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典型练习
课时作业17: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下图体现出的主要意义在于()A.开始了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B.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核聚变技术C.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D.中国在奔向太空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3.某同学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科技展,来到20世纪60年代展区,他听解说员说“这是军用与民用、医学与核技术等诸多领域突破的时代”,这位同学在该展区能看到的图片有()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的蘑菇云③参与第一颗原子弹设计的科学家的合影④“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A.①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4.方寸烟标可以见证航天历史,下面两枚烟标告诉我们()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5.被人们称赞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B.李四光C.钱学森D.袁隆平6.有一颗小行星是1996年9月18日在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发现后的暂定编号为1996SD1,其中SD正好是中文“水稻”的汉语拼音字头,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以一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他是()A.钱学森B.袁隆平C.邓稼先D.华罗庚7.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是()A.“863计划”的实施B.“星火计划”的实施C.“银河-Ⅰ号”的研制成功D.“神舟五号”的研制成功8.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
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1956年春,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恩来总理特别提到了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贡献,称他们为“三钱”,“三钱”的哪些贡献与《规划》的内容相关()A.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B.“南优2号”杂交水稻C.“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D.人类基因组排序工程10.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目标的内容?()A. 建设装备工业基地B. 发展农业生产C. 提高国防科技水平D.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2、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的一个重要科技成果是()。
A. 地质馆B. 哈尔滨电站C. 东方红一号卫星D. 邓小平理论3、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A. 国际地位得到提升B. 国防实力显著增强C. 科技水平达到世界前列D. 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4、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家()A. 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B. 采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C. 借鉴苏联的科技经验D. 完全封闭,不与其他国家交流5、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A、首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核武器技术的垄断C、发明了杂交水稻D、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卫星6、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的时间是?A、1964年10月B、1967年6月C、1970年4月D、1974年10月7、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哪颗卫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A. 东方红一号B. 卫星一号C. 低温卫星D. 回声一号8、以下哪项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时间?A. 1970年B. 1984年C. 1999年D. 2003年9、()项标志着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
A. 1960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 196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1966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0、()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核武器技术的国家。
A. 1965B. 1966C. 1967D. 196811、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以下哪个年份被研制成功?A、2007年B、2009年C、2010年D、2012年12、哪一项技术不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重大科技成就?A、首次实现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设计制造B、自主研发并成功实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C、大亚湾核电厂1、2号机组的建设与运行D、首个商用댁堆——秦山核电厂的建设与运行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怎样的历史性成就?()A. 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获得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胜利C. 初步实现了科技强军目标D.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4、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A. 启用了全球首个5G商用牌照B. 成功研发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C. 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主体的建设任务D. 我国科学家成功解析了навч底肽晶体结构15、题干: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A.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研制B.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的研制成功C.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D.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16、题干:在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中,下列哪项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A.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 高速铁路技术D. 高分一号卫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涵盖诸多领域。
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笔试必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后练习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2016年11月18日,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
此次飞行队我国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有着诸多的好处。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那么,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D.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2.“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取得的成就包括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③“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诞生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3.2011年9月19日,在湖南省农科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宣布“百亩片”试验田亩产首次突破900千克,这是杂交水稻产量的第三次突破性飞跃。
下列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说法不正确的是A.袁隆平首次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B.“左”倾错误得到纠正是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品种成功的前提C.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D.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他的这项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4.2018年5月21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迈出了第一步——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
下列“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②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③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A.④③①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③④①②5.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政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
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A.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B.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C.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D.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6.1962年12月,美国国务腊斯克指出:“现在太平洋地区存在的危险将急剧增加,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这种威胁,即使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够成功研制原子弹。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训练点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D项核电站属于核能源的和平利用,不属于国防力量;中近程导弹和“东方红一号”也不属于核研究范畴。
打破核垄断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答案:A2.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和平开发利用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建成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原子能和平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A、B、C 三项主要应用于国防领域。
答案:D3.建国初,党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障国家建设B.和平利用核能源C.打破美苏核垄断D.维护国家安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遭到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国家主权面临威胁,发展“两弹一星”可以有效地加强国防能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保障。
B项所说为时尚早,C、D两项不是根本目的,“打破美苏核垄断”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维护国家安全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为国家建设提供和平的环境。
答案:A4.(2012·淮安模拟)“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这一评论是指()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银河-Ⅰ号”计算机成功研制答案:A5.(2012·三亚高三统考)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③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④“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文革”时期是1966—197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分别是在1970年和1975年。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同步练习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同步练习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同步练习一、达标训练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纸,考古工作者已多次发现古纸。
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2、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3、最早提出负数概念的数学专著是A、《筭数书》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 D《缀术》4、世界是最早把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科学家是A、刘徽B、祖冲之C、贾思勰D、郦道元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缀术》B、《齐民要术》C、《水经注》D、《伤寒杂病论》6、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是A、《缀术》B、《齐民要术》C、《水经注》D、《九章算术》7、在我国古代被人们奉为“医圣”的人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8、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是:( )①能使用麻醉剂进行外科手术②潜心钻研医学,写成《伤寒杂病论》③模仿五禽,编成医学体操“五禽戏” ④艺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83年12月,考古人员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发掘出一批竹简,随后从中整理出一部不见于著录、早已失传的古代数学专著《筭数书》。
材料二《筭数书》的出土,引起国际数学史界的注意。
2002年8月15日至18日在西安举行的数学史国际会议上,来自美国的数学史专家道本(JosephW.Dauben)做了“关于《筭数书》的初步研究”的报告,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美籍华人科学史专家程贞一做了“《筭数书》和盈不足方法”的报告,中国的几位学者也做了有关《筭数书》的研究报告。
《筭数书》的研究成为这次大会的一个讨论热点。
材料三《筭数书》涉及的算术知识包括整数、分数、比例、盈不足等问题;全面介绍了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通分、约分、分数的括大、缩小及四则运算。
【川教版】七年级上: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 )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2.(2018·甘肃兰州)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毕昇3.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
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
他的这些智慧最有可能记载于( )A.《论语》 B.《九章算术》C.《孙子兵法》 D.《伤寒杂病论》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名著,下列关于这部著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书于我国东汉时期B.书中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数学成就C.内容涉及现代初等数学的许多成就D.其中一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5.(2018·海南)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
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6.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②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④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水经注》是一部记载( )A.全国主要河流的专著B.全国主要河流发源地的专著C.江河流经地区的专著D.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的专著8.(2018·湖南怀化市)东汉名医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打开衙门坐堂行医,救治了无数湖南百姓。
至今在长沙湘雅医院还立有其雕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医学伟人对湖南的源源遗泽。
以下古代医学巨著与他有关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二、非选择题9.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测试

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量子科学研究成绩斐然。
京沪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量子卫星“墨子号”交付使用……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更是因中国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上的突破,在2017年12月登上了《自然》杂志封面。
诞生百余年的量子理论正在中国绽放风采。
一百多年前,首次提出量子假说的是A.牛顿B.爱因斯坦C.普朗克D.达尔文2.A.逐步推进B.发展迅速C.规模强大D.自主研发3.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有这样的文字:“这是我国发展空问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
”该报纸报道的是我国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4.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
”这表明中国核试验的成功A.有利于中苏联合对抗美国霸权B.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实现了中美苏的战略平衡5.老工程师回忆文革时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削发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
”当时这种现象推动科技突破的成就是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B.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神舟”号飞船实验成功6.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蚴蚴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同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C.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成功D.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7.作为当今世界航天大国,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突破了“六个难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
课时作业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基础巩固1.观察下图,对其反映的事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D.加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答案A解析从图片中的蘑菇云可判断《东方巨响》反映的是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史实,原子弹爆炸的主要作用是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故A项不正确。
B、C、D三项符合对该事件的评价。
2.20世纪90年代,我国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投入商业运行。
这表明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方向是()A.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B.提高军事战斗力C.和平利用核能D.成为核武器强国答案C解析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表现。
所以C项正确。
3.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D.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答案B解析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4.2001年中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A.主持“两弹一星”试验研究B.研制载人飞船C.研制“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D解析2001年中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5.下列科技成就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④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⑤完成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C解析“新时期”指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时期,①发生于1964年,②出现于1965年,③发生于1983年,④发生于1984年,⑤发生于200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夯实基础典型题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A.古埃及人的纸草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C.欧洲以羊皮做的纸D.“蔡侯纸”2、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3、《九章算术》成书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4、《九章算术》命名的原因是()A.此书的作者叫九章B.此书的内容一共是九章C.此书中一共包括九个数学原理D.此书是九个人编著的5、对《九章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书写成于东汉时期B.是一部数学名著C.它记载了祖冲之的圆周率的成就D.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6、最早提出负数概念的数学专著是()A.《筭数书》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缀术》7、世界是最早把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科学家是()A.刘徽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8、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D.《本草纲目》9、下列人物中,都生活在东汉时期的有①蔡伦②华佗③张仲景④贾思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人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蔡伦11、下列哪一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A.望、闻、问、切四诊法B.《唐本草》C.《伤寒杂病论》D.麻沸散12、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农书是()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13、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是()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14、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光等情况,可以阅读 A.《千金方》B.《论衡》C.《三国志》 D.《水经注》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5、下列科技成果中,对世界人类文化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水经注》的编写C.《九章算术》 D.张仲景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16、属于北朝的科学家有()①贾思勰②祖冲之③郦道元④张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祖冲之在数学、天文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后世的影响很大C.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D.以上三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18、下列科技成果中被称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是()A.西汉发明造纸术B.华佗首创“麻沸散”C.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D.张衡发明地动仪19、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概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发明过程体现出了这一概念的特点?()A.黄帝B.扁鹊C.张衡D.蔡伦创新题20、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D.造纸术21、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死去2/3。
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疗专著是()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22、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谁吗()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23、见右图,此图中的体操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A.华佗B.扁鹊C.张衡D.张仲景2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如此优美的文笔出自北魏一位地理学家,此人是()A.蔡伦B.李白C.郦道元D.张仲景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5、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是()①能使用麻醉剂进行外科手术②潜心钻研医学,写成《伤寒杂病论》③模仿五禽,编成医学体操“五禽戏”④艺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6、下列在相同领域取得成就的人物有()①蔡伦②张仲景③华佗④郦道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7、东汉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①造纸术②地动仪③“麻沸散”④司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见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请回答:(1)两则图片能够让你想到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图一)这部专著成书于何时?请你说出此书的内容及历史地位。
(2)(图二)是何人?生活年代?他有何成就?此成就的世界地位如何?如何评价他?29、汉朝至南北朝时期,医学、农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了许多的杰出人物,下列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请你将下列的图表充填完整。
姓名时代研究领域主要成就张仲景华佗贾思勰郦道元探究题30、阅读下列材料: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
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
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
6厘米,宽2。
6厘米。
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
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
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A.龟甲、兽骨B.竹木简C.青铜器D.纸E.陶器(4)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聚焦中考典型题31、(2006年福州市)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祖冲之——活字印刷术 B.华佗——《本草纲目》C.毕升——火药D.蔡伦——造纸术32、(2006年常德市)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33、(2005年临汾市)纸的发明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毕升34、(2006年内江市)以下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B.张仲景著有《神农本草经》一书,后世尊称他为“医圣”C.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D.张衡的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35、(2006年娄底市)三国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且疾病流行。
当时,人们不可能...采用的防治措施是()A.为病人做手术时使用“麻沸散” B.从《伤寒杂病论》中寻找治病良方C.向李时珍请教防治方法 D.每天练“五禽戏”,增强体质开放研究典型题36、阅读下列材料在七年级的数学课本里,我们认识了负数。
我国是最早提出负数的国家。
在我国的东汉时期成书的一部数学专著中,不仅有正负数,而且还建立了正负数加减法同,即“正负术”:“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
”(“除”即“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相减”;“名”即“号”,“无”就是“零”。
)请回答:(1)这本数学专著指的是什么?(2)“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
”是什么意思?(3)若用我们今天的数学语言表示,加法法则中“异名相除”为(+A)+(-B)=+(A-B)。
请你把“同名相益”用数学符号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夯实基础典型题1、B2、B3、D4、B5、C6、B7、B8、A9、B 10、C 11、D 12、B 13、C 14、D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5、A 16、C 17、C 18、A 19、D创新题20、D 21、B 22、B 23、A 24、C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25、C 26、B 27、A28、(1)数学领域。
成书于东汉时期。
共分九章,介绍200多个数学问题及其解法。
书中关于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这些内容是世界上最早的。
(2)祖冲之。
南朝。
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数学家约早1100年。
他是我国和世界古代伟大的数学家。
探究题30、(1)出现于西汉早期,甘肃天水。
(2)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因为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成本大大降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大的提高了。
(3)EACBD(4)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条件等方面进行回答,不必求全,言之有理即可。
(5)有利于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节省森林资源,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思想。
我认为纸张仍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聚焦中考典型题31、D 32、C 33、C 34、B 35、C开放研究典型题36、(1)《九章算术》(2)“异名”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减;“同名”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加;0加正数为正,0到负数为负。
(3)(+A)+(+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