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黄兴镇发展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5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5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实施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提高湖南省的区域竞争力,打造湖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协调和指导对三市区域城市发展的调控,根据省政府规定的事权范围,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7.《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8.《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成果送审稿)(2003.6)9.《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送审稿)(1997—2010年)10.《湖南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十五计划》11.《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12.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已经国务院批准)株洲市、湘潭市二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送审稿)(2001-2020年)13.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年)14.长沙市城市林业生态圈规划第三条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作范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三市市域,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
第二层次:长株潭三市城市群核心地区(以下简称核心地区),主要包括长沙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沙市城市规划区2893平方公里,湘潭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湘潭市区和湘潭县域涟水—湘江以北的用地范围)670平方公里和湘潭县易俗河—河口地区(含易俗河镇域、河口镇域、梅林桥镇域)约200平方公里,株洲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536.7平方公里(即株洲市辖四区:天元区、芦凇区、荷塘区、石峰区)和株洲县渌口地区(含渌口镇、雷打石镇、南阳桥乡、白关镇)约200平方公里,总面积为4500平方公里左右。
前言

前言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着力推进“三大产业”进入“转型创新期“,提出“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指导思想,令人精神振奋。
局属原机械所及150亩土地资源则极具战略意义,合理开发利用,将对局经济效益产生井喷效应。
一、地理位置优越:机械所150亩土地位于长沙县市郊,浏阳河畔的黄兴镇,黄兴镇是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和共和国大将许克达的故居,是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也是国家六部委明确的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
二、交通发达:黄兴镇距新建的武广铁路客运站仅1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10公里,长珠高速、黄江公路在镇内纵横交汇,长沙市香樟路经黄兴大桥直通黄兴镇。
三、机械所与黄兴镇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关联:黄兴镇新型城市发展规划面积20KM2,包括行政服务区、生态居住区、高新发展区、观光农业区、龙喜古城区、黄兴纪念园区、蓝田工业区等。
我局机械所座落在蓝田工业区规划区内占地2.6KM2。
园区内主要发展文化、旅游、科教、高科技等产业。
据与黄兴镇有关领导了解,我所周围1100亩地系湖南体育局、长株潭体育文化中心规划用地,该项目在奥运会后将会启动,这对我机械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机械所内有一水塘、占地约10亩地,该水塘属于黄兴镇蓝田新村枫树村民小组管辖,为区内近两百母地灌溉用水的水源,对整个土地的规划和使用存在影响。
机械所到城市干道有873米,为乡村机动车道,宽设约4米,没有硬化,不利于大型装备进驻,需要修建一条水泥道路,以便进出方便,以及以后的发展需要。
由于该路没有进入黄兴镇规划道路,最好与黄兴镇协商,作为规划道路,永久留用。
经过与该村小组协商,由村出面,要求我公司修建一条道路,这样就能很好的解决修路用地问题。
经协商,村组同意免费出地修建一条宽6米的道路。
同时也报告了黄兴镇镇人民政府。
经过2天的现场勘查、测绘,现拿出道路的设计方案以及预算,请主管领导审阅,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八年九月三日。
长沙县黄兴镇发展规划(2011-2015)

1)黄兴镇在2007—2008年间经济危机、罕见冰冻灾害中寻找机遇,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新途径。
发挥近郊优势和蔬菜、花木产业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质农业、有机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抓住市场运行和价格波动规律,播种早春菜、反季菜,抢种大棚蕹菜、苋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镇政府组织成立蔬菜、花卉苗木合作社,实行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较好的解决了花卉苗木的销售问题,实现收入持续增长。
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5783元提高到2010年的13188元。
2)加快土地流转和农业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引进4个精品花木园,促使花木由大路货向高档精品发展。
引进春良香味酱食厂、辣之源等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
3)从2006年至2010年,全镇完成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以镇长牵头,各村一把手负责,在仙人市村、蓝田新村、打卦岭村、鹿芝岭村、黄兴新村、高塘村、荣河村、光达村等村建设2400多个人工湿地,推广生态节约型沼气,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总之黄兴镇在十一五期间,镇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面对高铁的通车、城市三环线的建设以及沪昆高铁的即将建设,黄兴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优势、人文优势将得到极大的发挥,镇域经济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十二五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1、高铁经济把黄兴镇推到了前沿阵地高铁、铁路、地铁、城市快速道路在黄兴镇的建设与对接将黄兴镇推上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的交通枢纽中心以及长株潭城市群CBD地位。
随着黄兴镇镇域范围内武广高铁的通车、武广新城的投入使用、绕城高速的建设以及长沙市第二号地铁线、沪昆铁路的启动建设,黄兴镇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天独厚。
2、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带来无限商机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和新长沙站启动建设开始,长沙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雄踞长沙的东大门,武广长沙新站所处地理位置的黄兴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黄花机场、京珠高速以及规划中的长沙轨道交通工程,都在这一区域内。
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

第一节构建物流运输网络构建运输网络,促使物流通道便捷化。
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完善与外部连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优化,各类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顺畅。
——构建三层次货运走廊。
➢过境货运通道。
规划由京港澳高速东移和杭长高速北移形成长沙县城区过境高速外环线;G319、G107、G354、S206 形成普通干线公路过境环线。
➢城区货运出入口。
为便于中心区域货运车辆出入,规划货运通道出入口为南三环东延、长株高速、长浏高速东段,主要承担国家级经开区、省级临空产业区货运出入口功能;➢城区货运到发。
规划城区货运通道为龙峰大道、长株城区段,主要承担城区货运到发。
——构建“两横三纵”高速公路主骨架。
根据《长沙县中长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结合长沙县物流空间布局,构建构建“两横三纵”高速公路主骨架,主要承担中长途快速客货运输,为长沙县生产生活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可靠的运输服务。
➢横一:杭长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长沙市城区段的改扩建线路;➢横二:南三环高速及东延,长株高速至武深高速段在建,武深高速以东至浏阳段为规划项目;➢纵一:长沙至株洲高速公路,分流过境交通,承担城区组团内或组团间中长距离出行、以及长沙至株洲之间的快速交通服务。
➢纵二:京港澳高速,国家京港澳高速在长沙市城区段的改扩建线路,承担大量南北交通,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区内部交通的干扰➢纵三:武深高速,是江北镇对外联系的快速通道之一。
——推动黄花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黄花机场往东扩建。
修建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加快机场货站改造扩容,建设航空口岸连接3号货站内专用通道,对接综合保税区东卡口,实现综保区与停机坪物流通道的无缝对接。
新增E类货机专用机位,在国际货运站配置适合水果、海鲜和药品进出港转运的全程冷链通道,实现2025年长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和航空货运量达到3800万人次、31.82万吨。
——发展多式联运。
长沙县黄兴镇土地开发

长沙县黄兴镇土地开发调研报告停弦农夫执笔长沙县黄兴镇土地开发调研报告本人对长沙县黄兴镇的土地开发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开发利用黄兴镇土地的一些初步设想,现报告如下。
一、地理位置----长株潭融城中心区域黄兴镇地处省会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是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和共和国大将许光达的故乡,是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也是国家六部委明确的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11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万人,镇街区现有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万人。
与雨花区仅一河之隔,处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圈核心区域,已纳入长沙市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从规划图上看,黄兴镇处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第一生态圈的范围之内。
只是目前长沙市还没有把这块区域作详细规划。
二、优良的交通条件----CBD的最佳选择黄兴镇北接机场高速和黄兴大道,南连黄柏大桥,距黄花国际机场8公里,雨花区新区政府5公里,省政府新府8公里,距星沙10公里,京珠高速、上瑞高速两条交通大动脉擦身而过,规划中的三环线、长株高速从镇内纵横而过,2006年6月竣工的黄兴大桥将长沙城区与黄兴镇融为一体,城区主干道香樟路通过黄兴大桥延伸至黄兴镇腹地(黄江路已经建成),双向14车道的劳动东路延长线进入黄兴镇工程即将动工。
已建成的武广长沙南站和省汽车站都位于黄兴大桥西侧,长沙市地铁2号线起点站--光达站和黄兴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已经动工,昔日的“化工之乡”如今已具备“城市东花园”的雏形。
除了离长沙市政府较远外,离省政府、雨花区政府、天心区政府均较近,到长沙县政府可走京港澳高速直达。
未来的黄兴镇农产品大市场,家电物流中心均处在镇区范围内。
另外,浏阳河水环绕黄兴镇划了一个大弧线,使黄兴镇的西边临近浏阳河之畔形成了一个风水上称之为:“玉带緾腰”的风水宝地。
如此优越的办公、经商与居家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是建设长株潭CBD(中央商务区)最理想的地方。
榔梨街道、黄兴镇、果园镇调研报告

长沙县榔梨街道、黄兴镇、果园镇
“百城前镇”选址调研报告(3.11)通过对榔梨街道、黄兴镇的实地考察。
调研报告如下:
榔梨街道:
1.榔梨现已经划为街道,现在主要发展工业,且鉴于其区位优势无
意向及需求发展商贸平台;
2.街道发展增速较快,用地指标很紧,基本上政府已经控规,需要
到国土资源部门审批;
黄兴镇:
1.政府控规用地占20平方公里,主要用于轨道建设及会展中心建设;
2.已建有5900亩地黄兴现代市场群,涵盖马王堆农贸市场、商贸城、
建材市场、水果交易市场、花卉市场等专业市场,对商贸平台无意向及需求;
3.老集镇区由于受控规影响,暂无详细规划,且无可调配土地,拆
迁难度大。
果园镇:
1.果园镇今年着力打造浔龙河生态示范点,开展新城镇建设,对于
老城镇而言,没有必要构建县乡流通再造平台;
2.新城镇建设现已规划完毕,已经开始进行交通路网的建设,但规
模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3.老镇区没有必要构建县乡流通再造平台,新镇区可以考虑开展政
企合作以加速新城镇的建设。
关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区域土地一级策划和规划设计

2
前
言
长沙县黄兴镇政府在 2009 年委托策划长沙高铁东部新城(黄兴镇 48 平方公里总体策划含长沙高铁车站东侧 5 平方公里核心区和黄兴大市场策划,大市场的骨 干项目农产品市场已经完成策划和招商,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在 5 平方公里核心区域范围内),2010 年长沙县黄兴镇政府委托深圳市新摩尔商业管理管理有限公 司策划黄兴镇区和三环外功能和定位策划,在策划的基础上,黄兴镇顺利完成部分地块的土地出让,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
3
亩,中央公园 346 亩,绿地和公园占地比例为 496/(496+4580)=10%。如果包含会展中心绿地广场和室外会展中心绿色展场用地,比例将达到 15%以上。 可以作为 融资出让的土地为 2544 亩,具体为 2,4,6,7 号用地,占比为 52%。
对于项目外部交通和会展中心需要的交通进行了认真分析,建议地铁二号线路向东延伸到黄花机场,车辆段向东延伸,建议车辆段向东延伸 3 公里以外,需要 增加的 15 亿元以上费用,建议从土地增值收益中解决。建议四号线地铁延伸到黄兴大市场,形成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长沙高铁南站东侧 200 米区域,规划范围 6000 亩,包括浏阳河流域的旅游规划同步研究。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部分占地 555 亩,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投资 25 亿元。可以出让的土地 3000 亩左右,定位为城市副中心,用地主要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园和道路,教育、文化和医疗设施用用地等。
长沙总规及用地规划图(1990-2010)

长沙总规及用地规划图(dwg)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经请示建设部同意,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0-2010) 》(简称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条上版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城市性质: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2、规划期限:近期规划至1995年,远期规划至2010年,远景设想至2030年。
3、城市规模:2010年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控制在160万人左右,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155.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总面积966平方公里。
4、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形式为“一主体、两翼、两组团”。
一主体为城市旧城区周围集中联片发展地域;两翼指马坡岭泉塘为东翼、望城坡天顶乡为西翼;两组团指捞霞组团和坪塘组团。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它有关法律;(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它有关国家规范标准;(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十五”发展规划》;(4)《长沙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及《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5)《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以及长沙市的实际情况。
第四条规划空间层次为:长株潭、市域、规划区、都市区、主城区。
1、长株潭指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区域。
2、市域包括长沙市区、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和浏阳市。
3、规划区包括市区全部,长沙县暮云镇、黄兴镇、榔梨镇、黄花镇、星沙镇、跳马乡、干杉乡、安沙镇、北山镇以及望城县全部,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
4、都市区是由集中的规划建设用地及这些用地之间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区域,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包括市区、长沙县星沙镇、暮云镇、榔梨镇、黄花镇、望城县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
5、主城区包括城市主体(即中心城区)、河西新城、星马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