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的应力增量预报方法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报技术研究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是指综合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层岩性、构造裂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表和地下发生临时性或持续性变形和破坏的现象。
对冲击地压进行监测预报,可以及时掌握工作面的变形状况,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报技术主要包括地质预报、形变监测和应力监测三个方面。
1. 地质预报:地质预报是通过对工作面煤层、岩石和构造的研究,确定岩层的变形规律和破坏特征,对工作面冲击地压进行预测。
常用的地质预报方法包括岩层解理及裂隙预报、岩层变形预报和地下水预报等。
岩层解理及裂隙预报是根据岩层的解理结构和裂隙特征,通过观察、测量和勘探分析等手段,对岩层的结构进行判断,提前确定冲击地压的变化趋势。
岩层变形预报是通过对岩层变形规律的研究,分析和预测岩层的应力演化过程,从而预测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变形状况。
地下水预报是通过监测地下水位、水流方向和含水层裂隙等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分析地下水对冲击地压的影响,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
2. 形变监测:形变监测是通过观测工作面和周围岩体的变形情况,精确测量工作面与围岩之间的位移、应变和变形能量等参数,判断冲击地压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常用的形变监测方法包括位移监测、应变分析和变形能量监测等。
位移监测是通过安置位移传感器,测量工作面和围岩的相对位移,通过对位移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判断冲击地压的变化情况。
应变分析是通过安置应变计等传感器,测量工作面和围岩的应变分布,分析应变数据的变化规律,评估冲击地压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变形能量监测是通过测量工作面和周围岩体的变形能量释放程度,判断冲击地压的剧烈程度和演化规律。
3. 应力监测:应力监测是通过测量工作面和岩体的应力状态,了解冲击地压对岩体的影响和作用特点。
常用的应力监测方法包括静力应力监测和动力应力监测。
静力应力监测是通过冻结法、有效应力法和荷载试验法等手段,测量工作面和岩体的应力分布和应力大小,对冲击地压的作用规律进行评估。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3篇)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岩层或土层载荷引起的地表或地下构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其对于安全生产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预测和预报冲击地压是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制度是指基于地质、工程和监测数据等信息,通过分析和模拟等方法,准确预测和预报冲击地压的发生、变化和影响,为决策者和工程师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地质调查、工程测试和监测等手段,获取冲击地压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2. 形成机制研究:通过地质勘探、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深入研究冲击地压形成的机制和规律,为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3. 预测模型建立:基于形成机制的研究结果和历史数据,建立起预测冲击地压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模型,以实现对冲击地压的准确预测。
4. 监测系统建设:通过地面测量、遥感技术和地下监测等手段,建立起冲击地压的实时监测系统,及时获取地质变形和位移等信息,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5. 预报方法与准确度评价:基于监测数据和预测模型,采用专家经验、数学统计和智能算法等方法,进行冲击地压的预报工作,并对预报结果进行准确度评价和效果验证。
6. 预报结果的发布与应用:将预报结果及时发布给决策者、工程师和相关群众,提供预警和应急措施,并指导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制度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包括地质学、工程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
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GIS、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和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制度还需要与应急管理和灾害防治工作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
同时,针对具体的地区和工程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调整和优化,提高预测预报制度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编号:SY-AQ-06715(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Rockburst prediction system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做好本矿井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由防冲办负责,防冲办负责微震、应力在线系统及钻屑法指标分析,采掘区队及防冲队按照分工要求及工作安排负责现场监测施工。
检测有冲击地压危险时,预测结果和处理意见由矿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审核,监测数据要存档。
2.冲击地压危险采取区域预测、区域监测、局部检测的综合预测方法。
3.区域预测:防冲办根据矿井年度生产计划,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根据经验类比等方法预先划分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并确定危险程度,进行冲击地压的早期区域预测,分析采掘工作面是否具有冲击危险,并制定相关监测方案、措施,对于重点冲击隐患地点聘请科研院所防冲专家进行防冲专项评估,制定防治方案及措施。
4.区域监测:防冲办负责应用微震监测、应力实时在线监测等方法,对矿井监测地点的冲击危险性进行区域监测,提出冲击危险预警。
区域监测对预测的冲击危险程度应进行日分析汇报与中等及严重冲击危险及时汇报,并按规定要求安排相关区队进行冲击危险局部检测确定危险程度。
5.局部检测:采掘区队及防冲队按照措施规定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地点的危险程度。
6.综合分析:防冲办结合矿压显现等情况综合采用以上方法预测冲击地压危险。
7.钻屑法施工情况必须及时汇报防冲办或工区,检测数据应当真实有效。
当出现煤粉指标超过警戒值或发生动力效应等冲击地压危险征兆时应立即停产撤人。
浅谈冲击地压的地质因素调查内容及预报方法

浅谈冲击地压 的地质因素调查内容及预报方法
陈 肖
(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 。安徽 淮南 2 3 2 1 4 1)
结构被破坏 ,引起地 下水运动状态 的改变 ,使巷 道或 工作面局 部应 力集中 ,易发生地下水压力 的冲溃 现象。故进行 水文地质调查 时, 应 观 测 地 下 水 的水 位 、水 压 ,含 水 层分 布 与煤 层 的 间距 , 隔 水 层性 质及其组合关系等 ,特别要注意出现与冲击地压伴生的突水现 象。 2 . 4 瓦斯地质 因素调查 煤与瓦斯 突出是冲击地 压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煤与瓦斯突出 的原因 ,必须系统收集瓦斯地质 资料,对有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 地段进行详细 的地质描述 与记录 ,在采 掘工程平 面图上圈出突出分 布点 ,瓦斯含量 ,作为分析突 出的依据 。 3 矿 井 冲 击 地 压 的 地 质预 报 方 法 由于矿井冲击地压 的严 重危害性,有必要对冲击地压现象进行 综 合 分 析 ,观 测 冲 击 地 压 现 象 的 前 兆 , 通 过 仪表 测量 及 钻 孔探 测等 技术手段掌握冲击地压发 生的规律 ,对 可能发生的冲 击地压现象进 行地质预报 。 3 . 1冲 击 地 压 的前 兆 宏观前兆 : ( 1 ) 煤层项底板移近量增大 , 活动急剧 ,出现掉顶或底鼓现象。 ( 2 )巷 道 煤 壁 松 动 ,片 帮 次数 增 多 。 ( 3 )煤炮声增大加密 。 ( 4 )钻 眼钻 屑 量 增 大 ,每 米 增 加 2 ~3倍 以上 。 ( 5 )钻具推动力 降低 ,甚至无须推进而 自动 向前推进 。 微观前兆 : ( 1 )微震地 点集 中,次数频繁 ,并逐渐加密 。 ( 2 )微震强度逐渐增大,一般在 间隔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后就会 突然 发 生 。 ( 3 )煤岩层 的弹性波速增加 ,采动影响 下的地应力明显集中。 、 3 2 根 据 现场 仪 表 观 测 预 报 通过在掘进头或 工作面 内安装顶板动态仪 , 观测顶板下沉速度 , 当顶板 下沉速度 急剧 变化 并超过某一限度时,就有可能出现冲击地 压现象 。 3 . 3根据地质 力学方法预报 应用地质 力学原理,确定构造应力集 中部位 ,对煤岩层 的物理 力 学 性 质 进 行 综合 分 析 , 概 略 地 得 出工 作 区 内有 无 发 生 冲 击 地 压 危 险的评价 ,进 而根据 地应 力的空间分布 ,煤岩层的埋藏条件,与工 作 区内巷道 、工作面 之间的组合关系,提 出发生冲击地压条件及其 强度 、位 置 和 时 间 的可 能 性 预 报 。 3 . 4根据钻孔岩 芯变形 预报 利用 已有 的钻 孔或专 门布置取得的岩芯进行仔细鉴定 。研究所 在地 区煤岩层埋藏条 件,分析地应力对煤岩层的影响 。一般在坚硬 岩 层 中 ,如 果岩 芯 呈 圆 片 状 , 并 出 现 鳞 片 凸起 , 则 表 明此 处 应 力 增 高,可 能有冲击地压 发生的危险;如果岩芯呈圆柱状则表明地层无 异常现 象。在煤层 中可采 用 “ 钻屑法”即 向待测煤层 中施工一钻孔 取粉 ,根据煤量 、粒 度大 小及有无动力现象 ,同高应力区钻屑量进 行 对 比 , 以预 测 和 判 定 工 作 区 内有 无 冲 击 地 压 发 生 的 可 能 。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冲击地压是指开采过程中出现瞬时涌出大量地层水和煤层气所引发的地质灾害。
在煤炭采掘过程中,冲击地压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因素。
为了防范和控制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预测预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预测预报的必要性冲击地压突发性强,预防难度高,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炭生产企业需要建立预测预报机制,及时预警及采取行动,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轻事故影响。
预测预报的方法地质条件法地质条件法是一种基于煤层地质条件来预测冲击地压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煤层的厚度、倾角、长度等特征,以及煤层下的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该采区是否易发生冲击地压。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利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冲击地压的发生和演化规律,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冲击地压进行预测。
该方法需要对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有较深入的认识,并且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岩层压力法岩层压力法是根据岩石力学、岩层压力理论和实际采矿工程情况,建立岩层受力状态模型,以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
该方法在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
预测预报的步骤预测预报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预测通过采用地质条件法、数学模型法、岩层压力法等方法,对采矿区域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测该采区的冲击地压易发性和危险性。
预警当预警值达到预定的危险级别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预报在发现冲击地压的迹象时,及时向煤炭生产企业和相关单位发布预报信息,指导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报告对预测和预报的结果进行报告,及时总结分析,对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结语建立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是煤炭企业的重要任务,对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改善采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要选择合适的预测预报方法,完善预报制度,做好预警措施,才能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范本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范本一、引言冲击地压是一种危害地下工程安全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为了预测和预报冲击地压,减少其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建立一套科学的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范本,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起健全的预测预报系统。
二、预测预报范围和目标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的范围包括地质勘察、岩土力学分析、现场监测等多个环节。
其目标是通过对地质条件和工程承载体的认真检测与分析,提前发现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冲击地压,并针对不同工程环境制定相应的预报措施。
三、预测预报工作流程1. 地质勘察:详细调查目标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地质岩性等信息,了解区域内地下水情况和地下应力状态。
2. 岩土力学分析:通过岩土力学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地质情况下工程承载体的力学性质。
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工程区域内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位置和范围。
3. 现场监测:对潜在的冲击地压发生区域进行现场监测,包括地下水位、地下应力、变形监测等。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判断工程区域的稳定性和冲击地压的变化趋势。
4. 数据分析与预测:根据地质勘察、岩土力学分析和现场监测的结果,对冲击地压进行数据分析,并利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5. 预报措施制定:根据冲击地压的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预报措施,包括调整工程进度、加固工程承载体、优化施工方案等。
6. 预报发布与追踪:及时发布冲击地压的预报结果,并密切追踪预报的准确性和冲击地压的实际发展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报调整。
四、预报结果评估针对每一次冲击地压预报,进行结果评估,包括预报的准确性、实施预报措施的有效性等。
根据评估结果,对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
五、预报制度的要求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应满足如下要求:1. 数据准确:准确收集和分析地质勘察、岩土力学分析和现场监测数据,确保预报结果的可信度。
2. 及时性:建立实时监测和数据处理系统,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并通过有效的通讯手段发布预测结果。
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冲击地压预测方法第一节概述冲击地压预测是防治工作的重要部分。
准确的预测对及时采取区域性防范措施和局部性解危措施十分重要。
冲击地压的预测包括时间、地点和规模。
它包括在实验室对煤层的力学性质和冲击倾向鉴别及在采掘过程中对冲击危险程度的鉴别。
所谓冲击危险是指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冲击危险程度是指发生冲击地压的规模。
预先查明矿区各矿井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就可以制定合理的矿区规划和矿井设计,采用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从根本上消除或减缓冲击地压危害。
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进行采掘过程中的预测,可以指导人们在危险区及时采取治理措施,避免冲击地压危害。
因此,冲击地压预测工作可以分阶段进行,在煤田地质勘探阶段,利用钻孔岩芯进行力学试验,测定煤岩的冲击倾向性。
利用详查和精查勘探中的资料评价影响冲击地压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埋藏深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尤其是老顶的岩性及厚度、煤岩强度及变形特性等;在矿井建设阶段,利用井巷揭露出的煤层和岩层进行进一步的力学试验,评价煤岩层的冲击倾向和分析新获得地质资料,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生产矿井,开采到一定深度(始发深度)后,应按照《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进行管理。
由于冲击地压一般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地段,因此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冲击危险预测工作,以便及时地采取解危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冲击地压的预测是基于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认识。
目前冲击地压的预测都是围绕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进行的。
通过对煤岩体的应力水平和分布状态以及能量积蓄和释放等变化进行监测,在时空上判断煤岩体破坏形式、规模和释放能量的大小,并以此来进行冲击地压的预测。
一般情况下,冲击地压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的应力集中区。
应力集中产生于开采深度大(自重应力),岩体中存在地质构造应力,采掘空间周围应力集中,残留煤柱边缘区,断层和相邻采掘空间的附加应力等。
它的峰值越大,峰值位置距离煤壁越近,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越大。
煤矿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煤矿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一、预测方法采用微震法、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相结合,并通过常规矿压观测掌握顶板动态和来压情况的综合方法,对采掘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和危险程度进行预测预报。
1、矿压观测①在工作面上、中、下部各布置一测线,安装可采集式数字压力计,每班对支柱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进行观测,可连续储存7天数据,重点做好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预测预报。
②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掌握顶板动态。
2、电磁辐射观测①采用KBD5电磁辐射仪对具有冲击倾向的区域进行监测。
②对监测点其幅值相对值超过临界值、脉冲数增加1倍及以上的区域,查明该区域的范围并分析该区域冲击矿压的危险性,如已处于临界状态,必须及时通知矿调度室和施工单位并立即组织采取爆破卸压措施。
3、钻屑法检测①在工作面外边压力正常的煤层中打眼,直径42mm,深度10m,间距3~5m,钻孔平行于煤层倾斜方向,高度距底板1.2m,记录其每孔每米煤粉量,然后用加权平均法对其进行处理,作为标准煤粉量 (正常值),根据标准煤粉量计算出临界值。
②在煤壁距上下出口20m处各打一钻屑监测孔,工作面两道距煤壁20m、60m处上、下帮各打一钻屑监测孔,钻孔要求同①,记录其每孔每米煤粉量,然后和临界值进行比较。
③如超过临界值或打钻过程中出现卡钻、吸钻、煤炮等现象,则表明该区域已具有冲击危险性,必须及时通知矿调度室和施工单位并采用爆破松动法对其进行超前卸压。
4、微震法记录冲击矿压发生及卸压爆破时释放能量,分析震动发生的趋势及震动能量变化的趋势,对冲击矿压的危险程度进行预测。
二、要求:1、防冲科必须对每天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上报矿分管领导审阅。
2、所有采掘单位必须给防冲科的各项监测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不得阻碍或干扰。
3、各采掘单位接到有冲击矿压危险的通知后,必须立即撤出该区域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到安全地点。
4、本制度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rata spatial structure movement, not only forecasted the discipline of strata motion but also presented the predicting results of potential zones and risk level of rock burst in 9303LW. in 9303LW, 9303LW is a top coal mining longwall face of Nantun Coal Mine, Yanzhou Coal Mining Group. The predicting results of stress increment method that main contains the borehole potential zones of rock burst is preunloading. On this basis, stress increment, value of drilling cuttings weight and dynamic phenomena which happens in the drilling method process can forecast rockburst of the working face accurate. Owing to prestressrelief, monitoring inspection and prowhen 2. 6 grade of mine quake happeded, sucessfully avoid from coal out burst induced by mine tection in advance, quake disaster, achieve the aims of avoiding dynamic disaster. Key words: rock burst; stress incremental method; forecasting; coal mine; mine bump 冲击地压预报是采矿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 到目前 为止, 还没有一种普遍实用的预报方法 。国内外对冲 击地压监测预报方法 主要有声发射与微震监测 法、 电磁辐射监测法、 应力监测法、 开采判定法、 钻屑 法、 流动地音检测法、 顶板动态法、 煤层含水量变化观 测法、 煤层围岩压力观测法和锤击波速法等等 。在冲 击地压的预测预报中, 由于冲击地压发生的随机性和
3
利用应力增量方法预测预报冲击地压
采掘活动造成的坚硬岩层断裂、 断层的活化以及 , 工作面推过构造应力带等 都将在局部区域产生应力 的集中和突变, 而应力的集中和突变主要以应力增量 或应力大小的变化显现出来。 应力增量预报冲击地 压的方法正是基于冲击地压发生前在局部区域产生 应力集中( 高应力) 和突变( 高应力突变 ) 的前兆信息 ( 应力增量显现 ) 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和预报, 其中 应力增量显现主要表现为钻孔应力计读数 ( 相对应 力增量) 变化、 钻屑量以及钻屑过程中产生的动力现 象。
[1 - 5 ]
突发性, 以及破坏形式的多样性, 单凭一种方法往往 效果较差, 应根据具体情况, 在分析地质条件和生产 技术条件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预测预 报, 这已成为目前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的主要发展方 向。到目前为止, 由于综合预报法的不可定量的特 点, 还没有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冲击地压的应 力增量预报方法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本文通过对
The stress incremental forecasting method of rock burst
WANG Ping1 , JIANG Fuxing1 , WANG Cunwen1 , WANG Luofeng3 , KONG Linghai1 , FENG Zengqiang2 , WANG Daozong2
2
2. 1
基于覆岩空间结构理论的工作面危险区域 的确定及预处理
9303 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运动规律及危险区 的圈定 9303 工作面属于图 1 所示。随着工作面的逐渐回 [6 ] “C ” 上覆岩层将逐渐形成 型覆岩空间结构 。 由 采, 于 “C ” 型覆岩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将对上覆厚硬 粗砂岩和细砂岩的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 而上覆厚硬岩 层的运动容易造成工作面运输巷、 回风巷、 中间巷道 , 中产生异常大的矿山压力 进而诱发冲击地压, 所以 必须在 9303 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 对危险区域进行圈定, 并提前对危险区进行预卸压处 “有震无灾 ” , 理, 从而做到工作面的 保证工作面的安 全生产。 根据 9303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的结论, 本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区可以划分为: ① 基本顶初 次来压前夕: 当工作面推进到距离切眼 50 65 m 时, 可能发生小能量冲击地压; ② 本工作面采空区“见方 ( 工作面沿走向推进长度与工作面长度相当 ) : 阶段” 本工作面推进到距离切眼 140 160 m 时, 极有可能 发生灾害性大能量冲击地压, 矿区内有强烈震感; ③ 正常推进期间基本顶周期来压阶段 : 主要是基本顶周 期来压的动压诱发小的断裂震动, 但是能量不大, 只 。 在工作面有震感
图1 Fig. 1 南屯煤矿 9303 工作面柱状图
Drill hole section of 9303 longwall face
9303 工作面的预卸压
通过沿中间巷道两帮打大直径卸压钻孔和深孔 [7 - 9 ] 爆破断顶 对 9303 工作面进行预卸压处理, 使高 支承压力往煤层深部转移, 从而避免工作面发生动力 灾害。 在中间 巷 道 不 同 位 置 实 施 深 孔 断 顶, 提前对 9303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预卸压, 深孔断 顶爆破技术的具体参数为: 首先在距离切眼 40 m 的 中间巷处施工 11 个孔深 40 m 的爆破孔, 同时使孔底 处在开切眼附近, 以实现坚硬顶板顶部拉槽; 其次在 距离切眼 90 m 的中间巷内, 扇型布置 7 个孔深 40 m 的爆破孔, 使孔底位于基本顶初次来压断裂线附近 ( 距切眼 50 60 m) , 以达到提前切断基本顶的目的, 从而实现基本顶初次来压之前的预卸压 ; 最后在距离 切眼 150 m 的中间巷内, 扇型布置 7 个孔深为 60 m 的爆破孔, 使孔底位于工作面“见方” 之前的位置 ( 距 切眼 100 110 m) , 以实现工作面第一次见方来压之 前的预卸压。 同时在中间巷自工作面切 眼 外 40 200 m, 中间巷道内两帮、 底板向上 1. 2 m, 分别每隔 2 m 施工一个大直径卸压钻孔。
6
煤
炭
学
报
2010 年第 35 卷
9303 工作面岩层运动规律的研究, 提出并试验了冲 。 击地压的应力增量预报方法
1
工程背景
南屯煤矿 9304 工作面南侧为 9302 工作面采空 北侧为 9306 工作面( 未准备) , 埋深为 630 m。 在 区, 9304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分别通过钻屑法和电磁辐 射法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预报, 但是在 2007 - 03 - 13 , 工作面发生严重冲击地压, 巷道被摧毁 100 多米。 而位于同一采区的 9303 工作面于 2008 年初开始开 采, 该工作面西北为 9301 工作面采空区; 东南部为 9305 采空区, 属于两边为采空区的孤岛工作面, 同时 该工作面的长度为 120 m。 根据 9304 工作面冲击地 压的情况, 以及对 9303 工作面动力灾害评价结果, 预 计 9303 工作面发生矿山动力灾害将比 9304 工作面 因此, 需要对预测预报 9303 工作面冲击地压 更严重, 从而更准确地对冲击地压发生地点 的方法进行改善, 进行预测, 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理, 避免工作面再次 发生严重的动力灾害。 2. 2
收稿日期: 2009 - 09 - 07 责任编辑: 柴海涛 50774012 ) ; “十一五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67401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7BAK24B04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973 ) 资助项目( 2010CB226803 ) 作者简介: 王 平( 1983 —) , 男, 江西抚州人, 博士研究生。E - mail: wangping20082006@ 126. com
( 1. School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 China; 2. Nantun Mine, Yanzhou Coal Mining Group Corporation Ltd. , Zoucheng 273500 , China; 3. Mining Company, China Molybdenum Co. , Ltd. , Luoyang 471500 , China)
要: 采用覆岩空间结构运动理论预测了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9303 孤岛放顶煤工作 确定了冲击危险区和危险程度, 并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卸压预处理 。在此基 面的岩层运动规律, 摘 “钻孔应力增量、 础上, 在危险区采用 钻屑量和钻屑过程中的动力现象为主要指标 ” 的冲击地压应 力增量预报方法, 对工作面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位置进行了准确的预测预报 。 由于提前做好了预 先卸压、 监测检验和防护, 在预测区域内发生 2. 6 级矿震时, 成功避免了矿震诱发的冲击地压灾害 , “有震无灾” 实现了 的控制目标。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应力增量法; 预测预报; 煤矿; 矿震 中图分类号: TD324. 2 文献标志码: A
第 35 卷 2010 年
增刊 8月
煤 炭 学 报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