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类型分析要点分类

合集下载

事故分类20种标准

事故分类20种标准

事故分类20种标准事故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不符合正常预期并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件。

对于事故而言,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并准确的分类。

事故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故原因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20种较为常见的事故分类标准。

一.安全事故类型分类标准1.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的并导致人员伤亡、车辆损坏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生产安全事故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在教育机构和学校内发生的、造成学生、老师及其他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利后果的事件。

医疗安全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导致患者、医疗专业人员、家属或者他人受到伤害、痛苦或经济失利等的事件。

6.人为事故人为事故是指由于人员疏忽、违章操作、不当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7.自然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事故。

8.技术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在设备制造、使用和维护、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发生的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事故。

9.管理事故10.刑事事件刑事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到违法、犯罪的事件。

轻微事故是指对人员和财产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

13.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大社会危害和影响的事故,其后果不仅限于人命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深刻的影响。

14.局部性事故局部性事故是指发生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事故。

机械事故是指在机械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19.化学品事故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当的储运或操作等原因而引起的爆炸、泄漏、火灾等事故。

20.火化事故火灾事故是指在建筑物、车辆等场所内发生的火灾事故。

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预防和应对。

通过事故分类,我们能够了解事故的性质、后果和原因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制定有效的安全预防和管理措施起到关键作用。

据统计,各种类型的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事故分类对于安全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有哪些

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有哪些

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突发事件,给人身、财产和自然环境等带来损失或危害的事件。

根据事故的发生方式、后果及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对安全事故进行不同的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和预防。

以下是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一、按事故的启动方式分类:1. 自然灾害类:如风暴、洪水、地震、火山喷发、地质灾害等。

2. 技术事故类:如爆炸、火灾、泄漏、崩塌、溃坝等。

3. 交通事故类:如汽车、火车、水路、天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

4. 群体事件类:如集体暴力、抗议、骚乱、足球流氓等。

5. 生产安全事故类:如煤矿、建筑工程、油田、化工厂、危险货物运输等行业的事故。

6. 医疗安全事故类:如手术事故、药品误用、器械故障、医疗纠纷等。

二、按事故的伤害类型分类:1. 轻微伤:如划伤、烫伤、擦伤等。

2. 轻度伤:如扭伤、挫伤、跌伤等。

3. 重度伤:如骨折、烧伤、切断伤、失明等。

4. 死亡:由于事故造成的死亡。

三、按事故的原因分类:1. 技术原因:如设备维护不当、机械故障、设备老化、设计缺陷、操作不当等。

2. 人为原因:如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盗窃、疲劳驾驶、缺少安全意识等。

3. 自然原因:如台风、暴雨、雷击等。

4. 管理原因:如缺乏安全管理、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5. 社会原因: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道德不足等。

四、按事故的场所分类:1. 农村事故:如农业生产、畜牧业、林业等。

2. 城市事故:如工厂、商铺、住宅等。

3. 运输事故: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

4. 旅游事故:如旅游、登山、探险等。

五、按事故的规模分类:1. 小规模事故:如局部油污、安装缺陷等。

2. 中规模事故:如企业内部火灾、运输爆炸等。

3. 大规模事故:如地震、洪水、核泄漏等。

总之,对安全事故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类型的事故作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同时也能对事故原因及后果进行更精细化的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我们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减少潜在的危险和损失。

事故类型分类标准

事故类型分类标准

事故类型分类标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标准。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分类标准,供您参考:
一、按事故原因分类
1. 设备故障事故: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损坏等原因,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从而引发事故。

2. 操作失误事故:由于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操作失误,从而引发事故。

3. 自然灾害事故:由于自然灾害(如暴雨、雷电、地震等)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

4. 人为破坏事故:人为破坏包括恶意破坏、意外事故等,例如工业原料流失、化工设备泄露等。

二、按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1. 一般事故:指未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3. 特大事故:指造成重大以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三、按伤害程度分类
1. 轻伤事故:指造成人员轻伤(含轻微伤)的事故。

2. 中度伤害事故:指造成人员重伤或丧失一定劳动能力的事故。

3. 重度伤害甚至死亡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或丧失生命的事故。

除了以上分类标准外,还有其他分类方式,如按照责任划分标准、按照影响范围划分标准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事故类型分类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需要,新的分类标准和指标也会不断出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最新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分析,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产安全事故划分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划分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划分标准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其他意外因素导致的事故。

为了统一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和划分,通常会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程度、危害对象等因素来进行划分标准。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安全事故划分标准:一、事故性质划分:1. 人员伤亡事故:指导致人员死亡、重伤或轻伤的事故,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伤亡。

2. 设备事故:指设备故障、机械过载或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设备损坏或事故的发生。

3. 灾害性事故:指由于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严重事故。

4. 环境事故:指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事故。

二、影响程度划分:1. 重大事故: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事故,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广泛危害。

2. 一般事故:指造成一定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的事故,对生产经营活动有一定影响。

3. 轻微事故:指人员伤亡较轻或没有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较小或无设备损坏,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小的事故。

三、危害对象划分:1. 生产场所事故:指在工厂、车间、矿井、建筑工地等生产现场发生的事故。

2. 运输事故:指在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包括车辆事故、船舶事故等。

3. 储存事故:指在仓库、库房、油罐区等储存场所发生的事故,包括火灾、泄漏等。

4. 施工事故:指在施工现场发生的事故,包括建筑施工、市政工程等施工过程中的事故。

通过以上划分标准,可以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类统计,便于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同时,划分标准也可以作为事故隐患排查和评估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

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

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其中事故的发生是导致安全生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和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对事故进行分类,进行分析和总结。

事故分类一般可以从其发生的性质、影响范围、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损失程度等方面进行分类。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

一、按发生的性质分类1.自然灾害事故:包括洪水、地震、火灾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

2.技术灾害事故:包括机械设备故障、电器故障、煤气泄漏等等。

这类事故一般是由于技术问题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

3.人为因素事故:包括故意捣乱、违规操作、盗窃等非正常的人为行为引起的事故。

二、按影响范围分类1.局部事故:发生的范围比较小,只针对某一个场所,一般很容易控制。

2.部分事故:发生的范围较大,但是只影响特定的区域,而不会影响其他的区域。

3.全域事故:发生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影响整个城市或者一大片地区。

三、按造成的人员伤亡分类1.人员伤亡事故:包括因为事故造成的死亡、受伤等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财产损失。

四、按损失程度分类1.轻微事故:造成的损失极小,只是给企业带来了一些金钱和时间上上的浪费。

2.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较大,但是它只限于事故现场,不会牵扯到其他的区域。

3.特大事故: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不仅在本地区域引起广泛关注,还可能引起全国范围内的众多关注。

此类事故巨大的损失往往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企业或者区域经济发生严重的问题。

总结安全生产一般事故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标准,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类。

事故的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分析事故的成因,从而更好地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领域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领域事故分类

安全生产领域事故分类在安全生产领域,事故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对事故进行归类、研究和分析。

通过事故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事故的特征和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对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分类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按照事故类型分类1. 高处坠落事故:指发生在高处的坠落事故,如施工工地上发生的物体坠落事故和建筑物坍塌事故等。

2. 火灾事故:指发生在建筑物、工厂、车辆等场所的火灾事故,其中包括火灾扑灭困难、人员被困等情况的火灾。

3. 爆炸事故:指发生在化工厂、矿山等场所的爆炸事故,如气体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和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等。

4. 中毒事故:指由于接触有毒物质导致的事故,如工业场所中的化学品中毒、食品中毒等。

5. 交通事故:指发生在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等场所的交通事故,如车辆碰撞、火车脱轨等。

6. 机械事故:指发生在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过程中的事故,如机械设备故障、误操作导致的伤害等。

7. 电气事故:指发生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如电气设备漏电、电线短路等。

8. 溺水事故:指发生在水域中的溺水事故,如游泳溺水、船只翻沉等。

9. 滑倒事故:指因地面湿滑、人员行走不慎等原因导致的滑倒事故。

10. 器材事故:指使用特定器材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登山、滑雪等活动中的事故。

二、按照事故原因分类1. 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包括操作失误、违规操作、安全意识不强、员工培训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2. 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包括设备老化、维护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3. 环境因素导致的事故:包括恶劣天气条件、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4. 组织管理缺陷导致的事故:包括责任不明、监管不力、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5. 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指由于产品设计、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

三、按照事故后果分类1. 轻伤事故:指事故中仅造成轻微伤害的事故。

2. 中伤事故:指事故中造成中度伤害的事故。

20大类安全事故解析

20大类安全事故解析

20大类安全事故解析20大类安全事故解析在每年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分析事故类型几乎是必考内容,相关题目通常在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事故案例分析两科试卷中出现。

如果平时理解不够透彻,考试时难免犯晕。

现将20种事故的定义及范围分享给大家,助大家考试答题一臂之力。

一、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二、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

三、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

常见伤害人体的机械设备有:皮带运输机、球磨机、行车、卷扬机、干燥车、气锤、车床、辊筒机、混砂机、螺旋输送机、泵、压模机、灌肠机、破碎机、推焦机、榨油机、硫化机、卸车机、离心机、搅拌机、轮碾机、制毡撒料机、滚筒筛等。

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

四、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五、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

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六、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七、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

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规范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规范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规范生产安全事故是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意外事件。

为了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类和规范化管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一、事故类型分类。

按照事故的性质和原因,可以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设备事故:包括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如机械设备失效、机械碰撞等。

2. 资源能源事故:包括电气事故、燃气爆炸、火灾等事故,主要是由能源使用和管理不当导致。

3. 化学物品事故:包括化学溢漏、有毒气体泄漏、化学品火灾等事故。

4. 高处坠落事故:包括人员从高处坠落导致的事故,如建筑工人高空作业时坠落、高架桥维修工人坠落等。

5. 交通事故:包括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车辆碰撞、交通堵塞引发火灾等。

6. 环境污染事故:包括企业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导致的环境破坏事故。

7. 人为疏忽事故:包括人员操作错误、操作违章、监管不力等导致的事故。

8. 自然灾害事故: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

二、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 一般事故:造成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生产和运营影响较小。

2. 重大事故: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企业经营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

3. 特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企业经营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

三、事故责任分类。

按照事故责任的不同方面,可以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 主体责任事故:由企业主体直接负责的事故,如企业违法操作、安全管理不力等导致的事故。

2. 监管责任事故:由监管部门管理不力、监管不到位导致的事故。

3. 第三方责任事故:由外部环境因素或其他机构责任导致的事故,如自然灾害、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产品等。

四、防范措施分类。

按照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的不同,可以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 事前预防事故: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进行应急演练等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类型分析要点分类
1、记住 GB6441-86 的20类:
一个打击(物体打击)
三个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四个煤矿(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五个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五个常见(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
一个中毒和窒息一个其他伤害
2、事故性质分析: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人、物、环)
2)间接原因(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精神)
3)主要原因(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原因)
4、事故责任分析
1)直接责任者(一般来讲“三违”者,都属于直接责任者)
2)领导责任者(一般来讲违反《安全生产法》第17条的内容者属于领导责任者)
3)主要责任者(一般来讲,谁离事故越近,谁就是主要责任者)
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往往还会用到以下描述责任者的词语(因为以上分类并不能概括所有责任者):
重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可将这几个词语用在以上三类责任者的前面,例如:重要领导责任。

5、事故教训分析从
3E的角度分析。

即: 1)安全工程技术2)安全教育 3)安全法治(或安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