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内容方法--适用于小学四年级

概括内容方法--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归纳:1.段意综合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综合组织各段的大意为主要内容,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2.分析比较法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例如:《落花生》一文,第一段讲的是种花生和收花生。
第二段讲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花生,谈论花生。
显然第二段是重点段,其中,先谈到花生的特点和好处,后以花生喻人,讲应该怎样做人。
所以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要抓住第二段,特别是爸爸的话。
可归纳为: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爸爸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文题扩展法有许多文章题目本身就已经高度概括了主要内容。
所以,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通过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施妙计,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1、概括段意。
答题技巧:①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②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③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答题技巧: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例:我真后悔记得那是我7岁读一年级,家里生活十分贫困,穷得叮当响。
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只剩下我和年迈古稀的奶奶一起居住。
那时,学校要求购买校服,一套要60元。
我回家问奶奶,奶奶噙着眼泪,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对我说:“芳芳,奶奶慢慢给你想办法。
”后来,我去舅舅家里玩,正好舅舅的桌上摆着60元钱,我用颤抖的手把舅舅的60元钱拿去,交给老师买校服了。
过了三天,奶奶拿着自己辛辛苦苦采茶挣来的钱交给我说:“芳芳,你把这60元钱交给老师买校服吧。
”这时我心里可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一下子脸红到脖子上,无巧不成书,正巧我同班的同学小玲手捧着崭新校服来到我家,对我说:“芳芳,老师叫我把校服拿给你,”这时我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奶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问:“芳芳,没有交钱,怎么会有校服的。
”我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是我那天在路上捡到60元,然后交给老师••”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我觉得事情再隐瞒不下去了,就哭泣着对奶奶说:“奶奶,这60元是从舅舅家里拿来的。
”奶奶听了抚摸我的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芳芳啊!我们家虽然穷,但也要穷得有志气。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我在奶奶的鼓励下,终于把奶奶采茶挣来的钱还给舅舅,并向舅舅道歉,舅舅也夸奖我:“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容。
如《飞夺泸定桥》提出下面问题:①课文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主要容。
专项训练小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及其训练

专项训练小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及其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指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对文章的主要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是一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特别适合小学生进行训练。
小学生进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全面理解文章首先,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确保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关键词、重点句子或段落,帮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阅读文章,学生需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观点,可以通过文章的标题、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来确定。
学生可以尝试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或重复出现的词汇,进一步理解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提炼核心信息在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学生可以开始提炼文章的核心信息。
核心信息是指文章中提供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帮助他们提取核心信息:-文章在讲什么?-文章中提供了哪些关键细节?-文章中用了哪些例子或论据来支持中心思想?第四步:归纳总结根据提取的核心信息,学生可以开始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结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支持该中心思想的关键细节。
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阅读简短的篇章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因此推荐选择一些篇幅较短、语言简单的文章。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来进行概括训练,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做练习题在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检验他们的理解能力。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或简答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3.分组讨论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和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
每个小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概括文章,然后进行对比和讨论,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4.进行口头表达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点,语文概括段意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概括段意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帮助他们迅速理解文章核心内容,更好地完成作业和考试。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常用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哪些。
一、阅读理解题目概括段意的方法小学生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常常需要对文章进行概括段意。
而正确的概括段意方法如下:1. 细心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 用简短的句子或关键词来概括主题。
3. 去掉无关的内容。
例如,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如果文章主题是“夏天的昆虫”,概括段意可以写成“夏天的昆虫的品种很多,活动区域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课文的概括段意的方法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概括段意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正确的方法如下:1. 了解文章的主旨。
2. 找出文章的重点。
3. 用简短的句子概括文章的重点。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的文章时,如果文章的主题是“变化的世界”,概括段意可以写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写作概括段意的方法小学生在写作时,也需要概括段意的能力。
正确的方法如下:1. 目标清晰,明确要写的内容和主题。
2. 用简短的句子或关键词来概括要写的内容。
3. 去掉无关的内容。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的文章时,概括段意可以写成“学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自信,拓展知识面。
”总之,小学语文概括段意的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上的方法,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完整版小学阅读理解概括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归纳主要内容)正确、简洁归纳出文章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标题扩大法段意合并法要素串通法句子摘抄法方法一:标题扩大法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归纳,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略加扩大,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按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虑,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通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标题扩大法”归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夜晚,一个听话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向来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好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发抖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但是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显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感觉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必然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相同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诚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 [j ī]乎冻僵( ji ān)ɡ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温暖温暖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 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中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反思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缩不短。
2、该不该删。
3、抓不住重点。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说说我的几点看法。
1、借助题目。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比如《蝙蝠和雷达》这一课,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发现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抓住关键词“启示”,学生可以将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并把它装在飞机上,使飞机能在夜空中航行。
再比如《飞夺泸定桥》这一课中,课题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课上可以随机梳理板书:谁飞夺?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如何?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与敌人的援军争速度,抢先赶到卢沟桥,并于敌人激烈搏斗,夺取了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
2、要素归纳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叙事的文章为多,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往往可以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
四年级的课文《中
彩那天》,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得车是故事的起因,父亲面临一个道德难题是故事的经过,而父亲还车是故事的结果。
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概括为:父亲中彩得到了一辆奔驰轿车,他不知道该不该还车,在面临了一个道德难题的考验后,他最终把车换给了库伯。
3、摘录主要句子。
有的文章结构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
比如四年级上册的《颐和园》,文章总起第一段写了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中间的段落分别写了各个景点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了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总分总”的结构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4、合并段意。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比如三年级课文《和时间赛跑》,文章一至五段主要讲了我沉浸在外祖母去世的悲痛中,爸爸告诉我时间过去了,所有的事物就不会再回来。
六到七段讲了我通过观察太阳落山、鸟儿飞行明白爸爸所说的道理。
第八段讲了我与时间赛跑,九段十段讲了我与时间赛跑受益无穷。
综合每段段意,我们可以归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因外祖母去
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林林总总,还有很多。
但教学方法的选用无疑是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从浅易处入手,消除了概括课文大意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增强了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的信心,从而实现概括能力的良好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