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民间故事传说
20个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

20个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1. 老虎婆婆从前有个老虎婆婆,她喜欢变成老婆婆的模样吓唬人们。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小孩,小孩对她友好地笑了笑。
于是老虎婆婆再也不敢伪装了,她和小孩成了好朋友。
2. 鬼屋树在一个村子里,有一棵被称为“鬼屋树”的大树。
据说,每个月的满月之夜,这棵树上会出现幽灵和鬼魂。
但有一位年轻勇敢的男子,决定亲自去看看。
当他接近树时,一只小兔子从树洞里跳出来,原来这只兔子因鬼屋树落单无法找到家。
3. 水中仙女传说有一个美丽的水中仙女经常出现在湖中。
有一位小姑娘乘坐小船寻找她,但是小船翻了,姑娘差点溺水。
正在这时,水中仙女出现了,她救了小姑娘。
从那以后,小姑娘成了水中仙女的好朋友。
4. 狐狸的谎言一只聪明的狐狸发现了一个搁浅的鲸鱼。
他决定欺骗其他动物,说鲸鱼是他杀死的。
所有的动物都害怕了狐狸,却并不真正相信他的谎言。
后来,鲸鱼醒了过来,并告诉其他动物真相。
从那以后,大家都知道了狐狸的谎言。
5. 勇士与龙勇士在一个洞穴里打败了一只凶猛的恶龙,解救了被龙抓走的村民。
勇士返回村庄,村民们向勇士献上感激之情,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6. 桃花仙子桃花仙子是一个善良的仙女,她喜欢帮助人类和动物。
有一天,村庄里的农作物被严重的旱灾破坏。
桃花仙子听说后,立刻施展魔法,给大地带来了雨水,使庄稼得以重生。
7. 白山黑水有一座被称为“白山黑水”的神秘山脉。
据说,这里生长着一种能让人们变成永远年轻的灵草。
然而,只有纯洁善良的人们才会找到它,那些心怀恶意的人会迷失在山脉中。
8. 狼和小羊一只狼非常饥饿,看见一只小羊正在河里喝水。
他决定吃掉小羊,于是他跟小羊辩解说他不会伤害它,但小羊知道狼是说谎,最终逃脱了狼的追捕。
9. 猫和老鼠有一只可爱的猫和一只聪明的老鼠住在同一个农场里。
虽然猫一直试图捉住老鼠,但老鼠总能想出聪明的办法躲避猫的追捕。
10. 鹳鸟与婴儿传说中,鹳鸟是把婴儿从天上送到人间的使者。
每当有家庭期待孩子的到来时,鹳鸟就会来把新生婴儿带给他们。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300

民间传说故事大全3001. 《白蛇传》。
相传古时有一对白蛇姐妹,她们化作人形,学习道法,修炼成仙。
其中一只白蛇与许仙相恋,但被法师法海所阻。
最终,白蛇化身为美丽女子,与许仙结为夫妻。
然而,法海不甘心,又以法术将许仙带走。
白蛇最终化身为巨蟒,与法海大战,最终救出许仙。
2. 《孟姜女哭神秀山》。
相传古时有一位孟姜女,她的丈夫被强迫劳役,不幸去世。
孟姜女悲痛欲绝,她哭泣的地方被称为哭神秀山。
她的悲痛感动了上天,最终她的丈夫得以安息。
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孟姜女庙,供奉着她的形象。
3. 《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是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对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情侣。
他们在梁山伯去世后,被化为一对蝴蝶,终于在天国相会。
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4. 《牛郎织女》。
相传,牛郎织女是一对天上的神仙,他们相爱却遭到天帝的阻挠,被迫分离。
后来,他们化身为牛和织女,终于在七夕节这一天相会。
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天帝,最终获得了天帝的允许,可以每年七夕相会一次。
5.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是中国古代的一则传说。
相传姜太公曾在渭水边钓鱼,结果钓上了一把玉如意。
后来,他成为了周文王的重要臣子,辅佐周文王建立了周朝。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有时候机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心发现,就能抓住机会。
6.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
相传有一位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
愚公决心移山,虽然被人嘲笑,但他坚持不懈,最终得到了上天的帮助,成功移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7. 《嫦娥奔月》。
相传古时有一个名叫嫦娥的美丽女子,她误食仙丹后飞升到了月宫。
她怀念人间,最终留下了一个名叫玉兔的宠物陪伴她。
后来,她成为了月宫的仙女,每年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向她祈福,祈求幸福安康。
8.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民间神话故事【10篇】【推荐】

民间神话故事【10篇】【推荐】民间神话故事1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
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
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
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民间神话故事2女娲娘娘在神仙界的势力虽然比鸿钧老祖、混鲲祖师两位师兄差远了,但是女娲娘娘也不简单。
女娲的神话故事有哪些?女娲娘娘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造人,另一大贡献是炼石补天。
水神共工败给火神祝融,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导致天的西北部分往东南方向塌陷,洪水、大火肆虐,她造的人可遭殃了。
女娲娘娘一看,我造的人遭殃,我得管啊。
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关于女娲炼石有一个流传很久的典故: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就说女娲炼石剩下一块,下凡之后成了贾宝玉。
其实这是误解,那块石头不是贾宝玉。
三生石旁边有一株草,神瑛侍者怕这株草枯死,每天给它浇水,这株草成了绛珠仙子。
后来,神瑛侍者转世为贾宝玉,绛珠仙子转世成林黛玉,为了还神瑛侍者的水,就用眼泪还。
林黛玉为贾宝玉哭了多少啊。
女娲娘娘也是《封神演义》的重要推手之一。
纣王拜女娲娘娘,留下一首诗,其中两句是:但使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待君王。
女娲娘娘元神回来一看,气得七窍生烟:人间还有这么大不敬的帝王。
民间传说的故事20个短篇

民间传说的故事20个短篇1、《狐仙的恩怨》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李福的老实农民。
一天,李福在山上砍柴时,无意间救了一只受伤的狐狸。
这狐狸竟通人性,眼中满是感激。
没过多久,李福家中突然多了一些财物,他心里明白,这定是那狐狸的报答。
可村子里的人听说了此事,都嫉妒不已。
其中有个叫王二的无赖,他打起了坏主意,想要抓住狐狸,逼它给自己变出更多的财宝。
一天夜里,王二偷偷埋伏在李福家附近,果然看到了那只狐狸。
他猛地扑上去,却被狐狸逃脱了。
狐狸很生气,决定给王二一点教训。
王二从此夜夜做噩梦,身体也越来越差。
最后,他不得不向李福认错,祈求原谅。
李福心善,带着他向狐狸道歉,这才化解了恩怨。
2、《神奇的宝葫芦》从前,有个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勤劳善良。
一天,小明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了一个葫芦。
他带回家中,当作玩具。
晚上,小明做了一个梦,梦见葫芦对他说:“只要你对我许愿,我就能帮你实现。
”小明醒来,半信半疑地对着葫芦说想要一顿丰盛的早餐。
没想到,桌上真的出现了美味的食物。
小明很高兴,他用宝葫芦帮助了村里许多贫困的人家。
但这个消息传到了一个贪心的财主耳中,财主想方设法要夺走宝葫芦。
小明知道后,带着宝葫芦躲进了山里。
财主找了很久也没找到,最终放弃了。
而小明和宝葫芦的故事,在村子里流传了很久很久。
3、《织女下凡》传说天上的织女,心灵手巧,能织出美丽的云彩。
有一天,她对天宫的生活感到厌倦,偷偷下凡来到人间。
在人间,织女遇到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农夫牛郎。
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们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然而,天庭知道了这件事,王母娘娘大怒,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宫。
牛郎带着孩子在后面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天空划出了一条银河,将他们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着银河相望,只有每年的七夕,喜鹊们会搭成鹊桥,让他们相会。
4、《鲤鱼跳龙门》在一条大河里,生活着一群鲤鱼。
它们听说,只要跳过龙门,就能变成龙。
民间传说故事(精选10个)

民间传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一〕: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一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清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样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必需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
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假设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拾掇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
〞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之后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齐用双手建立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
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
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此刻,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
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必需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
〞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但是它,又没有别的方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我们可以从中去读懂古人的智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关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全篇一清末年间,滕县有个名叫姚诗志的县令。
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
这位县令很有学问,写得一手好字。
据说他是坐着二把手来滕县上任的。
车子除了少量行李衣物外,全是书籍和字帖什么的。
滕县南门里有家卖粥的小市民,一天,五更头,两口子抬着粥缸子、碗架去摆摊儿卖粥。
不巧,被一块大石头绊倒,摔烂了粥缸子和卖粥用的碗。
小本营生,这一下,去了半个家当,两口子就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天早晨,县令姚诗志,出了公馆,准备到南门城外游逛,正好碰上卖粥的两口子在痛哭。
他看了看泼得满地的粥和碎缸,又问了问卖粥的家境,就对卖粥的两口子说:“这样办吧,你俩把这块石头抬到衙门里去,老爷我要审问这块石头,叫他赔你的粥缸子。
”卖粥的心里话:俺这就够倒霉的啦,您这位大老爷还开个什么玩笑?!可不抬不行啊,县太爷的命令,谁敢不听!没法,两口子就顺起扁担,用抬粥缸子的架,抬起那块石头,朝县衙门走去。
人们见卖粥的两口子抬着块石头,跟在县太爷后面,朝衙门里去,都感到很稀奇,有的说:“八成大老爷要审石头,这一叽咕,一街两巷的人都跟着去看稀罕,呼啦一下子就挤满了大堂前的院子。
”县太爷命令衙役,看守好衙门口,只许进,不许出。
然后,他就站在大堂前开了腔:“乡亲们,今天本县令遇上这块石头绊了人,砸破了缸。
害得卖粥的两口子哭哭啼啼。
本打算审审这块顽石,估计它不会开口。
可它毕竟引来了众乡亲,这算它将功补过吧。
没说的,请大伙凑个份子,最少一文钱,多者不限,算是大伙周济卖粥的夫妇吧。
”听了县太爷这番话,看热闹的人,纷纷掏钱捐献,功夫不大,就凑了足足有二十多吊铜钱。
县太爷让看热闹的人走了以后,自己又拿来五两散碎银子,连同二十多吊铜钱,一起交给了卖粥的,说:“这足够你的粥和粥缸子钱啦,回家去吧。
”卖粥的千恩万谢回了家。
民间传说大全【三篇】

民间传说大全【三篇】一、龙的传说1.1 龙的起源据古籍记载,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形象之一。
传说中,龙是天神和地神的子孙,被视为权力和吉祥的象征。
龙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龙最早起源于中国的黄土地,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神秘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象逐渐丰满和多样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龙的特点龙的形象在传说中具有多个特点。
首先,龙有着巨大的身躯和强大的力量,能够飞行和游泳。
其次,龙的头上常有角和鬃毛,身体上覆盖着鳞片,四肢强壮有力。
龙的颜色也有多种,常见的有红色、黄色和蓝色等。
此外,龙还具有神奇的能力,如掌控风雨、控制水流和改变天气等。
因此,龙被视为神话中的至高存在。
1.3 龙的传说故事龙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众多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著名的有《倩女幽魂》中的“白龙马”、《西游记》中的“龙王敖广”等。
这些故事以龙作为主要角色,通过奇幻的情节和精彩的表现形式,展现了龙的智慧、勇气和仁爱。
二、狐仙的传说2.1 狐仙的由来狐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秘生物,被认为是狐狸精修炼成仙的结果。
狐仙由于长相美丽,聪明灵敏,经常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
在古代文学和戏剧中,狐仙常常被描述成能够变成人形,并拥有超凡能力的存在。
2.2 狐仙的形象和特征狐仙的形象多种多样,但通常被描绘成美丽而妖娆的女性形象。
狐仙常常身着华丽的衣物,具有特殊的魅力。
狐仙善于幻术和变身,可以变成人形或其他动物的形象。
狐仙还掌握着奇异的法术,能够预知未来、治疗疾病和化解灾难等。
2.3 狐仙的传说故事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狐仙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常常涉及爱情、仇恨、报复和拯救等主题。
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小说中,描述了许多关于狐仙的故事,其中一些故事展示了狐仙的善良和仁慈,而其他一些则揭示了狐仙的狡诈和阴险。
三、僵尸的传说3.1 僵尸的起源僵尸是一种古老的神话生物,起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
传说中,僵尸是由人类尸体复活而成的亡灵,通常与黑魔法和邪恶势力有关。
20个长篇的民间传说故事

《20 个长篇的民间传说故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听听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牛郎织女》。
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织女是天上的仙女。
他们相爱了,却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隔着银河相望,只有每年的七夕,喜鹊搭成桥,他们才能相见。
第二个故事叫《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和梁山伯结为好友,后来相爱。
可祝家却把英台许配给了别人,梁山伯伤心而死。
英台在出嫁路上跳进梁山伯的坟墓,两人化成了蝴蝶。
第三个故事是《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很久都没有音信。
孟姜女千里寻夫,却得知丈夫已累死,她悲痛大哭,长城都被她哭倒了。
第四个故事《白蛇传》。
白素贞是条修炼成人形的蛇妖,和许仙相爱。
法海和尚却要拆散他们,把白素贞压在了雷峰塔下。
第五个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亮上,从此住在了广寒宫。
第六个故事《后羿射日》。
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干裂,后羿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
第七个故事《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带着家人决心把山挖走,他们的坚持感动了神仙,最后把山搬走了。
第八个故事《精卫填海》。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在海里淹死了,她变成一只鸟,每天叼着石头树枝去填海。
第九个故事《神笔马良》。
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笔,画什么就能变成真的,他用这支笔帮助了很多穷人。
第十个故事《哪吒闹海》。
哪吒天生神力,在海边玩耍时打死了龙王的儿子,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第十一个故事《宝莲灯》。
沉香为了救母亲三圣母,历经磨难,最终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
第十二个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聪明机智,总是用巧妙的办法对付那些坏人。
第十三个故事《田螺姑娘》。
一个勤劳的小伙子捡到一个田螺,田螺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帮他做家务。
第十四个故事《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们不怕困难,努力跳过龙门,变成了龙。
第十五个故事《八仙过海》。
八位神仙各显神通,渡过大海。
第十六个故事《孔雀公主》。
讲述了美丽的孔雀公主和勇敢的王子的爱情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什么民间故事传说本文是关于有什么民间故事传说,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有什么民间故事传说篇1:匡神医的故事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七十另二行,行行出状元。
清朝咸丰年间,胶州城出了个妙手回春的神医,不但轰动了胶州湾,还轰动了京城,轰动了皇宫。
这神医姓匡,名懋忠,字砚农。
是个囊过萤、映过雪的读书童子。
见乡里邻舍不少穷人得病,缺医少药,痛苦不堪,他便改行学了医。
白天,他跟李时珍学样,攀悬崖,挂峭壁,尝草根,采草药,吃尽了百般苦。
夜间,他把一口大缸灌满清水,放在院里,映着天上水中两轮明月光,读《本草钢目》读到公鸡啼鸣,不怕口渴嗓子乾。
他边学边行医看病,边行医看病边学,几年工夫,便医术大进,成了道传路颂的活神仙,百病一把抓。
耳听一片赞扬声,他并没飘飘然忘乎所以,而是忧心忡忡,常为碰上疑难病症,束手无策,不能帮病家解除痛苦而不安。
他听说京城是藏龙卧虎之地,高明医家甚多,便起了寻师访友之念,想多学点治病救人的真本事。
恰好他哥匡懋敕在北京一所私塾教书,他便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地投奔了去。
刚落脚,还没来得及外出寻师访友,切磋医术。
恰逢他哥教的一个读书童子的妈妈,得了个昏睡病,不知吃,不知喝,懒得梳,懒得洗,成天背着铺炕,一味贪睡。
请过三个医生,求过三个神婆,不但没见强,那病反而越治越沉重了。
病急乱投医,那家听说匡先生从山东来了个兄弟懂医道,就登门把他请了去。
他只望了望病人的气色,号了号脉,啥也没问,就抓起毛笔,刷刷开出个药方。
只一付药,就把那麻缠了人半年的昏睡病,扯着丝头给抽走了。
你道那读书童子的妈妈是谁?原来是个经常进出皇宫的巧手女裁缝。
她病好之后,吃得红润润,穿得光鲜鲜,细梳洗,巧打扮,象风摆柳似地飘进了皇宫,舌头尖上抹蜜,出口就把匡神医夸了个神乎其神。
无巧不成书,正逢上咸丰帝宠爱的懿贵妃(就是后来统治咱中国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得了个疑难病症,卧床不起。
头一位太医进鹿茸,二一位太医进七叶老山参,三一位太医进灵丹,四一位太医进仙药,可惜都不对症,把懿贵妃医得病体恹恹,一天重似一天。
咸丰是个贪图享乐的甩手皇帝,眼瞅着个如花似玉,代他理政的好帮手用不上,急得团团转,抓耳挠腮,大骂太医无能,净是些混皇俸的吃货。
恰在这时,进来个贴身太监向他献殷勤,说是从山东胶州民间来了个匡神医,善治疑难病症,如扁鹊重生,华陀再世,何不叫进给贵妃娘娘诊诊玉体。
咸丰虽不大信,还是点头应允了。
匡懋忠应召进宫,提出了两项请求,一是要隔着珠帘,望望贵妃娘娘的气色,一是要隔着珠帘,亲手给贵妃娘娘号号脉。
咸丰帝闻奏心头不悦,略微忖度了忖度,才破例吐口答应了。
嘴上没说心里话,好你个胆大包天的走方郎中,你若果有真本事,治好朕爱妃的病,算你福大命大造化大。
若没真本事,治不好朕爱妃的病,算你流年不利,朕定把你这胆敢欺君的奴才,喝令绑出午门,开刀问斩。
匡懋忠隔着珠帘望了望懿贵妃的气色,伸出三指号了号脉,微微一笑,说:“贵妃娘娘得的不是病,是喜,不治自愈。
吃点安胎保胎药,就万安了。
”不久,懿贵妃果然生下一子,就是穆宗,也叫同治,慈安和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时,抱坐在龙廷宝座上的那个小皇帝,就是他。
匡懋忠因医道神奇,得到咸丰帝的赏识,赐给他一个五品文职官衔。
后来,他不忘初衷,在京寻师访友,学到不少秘方验方,便上书苦苦辞去官职,又回到了民间,行医散药,治病救人,给乡里乡亲免了不少灾,造了不少福,匡神医的名声如雷贯耳,越传越响,越传越远。
有什么民间故事传说篇2:武夷山酒坛峰的传说很久以前,九曲溪畔有一位老农夫,他酿造的米酒醇美甘冽,只要酒坛一开,武夷山就三天三夜都飘逸着浓浓的酒香。
种田的乡亲喝了老农夫酿造的米酒,干三百六十五天活都不劳累;赶路的喝了老农夫酿造的米酒,走九千九百里都不觉得辛苦。
人们对老农夫,从心底里喜欢,尊敬地称他为“田父”。
田父的名字,随着他的酒香飘荡,传遍了四面八方。
那时节,下八洞的八仙,各显神通过了东海,游玩了不少名山大川。
这一天,闻到武夷山的酒香,暗暗称奇。
铁拐李忍不住垂涎欲滴,对同伴嚷道:“错过这等好酒不喝,真枉为一世神仙,我老拐可要到武夷山走一遭了。
”其它仙人一听正合心意,于是,有的打扮成贩茶商客,有的打扮成云游道士,一齐寻到九曲溪畔田父家里来喝酒。
田父象往常一样,舀出自己的美酒,热情款待这些客人。
八仙喝了田父的美酒,连声称好,赞不绝口。
他们虽然尝过仙家玉液,也尝过人间佳酿,却从来没有喝过武夷山农家如此香浓味美的米酒,真是上品。
打这以后,八仙就不愿到别的地方游山玩水了。
尤其是铁拐李,自喝过田父的米酒以后,可算找到“亲家”了,天天柱着拐杖,一瘸一瘸,到田父家买酒喝,喝完还要装一葫带走。
日子久了,倒和田父交上了朋友。
那天,铁拐李在田父家喝酒,三杯落肚,面泛红光,晃着脑袋问田父:“你怎么能酿造出如此奇妙的上等美酒呢?”田父指着远处的丹山回答:“这酒是武夷山下良田里长出的稻米酿造的。
”铁拐李点点头:“还有呢?”田父指着门前的碧水回答:“这酒是取九曲溪里的甜美溪水酿造的。
”铁拐李又点点头:“还有呢?”田父指着桌旁酒坛回答:“这酒是用遇林窑烧制的瓷坛酿造的。
”铁拐李眼睛亮了,兴奋地叫起来:“好啊!这三件都是武夷山的奇珍,难怪你能酿出这么绝好的美酒!”他连连夸赞田父,高兴地手舞足蹈,竟忘记了还要和其它七仙一道去赴瑶池的蟠桃宴会呢!等七仙找到田父家中,拉走铁拐李,赶到瑶池的时候,蟠桃宴会已经开始了。
只见一排排桌面上,摆着老大老大的仙桃,一位位客人面前,斟满了喷香喷香的仙酒。
众仙云集,杯觥交错,好一派热闹景象。
那铁拐李赶忙坐入席中,举杯便喝,酒刚入口,却“哇”一声吐出来,筵席上的众仙都看懵了。
王母见了觉得奇怪,便问八仙。
铁拐李是个直性子的人,抢先答道:“你这瑶池琼酿算什么酒,还不如武夷山田父家的米酒好喝!”正在这时,从武夷山飘来一阵酒香,萦绕在瑶池之上,宴会上众仙闻到,馋涎欲滴,那王母也禁不住直咂嘴巴,责备酿酒大仙,竟不如人间的一个农夫。
酿酒大仙羞红了脸,半天说不出话来。
铁拐李眼睛眨眨,对王母说:他愿与酿酒大仙一同去向田父买回一坛米酒,让众仙也尝尝人间佳酿,享享口福。
王母这才转怒为喜,吩咐二人快去快回。
二仙人飘然来到田父家中,铁拐李一五一十说明来意。
田父听说仙人要喝凡酒,心里也乐了。
田父说:“行,我送你一坛米酒就是了。
”二仙大喜,铁拐李连声称谢,酿酒大仙抱起田父送的一坛美酒,辞别田父,急着赶回瑶池。
那铁拐李腿脚不方便,又这样来回奔波,累得够呛。
半路上,他只好叫酿酒大仙把酒先送回去,自己慢慢地走,但他再三交代:“这酒好,你千万要给我留几碗!”酿酒大仙一口答应,抱着酒坛先走了。
王母见了武夷山田父的米酒,一尝果然美极了,真是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命酿酒大仙斟给席上的众仙品尝。
酿酒大仙只顾给大家斟酒,忘记了铁拐李的交代,等铁拐李到了,酒坛里的酒已经不多了。
铁拐李回来,累得气喘吁吁,早想喝上几碗米酒解乏,一看他的酒碗空空的,再看酿酒大仙抱着酒坛给众仙斟酒的样子,知道坛里没剩多少酒了,顿时怒从心起,火冒三丈,举起拐杖就打酿酒大仙。
酿酒大仙慌忙躲闪,只听“当啷”一声,人没打到,倒打中了田父的酒坛。
酿酒大仙抱不住,手一松,酒坛骨碌碌滚出瑶池,落到人间。
真是巧,那酒坛不偏不倚,竟落到武夷山五曲南岸的山中。
只是被铁拐李打裂了一道口子,剩下的米酒从裂缝涓涓流入九曲溪。
后来这只酒坛化成了武夷山的一座奇峰,象根擎天柱,也象个石坛子,壮观极了。
人们便叫它天柱峰,知道它的来历的人,都称它为酒坛峰。
人们说,那酒坛里剩下的米酒,至今还日夜向九曲溪流淌,那酒香便也飘逸不尽。
因此,用九曲溪水造的佳酿,美味芬芳,大家给它取了一个很美的名字“武夷流香”。
有什么民间故事传说篇3:兵士智斗大臣从前,有一个皇帝很爱戴戒指,他还在他最喜欢的一枚戒指上刻了名字。
有一次,他戴着这枚戒指到国内游玩,可是不知怎么搞的,竟把它给丢失了。
他回到京城,立刻命令通告全国臣民:谁要是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并且送到他手里,皇帝绝不吝惜金银,赏给来人一笔巨大的奖金。
有个兵士很走运地找到了那枚戒指,他拣起戒指放在手中,站在那儿暗自思量:“现在我该怎么办?如果拿到部队里去宣布,事情会传到长官那儿;戒指就会从下级长官传到中级长官,又从中级长官传到高级长官,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会到皇帝手里?而且,决不会就这样完了的,说不定戒指在路上还会从别人手上转来转去,那么,我岂不是落了一场空!还是我亲自到皇帝那儿去一趟好些。
”于是,兵士直接到皇宫去了。
宫门的卫兵用刺刀挡住了他,问道:“上哪儿去?”“是这么回事,老兄,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想亲手交给他。
”卫兵收起刺刀让他进去了。
兵士走到卫兵队长跟前,又不许他往前走了。
“你干什么去?”兵士回答说:“我找到了皇帝的戒指,送还给他。
”卫兵队长也让他进去了。
兵士走到皇帝的宫殿跟前,被一个自尊自大,满身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穿着华丽衣服的大臣看见了。
“你怎么敢跑到这儿来呢?”大臣问道。
“是这么回事,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
”“把它拿来,我转交上去。
”“不!”兵士说,“不行,我要自己亲手交给皇帝本人!”“我是他最宠信的大臣!”“我不想和你争论这点,只要能把戒指交给皇帝本人就行啦!”大臣跳起脚骂了一顿。
可是,兵士说什么也不肯把戒指交给他。
大臣看见恐吓没有用,就说:“好啦,我替你去呈报皇帝,不过有一个条件,皇帝给你的任何奖赏,要分一半给我!”“奖赏不会太多吧?”“很多。
你没见过皇帝就像没见过自己的耳朵一样!”“嘿,这真是少有的运气!”他想道,“那么,分一半给他也行!”“可以,”兵士对大臣说,“依你的办吧,我把皇帝的奖赏分一半给你,不过请给一张两人对半的字据。
”大臣很高兴,十分满意,自言自语地计算着,会有多少金子到他的口袋里来。
他拿起笔就写了张字据交给兵士,写完字据就到皇帝那儿去报告了。
皇帝走出来,从兵士手中取回了自己的刻名戒指,很感激兵士,说:“兵士,谢谢你拣到的东西,我皇帝说的话是神圣的,你将会从我这儿得到一笔巨大的奖赏。
”他把自己的司库叫来,对他说:“赏给兵士一千卢布!”司库数好了钱,可是兵士拒绝收下,说:“我不需要这种奖赏。
”“你要什么奖赏?”“最好是朝我背上打一百棍。
”“兵士,你怎么啦?莫非你疯了不成?”“我没有疯,反正别的奖赏我是不要的。
”皇帝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想和他争论,就叫人把棍子拿来。
兵士开始脱衣服了,他先解开制服上所有的纽扣,解完了纽扣,说:“这恐怕不妥当……”“怎么不妥当?”“我先领皇帝这份奖赏不太妥当。
”皇帝很奇怪:“我一点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解释一下!”“我还有个伙计呢。
”“什么伙计?”“就是他!”兵士指着大臣说,“他向我勒索您的一半奖赏,要是不给他,他就不让我见您。
”大臣叫了起来:“兵士完全是胡说八道,我没有向他勒索过任何东西!”兵士拿出那张字据给皇帝看,问道:“这是什么?”皇帝笑了起来,说:“兵士,你想得真巧妙!把我的奖赏分给大臣一半吧!”大臣不敢和皇帝争辩,于是,人们把他按在地毯上,用棍子痛打,兵士在一旁替他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