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三摸底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该时间也可以也可以表述为()

A. 公元前20世纪前期

B. 公元前20世纪后期

C. 公元前21世纪前期

D. 公元前21世纪后期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的世纪和年代与公元后相反,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前70年代属于前期。故答案为C项。ABD项,综上分析可知,其他时间标记不符合题意,排除。

2.拥有姓氏是贵族及其后裔的特权,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都是指贵族成员到春秋战国时期,姓、氏的区别逐渐泯灭,大量的氏转化为百代不变的姓,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百姓”称谓的变迁表明

A. 官僚制度逐渐产生

B. 贵族政治开始弱化

C. 世袭制度趋于解体

D. 禅让制度已经消亡

【答案】B

【解析】

春秋以前到战国时,百姓称呼由贵族变为民众,说明贵族政治开始弱化,故B符合题意;官僚制度是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故A不符合题意;世袭制度是按照血缘关系传承名号、爵位以及财产,故C不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和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中国古代有诗文证史的传统。下列优美诗文按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①②

D. 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指1127年金朝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战国晚期屈原的《离骚》。“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出自唐朝杜甫的《忆昔二首》。“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出自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故顺序是②③①④,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4.直到康熙39年(1700年),玉米大多仅种植于少数分散地区。18世纪,当长江流域低地人满为患时,从人口过于稠密的东南移入长江内地省份的数百万移民发现,玉米是利用丘陵和山地的关键作物。据此判断玉米种植得以推广的社会原因是

A.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B. 丘陵山地有利条件

C. 社会人口的膨胀与迁移

D. 新航路开辟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当长江流域低地人满为患时,从人口过于稠密的东南移入长江内地省份的数百万移民发现,玉米是利用丘陵和山地的关键作物”,可见玉米种植得以推广与社会人口的膨胀与迁移有关,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政策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是强调自然条件,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的信息,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对科举心灰意冷,受战败耻辱刺激,转而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希望借用西方世界的特点尤其从英国这个在“经济活力和自由思想都位居头等”的国家中,寻找近代化的理论依据,这位近代学者是

A. 梁启超

B. 张謇

C. 康有为

D. 严复【答案】D

【解析】

材料“受战败耻辱刺激,转而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可见与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相关。由材料“借用西方世界的特点尤其从英国这个在‘经济活力和自由思想都位居头等’”,说明受英国影响大。结合所学,严复留学英国,受英国国家富强和自由主义经济影响大,所以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主张维新变法,学习英国政治制度,故D符合题意;梁启超和康有为没有留学英国,对英国社会现实体验不深,故AC不符合题意;张謇是晚清状元,属于民族资本家,对英国政治制度影响不深,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6.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孙中山托着一列满载货物(金、银、铜、铁锡、煤等)的火车。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 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完成推翻清朝的统治

B. 呼吁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支持孙中山从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转变

D. 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出任中华民国铁路督办,开始了修建10万公里铁路的计划,而此图正反映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的梦想,以及对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寄予的期望,故C项符合题意;由材料“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可知此图出现在1912年之后中华民国已建立,故AB项不符合题意;保路运动与材料中“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不符,图中侧重于对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的希望,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蔡元培)到校的第一天,校役们排队在学校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而他也非常郑重地脱下帽子向校役们回礼……就是这件小事,给存在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了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也预示着这所学校将会走上改革的新征程。以上划线内容属于

A. 历史事实描述

B. 历史过程的叙述

C. 历史原因的分析

D. 历史事件的评价

【答案】D

【解析】

历史评价作为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重在给出对该人该事的历史作用、意义、局限等等的认识。由材料“给存在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了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也预示着这所学校将会走上改革的新征程”,可见属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故D符合题意;历史事实是指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