﹣β.(5)(6)当点E 在CD 的下方时,同理可得,∠AEC =α﹣β或β﹣α.综上所述,∠AEC 的度数可能为β﹣α,α+β,α﹣β,180°﹣α﹣β,360°﹣α﹣β.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与外角定理,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3-【分析】当点M 的纵坐标为0时,即可列式求值.【详解】解:由题意得:m+3=0,解得m=-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用到的知识点为: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12.36【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两不同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3262x x -=--,即2263x x -=-+,解得4x =,222426x ∴-=⨯-=,36a ∴=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利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列出正确的关系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分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得到点M 的横纵坐标可能的值,进而根据所在象限可得点M 的具体坐标.【详解】解:设点M 的坐标是(x ,y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5,到y 轴的距离为4,∴|y|=5,|x|=4.又∵点M 在第二象限内,∴x =−4,y =5,∴点M 的坐标为(−4,5),故答案是:(−4,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第二象限(−,+).14.60︒【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垂直的定义,方程的思想求解即可.【详解】解:连接AC ,设EAF x ∠=,ECF y ∠=,3EAB x ∠=,3ECD y ∠=,//AB CD ,180BAC ACD ∴∠+∠=︒,33180CAE x ACE y ∴∠++∠+=︒,180(33)CAE ACE x y ∴∠+∠=︒-+,180(22)FAC FCA x y ∠+∠=︒-+180()AEC CAE ACE ∴∠=︒-∠+∠180[180(33)]x y =︒-︒-+33x y=+3()x y =+,180()AFC FAC FCA ∠=︒-∠+∠180[180(22)]x y =︒-︒-+2()x y =+,AE CE ⊥ ,90AEC ∴∠=︒,22906033AFC AEC ∴∠=∠=⨯︒=︒.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方程的思想,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科学引入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15.3﹣【分析】a 、b 的值,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12,∴a =1,b 1,∴a ﹣2b =1﹣21)=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无理数的大小先表示出a 、b ,代入求解.16.②③【分析】根据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意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是有的数不开方也是无理数,如:π,3π等,因此①不正确,不符合题意;x x 的整数有﹣1,0,1,2共4个,因此②正确,符合题意;③﹣3是99,因此③正确,符合题意;④π就是无理数,不带根号的数也不一定是有理数,因此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⑤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因此⑤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⑥若a <0|a|=﹣a ,因此⑥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的结论只有②③,故答案为:②③.【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有理数、实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意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172++.【分析】先化简绝对值、化简二次根式、立方根、二次根式的乘法,再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即可得.【详解】原式35=+,2+.【点睛】本题考查了化简绝对值、立方根、二次根式的乘法与加减法,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1)92x =±;(2)12x =-【分析】(1)移项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2)移项后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详解】解:(1)∵24810x -=,∴2481x =,∴2814x =,∴92x =±;(2)∵35(1)48x -+=,∴327(1)8x -=-,∴312x -=-,∴1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见解析【分析】先由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1=∠3,再用∠1=∠2代换,最后用内错角相等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AD BC ⊥于点D ,EF BC ⊥于点F ,∴//AD EF ,∴13∠=∠,∵12∠=∠,∴23∠∠=,∴//DE AC .【点睛】此题是平行线的判定,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用判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AD ∥EF .20.(1)(-4,2);(2)见解析;(3)5.5.【分析】(1)根据点A 的的位置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解即可;(2)根据平移规律即可画出△A 1B 1C 1;(3)利用割补法求△A 1B 1C 1的面积,把△A 1B 1C 1补全成一个矩形,然后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其他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A 1B 1C 1的面积.【详解】(1)A (-4,2);(2)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3)11111134231413 5.5222A B C S =⨯-⨯⨯-⨯⨯-⨯⨯= .∴△A 1B 1C 1的面积是5.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利用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以及利用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21.(1)4;(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边长是(3)-1-【分析】(1)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求这个魔方的棱长.(2)根据魔方的棱长为4,所以小立方体的棱长为2,阴影部分由4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乘以4即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平方即可求出边长.(3)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详解】解:(1=4,答:这个魔方的棱长为4.(2)∵魔方的棱长为4,∴小立方体的棱长为2,∴阴影部分面积为:12×2×2×4=8,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边长是(3)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立方根求出魔方的棱长.22.(1)(0,2);(2)4;(3)(﹣1,1)或(﹣3,﹣1)【分析】(1)利用y 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b ﹣2=0,求出b 得到C 点坐标;(2)利用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 +1=4,求出a 得到A 、B 点的坐标,然后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3)利用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b |=1,然后求出b 得到C 点坐标.【详解】解:(1)∵点C 在y 轴上,∴20b -=,解得2b =,∴C 点坐标为(0,2);(2)∵AB ∥x 轴,∴A 、B 点的纵坐标相同,∴a +1=4,解得a =3,∴A(﹣2,4),B(2,4),∴A ,B 两点间的距离=2﹣(﹣2)=4;(3)∵CD ⊥x 轴,CD =1,∴|b |=1,解得b =±1,∴C 点坐标为(﹣1,1)或(﹣3,﹣1).【点评】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23.(1)(2)(2,3)或(2,﹣5);(3)等腰三角形,见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2)利用MN∥y轴得到M、N的横坐标相同,设N(2,t),利用两点间的距离为4得到|t+1|=4,然后求出t即可;(3)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DE、DF、EF,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判断.【详解】解:(1)A,B(2)∵线段MN∥y轴,∴M、N的横坐标相同,设N(2,t),∴|t+1|=4,解得t=3或﹣5,∴N点坐标为(2,3)或(2,﹣5);(3)△DEF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D(0,6),E(﹣3,2),F(3,2),∴DE5,DF5,EF6,∴DE=DF,∴△DEF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该题时,先弄清两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然后选取合适的公式来求两点间的距离.24.(1)∠A+∠C=90°;(2)证明见解析(3)105°【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过点B作BG∥DM,证∠DBG=90°,得出∠ABD=∠CBG,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CBG,即可得到∠ABD=∠C;(3)过点B作BG∥DM,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F=∠GBF,再设∠DBE=α,∠ABF=β,根据∠CBF+∠BFC+∠BCF=180°,可得(2α+β)+3α+(3α+β)=180°,根据AB⊥BC,可得β+β+2α=90°,最后解方程组即可得到∠ABE=15°,进而得出∠EBC=∠ABE+∠ABC=15°+90°=105°.【详解】解:(1)如图1,AM与BC的交点记作点O,∵AM∥CN,∴∠C=∠AOB,∵AB⊥BC,∴∠A+∠AOB=90°,∴∠A+∠C=90°,故答案为:∠A+∠C=90°;(2)如图2,过点B作BG∥DM,∴∠D+∠DBG=180°,∵BD⊥AM,∴∠D=90°,∴∠DBG=90°,∴∠ABD+∠ABG=90°,又∵AB⊥BC,∴∠CBG+∠ABG=90°,∴∠ABD=∠CBG,∵AM∥CN,BG∥AM,∴CN∥BG,∴∠C=∠CBG,∴∠ABD=∠C;(3)如图3,过点B作BG∥DM,∵BF平分∠DBC,∴∠DBF=∠CBF,由(2)可得∠ABD=∠CBG,∴∠ABF=∠GBF,∵BE平分∠ABD,∴∠DBE=∠ABE,设∠DBE=α,∠ABF=β,则∠ABE=α,∠ABD=2α=∠CBG,∠GBF=∠ABF=β,∵BG∥DM,∴∠AFB=∠GBF=β,∵∠BFC=3∠DBE=3α,∴∠AFC=3α+β,∵BG∥DM,∴∠AFC+∠NCF=180°,∵∠FCB+∠NCF=180°,∴∠FCB=∠AFC=3α+β,△BCF中,由∠CBF+∠BFC+∠BCF=180°,可得(2α+β)+3α+(3α+β)=180°,①由AB⊥BC,可得β+β+2α=90°,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α=15°,∴∠ABE=15°,∴∠EBC=∠ABE+∠ABC=15°+90°=1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运用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进行推导.余角和补角计算的应用,常常与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相关联.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a=bA.B.C.a b+D.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B.C.D.3.如图,若12∠=∠,则下列选项中可以判定//AB CD的是A.B.C.D.4.下列各数比1大的是A.0B.1C D.25.下面四个命题中,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④如果,都是正数,那么0ab>.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6.点在第二象限,距离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的坐标为A.(5,3)--D.(3,5) -B.(5,3)-C.(3,5)7.如图,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可能是AB C D 8.4的算术平方根是A .B .2C .D .16± 9.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2x =,||3y =,则(x y +=A .B .1C .5D .1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左拐50︒,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右拐50︒,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A .恰好相同B .恰好相反C .互相垂直D .夹角为100︒11.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2,1)A ,(0,5)B ,点在第二象限,则点的坐标是A .(1,3)-B .(1,2)-C .(2,3)-D .(2,4)-12.小明做了四道练习题:①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⑤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⑥两条直线相交,一定垂直;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13.(5分)a = .14.(5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15.(5分)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 .16.(5分)已知|2|0x + .17.(5分)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若1126∠=︒,则2∠= 度.1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0,2)、点的坐标为(0,3)-,将线段AB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的对应点分别是、,点在轴上,若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则点的坐标为 .19.(5分)一块长为()a cm ,宽为()b cm 的长方形地板中间有一条裂缝(如图甲).若把裂缝右边的一块向右平移xcm (如图乙),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可列式为 2()cm2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10个点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4分)21.(10分)计算和解方程:(1)计算:|1|)ππ-+.(2)2x=,求的值.330(3)3(2)270x-+=,求的值.22.(10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E是COBAOD∠=︒,∠的平分线,OE OF⊥,74求COF∠的度数.23.(10分)“联片办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右图是我们第四片区六所兄弟学校的大致位置,其中点表示西站十字,点表示牵头学校五十五中,点表示八十三中,点表示三十四中,点表示三十六中,点表示九中,点表示三十一中.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轴的正方向,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表示六所学校的点的坐标;(2)试确定OEF∆的形状;(3)求ADE∆的面积.24.(10分)学习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时,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如图1,在ABC∆中,80BAC∠=︒,在C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12ADB ABC∠=∠,作ACB∠的平分线交AD于点,求CED∠的度数.善于归纳总结的小聪发现:借助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转化角的位置,不改变角的大小”.于是小聪得到的解题思路如下:过点作//BF AD(如图,交CE于点,将求CED∠的度数转化为求BFC∠的度数问题,再结合已知条件和相关的定理,证出BF是ABC∠的平分线,进而求出BFC∠的度数.(1)请按照上述小聪的解题思路,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参考小聪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如图3,在ABC∆中,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作//DE BC,ACB∠和ADE∠平分线交于点,求证:12G A ∠=∠.25.(10分)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求证:B D BED∠+∠=∠.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解:过点作直线//EF CD2(D∴∠=∠//AB CD(已知),//EF CD,//(AB EF∴1(B∴∠=∠12BED ∠+∠=∠,(B D BED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 度.26.(12分)如图,给出格点三角形ABC .(1)写出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27.(12分)如图,已知,//BC OA ,100C OAB ∠=∠=︒,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求证://OC AB ;(2)如图2,点、在线段BC 上,且满足EOB AOB ∠=∠,并且OF 平分:BOC ∠ ①若平行移动AB ,当6BOC EOF ∠=∠时,求ABO ∠;②若平行移动AB,AOC COEABO∠+∠∠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a=bA.B.C.a b+D.[解析a=,=bab.故选:.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B.C.D.[解析]、能通过其中一个菱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能通过其中一个正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符合题意;、能通过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故选:.3.如图,若12AB CD的是∠=∠,则下列选项中可以判定//A.B.C.D.[解析]若12AB CD的是,∠=∠,则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判定//故选:.4.下列各数比1大的是A.0B .12CD .[解析11032>>>>-,比1.故选:.5.下面四个命题中,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④如果,都是正数,那么0ab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①对顶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④如果,都是正数,那么0ab >.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故选:.6.点在第二象限,距离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的坐标为 A .(5,3)-B .(5,3)-C .(3,5)-D .(3,5)-[解析]点位于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点距离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轴3个单位长度,点的坐标为(3,5)-.故选:.7.如图,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可能是A B C D [解析].12A <,不符合题意;.12B <<,不符合题意;.23C ,符合题意;.34D <<,不符合题意.故选:.8.4的算术平方根是A .B .2C .D .16±[解析]224=, 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9.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2x =,||3y =,则(x y +=A .B .1C .5D .[解析]由题意,得2x =,3y =-, 2(3)1x y +=+-=-,故选:.1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左拐50︒,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右拐50︒,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A .恰好相同B .恰好相反C .互相垂直D .夹角为100︒[解析]如图所示(实线为行驶路线)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恰好相同;故选:.11.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2,1)A ,(0,5)B ,点在第二象限,则点的坐标是A .(1,3)-B .(1,2)-C .(2,3)-D .(2,4)-[解析]过作CE y ⊥轴于,过作AF y ⊥轴于,90CEO AFB ∴∠=∠=︒,四边形ABCO 是矩形,AB OC ∴=,//AB OC ,ABF COE ∴∠=∠,()OCE ABF AAS ∴∆≅∆,同理BCE OAF ∆≅∆,CE AF ∴=,OE BF =,BE OF =,(2,1)A ,(0,5)B ,2AF CE ∴==,1BE OF ==,5OB =,4OE ∴=,点的坐标是(2,4)-;故选:.12.小明做了四道练习题:①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⑤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⑥两条直线相交,一定垂直;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解析]①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故不符合题意; 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故符合题意;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故符合题意;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或等角,故不符合题意;⑤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不符合题意;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直角,则两直线一定垂直,故不符合题意;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符合题意. 故选:.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13.(5分)a = 81 .[解析9=,解得:81a =,故答案为:8114.(5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解析]“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因而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故答案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15.(5分)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 (2,5) .[解析]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2,5), 故答案为:(2,5).16.(5分)已知|2|0x + .[解析]根据题意得,20x +=,60y -=,解得2x =-,6y =,所以268x y -=--=-2-.故答案为:.17.(5分)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若1126∠=︒,则2∠= 72 度.[解析]如图: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DAB CAB ABC ∴∠=∠=∠,1126∠=︒,18012654DAB CAB ABC ∴∠=∠=∠=︒-︒=︒,180545472ACB ∴∠=︒-︒-︒=︒,272ACB ∴∠=∠=︒,故答案为:72.1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0,2)、点的坐标为(0,3)-,将线段AB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的对应点分别是、,点在轴上,若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则点的坐标为 (5,0)或(3,0)- .[解析]由题意知点坐标为(01,2)+,即(1,2),点的坐标为(01,3)+-,即(1,3)-,则2(3)5MN =--=,设点(,0)K a ,则点到MN 的距离为|1|a -,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15|1|102a ⨯⨯-=, 解得5a =或3a =-,点的坐标为(5,0)或(3,0)-,故答案为:(5,0)或(3,0)-.19.(5分)一块长为()a cm ,宽为()b cm 的长方形地板中间有一条裂缝(如图甲).若把裂缝右边的一块向右平移xcm (如图乙),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可列式为 2()cm[解析]如图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2ABCD S ab a x b ab bx cm =-=+-=矩形. 故答案为.2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10个点的坐标为 (15,10) .[解析]横坐标为1的点有1个,纵坐标为0;横坐标为2的点有2个,纵坐标为0,1;横坐标为3的点有3个,纵坐标为0,1,2;横坐标为4的点有4个,纵坐标为0,1,2,3;发现规律:因为123414105++++⋯+=,因为在第14行点的走向为向上,所以第105个点的坐标为(14,13),因为第15行点的走向为向下,故第110个点在此行上,横坐标为15,纵坐标为从106个点(15,14)向下数5个点,即为10;故第110个点的坐标为(15,10)故答案为(15,10).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4分)21.(10分)计算和解方程:(1)计算:|1|)ππ-+.(2)2330x =,求的值.(3)3(2)270x -+=,求的值.[解析](1)原式11ππ=-=;(2)方程整理得:210x =,开方得:x =;(3)方程整理得:3(2)27x -=-,开立方得:23x -=-,解得:1x =-.22.(10分)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E 是COB ∠的平分线,OE OF ⊥,74AOD ∠=︒,求COF ∠的度数.[解析]70AOD ∠=︒,70BOC ∴∠=︒, OE 是COB ∠的平分线,1372COE COB ∴∠=∠=︒, OE OF ⊥,90EOF ∴∠=︒,903753COF ∴∠=︒-︒=︒.23.(10分)“联片办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右图是我们第四片区六所兄弟学校的大致位置,其中点表示西站十字,点表示牵头学校五十五中,点表示八十三中,点表示三十四中,点表示三十六中,点表示九中,点表示三十一中.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轴的正方向,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表示六所学校的点的坐标;(2)试确定OEF ∆的形状;(3)求ADE ∆的面积.[解析](1)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0,1)A ∴-,(2,3)B -,(5,0)C -,(8,6)D -,(4,4)E --,(4,4)F -;(2)2224432OF =+=;2224432OE =+=;22864EF ==;222323264OF OE EF ∴+=+==OEF ∴∆为直角三角形,又4OF OE ==O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ADE ∆的面积1112585432222=⨯-⨯⨯-⨯⨯=.24.(10分)学习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时,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如图1,在ABC ∆中,80BAC ∠=︒,在C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12ADB ABC ∠=∠,作ACB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求CED ∠的度数.善于归纳总结的小聪发现:借助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转化角的位置,不改变角的大小”. 于是小聪得到的解题思路如下:过点作//BF AD (如图,交CE 于点,将求CED ∠的度数转化为求BFC ∠的度数问题,再结合已知条件和相关的定理,证出BF 是ABC ∠的平分线,进而求出BFC ∠的度数.(1)请按照上述小聪的解题思路,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参考小聪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如图3,在ABC ∆中,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作//DE BC ,ACB ∠和ADE ∠平分线交于点,求证:12G A ∠=∠.[解答](1)证明:如图2,过点作//BF AD ,交CE 于点,CED CFB ∴∠=∠,CBF D ∠=∠, 12D ABC ∠=∠,ABC ABF CBF ∠=∠+∠, 12ABF CBF ABC ∴∠=∠=∠, CE 是ACB ∠的平分线,12FCB ACB ∴∠=∠, 180()CED CFB FCB FBC ∴∠=∠=︒-∠+∠1180()2ACB ABC =︒-∠+∠ 1180(180)2CAB =︒-︒-∠ 130=︒.(2)证明:如图3,CG 平分ACB ∠,DG 平分ADB ∠,12GCA GCB ACB ∴∠=∠=∠,12GDE GDA ADE ∠=∠=∠, G GDA A GCA ∠+∠=∠+∠,1122G ADE A ACB ∴∠+∠=∠+∠, //DE CB ,ADE CBD ∴∠=∠,CBD A ACB ∠=∠+∠,11111()22222G A ACB ADE A ACB A ACB A ∴∠=∠+∠-∠=∠+-∠+∠=∠. 25.(10分)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 .求证:B D BED ∠+∠=∠.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解:过点作直线//EF CD2(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EF CD ,//(AB EF ∴1(B ∴∠=∠12BED ∠+∠=∠,(B D BED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 度.[解析]感知与填空:过点作直线//EF CD ,2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EF CD ,//AB EF ∴(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BED ∠+∠=∠,B D BED ∴∠+∠=∠(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应用与拓展:过点作//GN AB ,则//GN CD ,如图②所示:由感知与填空得:E B EGN ∠=∠+∠,F D FGN ∠=∠+∠,22253582E F B EGN D FGN B D EGF ∴∠+∠=∠+∠+∠+∠=∠+∠+∠=︒+︒+︒=︒, 故答案为:82.方法与实践:设AB 交EF 于,如图③所示:180180806040AME FMB F B ∠=∠=︒-∠-∠=︒-︒-︒=︒,由感知与填空得:E D AME ∠=∠+∠,604020D E AME ∴∠=∠-∠=︒-︒=︒,故答案为:20.26.(12分)如图,给出格点三角形ABC .(1)写出点,,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解析](1)点的坐标为(1,5)-,点的坐标为(1,0)-,点的坐标为(4,3)-,(2)依题意,得//AB y 轴,且5AB =,1155(41)22ABC S ∆∴=⨯⨯-=. 27.(12分)如图,已知,//BC OA ,100C OAB ∠=∠=︒,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求证://OC AB ;(2)如图2,点、在线段BC 上,且满足EOB AOB ∠=∠,并且OF 平分:BOC ∠ ①若平行移动AB ,当6BOC EOF ∠=∠时,求ABO ∠;②若平行移动AB ,AOC COE ABO∠+∠∠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解答](1)证明://BC OA ,180C COA ∴∠+∠=︒,180BAO ABC ∠+∠=︒,100C BAO ∠=∠=︒,80COA ABC ∴∠=∠=︒,180COA OAB ∴∠+∠=︒,//OC AB ∴;(2)①如图②中,设EOF x ∠=,则6BOC x ∠=,3BOF x ∠=,4BOE AOB x ∠=∠=, 180AOB BOC OCB ∠+∠+∠=︒,46100180x x ∴++︒=︒,8x ∴=︒,648ABO BOC x ∴∠=∠==︒.如图③中,设EOF x ∠=,则6BOC x ∠=,3BOF x ∠=,2BOE AOB x ∠=∠=, 180AOB BOC OCB ∠+∠+∠=︒,26100180x x ∴++︒=︒,10x ∴=︒,660ABO BOC x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BO ∠为48︒或60︒;②//BC OA ,100C ∠=︒,80AOC ∴∠=︒,EOB AOB ∠=∠,802COE AOB ∴∠=︒-∠,//OC AB ,BOC ABO ∴∠=∠,80AOB ABO ∴∠=︒-∠,802802(80)280COE AOB ABO ABO ∴∠=︒-∠=︒-︒-∠=∠-︒, 802802AOC COE ABO ABO ABO∠+∠︒+∠-︒==∠∠, 平行移动AB ,AOC COE ABO ∠+∠∠的值不发生变化.。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分式211xx-+的值为0,则x的值为()A.0B.1C.﹣1D.±1 2.如图,直线AB∥CD,∠C=44°,∠E为直角,则∠1等于()A.132°B.134°C.136°D.138°3.已知x+y=﹣5,xy=3,则x2+y2=()A.25 B.﹣25 C.19 D.﹣19 4.一5的绝对值是()A.5 B.15C.15-D.-55.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2213x x ax x<⎧-⎪⎨-≤⎪⎩恰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12a≤<B.01a≤<C.12a-<≤D.10a-≤<6.如图,∠1=70°,直线a平移后得到直线b,则∠2-∠3()A.70°B.180°C.110°D.80°7.《增删算法统宗》记载:“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孟子三日了,每日增添一倍多,问若每日读多少?”其大意是:有个学生天资聪慧,三天读完一部《孟子》,每天阅读的字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他每天各读多少个字?已知《孟子》一书共有34 685个字,设他第一天读x 个字,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x +2x +4x =34 685B .x +2x +3x =34 685C .x +2x +2x =34 685D .x +12x +14x =34 685 8.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a ∠与β∠互余的是( )A .图①B .图②C .图③D .图④9.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AD ,AB 于点E ,O ,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10.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A .若﹣3x =5,则x =35B .若1132x x -+=,则2x+3(x ﹣1)=1 C .若5x ﹣6=2x+8,则5x+2x =8+6D .若3(x+1)﹣2x =1,则3x+3﹣2x =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c ﹣a|+|b ﹣c|的结果是________.2.如图,DA⊥CE于点A,CD∥AB,∠1=30°,则∠D=________.3.如图,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AD,则可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任意添加一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4.如果方程(m-1)x|m|+2=0是表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是________.5.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 = CE,AC∥D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_.(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6.已知|x|=3,则x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1)2(x+3)=5(x-3)2123x-()=435x--x2.解不等式组:3(1)72323x xxx 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把BOD ∠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 ∠的对顶角为________,BOE ∠的邻补角为________;(2)若AOC 70∠=︒,且BOE EOD ∠∠:=2:3,求AOE ∠的度数.4.如图,已知∠ACD =70°,∠ACB =60°,∠ABC =50°.试说明:AB ∥CD .5.为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某学校对本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绘制统计图,其中统计图中没有标注相应人数的百分比.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求“非常了解”的人数的百分比.(2)已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对“垃圾分类”知识达到“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程度的学生共有多少人?6.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了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4)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5)他可能在哪段时间内休息,并吃午餐?(6)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C4、A5、A6、C7、A8、A9、D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a2、60°3、∠A+∠ABC=180°或∠C+∠ADC=180°或∠CBD=∠ADB或∠C=∠CDE4、-15、AC=DF(答案不唯一)6、±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7;(2)x=1 2.2、x≥3 53、(1)∠BOD;∠AOE;(2)152°.4、证明略5、(1)20%;(2)6006、(1) 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距离;(2) 10时他距家10千米,13时他距家30千米;(3) 12:00时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离家30千米;(4)13千米;(5) 12:00~13:00休息并吃午餐;(6) 15千米/时。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计算(-2)1999+(-2)2000等于( )A .-23999B .-2C .-21999D .219992.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B .25°C .20°D .15°3.已知直线a ∥b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C=90°)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5°,则∠2的度数为( )A .80°B .70°C .85°D .75°4.已知整式252x x -的值为6,则整式2x 2-5x+6的值为( ) A .9 B .12 C .18 D .2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c bc =,则a b =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 .若AC BC =,则C 是线段AB 的中点6.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4237x y x y +=⎧⎨+=⎩B .2311546a b b c -=⎧⎨-=⎩C .292x y x ⎧=⎨=⎩D .284x y x y +=⎧⎨-=⎩7.把1a a -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结果是( ) A .a - B .a -- C .a D .a -8.(-9)2的平方根是x ,64的立方根是y ,则x+y 的值为( )A .3B .7C .3或7D .1或79.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某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产品,每人每天生产螺母16个或螺栓22个,若分配x 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恰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配套,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22x=16(27﹣x )B .16x=22(27﹣x )C .2×16x=22(27﹣x )D .2×22x=16(27﹣x )10.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 )A .六边形B .五边形C .四边形D .三角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0abc >,化简ac b abc a b c abc+++结果是________. 2.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AD =70°,∠BCD =40°,则∠BED 的度数为________.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________4.若单项式32m x y 与3m n xy +2m n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5.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a ※b=ab ﹣a+b ﹣2.例如,2※5=2×5﹣2+5﹣2=ll .请根据上述的定义解决问题:若不等式3※x <2,则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6.化简: 43ππ-+-=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37322x x +=- (2)31322322510x x x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52(3)3()>22x x x a x +>-⎧⎨++⎩只有4个整数解,求a 的取值范围.3.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 (1,3),B (3,1),O (0,0),求△ABO 的面积.4.已知直线l 1∥l 2,l 3和11,l 2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A ,B 分别在线l 1,l 2上,且位于l 3的左侧,点P 在直线l 3上,且不和点C ,D 重合.(1)如图1,有一动点P 在线段CD 之间运动时,试确定∠1、∠2、∠3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2)如图2,当动点P在射线DC上运动时,上述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1、∠2、∠3的关系并证明.5.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别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6.华联超市购进一批四阶魔方,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为了让利于民,增加销量,超市决定打八折出售,这时每个魔方的售价为28元.(1)求魔方的进价?(2)超市卖出一半后,正好赶上双十一促销,商店决定将剩下的魔方以每3个80元的价格出售,很快销售一空,这批魔方超市共获利2800元,求该超市共购进魔方多少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D2、B3、A4、C5、B6、A7、B8、D9、D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或02、55°3、15°4、25、16、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5;(2)811 x=2、14 53a-<≤-3、4.4、(1)∠2=∠1+∠3;(2)不成立,应为∠3=∠1+∠2,证明略.5、略;m=40, 14.4°;870人.6、25元超市一共购进1200个魔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7+7 C .12或7+7 D .以上都不对2.如图,将▱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点B 落在B ′处,若∠1=∠2=44°,则∠B 为( )A .66°B .104°C .114°D .124°3.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12的是( )A .3,3x y ==B .4,2x y =-=-C .2,4x y ==D .4,2x y ==4.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E ⊥ BD ,垂足为 F ,若∠ABC =35°,∠ C =50°,则∠CDE 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0°5.如图,已知在△ABC ,AB =AC .若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E =ECB .AE =BEC .∠EBC =∠BACD .∠EBC =∠ABE6.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结果中不含有因式(a+1)的是( )A .a 2-1B .a 2+aC .a 2+a-2D .(a+2)2-2(a+2)+1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和∠2是同旁内角B .∠1和∠3是对顶角C .∠3和∠4是同位角D .∠1和∠4是内错角8.满足方程组35223x y m x y m+=+⎧⎨+=⎩的x ,y 的值的和等于2,则m 的值为( ).A .2B .3C .4D .5 9.若a <b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11a b -<- B .22a b < C .33a b ->- D .22a b <10.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 ,5cm ,9cmB .8cm ,8cm ,15cmC .5cm ,5cm ,10cmD .6cm ,7cm ,14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2.如果22(1)4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3.如图,△ABC 三边的中线AD ,BE ,CF 的公共点G ,若12ABC S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_________.4.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x ﹣ay=1有一个解是32x y =⎧⎨=⎩,则a=_____. 5.已知点A(a ,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1﹣a )x >2的解集为x <21a-,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23328x y x y -=⎧⎨+=⎩2.已知120153a m =+,120163b m =+,120173c m =+,求222a b c ab bc ac ++---的值.3.如图①,已知AD ∥BC ,∠B=∠D=120°.(1)请问:AB 与CD 平行吗?为什么?(2)若点E 、F 在线段CD 上,且满足AC 平分∠BAE ,AF 平分∠DAE ,如图②,求∠FAC 的度数.(3)若点E 在直线CD 上,且满足∠EAC=12∠BAC ,求∠ACD :∠AED 的值(请自己画出正确图形,并解答).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C分别在x轴上、y轴上,CB//OA,OA=8,若点B的坐标为(a,b),且b=444-+-+.a a(1)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2)若动点P从原点O出发沿x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直线PC把四边形O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停止运动,求P点运动时间;(3)在(2)的条件下,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连接PQ,使三角形CPQ的面积与四边形O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为此我市教育部门对部分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把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级,A级:对学习很感兴趣;B级:对学习较感兴趣;C级:对学习不感兴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①和图②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名学生;(2)将图①补充完整;(3)求出图②中C级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我市近8000名八年级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达标包括A级和B级)?6.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某商店订购了A型和B型两种粽子.A型粽子28元/千克,B型粽子24元/千克.若B型粽子的数量比A型粽子的2倍少20千克,购进两种粽子共用了2560元,求两种型号粽子各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C3、C4、C5、C6、C7、A8、C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82、-1或33、44、45、±46、a>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21 xy=⎧⎨=⎩2、33、(1)平行,理由略;(2)∠FAC =30°;(3)∠ACD:∠AED=2:3或2:1.4、(1)A(8,0),B(4,4),C(0,4);(2)t=3;(3)存在;点Q坐标(0,12)或(0,−4)5、(1)200;(2)见解析;(3)54°;(4)估计该市初中生中大约有6800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6、A型粽子40千克,B型粽子60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若点P (x ,5)在第二象限内,则x 应是 (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负数 D 、有理数
2、若y 轴上的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是 ( ) A 、(3,0) B 、(0,3)
C 、(3,0)或(-3,0)
D 、(0,3)或(0,-3)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64的平方根是8 B 的平方根是2和-2
C 没有平方根
D 16的平方根是4和-4 4、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 ∠B+∠BCD=180°(2) ∠1=∠2; (3) ∠3=∠4; (4) ∠B=∠5. A.1 B.2 C.3 D.4
5、下面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 ) A 、时钟摆动的钟摆 B 、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C 、随风摆动的旗帜 D 、汽车玻璃窗上雨刷的运动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意即“四海之宝”。

通过平移图中的吉祥物“海宝”得到的图形是( )
(海宝) A B C D
8、如果方程x-y=3与下面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那么这一个方程可以是( )
A 、3x-4y=16
B 、2(x-y)=6y
C 、
D 、
9、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 )
1
2
2
1
2
1
2
1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B 、无理数是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 C 、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11、如图,AD ∥BC ,∠B=30°,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
E D C B
A 54
321
A . 30°
B .60°
C .90°
D .120° 12、在实数3.1415926,,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个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3、-8是________的立方根,的平方根是 。

14、点(-3,5)到x 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到y 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

15、将点(0,1)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 。

16、若∠1的对顶角是∠2,
∠2的邻补角是∠3,∠3=45°,则∠
1的度数为__ _。

17、把“内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18、若+∣b+1∣+(c+1)2=0,则a+b-c= 。

19、如右图,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 处,可过D 点引DC
⊥AB 于c ,然后沿DC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 ;
20.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EFG=55°,则∠1=_______,∠2=_______.
21、a 、b 是两个连续整数,,那么2a-3b=________
22、已知=25,;则点A (a,b )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过程题(共56分) 23、计算(各4分) (1) (2)
24、求下列方程中x 的值(各4分)
(1)9x 2-16=0 (2)(-2+x)3=-216
25、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各4分)
A B
C
D
(1) (2)
26、如图,已知AB ∥CD ,EF 与AB 、CD 分别相交于点E 、F ,∠BEF 与∠EF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EP ⊥FP 。

(6分)
27、(6分)多多和爸爸、妈妈周末到动物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动物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

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 轴、y 轴。

只知道马场的坐标为(-1,-2),你能帮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
28、已知2a -7的平方根是±5,2a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b 的值。

(5分) 29、、如图所示,已知AB ∥CD,分别探索下列两个个图形中∠P 、∠A 、∠C 的关系,
请你写出
P F
E D C B A
来。

并证明你的结论。

(8分)
3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3个点:A (-1,0),B (3,-1),C (4,3);
( 2) 顺次连接A ,B ,C ,组成△ABC ,求△ABC 的面积.(7分)
P
D
C B
A P D
C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