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题

合集下载

中文断句练习题

中文断句练习题

中文断句练习初级练习题1.请将以下句子断句,并添加适当的标点符号: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公园玩吧答案: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2.将下列长句分成几个短句,并添加标点: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这三种水果答案:我喜欢吃水果,尤其是苹果、香蕉和橙子这三种。

3.为下面的句子添加标点,使其意思表达清楚:妈妈叫我早点回家吃饭答案:妈妈叫我早点回家,吃饭。

中级练习题4.请为下面的句子添加标点,使其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昨天我和朋友去了书店买了很多书然后去了咖啡厅聊天答案:昨天,我和朋友去了书店,买了很多书,然后去了咖啡厅聊天。

5.将下面的长句断句,并添加适当的标点符号,使其更易于理解:在周末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和家人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去公园散步放松一下答案:在周末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和家人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去公园散步,放松一下。

6.请为下面的句子添加标点,使其表达更加清晰:老师说明天要考试请大家做好准备答案:老师说明天要考试,请大家做好准备。

高级练习题7.请将下面的复杂句子断句,并添加适当的标点符号,使其逻辑清晰:尽管天气很糟糕我还是决定要去图书馆借几本书因为我有很多作业要做而且图书馆的书比家里的更全答案:尽管天气很糟糕,我还是决定要去图书馆借几本书,因为我有很多作业要做,而且图书馆的书比家里的更全。

8.请为下面的长句添加标点,并适当调整语序,使其表达更加流畅: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因为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我经常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答案: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因为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所以我经常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

9.请将下面的句子断句,并添加适当的标点符号,使其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我听说最近有个新的展览在市中心开幕了我想去看看因为我对艺术很感兴趣答案:我听说,最近有个新的展览在市中心开幕了。

我想去看看,因为我对艺术很感兴趣。

断句练习题

断句练习题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处断句。

(5分)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取材于刘向《说苑》)【答案】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画对两处得1分,共5分)【参考译文】齐桓公问管仲说:“当君王的应尊重什么?”管仲说:“应尊重天。

”桓公抬头望天。

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指那个幽蓝辽阔的天空。

做国君的应该把百姓当作天,百姓赞成他国家就安定,协助他国家就强盛,反对他国家就有危险,背叛他国家就会灭亡。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5分)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答案】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译文】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情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忠臣并不忠,贤臣并不贤。

怀王因为不知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

3.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

(5分)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

”(取材于《墨子·贵义》)【答案】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参考译文】墨子说:“古时候的圣王,想把他的学说和道理传给后代的子孙,因此他们把这些学说和道理写在竹帛上,刻画在金石上,用这种方法传留给后代子孙,让后代子孙能效法它。

二年级语文断句停顿例题

二年级语文断句停顿例题

二年级语文断句停顿例题
一、例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解析:
断句停顿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在这句诗中,“床前”是一个表示地点的词语组合,所以在“床前”后停顿;“明月”是一个名词,与后面的“光”描述的是一个整体的事物,所以在“明月”后停顿;同理,“疑是”表达一种判断的动作,在其后停顿,“地上”是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组合,后面“霜”是具体的事物,在“地上”后停顿。

这样的断句停顿有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也符合汉语的朗读节奏。

二、例题2: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解析:
断句停顿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楼”是一个名词,指高楼,在“危楼”后停顿;“高”是形容“危楼”的状态,单独停顿一下;“百尺”是描述楼的高度,与前面的“高”联系紧密。

后半句“手可”是说手能够,是一个动作的主体部分,停顿;“摘”是具体的动作,停顿;“星辰”是动作的对象。

这样的断句符合诗句的语义和朗读的节奏美感。

三、例题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解析:
断句停顿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种”表示春天播种这个动作,是一个整体,在“春种”后停顿;“一粒”是修饰“粟”的数量词,在“一粒”后停顿;“秋收”与“春种”相对,是秋天收获的意思,在“秋收”后停顿;“万颗”是“子”(这里指粮食颗粒)的数量,在“万颗”后停顿。

通过这样的断句停顿,能更好地体会诗句的对仗工整和节奏感。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基础断句1.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2. 夫以勇者之气而自卑者3. 君子之交淡如水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进阶断句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2. 夫妻反目而相诟病者有之矣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4.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高级断句1. 鸡鸣狗盗之徒不足为虑也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而身死名灭者多矣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四、综合练习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请同学们认真练习,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名篇节选断句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3. 韩非子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 《史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5. 《资治通鉴》云,唐太宗谓群臣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诗词断句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七、成语典故断句1. 狐假虎威虎不知其为狐所借也2. 画蛇添足者虚有其表也3. 指鹿为马者混淆是非也4.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5. 杯弓蛇影心疑生暗鬼也八、历史事件断句1. 赤壁之战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军2. 淝水之战谢安指挥若定击败苻坚百万之众3. 安史之乱唐玄宗避难四川太子李亨即位灵武4.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5. 靖康之变金兵南侵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这些练习题涵盖了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言文断句,适合学生进行系统的练习和提升。

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1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题(含答案)断句是高考语文常考的重要题型,做掌握断句技巧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断句练习试题,请考生认真学习。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一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也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来之有也”。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参考答案1.(6分)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缮/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6分为止。

2.(6分)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文言文断句题及其翻译

文言文断句题及其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断句及翻译】断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解析】1. “学而”是一个固定搭配,表示“学习之后”,因此应断开为“学而/时习之”。

2. “不亦说乎?”中的“乎”是疑问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应与前面的句子断开。

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有朋自远方来”是主语和谓语,表示动作,后面的“不亦乐乎”是对这个动作的评价,因此应断开。

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人不知而不愠”是主语和谓语,表示状态,后面的“不亦君子乎”是对这个状态的肯定,因此应断开。

【练习题】以下文言文段落,请进行断句并翻译。

原文: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断句及翻译】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翻译:孟子说:“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所以有些祸患我是不回避的。

”。

语文断句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断句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断句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去图书馆/借书
B. 我去/图书馆借/书
C. 我去图书馆/借书
D. 我/去图书馆借/书
2.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断句最合理的是()
A. 他/在公园/跑步
B. 他在/公园跑步
C. 他在/公园/跑步
D. 他/在/公园跑步
二、填空题
3. 请将下列句子正确断句,并填入括号中。

()他/在/公园/跑步/吗?
4. 根据句子结构,将下列句子断句后填入括号中。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三、简答题
5. 请简述断句的基本原则。

四、应用题
6. 阅读下列段落,标出正确的断句位置。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花儿开放,鸟儿歌唱。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二、填空题
3. (他)在公园跑步吗?
4.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三、简答题
5. 断句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划分,注意主谓结构,识别并列结构,注意语气词的使用等。

四、应用题
6.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花儿开放,(鸟儿歌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断句训练题
题组一
1.(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言文翻译断句。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

②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③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命。

(2)用斜线“/”给下列的文字断句。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

夫以百亩之不易②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

②易:治。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2.(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

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

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
酌。

(李渔《闲情偶记》)
3.(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
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①者乎二三子其佐我唯
才是举吾得而用
之。

——曹操《求贤令》[注]①无知:人名,魏无知。

4.(江苏省连云港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
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

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
5.(广东省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卒思塔上乃人迹往来之冲,意其相侮。

答:。

②几误断此狱,宜乎其不承认也。

题组二
1.(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综合试题)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异史氏曰壮士志酬必不生返此千古所悼恨也借人
之杀以为生仙人之术亦神哉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先是,道士尝行乞村中,杲辄饭之,道士以故识杲。

答:
②官以其诞而无据,置不理焉。

答:
2.(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断句与翻译。

(1)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
②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
3.(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1届高三11月月考)断句
用“/”给下面的语段断句。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
最。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综合测试(一))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

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答案
题组一 1. (1)①宗族亲党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不去参加考核,可以以此获得高名。

②平素没有清雅言谈的同僚都面带愧色,议论的人因此称道他。

③魏舒于是下令征召他,可是最终也没有祸患,有见识的人因此说他命运通达。

(2)分人以财谓之惠/ 教人以善谓之忠/
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
为天下得人难/
【参考译文】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

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

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

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

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

(他的恩德功绩多么)广大辽阔啊,百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2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3.若必廉士而后可用/ 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
乎/ 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唯才是举/ 吾得而用之。

4. 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
5. (1)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2)①牢卒想塔上乃是游人往来频繁之地,(不可藏金),以为是戏弄他。

(②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认。

题组二
1.(1)异史氏曰/ 壮士志酬/ 必不生返/ 此千古所悼恨也/ 借人之杀以为
生/ 仙人之术亦神哉/ 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 使怨者常为人/ 恨不令暂作虎
(2) ①在这之前,道士曾经到村子里乞讨,向杲总是给他饭吃,道士因此认识了向杲。

②官府认为他的控告荒诞离奇,没有根据,也放下这事,没再处理了。

2. (1)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

(2)①(我们)虽然睡在洛阳,又怎能睡得安稳呢?(②却要做那不可做的事情,显然会招致祸患,恐怕不行吧?
3.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4. (1)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


(2)①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

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