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周期性下的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合集下载

论保险业中顺周期性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

论保险业中顺周期性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

Forum学术论坛1842013年1月 论保险业中顺周期性以及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山东大学 董一平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于保险业中顺周期性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保险业顺周期性逆周期监管方案,并对逆周期监管工具进行设计,以期抑制经济周期波动对保险业造成的冲击。

关键词:顺周期性 保险业 逆周期监管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3)01(b)-184-03如何缓解顺周期性以及建立逆周期监管工具,在金融危机频发的今天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一个重要的课题。

2011年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保险业发展必须要充分估计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探索宏观审慎的监管,提高识别、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顺周期性是指一种相互强化的反馈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放大金融市场波动,并可能导致或加速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状况,使金融危机产生更大的破坏(FSF ,2009)。

而如何对其进行逆周期监管以及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已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内容。

1 顺周期性在保险业中的形成机制1.1 顺周期性的内生性原因1.1.1 承保业务中的顺周期性分析(1)保险承保中的羊群行为。

保险公司如同普通投资者一样,也是有限理性者。

当经济出现坚挺或者疲软态势时,由于保险公司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随市场大部分人的决策方式,将会出现群体性承保与群体性拒保的非理性行为,即羊群行为。

(2)企业风险程度受经济周期影响。

保险公司在承保之前必然要对被保险人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

在经济上行时期,企业扩张经营,业绩良好,保险公司赔付可能较低。

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宏观经济环境恶化,企业经营亏损可能增大,风险程度提升,保险公司赔付可能上升,经营效益随之下降。

(3)企业经营效益受经济周期影响。

在经济陷入危机时期,被保险人资金周转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因此从商业操作角度来看,企业必然会减少投保额度,进而导致保险公司业绩下降。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与逆周期监管政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与逆周期监管政策研究

我 国商 业银 行信 贷顺 周 期 与逆周 期 监管 政策研 究
李 铭 ,兰 鹏
( .. 疆 财 经 大 学 金 融 学 院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 0 0 ) 12新 3 0 0
摘 要 : 此 次 由 美 国次 贷危 机 引发 的全 球 性 金 融 危机 促 使 人 们 重新 审视 金 融体 系 的顺 周 期 性 。通 过 引入
收稿 日期 :2 1 - 8 2 0— 1 02 作 者 简 介 :李铭 (9 9 , , 士研 究生 ,主 要研 究 方向 为 商业银 行 经营 管理 ; 兰鹏 ( 8 一 ) 男 ,硕 士 1 8 -) 女 硕 1 8 , 9
研 究 生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金 融 工 程 。
成针 对 罗列 的各银 行顺 周期 的 因素进 行分 析 ,将 银 行信贷 与 资本监 管 的顺周 期性 结合 ,从 宏观和 微观 相 结合 的角度 ,构 建逆 周期 动态 调整 银行 资本监 管 框架 。
( )国外 研 究 综 述 二
C a do Boi l i r u o等人 分析 了金 融体 系 中的顺 周期现 象 ,随着 经 济 的波 动 ,风 险的认 识和 承担 意愿 以 及存 贷 差 、资产 价格 、银行 内部 评 级等 都会 发生 变化 ,呈 现顺 周 期性 ,并且最 早提 出了商 业银行 的顺 周 期特 征 。LB re、De 等 认 为 ,由于信 贷 双方信 息 不对称 导致 银行 信贷 的顺 周期 性 ,在 经济繁 荣 时 6 egr 】 l l 期 ,银 行通 常低 估违 约风 险而 降低授 信标 准 , 同时在 经济 萧条 时又 高估 了违 约风 险 ,导致银 行信 贷 的顺 周 期变 动 。 Wii Rwht la lm i e等人 分析 了金 融体 系 中 的 顺 周 期 现 象 , 随着 经 济 的 波 动 ,风 险 的认 识 和 承 担 意 愿 以及 存 贷 差 、资 产 价 格 、银 行 内部 评 级 等 都会 发 生 变 化 ,呈 现 顺 周 期 性 ,并 且 最 早 提 出 了商 业 银 行 的 顺 周 期 特 征 。 J

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调整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

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调整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

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调整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张金城;李成【摘要】商业银行信贷以及监管当局的监管资本要求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与资本监管的双重顺周期性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调控政策有效性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总结分析顺周期性产生和强化的机制,探索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性的监管框架和政策工具以缓解顺周期性.根据金融监管变革的趋向,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将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资本约束的逆周期机制.【期刊名称】《金融理论与教学》【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资本监管;顺周期性;逆周期;宏观审慎【作者】张金城;李成【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1.59顺周期性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扩大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程度,并造成或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

从广义上可以定义为主要金融变量(如信贷、利差、期限、贷款损失准备等)与实体经济变量随着经济周期的共同运动。

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伴随着信贷的扩张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内在的机理很大一部分便来自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

伴随着次贷危机的逐步蔓延、各大银行的相继转型和破产,引发了人们对《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争论。

银行信贷与资本监管的双重顺周期性,为次贷危机后《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资本监管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特别是信贷行为的影响,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具有同方向的推动作用。

在宏观经济衰退时期,在资本强约束和主动避险的双重作用下银行紧缩信贷,使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加剧了经济衰弱的程度;在宏观经济繁荣时期,银行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要素的估值较低,导致基于内部评级的监管资本要求较低,得商业银行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信贷扩张,从而刺激经济的繁荣,加速经济的上升趋势。

顺周期下的我国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分析与改进路径

顺周期下的我国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分析与改进路径

2 、中 国银 行 业 总 体 上属 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 消耗 型
重规模 、轻资本约束的传统增长模式 ,导致商业银行资本
高 消 耗 、低 产 出 。银 行过 度 依 靠 信 贷 收入 的盈 利模 式 ,而 监 管 力 度 的增 强 只不 过 是 资本 金压 力 的 “ 速器 ” 。收 入 主要 来 源 加
监管 的一

关键词
银 椎

期 时 ,・
银 行信 贷 ;资 本监 管 ,顺周 期性 ,有效 性 宏观 审慎
融危机 的发 生都伴 随着信贷 的扩 张和资
产 价 格 的上 涨 , 内在 的 机 理 很 大 一 部 分 便 来 自于 金 融 体 系 的顺 周 期 性 。伴 随 着
J I
顺 周 期下 的我 国银 行 与
■ 张金城 /文
审 慎 监管 进行 有机 结 合 ,建 立 资本 约 束 的逆
周期 机制 。
可 以 定 义 为 主 要 金 融 变 量 ( 信 贷 、利 如 差 、期 限 、贷 款 损 失 准备 等) 实 体 经 济 与
变 量 随 着 经 济 周 期 的共 同 运 动 。历 次 金

摘 要
商业 银行 信 贷 以及 监 管 当局 的监 管 资本
要 求具 有顺 周 期性 ,银 行信 贷 与 资本 监 管 的 双重 顺周 期 性是 影 响 宏观 经济 波 动 、调 控政 策有 效性 和 金 融稳定 的重 要 因素 。通 过 总结 分析 顺周 期 性产 生和 强 化 的机 制 ,探 索逆 周 期 性 的 监 管 框 架 和 政 策 工 具 以缓 解 顺 周 期 性 。根 据 金 融监 管 变革 的趋 向 ,强 化 银行 的 风 险 管理 ,构 建 宏观 审 慎监 管 框架 ,将微 观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及其监管建议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及其监管建议

降低客户满意度
如果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导致不良贷款增 加或贷款条件变化,可能会降低客户满意度。
增加操作风险
在经济繁荣期,商业银行过度放贷可能会导 致操作风险增加,如员工违规操作、贷款审 查不严等问题。
04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顺周期 性的监管建议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
01
02
03
宏观审慎政策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确保 商业银行在整体经济环境 中保持稳定和可持续的信 贷活动。
研究结构
引言、文献回顾、研究假设与模型、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
02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 期性概述
顺周期性的定义
顺周期性是指在经济周期中,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会呈现出 一种周期性的变化趋势。在经济繁荣期,商业银行倾向于发 放更多的贷款,而在经济衰退期,则会倾向于收紧贷款。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表现为:在经济繁荣期,银行 信贷规模扩大,资产质量提高,利润增加;而在经济衰退期 ,信贷规模缩小,资产质量下降,利润减少。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深入探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影响,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研究方法
文献回顾、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为研究对象,构建计量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内容与结构
研究内容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及其原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管建 议。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 期性及其监管建议》
2023-10-28
目录
• 引言 •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顺周期性概述 •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顺周期性的影响 • 商业银行信贷活动顺周期性的监管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现状分析--基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实证分析

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现状分析--基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实证分析
特别是在 2 0 1 0 年 巴塞尔协议 I i l 推 出之后 ,我国商业银行 资本监 管逐 步实现 了逆周期性,同时从侧 面反映 出我 国监管机构对商& ̄ l t 4 5 - 资本监 管的进步与发展 。
关键词 :系统风 险;顺周期性 ;资本缓冲率 ;资本充足率


引 言
2 0 0 7 年的次贷危机 , 引发 了人们对金融
显示 , 资本约束对不 同银行贷款的影 响程度 不同, 对于资本不足 的银行影响较大 , 反映
了资本 监管在我 国银行业的顺 周期性 。 杨雨 ( 2 O L O ) 选取 1 5 家商业银行 2 0 0 3 — 2 0 0 7 年的面 板数据使用 G MM估计 了我 国商业银行缓冲 资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变量 , 指 出缓冲资本与 经济景气程度成反 向变动关系 , 影响商业银 行缓 冲资本 水平 的因素还 包括前 一期 缓冲 资本 、 银行规模 和不 良贷款 , 商业银行资本 调整 受 自身风险管 理能 力影响 ,管理 能越 强、 不 良贷款率越低的银行越敢于降低资本 充足率 以追求市场回报。 二 、指标选取与模型建立 实证 中采用 A y u s o 和 S a u r i n a ( 2 0 0 4 ) 所用 的模型来对本文的实证研究进行 回归分析 , 构建 实证模型如下 :
G D P 增长率 以及虚拟变量 之间的关系进行 分析。均适用引入总体均值的变截距 固定效 应模型 , 且 加权后效果更加显著 。变截距 固 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如 下:
B t F , = q ’ 慨
讹 增
其 中 ,i表示模型 中的 1 6家银行 ;t 表 示样本 时间区间。 ’ 为个体对总体均值偏 离 的个 体截距项 , i t 为 白噪声。

金融系统顺周期效应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分析

金融系统顺周期效应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分析

1资本监 管顺周期 性 的形 成机 理。 自 .
《 塞 尔 协 议 I 实 施 以 来 , 框 架 的 科 学 巴 I》 其 性 和 合 理 性 就 备 受 质 疑 , 要 包 括 资 本 要 主 求 不 充分 、 本 监 管 的顺周 期 效 应 、 资 内部 评级不合理和外部评级缺乏可靠性等。

K {D NI月 ×( )0 一广 ×【9 ) = G x[ G D , 6 .9 L ( 一 P+ 】 0 9 9 ] P×Gj 一 ×+ 一. 6 DLD 0¨ n 2)】 x 5 x
当经 济周 期处于 繁荣 阶段 . 借款 人财 务状 况 良好 ,偿债 能 力提 高, D下 降 ; P 抵 押 品 可 抵 押 价 值 占本 身 价 值 的 折 扣 下 降 ,
L GD 随 之 下 降 : 经 济 繁 荣 使 得 贷 款 承 诺 而 的 提 取 比 例 降 低 , 信 用 转 换 系 数 随 之 减 少 .AD 也 就 降低 。P L E D、GD、AD 都 降低 E 时 . 险权 重 减 少 , 量 得 出 的 监 管 资 本 风 计
现行会计 准则要求 以业 已发 生的损 失
理 。公 允 价 值 计 量 方 法 分 成 两 个 层 次 : 一
着银行 的信贷供 给。贷款损 失拨 备顺周 期
性 的 原 因是 : 计 准 则 要 求 以 既 成 事 实 为 会 基 础 . 实 际 发 生 的 交 易 作 为 依 据 进 行 贷 以 款 资 产 恶 化 时 的 计 提 拨 备 , 由 于 时 滞 效
系见下式 :
在 较强 的负相 关性。该结论 支持 了贷款 损
失拨备具有顺周期性的说法。
识 较具 代 表 性 的观 点是 普林 斯 顿 大 学 的 Mak sB u n r ir等 的 研 究 成 果 . 内 ru rn emee 国

【浅议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

【浅议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

【浅议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2022年,在全球的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时,一场来势迅猛的金融危机迅速的将经济由高峰拉下。

这场金融危机是在世界经济处于低通胀、低利率、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发生的,人们对此进行了剖析,由此得出:现行的微观审慎监管还不足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金融体系的安全需要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并驾护航。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宏观审慎监管,就是从宏观层面上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监管。

它是相对于微观审慎监管而言的。

国外的很多学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在两种监管形式的目的、关注范围和所注重的风险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来得出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

国内很多学者的文献宏观审慎监管一个较明确的定义。

总体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是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的升华。

但是,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些都是通过将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兼管做比较并进行总结而得出的结果。

这样使定义更精炼和明了。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分析(一)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的存在经济发展有一个周期,在历经繁荣之后必定会经历衰退。

在经济回升阶段,利润增多,作为实际经济市场上有限理性的人们普遍对未来的预期向好。

这时,消费者会提高消费,企业会增加投资,银行则会降低信贷标准,这些会进一步的推动金融泡沫的增长。

银行降低信贷标准,也会形成很多的不良资产。

周小川认为金融体系的内在顺周期特征来源于信用评级问题和来自外包的羊群现象,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盯市原则和按模型定价以及新巴塞尔协议内部评级法。

黄亭亭则认为个体行为有限理性和市场行为短期性是导致顺周期性的根源。

许多国外学者也对金融体系的内在顺周期特征进行了论述,其观点都大致相同。

(二)现有的对金融体系是否稳健运行的衡量指标存在缺陷以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代表的微观审慎监管通过规定资本充足率、资本流动性来对单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但是,从这次爆发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这两个指标并不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周期性下的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将“流动性陷阱”和“政府干预”带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对于这场本世纪初爆发的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来说,“顺周期性”和“宏观审慎监管”大概将是这场金融危机为推动经济学发展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而在这场以投资银行的破产倒闭为特征之一的金融风暴中,刚刚付诸实施的国际银行业监管准则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由于时间上的巧合性也被推到了风头浪尖,甚至于一度成为金融危机的替罪羔羊。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从顺周期性的经济学原理出发,探讨了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框架下银行经营中广泛存在的顺周期性及其要素,从银行业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缓解顺周期性的方法,并分别从银行监管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提出了顺周期性的监管措施。

对于产生银行顺周期性的因素讨论,本文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框架分别从资本监管、新协议下内部评级法、风险测量和会计计量的精确性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判断。

在以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代表的资本监管下,资本的顺周期性导致了银行信贷行为的顺周期性,资本约束下的信贷行为直接影响着投资需求,从而对整个经济的波动造成了顺周期的影响效果;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被作为主要改进之一的内部评级法,在提高了风险敏感性的同时也加剧了银行的顺周期性风险,在资产证券化广泛发展的市场中,时点评级法所带来的顺周期性也被放大了数倍;银行传统的风险测量模型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和使用中的不当造成了经济衰退期对风险把握的失准,而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于市场流动性匮乏时期的计量失效所产生的会计加速器效应加速了经济体系中的顺周期性。

针对上述引起银行顺周期性的三个方面,本文分别给出了目前可行的缓释措施的探讨。

在资本监管方而,提出了动态资本充足率和动态损失准备金率的逆周期调整方案,并从加入杠杆率监管、抵押率监管的角度分析了改善目前单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可行性,同时从银行经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优先股资本化对资本监管下经济衰退期中银行惜贷行为的改善,也从更加宏观的汇率视角分析了银行在经营中如何缓释顺周期效应;对于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缓释,主要是从内部评级法参数和风险权重函数的角度展开的,考虑了经济周期的参数模型并改善单一风险权重函数是缓释内部评级法顺周期效应的主要途径,同时将时点计量法转换为跨周期计量法有助于平
滑经济周期波动。

在风险的测度方面,引入了压力测试和压力VaR的方法作为传统风险测量模型VaR方法的有力补充。

在会计准则方面,基于危机后的会计准则修订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对于银行监管者来说,警惕银行顺周期性并进行监管单靠巴塞尔资本协议下的微观审慎监管是无从实现的,需要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实施宏观审慎的风险监管,本文在总结和归纳了国际银行监管组织对宏观审慎监管和跨境银行监管最新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监管顺周期性的监管工具和准则,并基于此构造了与宏观审慎监管相匹配的两位系统性风险监管指标。

而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来说,与银行监管者对银行业风险的监管目标不同,他们更为关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和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本文将资本监管下的顺周期性理论模型拓展至包含货币政策因子的框架,基于此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分析了实施动态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意义,并从管理通胀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角度分析了在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的策略选择。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框架对银行顺周期性的影响因素给予了梳理,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缓释顺周期性的办法,同时分别从银行监管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应对银行的顺周期性,并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待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