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等阅读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传统文化+9明德弘道(课件)

 山东大学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传统文化+9明德弘道(课件)

晓事明理
第9课 明德弘道
子游礼乐治武城
阅读故事并回答:孔子对子游礼乐治理武城的态度怎样?
肯定和赞许。礼乐治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子游以 礼乐教化百姓,使人们遵守礼仪,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评价。
广闻博识
第9课 明德弘道
“道”与“德”
自读并说出“道”与“德”的内涵与区别。
内涵:“道”指人人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则,“德”指 人本有的明德。
上自国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
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课文解读
第9课 明德弘道
亲,通“新”
xīn
课文的核心主张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
纲领”。
“明明德”是指人要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亲民”就是使民 众弃旧图新,完善道德修养。“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好的完美境 界。
大学的“三纲领”旨在加强道德修养,彰显人性中的美好德行, 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3.弘扬传统美德,加强道德修养,传承文明精神。
名著简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
散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 的重要著作,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 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 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 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 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 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亲后知至,知至亲 后意诚,意诚亲后心正,心正亲后身修,身修亲后家齐,家齐亲后国 治,国治亲后天下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指导课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阅读的兴趣。

2.通过初读,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养成勤读、善思的读书习惯。

3.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4.初步掌握古文的阅读方法。

学习过程:一、对话介绍会带来阅读期望同学们,每天早晨,我们都在读哪本书呀?有什么感受?老师:阅读注重方法。

在方法的指导下,你可以事半功倍。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讨论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书籍的方法。

拿到新书时,我们该怎么去读呢?(看封面、前言后序、目录……)今天,让我们走进优秀的中国文化和教育读者。

首先,让我们关注这本书的目录。

(1)共有几个单元?你已经读了几个单元?你有什么感受?本书分为八个单元,包括经典启蒙、古诗词阅读、古文今读、品味汉字、中国名人、民俗、传统艺术、民族体育等。

每个单元由经典段落、精彩故事等组成。

2.初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读了这些目录,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的,其中一些内容是反映国家和整个家庭治理的经典诗歌,一些寄托感情的诗歌,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还有一些介绍汉字与生活、姓氏、家族和王朝之间的关系。

这些是中国几千年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的瑰宝,值得我们进一步阅读、理解和理解。

1.(黑板上写着“大学”)谁能谈谈对“大学”的理解?2.是啊,在我们看来,大学是每一位同学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大学生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

那么,你知道吗?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大学”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大学简介:大学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篇章。

它讨论了儒学学习和治理世界的基本原则、原则、政策、步骤和方法。

因此,中唐以后,它逐渐引起了儒家学者的关注。

唐朝的韩愈和李敖世认为它是一部与孟子和易经同等重要的“经文”。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书首篇就节选了《大学》的重要语段,让我们去读一读吧!二、朗读经典名句,渗透阅读方法1.名句示例,初步学会阅读古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六年级下册中华意象的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六年级下册中华意象的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六年级下册中华意象的重点1、月亮。

在中华传统意象中,圆月代表着团圆。

比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

除此之外,月亮还可以代表家乡,寄予思乡之情。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大雁。

大雁代表离愁别绪,伤时感怀。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红豆。

红豆在中华传统意象中代表着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杨柳。

柳者,留也,表达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杜鹃。

杜鹃代表着怀念故乡之情,以此抒写离愁别恨。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6、牡丹。

象征着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7、蝉。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如《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表现出作者以蝉比作自己,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8、芭蕉。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清。

”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9、猿啼。

猿啼出现在古典文学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中的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

10、流水。

流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常与绵绵的愁丝联系在一起。

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与离愁贴合,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等阅读试题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等阅读试题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等阅读试题前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积淀最深远的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六年级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为加强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将提供一道道精选的阅读试题,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一、经典名句理解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境下说的?简要说明。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这句话出自哪位学者之口?其深刻的哲理思想是什么?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这句话告诫我们什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何教益?二、历史典故解析1.请简要叙述《孔子家语》中“孔门十哲”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三省吾身”是谁提出来的?其内涵是什么?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句话为什么被人们广为传诵?故事的背景是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4.请简书叙述《左传》中“败邑之辱”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三、经典文化阅读1.简述《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的意思及深刻哲理。

2.请阅读《千字文》及其注释,简述千字文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3.简述《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大论”所概述的内容,以及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四、中华传统美德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对您的体验和感悟有何影响?2.请阅读《离骚》,简述故事背景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你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实践,为这些美德注入了什么样的内涵?五、生态文明教育1.请阅读《山海经》,简述故事的背景及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古代的山水观和生态价值观。

2.“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是我国著名的生态文明常识,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其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应用有何看法?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学习和思考,希望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其中的深刻哲理和实用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五年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自古缝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1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2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4.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6.每个诗人因风格不同,获得了不同的赞誉。

刘禹锡被誉为(诗豪),王勃被誉为(诗杰),白居易被誉为(诗魔),贺知章被誉为(诗狂),贾岛被誉为(诗奴)孟郊被誉为(诗囚),王维被誉为(诗佛),刘长卿被誉为(五言长城),王昌龄被誉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虎罗邺诗瓢唐球诗杰王勃诗骨陈子帛诗狂贺知章17.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王昌龄)、(高适)、(李颀)。

18.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9.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20.早期的姓是族号,表示血统,来源于部落图腾崇拜,有以动物为姓的,如(熊)、(牛)、(马)。

21.氏作为一个家族的标志,就像一面旗帜,氏一般有这些获得方式,有的是以先祖族号或谥号,如:()、();有的是以封邑或居住地为氏,如()、();有的是以官名为氏,如()、();有的是以职业为氏,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一、点字成诗。

(根据下列格子中提供的字识别一句诗,并写出诗的题目和作者)(24分)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4.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20分)1.下面哪首诗词的作者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朝代的?()A.《春日》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C.《过故人庄》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描写诗人坐船出行的场景的?()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是描写江南美景的?()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下面哪一项不是孟浩然的诗?()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对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条清清的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油油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把青春山色送进屋来。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C.“一水护田”加以“绕”字,可见小河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恰似一位母亲护着孩子。

小学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第七、八单元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第七、八单元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第七、八单元练习题一、填空题。

1、书法以汉字为依托,书法的字体称为书体,主要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历代名家有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

2、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我国古代书法经典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和宋代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3、世人尊称王羲之为“书圣”。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善“狂草”,世称“草圣”。

唐代书法家张旭,好饮酒,醉后常有癫狂之态,故人称“张颠”。

4、楷书又称正书、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朝的赵孟頫被称为“楷书四大家”。

5、文房四宝分别是笔墨纸砚。

6、国画,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洋画也称“中国画”,又因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青色,所以也叫“丹青”。

国画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门类。

7、国画现在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有工笔和写意两大种画法,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式。

8、国画的总体特征是重视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泥于外形的逼真,注重表现物体内在的神韵和画家的思想感情。

9、国画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因此形成了画与诗、书、印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10、国画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如吴道子、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都是杰出的国画大师。

其中,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徐悲鸿被称为“现代中国画之父”。

11、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和篆刻家,他画的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堪称一绝。

12、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雕刻的完美结合。

13、篆刻是一种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俗称“刻印”“刻图章”。

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所以称为“篆刻”。

篆刻最初是为了实用,宋元以后才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14、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指导课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指导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课外阅读指导
新知学校 王春苗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朗读经典名句,渗透阅读方法 《大学》选读三
阅读提示: (1)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古文,看注释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同桌相互说说句意。
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活学活用,激发阅读兴趣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页)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0页)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2页)
品味汉字,感受丰富内涵
默读《汉字与家庭》072页,思考: 为什么家与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பைடு நூலகம்
制定阅读计划,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提示: (1)注意读书姿势。 (2)保管好书,不损坏。 (3)用上好的读书方法,用心去读。 (4)读之前,最好订个读书计划,比如:我 要在一周内看完;我要把优美的和有趣的词 句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名言送给大家
• 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试题第一单元经典启蒙1.《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4.《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共五千余字,《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8.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9.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8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第二单元古诗诵读1.《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所作,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忧国忧民的名句。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狱中题壁》中的爱国名句,作者是清代谭嗣同。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出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从诗中我们感受到湖阴先生真是一个爱干净、热爱高有情趣的人。

第三单元古文今读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看出蔺相如深明大2.天帝怒,责令归河东。

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牛郎织女》3.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群猴戏山中》4.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蚕,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5.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的意思是: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的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能看到苦胆,吃饭也常苦胆。

第四单元品味汉字1.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歌。

我们知道的古代书法家有颜真卿、欧阳询、王羲之等。

2三是最受偏爱的汉字,与三有关的词如:三才、三光、三星、三友、三军等。

仁是最有爱的汉字和是最融洽的汉字。

第五单元中华名人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仁人志士辈出,如:忧国忧民的杜甫、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至圣先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等。

第六单元民间传说1.一幅壮锦的故事让我们共同见证了孝顺勇敢的可贵。

我们喜欢故事中孝顺勇敢的老三。

2.我知道十二生肖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被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4.《白蛇传》中白素贞貌若天仙、温柔贤裹、宽厚重情重义;许仙是待人坦诚有包容心;法海念佛不懂佛,只分人妖,不辨菩恶,盲目收妖:小青是一个有着侠义之心的姑娘。

第七单元传统艺术1我国传统艺术丰富而辉煌,有书法、国画、篆刻、陶瓷等。

2.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必须具备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艺术表现手段。

3.国画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门类。

分为三大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4篆刻是一种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俗称刻印、刻图章,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5陶瓷承载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我国曾被西方国家称为“陶瓷之国”。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景德镇被世人称为瓷都。

第八单元民族体育1.我国民族体育博大精深、闻名于世,有拔河、踢毽子、赛马等。

2.拔河,又称“牵钩”,最初是军中游戏。

唐宋以后在民间盛行。

3踢毽子,源于汉朝,由古代蹴鞠(cùjū)发展而来。

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深受人们喜爱。

4.抽陀螺是一种古老传统民俗游戏活动,它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明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类似的娱乐。

5作为武术的精髓,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

练习太极拳对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节等器官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

6太极拳集健身、防身、娱乐等于一体,已经成为全人类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

太极祖师是张三丰。

7.赛马一般又被称为马术,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御”,是六艺之一。

8.摔跤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角抵”或“角力”,后来又称“相扑”或“争跤”。

历代美文选背诵要点过秦论(西汉·贾谊)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诫兄子严敦书(东汉·马援)1.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2.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前出师表(三国·诸葛亮)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陈情表(晋·李密)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不惧之情,谨白标疑问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亭集序(东晋·王羲之)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归去来兮辞并序(晋·陶渊明)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桃花源记(晋·陶渊明)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别赋(南朝“梁·江淹)1.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乃至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2.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与陈伯之书(南朝·梁·丘迟)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2.吊民洛汭,伐罪秦中。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

与宋元思书(又名: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六年级语文《论语名句100句》竞赛试题一.填空题。

50分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18分论.语()吾日三省.吾身( )诲女.知之乎!( )不亦说.乎( )殆.()人不知而不愠.( )2、《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

16分A、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 )B、工作很投入,常忘记吃饭。

形容十分勤奋。

()C、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

()D、教人时不嫌疲劳。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3、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6分(1)吾日三省.吾身() (2)任.重道远( )(3)诲女.知之乎() (4)不亦说.乎(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6)温故.而知新( )(7)学而不思则罔.() (8)思而不学则殆( )二、选择题。

20分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坚定的意志”,与这个意思相对应的一句是(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出这个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出这个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三、阅读题。

3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这本书是记录的书。

这本书是家的经典著作,与《》、《》、《》合称“四书”。

18分2、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6分3、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在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