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类型分类

合集下载

二十种事故类型

二十种事故类型

二十种事故类型一、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二、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

三、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

常见伤害人体的机械设备有:皮带运输机、球磨机、行车、卷扬机、干燥车、气锤、车床、辊筒机、混砂机、螺旋输送机、泵、压模机、灌肠机、破碎机、推焦机、榨油机、硫化机、卸车机、离心机、搅拌机、轮碾机、制毡撒料机、滚筒筛等。

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

四、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五、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

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六、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七、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

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

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八、火灾指造成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

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

此类事故居于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

九、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xx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

(完整版)20类事故分类解释

(完整版)20类事故分类解释

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

常见伤害人体的机械设备有:皮带运输机、球磨机、行车、卷扬机、干燥车、气锤、车床、辊筒机、混砂机、螺旋输送机、泵、压模机、灌肠机、破碎机、推焦机、榨油机、硫化机、卸车机、离心机、搅拌机、轮碾机、制毡撒料机、滚筒筛等。

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

4. 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

起重伤害事故形式1)重物坠落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电磁吸盘突然失电、起升机构的零件故(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断裂)等都会引发重物坠落。

处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坠落时,势能迅速转化为动能,上吨重的吊载意外坠落,或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件破坏、坠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起重机失稳倾翻起重机失稳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例如超载、臂架变幅或旋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原因使倾翻力矩增大,导致起重机倾翻;二是由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沿路面或轨道滑动,导致脱轨翻倒。

3)挤压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使运行或回转的金属结构机体对人员造成夹挤伤害;运行机构的操作失误或制动器失灵引起溜车,造成碾压伤害等。

事故分类20种标准

事故分类20种标准

事故分类20种标准事故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不符合正常预期并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件。

对于事故而言,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并准确的分类。

事故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故原因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20种较为常见的事故分类标准。

一.安全事故类型分类标准1.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的并导致人员伤亡、车辆损坏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生产安全事故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在教育机构和学校内发生的、造成学生、老师及其他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利后果的事件。

医疗安全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导致患者、医疗专业人员、家属或者他人受到伤害、痛苦或经济失利等的事件。

6.人为事故人为事故是指由于人员疏忽、违章操作、不当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7.自然灾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事故。

8.技术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在设备制造、使用和维护、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发生的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事故。

9.管理事故10.刑事事件刑事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到违法、犯罪的事件。

轻微事故是指对人员和财产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

13.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大社会危害和影响的事故,其后果不仅限于人命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深刻的影响。

14.局部性事故局部性事故是指发生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事故。

机械事故是指在机械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19.化学品事故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当的储运或操作等原因而引起的爆炸、泄漏、火灾等事故。

20.火化事故火灾事故是指在建筑物、车辆等场所内发生的火灾事故。

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预防和应对。

通过事故分类,我们能够了解事故的性质、后果和原因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制定有效的安全预防和管理措施起到关键作用。

据统计,各种类型的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事故分类对于安全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20类事故分类解释

20类事故分类解释

20类事故分类解释事故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发生的,使人员受伤或财产受损的不正常事件。

根据发生原因和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20类事故分类及解释:1. 交通事故:包括车辆碰撞、行人被撞、交通工具起火或起吊等交通相关的事故。

2. 工业事故: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毒气泄漏、化学品泄露或设备故障等事故。

3. 建筑事故:包括建筑物倒塌、起火、电气事故等与建筑结构和设备相关的事故。

4. 水上事故:指在水中或水上活动中发生的事故,如船只沉没、溺水等。

5. 航空事故:发生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航空器上的意外事件,包括坠机、飞行中火灾等。

6. 铁路事故:指火车、地铁等铁路交通工具发生的事故,如脱轨、相撞等。

7. 科研事故:指在实验室、科研机构或工业研发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如化学品泄漏、实验设备故障等。

8. 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物中毒、食品添加剂过量、食品不洁等与食品相关的意外事件。

9. 环境污染事故:指工业排放、化学品泄漏或废物处理不当等导致环境遭受破坏的事件。

10. 爆炸事故:包括工厂爆炸、炸弹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爆炸事件。

11. 火灾事故:发生在建筑物、森林或其他场所的火灾,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滑坡事故:指山体或土壤的突然滑动或崩塌,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坏等事件。

13. 溺水事故:指人员在水中发生溺水,导致受伤或死亡的事件。

14. 中毒事故:包括工作场所中的中毒、食物中毒或毒物接触导致的中毒事件。

15. 动物袭击事故:人与动物发生冲突导致人员受伤或死亡的事件,如野生动物袭击或宠物攻击等。

16. 自然灾害事故:包括地震、飓风、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7. 抢劫或盗窃事故:指在抢劫、盗窃活动中发生的人员伤亡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18. 农业事故:发生在农田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如农机倒塌、农药使用不当等。

19. 建筑物跌落事故:指在建筑物上从高处坠落导致的人员受伤或死亡的事件。

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有哪些

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有哪些

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突发事件,给人身、财产和自然环境等带来损失或危害的事件。

根据事故的发生方式、后果及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对安全事故进行不同的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和预防。

以下是安全事故的分类标准:一、按事故的启动方式分类:1. 自然灾害类:如风暴、洪水、地震、火山喷发、地质灾害等。

2. 技术事故类:如爆炸、火灾、泄漏、崩塌、溃坝等。

3. 交通事故类:如汽车、火车、水路、天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

4. 群体事件类:如集体暴力、抗议、骚乱、足球流氓等。

5. 生产安全事故类:如煤矿、建筑工程、油田、化工厂、危险货物运输等行业的事故。

6. 医疗安全事故类:如手术事故、药品误用、器械故障、医疗纠纷等。

二、按事故的伤害类型分类:1. 轻微伤:如划伤、烫伤、擦伤等。

2. 轻度伤:如扭伤、挫伤、跌伤等。

3. 重度伤:如骨折、烧伤、切断伤、失明等。

4. 死亡:由于事故造成的死亡。

三、按事故的原因分类:1. 技术原因:如设备维护不当、机械故障、设备老化、设计缺陷、操作不当等。

2. 人为原因:如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盗窃、疲劳驾驶、缺少安全意识等。

3. 自然原因:如台风、暴雨、雷击等。

4. 管理原因:如缺乏安全管理、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5. 社会原因: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道德不足等。

四、按事故的场所分类:1. 农村事故:如农业生产、畜牧业、林业等。

2. 城市事故:如工厂、商铺、住宅等。

3. 运输事故: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

4. 旅游事故:如旅游、登山、探险等。

五、按事故的规模分类:1. 小规模事故:如局部油污、安装缺陷等。

2. 中规模事故:如企业内部火灾、运输爆炸等。

3. 大规模事故:如地震、洪水、核泄漏等。

总之,对安全事故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类型的事故作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同时也能对事故原因及后果进行更精细化的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我们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减少潜在的危险和损失。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人、机、料、法、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意外事件。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特点,安全生产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机械事故:包括设备故障、机械失灵和机械操作不当等。

例如:机床故障导致工人受伤、起重设备抛物伤人等。

2. 高处事故:指在高空作业时发生的事故,包括高空坠落、塔吊倒塌等。

例如:建筑工人从高处掉落、登高作业致人死亡等。

3. 火灾事故:指发生在工厂、仓库、建筑物等场所的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电气设备失火、明火未灭造成火灾等。

4. 化学品事故:指由于化学品的泄漏、挥发、燃烧等造成的安全事故。

例如:储罐泄漏、危险品运输事故等。

5. 特种设备事故:包括压力容器爆裂、电梯故障等特种设备的事故。

例如:锅炉爆炸、电梯坠落等。

6. 交通事故:指在企业内部或公共道路上发生的车辆碰撞、翻车等交通事故。

例如:工程车辆与人员碰撞、车辆失控撞向人群等。

7. 中毒事故:指因吸入、接触有毒物质而导致的中毒事故。

例如:化工厂泄漏有毒气体、食品中毒等。

8. 呼吸系统病变: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有害气体、尘埃等环境中,导致工人呼吸系统病变的事故。

例如:煤炭工人职业性肺尘病、有毒气体吸入导致窒息等。

9. 高温事故: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引发的一系列意外。

例如:高温天气下工人中暑、高温作业引发火灾等。

10. 电气事故:包括触电、电线老化导致火灾等与电有关的事故。

例如: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电线短路导致触电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各种类型的事故对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事故类型分类标准

事故类型分类标准

事故类型分类标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标准。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分类标准,供您参考:
一、按事故原因分类
1. 设备故障事故: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损坏等原因,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从而引发事故。

2. 操作失误事故:由于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操作失误,从而引发事故。

3. 自然灾害事故:由于自然灾害(如暴雨、雷电、地震等)的影响,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

4. 人为破坏事故:人为破坏包括恶意破坏、意外事故等,例如工业原料流失、化工设备泄露等。

二、按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1. 一般事故:指未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3. 特大事故:指造成重大以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三、按伤害程度分类
1. 轻伤事故:指造成人员轻伤(含轻微伤)的事故。

2. 中度伤害事故:指造成人员重伤或丧失一定劳动能力的事故。

3. 重度伤害甚至死亡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或丧失生命的事故。

除了以上分类标准外,还有其他分类方式,如按照责任划分标准、按照影响范围划分标准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目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事故类型分类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需要,新的分类标准和指标也会不断出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最新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分析,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事故类型(20类)

安全事故类型(20类)

(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

(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土石的塌方等情况。

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

(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

(12)透水,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

(13)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

(14)瓦斯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

(15)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17)容器爆炸。

容器(压力容器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

(18)其他爆炸。

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为其他爆炸事故(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20)其他伤害。

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国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生产过程中的常见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以下分别对这些事故类型(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第1类:物体打击。

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伤害的危险,例如高速旋转的设备部件松脱飞出伤人、高速流体喷射伤人等;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的危险。

第2类:车辆伤害。

厂内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导致的撞击、人体坠落、物体倒塌、飞落、挤压等形式伤害的危险。

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事故的危险。

第3类:机械伤害。

由于机械设备的运动或静止的部件、工具、被加工件等,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碰撞、剪切、夹挤、卷绞缠、碾压、割、刺等形式伤害的危险,不包括厂内、外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各类机械伤害危险。

第4类:起重伤害。

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等)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的危险。

第5类:触电。

主要包括两类。

①电击、电伤: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或人体接近带高压电体,使人体流过超过承受阈值的电流而造成伤害的危险称为电击;带电体产生放电电弧而导致人体烧伤的伤害称为电伤。

②雷电:由于雷击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雷电也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第6类,淹溺。

人体落入水中造成伤害的危险,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等的淹溺。

第7类:灼烫。

火焰烫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等危险,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危险。

第8类:火灾。

由于火灾而引起的烧伤、窒息、中毒等伤害的危险,包括由电气设备故障、雷电等引起的火灾伤害的危险。

第9类: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造成冲击伤害的危险。

不包括触电坠落和行驶车辆、起重机坠落的危险。

第10类:坍塌。

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危险(如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碰撞或爆破引起的坍塌。

第11类,冒顶偏帮。

井下巷道和采矿工作面围岩或顶板不稳定,没有采取可靠的支护,顶板冒落或巷道偏帮对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

第12类,透水。

井下没有采取防治水措施、没有及时发现突水征兆或发现突水征兆没有及时采取防探水措施或没有及时探水,裂隙、溶洞、废弃巷道、透水岩层、地表露头等积水进入采空区、巷道、探掘工作面,造成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大而发生淹井事故。

第13类,放炮。

爆破作业中所存在的危险。

第14类,火药爆炸。

火药、炸药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发生爆炸的危险。

第15类,瓦斯爆炸。

井下瓦斯超限达到爆炸条件而发生瓦斯爆炸危险。

第16类:锅炉爆炸。

锅炉等发生压力急剧释放、冲击波和物体(残片)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危险。

第17类:容器爆炸。

压力容器、乙炔瓶、氧气瓶等发生压力急剧
释放、冲击波和物体(残片)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危险。

第18类:其它爆炸。

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包括电气火花)发生爆炸的危险。

第19类:中毒窒息。

化学品、有害气体急性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等危险。

第20类:其它伤害。

除上述因素以外的一些可能的危险因素,例如体力搬运重物时碰伤、扭伤、非机动车碰撞轧伤、滑倒(摔倒)碰伤、非高处作业跌落损伤、生物侵害等危险。

在该项目中,上述伤害事故类别无须深入分析即可排除的有8种,即:第4类:起重伤害、第11类:冒顶偏帮、第12类,透水、第13类“放炮”、第14类“火药爆炸”、第15类:瓦斯爆炸、第16类:锅炉爆炸、第18类其它爆炸。

第20类“其它伤害”,在本项目中主要应考虑的有碰伤、扭伤、滑倒(摔倒)碰伤、非高处作业跌落损伤等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