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初中数学作业三(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国培教研心得(3篇)

初中数学国培教研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初中数学国培教研活动。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以下是我对这次国培教研活动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活动收获1. 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这次国培教研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以往,我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活动中,我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将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的优化在教学评价方面,我认识到以往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活动中,我学习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如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4.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国培教研活动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等。

在活动中,我通过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优秀课例、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反思与改进1. 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活动中,我认识到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我将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3. 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如何将这些方法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还需要不断探索。

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评价。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

国培初中数学作业

新课导入后,我让学生探讨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接着我让同学们动手画三角形:”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画一个最简单的三角形,假如它们的三边分别是2 ㎝、3㎝、4㎝。

”此刻一位男生大声说“老师这个不是最简单的三角形,应该三边是1㎝、2㎝、3㎝的才是最简单的。

”此生话音刚落,有几个同学跟着应和起来。

这可不是我预料中的事情,我转念一想,不如让同学们就此认识一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不也很好吗?于是我说:“好吧!那同学们现在你们就画一个三边长分别是1㎝、2㎝、3㎝的三角形,然后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看好吗?”一开始同学们都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动手画起来,一会后几个学生就开始讨论起来。

过来几分钟,我说:“同学们你们画好了吗?”大部分同学说:“画不出来”,“不能组成三角形”……我说:“不可能吧?”“你们能告诉我这三条边为什么不能组成三角形吗?”同学们说:“应该能。

”同学们又开始动手探究起来,很快有几位学生说:“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时,不能组成三角形。

”我刚想对这几个先得出结论的学生进行表扬时,有几个学生就立刻提出:“1+2并不小于3呀。

”“可不是吗?”好几个同学应和起来,“他的总结不完整。

”我就赶紧问“怎样就完整了?”同学们再次进入讨论的话题中,后来发现,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也是不能组成三角形的。

于是大家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做了这样的总结:“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组成三角形。

”接着,我向他们出示一道题: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4㎝、X㎝,那么X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最小不能低于多少?通过做题,你又发现了什么?经过努力,大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三角形的任意边,必定小于其他两条边的和,而大于其他两条边的差。

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这节课,在引入部分出现了一个意外的问题,当时我也感到意外,接着我顺势而下,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上,完全顺着学情进行,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而且积极性很高。

贵州国培初中数学模块三测验答案

贵州国培初中数学模块三测验答案

贵州国培小学数学模块一测验答案
1
分数: 4
(单选题)在《函数概念的发展》课堂中,专家讲到了的内容是(c)
选择一个答案
a. 负数的引进
b. 韦达定理
c. 狄里赫勒的贡献
d. 无理数的发现
Question 2
分数: 4
(单选题)在《新课程下数与代数的内容及其教学改革》课堂中,专家讲到新数学课程标准在(a)方面特别强调了学生经历过程
选择一个答案
a. 概率与统计
b. 数与代数
c. 空间与图形
d. 常量和变量
Question 3
分数: 4
(单选题)在《数的扩充史》课堂中,专家在(d )部分讲到了矩阵
选择一个答案
a. “数系的结构”部分
b. “关键时刻”部分
c. “概论”部分
d. “新的数系”部分
Question 4
分数: 4
(单选题)在《数的扩充史》课堂中,专家没有讲到的内容是(c)
选择一个答案
a. 代数数与超越数
b. 无理数的发现
c. 函数与极限
d. 数系的结构
Question 5
分数: 4
(单选题)在《代数发展史》课堂中,专家讲到代数学的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他讲的代数学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a)
选择一个答案
a. 代数方程式论
b. 代数系统
c. 代数与古典几何
d. 五次以上的代数方程。

初中数学国培学习总结6篇(数学国培小结)

初中数学国培学习总结6篇(数学国培小结)

初中数学国培学习总结6篇(数学国培小结) 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醉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争论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争论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舞之路,温情之路在此次研修中,我熟识了很多学员,也熟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真诚的鼓舞,特殊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削减,任务支配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

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和提示:“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选择实行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共享等等。

我们在研修中学问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

通过培训,使我熟识到在今后的教同学活中,要加倍努力进行科研,是自己的科研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的执教观念有了变化,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熟识与理解,提高了我的思想熟识和学习理念、丰富了我的数学专业理论。

学校数学国培学习总结5这次国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80学时的视频观看的内容尤为精彩,让我的感悟很多,也思索很多原来不曾想过的问题,同时收获或许多。

“国培”期间,每一位专家们精彩的讲演,每位一线老师的共享都很精炼,都让我感受很深;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阅历,将相关的理论学问深入到到浅出地阐述。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数学理念和争论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

每一次喧闹的争辩,课堂每个精彩的评断,都是思维的碰撞。

他们那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促使我不断的反思。

一、学习版块的教学技能,个人思想收获此次培训学习,从授课老师支配来看:每个视频里的老师都是在线的一线老师,对具体在平常遇到的一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以及问题的处理让我觉得很精彩。

2024年初中数学国培个人学习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数学国培个人学习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数学国培个人学习总结在国培过程中,我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深化。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将我的学习经验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坚定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学习数学时,我经常遇到困难和挫折。

但是,我始终坚信只要付出努力,继续坚持,就能够克服困难。

通过不断努力,我逐渐提高了我的数学水平,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因此,坚定学习数学的信心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初中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

因此,我在国培过程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复习,我逐渐掌握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同时,我也逐渐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我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再次,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去寻求最优解。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我不仅学到了不同的解题思路,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培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很多解题方法,我在课后也会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

因此,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是我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经验。

最后,与同学互动学习。

在国培过程中,我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学习在一起。

我们一起解题、讨论和交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与同学的互动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国培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水平,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将对我的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通过国培过程中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坚定学习信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与同学互动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经验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远程培训继续教育初中数学模块三作业

远程培训继续教育初中数学模块三作业

模块三作业一、思考题(2、8、14为必答题)1. 延伸问题:学生的的数学推理能力强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数学推理是从一些数学命题推出另一个数学命题的思维形式。

它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类。

教学中,我认为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强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演算推理能力;2.含有字母或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化简演算推理能力;3.几何题符号表述及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成了每位数学老师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可借鉴视频中讲的建议:1.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2.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让学生经历“猜想——证明”的探索过程。

2. 请类比数、代数式的体系结构,理解思考方程,函数的体系结构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理解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各体系结构之间的联系?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代数式的角度,方程左右式都是代数式,它是确定一组数值,使得两个代数式的值相等,应该说是代数式学习的延伸。

函数反应了代数式的值与代数式中字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继承代数式和方程基本理论基础上的知识,起到一种知识回顾、比较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把方程的解与坐标之间联系起来,实现数形结合。

在数与代数领域,基本内容仍然是数、式、方程(组)、函数等。

为了突出方程、函数等重点内容的学习,教材对于代数式的相关内容作了分散处理。

教科书的这种“分散安排、够用即可”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数学知识的本身的发生发展过程。

但是,由于实验教材与原来大纲教材变化很大,很多教师难以适应。

也有教师指出,教材的这种处理对教师、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后对于由数到式的自然过渡不适应,解方程时出现欠缺必要的预备知识的难点,不利于对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考虑到这些意见,这种处理,既保持了教科书对于代数预备知识“突出重点、分散安排”的处理原则,又使得相关内容比较集中,利于教师教学。

模块三国培作业

模块三国培作业

一、选择题1、ABCF2、ABCD3、ABDF4、AC5、C6、ABCD7、ABCDE8、A9、C二、必答题2.《标准》以于方程学习的要求是: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体现了促进学生形成符号意识或模型思想。

答: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的是确定性数学模型,一般表现为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等。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你能获得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这一总体目标贯穿于小学和初中,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同时,也能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我们在进行方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方程的意义,“含有为指数的等式是方程”,这是用定义的形式来揭示概念。

小学数学中揭示概念的方式有多种,这里对方程的定义采取的是属于加种差定义方式: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

六年级上册接触到的方程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列方程解答二、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方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有价值与长远意义的是体现建模思想。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灵活对问题进行“表征”,建立问题表征时,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迅速的收集,处理题目中的信息,去除多余的,选择必须的,问题的表征就是建立在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正是由于问题表征具有不同的方式,所以它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问题解决的难度。

经过问题的表征后,下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提示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八年级数学下册中考核心素养提升专练三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中考核心素养提升专练三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证明:(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D∥BC,∴∠AEF=∠CFE,∵EF 垂直平 分 AC,∴OA=OC,∠AOE=∠COF=90°,∴△AOE≌△COF(AAS)
(2)∵△AOE≌△COF,∴OE=OF,又∵OA=OC,∴四边形 AFCE 是平行四边形, ∵EF 垂直平分 AC,∴EA=EC,∴▱ AFCE 是菱形
2 (3)当点 O 在边 AC 上运动到 AC 中点时,四边形 AECF 是矩形.证明:当 O 为 AC 的中点时,AO=CO,∵EO=FO,∴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ECF=90°,∴ 平行四边形 AECF 是矩形
5.如图①,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点 E 是边 BC 的中点,∠AEF=90°,且 EF 交正方形 ABCD 的外角∠DCG 的平分线 CF 于点 F.
=90°,∴∠F E G+∠A E B =90°,∵∠B A E +∠A E B =90°,∴∠B A E =∠F E G,∵∠B A E
+∠MA E =180°,∠F E G+∠CE F =180°,∴∠MA E =∠CE F .∵A B =B C,∴A B +A M
=BC+CE,即 BM=BE.∴∠M=45°,∵CF 平分∠DCG,∴∠FCE=12 ∠DCG=12 (180° -∠BCD)=45°,∴∠M=∠FCE.在△AME 和△ECF 中,
=∠B CD=90°,A B =B C,∴∠1+∠A E B =90°,∵∠A E F =90°,∴∠2+∠A E B =180°
-∠AEF=90°,∴∠1=∠2.∵H 是 AB 的中点,E 是 BC 的中点,∴BH=12 AB=AH,
BE=1 BC=EC.∴BH=BE,AH=EC,∴∠BHE=45°,∴∠AHE=180°-∠BHE=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三绝对值(第一课时)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②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解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②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
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
出.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学习“1.2.4 绝对值(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学习目标
①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②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二.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P11.—12 的内容.思考P11 页思考题中的问题,
5 分钟后,比比谁的答案正确.
三.学生自学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2.检查自学效果
(1)投影练习
观察出示一组数6 与-6,3.5 与-3.5,1 和-1,它们是一对互为,它们的不同,相同.
【总结】例如6 和-6 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两点虽然分布在原点的两边,但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如果我们不考虑两点在原点的哪一边,只考虑它们离开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都是6,我们就把这个距离叫做6 和-6 的绝对值.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记作│a│.
想一想(1)-3 的绝对值是什么?
3
(2)+2 的绝对值是多少?
7
(3)-12 的绝对值呢?
(4)a 的绝对值呢?
总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同.
求+2.3,-1.6,9,0,-7,+3 的绝对值.(出示胶片)
由此,你想到什么规律?
讨论交流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零.总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
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讨论字母a 可以代表任意的数,那么表示什么数?这时a 的绝对值分别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教师加入讨论,学生相反补充回答.
归纳若a>0,则│a│=a
若a<0,则│a│=-a
若 a=0,则│a│=0
例题填空:
(1)绝对值等于4 的数有 2 个,它们是±4.
(2)绝对值等于-3 的数有0 个.
(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无数个,它们是 0 和正数(非负数).
(4)①若│a│=2,则a= ±2.
②若│-a│=3,则a= ±3.
(5)绝对值不大于2 的整数是0,±1,±2.
(6)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思考:
①如果=1,那么a > 0;
②如果=-1,那么a < 0;
③如果a<0,那么-│a│= a .
【点评】去绝对值符号,首先要判断绝对值里的正负情况,由此发展自身的合情推理能力.
备选例题
(2004·四川资阳)绝对值为4 的数是()
A.±4B.4 C.-4 D.2
【点拨】要注意到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答案】 A
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更正,或写出不同解法;
2.评讲
本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绝对值,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②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必须先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数轴上表示2 和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3 ,数轴上表示-2 和-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3 ,数轴上表示1 和-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4 ;
五.课堂作业。

1.填空题
(1)-│-3│= -3 ,+│-0.27│= 0.27 ,
-│+26│= -26 ,-(+24)= -24 .
(2)-4 的绝对值是 4 ,绝对值等于4 的数是±4.
(3)若│x│=2,则x= ±2,若│-x│=2,则x= ±2.若│-x│=3,则x不存在.
(4)│3.14-|=-3.14 .
(5)绝对值小于3 的所有整数有±2,±1,0 .
2.选择题
(1)则│a│≥0,那么(D)
A.a>0 B.a<0 C.a≠0D.a 为任意数
(2)若│a│=│b│,则a、b 的关系是(C)
A.a=b B.a=-b C.a+b=0 或a-b=0 D.a=0 且b=0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如果 a 的绝对值比它本身大,则 a 一定是负数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也必不相等
C.两个负有理数,绝对值大的离原点远
D.两个负有理数,大的离原点近
(4)若│x│+x=0,则x 一定是(C)
A.负数B.0 C.非正数D.非负数
(5)已知│a+b│+│a-b│-2b=0,在数轴上给出关于a、b 的四种位置关系,则可能成立的有(B)
b a a
A.1种B.2 种C.3 种D.4 种
提升能力
3.若实数 a、b 满足│3a-1│+│b-2│=0,求a+b 的值.
1 1
【答案】a= ,b=2,a+b=2
3 3
开放探究
4.正式排球比赛,对所使用的排球的重量是严重规定的,检查 5 个排球的重量,超过规定重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规定重量的克数记作负数,检查结果如下表:+15 -10 +30 -20 -40
指出哪个排球的质量好一些(即重量最接近规定重量)?你怎样用学过的绝对值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
【答案】第2 个球更好一些,因为它的绝对值最小,说明接近规定的重
量. 5.新中考题
(2013·长沙)-2 的绝对值是 2 .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