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丁宁 第一讲 绪论
《西方美术史》教学大纲

3.通过课程考核结果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进。
十、教学支持与服务
1.提供课程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设立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师生互动。
3.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美术馆等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支持。
4.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巴洛克时期美术史的学习,分析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巴洛克艺术的风格与影响。
5.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18世纪至19世纪美术史的学习,包括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及其后续流派的探讨。
6.第二十一周至第二十四周:20世纪及以后美术史的学习,着重分析立体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创新发展。
3.3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
4.巴洛克时期美术
4.1意大利巴洛克美术
4.2荷兰巴洛克美术
4.3西班牙巴洛克美术
5. 18世纪美术
5.1洛可可美术
5.2新古典主义美术
5.3浪漫主义美术
6. 19世纪美术
6.1印象派
6.2后印象派
6.3象征主义
6.4印象派之后的其他流派
7. 20世纪及以后美术
7.1立体派
7.2未来主义
2.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学习心得,为课程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反馈。
3.展望未来,持续关注美术史学科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品质。
《西方美术史》教学大纲以系统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学习西方美术史的平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西方美术史的基本知识,还能提高审美素养、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持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佳达成。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美术史专业人才,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美术史研究做出贡献。
《西方美术史》教案

《西方美术史》教案.doc第一章:西方美术史概述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讨论美术的定义,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艺术形式。
介绍美术的分类,如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等。
1.2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概述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等各个时期。
强调不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1.3 西方美术史的重要人物与流派介绍西方美术史中的重要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梵高、毕加索等。
讲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
1.4 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探讨美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包括宗教、哲学、政治等因素。
分析不期的美术作品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1.5 欣赏与分析美术作品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几幅经典美术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古希腊与罗马美术2.1 古希腊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古希腊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
强调古希腊美术的特点,如比例、和谐、理想化等。
2.2 古希腊雕塑与建筑讲解古希腊雕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等。
介绍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式,如古希腊神庙、帕台农神庙等。
2.3 罗马美术的发展与特点概述罗马美术的发展过程,从公元前753年到公元476年。
强调罗马美术的特点,如对希腊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豪华与壮丽等。
2.4 罗马雕塑与建筑讲解罗马雕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奥古斯都雕像、特拉扬浮雕等。
介绍罗马建筑的典型形式,如竞技场、万神殿、凯旋门等。
2.5 欣赏与分析古希腊与罗马美术作品学习欣赏古希腊与罗马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几幅古希腊与罗马美术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和意义。
第三章:中世纪美术3.1 中世纪美术的背景与特点介绍中世纪美术的背景,包括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封建制度的建立等。
强调中世纪美术的特点,如基督教主题、象征主义、工艺美术等。
《西方美术史》教案

《西方美术史》教案.doc第一章:古希腊美术1.1 概述:介绍古希腊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2 重点内容:1.2.1 古希腊雕塑:介绍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如《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等。
1.2.2 古希腊绘画:介绍古希腊绘画的代表作品,如《阿尔克米亚的壁画》等。
1.3 教学活动:1.3.1 展示古希腊雕塑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1.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古希腊美术的风格。
第二章:罗马美术2.1 概述:介绍罗马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2 重点内容:2.2.1 罗马建筑:介绍罗马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古罗马竞技场、万神殿等。
2.2.2 罗马雕塑:介绍罗马雕塑的代表作品,如《奥古斯都像》等。
2.3 教学活动:2.3.1 展示罗马建筑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罗马美术的风格。
第三章:中世纪美术3.1 概述: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2 重点内容:3.2.1 哥特式建筑:介绍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
3.2.2 中世纪绘画:介绍中世纪绘画的代表作品,如《哀悼基督》等。
3.3 教学活动:3.3.1 展示哥特式建筑和中世纪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中世纪美术的风格。
第四章:文艺复兴美术4.1 概述:介绍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2 重点内容:4.2.1 文艺复兴绘画:介绍文艺复兴绘画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等。
4.2.2 文艺复兴雕塑:介绍文艺复兴雕塑的代表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4.3 教学活动:4.3.1 展示文艺复兴绘画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文艺复兴美术的风格。
第五章:巴洛克美术5.1 概述:介绍巴洛克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5.2 重点内容:5.2.1 巴洛克绘画:介绍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作品,如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的召唤》等。
谈谈现代绘画中的形式美

谈谈现代绘画中的形式美谈谈现代绘画中的形式美2006级美术专科班马⾦昆[摘要]纵观19世纪以后的整个现代绘画艺术,不再是以模仿⾃然,再现⾃然和如实的描绘⾃然为艺术的表现原则。
艺术家开始⾃由地构造艺术形象,并将绘画形式作为表达⾃⼰精神与情感的媒介。
使绘画中的形式不再只是过去画⾯中⽆⾜轻重的附庸,⽽是作为艺术观念的载体强化,甚⾄单纯应⽤抽象形式来表现纯粹的视⾓形式美,形式语⾔受到了⾼度的重视。
关键词:现代、绘画、形式⼀、形式及形式美的创造创造形式美,⾸先必须了解形式,所谓形式最⼴泛的意义是我们对⾃然界客观事物的所有感知的结合。
“形式本⾝是个抽象的概念,是⼈们从客观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来的⼀种法则”。
它通过其具体的存在形太⽽被⼈所知。
“绘画中的形式是⼀个图案或画⾯中诸多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如画⾯中⾊彩的组合线条的排列等。
在画⾯中的形式以其点、线、⾯(⾊彩、⿊⽩)等要素建⽴起了为艺术家和观众寄放感情的屋舍”。
“没有情感,艺术家与观众将⽆法沟通”。
绘画中的形式来源于⾃然万物,其形式美则是⼈类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然中美的形式的抽象和概括。
⼀⽚树叶中清晰的脉络,⼀只蝴蝶的对称及其有规律的⾊彩斑点的组合等为艺术家所发现,利⽤物质材料按⾃⼰的创作意图,使之成为形象或情感观念的体现者,表现于画⾯中,令欣赏者产⽣愉悦。
余数家将抽象的形式服予⾃⾝丰富的情感观念⽽展⽰给观众,太阳圆形、盒⼦的⽅形以及⾦字塔的三⾓形分别蕴涵了饱满、稳固、激进等内容。
类似的还有从⾃然中抽象出的点、线、⾯等所表达的意义。
总之,每⼀种形式必然具有某种内容和精神内涵。
⼈们只要培养对⾃然界各种潜在的有意味的形式的感受,就会加强对⾃然界事物形式美的欣赏和创造能⼒。
可以这样⽔,形式⽆所不在,只是你有发现它的眼睛。
⾃然界中的形式⽆穷⽆尽,但未必都是美的,⽽“艺术的特征在于产⽣美”,因⽽绘画中的形式美感需要艺术家经过抽象、概括和创新,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形式感并掌握形式美的规律。
西方美学十五讲(1)

古代西方雕塑的区别和特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引导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趋势,欧洲各国文化受其熏陶,而欧洲文化出现了四大高峰, 第一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 而這个时代的艺术, 可以以希腊的雕塑为中心艺术.因为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而那时雕塑极为普遍, 导致后来清理罗马城内发现雕塑和城内的居民数大体一致,并且每个雕塑和古希腊相比既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下面给大家分析分析:1.古罗马雕塑的特点:罗马人在雕塑上去的卓越的成就。
罗马人早期的肖像模具从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强调;概括这种肖像表情:死板,没有活力,具有自认主义的逼真。
罗马人征服希腊以后,希腊雕刻艺术对罗马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临摹了很多希腊雕塑以后罗马艺术开始概括,生动的表现对象,开始学会美化人物。
罗马帝国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上升,艺术中的理想的光环消失,罗马肖像雕塑进入现实主义时期,肖像出现了无懈可击的真实,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在品质的表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高度戏剧化的心理后期作品,以前的那种静态的庄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内在活动。
尤其是在帝国末期,社会进入极度矛盾不安和动荡中,罗马人面临着一种普遍而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对社会各阶层的反映不同:有的荒淫堕落、放纵、醉生梦死,有的极度神经质、残暴疯狂,有的竭力逃避现实、主张内心的超脱……这些现象在艺术中都有反映。
而古罗马的雕刻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1)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
(2)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峻,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3)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沉思中。
古罗马雕刻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外国美术史第一讲绪论

the lateral passage2,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walls as a result of corrosion, a phenonomen which predates the discovery of the cave, has made it much mor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the works and greatly
This animal's aggressiveness is portrayed by the lowered head, as if it were ready to gore its adversary, and the stiff t
拉斯科洞窟壁画1
拉斯科洞窟壁画2
拉斯科洞窟壁画3
拉斯科洞窟壁画4
Susannah and the Elders,1610,oil on canvas,170x119cm,collecti on Graf bon Schoenborn,Pommersfelde n 真谛莱斯基,意大利17世
纪的女性艺术家
未来艺术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 1,范围将继续拓宽,从对“高雅”艺术的研究 转而加强对流行文化的关注。 • 2,进一步削弱艺术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追 求文化的多元复杂性。
the lateral passage1,Only a few painted or engraved traces of the iconography of this gallery survive today. Of these, the engravings are more numerous
the main gallery,The opposite wall features only one group of figures
西方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编辑词条参与讨论所属分类: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史前和史后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的总称。
西方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长河中占有显著的位置。
几千年来西方美术的发展与演变,在人类的艺术史上,给人类的精神宝库留下了大量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等传世佳作,产生了许多成就卓著、恒时名世的美术大师,为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隐藏]∙•史前时代∙•奴隶封建社会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7-19世纪时期∙•20世纪时期至今∙•参考资料西方美术史-史前时代拉斯科洞窟壁画欧洲最早的美术作品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前段,距今约2.5~3万年前,即地球处在玉木冰河期。
这种旧石器时代的美术,约在公元前1万年随着冰河期的结束而消失。
中石器时代美术的类型有所增加,随着各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各自独立发展的美术传统,不同程度地演化为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旧石器时代美术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前,虽然缺乏人类对于形象的模仿表现的证据,但实用的工具制作和改进,已经显示了许多审美因素。
如手斧的几何化造型、对称感,刃口的细小修饰以及刻痕,都不无初级的装饰价值,而且制造工具的过程也为创作艺术作品准备了造型的技巧。
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地划分为4个主要的文化期:①奥瑞纳文化,②佩里戈尔文化,③梭鲁特文化,④马格德林文化。
奥瑞纳文化得名于法国上加龙省的奥瑞纳洞窟。
佩里戈尔文化得名于法国的佩里戈尔,它们合成旧石器美术的早期发展阶段,在莫尔多维亚附近的维伦多夫文化层里,发现过女性小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同期刻画过的骨片、石片,可以在洞壁画上找到对应的风格,著名洞窟拉斯科就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代表。
梭鲁特文化得名于法国索恩-卢瓦尔省的梭鲁特,马格德林文化得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马格德林洞,它们构成旧石器美术的晚期阶段,其典型为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
旧石器艺术的创造者是克罗马农人,他们属于晚期智人阶段,在体质(特别是脑的容量)上同现代人几无差别。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

0 5
九超写实主 义和达利
作者介绍
这是《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特色
英国
艺术
特点
美术
画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印象主义
美术
历史
语言 艺术
追求
版
时期
罗可可
绘画
表现主义
法国
魅力
内容摘要
该书介绍了西方整个的艺术历史,从两万年前法国和西班牙岩洞中的岩画,到现代艺术,跨越上万年。作者 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著名艺术名家的生平,作品和艺术特色。该书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流畅,通俗易懂,将故事、 历史和分析融为一体。
艺术,在其最高领域中,不是诉诸粗糙的感觉,而是诉诸精神的渴求,诉诸我们内心神性的活力,它不能容 忍周围世界的拘束和禁锢。
比较简明易懂,适合当作入门读物,不足的是一些译名不常见,搜索起来颇为费劲。
生活中需要美,也需要看的到美的心和眼睛。
通俗易懂,一气呵成的把西方艺术发展脉络理清,很适合作为一本通识性的艺术读物。
一伊特鲁里亚艺术一 瞥
二古罗马建筑艺术
三古罗马雕刻艺术 四古罗马绘画艺术
二罗马式艺术
一拜占庭艺术
三哥特式艺术
一乔托的觉醒 二马萨乔的启示
三多纳泰洛的探索 四波提切利的韵味
二米开朗琪罗的 “激越”
一列奥纳 多·达·芬奇的
“纯正”
三拉斐尔的“优雅”
二乔尔乔内的建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绪论
图1-1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阿波罗和达弗涅》(1908),布上油
画,145×112厘米,私人收藏
图1-2《野牛》(约公元前15000-前12000),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
图1-3《受伤的野牛》,拉斯科岩洞壁画局部(约公元前15000-前10000),壁画,野牛身长110厘米
图1-4库尔贝《奥南的葬礼》(1849-1850),布上油画,314×663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
图1-5马蒂斯《背影I》(1909),青铜浮雕,洛杉矶富兰克林·墨菲雕塑公园
图1-6梵·高《落日中的播种者》(1888),布上油画,64×80.5厘米,奥特罗柯罗尔-缪勒美术馆
图1-7约瑟夫·莱特(Joseph Wright)《科林斯少女》(1782-1784),布上油画,106.3×130.8厘米,
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
图1-8安格尔《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819),素描,29.8×21.8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图1-9马蒂斯《线描人体》
图1-10毕加索《和平的脸容》
图1-11巴黎奥赛博物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